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模式再造心得体会和方法 流程优化与再造心得体会(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9:24:49 页码:12
模式再造心得体会和方法 流程优化与再造心得体会(6篇)
2023-01-08 09:24:49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模式再造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今年以来,围绕打造全新党员志愿品牌这一目标,硖石街道在社会组织海宁爱心联盟中率先探索成立全国首个社团联盟型党组织——海宁爱心联盟综合党委。综合党委的成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背景:

一是服务中心工作推进的需要。硖石街道地处海宁城区,囊括城市商贸中心、火车站,商铺和出租房众多,人口密度高。20xx年海宁市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作为全市创建工作的主战场,除日常各市级部门、街道办事处等常态力量外,靠现有村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力量也往往存在捉襟见肘,且工作资源不集中,无法进一步深入,亟需一支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来保障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加强社会组织党建的需要。海宁爱心联盟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热心公益的社会组织,自成立以来,在党员的带领和带动下,从几个人的小组织,迅速发展成为加盟团队82家、爱心成员4500多人的大团队。尽管团队之中也有党员存在,但没有真正的把党员亮出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尚不明显。同时,根据中央、省委20xx年对社会组织党建的要求,亟需通过成立党组织,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探索联盟型领域党组织。

三是提升党员志愿服务的需要。当前在志愿服务领域,往往存在着党员志愿服务效应不明显,党员志愿品牌影响不明显、党员志愿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志愿项目实施不明显的现象,亟需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撑起党员志愿服务大旗,引领党员志愿服务走向个性化、专业化、品牌化。

二、主要做法

1.积极适应联盟团队特点,努力构建“集约化”的组织运作模式。牢牢把握加盟爱心团队规模不一、人员众多,且相对活跃度高、影响面广等特点,积极探索“党建统领、资源整合、包容共享”的集约化运作思路,努力构建联盟型社会组织党建运作机制。一是广拓展。充分运用82家成员单位中已建党组织39家、党员2300余名等优势,以“联手同心,以爱为盟”为主旨,组建以双向型、区域化为主要特点的联盟型综合党委,目前下属党员志愿服务联盟等实体支部3个,义工委等双重管理党组织36个,努力强化党建在新领域新业态中的政治引领。今年下半年以来,新培育组建潮乡救援队、奥林生态园等2个实体性社会组织党支部,吸纳双重管理型的团队党组织8家。二是强管理。组建综合党委班子,除党委书记和委员原则上兼职为主外,设置1名专职副书记,具体承担综合党委的日常工作。综合党委日常工作同步受海宁市委两新工委、海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指导。同时,建立“日常运作、议事会商、服务活动、激励礼遇、工作保障”等五项工作机制,强化综合党委的日常管理。三是重教育。创新学习教育形式,聘请3名有丰富基层党建经验的党建专家为“党建导师”,实行“微信公众号+爱心直播间”双向教育延伸党员学习平台。今年以来,围绕“两学一做”、建党95周年、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爱心联盟微直播间”已开讲微党课26期,推出党员群星榜8期,并依托“爱心联盟”微信公众号同步宣传和直播。

2.牢牢把握爱心公益宗旨,不断打造“精准化”的志愿服务品牌。为做大做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综合党委把原有较为单一的活动内容、组织方式作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使爱心公益的党员志愿服务由“松散”向“精准”转变。一是服务项目化。致力打造“志愿+”品牌,开展志愿+治水、+治气、+平安、+护绿、+洁山、+文明、+关爱、+公益等八大行动。今年已启动“微爱童行”关爱留守儿童、“因爱而居”关爱困难家庭爱心家装、“送爱空巢之家”关爱新居民空巢老人、“暑期爱心教室”关爱新居民儿童、“文明海宁一道走”文明劝导、“文明视角”文明海宁微电影摄制、“碧水蓝天”水气环境网络监督、“平安海宁”志愿者巡防活动、“鹃湖护卫”保护水环境、“爱心护眼”关爱近视眼中小学生等9个子项目。二是服务个性化。按照党员志愿者服务意愿和技能特长,围绕不同需求群体,“一对一”、“多对一”点单式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关爱空巢居项目已启动实施,服务内容包含日间照料、医疗康复、膳食助餐等12项,惠及全市320名孤寡老人。探索链接“96345”党员志愿专线,广泛汇集资源,为失独家庭、残疾人、困难居民等特殊人群订制个性化服务“菜单”。三是服务常态化。联合市联创办、文明办、平安办等13个单位建立联席制度,融会贯通市级下沉资源和社团联盟资源,不定期承接志愿项目,形成长效服务机制。如承接“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创建志愿项目15个,承接“碧水蓝天”等“五水五气共治”项目3个,掀起了“全城志愿”的浓厚氛围。

3.紧紧围绕长效推进要求,建立健全“内生化”的激励保障机制。为吸纳、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热心人士加入爱心联盟团队,激励更多的党员和骨干带动作用,综合党委以“众筹、互通”为理念,确保常态长效推进。一是资金众筹。在综合党委成立时同步建立志愿服务“公益公积金”,制定使用管理办法,专项用于综合党委的各类公益活动开展以及爱心成员志愿服务积分兑现。首批“公益公积金”共筹集资金(含物资)101万元。二是工作互通。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星级美丽乡村建设、“五水五气共治”、护航g20峰会等中心工作和群众需求作为综合党委各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重点,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及“志愿潮城”微信平台,实时反馈各加盟团队的党员服务数据和积分情况。同时,鼓励党员自主开展志愿服务,从项目设计、方案制定到活动开展都自己参与,通过“赛金点子、晒积分榜”,激励党员互比互评、互促互进。如今年综合党委的党员自发组织赴在海宁工作的19名(户)新居民的老家——湖北恩施,开展爱心圆梦活动,为其子女千里送暖、让其家庭团圆度夏;联合团市委、卫计局、新居民事务局等开展“您为潮城添瓦,我替游子孝亲”活动,获得良好社会评价,其中来自四川的党员骨干川渝支部书记张清平还被评为嘉兴市“优秀党员志愿者”。三是激励跟进。建立积分管理、积分激励等制度,对加盟成员中的党员实行星级评定,鼓励党员及骨干以积分转赠等方式二次做公益。探索对不同星级的党员享受不同级别的激励礼遇,如联合移动公司等单位,逐步推出积分换流量、积分换话费等,提高联盟成员和党员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每年选树百名“红色志愿达人”,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成效评估

