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泸沽湖游览心得体会及收获 游泸沽湖感受(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1:48:55 页码:14
泸沽湖游览心得体会及收获 游泸沽湖感受(5篇)
2023-01-08 11:48:55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泸沽湖游览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泸沽湖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交界处,是川滇两省共享的天然湖泊,水域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泸沽湖”得名于摩梭语,“泸沽”在摩梭语里是山沟里的湖的意思,在这样一片神秘而圣洁的土地上,孕育了古老独特的摩梭文化。

那么下车前呢,提醒一下游客朋友们带齐自己的随身物品,注意安全,跟随着团队和我们的游览线路进行参观,我们游览中请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宗教及生活习惯哦。

今天我们从走婚桥开始走进摩梭人的生活,再乘坐湖上唯一的交通工具——猪槽船欣赏湖上美景,从草海到亮海,经过四川与云南的分界点里务比岛,到达云南的落水村,再坐船返回,晚上一起参加摩梭篝火晚会,体会我们摩梭人的热情。

很多细心的朋友是不是想问了“56个少数民族中,有摩梭族吗?”是的,其实呢,摩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它是属于蒙古族和一个支系。四川泸沽湖湖畔的是为蒙古族,云南泸沽湖畔的是。

关于泸沽湖的来历啊,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在遥远的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村庄。村里有个孤儿,每天到狮子山去放牧。人们只要把牛羊交给他,他总是把牛羊放得肥肥壮壮的。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树下睡着了,梦见一条大鱼对他说:“善良的孩子,你太可怜了,从今往后,你不必带午饭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小孩醒来后,就到山上找啊找,终于在一个山洞里发现那条大鱼,他就割下一块烧吃,鱼肉香喷喷的。第二天,他又回到了大鱼那,昨天割过的地方又长满了肉。这事被村里一个贪心的人知道了,他要把大鱼占为已有,就约了一些贪财之徒,用绳索拴住鱼,让九匹马、九头牛一齐使劲拉,鱼被拉出洞,灾难也就降临了。从那个洞里,洪水喷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村庄。那时,有一个摩梭女人正在喂猪,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玩耍,母亲见洪水冲来,急中生智,把两个孩子抱进猪槽,自己却葬身水底。两个孩子坐在槽里幸存了下来,后来,他们成了这个地方的祖先。人们为了纪念那个伟大的母亲,泸沽湖称为母亲湖。还拿整段木头做成现在的“猪槽船”。

美国学者约瑟夫在这旅游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泸沽湖真是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可见泸沽湖之吸引人。

下面呢,我来介绍一下朋友们一定最好奇的,也是泸沽湖最具大的特色————走婚制吧,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一个独特的民俗。走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会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游客朋友们知道摩梭美女们住的房子叫什么名字么,对,就是花楼,看了这位游客早做足了准备功课的啊,这花楼啊就是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女子的“花楼”外。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其他人不要打扰。然后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或女方家长辈起床后才离开,会被视为无礼。这种婚姻与我们熟知的现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钱及各种社会关系的限制,只要相爱就可以结合,可以说是一种让年轻人自由放飞情感的婚姻。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开始有点羡慕这种自由的婚姻了呢?虽然如此,咱们还是要暂时先放下心中的羡慕,别忘了前方还有许多美景等着我们去欣赏呢!看到前方的小舟了么,这就是猪槽船啦。"猪槽船"不仅用于捕鱼,渡湖,还是沿湖走婚的重要工具。猪槽船成全多少摩梭伴侣。现在就让我们乘上猪槽船,在感受泸沽湖风光的同时体会一下摩梭人的浪漫!

