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01:04:05 页码:12
最新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大全9篇)
2023-11-15 01:04:05    小编:ZTFB

通过总结和概括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我,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注意心得体会的逻辑结构,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或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组织。以下是一些摘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思考和启示。

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八中学)。

摘要:目前,小班额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资本和能力去实施这种教学方案。对于师资缺乏的一些学校如何达到小班额教学的效果,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管理好班级事务,这些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引入“师友互助”模式的管理理念,浅谈其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艺术。

关键词:师友互助;班级管理;自我管理;责任;合作。

“师友互助”中的“师友”的身份都是学生,指的是在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两两成为互帮小组,其中较为优秀的学生既作为老师,也作为朋友,给被帮助的学生学习和纪律方面的支持,在互相帮助中提高弱者,也更加完善自己。“师友互助”模式不是单纯的一种捆绑式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减轻老师的工作压力,使老师的精力能够更加集中地放在教学工作上,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让两个学生“荣辱与共”,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无论对于教学还是管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师友互助”模式实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师友互助”的班级自我管理模式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心态,他们处在青春期,对家长、老师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但是对自己的同龄人却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感因素之下,他们往往愿意听取自己同伴的意见。目前,学校的师资比较缺乏,一个老师带着六十多个学生,再加上老师们多为中年,面对着家庭的各种压力,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精力自然就分配不过来。这些都决定了实施“师友互助”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是迫在眉睫的。

1.实行科学的互助小组成员分配。

按照一般的分配原则来说,“师友互助”的小组分配自然是“优等生和学困生”的组合,这样才能起到优生在学习成绩上帮助学困生的作用。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注意生活和班级纪律等多方面,因此,要充分考虑除学习成绩之外的几项因素,性格、习惯、家庭环境等等。尽量让两个性格合适的学生成为一个小组,而且每个学生都有对方没有的优点,这样能够在学习的同时相互影响,培养更多的优秀品质。

2.对“师友互助”小组实现动态监测。

实施“师友互助”模式虽然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但是不代表老师就能够当“甩手掌柜”,而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管理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做好调整。当互助的两人之间出现矛盾时,要了解清楚,不能够以调换小组的形式简单解决矛盾,而要适当地处理两人之间的矛盾,尽量让组合保持不变。再者,还要对小组的工作给出积极、正面、及时的评价,让学生更加有信心,能够在自我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对“师友互助”小组采用竞争制度。

“师友互助”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对两名学生的各种评优、赏罚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两人之间才会有更加深厚的感情,能够将彼此的荣誉分享,也同时承担不好的后果。在其中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或是成绩不理想时,他就算不担心自己的学业,也会对帮助他的“老师朋友”觉得抱歉。老师可以在“师友互助”模式中采用竞争的模式,将两名学生的成绩、纪律、卫生情况等列为评价他们两人的标准。在评价的时候,要计算两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如果表现得不好也同时减两名学生的分数。如果哪一个小组表现得好,或者是成绩进步比较大,则可以评出“最佳搭档”等,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4.用小游戏来增加两人的默契程度。

两个人既然是一个小组,那么,就必须有一定的默契,这样才能够逐渐建立对彼此的信任,两个人在互助中才能更好地合作。另外,“师友关系”不是一种严肃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两名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在纪律上约束、在卫生和生活上扶助,实现共同的进步。因此,老师可以适当地为这些小搭档们提供一些有趣的游戏形式,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增加对彼此的感情,更利于合作的进行。

5.在“师友互助”模式中要发挥班干部的责任。

“师友互助”模式不是将班级分为了很多的小“帮派”,而依旧是一个大的整体,所以,同样需要班干部来发挥作用。老师是这个班级的管理者,班干部是联结学生和老师的桥梁,而班干部又是这些小组的管理者,能够向老师反映这些小组的情况,促进活动的实施,也保证小组成绩评价的公正性。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师友互助”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能力,让班级管理成为师生共同的责任。真正达到了“帮助你是我的快乐,被你帮助是我的荣幸”的目的。

参考文献: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走进即墨二十八中,美丽的校园,静立的雷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在今天,当人们淡忘雷锋时,二十八中不仅开展学雷锋活动,而且将学雷锋活动“课程化”,并将“雷锋精神”提升为校魂。

听了二十八中校长李志刚的专题报告,初步知道了“和谐互助”的课堂以师徒互助贯穿始终,这样的课堂共有5个环节,即“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提高”。那么,这种看起来一目了然的教学环节是如何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而且能学好的效果呢?带着疑问,我走进了化学教师王玲的《分离和提纯》的课堂。

