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 心得体会的套话(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3:51:52 页码:13
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 心得体会的套话(九篇)
2023-01-08 03:51:5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一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二

1.了解复盐(nh4)2so4·feso4·6h2o的制备原理;

2.练习水浴加热、过滤、蒸发、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3.学习fe3+的限量分析方法—目视比色法。

[教学重点]

复盐的制备

[教学难点]

水浴加热、减压过滤

[实验用品]

仪器:台秤、锥形瓶、水浴锅、布氏漏斗、吸滤瓶

试剂:(nh4)2so4(s)、3 mol·l-1h2so4、10%na2co3、95%乙醇、1.0 mol·l-1kcns、2.0 mol·l-1hcl、0.01

mg·ml-1fe3+标准溶液、铁屑或还原铁粉

(nh4)2so4·feso4·6h2o(392)即莫尔盐,是一种透明、浅蓝绿色单斜晶体。由于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中的每一个组分的溶解度都要小,因此只需要将feso4(152)与(nh4)2so4(132)的浓溶液混合,反应后,即得莫尔盐。

fe + h2so4= feso4+ h2↑

feso4+ (nh4)2so4+ 6h2o = (nh4)2so4·feso4·6h2o

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简单流程:废铁屑先用纯碱溶液煮10分钟,除去油污

fe(2.0g) + 20 ml3mol·l-1h2so4水浴加热约30 min,

至不再有气泡,再加1 mlh2so4

↓趁热过滤

加入(nh4)2so4(4.0g)小火加热溶解、蒸发至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

↓减压过滤

95%乙醇洗涤产品,称重,计算产率,检验产品质量

(2)实验过程主要现象

2.硫酸亚铁铵的检验(fe3+的限量分析—比色法)

(1)fe3+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移液管吸取0.01 mol·l-1fe3+标准溶液分别为:5.00 ml、10.00 ml和20.00 ml于3支25 ml比色管中,各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25.00 ml溶液中含fe3+0.05 mg、0.10 mg、0.20 mg三个级别fe3+的标准溶液,它们分别为ⅰ级、ⅱ级和ⅲ级试剂中fe3+的最高允许含量。

(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1.00 g产品于25 ml比色管中,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与标准色阶比较,确定产品级别。

(3)实验结果:产品外观产品质量(g)

产率(%)产品等级

1.第一步反应在150 ml锥形瓶中进行,水浴加热时,应添加少量h2o,以防feso4晶体析出;补加1 mlh2so4防止fe2+氧化为fe3+;

2.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应注意通风;

3.、热过滤时,应先将布氏漏斗和吸滤瓶洗净并预热;

4.第二步反应在蒸发皿中进行,feso4∶(nh4)2so4= 1∶0.75(质量比),先小火加热至(nh4)2so4溶解,继续小火加热蒸发,至表面有晶体析出为止,冷却结晶,减压过滤。

1.在蒸发、浓缩过程中,若溶液变黄,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答:溶液变黄是因为酸少,fe2+变氧化为fe3+(黄),处理方法是在溶液中加fe屑,转为绿色溶液后,再加1 mlh2so4.

产率偏低:(1)热过滤时,部分产品流失;(2)反应不充分。

产率偏高:(1)出现fe3+后又加fe屑;(2)可能含部分(nh4)2so4。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三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1、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

2、实验要求:

(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

(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

(3)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1、问题的提出

居民的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适度的消费可以有利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的增长。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税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储蓄,二是消费。如果人均gdp增加,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居民用于消费的应该也会增加。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用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表示)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是需求的函数。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即消费函数理论有: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净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并且进一步假定,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绝对量。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决定的。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1)利率。一般情况下,提高利率会刺激储蓄,从而减少消费。但在现实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要视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价格指数。价格的变动可以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消费。

(3)生活环境,生活理念。有些人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现在流行的`超前消费很不赞同,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

(4)人口结构。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消费率不同,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消费率一般较高。一国青少年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消费需求也相应越大,而储蓄率也就越低

另外,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间接税就是一国的国民收入,所以,我们可以用人均gdp来代表人均收入。

基于上述这些经济理论,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人均gdp)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模型,一是假定利率是保持不变的,这样可支配收入可视为不受储蓄的影响,二是假定人口结构及生活环境不发生变化,另外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避免价格因素的影响。