最新泸沽湖游览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尊敬的游客: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神秘的女儿国——泸沽湖。经过了大半天的颠簸相信大家都非常累了,但是当你看到这湛蓝的天空和碧玉般的湖水是不是感到轻松许多了呢?我们所处的地方式泸沽湖的达祖村,背包客们都喜欢把它叫做大嘴村。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一个典型的摩梭人家,大家看在我的右手边就是摩梭人的传统民居——木樏子房。它属于井干式建筑。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间房是祖母屋,顾名思义就是祖母住的房间。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门是不是很独特呢?它的门槛很高,而门框又很低,门的形状接近正方形,看起来更像一扇窗户,你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什么吗?这就要从摩梭人独特的社会形态和什么的走婚形式说起了。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他们世代居住在泸沽湖畔,至今仍是母系氏族,就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建立家庭,户主都是女性,所以在他们看来中国古代“夫为妻纲”的传统思想也许有点可笑了。摩梭人的婚姻制度是一种独特的“走婚”制,恋爱中的男女不组成家庭,婚姻的形式是晚上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第二天清晨返回母亲家参加劳作。婚姻是以男方的“走”来实现的,所以叫做“走婚”又叫做“阿夏”婚或“阿注”婚。有的客人就会说那不全乱套了吗?答案当然是不会的,要不然这种婚姻形式早就消亡了。走婚的基础是两情相悦,双方的子女属于女方,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责任。有的男性游客们开始羡慕了,先不要羡慕的太早,虽然他们不承担自己孩子的抚养责任,但是他却要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所以有一句话这样说:天上的玉皇大帝,地上的摩梭舅舅。阿夏关系的建立和解除都比较自由,女方的意愿能得到最大的尊重。讲到这里大家知道祖母屋的门为什么建成这样了吗?对了,祖母是这个家庭中最有权威的人,人们进门的时候要弯腰、低头以示对祖母的尊敬。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摩梭人认为鬼魂是不会拐弯和弯腰的,这样设计房门就能够把鬼魂挡在门外。

作为“母系社会活化石”走婚制度能保留到现在与泸沽湖的地形关系相当密切,她东西被雅砻江和金沙江大拐弯所包围,北面是雪山和高原,南面又是金沙江和攀西大裂谷,地形十分封闭。

所到走婚人们最先想到的当然是摩梭人,是不是仅此一处呢?其实在距此百余公里的鲜水河大峡谷中保留着更原始的走婚。有的人会问:为什么在两个相距这么远的地方,两个不同的民族会有如此相同的婚姻制度保留下来呢?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从地图上可以找到一些答案。鲜水河是雅砻江最大的支流,围绕泸沽湖的前所河最终也注入雅砻江,两地虽然相隔遥远,但是却同属于雅砻江流域。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大江大河往往是文化的纽带。《旧唐书》关于东女国的范围有这样的记载:“……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从鲜水河南下到泸沽湖车形约800公里,大致为古人20天的路程。可以说在古代雅砻江流域是一个连续的女性文化带,但是由于历史变迁与民族的迁移被一种一种文化所掩盖,现在只剩下泸沽湖和鲜水河大峡谷两个文化孤岛了。

我们都普遍以为这种婚姻制度是不文明,不开化的表现,但是摩梭人却以为走婚是一种先进的婚姻制度,并可以列出很多走婚的好处。如:男女不组成家庭,都住在母亲家,与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终生享受大家庭的亲情和关爱,大家齐心协力维持家庭运转,个人压力不大;男女不用终身厮守,好就好,不好就分,不存在婚姻,子女、财产等麻烦;爱情纯粹是以两情相悦为基础,不受权力、金钱等因素影响等等。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阿夏”婚有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迹象。

好了,给大家介绍了泸沽湖走婚以后呢,请大家随我进入祖母屋感受摩梭人的火塘文化。

最新泸沽湖游览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凉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东方古老神秘的“女儿国”轻启面纱,便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猎奇探胜者。1992年,高原明珠泸沽湖正式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短短几年间,她便以其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名扬天下。

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的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有一片美丽的泸沽湖,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现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约1.3万人,其中摩梭人约6000人(四川泸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泸沽湖风景区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四川省于1993年将泸沽湖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泸沽湖景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西南川、滇两省交界处,距县城约170km,海拔2,700m。景区面积 238km2,湖面面积58km2,与云南省共有,其中位于四川境内33km2。整个湖长955km,宽6km,平均水深40m,最深处达73m,属横断山脉中段的大型高原淡水湖泊。

泸沽湖区生态环境良好,湖周群山环抱,湖水清澈透明,湖面似一弯新月,恬静秀丽。湖中分布着6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岛上多为石灰岩,怪石嶙峋,灌木、藤蔓丛生。当地群众敬奉的神山——狮子山耸立在湖边,雄伟壮丽,山上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景区地旷人稀,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未受大的破坏,整个景区保持了原始的、粗犷的格调,是藏在深山里的一颗旅游资源明珠。

泸沽湖地区居住着蒙古、藏、彝、普米、纳西、白等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多样,尤以土著摩梭人(蒙古族的分支) 至今保存着母系家庭和“走婚”习俗最为独特。

