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1:10:19 页码:12
2023年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优质13篇)
2023-11-18 01:10:19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写一篇完美的心得体会需要我们运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达思想和观点。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展示了不同人在不同场景下的独特思考和体悟,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到心得体会的重要性。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曲阜行,是对于孔子故里的一次深入体验,也是对中国文化传承的一次感悟。这次行程让我对孔子及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使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以下是我在曲阜行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传承有道,“仁、义、礼、智、信”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具有独特的意义。漫步在曲阜孔庙,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孔子及其学说产生了共鸣。孔子提倡仁爱之道,主张以仁心对待他人,以义为准则行事,以礼仪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智慧思考问题,以诚实守信为品行准则。这样的思想观念至今仍然深入人心,成为我们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曲阜行让我体会到,传承是一种承担和责任,也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第二段:教育无止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信念恒久不变。

在曲阜,我参观了孔庙中的文庙和孔子学堂。文庙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而孔子学堂则是一个充满鲜活气息的地方。在这里,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为教育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孔子一生都致力于提倡教育,他有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信念。他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真知积累智慧。曲阜行让我明白到,教育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不懈的追求,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智慧和品格的熏陶。

第三段:君子修身,家庭和睦,社会和平。

曲阜行中,我参观了孔庙和孔府。孔庙是孔子和一些贤人、圣人的牌位殿堂,象征着“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而孔府则是孔子在世时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家庭的缩影。从这里我可以感受到,孔子提倡的“君子”不仅是指高官显贵,更是指一个具备道德修养、自律自强的人。他认为一个人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和谐的社会。曲阜行让我明白到,一个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平都是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第四段:农耕文明,勤劳智慧的结晶。

曲阜行让我有幸参观了曲阜博物馆,里面展览了曲阜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人们的勤劳和智慧。曲阜地处山东省,自古以来就以勤劳著称,曲阜的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博物馆里我了解到,古人在曲阜营造了许多水利工程,使曲阜成为水稻产区,创造了丰富的农业产出。曲阜行让我明白到,只有通过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才能够创造出丰饶的物质财富,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第五段:文化传承,追求精神上的追求与自我超越。

曲阜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孔子及其思想,也使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曲阜行让我懂得了传承是一种承担和责任,教育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不懈的追求,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农耕文明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通过这次曲阜行,我懂得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在其中的责任和担当。我将会把所学所思在实践中付诸行动,助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对待我的人生。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山东曲阜孔府。

导游词。

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参加“黑龙江”旅游团,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山东省的西南部去游览参观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

大家快来看,这里就是有名的孔林。你们看这地上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有羊﹑马﹑牛﹑猪﹑兔……哇,十二生肖全在里面呀!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地上有这么多墓碑吗?这是因为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埋葬了孔子祖祖孙孙共76代,旁系子孙已至78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已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接下来,我带大家去游孔庙。你们看,孔庙有九进院落,前三座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牌坊。第四进院落是一座三重檐的阁楼——奎文阁。阁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游客们,我们马上要进孔庙的第七进院落——大成殿了,它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是孔庙的核心。在殿前有一名为“杏坛”的亭,据历史记载,说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你们可以拍拍照。

好,游客们,我们现在要去孔府了,先点下人数。一、二、三、四……,好,到齐了,出发。我刚才好像听到某个游客问孔府是干什么的,其实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世代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就是北京故宫)的最大府第。孔府沿用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前堂供处理公务、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称为官衙;后寝是家族生活的场所,称为内宅。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府内存有着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说了这么多关于孔子的庙府,也应该说一说孔子这个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庙、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极具建筑艺术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们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在这里生长着一万七千余株古树名木,不仅见证了“三孔”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的宝贵素材。

游客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会,感谢你们支持我们“黑龙江”旅游团,希望你们下次再随我们的“黑龙江”旅游团玩,谢谢,再见。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

名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yi4)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yan3),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曲阜的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国家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曲阜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新老景点浑然一体,相映生辉的旅游资源新格局,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孔庙,很荣幸和大家在这里相逢。

我是你们的导演,我姓吴,口天吴,大家可以叫我小吴或吴导。

接下来的美好时光就由我和你们一起度过。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住宅被改成孔庙。

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邸。

孔庙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的家族墓地。

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和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

孔府位于孔庙的东侧。

始建于宋代,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部事务。

它布局匠心,是园林结合的范例。

下面我们要去参观孔林了,孔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到那儿要坐20分钟左右的车,大家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会儿吧。

