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孔子诗词心得体会报告 《孔子》感悟(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3:27:49 页码:8
孔子诗词心得体会报告 《孔子》感悟(7篇)
2023-01-07 13:27:49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孔子诗词心得体会报告一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翻译】孔子说:“如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三、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翻译】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五、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队伍败退时留在最后作掩护,将要退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断后,是马不肯走哇。”

六、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翻译】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七、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译】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八、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翻译】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十、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翻译】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十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翻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十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十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十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十五、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翻译】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推荐孔子诗词心得体会报告二

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8、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0、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7、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1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2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5、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2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3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3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3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4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4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4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4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4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4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50、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5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5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5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5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5、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5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5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5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5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6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6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6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6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6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68、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69、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0、学无止境。——荀子

7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7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7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7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推荐孔子诗词心得体会报告三

1.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2.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上立身处世站稳脚跟,四十岁上学识多起来遇事不致迷惑,五十岁上知道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六十岁上对听到的言论能辨别真假是非,七十岁上怎么想就能怎么做,而不会越出规矩。”

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反复思考,结果却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释义】孔子说:“只一味读书而不知思考,就容易受骗;只一味思考而不去读书,仍然不能解除疑惑。”

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释义】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掉。”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释义】孔子说:“对学得的只是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到,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怒,不是个有修养的君子吗?”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孔子说:“温习旧有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释义】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要求饱足,居住上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主动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9.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子罕》

【释义】孔子说:“像庄稼那样只长苗而不开花的是有的吧!只开花而不结果的也是有的吧!”

10.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释义】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人了。”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释义】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释义】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1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释义】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推荐孔子诗词心得体会报告四

“仁” 之内涵许慎《说文解字》中的“仁”,谓:“亲也,从人二”,进而说“亲者,密至也”。孔子学说具有强烈经验性质,历来取近譬远,据实说虚,其立足点虽是个人的修身功夫,目标是养成“君子”的社会。

“仁”的伦理信条,出发点在个人,每个人必须实行于他周围的家人,进而才是家人的亲戚、亲戚的亲戚。这便是由近及远的道德推衍,或称教化。而“仁”的内涵便是基于家庭和家族的行为规范和这套规范的价值基础,也就是“孝悌”,至于向家族外的,也就是向社会的道德延伸,便是忠信、忠恕和礼乐。

《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的行为准则适用于儿女善待事父母;悌,是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本指弟弟对兄长的善待与服从,其实也就是年幼对年长的敬重与接受教育。

“仁”并不是抽象的理念,也必须化为起居行止的“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并体现于日常生活,最终实现于和睦的家庭生活中,无数家庭的和睦才能保证社会的井然秩序。

《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积极一面来讲的。凡是一个人想达到的想争取的,就应该也同时想到,别人也会同我一样,也好同好或者相似的意愿。

同样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贡问夫子:“如有博施于人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说,凡能够广泛地推导其仁心救济绝大多数人众的,哪里仅仅是“仁”行呢?

“仁”更多地只能化为起居饮食和待人接物的日常伦范,看他是否可以在平时履行道德礼节。这个“礼节”就是伦理制度——孔子的时代,也便是“周礼”。

“礼”本来用来是制“欲”的,人的欲望泛滥,便有一切不合乎“礼”的行为,孔子因此要求以“达仁”或“成仁”为修养目标的,必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自己可以做到“终日不违仁”。

孔子认为,“礼”就是为人的本分和守则。“仁”之为善,其实往上可以无穷进展,以至于圣人都有难得充分践履的;往下它又有切实可行的,只要所言所行不逾出“礼”的界限就可以了。

“仁” 之内涵许慎《说文解字》中的“仁”,谓:“亲也,从人二”,进而说“亲者,密至也”。孔子学说具有强烈经验性质,历来取近譬远,据实说虚,其立足点虽是个人的修身功夫,目标是养成“君子”的社会。

“仁”的伦理信条,出发点在个人,每个人必须实行于他周围的家人,进而才是家人的亲戚、亲戚的亲戚。这便是由近及远的道德推衍,或称教化。而“仁”的内涵便是基于家庭和家族的行为规范和这套规范的价值基础,也就是“孝悌”,至于向家族外的,也就是向社会的道德延伸,便是忠信、忠恕和礼乐。

