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延伸基层心得体会及收获 基层工作经验心得体会(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3:00:06 页码:14
延伸基层心得体会及收获 基层工作经验心得体会(6篇)
2023-01-07 03:00:06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延伸基层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组建工作作为工会维权是推进建会工作的的重要内容

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关系到法律赋予职工“组织起来”权利的有效实现。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是我国法律赋予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这在《工会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当然包括维护他们“组织起来”的权利。职工“组织起来”使他们能够依靠组织的力量,更好地实现其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权益。然而,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一些人往往不能自觉地把维护职工“组织起来”的权利与维护其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统一起来,这是不利于推进工会组建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把维护职工“组织起来”的权利作为工会维权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才能更加激发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推进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真抓实干的劲头。

二、“心中有数”确定工作目标是推进建会工作的前提条件

中国工会十xx大提出,工会组建要“与不断变化发展的企业状况相适应,会员发展与不断壮大的职工队伍相统一,工会组织体制的延伸与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要做到这三句话,其基本要求是,必须对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即对本地区的职工数、会员数、企业数、企业建会数、职工入会率、单位建会率等涉及组建工会工作的基本数据做到底数清楚,动态掌握。否则,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就难以实事求是地推进。

在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职工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方式多样化趋势的现实要求。其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及其重大变化,是不可能准确判断和定位组建工会工作的;其二,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种用工形式复杂多样,且都在动态发展变化,给工会组织做到“心中有数”增加了难度;其三,做不到“心中有数”,往往会局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思维,用高入会率、高建会率的估计数字取代客观情况。

“心中有数”,意味着头脑清醒。尤其是在组建工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当前,尤其要警惕对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没有空间”看法的滋生。事实上,组建任务还十分繁重。我们要解决“到哪里建立工会,到哪里发展会员,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的潜力和空间在哪里”等问题,从而推进这项工作不断在新起点上跃升。

三、启动职工入会的内在积极性是推进建会工作的关键环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进,必须更多地面向职工宣传,启发提高他们依法加入和组织工会的自觉性。这涉及到工会转变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推进这项工作就会越来越陷入被动。就本原意义来说,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职工自愿是他们加入工会和组织起来的前提条件。而职工的自愿是需要工会去耐心启发、帮助和指导的。为什么一些农民工自发地组织起“同乡会”、“打工者协会”等所谓的维权组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工会,不认识工会。工会不能一味地去等待那些拒不建会的“钉子户”开明,如果冲不破“雇主不同意,企业就建不起工会”的怪圈,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工会必须寄希望于职工,下大力深入职工的工棚、车间、住宿地与他们交朋友,培养积极分子,致力于宣传职工、组织职工,把建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此,应大力宣传和表彰那些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职工典型,对主动参加和组织工会的职工予以保护,对因依法组建工会受到打击报复的职工予以坚决支持,同时还要宣传那些启发、教育职工增强工会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的先进典型,以加快建会步伐。

四、坚持组织形式、组建机制等创新是推进建会工作的不竭动力

各地组建工会工作的实践表明,工会组织形式和组建机制的创新,对于有效推进组建工作至关重要。如有的先由上级工会,主要是社区工会、乡镇(街道)工会发展会员,然后再在会员所在企业建立工会组织,一些建会“钉子户”就是在这种组织形式和组建方法中被突破的;有的通过组建楼宇工会、市场工会、施工项目工会等方式,把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有的地方聘用建立工会组织员队伍的做法,依法履行上级工会指导和帮助职工建会的职责……凡此种.种,都有效地推进了这项工作。

关于延伸基层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根据县委“机关干部下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县物价局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陈本进同志任组长,局长韩久胜同志为副组长,聂志祥、桂辽兵同志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带领局机关干部到局第四批选派干部挂职村槎水镇金波村深入细致地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宣讲政策,入户调查,征求意见,解答群众疑问等形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活动要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金波村由金冲、邱冲、波罗三片组成,全村面积约19.6平方公里,约2万亩山场,联户集体林场2个,1200余亩可耕田;37个村民组,共986户3416人;劳动力约1400余个,其中外出劳动力约600余人。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使得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全村有95%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惠农补贴划入各户“一卡通”中,农民的生活得到了逐年提高,家庭收入逐年递增,家庭财产不断增长,推动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巩固。全村现有私家小轿车26辆,有线电话600多部,户户都安装了有线电视,有20%的家庭购置了电脑。尤其是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一半的农户建起了楼房,很多盖新房投入的资金都超过15万以上,处处呈现出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繁荣局面。

第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组织实施了精整水田、道路通达工程、退耕还林、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卫生室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村37个村民组实现了道路畅通;农村电网逐步改造,供电质量有所提高。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有线电视和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村,宽带网络逐步延伸,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