一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成立以来影响了众多普通党员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特别是在“文明一道走”、“情暖恩施”爱心圆梦、“您为潮城添瓦,我替游子孝亲”慰问四川空巢老人等活动中一大批党员和群众纷纷参与进来,出钱出力。海宁这座文明之城,也正在海宁爱心联盟综合党委的带动下,把做志愿做成一种时尚。

二是获得了同行和上级党委的认可。成立以来接待来考察、调研、参观的全国各地单位50余批次,还承担了党史研究·党建实践联盟“弘扬革命精神,深化‘两学一做’”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现场点考察任务。先后获得中组部、中央文明办等9部委授予的“四个100”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嘉兴“红船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宁市“潮乡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个荣誉。

海宁爱心联盟综合党委以这种“集约化”组织、“精准化”服务、“内生化”激励为手段,凝聚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志愿家”——“志愿,让我们成一家人”的浓厚氛围,探索了在社会组织党建新形势下,党员志愿型社会组织党建的新形态,有力地助推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党建的统筹力、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和党员在社会群体中的号召力,已成为新一届街道党委班子致力于打造“火红硖石”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是海宁文明城市创建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四、探讨思考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组织形式,在整合社区资源社会力量,关注民生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党员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在对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为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促使邻里之间友爱互助,化解矛盾,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亟需不断完善党员志愿服务机制,进一步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建立发展党员的参加志愿服务程序前置制度,以刚性的程序约束确保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的普遍性。党组织应当采取可以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应强制性的纳入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自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后一年培训考察期内,以及预备党员在一年预备期内,根据学习、工作和自身特点,必须参加不少于24小时的志愿服务。并且强调24小时的志愿服务是指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利用业余时间,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行为。事实上这也符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相关规定,核心就是要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而参加志愿服务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社会工作,一种有助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

2.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以合理的回报调动党员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要在海宁市原有公益银行、好人好事银行的基础上,对现有党员志愿服务积分体系依据服务时间的长短、同时参考服务的难度和价值而确定。同时应以年度为单位引入积分评价系统,采取“一星党员、二星党员、三星党员、四星党员、五星党员”的方式进行等级评定。不同的等级可以选择享有不同的服务资源。特别是这些服务资源的选择,应设定为虽具有物质的性质,但作为物的实际价值不高,其突显的主要是荣誉功能,而且也可以鼓励党员志愿者通过转赠,送给更有需要的人。这些回报对党员来说,既是合理的回报,同时也的确能发挥了显著的激励作用。

3.实行党员自主策划设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制度,以更大的主动性激发党员志愿服务的创造性。在党员志愿服务内容的设计上,要跳出以党组织设计为主的单一性,发动更多的党员集思广义,共同参与设计一些临时性、突发性、节点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还可以配合实行申报认领志愿项目,对每一个党员自行策划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参加人数的限制。让党员参加志愿服务也面临着服务机会的竞争,由此让党员参与的责任心、自豪感、成就感都能增强。这与当前志愿活动人数摊派、强制分额,人们被动接受和被动参与的志愿服务形成鲜明对比。党员自己思考、自主策划、自行设计,且名额有限的志愿服务项目,不仅能丰富党员志愿服务的内容,更多地造福于社会,而且这一制度有助于更有效地发挥党员的智慧和特长。更重要的是也为党组织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提供了平台和途径。像20xx年年底前启动的“因爱而居”——低保家庭住房改造计划就是由综合党委中的普通党员提议而实行,

4.实行信息公开制度,以透明的运行保障党员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当前我们多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公开并非十分理解,往往仅停留于宣传报道的公开,这既不利于有效组织的管理,也不利于参考者本身积极性的激发,更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公信力的提升。每次志愿服务活动要做到有图有真相有文字,也体现在党员志愿者实名登记情况、每位党员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次数和积分情况、每次志愿服务的报名情况等许多重要的基础信息的公开。甚至可采取qq群、微信公众号、党员微信群等多种网上平台,对志愿者自己和社会各界关心的资金和物质等服务资源的最终去向和这些服务资源的最终分配情况等进行公开,包括积分积累、服务资源采购、议事过程等等,从而达到回应了社会关切,消除了公益乱账,提升了志愿服务绩效的目的。

最新模式再造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外延

准确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内涵,要在理论和实践中搞清楚功能定位、适应界限和根本路径。

(一)功能定位在服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所指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是根本任务、服务党员是内在要求、服务改革发展是基础保障、服务社会管理是重要内容,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基层组织模式和工作形态,保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适用界限在基层。以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基本职责和首要任务,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要求,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坚持用群众工作来统揽服务工作,用群众标准来检验和衡量服务工作,在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引导群众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三)根本路径在创新。一是创新服务内容,实现从粗放化到精细化的转变。服务群众的视野应立足于全体民众,走精细化的路子,回应各阶层群众的合理诉求。困难户要关心,困难户以外的广大群众也应关心;有诉求的要服务,没诉求的也应主动服务;找上门来的要解决,没找上门来也关注。服务项目的设计,要面向广大群众,让大多数群众都能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广大群众团结在党周围。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来考量,服务应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是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经常性的工作。不同的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需求差异很大、想法各不相同。要改变以往服务方式单一化的做法,根据不同需求对象,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不断创新和完善基层治理格局。三是整合服务资源,实现从单兵式向区域化的转变。当前,人民群众各种需求日益高涨,任何单靠一方提供服务的做法,都无法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立足自身、整合资源,充分运用各类社会资源,发挥区域内各类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效益最大化。

