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范文(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9:29:29 页码:7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范文(实用8篇)
2023-11-11 09:29:29    小编:ZTFB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还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心得,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写好一篇心得体会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明确要总结和概括的内容。其次,要注意感悟和思考,不仅仅是简单的叙述经历,更要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和启示。同时,要注意逻辑清晰,结构合理,通过合理的段落和过渡,使整篇文章更具可读性和连贯性。最后,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得,避免冗长和啰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对写心得体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借鉴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当然,写心得体会是一种个人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所以要注重个性化和真实性,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而是要保持真诚和真实,用自己的言辞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希望大家都能写出一篇具有独特个性和深思熟虑的心得体会,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启发。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篇一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们特别重视敬老的日子。每年的重阳节,我们都会特别热闹,团聚一堂,共庆佳节。通过多年的重阳敬老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敬老之义和尊老之道,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敬老是一种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尊老敬老传统,自古以来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会给长辈礼物,祝福他们健康长寿。这种尊敬和感恩的情感,不仅是对个人长辈的表达,更是对整个老人群体的敬意。通过敬老活动,我们传承和发扬了这一美德,让尊老敬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其次,敬老是一种情感的传递。重阳节是团聚的时刻,我们有机会和长辈们一起欢度这个节日。每年的重阳节,我们会组织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看戏、登山、郊游等,让长辈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和陪伴。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我们建立了更深厚的亲情和友情,也拉近了与长辈之间的距离。这种情感的传递,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快乐。

其三,敬老是一种智慧的传承。年长的长辈们经历了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们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可以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启示。重阳节是我们与长辈们深入交流和学习的时机。我们可以主动和长辈们聊天,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和学习,我们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从长辈们身上汲取智慧的养分,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智慧。

其四,敬老是一种乐观的心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都面临各种挑战。在我们的敬老活动中,我发现经历了一生风风雨雨的长辈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他们乐观地面对自己的老年,鼓励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用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长辈们的乐观和坚韧,使我深受鼓舞,让我明白了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懂得了坚韧是一种价值观的追求。

最后,敬老是一种社会责任。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都会成为长辈。通过参与重阳敬老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尊重长辈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社会不仅要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医疗保障,更需要倡导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让敬老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敬老活动中,用我们的爱心和关怀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让尊老敬老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

总体而言,通过重阳敬老活动,我得到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的熏陶,也体会到了亲情友情的传递,智慧和乐观的拓展,以及社会责任的感悟。重阳乃重要的节日,然而敬老之风却应该贯穿我们的生活始终。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传承这一美德,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用心感恩,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共同建设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篇二

重阳节起源于唐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据历史记载,重阳节最早起源于祭祀活动,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人们在每年的九月初九这一天登高祭祀。如今,重阳节已成为敬奉老人的节日,被誉为“敬老节”。

第二段:重阳节的重要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敬老更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背景下,重阳节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体现尊老爱幼、关爱长辈的文化传承。重阳节既是一种敬老礼仪,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通过这个节日,人们可以感受到重视老人的传统文化精髓,让尊老敬老的风尚得以传承。

第三段:重阳节的庆祝活动。

重阳节虽然起源于祭祀,但现在已经演变成庆祝活动了。人们在这一天会登高远足,品尝菊花酒、团圆饼等重阳节的特色美食,也会给长辈拜寿、送礼、祝福。此外,还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组织志愿者为老人送温暖、开展文艺晚会等等。

重阳节这些年来,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寒风刺骨的重阳节,在陪伴着爷爷奶奶度过了不少美好的时光。每年的重阳节,我们全家人会包粽子、送礼物、拍照留念,还会跟爷爷奶奶讲许多祖孙间的笑话。这样的氛围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和睦,感受到长辈的爱和关怀。重阳敬老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对家庭、对长辈、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五段:总结。

重阳敬老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然而,不管怎样庆祝,重要的是“敬老”这个意识的传承和弘扬。希望每个人都有一颗尊老敬老的心,让我们一起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让“敬老”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篇三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通过积极动员,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精心组织重阳节敬老活动,营造了社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氛围,以下是我的的敬老心得体会:

