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日报创刊心得体会及收获 报纸创刊周年感言(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7:27:34 页码:11
日报创刊心得体会及收获 报纸创刊周年感言(4篇)
2023-01-06 17:27:34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日报创刊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校医与班主任配合早8:10开始,用体温枪再次对每名学生进行体温检查。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不能确定的其他症状时,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同时将学生送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2、如有发热、高烧现象则需马上领到学校隔离室,由班主任联系家长,及时送医就诊,并及时上报教育局。

3、各位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体温详细检测,并填写如实记录。

二、晨、午检等级常规晨检,有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班级由其班主任向学校报告。在疫情期间实行零报告制度(无病例报0)。

三、晨、午检报告、操作细则1、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有关《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追责。

2、校医、班主任填写好晨午检统计表及因病缺勤缺课学生情况登记表签字后交教导处检查,安全负责人如实填写汇总表。每日于8:10及12:30做好晨午检工作,要做到认真、细致,无遗漏。

3、教师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有发热症状,马上通知其家长送医院就诊。

4、学生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凭病愈证明方可回班级上课。

5、每日晨检情况要做好记载,班主任早读时间要检查本班人数及学生身体情况,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等。

6、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制度。实行追踪随访制,由班主任分别对患病的学生进行每日追踪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居家隔离病人做到“二不”即不上课、不外出。

7、学校做好学生预防重大疾病教育工作,督促年级、班级做好晨检工作。要做好任课教师的预防重大疾病的教育工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情况要及时通知班主任。

8、安全处每天严格按照学校消毒制度按时消毒。

9、本制度自发布起实施,做到经常、安全,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对于日报创刊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20xx年,教育信息报社在总社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各阶段中心工作,尤其是围绕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这一主线,就推进素质教育、“领雁工程”、“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高等职业教育强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报道形式,使报纸质量和宣传效果得到了稳步提升,发挥了引导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作用;始终坚持求稳定求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报社。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报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年来,报社紧紧围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中心工作,在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提高可读性、巩固服务性上狠下工夫,有力地配合了全省教育系统各项工作的开展。

1、全方位报道全省教育局长会议,掀起了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宣传波。

围绕刘希平厅长在全省教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展开宣传,推出了“教育局长谈工作开局”的专栏,陆续刊出了十一个设区市教育局长的专访,推出了“坚定不移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4篇系列评论,刊发了的《论新时期教育的内涵发展》等理论文章,受到读者的欢迎。

“5.12”地震发生以来,教育信息报通过专刊、专版、专栏等形式,刊出消息、通讯、言论和图片报道130余篇,全力以赴报道全省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和灾区学校恢复重建工作,得到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充分肯定。6月1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对教育信息报的抗震救灾报道工作进行了报道。教育信息报的抗震救灾报道工作呈现了这样的特点:反应迅速,踏好节奏。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期报纸就在头版头条刊出了浙江教育系统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报道,随后,我们按救灾——哀悼——恢复重建这样的顺序组织好各个阶段的报道。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报道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和总社的要求,教育信息报社专门制定了抗震救灾的报道计划,推出了“为了灾区的孩子”、“这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两大主题报道,开辟了“为了灾区的孩子”、“情系广元”等专版、专栏,推出了关于抗震救灾的人文思索的6篇系列评论,开展了关于教师职业精神的大讨论。注重引导,把握导向。抗震救灾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比较强的工作,教育信息报紧紧围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开展宣传工作,在统筹全省教育系统救灾方面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教育信息报作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喉舌的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先后派两位记者深入四川广元、青川等地采访,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受到浙江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表彰,并被授予“浙江省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先进工作集体”称号,再次因重大主题报道成为为数不多的受表彰的省级专业报纸。

为切实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信息报作为全省教育系统的喉舌,根据委厅的统一部署和活动宣传组的统一口径,结合自身的特点,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自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按照“准确及时、把握导向、突出重点、适度调整”的原则:(1)、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至今已刊发消息24篇,及时深入报道委、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活动,以及实践活动的先进典型和进展情况;(2)、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评论,做到开局集中引领、各阶段有调子,至今已刊发了5篇评论,有效加强了对实践活动的舆论引导。(3)、出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版,刊发有关领导讲话、专家讲座、报告团演讲稿,以及委、厅机关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学习体会文章,至今已出两期。由于整个报道精心策划、集中力量,可以说,对这一重要活动的报道形成了舆论强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受到了刘厅长的充分肯定。