第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投入渠道的变化,基础教育投入得到了有效保障,中小学教育、农业信息网络、远程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农民工培训、扶贫培训等科教工程,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了有效推广。 第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近五年未发生群众性事件、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被选为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建立了民主管村的工作机制。

综上所述,可见金波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距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调研发现,当前整个金波村还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一些不利因素,有的是一直以来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有的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村民委员会选举难。

金波村是由原金冲村和波罗村合并而成,由于历史原因,合村后积累了不少的社会矛盾,合村后村民尚未真正合心,而从地理位置上,全村又分成了金冲、邱冲和波罗三片,在村委选举中,地区思想严重,往往各自为政,没有全局观念,导致村委会主任连续多届未能选出。

第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随着农村集资搞建设政策的进一步规范和得失利益的驱使,村民“一事一议”举步为艰。加之前些年村公益事业负债未消化,村集体经济无力加大投入。现阶段涉农所需的道路、水利、土质改造等基础投入,主要靠争取国家支农项目,而这些项目在实施的区域和资金分配上又十分有限,造成农村的多数区域是没有投入的。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和道路改造无法进行,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特别是近几年来旱涝灾害不断,农民增产增收遭受严重影响。 第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较大。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受市场经济影响,出现了读书无用论,部分少年初高中未毕业就进入社会。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主要为体力劳动,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第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近些年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看城乡差别依然存在,某些领域的差距还呈扩大趋势。在教育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有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子女的日常教育、抚养问题也十分突出,加之农村教育的设施的配备远远不如城镇,学生所学知识面相对较窄。在医疗就医方面,尽管实施了“新农合”,但乡村卫生室就医条件较差,医疗水平较低是客观的现实,加之医疗费用报销政策的局限,农民就医的根本问题仍未全面解决。科技文化投入少,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注定了农民精神生活单一贫乏。村级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健全,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依然薄弱。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就业保障仍很薄弱,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务工。虽然增加了一笔收入,但这些人背井离乡,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并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金波村的实际,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选准选好致富带头人,以发展说话。在选举中先要做好宣传发动、摸清民意,注引正确引导,树立金波是一家,发展靠大家的观念,积极消除积累的社会矛盾,在村委安排上即要做到保证能人上,又要能兼顾到各片,不能急于求成,逐步磨合,切实把那些年轻有为人同志选上岗位,从而带动大家发展致富,只要大家富了,肯定会认可。

第二、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第三、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一是金波公路,是金波村发展的大动脉,现在油路路面破损严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村里的发展;二是还有部分小组公路为沙石路,损坏后无后续经费维修保障;三是金冲和波罗农户用电到了晚上空调、冰箱无法使用,要尽快改组线路,或是加装变压器。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现阶段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实现盲目生产向为市场生产、标准化生产的转移。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初级产品向高级商品销售的转移。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第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精神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全县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引导农民发展地方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文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第六、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学校条件,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孩子同等的就学待遇。在增强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同时,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加快区域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增加二三产业比重,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变外出务工为就近务工,从而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于延伸基层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_年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关怀和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强化教育管理,打造一流队伍,进一步提升我校软硬件水平,以创教育教学品牌和特色学校为奋斗目标,在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以积极进取的态度,致力于改善学校面貌,团结一致,务实苦干,圆满完成了一年的工作任务。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教职工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那些为了学校工作,虽然受了委屈但仍一如既往的同志们表示最真诚的歉意!

现在,我受学校领导班子的委托,向大家述职述廉。在过去的一年里领导班子始终把“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作为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精、细、严、实、快、效”六字工作方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狠抓领导作风、教风、学风和校风的转变,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校知名度、好评度不断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彻底转变领导作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看干部”,这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道理。我校切实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的表率作用,以人格魅力鼓舞人心。

1.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全体班子成员能以学校大局为重,做到大事集体研究,小事相互通气,难事相互支持,有功不揽,有过不推。生活上相互关心,思想上经常沟通,消除误解,增进友谊。学校每笔开支均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一是1000元以下的物品采购由总务处指派专业人员参加,而且每次人员不尽相同;二是1000元以上的向上级领导汇报请示;三是凡大型购物、基建等项目,坚持多人在场,集体议价进入政府采购程序,从根本上杜绝违纪现象发生。我们严格按政策办事,不乱收费,不乱订资料。

2.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体领导经常深入教师办公室、教师、学生宿舍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同教师谈心、与学生聊天,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推进“四个一”工程:每周写一篇工作笔记,每周听评1节课,每周检查一次捆绑学科教研活动,每周巡视1次校园,对所观察到的问题及时记录、及时解决。以了解和掌握学校动态。

3.雷厉风行,说到做到。首先对领导班子进行充实、调整,明确各部门职责及班子成员分工,印制、下发了《高台三中领导成员分工表》和相关职责。同时要求各负其责、雷厉风行,要求班子成员坚持做到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解决纠正;哪一层有问题,就在哪一层解决纠正。凡是副校长能做的工作,校长不做;凡是主任能做的工作,副校长不做;凡是副主任能做的,主任不做。这样就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杜绝拖拉作风,一展新领导班子的精神风貌。