孔林到了。

孔林又称至圣林,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

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林中的墓碑,除了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在孔庙、孔府和孔林的这段时光,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曲阜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孔子的故乡,素有“文化古城”的美誉。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能够到访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亲身感受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收获颇丰。

第一段:曲阜的岗位名胜。

曲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孔庙和孔府了。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孔庙就是为了纪念孔子而建立的。我登上了孔庙的顶楼,俯瞰着整个城市,我感到很激动,因为从楼上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凝聚在这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个历史名城。同时,在孔庙的南边还有孔府,这里是孔子的后人居住的地方,建筑风格与孔庙类似,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第二段:曲阜的文化氛围。

曲阜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个城市中,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让我感受到不同于现代城市的独特魅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曲阜图书馆,这是一座综合性的文化中心,有大量的书籍、文化展览和艺术表演。在这里,我能够看到舞蹈和音乐表演,还能够品尝到正宗的曲阜小吃。这里的文化氛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厚思想和哲学。

第三段:曲阜的饮食文化。

曲阜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这座城市的餐饮经济发达,有很多有名的小吃店和餐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曲阜大肉夹馍和曲阜鞋底火烧。到曲阜旅游,我必须要尝一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在这里,我品尝到了大肉夹馍,内馅肉质鲜美,配上脆皮面饼非常适口;而鞋底火烧则是鸡肉、蘑菇、肝肠等多种食材组成的绿色植物可爱形态的火烧,入口外脆里嫩,吃起来非常香。

第四段:曲阜的民俗文化。

曲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比如,每年农历十月十一日至十三日,曲阜会举行盂兰盆会活动。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当地居民都穿着传统的汉服,跳着传统的舞蹈,场面十分壮观。而在曲阜的街道上,有很多小贩穿着传统的衣服,在卖着当地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十分有趣。这种传统的民俗文化让我感受到了曲阜的历史和文化。

第五段:结语。

曲阜,是一座饱含着文化韵味的古城。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孔子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入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曲阜让我领略到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同时也让我更加爱上了中国。我相信,曲阜的魅力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发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曲阜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古城,曾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中心,素有“文庙之乡”之称。最近我有幸来到曲阜,参观了孔庙、孔府等许多名胜古迹,对于曲阜的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曲阜之行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思考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首先,曲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文庙之乡”,曲阜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尤其是孔庙和孔府,它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古代学府,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厚重和丰厚的精神财富。在孔庙内,我看到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祭祀文化,感受到了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在孔府内,我了解到儒家文化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了解到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性。曲阜的古迹和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文化符号,让我不由得对古代文化的辉煌和深远感到敬佩。

其次,在曲阜的旅行中,我对传统文化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曲阜的文化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思考我们根源的一种方式,它是我们确保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随着快速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便我们的文化传统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文明相通,获取更多的共识。曲阜的旅行让我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更激发了我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

然而,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挑战和困境。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甚至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存有质疑。我们必须找到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普及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曲阜的尝试不仅仅是以旅游为手段,更是通过一系列延伸的文化产品的发展,如迎春花市、传统手工艺展销会等,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与传统文化。这些努力帮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后,曲阜之行让我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曲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尊重,培养更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同时,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支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曲阜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思考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一起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上发扬光大。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在曲阜周游的经历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曲阜这座历史名城的魅力与温暖。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承载着世界文化的重量,同时又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次游曲阜之行,不仅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让我体验到了曲阜人民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对孔庙的体会。

曲阜的主要景点之一是孔庙,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师傅祭祀场所,它展示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在孔庙内,我看到了许多古代的建筑和雕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尤其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在孔庙内举行的祭孔仪式,人们庄严而虔诚地向孔子默哀,并献上花圈和香烛。这个仪式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敬重和传承的重要性。

第三段:对孔府的体会。

孔府是孔子的家族住宅,也是他世代子孙居住的地方。当我走进孔府的时候,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了古代世界。孔府的建筑非常宏伟,布局严谨,富有明清时期的特色,每一个建筑都流露着庄重肃穆的氛围。在孔府的内部,我看到了孔子的文物和生活用品,更加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既是一个文化的宝库,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第四段:对泰山的体会。

除了孔庙和孔府,泰山也是曲阜的一大旅游胜地。作为中国五岳之首,泰山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我翻越泰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壮观的山岳之美和身心挑战的乐趣。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道教和佛教的庙宇,感受到了信仰给人们带来的力量和祥和。同时,我也了解到泰山是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祭天的重要地点,这使得泰山更加神圣庄重。登上泰山的巅峰,我俯瞰着山下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敬畏。

