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诗经研究心得体会实用 诗经阅读心得体会(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1:56:17 页码:10
诗经研究心得体会实用 诗经阅读心得体会(7篇)
2023-01-08 01:56:17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诗经研究心得体会实用一

1、积累《诗经》的有关知识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诗的节奏与语感;

3、采用比较阅读鉴赏的方式,对两首诗进行解读。

4、正确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1、掌握《诗经》中的赋笔兴的艺术手法;

2、运用比较朗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赏析;

3、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

一课时

多媒体ppt课件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去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掌握的有关《诗经》方面的知识。

⑴、学生自主归纳有关知识

⑵、教师明确、总结。(多媒体显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导入语:好诗如美酒,似香茶,在于品!品诗在于读,在于听!下面请同学们采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诵这两首诗。

⑴、学生自由阅读诗歌,了解诗的内容。

⑵、老师范读,指导学生把握诗的节奏与语调的舒缓。

⑶、问题导读:请说一说编者把这两首诗设计在一篇课文中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由回答:

老师明确:主题内容相同,艺术手法相似。

(多媒体显示)

相同点:

①、主题内容相同——都是反映古代青年男女爱情的诗作;都是一方向另一方表达爱慕之情,但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内容。

②、诗的结构形式相似——都是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

③、艺术手法相同——都使用了“诗经六义”中比兴手法。

⑷、齐读文章,欣赏诗的意境美。

⑴、听读诗歌,谈一谈,两首诗给我们带来的那些画面?

(多媒体显示)

:(画面)相遇→→相思→→相悦

:(场景)蒹葭丛中觅伊人

⑵、齐读诗歌,再度走进文本

请同学们结合文中的具体诗句,来讲解画面。

(多媒体显示)

求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君子→→→淑女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从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主人公→→→伊人 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泗

上面我们大家一直在寻找两首诗的共同点,我想由于我们的个性差别,同学们对这两首诗一定都自己的情感倾向,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一首,仔细的朗诵一下,并谈一谈你喜爱它的理由。

⑴、学生合作讨论,课堂交流。(老师给予一定引导和评价)

⑵、老师明确、总结。

(多媒体显示)

重在叙事,故事线索明确;画面形象可见内容明朗清晰。

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较为典型的重章叠唱的手法具有感染力与音乐美。

在艺术手法方面,比“兴”的特点更为突出,

“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营构出一个韵味十足的艺术世界。

通过了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真正了解到《诗经》所含有的独特的魅力,那优美的意境,让我们流连忘返,那真挚的情感,更让我们神往不已。是呀,我们生长在情的海洋之中,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下,让我们怎能不为之高声赞叹呢!

⑴、请同学们运用已学过的诗歌或相关的歌曲,来赞美我们所拥有的亲情、友情,乃至我们以后所憧憬的爱情。

⑵、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谈友情,一组:谈亲情,一组谈爱情,分组交流与合作,归纳出相应的诗词与歌曲,在课堂上进行全班交流。(老师给予合适的评价)

一首首诗词,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一曲曲乐章,升华了我们的灵魂。是呀!诗让我们博学多才,诗让我们潇洒多情,最后,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吟诵和,再次领悟一下“思无邪”的艺术魅力。

描写诗经研究心得体会实用二

《诗经。考槃》为隐逸诗之鼻祖,讴歌士大夫的一个重要选择——归隐山林。

自古读书人常走两个极端,一则出仕。二则仕途挫折后隐居林下,诗歌赋画,更有成就者著书立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什么只走两个极端?因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因其手足无力、耻于百工?是,也不是。表面客观正确的疑问,回答不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骨气问题。

如今的读书人有更多的中间道路可以选择:经商、从军、自由职业等等。这固然是时代的进步,但传统意义的读书人总是迂腐地选择一种极端,一种用毕生热情去热爱和创造的东西。因此他们之中的杰出者不断走上人类某个领域的顶峰,成为千古不朽的大师级人物,如一生只写一部书的李时珍、曹雪芹。相比之下,当代名家充其量不过一巧匠。

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内圣外王,不得已立言。内圣立德,外王立功,不能实际举帝王之业,以推圣人之道,才退而立言。著书立说为最后,不得以后为之。恍然明白相声大师马三立简单名字的深刻内涵。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常常流连往返于诗经中这些让人陶醉的诗句中。《诗经》本称“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美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声音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诗经》里不但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而且应该说她所表现出来的纯洁的爱情,过人的智慧,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现实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完全是超越现代、超越时空的!