二、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与需求不对称。基层党组织往往只注重服务的提供方式,而忽视了群众的接受方式。在调研中,一名村党组织书记对我们说:“去年有一个单位组织机关党员到村开展志愿服务,看望留守老人,当时花费了很多心思为老人挑选礼物,考虑到老人牙不好就买了一些饮料和补钙奶粉,等该单位服务活动搞完后,回访这位老人时,她拉着我们的手说,请他们以后不要买这些甜食来了,我是糖尿病不能吃。”这就是我们当前基层党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经常面临的尴尬,群众的需求我们不知道,我们提供的服务,群众却不需要。

(二)服务内容不够精细。在平时的服务中,基层党组织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多地偏重于群众生活上的物质需求,对于群众的自我发展、精神情感等需求的满足,既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去满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涣散化“三化”趋势明显,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问题突出,农业生产缺劳力、农技推广缺人才、农村基础建设缺资金“三缺”现象显露,“三留守”群体的精神家园的缺失也在显现。

(三)服务资源未有效整合。一些基层党组织过于依靠内部资源,而忽视了内外资源的整合。现有的政策性投入保障,只能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往往出现“不足、不均、不公”等问题。帮扶部门、驻点干部、区域力量等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在面临群众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时,明显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窘迫。一些社会组织、服务机构有资源、有意愿,却较少得到有效整合,培育、发展、引导社会组织的工作没有达到群众期盼要求。

(四)服务形式固定单一。当前的基层党组织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群众“一阵风”,长效机制不常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被服务”现象。不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内容依然局限于“扫大街、搞慰问、做表演”老三样的简单重复,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可能不是很受群众欢迎和认可,真正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较少。要确保群众不“被服务”,必须解决服务供需“两张皮”问题,关键要做好服务供需的对接。首先要摸清群众需求,做群众需求“明白人”。其次是顺应群众需求,构建服务需求的“供给库”。再就是根据供需情况,进行合理调配。

三、探索和实践

针对群众需求的多样多元化,新洲区立足本地实际,牢固树立以群众需要为导向的党建工作理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在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进行探索实践,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摸清群众需求,明确服务方向。依托“街镇党(工)委—村级党组织—党小组—网格管理员—党员”五级组织架构体系,按照发展需求突出发展致富群体、生活需求突出重点贫困群体、情感需求突出“三留守”群体的原则,采取逐一进门入户、电话联系外出务工群众等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摸查,既联系了群众,又系统梳理出群众发展、生活、情感等基本服务需求259650多条,并以村为单位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服务“需求库”。同时,651个村在征集群众需求的过程中,形成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直通车”和“工作链”。

(二)定准群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在街镇党(工)委的指导下,各村采取“四民工作法”,对收集起来的群众需求,进行研究讨论,按照最急、最需、最盼且现实的原则,对不切合实际且与身份不符的需求进行筛选,最后分门别类对各类需求进行汇总,确定了16类102311项服务清单,做到了“三个需求”清单符合群众“口味”。凤凰镇毛冲村党支部书记程纲华说:“通过党员群众代表议定清单,排除了过高的需求,锁定了最急迫的需求,不仅消除了群众的争议,还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了。”旧街、阳逻等街道还组织各村将议定的群众“三个需求”在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议定需求的公正、透明。

(三)整合资源力量,落实服务需求。组织动员市派小康工作组、区直职能部门、区派小康工作组、街镇党(工)委、街镇所属部门、村级党组织、农村党员、农村志愿服务队、驻村部门、企业、社会机构等力量和资源,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全覆盖、全方位、全区域的分层认领和落实群众服务需求。首先,由村志愿服务队、党员、党小组、村委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分层解决;对村党组织解决不了的需求,提交街镇进行统筹研究,发动街镇所属职能部门分步解决,汪集街、双柳街印发《关于开展认领群众“三个需求”活动的实施方案》,落实群众需求4200多条。对于街镇一时难以解决的需求,区委发挥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作用,按照党员干部个人进村认领针对特困群体的个性需求、单位集体认领修一条机耕路、安装路灯等村民共同受益的共性需求的原则,整合市、区80多个部门服务资源,到联系村一一认领需求清单。

(四)建立考核机制,确保服务效果。以群众评价为根本标尺,分层、分类制定具体量化的考核标准。分类定标。区直部门和街镇以服务承诺、职能职责为标准,考核所认领需求清单的完成情况及群众评价。党员干部以岗位职责为标准,考核需求清单的完成情况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分层考核。对区直部门,重点考核惠农强农政策项目到村落地情况、小康工作组到村认领需求清单情况。对街镇党(工)委,重点考核党建重点项目推进和落实情况、街镇干部驻村塆解决实际问题情况。对村级党组织,重点考核“三个需求”摸排情况,落实的对接情况以及服务工作的群众评价情况等。强化运用。区委将各单位落实“三个需求”成效作为年终党建考评的重要内容,区直部门由街镇和村评分,街镇党员干部由村评分,村干部按照“一定双评”由群众评分。

四、初步成效

(一)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彰显。全区基层党组织在落实群众“三个需求”的过程中,不仅健全了区域党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而且统筹了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力量,有效助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基层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强化。

(二)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开展服务群众“三个需求”活动,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工作更加具体、更加具有方向性、更加贴近群众心坎、更富成效,“三个需求”清单为各级党组织调解纠纷、结对帮扶、服务群众提供详实的信息,提高了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方便了各级党委准确掌握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倾向性的问题。一名留守老人的需求被“买单”后激动地说:“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有人说说话,就是希望子女多打些电话回来,想看看他们。村里干部知道后,每周五把我接到村部服务中心,通过视频电话可以看到我的孙儿,还可以说话。我真心感谢村里的干部,让我这个老人心里有了依靠。”