第五段:总结。

通过此次游曲阜之行,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承的重要性。曲阜的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暖和热情。无论是孔庙还是孔府,都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登上泰山也让我意识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整个曲阜之行,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给了我珍贵的回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去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曲阜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名城,孔子的故乡也在这里。我此次来到曲阜,是为了拜访孔子的故居和感受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在这次旅行中,我获得了很多体验和启示,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逛孔庙,感受孔子的博大精深。

在曲阜必须逛的景点就是孔庙了,这里是孔子生前祭祀天地的地方,每年祭孔大典都会在这里举行。在这里,我看到了孔子作为一代伟大思想家的博大精深,更深刻地认识了他智慧和人格的做人处世哲学,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第二段:登岱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岱山是曲阜市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登上岱山,可以看到壮观的景色,感受到秀美的山水,领会到自然派的艺术化之美。这里的生态环境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意义。

第三段:闻鼓楼,感受历史的厚重。

鼓楼是曲阜古城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我从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鼓楼为曲阜古城提供了一种历史感觉,给旅行者带来了一种感慨,体验到了古城的绚烂和辉煌。

第四段:漫步大儒巷,感受传统文化的现实感。

大儒巷是曲阜最有名的文集市街,是曲阜古城中最具有乡土特色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传统文化的现实感。街道两旁的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我深入其中,了解了众多的文化艺术品,感受到曲阜文化在当代的生动呈现。

第五段:品尝孔府菜,感受传统文化的美食。

曲阜的传统美食是孔府菜,是源于孔子故居的一种素食。在曲阜游玩之余,品尝孔府菜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我认为,食物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而对于旅游者来说,品尝当地传统美食更是一种难得的文化体验。

总结:

曲阜之行虽然是短暂的旅行,但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厚重和深远。在这次旅行中,我看到了古代文化的璀璨,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和魅力。通过这次旅行,我更加认识到自我和历史、传统和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在不断反思自己,从而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曲阜,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境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城,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在曲阜游览的一天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历史的底蕴。下面将从游览孔庙、孔庙大成殿、孔庙的石碑林、曲阜的曲水亭、尊圣阁五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曲阜的心得体会。

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孔庙了。我游览的孔庙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古建筑群,它是孔子祭祀家族的场所,也是向孔子进贡的地方。孔庙建筑非常精美,尤其是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成殿,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我沿着宽广的大街走进了大成殿,看到了里面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仿佛身临其境地见到了这位伟大思想家。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孔子的伟大思想产生了更深的认识。

与孔庙相连的是孔庙的石碑林,这里保存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石碑。石碑林坐落在一个幽静的庭院里,周围环绕着参天大树,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描绘历史场景和名人墓志铭的石碑,仔细品味每一块石碑上的文字和图案,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也体味到了文字的力量和思想的智慧。

曲水亭是曲阜的另一处著名景点,位于孔庙的东面。曲水亭是一座园林式建筑,以其曲曲弯弯的小径和曲折的小河而得名。我沿着曲折的小径,漫步在曲水亭的庭园中,享受着那里独特的山水景观。在赏景的同时,我不禁思考起了儒家文化,曲水亭的弯弯曲曲是否寓意着人生的曲折与缠绵?或许这正是儒家文化中“君子以自强不息”、“治人以治己”的精神所在。

尊圣阁是曲阜另一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景点,这是一座供奉孔子和十八位圣哲像的庙宇。当我步入尊圣阁时,一股庄严肃穆的氛围弥漫在四周。我仔细观察着每一尊圣哲的雕像,想象着他们的思想和品质。这些圣哲的形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儒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力量,也让我思考起如何尊重他人、做一个优秀的人类的问题。

曲阜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城,而儒家文化则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曲阜的一天里,我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了解了曲阜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游览孔庙、大成殿、石碑林、曲水亭和尊圣阁,我不仅认识了孔子这位伟大思想家,也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庄严神圣。曲阜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它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我们当代人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影响。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曲阜孔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曲阜的象征,也是儒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地点之一。我有幸前往曲阜孔府参观,深刻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孔子的伟大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建筑特色、文化传承、心灵撞击以及个人收获五个方面来展开讲述我的曲阜孔府心得体会。

首先,回望历史背景,曲阜孔府作为孔子及其后裔居住和传承儒家思想的家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曲阜孔府的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了解到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儒家思想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正是因为有了孔子和儒家的智慧,中国文明才得以传承发展至今。