读《诗经》足以静心、净心:《诗经》语言朴实,思想单纯,没有现代人们的那浮躁和不安分。阅读《诗经》,就会被文字里的纯净所感动。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看几章,便能沉下心来,安心学习,安心工作。

读《诗经》足以踏实、专心:《诗经》教会我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才能到千里之外,留心生活中的每一点滴,珍惜现在,努力工作,日久坚持才能成为富有者,只有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才能成为成功者。

读《诗经》足以返朴归真:《诗经》犹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诗经》内的人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人们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他们远离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代生活。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特质。

描写诗经研究心得体会实用三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重章复唱。

3、体会两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赋、比、兴手法的理解。

重章复唱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2教时(第一教时《伐檀》,第二教时《硕鼠》)

第一教时: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

2、学习“兴”用法及重章复唱。

3、体味古代奴隶们对奴隶主的不满情绪。

教学重点:“兴”用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重章复唱作用。

一、激疑导入:

1、清赵翼《诗论》

2、“风骚”及《诗经》

3、现实主义源头代表及课题《伐檀》

二、范讲示例:

1、正音范谦:

①音变。

②异读。

③误读。

2、串讲第一章并口译。

3、研读第一章:

①层次结构划分。

②试拟目标题。

③起兴句及“兴”。

④朗读及重音、节奏。

⑤试述现代文场面。

三、师生同讲:

1、对应词理解。

2、重章复唱的理解。

3、复读及背诵指导。

4、再读全诗及中心概括。

四、作业布置:

1、与“不素餐兮”的“素”词意相同的一项是()a、安之若素;b、素昧平生;c、尸位素餐;d、素不相能。

2、理解下列句子的修辞。

(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穷鬼们还能闹成个大事情。

(2)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课外理解。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4)嘤其鸣矣,求其发声。

4、背诵全诗。

5、书后作业第一题。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诗经》常识——赋、比、兴。

2、归纳《诗经》诗歌特点。

3、了解现实主义方法在两首诗中的体现。

教学重点:“比”手法理解及《诗经》诗歌特点。

教学难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诗经》中的体现。

教学步骤:(略)

授课时间: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一日第三节。教者:李新明

作者邮箱:xx

描写诗经研究心得体会实用四

纯熙

名字出自诗经: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穆清

名字出自诗经: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静姝

名字出自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燕飞

名字出自诗经: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柔桑

名字出自诗经: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予月

名字出自诗经: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柔嘉

名字出自诗经: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炜彤

名字出自诗经: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冉冉

名字出自诗经: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朱丹

名字出自诗经: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露斯

名字出自诗经: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尔昭

名字出自诗经: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灵雨

名字出自诗经: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説于桑田。

采苓

名字出自诗经: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文茵

名字出自诗经: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洵美

名字出自诗经: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描写诗经研究心得体会实用五

1、乔木——《诗经砍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2、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3、婉如——《诗经野有曼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样”。

4、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5、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6、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7、维桢——《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8、思远——《诗经·国风·鄘风·载驰》:“视尔不藏,我思不远”。

9、管彤——《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10、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冬风》:“冬风其喈,雨雪其霏”。

11、卉迟——《诗经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12、静姝——《诗经静女》:“静女其姝”。

13、石玉——《诗经小雅鹤鸣》:“参考之资,能够攻玉”。

14、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15、子奕——《诗经·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16、芃芃——《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描写诗经研究心得体会实用六

一、介绍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讲解《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教学生诵读的方法。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老师点拨:首章从对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三、总结、扩展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可补充阅读《静女》。

第二课时

一、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3、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4、讨论分析诗中运用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

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凄凄”,“来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末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韵的转换,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深化。

5、朗读、背诵。

二、学习《君子于役》。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学生对照注释,老师帮助弄清课文意思。

3、分析课文。

《诗经》的诗全是乐歌。本诗和许多诗一样,是以层叠铺叙的方法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的。全诗分为两章,两章的字句互相补充,类似而不相同。第二章基本上重复了第一意的词句,有的只是略加改变。这样利用重叠的字句、来表达诗中的情感的写法,就使原来简短的诗行发展扩大,并从反复咏唱中,唤起读者的共鸣,加强了感染力量。

4、背诵这首诗。

四、总结、扩展

我们课文选的《诗经》中的三首已成为名篇,千古传诵。请同学们课后诵读,进一步加强背诵。

描写诗经研究心得体会实用七

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