(三)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开展服务群众“三个需求”,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增强,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明显增强。仓埠街胡彰村村支书雷贵洲带领村干部,在水稻种植的育秧、机插、管水等事项上,通过村委会免费为农民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村种粮劳力上、技术上难题,还让全村200亩撂荒地恢复种植。

(四)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围绕群众的需求,在入户调查、甄别落实的过程中,实现了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需求、第一时间疏导群众的情绪、第一时间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群众满意度,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凤凰镇毛冲村党员认领责任岗,在全村开展党的政策讲一讲、群众呼声传一传、邻里纠纷劝一劝、困难家庭帮一帮、致富技术教一教、房前屋后扫一扫、黄赌迷信管一管的“七个一”活动,赢得村民一片称赞。

五、经验和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既要在思想上不动摇、不含糊,又要在实践中找办法、找路径。在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就是要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回应群众最真实的心声中,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在满足群众最热切的期盼中体现领导核心地位。

(二)必须强化党员的主体作用。党员是服务群众的主体。强化主体地位,就是要以党组织为纽带,激发广大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推动党员带群众、群众促党员,让党员在为民服务、自我服务、互相服务、共享服务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组织的温暖,使“服务”真正成为主观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唯有这样,党的工作才能深受群众欢迎,党的根基才能根植人心。

(三)必须培养素质高的服务基层的干部队伍。队伍强,则服务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紧扣“懂服务、愿服务、爱服务”的目标,建立“一线锻炼、一线考核、一线选拔”的培养机制,促使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提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进而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水平强的服务骨干队伍,不断为服务型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四)必须创新内涵丰富的活动载体。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针对群众的自身实际,围绕“服务思路清、服务方向明、服务举措新、服务成效显”的总体目标,打造形质兼备、内涵丰富的活动载体,做到既遵循客观规律,又体现创新精神,既切合基层实际,又贴近群众需求。服务群众“三个需求”就是这样的活动载体,只有以需求为根本导向,才能让服务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必须形成功能完善的长效机制。服务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服务群众就要真诚倾听群众最真实的需求,下力气为满足群众需求,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服务的常态化和高效率,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彰显生机与活力。

最新模式再造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一切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堂效率。高效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高效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高效是学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础。有高效的老师才有高效的堂。教师高效,就是通过实施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习目标是学习中的主攻方向,其作用是明确学生学什么。指定好目标,整节就可以有的放矢。制定学习目标要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且目标制定要表述得当,具有可操作性。着力于学生基础,要从堂实际出发,做到少而精,不能多而杂,否则,会造成目标的达成肤皮潦草,只抓住了边缘,

而没有抓住根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单指语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很重要的一面应是高考成绩的提升。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结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还要结合高考的考点。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在教学目标设定时,与高考小说阅读的考点结合,我确定这样两个主要的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并分析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2、总结概括出小说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考虑好一节的目标后,还要考虑它的语言表述,因为不同的表述会影响语教学任务的设计与落实,也就直接影响了堂的有效度。比如某一教案《我与地坛》的“德育目标”“体悟珍爱生命,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教学中无法操作,更不便检测;不如修改为:“找出最能表明主人公人生追求与精神世界的句子,作一点评价。”语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至关重要,打造高效堂,从目标做起,就会事半功倍。

“先学”和前预习有很大的差别。语如果布置前预习只会增加学生负担并且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前预习很多时候得到的反馈是不真实的。既然是预习,第二天老师就要检查。老师一提问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什么都不会,因为他没有时间去预习。一是大家都知道!那这些问题还有讲的必要吗?本上干干净净而答案却完全正确。相信老师心里有数,会可能也是假会。因为他的答案有问题。表面上是做出了,但实际上懂吗?是为了应付老师。所以“先学”就要在堂上进行,在老师开讲之前,学生在老师积极地引导下,紧紧围绕本的学习目标,按照老师拟定好的自学指导题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实践。

在这一过程中,要达到学习的高效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拟定好自学指导题,清楚表达自学指导要求。在进行自学指导时应体现“五个明确”即明确自学时间、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达到的标准、教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所以,在教授《祝福》时我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列出本的情节提纲,并且思考作者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采用了何种顺序,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分钟后我找同学到黑板前填写情节提纲,标明小说的结构顺序。”(我在黑板上画出大体结构图)我的要求明确了时间是“分钟”,内容是“速读”,方法是“总结概括各部分的大意并列出本的情节提纲”,达到的标准是“能填写情节提纲”,老师检测的方法是“指名同学上台板演”。谁上台板演那?老师没说,人人都可能上。学生的自学相当于在做考前准备,所以有了这个自学指导就可以让同学明确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从而积极全力的投入到自学中,因此就会紧张高效。

在教的过程中还是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但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组织“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动而不浮动”。怎么做才能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地去和问题做斗争那?方法一是充分发挥“小教师”的作用,也就是陶行之先生所倡导的“小先生制”。分小组,小组之间比。组内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承包,并将比赛情况、相互管理情况纳入学生的考核评分中。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关注到自己学习的成果,还主动自觉地关注本组其他成员的学习成果,不仅能发现自己的问题,还能不断发现他人的问题,从而积极地解决自己与他人的问题。方法二是老师要切实做到两个“关注”。其实以学生为主,老师的任务不仅没有减轻,而是越越重了。老师要做问题的发现者、指导者、引领者。具体点就是: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关注学生的问题。所谓有问题的学生,是指那些不认真学习、不紧张投入的学生。教师要扫视每一个学生,如果发现不积极的学生,就要用自己认为恰当合理的方式去提醒他。所谓学生的问题,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对于这类问题教师不要立即教。先激励他们相互解决,共同研究,让学生在自己解决与合作解决中找到与困难做斗争的喜悦。真的不能解决了,老师在给以必要的引导、启示。这样让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紧张”状态中,从而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使学生因自主而高效。

