手机阅读

守护敦煌心得体会实用 守护敦煌的事例(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0:16:38 页码:13
守护敦煌心得体会实用 守护敦煌的事例(3篇)
2023-01-06 10:16:3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守护敦煌心得体会实用一

她携着尘土踏过泥泞

一路上经过亿万儿女的血汗的洗礼

它载着荣耀和繁华

向我们走来了

我们欢庆胜利,我们歌唱太平

可是,您可知道

有这样一个领域

那里的战争从未停息过

那里的危机从未缓解过

那里的旗帜是血红的十

那里的战士身着白衣白帽、被人称为白衣天使

有一种职业

是上天赐于我们的

崇高、神圣

它以战胜病魔为己任

以救死扶伤为职责

以无私奉献为誓言

以拯救生命为承诺

它的名,叫医护

没有人会忘记

__年的春天

一个叫sars的侵略者登陆我国

肆虐的噬咬着我的同胞我的血肉

民族面临危难,生命遭遇挫折

这时,白衣战士毅然站出来——

保卫人民,守护生命!

于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开搏斗

他们屹然不惧的筑成新的长城

洁白的战袍上爬满了病毒沾满了病人的体液

也 粘满了自己的鲜血

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

最终,病魔畏惧了,退去了

我们的保卫战打赢了

历史记载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也见证了这些没有枪炮的英雄

接过南丁格尔的蜡烛

照人间一片温暖明媚

接过白求恩的手术刀

与病魔斗个你死我活

用五星红旗的色彩

涂写生命的十架

用无暇的纯白

塑造冰心一片 塑造正气凛然

多少个日夜

我们站在生命的最前线

用自己的身躯站成生命的屏障

挡住病魔的刀锋

挡住死神的狰狞

守护生命,那是十万火急的任务

多少个节日

我们不能与家人一起相守

我们守护的是更多更需要我们的人啊

祖国便是家

人民便是亲

守护生命,那是至高无上的使命

从天花霍乱到非典禽感

战争是无休止的

从呱呱落地到告别尘寰

呵护是全程的

从体温呼吸到血压脉搏

关爱是细腻的

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安危到自己脉搏的鼓动

那是血肉相通的

没有嘹亮的号角

没有响彻天空的枪炮

没有勋章没有军衔

也没有鲜花和掌声

不要,不要

拥有一颗仁爱的心

握一支笔一个注射器一把手术刀

足可以让憔悴的生命鲜活跳动

听新生儿嘹亮的啼哭

听心脏有力的搏动

听脉管里韵律的血流冲击

这——

便是为我们协奏的

最美丽的乐章!

主题守护敦煌心得体会实用二

亲爱的各位团友:

大家好!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在敦煌的东南方向,距市区25公里。敦煌的莫高窟和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8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保存之完整,以及艺术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1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莫高窟创建于前秦,从北魏开始,一直走着上升的道路,到唐初已经有一千多个窟。据说,公元366年,有一个叫乐僔的和尚云游到鸣沙山下,这时正值黄昏,太阳就要沉落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之中,他又饥又渴,茫然四顾,在向东方远望时,忽然看见三危山高耸的峰顶在夕阳的映照之下,金光闪闪,好似有千佛在其中显现。和尚一下子被这奇妙的景象惊呆了,欢喜万分,立即顶礼膜拜,并许下了造窟的誓愿。他随即化缘,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向了四面八方,于是就有许多善男信女前来朝拜。莫高窟在民间称作“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并不是指具体的数目,而是比喻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数量均超过千个,因此才形象地称之为“千佛洞”。莫高窟现存洞窟491个(编号有492个,其中485与486为同窟重号),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方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洞窟里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莲花砖,烘托出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

进入寺区,各位游客朋友可以环顾一下,莫高窟周围是戈壁、沙漠、不毛的秃山,而这里却独具一片青翠,泉水叮咚,树木繁荫,不能不让人感到神奇。

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的“藏经洞”。它在第16号洞窟市道的北侧。1900年5月26日这一天,守护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秘封了九百多年的“藏经洞”,其中所藏的隋唐、宋初的经卷、文书、织绣、图画等大量无比珍贵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箓的愚昧,这些珍贵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窃。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将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以及运到北京之后,不少文物又被偷、损坏或遗失。藏经洞的发现是中国19世纪末最重要的文献发现,也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献,内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书写的世俗文书,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而以研究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叫做敦煌学。它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也是三大显学之一。

莫高窟壁画,前期以说法图、本生故事和神怪画为主,如428窟北周时期的《萨埵那饲虎本生》和《须达拿人海求珠本生》为莫高窟面积最大、画面最多、时代最早的横卷连环画本生故事。画面充满了痛苦、悲观、绝望、消极的色彩,宣扬无原则的牺牲,体现了键陀罗风格,是在继承汉画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印度和中亚的艺术风格。

来莫高窟途中看到的赤红色极醒目的建筑物,就是96号窟,即莫高窟的象征性建筑——“九层楼”。莫高窟建筑艺术主要指洞窟的形制,石窟本身就是具有立体空间的建筑。前期的洞窟以中心塔柱式为主,所谓中心塔柱式即开凿时就在洞窟的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中期开凿的洞窟相对较大,中心塔柱式被庙堂式,即覆斗顶窟代替,多数是在洞窟正面墙壁上开较大的佛龛,塑造多身塑像,窟顶为覆斗式,天井彩绘精美的图案。后期开凿的洞窟都比较大,纵深二三十米,称殿堂窟,洞窟中央设有佛坛,佛坛上面塑造多身较大的塑像。除此以外还有禅窟、大佛窟和涅槃窟。洞窟建筑形式的转变和多样化,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侯,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吸收、融化。

主题守护敦煌心得体会实用三

广大居民朋友们:

大家好!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歙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倡议:守护美好家园,防灾减灾大家共参与。

提高灾害风险意识,减轻灾害风险。

当前极端天气灾害明显增多,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显现,14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灾难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刻骨铭心,我们也亲眼目睹2020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主动了解身边的灾害风险隐患,熟悉紧急逃生路径和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备好应急物资,把灾害以防为主的思想落实到我们的具体行动中去,牢牢掌握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灾害的主动权。

学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

我们要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书籍等多种途径学习了解地震、火灾、洪水、暴雨、雷电等灾害特点,掌握应急逃生、自救互救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对灾害时才能临危不乱、沉着应对。要争当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向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们义务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防灾减灾氛围。只有每个人都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避险自救的能力,才能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全面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安全防线。

加强家庭安全防范,做好灾害应对准备。

家庭安全是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按规定安装和使用供气、供水、供电等设施;不要随意更改房屋结构;不要占用消防通道,杜绝在走廊、楼梯等公共场所堆放杂物;家中不存放易燃可燃物,注意明火使用安全,自觉养成用火不离人的习惯;电动车不要在楼道内和家里充电;积极做好家庭灾害应对准备,自觉配备家用急救箱、逃生绳、收音机、手电筒、口哨、灭火器、常用药品等减灾器材和救生物品;要教育孩子学习自救技能和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不到河边、水库嬉戏或游泳。使每个家庭都成为推动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提升的坚实力量。

全民积极参与,守护美好家园。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政府、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各项防灾减灾活动,主动参加避险逃生演练,共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居民朋友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处,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珍爱生命,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护美好家园,需要我们一起参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