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地震之夜心得体会如何写 地震的感想怎么写(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5:36:40 页码:8
地震之夜心得体会如何写 地震的感想怎么写(3篇)
2023-01-06 15:36:40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地震之夜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指挥得力 、谨慎从事、 全体动员 、及时疏散 、 保护师生 、 减少损失。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幼儿,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幼儿,应在教师指挥下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根据幼儿园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幼儿 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听到警报(铃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幼儿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幼儿再次拉响警报(铃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幼儿园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路线:大一班幼儿从右边楼道下楼直接撤离至操场,大二班幼儿从左边楼道撤离至操场,小班幼儿从右边楼道迅速撤离至操场西开阔地,中班幼儿从左边楼道撤离至操场。

在日常学习中要教育幼儿, 地震时第一不能跳窗户,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小朋友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 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小班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要求:

①、上课时发生震情: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各班成两路纵队通过走廊,以免碰撞、拥挤、踩伤。疏散时要按指定路线,不要拥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窗户。

4、各班教师负责指挥幼儿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场。

5、各门口口要有教师指挥。

6、疏散过程中,让幼儿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8、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幼儿到达集中地后,幼儿要蹲下,保护头部。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园长报告。

② 课间发生震情:

1、值班教师、值周教师负责组织住校幼儿的疏散。

2、转向处有教师或管理员指挥幼儿通过,避免碰撞、踩伤。

3、要求值班教师每人自备手电筒。

4、教育幼儿如遇灾情,要听从指挥疏散。

(三)自救互救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一)灾情速报对象:灾情内容向上级地震部门、政府、教育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各专业防救组责任单位汇报。

(二)灾情速报的内容包括:震感、人口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情况。

(三)速报程序:

1.幼儿园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在1小时内了解下列情况:

(1)影响范围: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坏范围。

(2)人口影响:指人员伤亡情况。

(3)经济影响:指地震对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重要设施、设备的损坏与破坏等情况,对当地生产的影响程度以及家庭财产的损失等。

2.地震灾情的速报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专人负责和按程序速报的原则。

3.灾情速报人员分工:

(1)指挥组:班丰梅张宗跃 黄影 (收集了解地震及震后全面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疏散组:岑建霞 王丰梅韦巧 黄安娜 (报告人员到达疏散地点 。)

(3)医疗救护组:韦仕芬李文梭韦本凤 苏家巧刘仁飞(汇报人员伤亡情况。)

(4)消防治安组:伍飞造黄声慧汇报道路、建筑物的破坏情况。

(5)宣传报道线:张仕艳 (总结汇报此次地震总体情况。)

2022地震之夜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今年暑期学习会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我校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县局动员大会之后,我们就及时召开了领导班子会,研究部署了学习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暑期学习会领导小组和会务组、宣传组、以及后勤保障组,力争通过这次学习会能解决以前困扰我校发展的有关问题。因为在会前我们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翔实的准备,所以这次暑期学习会我们召开的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具体总结如下:

一、 领导高度重视,同志思想明确

虽然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了地震的影响,但是作为我校的窗口年级的九年级在今年的中考中仍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不能不值得我们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深思,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最后经过与会的每一位领导的深思熟虑,最后我们一直得出一个观点就是,关键在于我们的同志尤其是广大的初三教师在这次大地震的面前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他们在思想上收到了震动,并且将这种感动化为具体的行动表现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的广大领导终于发现了我们工作的突破口,那就是要想方设法将全体同志的思想凝聚起来,使他们形成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圆满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同时通过近年的中考,我们的广大教师也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干不好的事。

在此基础上,广大同志对于安排今年的暑期学习会表现出一种空前的积极主动性,每位同志都能够遵守学习会的纪律,会议期间很多同志都能够积极地做好学习笔记,尤其是在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事迹的时候,整个会场十分的安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那一段经历有着深刻的印象,所以广大教师已经被这些英雄教师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沉浸于其中。

在自查自纠阶段,每一教师都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对照这些先进教师从教育教学和师德建设两方面检查自己,客观公正的指出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不溢美,不隐恶”。在校内交流期间,广大的教师也能够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他同志,指出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的危害性,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建章立制的时候,每位同志都能够畅所欲言,能从学校的发展需要出发,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很多都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是非常合理和有效的,是符合人性化管理要求的,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位领导成员深思的。

二、 安排周密,准备翔实

在全体同志会议召开前,我们就预先召开了领导班子会,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的召开了相关同志会议,落实了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对每位领导和组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他们一定要精心准备,周密安排,一定要确保这次暑期学习会能完满顺利召开,能够全面完成我们的各项既定工作。

我们成立了暑期学习会领导小组,会务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对于每个组我们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要求会务组在大会召开前将学习会的进程安排、纪律以及作息时间表印制下发到每位同志的手中,同时将大会所需要的各项文件资料准备齐全。我们准备、学习的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的决定》,并积极下载教育部网站上宣传的抗震救灾英雄教师的先进事迹。

对于宣传组,要求他们提前在校门口醒目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并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地震灾区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会气氛。

后勤保障组则要求要安排好学习会期间广大教师的食宿及安全,使广大教师能够安心学习。

2022地震之夜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亲爱的遇难同胞们

你们好!最近,听说四川那一带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那边应该死亡的人数超过了1.2万人了吧!在电脑上查出来,看见有7841的人失踪了,这是多么惊人难得数字啊!而且伤亡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这没关系,你们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你们的希望,就是我扪的希望。当灾难来临时,我们与你们一起,一起为逝者默念安息,一起为伤者祈祷平安,而更多的关怀和力量,正悄悄汇集,天佑中华,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遇难的同胞们,加油,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无论什么事都能克服。你们不要悲哀,不要诅丧,更不要哭泣,因为在同一片蓝天下,你们还有我们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为你们祈祷平安,不要灰心,也不要丧气,只要自信,乐观。真诚的面对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一定会解决的。

我知道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我也知道失去亲人比用针刺你的心更痛,但是,你们要坚强起来,振作起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重建一个美丽的家园吧!

最后,祝你们早一点坚强起来,加油!

浙江省诸暨市新世纪小学6(1)班

黄姗姗写

20xx年,5月14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