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器乐合奏心得体会和感想 乐器演奏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8:11:24 页码:13
器乐合奏心得体会和感想 乐器演奏心得体会(3篇)
2023-01-08 08:11:24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器乐合奏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孩子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在,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叽叽叽叽;青蛙叫:呱呱呱呱;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习。

例:心跳声:2/4 xx|xx||

咚咚咚咚

大鼓声:2/4 x-|x-||

咚咚

钟表声:4/4 x x x x|x x x x||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母鸡下蛋后:3/4 x x x|x x x||

咯咯嗒咯咯嗒

机枪扫射声:2/4 x x x x|x x x x||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会一直很高,多次反复的练习,一些复杂的节奏就不知不觉中掌握了。

“玩”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最好方式,课堂上我常在“玩”上下功夫,只有“玩”起来学习,学生才不会觉得40分钟时间的漫长,相反他们的注意力会很集中,既缓解了学生的疲劳,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上课开始,全班学生随教师的琴声在教室里自由地表演,音乐停,孩子们就自觉地停下来。它不但培养了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和对音乐的快速反映力,同时在新课教学创设了很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充满了兴趣,也使教学过程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和趣味性。

描写器乐合奏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洛阳音乐群"新年音乐会"12月31号晚6点半,在翰金宫一楼大厅隆重举行! 真诚邀请您参加,同时也全面征集晚会节目! 活动内容:这是洛阳市音乐界的一次盛会,也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学习交流的盛会。此次活动将在欢乐、喜庆、祥和的氛围当中进行,以宴会娱乐的方式,为洛阳的音乐爱好者奉献一台具有专业性、 欣赏性、娱乐性的文艺晚会!节目形式有:室内乐演奏、jazz管乐演奏、器乐演奏、独唱、小合唱、舞蹈、戏曲、小游戏等等!

以“洛阳音乐专业群”和“洛阳音乐娱乐群”的成员为主,特别邀请洛阳“梦之幻”乐团、洛阳“老烟斗”爵士乐团、洛阳回声合唱团、洛阳的专业歌手、部分音乐老师、舞蹈老师、驻洛的专业演员、以及经常合作的部分单位的朋友,共同联欢。

报名办法:采取提前报名制,报名时间为:11月28日——12月28号。报名时需交a费金额60,用来支付餐费以及其它演出所需费用!交a费的同时,发放本次活动的欢迎卡一张。凭卡号,对号入座。

报名地点:

地址:

电话:

节目报名:此次活动将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节目经海选、彩排,最后由主要负责人决定当晚演出节目。

特此真诚的邀请您和您的朋友积极参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迎新年!

邀请人:“洛阳音乐交流群”、“洛阳音乐娱乐群”

描写器乐合奏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论巴洛克时期器乐的发展论文

从大约16(也有人认为从1580年前后)到1750年这一个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和我们对任何时期的划分一样,对这个时期划分也是相对的。因为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征虽在1600年以前(文艺复兴晚期)就已经出现了。而有些特征虽然在1730年以后就开始逐渐衰落,却残存于1750年以后的前古典主义时期。我们之所以巴洛克时期限定在这150年左右,首先为了研究和学习上的方便,其次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音乐的确也存在着一种内存的风格上的统一。

下面主要讲一下器乐在这时期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展以及特征。

意大利的器乐

这个时期,在意大利各种不同体裁演奏的器乐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在亨德尔和巴赫作品出现以前,意大利一直是局于欧洲音乐发展中最先进的地位,意大利作曲家创作了新的器乐类型:室内演奏,大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古钢琴音乐和管风琴音乐的发展比较小,意大利器乐具有一系列的新风格特点:主调一和声写法占主要地位,横成线体中的一个因素,或运用模仿的写法,成为赋格式风格,就是这种风格很像赋格。这时期的器乐的特征是技巧性,独奏性的因素很发达,技巧性因素的体现者仍然是弓弦乐器。这时器乐的主题材料非常新颖,与前一个时期的复调音乐比较起来,新的器乐体裁的特点就是主题非常鲜明,器乐的主题是在舞蹈体裁,歌剧和部分的复调音乐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意大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多米尼科,斯卡拉蒂。

多米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datti,1685~1757)为键盘音乐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为键盘乐器大约写了555首,是键盘乐器史上留下宝贵的财富。

在结构上,斯卡拉蒂的奏鸣曲虽然仍用二部曲式,但已稍同于典型的巴洛克二部曲式了,他更多地开始运用再现的二部曲式,虽然在这里还没有出现独立而完整的再现,但已有明显的再现因素,特别是有些奏鸣曲的第二部分的开始处已具有展开性,这就使作品的结构更加接近古典奏鸣曲式。因此,斯卡拉蒂的.奏鸣曲的结构实际上已经是古典奏鸣曲式的萌芽。

英国与法国的器乐

在17世纪初,在英国古钢琴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帕赛尔,他对英国器乐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写了大量的变奏曲,并且改编了许多民歌和生活歌曲的旋律,他的古钢琴音乐作品是英国古钢琴音乐的最高典范,这些作品以艺术上的细腻而突出。帕赛尔是英国作曲家中唯一的一个在室内器乐方面写了值得注意的典范作品的作曲家。特别是他写了许多“三重奏鸣曲”,这些奏鸣曲是非常有意思的,并且包含了帕赛尔的一切创作特点:抒情的表现力,旋律性,丰富的和声,充分发挥了乐器的可能性。

法国主要是讲古钢琴音乐,音乐法国作曲家们在古钢琴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在17实际末出现了鲁库泊蓝(louis couperin,1626-1661)和其他几位作曲家(如玛尔商 louismarchand,1669-1792、达坎louis claude daauin,1694-1772)。法国的古钢琴是室内艺术,是宫廷贵族沙龙艺术。它是在这种环境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这种艺术是精美细致的,有很多程式化的因素,大自然的形象,农村生活风俗的情景是以田园诗的色彩来捕绘的。在法国古钢琴音乐的作品里装饰音七折八扣很大的作用,旋律里装饰着颤音,回音,波音,倚音等等。必须指出,在这种艺术里是有着相当程度的民族基础的,这一点表现在有本民族的风景形象,描绘了日常生活的情景,运用了民间的体裁,虽然对这些东西的表先都以贵族化了,法国古钢琴体裁基本上是小品。

德国的器乐

器乐在17世纪德国音乐历史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17世纪还没有出现很卓越的作曲家。但是它给具有世界艺术意义的作曲家(巴赫和亨德尔)的出现准备了基础。下面主要讲一下古钢琴在德国的发展。谈到器乐自然回想到伟大的作曲家巴赫,在巴赫的创作中,复调音乐风格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巴赫的艺术富于高度的。深刻的哲理意味,具有极其强烈的戏剧性和非常丰富的抒情性。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on bach,1685-1750)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

巴赫的器乐以钢琴音乐为最重要。巴赫的钢琴音乐,体裁形式非常多样,但根据写法的不同大致分为5类:(1)舞曲;(2)前奏曲;(3)赋格;(4)即兴曲;(5)协奏曲。

如上所述,器乐音乐在巴洛克时期在西方不断得到发展。这个时期是一个充满各种探索和实验的复杂时期,由于复调、舞曲、变奏、即兴曲等等因素的各种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结合,产生了不同的体裁。有些体裁只被运用一时,有些体裁则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断得到发展,在这个时期不仅器乐的体裁形式逐渐固定下来,而且器乐乐曲的风格也逐渐形成。

以意大利、英国、法国、以及德国为中心的作曲家门对于这时期的器乐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在发展器乐音乐艺术的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为古典主义艺术创造提供了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