,报道了上城区、东阳市、绍兴县、象山县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其中长篇通讯《殿堂里的“玩童”》以新颖的视觉,首次提出了“减轻学生第三种负担”的理念,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选准突破点,而“减轻学生第三种负担”正是破解“轻负高质”的钥匙。《光明日报》在10月30日“观察与探索”版头条发了4000来字;为把这一典型报道做深做透,本报除配发了评论以外,还开辟专栏“解读建兰”,约请了省内有关知名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连续刊发了4篇,此外,还与上城区教育局联合开了研讨会,由于活动与报道的良性互动,使得建兰中学一时成为热议对象,刘希平厅长也前往该校听了两节公开课。

6,贯彻落实今年暑期高职院校书记校长读书会精神,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至今已刊发典型报道及领导、专家专访共9篇。及时报道全省各地开展“领雁工程”的进展情况。

。11月2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省召开,这次交流会对推动我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报以此为契机,特开辟“关爱孩子关心成长关注未来”专栏,介绍我省各地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探讨研究新情况、新载体,以促进全省上下更加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更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报道着重体现了30年来我省教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及时反映各地举办的纪念活动,通过评论、通讯、图片等形式,全方位展现改革开放30年来的辉煌成就,力求在12月底达到高潮。与此同时,根据委厅统一部署,继续做好“我看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和图书编辑出版工作。

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的

(1)、栏目是新闻的载体,是报纸版面的“眼睛”。建设品牌栏目、版面和专刊是建设报纸品牌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报这几年坚持不懈地办好“塞林说新闻”、“教育时评”、“实话实说”等3个言论栏目。尤其是“塞林说新闻”这个性化言论专栏,自xx年开栏以来,基本做到每周一篇,每一篇言论做到了既“见事”更“见人”,所有的议论最后都落实到“人”的身上;因为是个人的专栏,文章的叙述方式和语言也自成特色,深受读者的期待和欢迎。“塞林说新闻”xx年被浙江省记协专业报委员会评为浙江省专业报新闻名专栏,20xx年被全国教育报刊审读中心评为银奖专栏,前期发表的文章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首印3500册通过市场销售一空。“塞林说新闻”为代表的三个教育新闻言论专栏成为报纸的品牌和拳头产品。此外,“教育时评”、“实话实说”等言论专栏,二版的“热点追踪”、“教育点睛”,四版的“第一视点”等专栏推出了一批受读者关注的新闻报道,提升了这些栏目在读者中的知名度。

(2)、把“前沿观察”、“研究与思考”两个板块作为报纸的战略纵深加以打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选题做到了理论性和新闻性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前沿性,如关于教育家精神、关于教育均衡化等的讨论深受读者的注目;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系统有影响的人物成为我们的作者,从而扩大了本报在教育主流人群中的影响力。此外,在适当时机,与相关单位召开研讨会,扩大栏目的影响力,如,教师节前夕,教育信息报社与西湖区教育局一起举办了“新时期教师超越自我”理论研讨会,浙江日报做了专门报道;“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与拱墅区教育局一起策划和组织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的研讨会”;在春晖中学校庆前夕,为继承浙江教育家的精神,与浙江春晖中学、张化万浙派名师工作站一起策划和组织了“传承浙江教育家精神”理论研讨会;近日,与奉化教师进修学校一起组织了“研修文化与教师专业成长”论坛。

(3)、为加强品牌栏目建设,今年暑假笔会时,我们还就如何打造本报品牌栏目进行专题研讨。

(4)、继续打造《教师周刊》。《教师周刊》的工作总结另附。

今年以来,报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进报纸版面质量,并在全社形成了共识,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一年来,报纸的信息量明显加大,报纸的编校质量也有了新的提高。我们还举办了编辑记者论坛,资深编辑记者邓威对《教育信息报》一些有不足的报道进行了剖析,通过案例教育法提高编辑记者的业务水平。

一年来,本报采编人员在各类评奖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有6件作品获在20xx年度浙江省专业报好新闻奖,其中的1件作品获得一等奖。获得浙江省专业报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还获得了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在全国教育报刊首届编辑奖评选活动中,本报有10件作品获奖,获得银奖二项、铜奖二项、优秀奖6项,成绩在全国20多家教育专业报中名列前茅。教育信息报社承担的留守儿童调研课题获省教育厅优秀调研课题二等奖。杨志刚还被评为省专业报十佳新闻工作者。

办好报纸,人才是关键。实践办报宗旨也好,贯彻办报理念也好,品牌建设也好,这都需要有人才作基础,有人才作支撑,否则一切将成空话。只有形成编辑记者为报纸打品牌,报纸为编辑记者的成长创平台的局面,报纸的发展才会有后劲。