堂检测是为了检查本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堂上所学的知识,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和调节教师的教学。合理有效的堂检测应该是贯穿堂教学始终的,绝不仅仅是最后几分钟的事情,它应该对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由于语学科的特殊性一篇要几时。所以每节的检测题目要求不尽相同。

新结束时,一是糖炒栗子,现炒现卖的积累性检测:学生稍微回忆一下刚刚学习的内容,对重要知识点如字词识记理解,古诗美积累等进行落实检测,夯实基础;二是对本内容进行归结检测:如一篇小说学完后,以小说人物为核心创作对联的方式检测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还可以写读书感悟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的理解程度;三是拓展延伸,提升能力的检测:每上完一篇,提供一篇与本类似的阅读段学生阅读,综合检测学生堂所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运用情况,将知识与方法转化成能力。总之,只有合理的组织堂检测,才能提高堂教学效率,实现真正的高效堂,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对“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这一问题的一些简单的认识。高效堂现在已经成为每一位老师的追求,高效堂改革任重而道远。

最新模式再造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一、“企业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成立的背景

高新区内企业类型较多、党员分散性强、流动性大,非公党建工作点多面广。由于非公企业多、情况复杂,党建工作中存在着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建工作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高新区紧紧围绕“推动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这一目标,不断创新园区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构建“企业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充分整合园区既有资源、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借鉴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强调集聚型、区域化管理,从而淡化组织隶属关系,构建大工委大党建的工作体系。

企业社区党委成立后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将企业分散的党组织整合起来,通过高新区党工委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解决企业党建工作不会干、不愿干、不想干的问题。二是通过分类建立服务中心,开展载体活动,为员工和党员提供便捷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为企业发展助力。三是通过探索推进区域化党建,有效解决覆盖面不高,工作有盲点的问题,做到党建工作全覆盖、服务全方位。

二、“企业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主要做法

推行“12345”工作模式:即建立一个企业社区党委,两个中心,三个平台,四个功能区,开展五项活动,推动非公党建向着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1.架构“一个党委”,以健全的组织体系实现园区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近几年的探索实践,高新区党工委认识到机制不顺、保障不力是造成非公党建发展不均衡的症结所在。为此,高新区党工委在区委非公党工委和高新区党建工作指导站的指导下,借鉴社区区域党建工作模式,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企业社区”综合党委为统领,以网格管理为依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一是创新领导体制。依托园区党工委,推行“区域化党建、社区化管理”工作模式,成立“企业社区”综合党委,建立党建工作指导站,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实行交叉任职,综合党委书记由高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担任,副书记由高新区党群办主任担任,委员由园区骨干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实行双重管理,在不改变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将市属企业和油田多种经营企业统一纳入管理体系。通过强有力的党建领导体系,将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效整合,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企业社区”综合党委每季度与园内企业党组织座谈研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并建立了党员联管、治安联防、安全联抓、卫生联管、环境联治“五联”服务机制,推动园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推进。三是推行网格管理。将园区石油装备制造、石油加工生产、电子信息产业等产业板块划分为3个区域网格,组建3个区域产业党总支,推选产业板块内天意石油、北沥集团、中蓝电子等龙头企业党组织书记任党总支书记,其他企业支部书记为党总支委员,统筹指导管理产业板块内企业党支部,形成“企业社区综合党委—产业党总支—企业党支部”的“1+3+n”网格化组织体系。

2.建设“两个中心”,以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阵地为企业构筑新“家园”。围绕打造审批不出园区、服务不离园区、检查不到园区、收费不进园区的“四不园区”工作目标,投入300万元,建成集税务、工商等6个服务窗口41项服务职能的现代化“便企服务中心”。便企服务中心采用公司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行模式,引入金融、法律、人事等中介机构,围绕简政放权和减轻企业负担,建立起便捷高效的标准化审批服务平台,全面实行ab岗工作制和“一门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制,零距离、全时域为企业提供服务。

建立党群活动中心,开展各类组织活动,丰富 “企业社区”的灵魂。有组织无阵地、有活动无场地、有创意无基地,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20xx年,高新区党工委高标准建成3000平方米的“党群活动中心”,企业党员在在这里进行学习、技能培训、文体竞赛、娱乐健身、职工联谊等活动,“党群活动中心”以其独特的场地和资源优势,成为面向全区、服务新区发展、服务企业党建、服务党员、服务职工群众的有效平台与窗口,从而实现了以活动凝心聚力、共筑和谐的目标。

3.打造“三个平台”,以便捷高效的服务助推企业赢得发展先机。一是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引领企业党员中的科技、技术骨干,交流前沿信息和技术,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引进、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二是打造审批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审批时限由最初的1年缩短至65天,并实行后置收费,还不断引入高水平中介机构为企业做好后续服务,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党建聚焦于服务带来的实际便利;三是打造网络活动平台。充分发挥qq群、微信、微博、远程教育终端的“微动力”作用,创办非公党建驿站qq群1个、有成员130人,“企业先锋微信群”1个、有成员90人,“高新区企业社区”微信公众号1个、关注数1140人,建立起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党建e阵地”,为园区企业和党员提供了集便捷性、实效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全景式学习交流平台,在促进企业间沟通和党员间交流、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设置“四个功能室”,以正向的激励和关怀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设置了“四个功能室”,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让职工“惑时有人解”“难时有组织帮”。成立“党员积分超市”。超市里内物品由高新区党工委和企业党组织出资共同采购,企业党员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积分,对应积分细则到超市兑换相应物品。目前已有560人兑换了价值近2万元的物品,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心理咨询室”。每周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咨询,有效缓解企业员工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让职工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成立“法律援助室”,每周四开放,由专业律师坐班解答企业员工法律诉求,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已为43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成立“党建储备基金室”。主要是把上级党委党费返还、财政补助、群团支持、园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赞助经费进行储备,并由专人进行管理。