4.以身作则,身先士卒。领导班子成员做到工作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上务实求精,作风上廉洁自律,把廉洁作为生存线。带头主动工作,带头甘于奉献,带头自觉监督。要求教职工做到的,校干务必先做到。例如全体领导全部在一线任课,课节均在6节以上,每个晚上都有校级领导与保卫人员通宵值班,保障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

5.认真实施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我们在校园网设立了校长信箱,校长每天登陆,亲自审阅,并批示有关领导或亲自处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集中予以解答。以此来了解师生信息,解决师生疑难,把关心爱护师生落到实处,同时也采纳了不少好的建议。我们还在宣传栏和校园网上开辟公示栏,进行校务公开,定时和不定时地将教职工关心的规章制度、成绩展示、经费收支、评优晋级、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分配等及时通报公示,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使学校领导班子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学校的凝聚力也空前增强。

6.强化人本思想,努力关心教职工和学生疾苦,积极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我们在领导班子中提倡心中要有全体师生,要凭良心对得起教职工,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要真诚地关心、爱护、帮助、理解全体师生。要有爱民之心、平民之态、利民之举。我们想方设法改善办公条件和美化生活环境,添置窗帘、购置花木、配备电脑,营造和谐氛围。学校虽然经济拮据,但还是兑现了所有奖金,同时本学期还在不断地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奖金。教职工生病住院,校领导亲自看望,以情感人,以情促人,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7.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教代会参与决策、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促进依法治校,保证教职工当家作主、履行民主权利的需要。例如,我们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绩效工资考核细则,都要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会上,教工代表各抒己见,几经修改,最后达成共识,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彻底转变教师工作态度和教风。

一所学校是否办得好,一要看这个学校办学条件是否有较大改善,二要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提高,更重要是的是,要看这一届领导班子带出了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这就是我们的“办学政绩观”。

1.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多次开展师德教育讲座,引导教师从如何教好学生到如何成长再到如何做人。并举行“创先争优、爱岗敬业奉献”演讲比赛,树立身边榜样,积极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变“人治”为“法治”。立足学校实际,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教职工综合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各类人员岗位考核细则》等19项规章制度及考核细则,教师心中有目标、有准则,便于规范自己。

3.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本学年学校对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了8次(即每学期4次,1月1次)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做好月考评;(2)加强对教学秩序、自习辅导、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提高督查效果;(3)进一步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的意见,下发《学生意见征求表》2次,计1000余份,有力的促进了教师工作态度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4)完善听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落实校级公开8节,教研组公开课16节。领导每人每学期随堂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6节。

4.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把教研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确立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组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课改论坛等活动7次。本学年,在语文课教学中实验推广了“黄金分割”教学法,在英语课教学中实验推广了“双导”教学法,经过部分教师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有望在下学期向其他学科延伸。

5.开展课堂教学评估活动,进行教师教学水平达标鉴定。并且通过“名师工程”,“传、帮、带”工程,外出学习等形式,促进教师尽快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本学年,22人参加了全县课堂教学大比武,8人次分别参加了省上及省外的学科培训,20人参加了市上的学科培训。同时,充分挖掘现有师资潜力,重点培养青年教师中的骨干力量,在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以点带面,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德育工作,彻底转变学风、校风。

我校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积极开创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化、理想教育具体化、道德教育系列化、行为教育规范化、自我教育制度化的新路子,逐步形成德育工作的六大特色。

1.稳步推进快乐校园、特色学校建设和“123’工程,实施“自我教育”,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我校在全体学生中间提出要做到自我教育,使学生能够做到思想上自育、人格上自塑、学习上自研、艺体上自练、行为上自控、心理上自调、生活上自理、情感上自悦、评价上自鉴、安全上自护,力争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克服德育“悬空”的做法,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加强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加强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达到“于无声处”受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感悟德育,储蓄文明”。

2.监控与信任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自觉遵规守纪。学校添置校园网络监控系统,监控学生在校表现及外来人员的行为,使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真正达到了人防、物防、技防的全面结合,使学校的安全得到了足够的保障,给校园管理、安全防范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我们还在学生中间进行了诚信教育,开展了“杜绝考试作弊承诺”、“远离网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德育内涵,创建教育特色。学年内,政教处组织学生听取了法制、道路交通安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灾难的预防和救护等为专题的讲座5次;各班召开了“重视安全,珍爱生命”、“爱校如家”等主题班会5节;组织开展全校性的防火、防震紧急疏散演练2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及生命意识大大加强,法律知识、自护自救知识在全校学生中得以普及。

开展以培育学生特长为主线的教育活动。为促进快乐校园建设,我校在上学期劳动技能大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艺术教育成果方面的展示与竞赛,组织开展了师生绘画、刺绣、剪纸作品,手抄小报展评、科技小发明、小制竞赛等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表现搭建了平台。