其次,曲阜孔府的建筑特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个孔府的建筑布局精心独特,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尤其是祭孔大典举行的大成殿和瞻先亭,气势恢宏,一派庄严肃穆。走在青石板上,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尊崇孔子的庄严氛围。

再次,曲阜孔府的文化传承令人敬佩。在曲阜孔府的孔庙和孔府各处,我看到了许多孔子及其后裔的墨宝、文苑、诗碑等,感受到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同时,在孔庙中,我也亲眼目睹了当代状元在这里举行祭孔祭祀的仪式。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儒家文化传承的力量和生命力,也让我对自己身为中国人的身份感到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曲阜孔府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撞击。在参观中,我读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思考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在孔庙的草坪上,我坐下静心思考,逐渐领悟到了知行合一的道理。我明白了只有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并将其反哺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最后,曲阜孔府的参观给我带来了很多个人收获。首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次,我明白了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接着,我也体验到了自身对于文化的责任感,明白了我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最重要的是,我也更加崇敬孔子及其后裔,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中华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曲阜孔府是一座闪耀着中华文明光辉的圣地,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核。通过这次参观,我深深感受到了孔子的思想力量和儒家文化的魅力。我将会继续学习儒家思想,秉持孔子的智慧,努力将它们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九

曲阜研,是指访问曲阜孔庙和孔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曲阜研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历史地标和文化胜地的游览,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悟与理解。在我对曲阜的深入研究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曲阜研的重要性,对于我个人的思想和人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曲阜研使我对孔子和儒家思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沐浴着孔子的文化氛围。参观了孔庙和孔府,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孔子的做人原则和为政之道。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并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灵感和引导,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其次,曲阜研增强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在参观曲阜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让我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了更深的认同感。我意识到,只有了解和传承好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曲阜研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宝藏,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曲阜研也使我对教育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提出了“六艺”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曲阜孔庙中的壁画和碑文,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学习和讲学情景,这激励和启发着每一个到此一游的人。曲阜研使我望见到教育的巨大力量,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成为有价值和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此外,曲阜研也让我深刻体味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真理。在参观孔庙和孔府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孔子的师友之间充满了高强智慧的智囊团,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子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个勤奋而谦虚的学者。他终其一生都在学习、思考和反思。这让我明白到,学习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只有勤奋学习,不断思考,才能有所收获。

最后,曲阜研使我对传统文化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和孔府是世界文化的瑰宝。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多元性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曲阜的访问过程中,我不禁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曲阜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收获。通过这次研究,我对孔子和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自豪感。我也更加明白了教育的伟大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曲阜研也提醒我要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这次研究不仅让我拓宽了视野和见识,更为我今后的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与时俱进,致力于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十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历史名人辈出的地方。作为一名学生,来到这里,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深深地领悟了那些历史名人的智慧和思想,本文将围绕着曲阜的文化,学习,寻访,分享这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文化感悟。

作为孔子故乡,曲阜文化自然是其标志。到了曲阜,必然要参观孔庙、孔林、三孔等重要文化遗址。逛完这些地方,深刻体验到了孔子所倡导的“仁义诚信”,更加明白了古代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让我感慨久久不能平复。

第三段:学习体会。

到曲阜来,最主要的也是要学习如何学习。曲阜有齐鲁书院、官学、贡院等众多名校,不只是孔子学习之地,也是很多历史名人的学府。到了曲阜,参观这些名校对我来说是必须的,看到那些用功读书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历史名人,也激起了我自己学习上的动力和信心。

第四段:寻访心得。

除了学习,也要到曲阜寻访历史文化,去感受那种穿越时光重返古代的感觉。到了九曲桥,在那棵古树下,沐浴着微风拂面,清闲自得,仿佛时间凝固了。走在曲阜的街道,感受到那种清幽自得的气息,仿佛走过了一个古老的时空。

第五段:体验感想。

曲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这样一种惬意和自然,纵观历史,中华文化承载了人类最深刻的思想和精神内涵。来到这里,让我不仅学到了这些历史知识和文化传承,而且感悟到了那些伟大的教育思想和做人原则,更让我更加明白了我自己应该怎么样去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学生。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一

衍圣公府俗称“孔府”,位于山东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我国现在唯一较完整的明代公爵府。衍圣公为孔子嫡裔子孙世袭爵位,其职责为管理孔子的祀事及孔氏的族务。以下是关于山东曲阜孔府导游词,欢迎大家参考!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孔庙,很荣幸和大家在这里相逢。