5.开展“五项活动”,以党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换来企业共和谐。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坚持开展了“五项活动”促进企业营造和谐企业环境。一是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引导企业党员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二是开展职工文化月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三是开展青春联谊会,营造温馨、健康的交友环境,倡导时尚、高雅的交友理念,搭建真诚、友好的交友平台;四是开展支部委员主题沙龙活动,旨在提高企业党支部委员思想认识、提高理论水平和推动非公党建工作能力;五是开展创新主题社团活动,引导企业间构建“命运与发展共同体”共进共赢。

三、“企业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取得的成效

1.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构建“企业社区”大党建工作体系,形成党建引领推动发展的工作理念,使园区企业党组织从立起来到强起来,使企业实实在在获得收益。中蓝电子公司党支部成立以来,提升了企业发展动力和职工凝聚力,20xx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海兴科技公司党支部征集党员合理化建议,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斯比瑞公司党支部的杨士远、陆海研究院党支部的刘京松等党员同志成为园区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企业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已然得到充分体现。

2.党建工作已然成为企业升级发展的助力器

“企业社区”党委的建立,使高新区找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契合点,赋予非公党建工作更深层次的意义。一是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和审批服务平台,梳理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鼓励天意石油、渤海装备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为天意石油、渤海装备等企业争取并获得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资金1900万元;发挥投资牵动效应,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的支持,共有6个项目通过审批,获批资金7.01亿元。二是依托企业家联合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域内科技资源,目前已利用平台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中蓝电子、陆海研究院等20余家企业创造利润5亿余元;产业联盟作用凸显,成员单位增至200余家,借助联盟平台,已实现签约引进企业9家。三是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体系,以“一走访三推动”为载体,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存在问题,现已为中蓝电子、陕汽金玺等40余家企业争取各类政策扶持资金约5000万元。四是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种洽谈、产品展销和信息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帮助渤海重工、天意装备等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园区出口规模。先后在北京、盘锦两地召开了技术交流、项目对接会和国际市场开拓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五是创新小微企业党建工作机制,探索楼宇党建模式。紧跟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按照产业关联组建了“互联网+”楼宇党支部。科技孵化器相继获批省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在孵企业40余家,入驻率达90%。六是开展五项活动成果显著。对接兴隆企业家联合会,将党建触角延伸至会员企业。去年以来,共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周恩义为企业集中授课5次,举办主题沙龙13次,各类文体比赛15次,参与人员达5000余人次,有14名职工“脱单”,步入婚礼殿堂。尤其是兴隆工业企业家联合会、盘锦-北京石油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主题社团,帮助3家企业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地区建立出口及合作关系,开拓了国际市场,实现出口创汇4294万美元。

3.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起企业文化旗帜

“企业社区”党委通过加强引导、增进共识、创新方法、健全制度等措施,使企业党组织不断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一是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和文明示范岗,树立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工作人员典范,引导职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二是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以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为主体,将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集聚起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的发展成果更好的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三是塑造和谐共融的企业“家”文化。关爱困难党员及职工,建立了企业困难职工档案,组织机关和企业党员予以帮扶,同时加大企业党组织经费保障力度,激发了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目前,已为12家企业党组织在建设党建阵地、帮扶困难党员、开展活动等方面提供经费110余万元,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活力不断涌现。

四、“企业社区”工作模式的探讨

“企业社区”党委工作模式运行以来,围绕“推动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这一目标,利用各种服务平台,带领企业党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基本实现了“企业社区”党委的各项工作目标,但其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今后工作中的几点探讨:

(一)强化政治引领作用。“企业社区党委“要充分利用各种服务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党建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结合、与提升企业文化相结合,多举办岗位技能比赛,企业产品、技术对接,青年创客联盟等活动,充分释放红色发展动力。将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服务中体现组织优势,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真正实现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企业社区“党委真正成为企业创业的乐园,党员生活的家园。

(二)建立“园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动园区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建立党建互促、治安联防、安全联抓、卫生联管、服务联动的工作机制,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服务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以点带面,推进非公党建“双覆盖”。继续打造非公党建示范点。持续为新建企业党组织开展“三建三送”活动,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30%以上达标;建立激励制度。给予党建指导员和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适当工作补助,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和组织建设成熟率的双提速。同时,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企业税前列支1%作为党建经费的要求,协调区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加快落实;加大党建指导员、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为实现党建工作规范化运行打牢基础。

(四)建设党建app平台。平台包括动态展示、学习园地、支部建设、党员管理、积分之家、贴心服务,还包括“两学一做”、“两会”阶段性专栏,并将逐步实现微图书馆、网上平台视频直播等常态化专栏和评先选优、收缴党费、组织关系接转等项目,真正实现非公党建便捷化、信息化、智慧化。

最新模式再造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一、“企业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成立的背景

高新区内企业类型较多、党员分散性强、流动性大,非公党建工作点多面广。由于非公企业多、情况复杂,党建工作中存在着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建工作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高新区紧紧围绕“推动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这一目标,不断创新园区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构建“企业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充分整合园区既有资源、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借鉴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强调集聚型、区域化管理,从而淡化组织隶属关系,构建大工委大党建的工作体系。

企业社区党委成立后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将企业分散的党组织整合起来,通过高新区党工委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解决企业党建工作不会干、不愿干、不想干的问题。二是通过分类建立服务中心,开展载体活动,为员工和党员提供便捷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为企业发展助力。三是通过探索推进区域化党建,有效解决覆盖面不高,工作有盲点的问题,做到党建工作全覆盖、服务全方位。