《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的行为准则适用于儿女善待事父母;悌,是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本指弟弟对兄长的善待与服从,其实也就是年幼对年长的敬重与接受教育。

“仁”并不是抽象的理念,也必须化为起居行止的“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并体现于日常生活,最终实现于和睦的家庭生活中,无数家庭的和睦才能保证社会的井然秩序。

《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积极一面来讲的。凡是一个人想达到的想争取的,就应该也同时想到,别人也会同我一样,也好同好或者相似的意愿。

同样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贡问夫子:“如有博施于人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说,凡能够广泛地推导其仁心救济绝大多数人众的,哪里仅仅是“仁”行呢?

“仁”更多地只能化为起居饮食和待人接物的日常伦范,看他是否可以在平时履行道德礼节。这个“礼节”就是伦理制度——孔子的时代,也便是“周礼”。

“礼”本来用来是制“欲”的,人的欲望泛滥,便有一切不合乎“礼”的行为,孔子因此要求以“达仁”或“成仁”为修养目标的,必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自己可以做到“终日不违仁”。

孔子认为,“礼”就是为人的本分和守则。“仁”之为善,其实往上可以无穷进展,以至于圣人都有难得充分践履的;往下它又有切实可行的,只要所言所行不逾出“礼”的界限就可以了。

推荐孔子诗词心得体会报告五

y开头唐诗宋词起名

1、悠柔:悠扬柔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2、弈鸣:适用于男孩取名字。成语“一鸣惊人”中“一鸣”的谐音。

3、煜月:煜,“照耀”的意思。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

4、雅亮:正直诚信。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言辞雅亮,学艺优深。”

5、韫玉:包含美玉。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6、怡然:安适自在喜悦。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7、雅胜:完美。适用于男孩取名字。《晋书-殷浩传》:“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

8、雅醇:雅正纯厚,亦作“雅淳”。适用于男孩取名字。明代胡应麟《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范。”

9、熠然:光闪烁的样貌。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光熠然”。

10、懿美:懿,完美。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尔雅》“懿,美也”。

11、雅厚:纯正宽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字符理,雅厚信直,以荫为河南参军。”

12、语心:谈心。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剪灯新话-秋香亭记》:“有二桂树,垂荫婆娑,花方盛开,月色团圆,香气秾馥,生女私于其下语心焉。”

13、颖逸:秀丽超逸。适用于女孩取名字。晋代陆云《南衡》诗:“景秀蒙泛,颖逸扶桑。”

14、悠然:闲适。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晋代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5、悦畅:和畅,欢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九夏名花,遍池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适闷,悦畅心神。”

16、雅歌:风雅的歌吟。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魏嵇康《游仙诗》:“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17、悦爱:喜爱,喜欢。适用于女孩取名字。《韩非子-内储说下》:“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

18、悠永:久远。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受天福乐,悠永无穷。”

19、悦心:愉悦心境;心里喜悦。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汉代刘向《说苑-修文》:“嗜欲好恶者,所以悦心也。”

20、悦欣:欢乐。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晋代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21、余馨:留存的香味。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宋代苏轼《芙蓉城》诗:“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余馨。”

22、羽丰: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成语“羽翼丰满”。

23、潆泓:水回旋深广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王闿运《珍珠泉铭》序:“兹泉潆泓,冲瀜清澜,百步傍流,带垣通舟。”

推荐孔子诗词心得体会报告六

这个寒假,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对此,我很是感触。

对于孔子,我们也已经对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们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中华民族上曾经的历史。

影片中感触最深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可以将他的思想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还喜欢去描绘一个理想的情境。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这里,我们也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赖于别人。不要只是替别人着急,看到自己应该做的,才最重要。这样,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理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推荐孔子诗词心得体会报告七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7、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1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韵

1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19、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2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2、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联

2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4、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25、察己则能够知人,察今则能够知古。——吕氏春秋

2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2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

3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3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34、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3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3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3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3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4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4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4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4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4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6、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47、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4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49、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5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