我是你们的导演,我姓吴,口天吴,大家可以叫我小吴或吴导。

接下来的美好时光就由我和你们一起度过。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住宅被改成孔庙。

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邸。

孔庙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的家族墓地。

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和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

孔府位于孔庙的东侧。

始建于宋代,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部事务。

它布局匠心,是园林结合的范例。

下面我们要去参观孔林了,孔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到那儿要坐20分钟左右的车,大家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会儿吧。

孔林到了。

孔林又称至圣林,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

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林中的墓碑,除了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在孔庙、孔府和孔林的这段时光,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曲阜位于山东中部。

公元前11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

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

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

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

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

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

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

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

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

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

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

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

现有文物112处,其中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

孔庙、孔府、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中国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寿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

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亲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我们现在看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

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

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

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

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

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

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近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

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

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

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神道。

“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

重要的庙宇前都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

万仞宫墙。

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

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

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

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

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亦说此墙深壁高垒非常坚固。

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金声玉振坊。

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

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理也”,是击磬告终,“玉振”为磬落的声音,称“终条理也”,赞扬孔子的学问是集先贤先圣之大成,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金声”钟的声音,始,“玉振”磬的声音,终。

这也是办事要“有始有终”成语的来源。

“金声玉振”是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定的。

“二柏担一孔”。

过玉振坊这个单孔的石拱桥,东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二柏担一孔”。

这桥名曰:“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义为“盼水”。

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买卖盼发财,过日子盼兴旺。

下马碑。

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公元1191年专立的下马碑,下轿碑。

西边的碑早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尊敬。

棂星门。

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

“棂星门”系乾隆御笔。

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太和元气坊。

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极赞孔子的思想,主张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万物。

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阴阳之合”,称“太和”之气是最基本的东西,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

“太和元气”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至圣庙坊。

明代所建“至圣庙坊”,是汉白玉的,上饰火焰宝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这道院的东西对衬各建一处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环绕,千头万续,下有八个怪兽,叫“天龙神狮”,相传它威严灵感,可驱除邪恶,匡扶正义。

东边牌坊上书:“德侔天地”,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

西边的牌坊上书“道冠古今”,赞孔子思想、办法古今都是盖世之冠。

圣时门。

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

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对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圣人的圣迹归纳为四句话: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

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

都走快覩门、仰高门。

快覩门,取先睹为快之意。

就是说孔子的学问“五经四书”,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习,以先见到先读为快乐。

仰高门。

根据颜回赞扬孔子的一段话命名的。

颜回说,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赞孔子学问向上看不到顶,叫“弥高”,学起来文言文很难懂,叫“弥坚”,高不是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学到的。

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说我以礼。

”俺老师循循善诱,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礼节。

汉石人。

仰高门里亭子里有两位历史价值很高的汉石人,一位是“亭长”,(汉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门之卒,都是鲁王墓前守卫的。

石人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对研究汉代服装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金水桥,这道桥,同故宫前的桥同名,称金水桥,又叫碧水桥,三孔排列,绿水荡漾。

弘道门。

过金水桥是明代皇帝钦定的“弘道门”,取“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意。

孔子是个普通文人,为什么成为圣人?赞孔子总结了先贤先圣的经验,尤其弘扬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人能弘道,说人能指挥创造一切,非道弘人,并不是一切指挥人,这是赞扬人的主观能动性。

”弘道门下有两块石碑,东边的四棱碑是“曲阜历代沿革志”记载了曲阜沿革变迁的历史,元代所立,史料价值很高,西边的是“处士先生墓志”,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大中门。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大门,称“中和门”,意为用孔子的思想处理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明代扩建庙改称“大中门”,赞孔子的学问是集人类知识之大成,中,取“中庸”之意,“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不偏,庸不易。

离开中者,就不是正道,成了邪道、歪门。

就是说不左不右,公平正道,向前为中庸。

大中门东西两头有角楼两座是守卫孔庙用的。

同文门,四大名牌,孔庙图。

进入大中门里左右有四块大碑。

西边的明弘治碑,讲的纲常伦理。

弘治碑右侧有明代才子湖南长沙李东阳绘制的“孔庙图”价值很高。

成化碑,是明代成化皇帝朱见深所立。

有两个情况引起历代大家名人的注意。

一是成化碑正楷字写的好、规范化、标准化,精湛引人,字体笔法有“著称于世”的评语;二是对孔子评价最高,历代皇帝对孔子都有评说,评价最高的是成化皇帝,他把孔子的思想、办法比作吃饭、穿衣、花钱,一天也离不开,有了孔子的道理和办法,就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不然就乱套啦。