2、指标选择

本实验中,经济水平的指标我们选择人均gdp。

3、数据来源

数据取于《中国统计年鉴》,指标数据为国年的人均消费、人均gdp和各年的cpi。

4、数据处理

为了保证我们各个时期数据的可性,我们必须剔除价格的因素对人均消费和人均gdp的影响。在这里我们用1990年的cpi作为基期来调整数据。关于调整方法我们可以用excel也可以用eviews软件进行,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用eviews软件调整数据的步骤。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四

实验一、首饰加工设备及工具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首饰制作的基本设备。

2、认识常用首饰制作工具。

3、了解首饰加工材料。

二、实验要求:

1、通过对首饰加工工具、设备的观察,初步了解首饰加工制作的工艺特点。

2、初步了解首饰制作及生产环境。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认识首饰制作的基本设备

1)工作台 2)吊机(包括各种工具头、砂纸等)

3)抛光机(抛光布轮、抛光蜡) 4)超声波清洗机

5)压延机 6)批花机

7)滚桶抛光机8)喷砂机 2、认识常用首饰制作工具

1)焊枪(包括焊枪、风球、油壶、连接胶管) 2)焊台(耐火砖)

3)锤子:铁锤、胶锤4)砧铁

5)台钳6)戒指铁(戒指棒)

7)钳子:尖嘴钳、水口钳等8)锉刀

9)錾子 10)木夹

11)手柄 12)锯弓(包括线锯)

13)镊子、八字夹 14)铁剪

15)钢尺

3、观察首饰加工材料

1)砂纸2)抛光蜡

3)亚金4)铜板

5)焊料6)硼砂:助熔剂

7)稀酸:清洗氧化物、焊剂、油膏。(1:10)8)丙酮:清洗油渍和脏污

9)浮石粉:洗刷工件残留物 10)苏打:清洗残酸

实验二、首饰制作的锯功和锉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锯的操作方法。

2、掌握锉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掌握锯的操作方法。

2、掌握锉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 准备铜片

1)将大铜片剪成30×30毫米的小铜片2块,在砧铁上用打锤将铜片轻轻打平,并用平锉将铜片四边锉平。

2)用两头索上的钢针在两块铜片上(一块作阳模,一块作阴模)各画出边长为20毫米的正方形一个。

3)用吊机在阳模,阴模的相应开锯点钻孔。注意阴模的开锯点在放样线的内侧,阳模的开锯点在放样线的外侧。

2 安装锯条

4)根据锯条的长度调整锯弓的长度,并旋紧固定螺丝。

5)把锯条的一端固定在锯弓的顶部并旋紧,保证锯齿向外,并向锯柄一端倾斜。将锯弓的头部顶在锉板的中央,用肩部向前挤压锯弓,同时将锯条的令一端固定在锯弓上。安装好的锯条紧实并有弹性。

3 锯切

5)沿阳模线的外侧和阴模线的内侧进行锯切。

6)金属片平置于锉板上。用左手拇指在金属片上开锯位置抵住锯条。第一锯,锯子倾斜,有利于顺利开锯。

7)锯子垂直,沿线条平滑锯割。锯切到直角顶端,继续上下拉动锯条,但不向前行进,同时慢慢转动锯条。锯条转正,沿另一条划线锯切。

4 锉修

8)锯好阳模和阴模后,先锉阴模直至尺寸到位;再锉阳模,在锉修过程中反复与阴模比较,直至与阴模紧密吻合,没有明显得缝隙。

实验三、金属的冷作及退火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金属的冷作硬化。

2、练习焊枪的使用。

3、掌握金属的退火处理。

二、实验要求:

1、认识金属的冷作硬化。

2、掌握金属的退火处理。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金属的冷作硬化

1)取80×20毫米铜片一块,放在焊接板上,用焊枪加热至彻底变黑。

2)用镊子夹起铜片放入冷水中,观察黑色氧化物慢慢脱落。

3)用镊子从水中夹起铜片放入稀酸中浸泡几分钟,再用镊子夹起铜片在清水中漂洗。

4)用手指弯曲铜片,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5)把铜片放在砧铁上,用圆头锤敲打整张金属片。

