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女排连胜心得体会报告 女排十连胜感悟(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22:02:34 页码:13
女排连胜心得体会报告 女排十连胜感悟(六篇)
2023-01-07 22:02:34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女排连胜心得体会报告一

当最后时刻替补上场委以重任的张常宁,成功的发球过网后急坠破坏了对手的一传,惠若琪的探头给塞尔维亚人致命一击之时,如你,如我,如电视机前13亿中国人,都会发出歇斯底里的咆哮,人说看中国女排需要一颗大心脏,坚持着看完里约奥运决赛,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紧张,更多的是热泪盈眶!

终于明白父辈所一直提的“女排精神”,翻开这些年女排的历史,1984年在洛杉矶,女排小组赛输给了美国——但在决赛中竟然没给东道主任何机会,3—0拿下;20xx年在雅典,陈忠和的那支黄金一代在爱琴海彼岸成成就了“大写”的女排精神,从半决赛0—2落后古巴的绝地反击,到决赛0—2落后俄罗斯的登临绝顶,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红重锤落地之后流下的激动的泪……

当伦敦奥运中国女排2—3被日本挡在四强之外时,那时的女排跌入谷底,我们以为还要等待下一个20年。

幸好,我们有郎平,这个30年中国人永远兴奋的女排图腾!她上任后,给中国女排带来了全新一代的“朱袁张”组合,你能想象一支在伦敦仅仅进入八强的球队,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站上世界之巅吗?20xx年世界杯夺冠——这竟然和郎平此前给出的时间表完全重合,在她连续发掘了朱婷、袁心玥和张常宁、龚翔宇之后,给出了这支女排出成绩的时间表就是20xx年!

真的,除了这个团队,没有别的任何一支球队能够配得上“精神”二字——请记住,她们的名字叫中国女排,她们30多年来激励国人的叫“女排精神”。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在这个网络化、娱乐化充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女排精神的归来。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是目标太难,而是你还不够努力!加油,每一天!

女排精神常在,共筑泰山不屈斗志!

关于女排连胜心得体会报告二

8月20日,在20xx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中国女排在颁奖仪式后庆祝。

在位于北京东城交道口街道的一处普通居民小区里,每逢周末,院子里总是聚集着三五成群的退休老人共议退休前的峥嵘岁月。而在这个周六,居民小区的院落却安静得出奇。当中国女排拿下决赛的最后一分勇夺冠军时,从许多户人家的窗户中传出阵阵欢呼。这些年逾七旬的老人在共同见证这伟大时刻。

在清华大学,开学后即将升入大二的韩储银与留校同学一起收看了激动人心的女排决战。他们尽情呼喊:“我们为女排队员千锤百炼的实力骄傲!为她们穿越铜墙铁壁、不断创造奇迹的精神而自豪!”

身在美国的留学生刘美洋也一直在关注着女排决赛。女排夺冠让像刘美洋一样的海外游子的爱国热情尤为高涨。“女排姑娘们太厉害了!我爱中国女排!她们颜值高高的!技术牛牛的!”

在这一刻,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年龄长幼,无论身份职业,都因为中国女排的荣耀喜极而泣。“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我在院子里徘徊紧张得不敢看,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的砰砰跳动声,”在中铝集团担任高管的蒲晓鸥说,“这时听到有房间传来尖叫声,我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

中国女排夺冠的消息传来,也让从事排球工作的国家级裁判员吴戈激动不已。“接连战胜连续两届奥运冠军巴西队,以及曾在小组赛战胜过我们的荷兰队和塞尔维亚队,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薪火相传

自从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在日本东京世界杯上首夺世界冠军,到20xx年再次梦圆里约奥运,35年间,中国女排9夺世界冠军,其中3次站上奥运之巅。一支球队的赛场风云成为几代人的成长记忆。

中华儿女对中国女排总有着特殊的情感。当中国女排站在里约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时,曾经见证过老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人们,眼前似乎重现了火红的八十年代。在四川大学中文系79级微信群中,同学们打出了“再喊一回当年的口号:向中国女排学习!向中国女排致敬!”

中国女排跨越30余年的冠军路,陪伴北京科技大学退休教师陈捷度过了为国效力的职业生涯。“那时,我们的国家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正待起飞,女排精神带给全民族是奋发、攀登、腾飞的前进动力。如今,我们又一次站在了重新出发、二次改革的新起点,需要顽强和坚持的精神,”陈捷说,“从如今的女排身上又看到了老女排身影,也听到了时代的呼唤。”

时光总是令人感叹。早在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时,首钢总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的郭庆刚刚成为一名光荣的首钢工人。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正经历着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女排精神’激励着刚刚实行承包制的首钢人,”郭庆说,“如今,正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首钢,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首钢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继续发挥引领者,示范者和先锋队作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时代先锋

在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后,一段话在网络中盛行:“有人曾经问,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就像一万个读者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身处不同行业,所处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于‘女排精神’也有各自的理解和感悟。记者在采访中,提到再度夺冠,提起‘女排精神’,近乎所有采访对象都难掩激动之情,有的甚至声音几度哽咽。

从清华大学走出的中国第一个国际大赛百米冠军胡凯,如今已经是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在采访中,记者依然能感受到曾经作为体育人的胡凯内心的激动和感慨。“这是我第二次在清华大学见证中国女排夺冠。从雅典到里约,20xx年来气质不变,从80年代一路走来,30余年精神永存!”