老师在导入新课以后,就让学生们“交流预习”。老师始终穿插在各对师徒之间,观察、答疑、抽查、询问。后让师徒上讲台就本节课的'重难点为全班讲解。“互助探究”时,师徒共同学习例题。之后,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习题,师徒各自独立做题,互相纠错,徒弟会的先让徒弟讲,徒弟不会时师傅给徒弟讲,徒弟会了再给师傅听,师徒都不会的时候,师傅向其他师傅请教后给徒弟讲。教师点拨。“分层提高”环节,教师出示不同难度变式题,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放弃1—2道基础题,挤出时间做难题。之后,集体交流,订正答案,基础题让徒弟讲给师傅听,徒弟解决不了的题让师傅帮忙解决,较高难度的题经老师点拨后小组讨论,分层练习。“总结归纳”时。师徒交流、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集体交流,教师点评、提升。课堂最后环节“巩固反馈”,老师出示两个典型题,让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并让师徒互批,教师总结提升。这就是一节完整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过程。不完全是教师讲,而且是一讲到底,教师仅仅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调控者。

课间我找了几个师傅交流。一位小师傅非常兴奋说“在‘和谐互助’课堂上我收获了徒弟信赖的目光后知道什么是责任,看着徒弟学习进步我自豪!”

回校后,我对“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思索了好几天的,“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善于鼓励表扬,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在课堂上能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更容易在全班形成了一个团结友好的集体,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成绩,还收获了如何做人。相信,有了这些收获,在人生的任何考场上,都将一往无前!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进去,要借鉴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探索出有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在国内,互联网产业越来越繁荣,同时也孕育出了越来越多的“互助模式”平台。随着这些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不仅体验到了更为便利的服务方式,同时也得以从中获益。本人也多次使用或参与到互助模式平台中,积累了一定的体验和感悟。本文将分享我对互助模式的心得体会,从中探讨互助模式的特点,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模式。

互助模式是一种利用共享经济的方式,将服务者和有需求的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共同应对问题的平台。根据平台的领域不同,互助模式的实质也不尽相同,但总体的特点相似。首先,互助模式缩小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让人们可以更容易地相互帮助。其次,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在更低的成本下获得帮助,也为别人提供帮助。最后,互助模式有助于提升社区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为互助模式的受益者和参与者,我了解到了它的实际价值。通过使用互助模式,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活上的困难和负担,例如,有一次因为突发状况需要赶回家中一趟,但加班把地铁末班车错过了,无法及时赶回,于是我通过一个汽车互助平台,与一位即将开车回家的同城车主联系,顺利到达目的地。为了感谢这位车主的帮助,我在平台上留下了评价和感谢。同时,我也会在平台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比如提供一些建议或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能。

第四段:如何更好地利用互助模式平台。

虽然互助模式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便利,但也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去更好地利用这种模式。首先,要选择正规和可信的平台进行注册和使用。其次,要充分了解平台的服务范围和限制,以便更好地利用平台。另外,要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最后,要始终保持诚信和公正,不仅避免违法和不当行为,也要尽量避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权益。

第五段:结论。

互助模式是一种便利和有实际价值的服务模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相互帮助和协作。通过参与互助模式平台,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我们的社交圈,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能,同时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在利用这种模式时也需要注意违规行为的产生,避免破坏整个平台的秩序和生态环境。最后,希望互助模式能够更加完善和延伸,为更多的人提供实用和有价值的服务。

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互助模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合作模式,它在很多领域都能够体现出它的巨大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随之不断增加,而互助模式正是在这种互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对互助模式的心得体会,希望这些体会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二段:互助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互助模式是一种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目标的模式,它与传统的竞争模式不同,不是通过互相对抗来取得胜利,而是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互助模式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互助模式也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工作中,互助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效率。通过科学分工和良好的协调,团队成员能够互相支持和帮助,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同时,互助模式还能够帮助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日常生活中,互助模式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互助交友、互助照顾孩子、互助解决问题等等。在这些场景中,互助模式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通过相互帮助,人们能够共同面对困难、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更加和谐和幸福的生活。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互助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合作模式。通过互相支持和帮助,我们能够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更加和谐的生活。在实践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倡导互助模式,秉持着合作共赢的思想去与人交往和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因为只有在共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真正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互助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合作方式,也是现在越来越受欢迎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互助模式中,人们通过互相帮助、分享和协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发现互助模式带来的益处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我将会从五个方面来分享我对互助模式的心得体会。

