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 雨中登庐山的感想(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3:58:47 页码:9
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 雨中登庐山的感想(八篇)
2023-01-06 13:58:47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毛泽东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这条公路庐山居民常称之为“毛泽东路线”

1970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__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关于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东南五老峰下,距九江市区30公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三千亩,古建筑面积五千平方米。这里山水环合,清邃幽静,两山夹岸,一水中通,四周高,中间低,俯视如洞,"有泉石之胜,无市井之喧",是一九八八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域,是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主要景区,是江西省古代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八万人次。

唐代贞元年间,河南洛阳学者李渤与兄李涉隐居读书于此,李渤养白鹿一头自娱,出入跟从,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长庆年间,李渤经大文豪韩愈的举荐,出往江州(今九江)刺史,于洞中广植花木,修建台榭,成为四方文人聚会讲学吟咏的场所。

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使之与金陵(今南京)之"国子监"齐名,距今已有一千零六十多年的历史。北宋之初,江州乡贤在洞中建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自此始,与岳麓、嵩阳、睢阳并称为全国"四大书院"。

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出任南康知军,全面复兴了白鹿洞书院,使之成为后世书院的楷模,他所订立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被后人奉为准绳,影响波及海内外。

元明清时期,书院屡毁屡建,经久不衰,鼎盛时期生员达到千余人,房屋三百六十多间。千百年来,白鹿洞书院为传播文化、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和"海内书院第一"。

白鹿洞书院作为千年学府,留下了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有宋元以来天下书院最多的碑刻和摩崖石刻,有古树参天、泉水叮咚、鸟语花香、冬暧夏凉的优美环境,有吃、住、行、游配套服务的设施设备。古老的书院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光临惠顾,参观游览,投资开发。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始,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维修为正统元年(1436),以后还有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的维修。进入清代,白鹿洞书院仍有多次维修,办学不断。19世纪末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星子)中学堂管理。宣统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国民党时期,蒋介石准备要南昌中正大学接管白鹿洞书院,但未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1959年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成立庐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设置作为学术研究机构的白鹿洞书院建置;1990年成立庐山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

现在,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关于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各位团友,大家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家知道这首诗是写哪里的吗?对了,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为一句习惯用语了。庐山的真面目就近是什么呢?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庐山气候温适,春迟、夏短、秋早、冬长,这是庐山的优越条件。

庐山位于江西省,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形成了罕见的壮丽景观。

庐山遍布名胜古迹:白居易赏花的花径、抛珠溅玉的三叠泉、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等等。

大家知道被毛_题诗的仙人洞吗?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大家来看看又美又险的仙人洞吧!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位于锦绣谷南端的“佛手岩”下。洞高、深各约十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

庐山的美景数不胜数,请大家继续游览吧!

关于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各位团友,你们好!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毛泽东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这条公路庐山居民常称之为“毛泽东路线”

1970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xx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关于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牯岭,来源于英文“cooling”,意为“凉爽”。为其取名的是英国人李德立。

牯岭是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7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包括环绕牯牛岭的东谷和西谷,常住人口达1.3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牯岭街商店很多,并且设有邮局、银行、电影院、大会堂、宾馆等,有接待国际国内旅游者的庐山大厦、芦林饭店等,其间共有宾馆饭店、休养所30余处,另外还有西式别墅1400余栋,拥有接待旅客的床位13000多张。

在牯岭街上,有通往到九江客运码头,也有通往九江市区内烟水亭附近的大巴。同时还设有前往九江县县城的巴士,交通很方便。

庐山电影院位于牯岭街上,是世界上放映场次最多的电影院,也是最特殊的电影院,它每天都放映《庐山恋》。因此《庐山恋》也是世界上放映场次最多、观看人数最多的电影,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连续不间断长时间放映的电影!