“什么是女排精神?就是淘汰赛以来你有主场气势,我把你球迷打哭;你在心理占优,我把你气势打掉;你本心态放松,我把你打到紧张!”胡凯说,“回顾历次夺冠,中国女排没有一次是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获得胜利的。我们的国家正走在民族复兴和重塑自信的路上,这条路上的道艰难险阻,都需要女排精神来提振士气,坚定信念!”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说:“‘女排精神’可以概括为:团结、拼搏、爱国。在清华大学,我们学习女排精神,要让她成为新时期体育教育的主旋律,让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不仅仅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成为培养完善人格的最佳手段。”

首钢总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郭庆说:“在企业,我们提倡‘传承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这跟女排精神高度契合。在新时期,我们强调传承和发扬,就是要不忘初心,敢于作为。”

“今天我们面临的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就像奥运赛场的激烈角逐,所处的改革进程就像中国女排此次里约之行的跌宕起伏。”在采访中,每个采访对象都情不自禁地把“女排精神”融入今天的时代,融入自己的生活,“女排精神”将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代人。

关于女排连胜心得体会报告三

在18日晚完美“复仇”荷兰、第三次作为主教练率队站上奥运会决赛的光辉舞台之后,郎平再次证明她的名字和奇迹之间有着一种神秘的关联。有一种奇迹它的名字叫郎平。

自2013年在危局之中重新接过中国女排帅印之后,郎平在短短的时间里带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在3年内连续赢得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的前两名,如此具有说服力的战绩让你很难拒绝成为她的“脑残粉”。无论里约奥运会决赛结果如何,她,以及那些在里约顽强奋战的女排姑娘,都将被国人铭记。

强者运强。四分之一决赛逆袭巴西、半决赛“复仇”荷兰的两场比赛看起来惊险、刺激又有一丝幸运,而这背后是郎平孜孜以求、苦心钻研的结果。前天的刘晓彤和今天的龚翔宇,都是扭转战局的重要替补,她们都在绝境中被郎平破釜沉舟的冒险一搏成功“激活”,偶然之中有着必然。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郎平一直在大国家队理念的指导下苦心操练人马,为的就是在奥运会的舞台绽放光芒。如果说中国队在小组赛阶段只获得2胜3负的战绩,外界对她带到里约的12人名单还有种种疑问和不解,那么中巴、中荷之战则再次证明了郎平的独到眼光。

有意思的是,在18日的比赛之后,刘晓彤捧着似乎还“惊魂未定”的19岁小将龚翔宇的脸安慰她,这是两位按动奇迹开关的超级替补之间的惺惺相惜。

从魏秋月到丁霞,从刘晓彤到龚翔宇,郎平在一次次的困难中能够一次次地做出调整和变化,“资本”是她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辛辛苦苦攒下的。来到里约之后,因为主办方提供的训练时间和场地条件不能完全满足中国队的需要,他们自己联系了位于贫民窟附近的场地加练,辉煌背后的艰辛只有郎平和她的小伙伴们最清楚。

全世界优秀的女性教练屈指可数,郎平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异于常人的“教练基因”。普通女性的情绪起伏会相对比较大,而这是做优秀教练的大忌。郎平的不凡之处在于,她化解压力、调节自己的办法竟然就是为自己遇到的难题想出破解之法。业精于勤,这样奇特的解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郎平的传奇。

来到里约之前,郎平其实带领她的弟子们练就了独步天下的“六脉神剑”,这支队伍的人员配备已经达到了4年来的顶峰。虽然“六脉神剑”在小组赛阶段意外失灵,但是郎平还是通过两场淘汰赛的生死战重新找到了让这门绝技发挥威力的法门。

你若相信,奇迹便会发生。4年之前,小组赛跌跌撞撞出线的巴西队最终奇迹般夺冠,命运之神似乎也已为郎平和中国队准备好了极为相似的剧本。让我们屏息静气,等待那个新的奇迹。

关于女排连胜心得体会报告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体育一度陷入低谷,虽然其间中国女排曾经夺冠,但和数十年前相比,中国女排身上的信念和决心已慢慢飘散。如今,中国女排面对坚不可摧的对手,她们再次展现出了动人心魄的女排精神,让国人振奋不已,泪流满面。