二、“企业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主要做法

推行“12345”工作模式:即建立一个企业社区党委,两个中心,三个平台,四个功能区,开展五项活动,推动非公党建向着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1.架构“一个党委”,以健全的组织体系实现园区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近几年的探索实践,高新区党工委认识到机制不顺、保障不力是造成非公党建发展不均衡的症结所在。为此,高新区党工委在区委非公党工委和高新区党建工作指导站的指导下,借鉴社区区域党建工作模式,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企业社区”综合党委为统领,以网格管理为依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一是创新领导体制。依托园区党工委,推行“区域化党建、社区化管理”工作模式,成立“企业社区”综合党委,建立党建工作指导站,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实行交叉任职,综合党委书记由高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担任,副书记由高新区党群办主任担任,委员由园区骨干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实行双重管理,在不改变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将市属企业和油田多种经营企业统一纳入管理体系。通过强有力的党建领导体系,将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效整合,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企业社区”综合党委每季度与园内企业党组织座谈研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并建立了党员联管、治安联防、安全联抓、卫生联管、环境联治“五联”服务机制,推动园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推进。三是推行网格管理。将园区石油装备制造、石油加工生产、电子信息产业等产业板块划分为3个区域网格,组建3个区域产业党总支,推选产业板块内天意石油、北沥集团、中蓝电子等龙头企业党组织书记任党总支书记,其他企业支部书记为党总支委员,统筹指导管理产业板块内企业党支部,形成“企业社区综合党委—产业党总支—企业党支部”的“1+3+n”网格化组织体系。

2.建设“两个中心”,以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阵地为企业构筑新“家园”。围绕打造审批不出园区、服务不离园区、检查不到园区、收费不进园区的“四不园区”工作目标,投入300万元,建成集税务、工商等6个服务窗口41项服务职能的现代化“便企服务中心”。便企服务中心采用公司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行模式,引入金融、法律、人事等中介机构,围绕简政放权和减轻企业负担,建立起便捷高效的标准化审批服务平台,全面实行ab岗工作制和“一门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制,零距离、全时域为企业提供服务。

建立党群活动中心,开展各类组织活动,丰富 “企业社区”的灵魂。有组织无阵地、有活动无场地、有创意无基地,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20xx年,高新区党工委高标准建成3000平方米的“党群活动中心”,企业党员在在这里进行学习、技能培训、文体竞赛、娱乐健身、职工联谊等活动,“党群活动中心”以其独特的场地和资源优势,成为面向全区、服务新区发展、服务企业党建、服务党员、服务职工群众的有效平台与窗口,从而实现了以活动凝心聚力、共筑和谐的目标。

3.打造“三个平台”,以便捷高效的服务助推企业赢得发展先机。一是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引领企业党员中的科技、技术骨干,交流前沿信息和技术,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引进、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二是打造审批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审批时限由最初的1年缩短至65天,并实行后置收费,还不断引入高水平中介机构为企业做好后续服务,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党建聚焦于服务带来的实际便利;三是打造网络活动平台。充分发挥qq群、微信、微博、远程教育终端的“微动力”作用,创办非公党建驿站qq群1个、有成员130人,“企业先锋微信群”1个、有成员90人,“高新区企业社区”微信公众号1个、关注数1140人,建立起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党建e阵地”,为园区企业和党员提供了集便捷性、实效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全景式学习交流平台,在促进企业间沟通和党员间交流、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设置“四个功能室”,以正向的激励和关怀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设置了“四个功能室”,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让职工“惑时有人解”“难时有组织帮”。成立“党员积分超市”。超市里内物品由高新区党工委和企业党组织出资共同采购,企业党员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积分,对应积分细则到超市兑换相应物品。目前已有560人兑换了价值近2万元的物品,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心理咨询室”。每周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咨询,有效缓解企业员工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让职工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成立“法律援助室”,每周四开放,由专业律师坐班解答企业员工法律诉求,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已为43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成立“党建储备基金室”。主要是把上级党委党费返还、财政补助、群团支持、园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赞助经费进行储备,并由专人进行管理。

5.开展“五项活动”,以党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换来企业共和谐。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坚持开展了“五项活动”促进企业营造和谐企业环境。一是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引导企业党员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二是开展职工文化月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三是开展青春联谊会,营造温馨、健康的交友环境,倡导时尚、高雅的交友理念,搭建真诚、友好的交友平台;四是开展支部委员主题沙龙活动,旨在提高企业党支部委员思想认识、提高理论水平和推动非公党建工作能力;五是开展创新主题社团活动,引导企业间构建“命运与发展共同体”共进共赢。

三、“企业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取得的成效

1.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构建“企业社区”大党建工作体系,形成党建引领推动发展的工作理念,使园区企业党组织从立起来到强起来,使企业实实在在获得收益。中蓝电子公司党支部成立以来,提升了企业发展动力和职工凝聚力,20xx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海兴科技公司党支部征集党员合理化建议,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斯比瑞公司党支部的杨士远、陆海研究院党支部的刘京松等党员同志成为园区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企业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已然得到充分体现。