说有孔子之道则有天下,没孔子之道则无天下,反孔子之道则失天下。

如碑文称:“朕唯孔子之道,天下一日不可无焉,有孔子之道则纲常正而伦理明,万物各得其所矣...,孔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天生孔子纵之为圣,生之安行仁义中正,师道兴起,从游三千,往圣是继。

同文门。

取“人同心”字同文之意。

是说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干好事业;文字要统一,有统一的文字才能记载历史传播经验,随意造字就会乱套。

同文门是奎文阁前的重要屏障。

奎文阁,原为藏书楼,是收藏御赐书籍的地方。

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金章宗重修时改为“奎文阁”。

这座独特雄伟的建筑,完全是木质结构,在中国楼的建设上称孤例。

经过几次地震,奎文阁没有震毁。

清康熙5年地震“十间房子倒者有九,存者有一,奎文阁巍然不动”。

明代吏部尚书李东阳专写了“奎文阁赋”,赞奎文阁的建筑研究价值。

就是廊下东头这块碑。

楼阁前这东西两院称:“斋宿”,是祭祀人员斋戒、沐浴的地方。

东院是衍圣公斋宿所,清康熙、乾隆祭孔时都在东斋宿盥洗。

西院是从祭人员的斋宿。

孔子七十一代孙孔昭薰将庙内宋、元、明、清五朝代拜孔庙碑130多块集中镶嵌在院墙上,故西斋宿又称碑院。

十三碑亭。

这是孔庙的第六进院落,亭内立有55块碑,是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所立,其内容都是皇帝、钦差拜孔、对孔子的追谥、评价,历次修孔庙的记载,有汉、满、蒙、八思巴文等文字。

南八北五,所以称十三碑亭,因为都是经皇帝批准立的碑,因此又叫御碑亭。

东起前排第三、六两个亭子是金代所建,是我国现存不可多见的建筑。

凡是用赑屭驮的碑都称“御碑”。

“赑屭”是吉祥物,传说龙王有九子,它是第8子,它爱“文”,善于负重,石碑有文字而沉重适合其特点,形象应为龙头、龟身、鹰腿、蛇尾。

东起北边这第三个亭子是康熙皇帝立的碑。

北京西山采的石头经大运河,经济南又运到这里。

专家计算这幢碑13万斤重,从济宁沿途泼水冻了,在冰上滑过来的,有时一天只走卧牛之地。

曲阜本有好石头不用,要从北京运来,以示皇帝对孔子的重视。

这院东南、西南各有一片碑碣都是王公大臣们修庙、拜孔的记载,书法价值很高。

这个院东西对衬各有一门,东为“毓粹门”,西是“观德门”。

俗称东华门、西华门。

孔庙由这里起分为三路布局,这一道五门,中为“大成门”,左边是“金声门”,右边是“玉振门”,再往西为“启圣门”,再往东为“承圣门”。

大成门的建筑结构是“犬牙交错,勾心斗角”。

中间插进为“勾心”,左右四角尖端相顶为“斗角”。

大成门三字系雍正皇帝的御笔。

赞孔子是集先圣先贤之大成,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

先师手植桧。

大成门里左边这棵挺拔苍劲的桧树,是孔夫子手植的。

据记载:孔子在这里裁过三棵桧树,金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毁于兵火,树枯而又发新枝,曾“三枯三荣”,有“桧树日茂孔氏日兴”的说法。

明万历年间才子杨光训题写了“先师手植桧”五个大字。

两庑长廊。

这两侧的对等两排房子,共80间,称“东西庑”,是供奉七十二贤人的地方。

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身通六艺文武全才的七十二人,供奉在东西庑。

历代帝王都有封的配享先贤。

如董仲舒、韩愈、王明阳、诸葛亮、寇准、岳飞等等。

到民国年间已封到156名。

最后一位先贤是梁启超先生。

原有塑像,牌位,后一律改为木制牌位。

东西庑现在陈列的是收集的宋代以前的中贵石刻。

周公训子、蝙蝠行医等,最为珍贵的国宝有汉魏朝碑刻22块,书法价值特高的“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张猛龙碑“、米芾碑”等都是罕见的珍品。

西庑陈列了100多块“汉画石刻”,都是久负盛名的艺术珍品,是研究汉、魏等历史社会生活难得的珍贵资料。

东庑北端陈列着584块石刻,是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涑写的玉虹楼法贴。

杏坛。

这是为纪念孔子讲学建的。

孔子当初是在土台上大杏树下给弟子们讲学。

宋代公元1018年,孔子45代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扩建,在正殿旧址建亭,环植以杏,名曰“杏坛”。

