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邮票监督心得体会及感悟 对邮票的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9:05:52 页码:13
邮票监督心得体会及感悟 对邮票的体会(2篇)
2023-01-07 09:05:5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邮票监督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

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

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

7、师生讨论

8、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

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

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

13、幼儿示范

14、幼儿作画

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

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

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

18、活动评价

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本课的学习包含了邮票的历史、作用等知识性内容,应该算作一节综合课。通过学习邮票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让他们能够注意到生活中的细节,鼓励他们热爱生活。

我在教授此课中遵循了以下几点:结合直观的欣赏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加深知识的记忆,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以举一反三的方式联系前面所学知识。

一、结合直观欣赏,加深记忆。

网络教室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莫大的支持,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经常利用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优势进行简单的可课件制作来丰富自己的课程。在本课的准备过程中,我在网络中结合本课内容获取了不少关于邮票的知识和邮票,并将这部分内容以课件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课件更直观地进行讲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设计邮票,首先要完成邮票锯齿边的设计,也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画图程序学生们已经能够做到熟练的掌握,于是我要求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同学们说出了不少方法。这种互动式的教学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主动探索的意识是每个学生所必需具备的,有了这种能力,学生们才可能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去学习。

三、举一反三,联系前面的知识。

在前面的学习中,本堂课的技巧基本上传授过了,需要的是学生把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完成本堂课的`内容。例如,图片的福祉和粘贴、图像的旋转和翻转都是前面的知识,学生们可以回忆前面的知识并运用到本堂课中,就能很顺利地完成本堂课要求的内容。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差异问题。教师应当看到这一点,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体,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教学,而且对于不同的学生,完成本堂课的要求也应当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个别辅导的时候注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取得本堂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在此课中我收获不少,有成功的地方也有许多的不足,如留给学生交流的时间相对较短,以及课程难易程度的控制等问题。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总之,在每次作课的过程中,收获都是很多的。以后要多多利用这样的机会,为自己充电,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到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于邮票监督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这是一篇故事性的说理课文,课文通过讲述发明家阿切尔发明邮票打孔机的故事,赞扬了阿切尔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启发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观察、勤思考、敢动手的好习惯。

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知识面窄,再加上科技日益发达,写信这种传统的联系方式早已被电子通信取代,导致孩子们对邮票很陌生,只有个别孩子知道或见过邮票。在上课之前,我安排了大量各种各样的邮票给学生们欣赏,并作出简单的介绍,告诉他们邮票不仅仅可以寄信,还能记录重大事件,欣赏,收藏等。从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和惊叹中我知道他们对课文有了兴趣。其实,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在预习时应该提出明确要求并作出预习的指导,在今后学习这类课文时应该特别注意。

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趁热打铁,我顺势抛出一个问题给他们:“如果现在你要寄信,可是买回的邮票是几十张连在一起的(出示连张邮票的图片),你怎样把邮票一张张撕下来?”有的学生说,“这还不简单,直接用剪刀剪下来或者用小刀裁下来。”“如果身上没有带这些工具呢?”提前预习了课文的同学大声告诉我书上的办法,大家迫不及待想要读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由来。

学习课文之前,照例是疏通生字词语。这是我和学生们都不太喜欢的环节,他们觉得无聊我也觉得繁琐,偶尔用点小花样去学习生字,发现学的时候气氛是不错,但掌握的效果来看并不好。无非就是借助拼音,查字典读准字音,利用形近字,形声字,熟字巧变,编口诀,部首结构等去记字形,然后各种方式的读,再造句。专家们一直提出的随文识字,我一直不敢去尝试,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一篇课文需要掌握的字大概20个,全部穿插在学习课文中,一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全被打乱,孩子们一边识字一边思考课文问题,这样的效果好吗?当然,只是我能力不够,还没有那种驾驭课堂游刃有余的感觉,希望有机会听到一堂真正的随文识字课,然后“依葫芦画瓢”。

在学习课文时,我注重抓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来帮学生理解课文。例如讲到“无可奈何”,我要学生反复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阿切尔此时的表情和动作,并表演出来。有的孩子无辜地望着我,眼睛瞪得大大的,有的还摊摊手,还有的摇摇头,一脸不好意思。于是大家很快知道无可奈何是没有办法的意思,表明阿切尔也没有办法撕开邮票。又如学到“疑惑不解”,我给学生写了个句子让他们理解,“妈妈今天早上五点就叫我起床,让我感到疑惑不解。”并让他们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会疑惑不解?张婷婷马上说,“做数学题的时候。”黄俊杰又说,“昨天上音乐课,老师让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我们当时都很疑惑不解,后来才知道是为了表演小红帽的故事。”同学说得都很好,看来他们都已经在自己的真是感受中领悟了词语的意思。接着还有,对比“发明”和“发现”,在选词填空的运用中辨析词义,并学会灵活使用。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在学习语文时教师应该注重把语文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把生活融入到语文教学,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的课外拓展延伸,本来是课文主旨升华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够,草草结束,这让我和孩子们都感到没有尽兴。通过一些图片给同学们介绍了许许多多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发明,如:爱迪生发明了灯泡,贝尔发明了电话,福特发明了汽车,中国的四大发明等。也介绍了当代一些小学生自己的小发明。孩子们边看边发出这样的惊叹:“他们实在是太厉害了啊!”“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发明家!”我激动地告诉他们,不用等到长大,现在就可以,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动手,下一个发明家就是你!

为了完成课时任务,留给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的时间有限,没有做到新课标一直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连“学生为主体”有时候也被忽略了。再加上学生层次不一,基础有限,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在讲,虽然已经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步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启发时应该注重学生自己的启发,学生相互之间的启发,而并不单一指老师对学生的启发。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还给他们心灵的自由,情感的自由。

平时在课堂上,总是为了赶时间,为了事先的安排,在很多学生自由谈论,发言,拓展的地方,教师狠心地打断。须不知有多少意外惊喜翩然而逝,多少思想的火花瞬间熄灭,多少弦外之音戛然而止。这也不得不说是课堂的局限留给我们的遗憾。课堂是有限的,希望孩子们在课堂中得到的启发是无限的,用无限的思想去享受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