2.党建工作已然成为企业升级发展的助力器

“企业社区”党委的建立,使高新区找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契合点,赋予非公党建工作更深层次的意义。一是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和审批服务平台,梳理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鼓励天意石油、渤海装备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为天意石油、渤海装备等企业争取并获得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资金1900万元;发挥投资牵动效应,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的支持,共有6个项目通过审批,获批资金7.01亿元。二是依托企业家联合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域内科技资源,目前已利用平台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中蓝电子、陆海研究院等20余家企业创造利润5亿余元;产业联盟作用凸显,成员单位增至200余家,借助联盟平台,已实现签约引进企业9家。三是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体系,以“一走访三推动”为载体,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存在问题,现已为中蓝电子、陕汽金玺等40余家企业争取各类政策扶持资金约5000万元。四是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种洽谈、产品展销和信息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帮助渤海重工、天意装备等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园区出口规模。先后在北京、盘锦两地召开了技术交流、项目对接会和国际市场开拓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五是创新小微企业党建工作机制,探索楼宇党建模式。紧跟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按照产业关联组建了“互联网+”楼宇党支部。科技孵化器相继获批省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在孵企业40余家,入驻率达90%。六是开展五项活动成果显著。对接兴隆企业家联合会,将党建触角延伸至会员企业。去年以来,共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周恩义为企业集中授课5次,举办主题沙龙13次,各类文体比赛15次,参与人员达5000余人次,有14名职工“脱单”,步入婚礼殿堂。尤其是兴隆工业企业家联合会、盘锦-北京石油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主题社团,帮助3家企业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地区建立出口及合作关系,开拓了国际市场,实现出口创汇4294万美元。

3.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起企业文化旗帜

“企业社区”党委通过加强引导、增进共识、创新方法、健全制度等措施,使企业党组织不断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一是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和文明示范岗,树立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工作人员典范,引导职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二是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以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为主体,将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集聚起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的发展成果更好的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三是塑造和谐共融的企业“家”文化。关爱困难党员及职工,建立了企业困难职工档案,组织机关和企业党员予以帮扶,同时加大企业党组织经费保障力度,激发了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目前,已为12家企业党组织在建设党建阵地、帮扶困难党员、开展活动等方面提供经费110余万元,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活力不断涌现。

四、“企业社区”工作模式的探讨

“企业社区”党委工作模式运行以来,围绕“推动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这一目标,利用各种服务平台,带领企业党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基本实现了“企业社区”党委的各项工作目标,但其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今后工作中的几点探讨:

(一)强化政治引领作用。“企业社区党委“要充分利用各种服务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党建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结合、与提升企业文化相结合,多举办岗位技能比赛,企业产品、技术对接,青年创客联盟等活动,充分释放红色发展动力。将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服务中体现组织优势,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真正实现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企业社区“党委真正成为企业创业的乐园,党员生活的家园。

(二)建立“园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动园区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建立党建互促、治安联防、安全联抓、卫生联管、服务联动的工作机制,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服务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以点带面,推进非公党建“双覆盖”。继续打造非公党建示范点。持续为新建企业党组织开展“三建三送”活动,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30%以上达标;建立激励制度。给予党建指导员和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适当工作补助,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和组织建设成熟率的双提速。同时,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企业税前列支1%作为党建经费的要求,协调区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加快落实;加大党建指导员、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为实现党建工作规范化运行打牢基础。

(四)建设党建app平台。平台包括动态展示、学习园地、支部建设、党员管理、积分之家、贴心服务,还包括“两学一做”、“两会”阶段性专栏,并将逐步实现微图书馆、网上平台视频直播等常态化专栏和评先选优、收缴党费、组织关系接转等项目,真正实现非公党建便捷化、信息化、智慧化。

最新模式再造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自1992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在数量、质量、种类以及服务功能、孵化效果等方面实现了全面提高,已初步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模式。

1.1发展总体情况截止2013年末,江苏省已建成并纳入全省科技系统统计序列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46家,国家级科技创业园达107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达93家;孵化面积达到2416万平方米,占全国的1/3;在孵企业24930家,占全国的1/4;服务和管理人员队伍达7411人;在孵企业从业人员570579人。江苏省孵化器数量、孵化场地面积、在孵企业数量等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1.2主要成效

1.2.1孵化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以科技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提供研发经营场地、共享设施和多元化的创业服务,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成活率和成长性,成为江苏创办高科技企业的首选之地。2013年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24930家,当年新增在孵企业4294家;累计毕业企业6496家,当年毕业企业886家。

1.2.2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凭借良好的创业服务和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日益成为各地“筑巢引凤”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截止2013年底,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共集聚了超20万科技人才,其中千人计划人才364人、留学归国人员6983人。

1.2.3培育了一批高科技新兴产业以强化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创新服务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专业孵化器建设,不断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截至2013年底,江苏省建有各类专业孵化器95家,孵化面积70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916家,覆盖软件、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动漫、环保、新材料、工业设计、微电子、光机电等多个产业领域。

1.2.4探索了科技创业市场化运作新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探索孵化器市场化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新模式,推进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由早期的政府主导向企业、高校、社会机构等多元化投资发展,采用企业化管理的孵化器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3年底,运行主体为独立企业法人的孵化器有273家,占全省61.2%,以民营企业为主投资建设的有92家,为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2.1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目前,我省各地孵化器主要还处在载体建设阶段,数量多但质量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提升创业辅导、研发设计、实验测试、技术转移、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投融资、政策咨询等服务功能,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2.2区域的发展和分布均衡目前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多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苏南地区,特别是综合发展能力较强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六成成立在苏南地区,虽然近几年苏中和苏北地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和规模增长都较快,但是孵化器建设的区域不平衡性依然存在。

2.3孵化器建设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江苏省孵化器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存在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滞后等问题,需要鼓励引导更多企业、专业机构等投资、运营孵化器,更好地适应创业企业专业化服务需求。

3.1加强标杆孵化器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和建设一批区域标杆、独具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充分发挥优秀孵化器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能力。推动其他孵化器围绕区域标杆孵化器评价标准开展综合评价和自我评价,加强孵化服务能力建设。

3.2打造“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孵化体系通过建立“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孵化服务,形成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的全产业孵化创业孵化体系条,最终实现产业集群。

3.3健全孵化器的投融资功能鼓励各孵化器为不同孵化阶段的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充分利用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苏科贷”等专项资金作用,进一步引导创投、金融等机构加大对孵化器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

3.4不断创新孵化形态,鼓励多形态孵化器创新发展大力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机构、大学等创办孵化器,支持专业化民营企业运营孵化器,提升市场化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孵化器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