6)再用手指弯曲铜片,金属变硬。

2、金属的退火处理

1)硼砂用水调成糊状,然后稀释。

2)用毛刷蘸取硼砂液,均匀涂抹于上述铜片的两面。

3)把铜片放在焊接板上,用柔和的蓝色大火从一端开始加热,直到颜色变红后上移火焰,使整片金属完成退火。

4)冷却到看不见红色,浸入水中,然后用稀酸浸泡几分钟,去除硼砂。

5)再用手指弯曲铜片,金属变软。

实验四、首饰制作的焊接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焊接技艺。

二、实验要求:

1、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焊接技艺。

三 、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检查油壶中的油是否合适(控制在油壶高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油管的接头是否严密,轻踩皮老虎是否漏气。

2、量好长度,30mm长2段,20mm长2段,用锯将铜丝逐段锯下。

3、将铜丝的锯口逐个锉成45°斜面,保证锯口两端面接触紧密,没有缝隙。

4、将锉修完的铜丝锯口对好,在焊瓦上用八字夹夹紧,用散火吹热,在锯口处点上少许硼砂水,再集中火烧至红热,点上焊料,任其自然融化,渗入并填满锯口。

5、将焊口处的突出物锉修光滑,保证与未焊位置粗细相等,过渡圆滑。

6、退火

7、用打锤轻轻击打矩形框的两个侧面,使侧面尽量平整。

8、用稀酸进行酸洗。

9、用锉刀和砂纸锉修、打磨焊接点及不光滑处,直至平滑光亮。

实验五、光身戒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首饰手工制作的基本流程,

2、熟练掌握锯、挫、焊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

二、实验要求:

1、进一步了解首饰手工制作的基本流程,

2、熟练掌握锯、挫、焊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

3、制作一个光身戒。

三、实验内容:(以下内容手写,可适当删减)

1)用指圈(戒指铁)量取所需指环尺寸。

2)按照量取的长度、合适的宽度在铜板上放样。用剪钳剪下,锤打并锉修,使其表面光滑。

3)退火处理金属条。

4)用半圆-平头钳夹住金属条一端,用力向钳子半圆一侧弯曲成u形。将金属条另一端也弯成u形,并使两端相对。使金属条两端对齐,用力使其重叠,然后拉回原位,使两端紧密贴合

5)硼砂用水调成糊状,涂在接缝的内侧和外侧。用镊子夹一小片焊料,蘸取硼砂,放在焊板上。将指环侧放在焊板上,焊接处面对自己,焊接口正中放在焊料上。

6)用焊枪缓慢加热整个指环,焊剂开始熔化起泡,然后加大火力,使金属变成深红色,焊料沿缝隙流动,成亮白色线状。

7)焊好的戒指趁热放入稀酸中炸洗,保持三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8)指环套在戒指铁上,用胶锤敲打成圆形。

9)先用锉刀锉修戒指两端面和内外圈,然后用1200#砂纸反复打磨,直至戒指内外表面光滑无痕。

10)根据个人喜好,用锉花,焊花,钻孔和锯纹等方法对戒指增加花色。

11)抛光。

(在实验六中进行此操作)

12)清洗。

(在实验六中进行此操作)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五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b)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2.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3.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

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据是什么?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六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g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mol·l-1

m样/g

v样/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七

血压测量的实验报告

姓名: 性别:

班级: 学号:

实验内容:血压测量(水银台式血压计)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20xx年xx月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血压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2.加深自己的体验过程,要熟练血压的测量目的,要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准备。

3.在实践过程中尽早发现问题,查出错误,在改正中不断进步。

4.了解人体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

2.要爱护实验室的器材,尽量要做到实验室器材不要损坏。

3.认真听和看老师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师讲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注意学会分析总结和会使用血压计。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实验过程:

1.先让测血压的人保持情绪稳定。

2.把盒子打开,在把水银柱的最下边银色水银槽的开关打开。

3.被测者脱去一只衣袖,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测验着要和被测者在同一水平,将压脉带缠住该上臂处,大约距肘横纹2指,松紧适宜。

4. 将听诊器置于,肱动脉平第4肋软骨.把袖带平整的缠在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5. 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

6. 在听诊器中听到的第一声,水银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当搏动音消失或减弱时,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7. 测量后,放尽袖带中的空气,解开袖带.测血压完毕.