“我来就是为了传承女排精神”

小组赛输三场,小组赛后连赢三场,中国女排的里约之行不叫大冒险,恐怕要叫疯狂过山车。而拿到冠军后,甚至有球迷都说,决赛这场球他们看到了女排精神,仿佛姑娘们都上了一课,一夜之间长大了。

或许,是对阵巴西的那场比赛,让这群姑娘一夜之间长大,正是那场比赛,让全世界也让她们自己感受到了女排精神。

“我觉得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就是一种在低谷、在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过去30多年来,郎平一直是女排精神的代表,可以说,正是她们那一代女排选手创造了女排精神,而在过去30多年来,也一直闪光。“其实,我当主教练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女排精神就是团队精神,大家永不放弃的精神。中国代表团这次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大家都能够战胜自己的不利因素,能够奋勇拼搏。”的确,在80后、90后当道的女排队伍里,郎平已经是她们妈妈的年龄,正好隔了一代人,隔了一条沟。

曾经,年少成名的惠若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没有看到过郎平打球,的确,郎平夺得奥运金牌时,这支队伍里还没有一位球员出生。

关于女排连胜心得体会报告五

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上世纪80年代,从三连冠到五连冠,女排精神可以凝炼为勇于拼搏、为国争光。今天,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夺得奥运冠军,大家无疑又看到了老女排敢打敢拼、为国争光的精神风貌。但是,了解一下郎平这么多年以来从出国深造到国内外执教所走过的路,特别是她的心路历程,就不难发现,女排精神又有了新的升华和更加丰富的内涵。首先是郎平身上体现出来的三十年如一日对女子排球的专注与追求,既没有被当官、经商所诱惑,也没有被疾病、伤痛所击倒,终于从世界顶级主攻手转变为顶级领军人,这种专心致志的专业精神正是很多人所缺乏的。其次是坚持不断的创新,包括针对世界女排发展潮流所进行的技战术训练创新,结合中国体育管理进行的体制机制创新,这种创新精神为女排重新登顶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再次是国际化视野和理念加上中国人的韧性与智慧,这种海纳百川的进取精神使这支年轻的女排队伍真正成为世界顶级劲旅。

北京时间8月21日,20xx年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全部结束。决赛中面对塞尔维亚的强有力挑战,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加强发球和拦网,连扳三局3-1逆转获胜,时隔12年再度荣膺奥运冠军,四局比分为19-25、25-17、25-22和25-23,冲冠受挫收获银牌的塞尔维亚也创下本队奥运最佳战绩。

女排时隔12年再夺金 朱婷扣杀满满都是铁榔头当年的影子

郎平

首局中国凭袁心玥的快攻和拦网3-1超出,马莱塞维奇强攻下球、拉西奇发球得分、魏秋月调整传球失误,塞尔维亚4-3反超。朱婷后3进攻追成5平,斯特瓦诺维奇快攻得手、惠若琪和张常宁先后进攻不中被博斯科维奇、米哈伊洛维奇连抓反击,塞队连获4分9-5占先。徐云丽背快出界对方赢得5分优势,中国靠朱婷的后攻与对手抗衡。袁心玥攻拦接连得分、博斯科维奇扣球出界,中国追到10-11。拉西奇的快攻和发球连夺3分,塞队将比分拉开到16-12,朱婷强攻中国过轮。

女排时隔12年再夺金 朱婷扣杀满满都是铁榔头当年的影子

中国女排

林莉一传直接过网被米哈伊洛维奇斜线反击下球,塞尔维亚21-16领先。林莉和魏秋月抢垫造成失误、朱婷处理球出界,中国错失追赶契机。博斯科维奇强攻下球24-18领先拿下局点。张常宁强打出界,中国19-25先输一局。

第二局中国改由丁霞担纲主二传,杨方旭出任接应。3平后林莉一传过网直接得分、朱婷发球破攻对手垫调失误、惠若琪探头命中,中国连获3分6-3超出。马莱塞维奇一传送探头被徐云丽扣死,中国赢得4分优势。惠若琪调攻失误对方追至6-8,丁霞和惠若琪相继发球建功、米哈伊洛维奇一攻出界,中国将比分拉开到13-8。朱婷强攻下球、拉西奇强行快攻失误、袁心玥拦网撑起后打探头成功、朱婷重扣斜线命中、杨方旭发球得分,中国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8-10。双方力拼发球均有失误,朱婷后攻下网对方追至14-20,中国靠惠若琪的调攻过轮。杨方旭的进攻和拦网虽有失误,但朱婷重扣成功、拉西奇触网送分,中国25-17扳回一局。