对于日报创刊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加强宣传引导。各幼儿园要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 对教职员工、幼儿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 教职员工、幼儿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实施各项防控措施,引 导教职员工、幼儿和家长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 人防护,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和聚餐,不到人员密集的公 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码头、展览馆等。

2.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本园教职员工和幼儿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 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幼儿的分布 情况,精准掌握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幼儿在园内各 年级、班级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精准掌握每一名确诊及疑 似病例教职员工、幼儿的康复情况,精准掌握每位教职员工、幼儿返校前14 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人一案”建立台账, 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 旅行史的教职员工、幼儿及家长,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 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 天。

3.幼儿居家应注意加强开窗通风、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 毒。

4.开学前要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

5.做好园区预防性消毒。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对教室、寝室、食堂、图书室、洗手间等重点区域和室内外 场所提前杀菌消毒和通风换气,做好灭鼠、清除蚊卵等工作, 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开学前一天,幼儿园应全 面检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况,再次对园区环境进行预防 性消毒。

6.幼儿园应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联系,取得专业技术支持,解决防控疫情所 需设备设施、医务人员配备问题,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在卫生室(保健室)附近设 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教职员工和 幼儿,并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7.开学前应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 水龙头数量,保证满足需求;在园内各公共卫生间配备充足 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 传指导帮助幼儿学会正确洗手方法。

8.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 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 上岗。

9.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 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 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10.幼儿园应配备足量的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物资。

11.幼儿园应加强值班值守, 按要求及时向有关单位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1.教职员工、幼儿返园当天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班、上学。严 格入园管理,建立入园体温检测制度,进入园内的所有人员, 均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校。幼儿园 应引导家长及幼儿有序入园,避免人员聚集。严禁家长进入 教室、寝室等幼儿活动区域。

2.教职员工和幼儿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 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 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幼儿放学回到家 后,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钥匙、文具、水杯等随身物 品,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3.教职员工和幼儿在教学、办公、生活区域内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乘坐电梯时全程佩 戴口罩,排队乘坐,避免拥挤,尽量保持距离。勿用手接触 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湿纸巾擦拭。

4.对去过疫情严重地区的幼儿,入园时要严格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的幼儿,应由家长陪同主动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个人防护。不允 许未解除医学观察幼儿入园。

5.通过多种方式,对家长和幼儿开展公共卫生健康知识 和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6.按照有关操作规范,统一对教具、器械、玩具、寝具、餐(饮)具及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保证教室、寝室、食堂 等地空气流通及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7.幼儿园应做好教职员工和幼儿缺勤、早退、请假记录, 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 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环境消毒等工作。

8.幼儿园不组织聚集性活动。

1.上好开学第一课。幼儿园要在开学后及时对所有在园幼儿上一堂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课,重点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同时,在园区显著位置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提升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意识。不组织聚集性活动。

2.教职员工和幼儿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 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全程佩 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幼儿放学回到家 后,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钥匙、文具、水杯等随身物 品,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3.教职员工和幼儿在教学、办公、生活区域内应佩戴口 罩,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乘坐电梯时全程佩 戴口罩,排队乘坐,避免拥挤,尽量保持距离。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湿纸巾擦拭。

4.在教室、图书室、寝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入口处设置手持式红外额温仪,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在入口处设置红外热 成 像仪,并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5.坚持每日监控全体教职员工和幼儿身体状况,严格 落实幼儿晨午检等制度,如发现患病或疑似患病者,应及 时上报幼儿园防疫领导小组并及时联系幼儿家长, 要求戴好 口罩到指定医院就诊,并按照要求向属地疾病控制中心、教 育主管部门报告。做好教职员工和幼儿因病缺勤的追访工 作。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教职员工和幼儿家长, 及时批评教育、改正。

6.实行家长接送幼儿不入园制度,指导家长培养儿童良 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 场所。

7.全面做好园区环境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清洁卫 生;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标准和细则,对教室、寝室、专用活 动室、图书室、食堂、办公室、卫生间等幼儿、教职员工聚 集场所和幼儿接触的各类物品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定时通 风换气(每日通风至少 2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通风时注 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认真做好记录。

8.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加工制作、供餐等有关人 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采购人员或供

货人员应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及时洗 手。加强对集体配餐单位监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实送餐到校 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

9.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 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10.餐具用品须按照《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高温消毒。

11.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实行“ 分时、分区、分组” 就餐制度,避免幼儿聚集用餐。

12.加强校车安全卫生检查。重点对车内座椅、扶手、安全带、吊环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应晾干并及时通风换气。