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学生成长包挂制”、“文明宿舍”评比、“文明之星”、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评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等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实效。

四、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创建法治平安校园。

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意识,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设施、器材齐全,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周报告、月报告制度。一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1.加强校园治安管理,严防盗窃以及侵害师生的事件发生。严格落实出入校门登记检查制度,对无正当理由或与学校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切实杜绝各类危险物品进入校园,坚决预防和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严格实行领导带班、教师值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值班巡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认真排查不安全因素,发现隐患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

2.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遵守‘三让’,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整治活动,加强学生交通常识“应知应会”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严格实行学校门口安全执勤制度,及时疏导交通。积极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监管和举报工作,教育学生严禁乘坐“三无”及超员车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3.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建立食堂物资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检查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状况,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严防流行病、传染病在校内发生。学校高度重视学校食堂和超市的改革和监管,确保各个食堂饭菜新鲜、菜样丰富、价位合理,超市无出售“三无”物品、物美价廉(低于市场价)。

4.寄宿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我校是全县的寄宿制学校,现有1293名寄宿生。我们深刻认识到,寄宿生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安全稳定,为了提高寄宿生管理水平我们做了如下努力:一是精心制定宿舍管理制度。二是落实值日值班配套制度。三是实行“五级”夜间查宿制度。实行舍长自查、班主任督查、楼管教师细查、值周教师抽查、学生会暗查“五级联动”查宿制度及逐级反馈制度。四是宿舍“三比”做到坚持“四个一”和“三挂钩”,“四个一”即宿舍“三比”坚持做到每天一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学期一总评,并做到及时公示,及时反馈,及时整改;“三挂钩”即将宿舍“三比”成绩与各班值周成绩挂钩、与文明宿舍评比挂钩、与班主任月考核挂钩,以此督促班主任、学生共同做好宿舍管理工作,促进良性循环。五是狠抓专项整顿与专题教育制度。新生入学期间,邀请部队教官对新生进行宿舍内务管理业务指导,高标准、高起点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摒弃不良陋习,军事化规范宿舍内务要求,上好学生入宿第一课;在不同时期在宿舍区域针对性开展戒烟、戒赌、内务检查、早间催操等专项整顿活动,确保安全稳定,同时做到每项专项整顿与专题教育都有方案、有组织、有落实、有反馈、有成效。

五、加强后勤工作管理,提高服务品位。

牢固树立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学校发展的思想,强化自觉服务意识,变后勤为先行,降本增效,开源节流,确保学校中心工作的顺利展开。

春来繁花满枝,秋至硕果累累。由于措施得力、落实到位,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张掖市交通局、教育局评为交通安全示范校,县文明委评高台县文明单位,高台县家长示范学校。学校团委被团县委评为先进团委、五四红旗团委。教科研结硕果:学校承担的2项省级教研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有30余篇教师的论文在省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中考传捷报:今年八年级学生的生地会考和九年级学生的毕业会考成绩也十分理想(九年级274名学生中,254人被高台一中录取,高中录取率为93.04%)在全县元旦环城赛、“民乐杯”风筝大赛、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分别荣获中学组团体第二名;在全县学生生活技能大赛中,荣获中学组第一名;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有33人次获奖。

对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标准化学校”的要求,我校还存在着差距;教职工队伍建设仍比较薄弱,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质量仍需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不高;特色学校建设成效还不够明显。但我们坚信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持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勤奋工作,必将开创高台三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创造高台三中发展的新奇迹!

关于延伸基层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为此,我镇党委立足镇情,以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为目标,本着“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突破、探索性工作抓创新”的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夯实党建基础,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形成“以创新助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基层党建工作现状

党建工作只有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并推进整个大局前进,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此,镇党委主动将党建工作与促进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注重在基层、在一线、在全镇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党员队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基础工作

我镇共有35个行政村,下设4个党总支,49个支部,共有党员948名,其中农村党员864名。近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摆在基层党建工作首位,并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带动全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中之重,按照“抓阵地强制度、抓两头带中间、抓创新促发展”的思路,重点在阵地与制度建设、典型村创建、中间村提升、后进村转化以及镇域经济协调发展、村级干部队伍管理上下功夫。全镇基层组织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

(一)抓阵地强制度

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工作,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镇党委始终坚持以“抓基层、强基础,以阵地建设带动基层组织建设”为目标,以“两室”建设的标准化为重点,按照整齐划一、功能合理的要求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统一配置,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场所建设。在硬件建设上,确保了每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达到“三室两栏四有”标准,即党员活动室、党组织办公室、党员电教室、村务公开栏和室外宣传栏,党员电教设备、桌椅、档案柜等。在软件建设上,室内统一悬挂党旗,统一将“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民主生活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规章制度和党组织结构示意图、“五好”党支部标准等内容上墙,统一印制各种表、卡、册、簿,提升了全镇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整体面貌。此外,还做到了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好村两室阵地,广泛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和服务功能。搭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

