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 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怎么写(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3:44:43 页码:11
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 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怎么写(七篇)
2023-01-07 03:44:43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其中一颗调皮的星星从天上飞到我的耳边,轻轻的告诉我一个秘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还没等它说完,星星就从我的耳边迅速地回到了天上。

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吗?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时候,她是不是正被家人接走?当我正在吃午饭的时候,她是不是正在睡觉?当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星空的时候,她会不会也趴在窗台上看着星空,想着我呢?我们的目光会在哪里相遇?

在宇宙的这一边,果实是在秋天成熟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果实是在春天成熟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是在早上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在夜晚升起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仓鼠是宠物;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是野生动物,或者是猛兽?

下午,我听见起床铃声响起的时候,忽然想到,在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会不会正在把被子放回柜子里呢?

上课铃声响了,我们下午的第一节课是体育课。在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节是数学课吗?他们的数学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宇宙的另一边,减法是这样的:笔记本电脑减去电脑等于笔记本,那时,无数的孩子都会拿上笔记本记录笔记,语文笔记、数学笔记、英语笔记……这样,笔记本电脑减去电脑又等于学习。

除法是这样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除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再除以“春风又绿江南岸”,等于“春雨贵如油”,又等于“竹外桃花三两枝”,最后等于“早春二月”。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体育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但在那一瞬间,我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做好兔子的动作,就得闭上眼睛,想像兔子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兔子,在草地上跳呀跳,跳得越高,动作的标准度就越高……

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是啊,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到了晚上,我还要趴在窗台上,看着一望无边的星空,穿越茫茫宇宙,飞到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再去拜访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

主题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1、学会从文中筛选重要信息。

2、体味本文语言的准确与情趣诗意之美。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深入挖掘探索过程中的怀疑和想象精神。

探讨标题的独特内涵。

合作探究式教学。

多媒体。

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吗?提问请一两个学生说说依据,我们走进课文《宇宙的边疆》,看看被美国人称为科学代言人的卡尔萨根怎么说的,他相信有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文章的写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奥秘”。)(板书)

勇于怀疑富于想象(板书)

(设计意图:以两种精神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抓住文章的关键。)

我们回过头来会猛然发现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怀疑和想象,看来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确实需要这两种精神,难怪有人称卡尔萨根被为“怀疑论的马丁路德金”并且怀疑和

想象的内容“外形有无差别”“社会形态是否一样”“智能生命”“文明现象”(板书)

和我们儿时的好奇是一样的,我们常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实我们还可以说“

宇宙辽阔无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讨论两分钟:

一部分同学认为“宇宙没有中心,没有边疆”因为“宇宙辽阔无垠、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另一部分认为“宇宙有中心”因为“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还有一部分比较全面认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边疆”根据“80亿光年是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滨”。

小结:所谓边疆中心都是对宇宙探索已知范围之内,未来还要我们这一代继续探索,那么中心边疆也会随之变化。

这样的段落虽然并没有体现怀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们为怀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种知识的背景,或是怀疑和想象的结果。同时运用准确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得科学知识离我们不再遥远。

继续开拓是职责,未来取决于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寻找我们更为美好的家园。

未来(板书)

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体会抒情和议论的语言,并和解说词的特点联系起来,采用这样的语言方式会更贴近关注的心理,引起共鸣。

任选一个你喜欢的题目,查阅资料,撰写一篇科学小品。

“宇宙群星知多少”“如果发现了生命星球”“地球的未来”

主题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晚上,我靠在窗台上,望着夜空,美丽的夜空中,星星在眨眼,月亮在微笑。

这美丽的令人陶醉的星空,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也是这一边的倒影。在那里有和这里一样的小鱼,有和这里一样的树叶,也有和这里一样的孩子。

那个孩子会是我吗?当我去上学的时候,她会不会正在睡觉?当我过生日的时候,她会不会也在过生日?当我写作文的时候,她会不会也在写作文?我们什么时候能见面?

在宇宙的这一边,打雷下雨是在阴天出现的现象,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打雷下雨是在晴天出现的现象吗?在宇宙的这一边,星星和月亮在晚上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星星和月亮是在白天升起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树是不会走路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经常到处乱跑,或者像我们小学生一样开运动会呢?

早上,我正在上课时,忽然想到,在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是不是已经准备关灯睡觉?她睡觉的的姿势是怎样的?是站着睡还是坐着睡呢?

上体育课时,我们正在拼命地向前冲。在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会不会慢悠悠地往回走?

在宇宙的另一边,减法是这样的,小树减去水,又减去阳光,等于种子。那时,蚯蚓们会出来让泥土松一松,这样,小树减去水、阳光又等于无数蚯蚓的工作日。

除法是这样的:“墙角数枝梅”除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除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正当我在幻想中沉醉时,突然,我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原来,妈妈看我一动不动地趴在餐桌上,便问道:“糖糖,你在想什么呢?”