第一,互助模式能够提高团队协作与凝聚力。在互助模式中,人们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成为了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角色之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但是,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互相帮助,相互支持。这种互相帮助和支持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让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使大家能够更好地合作。

第二,互助模式能够培养个人能力。在互助模式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技能。每个人都可以担任自己擅长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每个人的技能和经验都会不断地提高。而且,在互助模式中,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到其他人的特长和技能,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三,互助模式能够减轻个人压力。在互助模式中,每个人都会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这种帮助和支持能够减轻个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当某个任务遇到困难时,其他人会尽力帮助解决。这时候,即使自己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团队中其他人的经验和想法来解决问题,减轻自己的压力。

第四,互助模式能够扩大个人人脉。在互助模式中,每个人都有机会结交新朋友,扩大自己的人脉。通过互相帮助和交流,每个人都会与其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更加庞大的社交网络。这个社交网络能够为个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互助模式能够提高个人幸福感。在互助模式中,每个人都会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照顾。这种关注和照顾能够让每个人感受到自己被关爱和重视,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当遇到麻烦和困难时,能够有其他人伸出友好的手,不仅可以解决问题,更可以让每个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共同的归属感。

总之,互助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活方式,它能够培养个人能力、减轻个人压力、扩大个人人脉、提高个人幸福感。在这个变化多样、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合理、更加平衡、更加人性化的相处方式。相信只有通过互相帮助、分享和协作,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多尝试这种模式,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乐趣。

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上周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有幸到即墨28中进行参观。在这一天的学习中我们认真听课学习,参观校园文化建设,听取学校领导的极具特色的报告,深受启发,感触颇深。

上午到校后,我们先到致学楼参观了学校教育成果,看着装在档案盒中的各种材料,真被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然后,我们观看了28中“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专题片,听了孙校长关于这一策略的专题报告,了解了他们的教学特色:“和谐互助”高效。具体地说,“和谐互助”就是同桌两人为一个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做“”,学习较弱的当“”,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一师一友,最终实现互助双赢。这样的课堂达成率很高,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师友一对一同起立,都由学友先回答,师傅再做补充和评价。这样给了后进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发展自我,也给了他们更多关注、鼓励与帮助。让那些学习本来较弱,没有自信的学生,也能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师傅再给学友和帮助的时候,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同时,他指出教学新授课的五个基本环节: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提高。课堂上的角色转变为:1、课程资源的构建者,调控者2、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3、学生对话的交流者,组织者4、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引领者5、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在听完这些之后,对“和谐互助”课堂模式有了些许认识,挥着好奇的心走进九年级十班的教室,王老师正领着学生们复习七年级英语下册,师傅和学友在互相提问,互相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情绪高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不管是师傅还是学友,都不甘落后,然后,师傅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昨天的作业互相讲评,说明不会的题目,老师让其他师傅给与讲解,在整个过程中,体现的是轻松与和谐,学生很喜欢老师的这种上课模式,对所学内容的掌握非常到位。

下午,带着较为明了的心情,我们继续听了一堂八年级英语复习课,课上,老师先把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用课件呈现出来,师徒互相检查背诵,自告奋勇站起来讲解,不当之处老师补充说明,然后老师又呈现相关的练习题补充说明,把个别典型题目细致的讲解,整个过程老师把课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不知不觉中下课了,心中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清晰的认识,感觉好轻松,同时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回到学校,自己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假如我们在课堂上也学习着用这种模式,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并学会合作与交流,把课堂放心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倾听”、“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评价”等,那每一堂课都会其乐融融。最主要的,在学习中要组建好学习小组,选出各方面都很优异、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学生来当学习小组的组长。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学习力和战斗力。再定期对组长和小组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小组内捆绑式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团结合作、学习竞争的热情,提升整组的学习力和水平。

任何东西都不能照抄照搬,要不断地的学习他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今后的教学方向,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该进完善,才能找到适合我们的教学模式。

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11月15日,教育局领导带我们一行19人到即墨28中进行了一周的学习。我们先参观了校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又听了28中副校长做的报告,对和谐互助教学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走进课堂听了几节课,亲身体验了即墨28中的师友和谐互助学习的方式,感受颇多。