重阳节前,本着关爱老年人,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的指导思想,以今年重阳节为契机,召开社区居干工作会议,成立重阳节活动领导小组,由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活动小组负责人,制定重阳节活动方案,从实际出发,结合社区老年人特点,推动“敬老月”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社区敬老、爱老、助老爱心活动,温暖了老人的心,营造了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在重阳节期间,社区实施对空巢、孤寡、高龄老人结对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上门陪老人聊天、做家务、代缴水电气费等,重阳节期间发动社区党员、骨干上门为老人“办实事、献爱心”活动。积极开展与辖区一冶保障中心退管办社企共建活动,开展“xx”志愿者联欢会活动,组织老年人观看高水平的文艺节目,让老人们享受社会的温暖。

在重阳节活动中,社区还组织青山“xx”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行x人来到了xx敬老院,开展了主题为“浓浓敬老情,最美夕阳红”重阳节活动,孩子们与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活动中,孩子们表演的合唱的节目,深受老人们的喜爱,赢得了全体老年人的阵阵掌声。南山敬老院入住的老人多以孤独老人为主,为了表达对爷爷奶奶的一片心愿,在活动中,孩子们还集体为老人们举行了献花活动,使老人们不再孤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使老人们感受到了佳节的亲情和温暖,也使孩子们从小体验到尊老敬老爱老的高尚品质,活动感人至深。

通过开展重阳节“敬老月”系列“尊老、敬老、助老”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让社区老年人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居民敬老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了社区老龄工作的开展。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段:引言(150字)。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也是表达尊敬和感恩之情的佳时。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以各种形式向老年人送上祝福和关爱。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有幸参与到重阳敬老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了敬老的重要意义。以下是我参与重阳敬老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感受老人智慧(250字)。

参与重阳敬老活动,我与老人们交流合作,聆听了他们讲述的故事。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还有深厚的智慧。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领悟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老人们告诉我,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都是磨砺灵魂的机会,要坚持积极的心态。他们的智慧和坚韧可为我们这些年轻人树立榜样,让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第三段:孝敬老人的责任(250字)。

参与重阳敬老活动,我看到了许多孝敬老人的感人场景。有的年轻人亲手为老人准备美食;有的陪伴着老人漫步在公园中;有的为老人讲述他们的童年回忆。这些场景深深感动了我,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有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去孝敬爱护老人。我们要尊重老人的意愿,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在与老人们的互动中,我发现敬老并不仅仅是言语上的尊重,更要付诸行动。我们应该主动与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我们可以为老人提供帮助,陪伴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过上更轻松愉快的生活。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供必要的照顾和医疗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践敬老之心。

第五段:结语(300字)。

重阳敬老活动使我充分认识到了敬老的重要意义,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的行动。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曾无私地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我们,他们在我们成长中付出了太多。当我们年轻时,没有理由不尽己所能地为他们付出,让他们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持续关注老人的需求,用心去陪伴和关爱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敬老之心。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敬老活动中,让爱心传递,让关爱继续。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篇五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古代人们通过登高祈福、赏菊等活动庆祝节日,新时代,我们又赋予了重阳节“敬老节”的新内涵。

为了培养孩子们尊老敬老的美德,10月16日上午,大班孩子们走进社区,为爷爷奶奶们献上精彩的节目,送去欢乐。

10月17日上午,大班年级组邀请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来园,与孩子们共度重阳节。孩子们精神饱满的唱歌、跳舞,与老人们一起游戏,老人们心里乐开了花,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还为他们捶背,和他们聊天:“您平时怎么锻炼身体?”“喜欢吃什么?”……逗得爷爷奶奶们乐得合不拢嘴。孩子们的天真活泼、真诚关心,让老人们内心倍感温暖,对孩子们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最后孩子们送上自制的贺卡、绘画作品,表达对爷爷奶奶们的祝福,希望他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长命百岁。

通过活动,孩子和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充满温情的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在孩子们身上闪烁。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篇六

金黄的枯叶离开了树梢,在空中如蝴蝶样飞舞,最后以悠柔的弧度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黄,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渐渐的,秋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佳节到。我登上了故乡的山。往日,崎岖的乱石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情。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大伯。往日与大伯的欢声笑语,又在我难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浓烈。

去年的重阳节,过去了不久但又似乎很漫长。那时,大伯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老人,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新,又宽厚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让我想起“绝类弥勒”。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大伯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片片回忆,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压在我们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如今的重阳节,我站在山上,习习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到何谓亲情,明白到在世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

1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尊老......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篇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着名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游子思乡之情,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成为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