杏坛二字,是金代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

亭内有乾隆皇帝御笔“杏坛赞”,这是他第一次来曲阜写的。

乾隆题写的匾、对联、条幅等在曲阜有50多处。

大成殿。

这是孔庙的主殿,它和北京的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建筑,又称东方三大殿。

价值高历史长的是大成殿。

殿高24.8米,阔45.7米,深24.89米。

四周环有28根用整个石头雕成的龙柱,工艺精湛,造诣很深。

尤其殿前廊10株深浮雕的滚龙柱实为世之罕见,10棵柱子20条龙,上下对翔,升腾盘绕戏一颗珠子,神态各异,无一雷同,越看越有动意,跃然石上栩栩如生。

这是徽州工匠的杰作。

皇帝来曲阜朝孔时,孔家都用黄绫把龙柱裹起来,不让皇帝直接看到龙柱,因为超过了金銮殿,怕皇帝不高兴,加以责怪。

其余18根柱是八棱的浅浮雕龙柱,一个棱面刻九条龙,每根柱子八个棱,八九72条龙共计雕刻1296条龙。

这是罕见的石刻艺术瑰宝。

总览大成殿雄伟壮观。

五圣十二先哲。

大成殿内供奉着17尊像。

五大圣人。

至圣孔子,意为圣人中的圣人,至高无上。

孔夫子在中央,头戴十二旒之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持震圭,威严肃穆,使人肃然起敬。

两侧为四配:东边是复圣颜子,述圣子思;西边是宗圣曾子,亚圣孟子。

东头六位,西头六位,称十二先哲,有子贡、子路、冉求等11位孔子的弟子,有一位是宋朝朱熹,著名理学家,五经四书解释的好,被封为先哲。

“生民未有”的匾,是孟子赞孔子,说“生民未有盛于孔子也”。

有人类以来,还没有全面超过孔子的人,所以叫“生民未有”。

“万世师表”是康熙题写,封孔子为“万世皇帝之师,千古人类之表,皇帝的老师,做人的表率。

”“斯文在兹”是光绪写的,意为天下的文化都在这里。

寝殿。

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殿。

是孔庙第三大建筑。

亓官氏宋国人(河南商丘),19岁嫁孔子,后生子孔鲤,贤妻良母,早孔子7年去世,被封“至圣先师夫人”,同孔子一样享受祭祀。

寝殿周围28根石柱上雕凤凰,每条柱子刻凤凰72只,同龙的数量一样,叫龙凤呈祥。

圣迹殿。

以石刻连环画的形式记载了孔子的事迹。

有120块文图并茂的石刻,是孔子后代同明代巡抚御史何出光主持修建的。

由吴郡著名画工章草绘画刻石,镶在殿内墙上。

是我国第一部人、文兼有的完整的连环画。

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殿正面“万世师表”为康熙御笔,正中孔子大司冠像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

殿东头是康熙朝孔的御碑,西头有晋代名画家顾恺之画的孔子行教像,习称“夫子小影”最接近孔子的面貌特征。

还有宋代大家米芾的赞孔子的小篆:“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明确的说,孔子伟大啊!无与伦比,空前绝后!

孔庙西路是祭礼孔子父母的地方。

其父叔梁纥,母颜征在,皇帝封为启圣王和启圣王夫人,建有启圣王殿、寝殿、金丝堂等建筑。

孔庙的东路,前后两部分,前院是孔子故宅,有“孔宅故井”,孔子九代孙孔鲋藏书的地方名“鲁壁”,现在看到的经书,立头功的应为“鲁壁”。

为纪念孔子教育其子读书建了“诗礼堂”,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字礼无以立”,意为不学诗不会讲话,不学礼不懂得如何立身事。

诗礼堂内有著名雕刻家石可先生刻制的仿汉画石刻“圣迹图”。

后院是崇圣祠、五代祠,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祠堂。

各位先生,孔庙似历史的、知识的学堂,因时间有限,咱们只看了主要的,我是厄要介绍的。

孔子是圣人,也是伟大的旅游家,周游列国14年,宣传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收集了宝贵的资料。

有关圣人的遗迹很多,很值得一看。

我们相处时间虽短,可友谊长存,盼望各位有机会再来曲阜观光,我们一定很好地服务。

孔庙就看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二

曲阜孔府是中国山东省曲阜市的一处著名古建筑群,是儒家学派的发源地,也是孔子在世时的居所。我最近有幸拜访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并有了许多心得体会。通过对孔府的参观和研究,我认识到了孔子的伟大思想和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孔府是一个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它教会了我关于家庭、教育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价值观。