走进即墨二十八中的课堂,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教师满堂灌、口若悬河唱独角戏的现象;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引导便引来学生热火朝天的学习,学生同位之间有讲的、有听的、有练的,有时还有下位请教问题的……正如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组评价的那样:“一半师傅一半学友占据课堂的整个江山,师友同桌和谐互助,真正实现了生命的狂欢;教师只占15分钟的授课时间,点拨、总结、提升,真正实现了价值的浓缩。”“和谐互助”教学策略让师生在共同体验、探究中,充满愉悦和活力,思维不断被丰富、提升,实现了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课堂上,教师以学定教,根据课堂上学生互助的具体学情进行巡视点拨、引导,只有在师傅们都不会或全班遇到共性的问题时,教师才走向讲台讲解。同时设计的分层提高练习,有效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验证了课堂的培优补弱、水涨船高的道理。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模式归纳为“五步(自主学习、探究释疑、理解巩固、互助提高、归纳总结)十环节”教学法。在28中听的几节课让我很受启发。教师不能不放心学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不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教上,要多考虑学生怎样才能学会。要还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不要过多的师生对话,要让生生互动。师友在讨论学习时,教师不要旁观等待,要随时观察,适时介入。老师要善于激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谐互动的课堂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激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使教师在引导点拨,驾驭课堂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自主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和基础环节,为加强自主学习环节,二十八中特别强调学案的“学习问题单”的环节设计。在每个环节都是在学友充分自学的前提下,由师傅去帮助学友,绝不是一上来就有师傅去教学友。通过学生自己、师友之间的和谐互助,动手、动脑、动口有机结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师友”之间捆绑式发展,师友动态管理。

总之,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今后的教学方向,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才能找到适合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育要创新,要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摘要:读写互助式教学模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把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把读的因素和写的因素对应起来,然后通过模仿创作、板块重组等手段强化依法创作,以读知写,以读带写;在写作教学中,尝试教材自编,丰富写作素材,然后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与多向激活,指导学生从规范的创作中理解阅读的章法,写后求证,写后互读,以写悟读。这样可以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使本来千篇一律的教材更适合学生,使本来只是乏味的创作更具有情趣和价值感。因而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充满人性化的色彩。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探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新路。

关键词:记叙文教学读写互助内化和提高。

其一,任何文章,都脱离不了恰当的语言表达,所以要想文章写得好,一定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水平,否则,便无法写出像样的文章。

其二,任何语言,也只有在组成文章(诗篇)时,才能更加彰显它的不同于生活语言的艺术魅力,所以,要想语言运用的好,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炼字为文的水平,否则,语言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

因此,能够理解语言的内在精神的人一定会运用语言,会运用语言的人也一定深悟写作的宗旨。而理解书面语言就是阅读,书面运用语言就是写作。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记叙文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只有两者并重,才能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读写互助,才能是语文教学这架天平保持平衡。

可是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现状例析。

1、教时比重,严重失衡。

2、教学流程,厚此薄彼。

从课堂的流程看,我们认为阅读的环节包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明晰结构,扫清字词障碍。精读课文,认真揣摩:确定重点段落,反复阅读,品味语句。再读课文,阅读延伸:在把握文章特点、风格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扩展阅读。

而作文教学呢的流程大致是命题,创作,讲评.在这三个环节中,命题有时候过于随意,一般情况下都是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教师信手拈来,这个文题学生从何入手、需要注意哪些、怎样才能写得更好、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时候根本就不考虑,更可笑的是,因命题的过于随意,一些已经写过多次的题目毫无变化的反复出现,因此学生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便可想而知了。

3.学生态度,同样被动。

现在的学生课外书的阅读量一般都很大。除了每册语文书后的三本必读书目外,每学期省市的读书活动以及学校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都使他们的阅读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可是质量又如何呢?铺天盖地而来的阅读书籍,急剧增加的必读书目使学生对读书产生了厌倦感。看到一本好书,他们不是如饥似渴,而是避之唯恐不及。在这种情况下,被动的阅读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书虽然读多了,可是理解能力似乎并未得到提高,解题思路也呈现散乱状态。

作文情况呢,多说教,少情感;多呻吟,少内容;多铺垫,少过渡;多赘言,少精彩……除了这些文病之外,还有更加致命的:多牢骚,少兴趣。谁不想使学生的文章挣脱简单的“送老奶奶过马路”的无话可写生搬硬造的可悲局面;谁不想使学生的文章挣脱记事、写景、抒情水火永不同炉的简单形式;谁不想使学生挣脱写过算数、写过和没写过区别不大的艰难处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所有的愿望都无一例外的停留在了梦想阶段。