女排时隔12年再夺金 朱婷扣杀满满都是铁榔头当年的影子

郎平

第三局开局中国2-4落后,博斯科维奇发球出界、徐云丽探头命中,中国扳成5平。6平后徐云丽短平快反击成功、惠若琪和徐云丽先后封死斯特瓦诺维奇、米哈伊洛维奇的扣球,中国连获3分9-6反超。袁心玥背飞得手、惠若琪封死博斯科维奇的突破、博斯科维奇扣球出界,13-10领先的中国再拿3分将比分拉开到16-10。塞尔维亚先后换上副攻维利科维奇和主攻布萨,徐云丽背飞命中、丁霞封死布萨的强攻,中国19-11占先。博斯科维奇一攻命中、惠若琪一传失误、米哈伊洛维奇反击成功、杨方旭一传送探头、博斯科维奇强攻下球,12-20落后的塞队连追5分迫近到17-20,中国靠徐云丽的短平快过轮。米哈伊洛维奇跳发得分、朱婷扣球被拦,对手追至21-22。对手咬至22-23后,中国两点换三点派上魏秋月和龚翔宇。朱婷先是4号位拐直线打手出界,随后又发球直接得分,中国25-22锁定胜局,大比分2-1反超。第四局,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姑娘们防守进攻完全打出了水平,最终25-23锁定胜局,从而以3-1力克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夺奥运会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20xx年雅典奥运会之后第三次夺得奥运会冠军。

关于女排连胜心得体会报告六

当我知道公司要举办一个关于亚运的演讲比赛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演讲我要讲些什么。回顾已经落幕的广州亚运会,实在是有着太多太多令人感动鼓舞的画面。从飞人归来的刘翔,到挂着12块金牌接受队友们“顶礼膜拜”的王治郅;从带着8个月身孕夺冠的韩国女枪手金闰美,到获得银牌之后泪流满面的香港姑娘黄蕴瑶;从没有教练、没有队友一个人代表国家队的伊拉克选手亚拉·阿扎德,到参加了20年前的北京和今年的广州两届亚运会的老将张山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广州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金灿灿的奖牌,还有沉甸甸的感动,以及为体育精神所带来的震撼。而今天,我要讲的是为中国军团完美收官取得广州亚运会第199金的中国女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体育比赛看到泪流满面的经历,看到激动地睡不着觉,就算在比赛结束的数天后回忆起来仍会有一种热泪盈眶、心潮澎湃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我要讲中国女排的原因。其实,对我来说对体育并不是特别热衷,对规则方面也不是很了解。而06年的雅典和今年的亚运,这两场女排的决赛都给我带来了极大地震撼。也正是中国女排第一次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了体育精神,这一群女排姑娘们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比赛的精彩,更是心灵上的震撼!女排精神已经是不畏强敌、顽强拼搏的民族面貌的代名词。

还记得04年感动中国是这样形容中国女排的:中国女排,曾经沸腾了一代人的血,也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长达20年的期待。在2004年的一天,于无声处,绝地反击。是他们,让最后的希望攀援着意志的肩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

而这一次的广州亚运会,时光仿佛又退回到了6年前的雅典。

比赛开始后,韩国队25-21、25-22连赢两局。雅典的那艰难的一幕又一次降临在了女排姑娘们的身上,决赛首先0:2落后于对手。背水一战的中国队在第三局开始后打得气势如虹,迅速取得大比分领先,带着16-5的比分进入第二次技术暂停,并最终25-10扳回一分。关键的第四局开始后,双方比分紧咬。老队员周苏红发球得分后,中国队16-13领先进入暂停,最后25-17再扳一局。双方大比分战成2-2平。在决胜局上,中国队又一次在12:14落后的不利情况下追成14平,最终16-14获胜。

中国女排总是在能够在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时候触底反弹,我们一直在说中国女排是一支有队魂的队伍,而这场比赛再次证明中国女排队魂仍在,中国女排再次打出了女排精神。这一切也正如我们的国歌中所唱到的一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这样的胜利让无数人喜极而泣、热泪盈眶,如同雅典的那个不眠之夜,在最后那一刻,

女排姑娘们激动地抱在一起大声痛哭的时候,我也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不是6年前的辉煌瞬间,但时光在同样的眼泪和笑容中交错。颁奖的那一刻也格外令人动容,近万名现场观众与女排姑娘们合唱国歌,那种震撼人心、响彻体育馆的雄壮歌声,既体现了国人对几代女排人的钟爱,更体现了集体项目那种团结人心、振奋民心的巨大影响力。

一次又一次的被女排精神所感动,这种身处逆境,互相鼓励,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也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我们每个人总是会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挫折和困难,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着像中国女排一样,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的精神,不管最终结果怎样,我们都能在这样一个拼搏的过程中得到很大收获。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开心幸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