首先,我对孔府的印象最深的是它展示了孔子对家庭的重视和家庭的重要性。在孔府的一片宽敞庭院中,我看到了孔子对于家庭的高度重视。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其中的“齐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这使我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健康的家庭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基石。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尊重和关爱家人,传承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只有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我们才能得到安定和幸福。

其次,孔府也展示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教育的泰斗,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孔府的一间教室中,我看到了孔子的学生们认真听讲的场景。他们经过孔子的教诲,不仅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塑造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才。从孔府的教室中,我明白到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塑造社会的未来。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学术成就,更要注重培养品德和道德,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孔府还让我认识到孔子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作为当时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孔子关注民生,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在孔府的社稷堂中,我看到了孔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他推行中庸之道,提倡以德治国,通过道德教化来解决社会问题。从孔府中我明白到,每个人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环境。

第四,孔府也展示了孔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他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孔府的文化墙中,我看到了孔子的许多经典语录和对学问的珍视。这使我明白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现代社会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保护传统价值观,同时也要融入时代的潮流,创造出更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

最后,孔府给予我一个机会了解孔子这个伟大的思想家和这个历史的伟大人物。通过亲自参观和研究,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了孔子所传播的智慧和道德规范,也对儒家学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认为,孔府不仅是一个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地方,更是一个能够启迪人心和激发智慧的地方。它让我深思自己的行为和对他人的关心,使我更加珍视家庭和教育的重要性,也激励我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曲阜孔府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三

曲阜,是一座孔子的故乡。这个号称“中国第一文化名城”的城市,留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作为一名游客,我来到曲阜,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感受这座城市内蕴着的文化氛围,让我来分享我的所见所闻,和大家一起探索这座神奇的城市。

第一段:孔庙、孔府、孔村,感悟不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并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文化遗产。在曲阜,我分别参观了孔庙、孔府、孔村,每一个景点都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气息。孔庙恢弘大气,展示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孔府木构建筑、十分精致的园林配合丰富的文物陈列,给人以高雅与奢华并存的视觉感受;孔村则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风情,仿若走进了一幅古老的画卷。不同的景点,给人不一样的文化冲击力,渐渐地我对孔子及其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第二段:在小五台山寻找心灵追求。

小五台山,是一个有人迹的小山,也是一个隐世的心灵寺庙。游客们来到这里,一般会把自己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透过心灵的“门”,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静谧空间。在山上爬升,我感受到了越来越艰辛的登山之中,进而也领悟到心灵的成长之路经常也是漫漫艰辛。登上山顶,我能够感受到整个世界变得触手可及,展现在眼前的风景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我的心灵反思,使我不自觉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寻找心灵追求的归宿。

第三段:在泰山黄河激荡下寻找历史记忆。

“东平送君千里塔,黄河楼阁遗荒圃”。黄河,就是那条生生不息的母亲河,每一次的变迁都见证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作为黄河的源头,河的发源处——泰山,也是中国五岳之首。站在泰山的巅峰,远眺那辉煌震撼的广瀑飞瀑,黄河八百里奇观只言片语都难以概括。在泰山的顶端,我感悟到了苍浩之意,历史沧桑之感从心底升起,心灵稳定、内心有力的激荡让我不由多年。泰山、黄河,山川之美,文化之沉淀让我重新认识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精神。

第四段:品味曲阜的传统美食。

曲阜也不失为一个传统美食的聚焦地,它有各种美丽的传统食物和独特的美食体验。在曲阜,我品尝了大量的地方特色美食,爆炒腰花、孔府大饼、孔夫子鸡、糖葫芦、棉花糖......每一个选品都留下了美妙的味蕾印记,让我感受到曲阜人用心做美食的幸福快感,而抵挡不住的是那股令人温馨的家的感觉。

第五段:感受曲阜深厚的人文底蕴。

曲阜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个城市的人们保留了那些传统的道德美德和生活的习惯。在曲阜的大街小巷,我见到了许多传统的饰品店、茶馆、剪纸摊等,这些店铺和景象都是代表着曲阜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传承。曲阜的人们热情好客,不时会主动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和攻略建议,这种令人感动的人文氛围,让我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归属感。

总结:

曲阜是一个文化古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同时也拥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传统美食。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体会到人文底蕴之美,也激发了我探索历史和文化的热情。在曲阜,我收获了感悟和收获,也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