同时,为强化党委的统领功能,实现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抓不懈,镇党委着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学习意识,建立人才支持制度。积极组织全镇农村党员集中进行学习,并选派先进党员代表、致富能手外出参观学习发展经验,提高带富能力。同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在农村广大党员群众中间,树立“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我争先”的争创意识。根据广大党员群众的各自特长,在党员中建立志愿服务小组,针对农业技术、法律法规、文化宣传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并注重在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压实担子,引导优秀青年在本村或者本镇范围内干事创业、献计献策,为全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同时也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步伐。二是强化民主建设,完善村级事务公开制度。在党务公开方面,将党务公开的内容分为“党组织自身建设”、“党组织履行职责”和“经常性党务工作”三个方面,使公开内容与本村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招商引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在村务公开方面,规范民主理财,严格落实农村“三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并积极推进“村民点题公开村务”制度,做到凡村民关注的、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都要公开。让村民及时了解、全面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等情况。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建立村干部年度考核制度。通过集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村干部牢固树立带头廉洁奉公、带头为民服务理念,从根本上保持农村干部的先进性。并通过落实村干部年初计划、年终述职制度,细化对村干部的星级管理,并将评定结果作为对村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和民主测评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

(二)抓两头带中间

近年来,镇党委始终以全面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双带”能力为目标,在原有党建示范点的基础上,按照“抓两头、带中间、促整体”的思路,坚持每年将抓党建示范点建设和抓党建后进村整治结合起来,合力推动中间村发展。前期,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全镇35个行政村,以基层党建工作为衡量标准,确定了“好”、“中上”、“中游”、“中下”和“差”五个等次,其中“好”的村有5个,“中上”的村有10个,“中游”的村有12个,“中下”的村有5个,“差”的村有3个,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14.3%、28.6%、34.2%、14.3%和8.6%。

近年来,我镇精心打造基层党建先进村。主要特点包括:村庄经济可持续发展、村两委成员凝心聚力、村内惠民公共基础设施及“两室”阵地建设到位、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等等。并先后培育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建村、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村沟渠寨村、市级传播传统文化示范村圣水庄村等一批不同类型的典型村庄,选树了5个红旗党支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档次。

后进村的突出症结主要表现在“散乱缺穷”四个字上:“散”主要是指班子散。个别村的领导班子不够团结,遇事不能互相补台,内耗较为严重。在工作中有时存在步调不统一的现象,形不成一个合力,群众威信有明显下降趋势,导致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乱”指村务管理不够规范。个别村在落实村务管理流程要求时,自律意识较差,缺乏大局观念,有“自我做主”、“违规办事”的现象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规范化建设。“缺”指人才缺。一些后进村因长期不注重培养后备干部。干部出现断档,有的村在发展党员的问题上认识不够,对村里的优秀积极分子没有很好的重视和培养,导致人才外流情况比较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俗称“三八、六一部队”。村里的“能人”则往往忙于个人务工经商,跑出去闯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里的发展。“穷”指经济落后,集体经济簿弱。大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导致了“两室”建设、阵地建设简陋、滞后,党的组织活动开展不利的现象存在。村容村貌差,公共事务及公益事业也就无从谈起。

上述四点虽是个别现象,但我镇也将其转化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今年,先后确定了疙瘩岭、高建庄、丁武寨、冯任庄四个后进村,着力对四村的饮水、道路、农田灌溉、两室建设方面进行改造,迈出后进村改进提升的第一步。目前,四村已经分别形成了发展、规划、转型的工作思路。其中,疙瘩岭已经投入10万元对饮水和农田灌溉设施进行改造;高建庄村也投入60万元对村民中心两室进行新建、装修并新添置了休闲健身器材等。通过推行“先进带后进、合力推中间、先进创经验、后进变先进”的党建工作模式,为后进村树立了标杆,明确了方向,有力的促进了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均衡发展。

(三)抓创新促发展

党的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手段来抓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为进一步加快全镇积极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在创新农村党建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群众工作与基层党建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农村群众工作站,最大范围倾听群众呼声,做到及时处理群众诉求,起到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和谐稳定发展大局的作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稳定保障,推动全镇各项工作提升。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通过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xx年农业总产值达到5.29亿元,同比增长5%。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xx年全镇民营经济总产值完成23.03亿元,同比增长15.4%;增加值完成5.78亿元,同比增长14.6%;利润总额达到7794万元,同比增长11.8%;上缴税金3886万元,同比增长13.2%。三是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大力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环境秩序,在镇南、北部,分别加强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和综合性生态民俗旅游度假区建设,进一步延伸农业特色产业链,使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特色产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目前,全镇各种采摘园已发展到100余家,农家饭店、旅馆达到80余家。20xx年至今,我镇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山海关大樱桃节暨乡村休闲旅游节,樱桃节期间每天接待旅客近万人,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加,促进我镇大樱桃业快速发展,同时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收入增加。20xx全镇经济总产值达到28.43亿元,同比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5亿元,同比增长19.6%;引进区外到位资金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38元,同比增长10%以上。