泸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风俗外,泸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独特的服饰更是令人瞩目。泸沽湖即是女儿国,又是歌舞的王国,一经踏上这片热土,游人无不为那远远近近、悠悠扬扬的“阿哈巴拉”所动容,无不为那如巨龙滚动的甲搓所诱惑。看吧,那远方漂来的猪槽船,载着阿妹,向您招手,向您放喉:“呵,朋友,来了就莫走,阿妹陪您到月落西山头”。

泸沽湖的人文景观十分独特而又丰富多彩。它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母系”社会,一家之中以“母亲”为首,以“女性”为主,它独特的“走婚”风俗决定了它独特的社会背景。沪沽湖养育的摩梭女儿,个个美丽健壮、勤劳善良、情深似海。她们在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实现她的情真意挚的爱。她们没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烦恼、忧伤。她们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她们不会做金钱、物质和权力的奴隶;她们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劳动、生活、恋爱,在母亲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纯朴的本色。被世人称为“现代的女儿国”。

最新泸沽湖游览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的地方,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在泸沽湖畔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摩梭人,严格来讲,摩梭人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它应当属于纳西族的支系,可是偏僻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都逐渐形成某些不同于纳西族的特点,因而,人们便习惯地称他们为摩梭人,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来看待。在经济生活上,他们早出晚归,男女共同劳动,自给自足;在文化生活上,他们除了自己本民族的原始宗教达巴教的信仰之外,还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喇嘛教的接受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除此之外,更让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婚姻-----阿夏走婚制,我想今天各位泸沽湖之旅的目的也是想揭开“女儿国”神秘的面纱吧?

婚姻习俗

阿夏走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后仍各自居住母亲家,晚上男方去女方家过夜,早上便回到自己母亲家,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抚养,俗称“走婚”,但这绝不是儿戏式的婚姻,首先要以双方的感情为基础,走婚前,男方还要托媒人带礼品去女方家说亲,征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方可走婚。这种婚姻与现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钱及各种社会关系的限制,只要相爱就可以结合,这是一种让年轻人自由放飞情感的婚姻。

讲到这种古老的走婚习俗,我想大家可能会和我一样担心现代文明会把他们同化,的确,这里的旅游业发展了,外来文化的介入已使摩梭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在婚俗方面,这里已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他们除了本民族的歌舞,打跳等一些传统的娱乐方式外,也喜欢港台流行舞曲,当您从摩梭人居前经过时,也可以听到多愁善感的摩梭少女在哼着流星雨,星语必愿等一些流行歌曲,大家是不是以为他们真的已被外来文明同化了?其实,大家错了,他们只是用外来文明的外壳将自己藏起来,我们都是局外人,有些东西用我们的眼睛是永远无法看透的,不过,请大家相信,摩梭人会用现代文明来保护自己的,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个神秘的地方呢?那就请您向前看!

传说典故

在您的前方那片蓝色的湖泊就是泸沽湖,可是生活在这里的2万余人的摩梭人就是靠这里的水繁衍生息的,大家看,在泸沽湖畔有一个村子,那里便是摩梭人的家----落水村,因为“泸沽湖”一词在摩梭语中意为“落水”因此得名。在大家的前方有一座山,山的形态似一位躺在湖中的温柔女子,这座山川格姆女神山,当地人视为神仙,关于这座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这里曾有一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川格姆,她勤劳能干,很多年轻的小伙子都暮名而来,天上的男神也看上了她,于是乱了一阵大风将她卷走,村子里的人都看见了,便大声喊叫,男神吓坏了,失手将格姆丢下,格姆死了,她的身体化成一座山永远地躺在了这里,她的灵魂化成女神,保佑着世世代代的摩梭人,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当地的摩梭人为了表达对她的感激与崇敬之情都会来这里朝拜,在这一天,女神会降临在山上,她会保佑已婚的女子里生贵子,未婚的年青人早日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年迈的阿妈永远健康……

泸沽湖的人世世代代都在讲着这个故事,因为他们相信这是真实的,看着这里蓝蓝的天,蓝蓝的水,在这样一个让人不清是天上还是人间的秘境里,各位也有同感吗?

现在就请各位带着自己此时的感受,同我一起去口味现实中的泸沽湖吧!

