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关儿童抑郁心得体会实用(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22:29:20 页码:14
有关儿童抑郁心得体会实用(6篇)
2023-01-07 22:29:20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儿童抑郁心得体会实用一

大家好!

在这鲜花烂漫,绿草如茵、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初夏时节,我们即将迎来盛大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这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期待的日子。

六一,一个闪烁童星充满关爱的日子;六一,一个孕育理想充满希望的日子;火红的六月,向我们健步走来;绚丽的六月,充满希望,承载着欢乐与期待。

六月的阳光格外艳丽,天空格外蓝,花儿格外香,笑声格外甜,歌声洒满了整个校园。因为六月一日是小朋友们共同的节日,在此,祝小朋友节日快乐,茁壮成长!

今天的我们多么幸福呀!我们在父母的怀抱里一天天长大,享受着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在老师慈祥的目光里一天天成长,感受着老师们亲切的谆谆教诲。在爱的海洋里,我们在思索,我们在立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建设祖国的栋梁。有一首歌唱道:六一的歌儿是甜甜的,六一的花儿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

亲爱的小朋友们,为了使你们能够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多彩的童年,我园举行热烈而又隆重的庆祝活动,老师为了让你们过一个愉快的节日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本周双休日我们有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的节目表演,展示艺术成果。老师发现,为了庆祝“六一”,参加演出的小朋友都能刻苦训练,坚持不懈,积极参加训练。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老师,她们不仅专门抽时间指导我们,在下面还忙着准备美丽服装。不管多么的劳累,在讲台上依然显得是那么有精神……希望你们能够出色表演,尽情的玩、尽情的跳,同时把你们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相信我们的孩子们能在盛唐这片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天空中越飞越高。

小朋友们是不是曾经遐想过:在“六一”那一天,太阳为你们升起,白云为你们漂浮,你们将把风筝放飞蓝天。在“六一”那一天,几个小伙伴和家长去郊外野餐,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在大自然中自制美餐,风餐露宿。在“六一”那一天,所有的公园免费向儿童开放,让你们像鸟儿一样尽情地玩耍,自由地飞翔。在“六一”那一天,鸟儿为你们歌唱,蝴蝶为你们飞舞。在“六一”那一天,小溪为你们流淌,你们将在溪流中尽情地嬉戏。在“六一”那一天,到处都是为你们这些天真的孩子准备的“六一”礼物……

小朋友们,“六一”是你们最快乐的节日,“六一”也是你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你们是家庭的宝贝,更是家庭的希望。你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家庭就充满欢歌与笑语。你们是学校的孩子,更是学校的希望。你们能够全面地发展,学校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你们是社会的未来,更是社会的希望。你们能够和谐地发展,社会就充满热情与友爱。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你们能够茁壮地成长,祖国就充满美好与希望。

谢谢大家!

有关儿童抑郁心得体会实用二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又是春花烂漫时,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来到了,让我们由衷的对孩子们说一声“节日快乐!”今年也是孩子们在幼儿园过的最后一个“六一”。希望我们给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六一节,我园定于 20xx年6月1日星期五上午举办庆“六一”表彰大会和大班情景剧表演活动。我们真诚邀请您的到来!

时 间: 20xx年6月1日上午 8:00到园

地 点: 实验幼儿园

观看注意事项:

1.进入校园带好接送卡,凭卡入园,一张接送卡最多带两位家长,来园后签到。

2.活动过程中自觉维护会场秩序,按照老师要求坐好座位,不要随意离位,以免影响幼儿情绪及会场秩序。

3.孩子化妆后来幼儿园,准备好后统一由教师照看,活动中途不要接幼儿离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本班教师允许,方可离开。

4.请在活动中为孩子做良好的示范,切勿乱丢垃圾、纸屑及禁止吸烟。

5.活动结束后,家长经老师同意后可带幼儿回家。

祝大家跟孩子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xx学校

x年xx月xx日

有关儿童抑郁心得体会实用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今天我们相聚一堂,欢庆“六一”儿童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切都化为遥远的往昔。还记得,初入小学,老师便为我们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那一刻,我们便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我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要为飘扬的队旗添上光辉的一笔!我们需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大海在召唤你扬帆远航,高山在激励你奋力攀登。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怯弱者停步不前,勇敢者永不退缩。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将迎来一片翠绿。

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今天,我们磨练羽翼;明天,我们将搏击长空!是金子,总有放光的时候;是玫瑰,总有盛开的一刻。知识的海洋中,让我们沿着夸父的脚步追逐太阳;循着精卫的身影修补蓝天。

同学们,21世纪属于我们,让我们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

最后祝同学们节日快乐!谢谢大家!

有关儿童抑郁心得体会实用四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孩子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的初夏,孩子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我是x年x班x同学的家长,很荣幸作为校家委会代表发言。我代表家长们向全校孩子表示节日的祝贺,祝你们节日快乐、健康成长!

参天大树,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培育,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老师们的呵护和社会的关爱,请允许我诚挚地向所有关心呵护孩子成长的领导、来宾、老师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走进我们的校园,我倍感亲切。学校环境优雅大气,教学设备先进丰富,教师用心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一个个场面,无不让我铭记。孩子们在优越的教育环境下茁壮成长,家长们倍感欣慰。

借此机会,我想跟家长朋友说:为了孩子,我们除了要紧密配合老师的工作外,家长之间也应该多交流,多借鉴,取长补短。加强家校合作,才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学们,你们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成长是老师和家长最大的幸福。作为家长,我们希望你们能有一个幸福健康的童年。今天你们在这个舞台展示你们的风采,我们为你们鼓掌!今天的阳光、今天的蓝天、今天的鲜花都是在为你们祝福!你们像一只只雏鹰快乐飞翔,就让你们的梦想从这里起航吧!

最后,祝领导嘉宾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全体家长幸福安康,家庭和睦!祝同学们节日快乐,茁壮成长!

谢谢大家!

有关儿童抑郁心得体会实用五

我校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各项工作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

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三、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儿童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儿童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儿童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儿童”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儿童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配备了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贫困而让一个留守儿童失学。

四、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构建教育网络体系。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绝对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环境,我校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经常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集中家访日、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教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儿童”更是受益匪浅,学科竞赛、体育比赛、升学考试捷报频传,收到实效。

总之,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

有关儿童抑郁心得体会实用六

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19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