我告诉妈妈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关于鱼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鱼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鱼,在水中游啊游,游得越快,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妈妈听了我的话,哈哈大笑起来,并夸我想象力丰富,有创意。到了晚上,我一定还要去宇宙的另一边旅游一番,知道更多的秘密。

主题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夜里,我坐在窗边,看着无边无际的星空。

星光姐姐悄悄和我咬耳朵,她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在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在宇宙这一边,房子都是正着的,难不成在宇宙的那一边,房子都在倒立?在宇宙这一边,几乎没有人是完美的,在宇宙另一边,是不是几乎所有人都是完美的?

在宇宙这一边,钟上的指针都是顺时针转动,在宇宙另一边,指针是不是逆时针绕圈呢?

也许,在宇宙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加“一年”等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或许,宇宙另一边发明了古今乱窜机。王安石跑到法庭,嚷嚷着要变法;李白跑到商店,大声喊:十两酒几钱,伙计?

或许,宇宙另一边发明了一种活印机,把贾母、宝玉等都印活了。听!贾母绝望地说:“我是不是因为吃野味太多,患上了新冠病毒?快传太医!”贾政忙道:“太医称不会医治”。凤姐又道:“听说一种叫医生的人会治,医生住在一种叫医院的大楼里,我去叫!”众人听得云里雾里,稀里糊涂,只听能治,忙传人去找医生。

我正想着,妈妈一声“吃饭了”把我从星空旅行中拉回现实,也许下次,我也会出此刻宇宙的另一边吧!

主题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在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地方,

在宇宙的另一边,

是这一边的倒影。

宇宙的这一边,

孩子们正在学校认真的上课。

宇宙的那一边,

孩子们正在被一个个家长接走。

宇宙的这一边,

是寒冰刺骨的冬天。

宇宙的那一边,

是骄阳似火的夏天。

宇宙的这一边,

是阳光明媚的早晨。

宇宙的另一边,

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此刻,我还要躺在床上,

静静地思考着宇宙的另一边,

还有什么趣味的奥秘。

长大后,我要坐上宇宙飞船,

去看看另一个茫茫的宇宙。

主题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1)理清思路,粗知大意(2)集疑释疑,突破难点(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

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

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

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今天就让我们随卡尔萨根一起去领略宇宙的魅力。

(激发疑惑导入课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1、师:作者卡尔萨根如同一位导游,带我们在广袤的宇宙中遨游。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宇宙的?

2、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第一部分(1—4)探索宇宙的奥秘

第二部分(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

第三部分(11—13)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

第四部分(14—17)我们的星系及地球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三、质疑释疑,突破难点

1、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你了解到了什么?

2、对文中的内容,你有哪些疑惑之处?

3、集中疑问,筛选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释疑。

(1)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宇宙是无穷的,文题是否矛盾?

(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题的以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围,文题不矛盾。)

(2)“我们的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进化论明确告诉我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我们为什么是大海里诞生的?

1974年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帕里涅提出假设,40亿年前,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出现了第一批氨基酸,这些生命的原始物质掉进了海洋,便形成了所谓的“原汤”,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的原始物质不断地进行组合,其结构越来越复杂,最后产生了生命。)

(3)既然从宏观看来,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虽然地球是宇宙的汪洋之中沧海一粟,虽然人类的努力和付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人类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探索宇宙的奥秘。对宇宙及其他星体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更科学合理地驾驭自身,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恒星的色彩为什么可以显示其年龄?

(物体的颜色受物体温度的控制,天上的星星也如此,天体的温度不同,它们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蓝色恒星表面温度在25000℃以上,白色恒星表面温度在11500~7700℃,黄色恒星表面温度在6000~5000℃,红色恒星表面温度3600~2600℃。)

(5)杂志上看到有关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的报道,而文中对此表述是“可能”、“或许”,你认为宇宙中有没有智能生物和星际文明?

(科学家推测在宇宙100亿个星系中,若每10亿个行星上有一个居住着智能生命,至少也有10亿个行星上有智能生物,1960年5月7日第一个测听外星文明信号的奥兹玛计划失败。1972年美国发射了携带人类名片的宇宙探测器,这张名片在宇宙中经历亿万年仍清晰可辨。就目前来说,星际通信网已建立,只是还没有同外星人联系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只能用证据来说话。现在关于宇宙的智能生命的文学作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专家致力于这项研究课题,寻找外星际文明成了一个国际课题。)

(6)我们的地球具有哪些条件,使其成为目前宇宙中所发现的惟一有生命的星体。

(科学家基于对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的研究,反复计算了生命所必须的所有蛋白质,在某一个星球上,遇到一次偶然事件,而演化出生命的可能性概率约只1040000分之一,地球成为生命的惟一载体,是由其本身独特的环境决定的:①阳光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形成的基础,不仅使地球表面,保持适当的温度,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能源。只要把我们与太阳的距离缩短5%,地球上的生物就会热不可耐而不能生存;这段距离只要加长1%,地球就要被冰川覆盖。②水是生命演化的温床,也是生命存在所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维持了一切生命。③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不仅保护了地球,也使地球表面维持了适当的温度,任何行星要有一个适宜于生物生存,人类居住的大气层,必须满足多项严格的条件。④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保存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减少热量散失,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物质基础。⑤氧气是维持一切动物包括人类生命所必须的,如果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高于25%,地球上易爆发天然火灾,含氧量低15%,大部分高级生物会窒息而死,大气中含氧量一直保持在21%左右。)

(7)天体处于不断运动中,地球会不会受其他天体的冲撞,地球的未来是否也会变得荒凉?