您看,现在已是傍晚,最后一缕阳光已将泸沽湖和格姆女神山峡得一片通红。看到这一切不知大家此时有何感触?是不是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感慨时间短暂,生命可贵? 重新萌动情恩与欲望,重新拥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呢?是不是也和年迈的老人一样感到忧郁,感到对往事的无比眷恋?因为曾经拥有的多少个飘渺的梦也是这种颜色………

现实中的泸沽湖是一个让人品味人生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摩梭人就是人生哲学的老师,如果您想真正了解这里,走进这里,那么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摩梭人的家。

最新泸沽湖游览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各位朋友,今天我将带您离开喧嚣的城市,到一个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情味的地方,那里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圣地,到过那里的老人们说那是一个让人眷恋的地方;年轻人说那是一个让人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的地方;我说那是一个让人品味人生的地……。那里就是泸沽湖------人类最后一块母系社会的大家园。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的地方,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在泸沽湖畔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摩梭人,严格来讲,摩梭人不是一个独立的民,它应当属于纳西族的支系,可是偏僻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都逐渐形成某些不同于纳西族的特点,因而,人们便习惯地称他们为摩梭人,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来看待。在经济生活上,他们早出晚归,男女共同劳动,自给自足;在文化生活上,他们除了自己本民族的原始宗教达巴教的信仰之外,还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喇嘛教的接受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除此之外,更让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婚姻-----阿夏走婚制,我想今天各位泸沽湖之旅的目的也是想揭开“女儿国”神秘的面纱吧?

阿夏走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后仍各自居住母亲家,晚上男方去女方家过夜,早上便回到自己母亲家,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抚养,俗称“走婚”,但这绝不是儿戏式的婚姻,首先要以双方的感情为基础,走婚前,男方还要托媒人带礼品去女方家说亲,征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方可走婚。

这种婚姻与现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钱及各种社会关系的限制,只要相爱就可以结合,这是一种让年轻人自由放飞情感的婚姻。

讲到这种古老的走婚习俗,我想大家可能会和我一样担心现代文明会把他们同化,的确,这里的旅游业发展了,外来文化的介入已使摩梭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在婚俗方面,这里已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他们除了本民族的歌舞,打跳等一些传统的娱乐方式外,也喜欢港台流行舞曲,当您从摩梭人居前经过时,也可以听到多愁善感的摩梭少女在哼着流星雨,星语必愿等一些流行歌曲,大家是不是以为他们真的已被外来文明同化了?其实,大家错了,他们只是用外来文明的外壳将自己藏起来,我们都是局外人,有些东西用我们的眼睛是永远无法看透的,不过,请大家相信,摩梭人会用现代文明来保护自己的,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个神秘的地方呢?那就请您向前看!

在您的前方那片蓝色的湖泊就是泸沽湖,可能在您看来那里只不过是一块“水库”大小的地方,可是生活在这里的2万余人的摩梭人就是靠这里的水繁衍生息的,大家看,在泸沽湖畔有一个村子,那里便是摩梭人的家----落水村,因为“泸沽湖”一词在摩梭语中意为“落水”因此得名。

在大家的前方有一座山,山的形态似一位躺在湖中的温柔女子,这座山川格姆女神山,当地人视为神仙,关于这座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这里曾有一位温柔美丽的姑娘川格姆,她勤劳能干,很多年轻的小伙子都暮名而来,天上的男神也看上了她,于是乱了一阵大风将她卷走,村子里的人都看见了,便大声喊叫,男神吓坏了,失手将格姆丢下,格姆死了,她的身体化成一座山永远地躺在了这里,她的灵魂化成女神,保佑着世世代代的摩梭人,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当地的摩梭人为了表达对她的感激与崇敬之情都会来这里朝拜,在这一天,女神会降临在山上,她会保佑已婚的女子里生贵子,未婚的年青人早日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年迈的阿妈永远健康……

现在就请各位带着自己此时的感受,同我一起去口味现实中的泸沽湖吧!您看,现在已是傍晚,最后一缕阳光已将泸沽湖和格姆女神山峡得一片通红。看到这一切不知大家此时有何感触?是不是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感慨时间短暂,生命可贵?重新萌动情恩与欲望,重新拥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呢?是不是也和年迈的老人一样感到忧郁,感到对往事的无比眷恋?因为曾经拥有的多少个飘渺的梦也是这种颜色………。

现实中的泸沽湖是一个让人品味人生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摩梭人就是人生哲学的老师,如果您想真正了解这里,走进这里,那么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摩梭人的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