为改变这种艰难的局面,老师们曾做过很多努力:作文擂台赛,自己修改或者小组修改,提供范文指导学生模仿……可是,总感觉收效甚微。这篇文章会写了,下一篇又不知道从何入手。

二、理论依据。

1.内化理论和知识巩固。

维果茨基认为,内化就是指对一个外部操作的内部重建过程。基本的概念就是我们先观察我们周围环境中以特定方式进行的动作,然后我们就将这些动作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可能是通过观察我们的父母是如何教育我们来学习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的;或者是通过看别人是如何说话,如何骑车和如何读书而学习说话、骑车和阅读的。

知识需要内化,即内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才能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据此,要想教会学生某种解读文章和创作文章的技巧,我们必须通过一些具体可行的实例解析让学生通过模仿而使知识内化。

维果茨基还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因为一个简单动作的模仿而发生内化。内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有些活动虽然已经内化,但它与其他内在的活动建立联系仍需要相当的时间。

据此,教给学生的知识最好应该是连续的,但不要是简单的重复。通过一系列具有相似点或共同点的知识的连续呈现,促进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2.最进发展区理论和提升。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的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认知发展的潜力受限于“最近发展区”(zpd)。最近发展区就是学习者个体在能力更高的同伴、成人或工具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行为区域。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同伴之间的交互、脚手架和建模以及成人的帮助对于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知识获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对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兴趣激发促进学生阅读彼此的文章,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教师的范文导航和对比阅读则使学生在阅读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可以快速促使学生优化自己的创作技巧,强化自己的有目的有筛选的阅读。

三、策略研究。

对于记叙文的理解,不外是理解内容和形式两个大方面,而正常的途径是通过形式去接触、感知、理解、鉴赏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他认为从‘缀文’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写作,往往是先构思、立意、布局。然后才遣词造句,但从“观文”的角度看,倒是先从语言文字入手去理解篇章结构和作者立意的所在。由此可知,阅读和写作是文章的一体两面。

(一)以读促写。

学生对已掌握语言、知识的重组性训练,是阅读教学中强调读写结合的基本途径。

1.以读知写,读懂如何写。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把读的因素和写的因素对应起来,以读知写。如教学《心声》一文时,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课文用了哪些手法?是按什么顺序写下来的?重点是哪一部分内容,它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对比和映衬,选材和组材等。

2.以读带写,明确怎样写。

当学生理解了教材内容,掌握了教材语言、知识时,可以在不破坏阅读教学整体性的前提下,以课文内容为写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对课文的句、段、篇进行重组性的语言训练,即“以读带写”,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抓课文的简约处,让学生进行想象扩展;抓课文的“空白”处,让学生进行补白;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让学生展开人物内心世界的想象等等。

3.切入精当,模仿段落创作。

现今语文教学基本上使用文选式教材,即教材所选文章基本是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运用还是写作技巧上或者是主题表达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模仿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时,最好能够突出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模仿的环节,进行精讲细析。在学生对这一手法了如指掌之后,进行有的放矢的课堂写作训练。一段也好,几行也罢,只要学生去模仿,去积累,作文水平就一定会提高,而且,当这种手法一经反复训练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学生就会主动使用这种手法。

4.板块重组,强化依法创作。

(二)以写助读。

1.范文导航,拓宽思维宽度。

规范学生创作,读后创作,写后求证,即在反问导航后创作,然后从自己的文章中总结经验,再从课外的美文中寻求验证。

任何优秀文章,都有法可依,学生的文章也是如此。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的好文章,但是,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范读评讲之外,很少或基本想不到也为学生的文章找找同类的阅读材料。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尝试。在学习《紫藤萝瀑布》后,引出象征手法,然后通过一系列辅助材料的阅读巩固后进行以“坚强”为话题以象征为主要手法的创作,最后,选出学生的佳作,与阅读材料《石缝间的生命》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为文之技,也拓宽了阅读面,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水平。

2.作文修改,激活阅读意识。

作文一定要修改点评。有句话这样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点评竞赛是作文学习活动最富有生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能使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且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生只有对自己或同学的文章进行反复阅读,比对批判,才能进行更好的修改,而这种修改,自然也会使他们意识到阅读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而最后的展示总结反思是提升写作水平和创作自信心的必要途径。经历这一环节,学生读了大量的文章,他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3.链式创作,总结阅读技巧。