(20世纪80年以来,宇宙天体碰撞学说风行一时,科学家开始相信,地球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与碰撞密切相关,这些事件的爆发造成了环境的灾变,从而导致生物的大规模绝灭。专家估计,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及超过600米的慧星,原则上都可能成为地球的潜在敌人,有可能使人类文明遭到毁灭,1千米的行星其爆炸威力可达1000亿吨tnt当量,远远超过当今世界所有同时爆炸的威力。目前,宇宙中直径为1千米的危险分子大约1200~20xx颗,太阳系中直径达100米的慧星达100万颗,潜在危险很大,但每年都发生的可能性50万分之一,今后100年的可能性10万分之一,人的一生中可能性20万分之一。人类可以通过对近地小行星和慧星的长期监测,及时发现未来可能发生的碰撞危险,并依靠人类当代的科学技术研究,制定合理的防御方案,在人类力所能及的范围防止灾难的发生。

(质疑释疑,构建开放的课堂,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四、品读语句,体味特点

本文属科普小品,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品味语句中体会其语言特色。

1、海水才刚刚淹没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我们还乡心切。

(人类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的陆地上来的,人类对大海的探索初具规模,但也仅仅是开始。海洋做为可利用资源还有许多仍待人类的开发、利用。“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并且阐述了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海洋是生命的诞生之地。)

2、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

(有的恒星旋转平稳均衡,有些恒星是因快速旋转而变了形。作者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仿佛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恒星的性情:有的稳重沉静,有的急切躁动。读来生动有趣,妙趣横生。)

3、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世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处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

(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是需要怀疑和想象的,想象是科学的翅膀,敢于想象,并不断地探索验证,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怀疑否定旧知,产生新知。作者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想象和怀疑看似矛盾的两者在宇宙探索中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作者不囿于介绍宇宙知识,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虽然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已取得了丰硕的出乎意料的成果,但这也仅仅是一个起步。更何况宇宙间可能到处存在着生命,而我们依据目前的科技,仍没有发现怎样才能探测他们的存在,这将是人类宇宙探索史上历史性的一步。作者语言严谨,“可能”表达很有分寸感,“只是”,“而已”“才”“刚刚”用词准确,有尺度,足见人类宇宙探索之长路漫漫。)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揣摩作品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技巧,体味语言特点,培养审美能力。)

五、拓展延伸,培养情感

学习了《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同学互相交流。

参考:

(1)宇宙对于我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习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我们和宇宙只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2)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在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危机全面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爱家园,保护家园,刻不容缓。

(3)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热爱生命,热爱家园。

(结合课文,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家园的情感及必要的忧患意识。)

在以下选题中选出你喜欢的题目,课外查阅资料,撰写一篇科学小品。

(1)宇宙群星知多少

(2)宇航员眼中的太空

(3)人类探索宇宙成果录

(4)未来的太空城

(5)如果发现了生命星球……

(6)地球的未来

(7)宇宙的边疆

(8)地球为何是生命载体

(9)宇宙诞生及其发展

(10)中国航天历程

杂志:《科学画报》 《航空航天》 《太空旅行》

《宇宙探索》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xx 年版

《宇宙探索》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

《魔幻的星空》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xx 年版

《阅读宇宙》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xx 年版

《奇妙的地球》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年版

《奇妙的航天》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年版

《宇宙之迷与探解》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从宇宙到生命》光明日报出版社 20xx 年版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1、重视动态生成,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观念的转变,在本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从感知文本中提出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最后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变静态的预设为动态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阅读教学过程发展个性。在本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共同释疑,课后探究,采用先问后引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本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将学习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主题宇宙爆炸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宇宙的另一边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宇宙的另一边,

是这一边的倒影。

在这一边,

我在认真学习,

而另一边,

我在欢乐玩耍。

在这边,

我在哄妹妹乖一点,

而在另一边,

妹妹在逗我嘻嘻哈哈笑。

在这一边。

我是女孩,画画跳舞

而在另一边,

竟变成了男孩,驰骋足球场。

在这一边,

雪是白色的晶莹,

而在另一边,

雪是五颜六色的绚丽。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宇宙的另一边,

是这一边的倒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