(四)抓班子强队伍

在探索创新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镇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选好“领头雁”、配强“指挥部”,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着力在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发挥作用上狠下功夫。一是在选人用人上,抓住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观念新、开拓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实践中,我镇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提倡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能组织和带领群众致富,愿意扎根基层的优秀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基层干部队伍。同时着眼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使村干部队伍构成更趋于合理化、年轻化。并注重在实践中发现、推荐那些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书记、村主任,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二是在管理考核上,讲究方法。确立了以“五个好标准”和“农村干部考核奖惩办法”为依据,以“两考”(考察群众威信、考察工作实际)为重点,以“三评”(群众测评、党员讲评、党委考评)为手段的工作机制。对农村党支部及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考察,并建立健全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村干部优胜劣汰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以及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四项制度。同时进一步深化“一定三有”工作机制。结合农村干部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推行村书记、村主任“基础职务工资+绩效补贴”的结构补贴制度。保证村干部基本收入的同时,防止村干部“有待遇没压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出现。在具体工作中,根据村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实绩,为优秀的村干部提供外出培训学习、增长才干的机会,使农村干部不断充实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认真落实农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定期为退休的村干部安排体检。形成压力与动力并重、保障与激励并进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的目标。

同时,注重引导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投入全镇各项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上做到“五个强化”。一是强化帮带措施,促进角色尽快转变。采取镇党政领导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及时对大学生村官入村后的工作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大学生村官明确下步努力方向。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尽快进入角色、找准定位。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养实施规划,实行定期工作汇报、集中培训等制度。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机关干部及一些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干部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传授农村工作方法、突发事件的解决办法、涉农政策法规以及实用农业技术等。使他们通过不断积累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亲身实践,展现风采、提高能力。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本村各类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管理等工作,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进行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为使他们尽可能多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更好地为基层服务,镇党委结合每个阶段性的工作,让大学生村官全程参与全镇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做到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大学生村官成长。四是强化督查指导,促其履职尽职。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认真搞好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督促指导。五是强化考核激励,树立创先争优意识。推行大学生村官考核测评机制,大学生“村官”根据履职情况进行自评和总结,由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争先、落实奖惩的重要依据,激励大学生村官争优进取意识。

二、中心工作及重点任务

镇党委始终将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近期工作重点是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新民居建设工作、大学生村官管理以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等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通过抓重点、中心工作推进基层党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紧贴活动主题,突出抓好“三个重点”。首先,是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通过集中学习、专业培训及组织党员干部外出调研等形式,着力在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其次,是以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全力开展“五有五争做”活动(即:有明晰的发展思路、有规范的活动场所、有规模的集体经济、有可行的党员承诺、有健全的工作机制”;争做产业致富能人、争做科学理财好手、争做爱护环境标兵、争做弘扬正气先锋、争做团结和谐模范),着力培育一批“五好”、“五带头”的领头雁。第三,是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深化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入查摆问题,强化措施,全面落实“村帮村”、“一帮一”、“党员联系困难户”等帮扶机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三个重点的集中推进,筑牢基层组织建设基石。二是围绕活动要求,全力创建“示范点”。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党建责任落实到位、基层组织作用突出、科学发展成效显著”的创建目标,深化“基层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确立了以南片唐子寨村、中片圣水庄村、北片新建村为重点的3个村级示范点培育,为全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同时按照均衡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先锋典型的多点打造、全面铺开,力求到20xx年“七一”前,全镇70%以上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先进党组织标准,60%以上的党员达到“五带头”优秀员标准。第二,在新民居建设中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党员包片制度,调动党员力量组建工作组,入户调查、宣讲政策、答疑释惑。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创新载体,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力求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担重任、解难题,保证整个建设过程有序推进。如:在新民居建设中,成立民主决策机构,将“五审一议两公开”工作法融入新民居建设中,做到重要事项由党员、村民代表举手表决,提交镇党委研究讨论,并向村民全面公示后方可通过。在北五村新民居建设中,建立了“新民居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站”,加强监督力度,杜绝贪污腐败现象。截止到目前,全镇已经完成了石河镇北部村民安置中心、唐子寨一期、沟渠寨一期新民居项目建设,北七村片区、田庄片区和孟家店片区一期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下一步我镇准备积极谋划红瓦店片区、孟家店二期、沟渠寨二期、七星寨片区新民居工程和圣水庄旧村改造项目。