13.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物资, 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充足。幼儿园应加强值班值守, 按要求及时向有关单位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对于日报创刊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2010-06-29 18:58:2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日报社通联工作状况调研思考(2)

新闻特约记者、通讯员是媒体记者和编辑最亲密的战友,是媒体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他们为**日报投送了大量的稿件,其稿件采用率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在新闻传媒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已渐渐跟不上新闻发展的需要。特约记者、通讯员如何在新闻传媒中保持以往的地位优势,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新闻传媒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已是当前各家媒体和通讯员值得研究思考的一

项课题。

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科学观学习实践活动,笔者于4月21日开始,先后到盐池、同心、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等地宣传部门,采取了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通联工作,如何加强特约记者、通讯员的培训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积极探索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的工作运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做好各项工作、促进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一、现状

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宣传党和上级方针、政策的喉舌;是各级新闻媒体联系基层的纽带。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不管那家媒体,都离不开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支持和帮助。据统计,在省、市级报纸中,通讯员的发稿量占报纸总发稿量的30-40%。

目前,媒体尤其是报纸十分重视特约

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报社大都加强与特约记者、通讯员的联系。各县(市、区)也十分重视通联网络建设工作,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建设作为宣传报道日常工作的有机载体和重要环节,不断提升宣传报道工作力度。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各县(市、区)为**日报撰稿投稿的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大致有这么几类:一是宣传部门的新闻宣传干事;二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三是社会上的自由撰稿人。以上几类人员构成了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的主流,形成了庞大的通讯投稿网络。

但在实际编采运作中,这支队伍近几年来已开始有所萎缩。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讯员数量在锐减。就日报来讲,全市通讯员数量现在正在逐年锐减。长期坚持写稿的、能叫出名和姓的、常联系媒体也不过几十人,过去常来报社投送稿件的一些老特约记者、通讯员,现在这些人有的改了行,有的又忙于其它

事务,放弃了写稿。

二是新一代通讯员还没有成长起来,老一代通讯员从事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报道工作相当吃力。媒体竞争提升了新闻工作专业化、技术化程度,老一代的通讯员在现代科技操作中,不会电脑打字,现代通信条件的便利化、快捷化不会利用,书写稿件速度慢,赶不上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通讯员发稿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媒体实行稿分制考核,记者有考核任务,就出现了重记者,轻通讯员现象,疏远了与通讯员联系。三是由于文化娱乐的多元化,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拓展了,读书看报的人少了,而网民在迅速增加,年轻网民开博客的很多,自娱自乐的多、年轻人写稿的少,他们就没有给媒体投稿的意识。通讯员参与报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人转到给媒体提供线索,以热线电话联系较多。

二、原因

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主要有

这么几点因素所致:

一是**日报经过多年的打造,编采队伍已逐渐壮大。特别是在各县(市、区)基层设置的记者站,使新闻采编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二是领导干部对宣传工作的态度有失偏颇,通讯员难作为。大部分通讯员都是在各地各部门搞宣传的,他们写稿的动力受领导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左右:有的领导虽然重视宣传,但为了突出政绩,追求写“大块”,通常是时机成熟时请报社的记者去写,没通讯员什么事。与工作联系不大的稿子领导们不“感冒”,通讯员认为写了也白写,索性不写了。

三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通讯员淡出新闻写作。过去通讯员都把能在党报上发表篇稿件视为一种荣誉,现在通讯员却更加务实,这种荣誉感渐渐淡化,对写稿兴趣不大了。过去通讯员写新闻稿除了兴趣爱好使然,许多人还把挣稿费视作补贴生活的一种手段,现在他们已不太在意靠写稿挣那点微不足道的稿

费了。

四是培训、沟通等机制滞后,通讯员上稿难。现在各地区通讯员除少数人以外,大多是兼职的也就是业余的,对当前新闻写作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研究过程。多数地区的情况是老通讯员基本上都退了,新通讯员却空有一腔热血:质量高的稿子写不出来,质量低的稿子发不出去,投稿数量高而命中率低。报社方面又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培训,通讯员写稿质量提高缓慢,投稿“中签率”低,产生了畏难情绪。再有,近年来报社在不断改革,机构、人员、版面都发生很大变化,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通讯员对报纸改革情况所知甚微,不知报社的机构设置,不知稿件怎样投递,不知报纸需要什么样的稿件。有的通讯员投出的稿子如同泥牛入海,稿子写得对不对路,能不能用,什么原因,写稿人全然不知,久而久之便丧失了信心。

五是编辑、记者的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