8.将血压计右倾45°,关闭气门,气球放在固定的位置,以免压碎玻璃管.

总结:收缩压范围90-140mm/hg,舒张压范围60-90mm/hg.正常人高血压为90/mmhg~130/mmhg,低血压为60mm/hg~80mm/hg,所以实验对象的血压是正常的。

六、注意事项

1.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以保持其准确性,并应放置平稳,切勿倒置或震荡。

2.被测者的衣袖不应过紧,以免阻碍血循环,如果过松,会影响测试结果。

3.读数时,最好水平目视,以防误读数值。

4.如发现血压计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使汞柱降至“0”点再测,心要时测双上臂以资对照。

5.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6. 防止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水银不足,则测得血压偏低。水银柱上端通气小孔被阻塞,空气进出有困难,可造成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力偏高现象。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八

1.了解复盐(nh4)2so4·feso4·6h2o的制备原理;

2.练习水浴加热、过滤、蒸发、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3.学习fe3+的限量分析方法—目视比色法。

[教学重点]

复盐的制备

[教学难点]

水浴加热、减压过滤

[实验用品]

仪器:台秤、锥形瓶、水浴锅、布氏漏斗、吸滤瓶

试剂:(nh4)2so4(s)、3 mol·l-1h2so4、10%na2co3、95%乙醇、1.0 mol·l-1kcns、2.0 mol·l-1hcl、0.01

mg·ml-1fe3+标准溶液、铁屑或还原铁粉

(nh4)2so4·feso4·6h2o(392)即莫尔盐,是一种透明、浅蓝绿色单斜晶体。由于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中的每一个组分的溶解度都要小,因此只需要将feso4(152)与(nh4)2so4(132)的浓溶液混合,反应后,即得莫尔盐。

fe + h2so4= feso4+ h2↑

feso4+ (nh4)2so4+ 6h2o = (nh4)2so4·feso4·6h2o

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简单流程:废铁屑先用纯碱溶液煮10分钟,除去油污

fe(2.0g) + 20 ml3mol·l-1h2so4水浴加热约30 min,

至不再有气泡,再加1 mlh2so4

↓趁热过滤

加入(nh4)2so4(4.0g)小火加热溶解、蒸发至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

↓减压过滤

95%乙醇洗涤产品,称重,计算产率,检验产品质量

(2)实验过程主要现象

2.硫酸亚铁铵的检验(fe3+的限量分析—比色法)

(1)fe3+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移液管吸取0.01 mol·l-1fe3+标准溶液分别为:5.00 ml、10.00 ml和20.00 ml于3支25 ml比色管中,各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25.00 ml溶液中含fe3+0.05 mg、0.10 mg、0.20 mg三个级别fe3+的标准溶液,它们分别为ⅰ级、ⅱ级和ⅲ级试剂中fe3+的最高允许含量。

(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1.00 g产品于25 ml比色管中,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较少的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与标准色阶比较,确定产品级别。

(3)实验结果:产品外观产品质量(g)

产率(%)产品等级

1.第一步反应在150 ml锥形瓶中进行,水浴加热时,应添加少量h2o,以防feso4晶体析出;补加1 mlh2so4防止fe2+氧化为fe3+;

2.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应注意通风;

3.、热过滤时,应先将布氏漏斗和吸滤瓶洗净并预热;

4.第二步反应在蒸发皿中进行,feso4∶(nh4)2so4= 1∶0.75(质量比),先小火加热至(nh4)2so4溶解,继续小火加热蒸发,至表面有晶体析出为止,冷却结晶,减压过滤。

1.在蒸发、浓缩过程中,若溶液变黄,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答:溶液变黄是因为酸少,fe2+变氧化为fe3+(黄),处理方法是在溶液中加fe屑,转为绿色溶液后,再加1 mlh2so4.

产率偏低:(1)热过滤时,部分产品流失;(2)反应不充分。

产率偏高:(1)出现fe3+后又加fe屑;(2)可能含部分(nh4)2so4。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套话实用九

实验日期: 年月 日

组长: 组员:

一、实验要求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玻片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像。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用具

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物、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四、方法与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e”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

1、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峡谷旁。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