在牯岭东谷,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那里原来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

同时,牯岭街的商店都有出售庐山特产,如果您去庐山游玩,想要带一点庐山特产回去给亲朋好友,那在牯岭街上可以很方便的买到。庐山特产可以概括为“一茶三石”,即庐山云雾茶、庐山石鸡、庐山石鱼、庐山石耳。

晚上的牯岭更是格外的漂亮,当你游览了一天庐山的美景,回到牯岭街的时候,你就可以坐在中心花园的石凳上,听着优美的琴声。慢慢欣赏牯岭夜间的景色。

由于牯岭正街海拔有1167米,温度较山下要低7到10度,请大家前往的时候注意备好外衣,同时有些宾馆供应热水是有时间段限制的,大家入住的时候注意其规定的时间。

关于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三宝树是因三株特殊的古树而得名的,两棵柳杉,一棵银杏。因这三树在黄龙寺山门前,有“庙堂之宝”的称誉,故名“三宝树”。

据树下巨岩上所刻“婆罗宝树, 僧昙诜手杆"十字来看,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昙诜为大林寺创始人,东林寺高僧慧远的弟子。

柳杉原名“婆罗”,是从西域引来的树种,银杏名为“白果”,为第四纪冰川的遗留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因为祖辈植树,孙辈才能结果,故名“公孙果”。三树凌空,高约四十米,粗约四人合抱。

三棵大树都是百年古树,为庐山树木之王,也被誉称镇山之宝,因而后人又称树不无忧树。

庐山三宝树另一说法,三宝树得名于徐霞客行记,载有:“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指树粗需三人合抱,由“三抱树”演化而来。前史上三宝树并非指三棵树,据清康熙年间记载,黄龙潭邻近“一谷皆杉,大者十余抱”。实为48棵,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被和尚经学以整修古刹为名,采伐变卖,仅留下这两棵柳杉。一棵银杏。

1974年8月。南京林业学院教授。叶培忠先生,带学生来此实习,用生长锥测得杨柳树龄大约为620xx年。测得银杏树树龄,大约为1520xx年。最大一棵直径为2.8米、高34米。

相传神宗皇帝在黄龙寺设临时行宫,想用三树桩天然贺桌举行宴会,命百匠砍锯。百名匠怎么砍也没用,锯拉不进,皇帝发怒下旨要杀工匠,众工匠只得转树哭泣。三宝树感动开口教长匠如何砍锯自己,从匠为之感动,认为树有情,人岂可无义。众匠抱着宁死不伐三树之心,皇帝获悉,赞赏树有情人有义勇,收回圣命“三宝树”从此保存至今。

徐霞客行记记载:并非指黄寺三宝树,“还出佛手岩,由大道东抵大林寺。寺四面峰环,前抱一溪。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传为宝树,来自西域。向有二株,为风雨拔去其一矣。”又月记载清嘉庆年上大林寺着火药味,另一株“宝树”未能幸免,一起烧毁。

全国很多的黄龙寺,皆为禅宗临济宗门下的分枝。是北宋中期慧南在隆兴(今南昌)黄龙山开法创建。故称黄龙派,黄龙派在前史上曾非常昌盛,有才调的弟子多达数百人,分分创始基业,枝叶茂盛。黄龙寺还建到了日本、东南亚一带。

黄龙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柳杉。而别处没有。有一说是黄龙寺这块寺方相传曾是朱元璋后代,在庐山设的家庙。不远处和尚存“赐经亭”。因皇室的厚爱,威望地维护下了这些古树。

关于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在这个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见面,我是你们的导游郎志伟,你们可以称我为郎导。

你们抬头看,那就是五老峰。多像一个仰面朝天的慈祥老人的面容。当地群众会告诉你,他就是毛泽东。民间传说毛泽东热爱庐山,他来到这里就不肯走了,就在这里休息了!他化作了一座大山。

快看,这就是《望庐山瀑布》里提到的“三叠泉”瀑布了。庐山的瀑布群是有历史的,历代文人骚客在此赋尾摇风,故又称“马尾水”。关于庐山还有一个传说呢!在周武王时,有一个方辅先生,同老子一道,骑着驴子入山炼丹,两人最终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或许你们只知道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却不知道徐薿的《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庐山是一座垒式形的断续山,外险内秀。主峰是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散布在群山中的冈岭有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瀑布22条溪流18条湖潭14处。

时间也不早了,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希望你们常来游玩。祝你们一路顺风,再见!

关于庐山烟雨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xx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0xx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