名言。

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在这天,我们应该尊老敬老,听长辈的话。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文明社会,我们更应该孝敬,听从长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这一点。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老师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学会了感恩,并且知道了孝敬长辈。就在这天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在家里为长辈做一件孝心事。这天我早早得写完了作业,思考着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到底该为长辈做什么呢?这时奶奶突然对我说:“午饭要延迟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我,非常失落。突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我的脑际——为什么非要奶奶煮饭,我自己难道不可以吗?正好我可以让奶奶尝一下我的手艺。虽然我只会做蛋炒饭,但我认为只要付出真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克服。

说做就做,我急忙跑到厨房,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鸡蛋,还有剩饭,又从碗橱里拿了几个碗,再跑到放佐料的地方拿了油和盐。准备工作井然有序,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先在锅里放油,在等待着油煮开时,我们还可以把蛋敲开。油煮开了,我们就可以把调好的蛋倒下去,蛋煮好后,就可以炒饭了。炒饭很简单:先放少许油,再把饭倒下去炒,炒到快熟的时候放少许盐,就行了。最后把蛋和饭一起放入锅内,一直不停地翻炒!

饭很快就炒好了,我把它们盛到碗里,放在桌上后,就急忙跑到田里去喊奶奶:“奶奶吃饭了吧,我好饿!”我并没有和奶奶说我已经煮好饭了,因为我想给她一个surprise。当奶奶来到厨房时,看到桌上的饭时,非常震惊,便问道:“这是你做的?”我笑嘻嘻的说道:“对啊,没事儿干,而且我肚子好饿啊,所以就做了。”奶奶听了非常开心,便说道:“我的孙女长大了嘛,都会做饭了!”我满怀信心地说:“那是当然!”中午,我们坐在桌上,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谈笑风生。这天我们聊了许多。

做菜也不是很容易的,比如蛋炒饭,蛋炒饭做起来看似很简单,但也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油煮开后,把饭倒进去之际,油有可能会跳出来,所以很容易烫伤。洗碗啊,洗衣服。都不是一件件简单的事!

古今中外有多少关于尊老的诗句,“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诗句都是在告诉我们:没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疼爱,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茁壮成长!所以我们要理解长辈们对我们的督促与批评,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谅解父母!

重阳敬老心得体会篇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游子思乡之情,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成为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名言,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在这天,我们应该尊老敬老,听长辈的话。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文明社会,我们更应该孝敬,听从长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这一点。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老师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学会了感恩,并且知道了孝敬长辈。就在这天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在家里为长辈做一件孝心事。这天我早早得写完了作业,思考着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到底该为长辈做什么呢?这时奶奶突然对我说:“午饭要延迟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我,非常失落。突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我的脑际——为什么非要奶奶煮饭,我自己难道不可以吗?正好我可以让奶奶尝一下我的手艺。虽然我只会做蛋炒饭,但我认为只要付出真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克服。

说做就做,我急忙跑到厨房,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鸡蛋,还有剩饭,又从碗橱里拿了几个碗,再跑到放佐料的地方拿了油和盐。准备工作井然有序,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先在锅里放油,在等待着油煮开时,我们还可以把蛋敲开。油煮开了,我们就可以把调好的蛋倒下去,蛋煮好后,就可以炒饭了。炒饭很简单:先放少许油,再把饭倒下去炒,炒到快熟的'时候放少许盐,就行了。最后把蛋和饭一起放入锅内,一直不停地翻炒!

饭很快就炒好了,我把它们盛到碗里,放在桌上后,就急忙跑到田里去喊奶奶:“奶奶吃饭了吧,我好饿!”我并没有和奶奶说我已经煮好饭了,因为我想给她一个surprise。当奶奶来到厨房时,看到桌上的饭时,非常震惊,便问道:“这是你做的?”我笑嘻嘻的说道:“对啊,没事儿干,而且我肚子好饿啊,所以就做了。”奶奶听了非常开心,便说道:“我的孙女长大了嘛,都会做饭了!”我满怀信心地说:“那是当然!”中午,我们坐在桌上,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谈笑风生。这天我们聊了许多。

做菜也不是很容易的,比如蛋炒饭,蛋炒饭做起来看似很简单,但也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油煮开后,把饭倒进去之际,油有可能会跳出来,所以很容易烫伤。洗碗啊,洗衣服。都不是一件件简单的事!

古今中外有多少关于尊老的诗句,“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诗句都是在告诉我们:没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疼爱,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茁壮成长!所以我们要理解长辈们对我们的督促与批评,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谅解父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