作文前先组织学生围绕某一素材或主题进行观赏调查实践等可操作的活动,然后进行以同一素材为核心的多次创作。每一次创作在运用这一素材时,都必须关注它在不同背景下的异同,比较联想,同中求异,通过挖掘异所蕴涵的独特精神,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感受,从而形成以同一素材为核心的以几篇独立的文章为环节的写作链条,最后通过总结鉴赏展评等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这样的创作会促使学生通过比对,总结为文技巧,从而得出阅读此类文章的相应的阅读技巧。

4.佳作展评,拓展阅读空间。

经常发现有很多文章通过指导,写的很有特色。此时,千万不要忘记展评。鼓励同学将文章写在稿纸上,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可以打印,也可以作适当装饰。文章写好后,统一贴在教室墙壁上,请同学评判优秀作文。评判方法:在自己认为是优秀的作文上工整地签上自己的大名,每人最多可以评15篇优秀。评价采用课堂自由评价。认为优秀的段落或整篇文章可以借来抄,认为是病文的可以提出修改意见,无论是否中肯,都希望被评判的同学开心的接纳。

看似作文教学,但他与阅读教学仅仅联系在一起,而且,这是完全的最贴近学生的,最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对创作技巧的强化式阅读,它可以使学生牢牢掌握很多必须的语文知识,同时,对他人文章的品评阅读也会使学生提高炼字为文的水平。

四、实践意义。

1.使教学充满人性化的色彩。

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与多向激活,使本来千篇一律的教材更适合学生,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充满人性化的色彩。

2.使教学拥有更多的“活”的空间。

3.使教育真正成为充满智慧挑战的事业。

教师必须在课前娴熟教学内容前提下,创设“弹性化教学方案”,才能根据课堂生成的资源,根据学生的状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与要求。

4.为阅读和写作双赢提供了可能。

读中有写,写中带读;读书有道,创作有法。读写互助,相映成趣。这样,阅读不再铺天盖地,难抓要领,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这样坚持下去,使作文教学走出低谷,使阅读教学锦上添花,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便有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

2、《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

陈琦张建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

5、《创造性思维与作文个性化》。

李振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互助模式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摘要:本文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了互助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互助式教学指的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氛围,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与合作性,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助式教学不仅为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机,同时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旧模式当中,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教学的比重远远超过实践教学。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达不到应有标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上机演练。教师教学模式老套单一,在课堂上或照本宣科,夸夸其谈,与学生的沟通少之又少;或生搬硬套、强制灌输,使学生如听天书,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产生自卑、厌学和悲观心理。

1.以任务目标为导向,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固定的“师讲生听”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要想提高计算机教学课堂效果,就必须给学生想的空间、问的机会、说的权力,以任务目标为导向,制订计算机教学目标。比如学习photoshop/cordrew,首先要将目标细化,将细化好的目标编制成不同的任务步骤,将任务下达至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更快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2.以实操基地为战场,引领实践互动先锋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大约80%的授课是通过硬件设备来实现的。互助式学习的本意在于通过双方或多方的配合碰撞,进行实践互动。中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机械地模仿,更重要的是教师指导下的个人探索。例如学习编程,计算机教学的案例多为书本的经典案例,年年重复不变。因此,在互助式教学模式下,初始阶段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模式,结合行业热点推陈出新,授课内容要新颖,以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主动钻研,在演练互动中迅速成长。3.以小组分工为方法,营造多边教学氛围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较为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小组分工完成教学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计算机教师应综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性格差异、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划分小组。其次,每一小组安排一名班级学习标兵,让其作为“领头羊”活跃小组气氛,激发小组追求上进的热情。教师适当在小组之间走动,了解每组小组的进程和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与校外企业合作,让学生的创意与职场现实碰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4.以职业规划为主导,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最终的目的和主导方向在于帮助学生做好未来的就业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的职责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要建立以职业规划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新兴通信产业、文化科技产业等几大支柱产业,涵盖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领域。因此,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让学生了解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加强校企合作,注重研究重点专业的教学,例如数据库开发、设备排除技术故障、顾客售前售后服务、软硬件安装、监控与维修、配置更新、系统操作、电子商务、互动媒体等。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随处可见,衣食住行、游购娱乐等皆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只重理论、忽视实践,紧紧围绕教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以任务目标为方向,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实践操作基地为战场,以小组分工为依托,以职业规划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2]殷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互助式教学法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16(9):85.

[3]曹亚红.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5(21):87.

[4]韦玲.互助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11):107.

[5]金铁钰.互助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5(23):8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