第三,在换届选举方面做到提高认识、提早谋划、分情况梳理。镇党委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是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充分发扬民主是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前提、调查摸底工作是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换届选举前,对全镇各行政村分别进行调查摸底,村情总体比较稳定。全镇35个行政村,村“两委”班子成员188人,村“两委”班子中35周岁以下12人。目前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26人。书记、主任“一肩挑”7人。同时,通过考核及调研摸底,我们初步预判:全镇35个行政村中,民风正、村情较稳定且班子团结,大致不会产生较大波动,能够顺利进行正常选举的有25个村;换届中,可能出现激烈竞争、派系干扰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选举正常进行的有10个村。

存在问题及不足

多年来,我镇基层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省、市、区的有关要求和新农村建设、富民强镇的总体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党员队伍结构呈现明显的“老龄化”,平均文化程度较低。据统计,全镇864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433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45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84%;高中文化程度党员139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2名,仅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1%。年龄结构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使培养农村基层组织的后备力量形势严峻。

2、村集体经济薄弱,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镇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集体经济发展艰难。20xx年,全镇35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23个,占66%,年收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村6个,占17%;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6个,占17%。部分村级组织的经济状况,不仅使村干部工作举步维艰,也导致了村干部的待遇难以有效保障,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

3、村“两室”出现年久破旧、电教设备不全的现象。近年来,由于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造成“两室”年久失修,党员活动场所破旧,并且大多数村“两室”没有防盗设施,目前有2个村(高建庄村、七东村)的远程教育设备丢失。

4、在换届选举中存在外出选民参选热情难调动的问题。部分外出农民对换届选举不大关心,大多数外出村民认为:“我一人不能决定选举结果”,导致参与办理“委托”人数不多。如何确保选举人数过半,如何保证外出选民依法进行委托投票成为村级选举出现的新问题。

5、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顾虑较多,怕出事,怕得罪人,缺乏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锐气,改革的勇气和信心还不够足;少数干部虽有改革创新的热情,但改革创新的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不多,实效性不强。

6、村务规范运转受到体制机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就当前现状来看,农村基层组织中党支部成员全部为党员,在镇党委的统一管理下,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其党员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镇党委统一部署工作、认真抓好落实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村主任以及村两委成员中非党员的农村干部,由于身份相对“特殊”,加之现如今并没有针对非党员干部设立的约束体制,导致个别行政村出现“村书记易管、村主任难管”“党员干部易管、非党员干部难管”的现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例如在农村“三资”管理中,有时会出现,在镇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农村资产私自被租赁、转让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镇政府缺乏相关制约体制,对农村村务规范管理造成影响。

下步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村情镇况,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设置以及科学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切实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按照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在优秀的、有政治和经济头脑的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要坚持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多组织党员参加学习,积极引导员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的贴心人。

二是认真抓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要在正确认识乡情、村情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创办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服务实体。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一村一品的产业化路子,通过资产、资源、土地参股的形式,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好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

三是加强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引导。在尊重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全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分两批进行。首先,在选举环境良好、村情比较稳定的常规村换届选举中,坚持“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原则,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实行村民代表推举、党员推荐、党员选举,使一批致富能人进入组织视野。其中,对于联村共建、组建党总支的情况,采取通过选举产生一名总支书记,联村各支部书记担任党总支委员的换届办法,保证选举顺利完成。其次,对于个别选举情况复杂、干扰因素相对较多的难点村,进行逐户走访,采用“因村制宜、逐个攻克”的原则,加强宣传及警示教育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单、警戒卡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保证宣传广度及质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顾全本村发展大局,充分认识换届选举的重要性,保证选举如期顺利进行。同时,严格选举程序,加大选举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外出务工不能亲自参加选举的村民,将对其村内亲属或联络人进行委托讲解,务必做到依法完成委托程序,依法行使选民权利。并按程序进行候选人的预选及正式选举工作,切实做好投票、监票、唱票和计票工作,当场公布选举结果,消除群众的戒心;及时掌握农民的思想动态,发现苗头,及时引导,消除隔阂。

四是着力提升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理清思路,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五是理顺村级组织领导管理体制。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做到对村主任和非党员村干部的管理约束“有的放矢”,我们将引导村主任及非党员村干部在党支部的领导核心、监督下开展各项工作。并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系统、全面、规范的村干部问责制度,对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村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整体合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村“三资”管理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提高认识、理顺办事程序,做到分类指导、抓好落实。

关于延伸基层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党中央决定20xx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是20xx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拓展”和“延伸”,即: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以知才能促行。学党章党规——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树立行为规范,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

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并从从周薄徐郭令案中汲取教训,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学系列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与与马列毛邓等思想结合起来学,从而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践行才能深知。进一步明确了做“合格党员”标准是什么?即,“4讲4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今后要通过深化学习,并结合图书馆本职岗位,从我做起,细微处点滴积累,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振奋精神,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体现共产党员应有的精、气、神。

要清醒地认识到,只要还是一名党员,就必须学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争做一名合格党员。“两学一做”,归根结底就是要从“我”做起,端正思想作风,克服自身的不足。

从“我”开始,就是要将党章党规熟读于心,内化成行。党章党规中的每一个字的解释在不同的人的心中往往是不同的,记住了一个字的一个解释和一种用法,碰到了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就会自然的照着做了。

从“我”开始,就是要用系列讲话武装头脑、坚定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最有力的理论基础。

从“我”开始,就是要始终做一名合格党员,始终用合格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更是要把工作重心转到具体的图书分编工作中,心系读者,保质保量。

总之,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坚定政治方向;带着问题“学”,有针对性地“做”,进一步解决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关于延伸基层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根据县委“机关干部下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县物价局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陈本进同志任组长,局长韩久胜同志为副组长,聂志祥、桂辽兵同志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带领局机关干部到局第四批选派干部挂职村槎水镇金波村深入细致地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宣讲政策,入户调查,征求意见,解答群众疑问等形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活动要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金波村由金冲、邱冲、波罗三片组成,全村面积约19.6平方公里,约2万亩山场,联户集体林场2个,1200余亩可耕田;37个村民组,共986户3416人;劳动力约1400余个,其中外出劳动力约600余人。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使得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全村有95%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惠农补贴划入各户“一卡通”中,农民的生活得到了逐年提高,家庭收入逐年递增,家庭财产不断增长,推动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巩固。全村现有私家小轿车26辆,有线电话600多部,户户都安装了有线电视,有20%的家庭购置了电脑。尤其是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一半的农户建起了楼房,很多盖新房投入的资金都超过15万以上,处处呈现出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繁荣局面。

第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组织实施了精整水田、道路通达工程、退耕还林、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卫生室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村37个村民组实现了道路畅通;农村电网逐步改造,供电质量有所提高。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有线电视和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村,宽带网络逐步延伸,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

第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投入渠道的变化,基础教育投入得到了有效保障,中小学教育、农业信息网络、远程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农民工培训、扶贫培训等科教工程,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了有效推广。 第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近五年未发生群众性事件、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被选为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建立了民主管村的工作机制。

综上所述,可见金波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距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调研发现,当前整个金波村还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一些不利因素,有的是一直以来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有的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村民委员会选举难。

金波村是由原金冲村和波罗村合并而成,由于历史原因,合村后积累了不少的社会矛盾,合村后村民尚未真正合心,而从地理位置上,全村又分成了金冲、邱冲和波罗三片,在村委选举中,地区思想严重,往往各自为政,没有全局观念,导致村委会主任连续多届未能选出。

第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随着农村集资搞建设政策的进一步规范和得失利益的驱使,村民“一事一议”举步为艰。加之前些年村公益事业负债未消化,村集体经济无力加大投入。现阶段涉农所需的道路、水利、土质改造等基础投入,主要靠争取国家支农项目,而这些项目在实施的区域和资金分配上又十分有限,造成农村的多数区域是没有投入的。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和道路改造无法进行,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特别是近几年来旱涝灾害不断,农民增产增收遭受严重影响。 第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较大。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受市场经济影响,出现了读书无用论,部分少年初高中未毕业就进入社会。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主要为体力劳动,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第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近些年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看城乡差别依然存在,某些领域的差距还呈扩大趋势。在教育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有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子女的日常教育、抚养问题也十分突出,加之农村教育的设施的配备远远不如城镇,学生所学知识面相对较窄。在医疗就医方面,尽管实施了“新农合”,但乡村卫生室就医条件较差,医疗水平较低是客观的现实,加之医疗费用报销政策的局限,农民就医的根本问题仍未全面解决。科技文化投入少,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注定了农民精神生活单一贫乏。村级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健全,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依然薄弱。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就业保障仍很薄弱,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务工。虽然增加了一笔收入,但这些人背井离乡,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并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金波村的实际,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选准选好致富带头人,以发展说话。在选举中先要做好宣传发动、摸清民意,注引正确引导,树立金波是一家,发展靠大家的观念,积极消除积累的社会矛盾,在村委安排上即要做到保证能人上,又要能兼顾到各片,不能急于求成,逐步磨合,切实把那些年轻有为人同志选上岗位,从而带动大家发展致富,只要大家富了,肯定会认可。

第二、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第三、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一是金波公路,是金波村发展的大动脉,现在油路路面破损严重,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村里的发展;二是还有部分小组公路为沙石路,损坏后无后续经费维修保障;三是金冲和波罗农户用电到了晚上空调、冰箱无法使用,要尽快改组线路,或是加装变压器。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现阶段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实现盲目生产向为市场生产、标准化生产的转移。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初级产品向高级商品销售的转移。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第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精神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全县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引导农民发展地方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文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第六、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学校条件,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孩子同等的就学待遇。在增强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同时,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加快区域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增加二三产业比重,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变外出务工为就近务工,从而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