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离骚诗句心得体会实用 离骚体会收获(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4:11:48 页码:10
离骚诗句心得体会实用 离骚体会收获(五篇)
2023-01-08 14:11:48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离骚诗句心得体会实用一

2、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3、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4、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6、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7、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8、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9、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2、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4、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宋·胡仲弓《端午》

15、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6、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17、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8、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1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0、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1、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宋·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22、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23、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24、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25、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26、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2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28、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30、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描写离骚诗句心得体会实用二

1、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宋寇准《咏华山》

3、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王维《观猎》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魏晋吴隐之《酌贪泉》

6、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唐杜甫《兵车行》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8、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小松》

9、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先秦屈原《离骚》

1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祖咏《终南望余雪》

11、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唐白居易《李白墓》

12、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唐韩愈《示儿》

13、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唐孟浩然《凉州词》

14、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先秦屈原《离骚》

15、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先秦屈原《九歌国殇》

16、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17、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唐王维《终南山》

18、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宋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19、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隋卢思道《从军行》

2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23、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24、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唐李白《赠孟浩然》

25、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2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28、碧云天,黄叶地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描写离骚诗句心得体会实用三

《离骚》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其加以改造,构成长篇,使之包含了丰富的资料。它的语言精炼,吸收了楚国的不少方言,造句颇有特色。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构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经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构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梦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骚》不仅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屈原用他的梦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能够溯源于屈原。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其中的比喻,以物喻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可谓引喻之妙,因而又包含整体上的象征意义。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很多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描写离骚诗句心得体会实用四

1、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2、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4、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5、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6、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7、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8、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9、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0、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11、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12、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4、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1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16、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7、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18、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19、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20、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龟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21、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2、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23、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24、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25、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26、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7、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8、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29、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30、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3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2、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3、盘馐韶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34、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35、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6、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37、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38、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39、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40、南山截竹为遇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遇篥歌》

41、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42、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43、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44、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5、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6、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47、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4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49、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50、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51、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52、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53、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54、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55、竹马踉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56、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57、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58、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59、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60、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61、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62、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63、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64、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65、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螟范云之所游》

66、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67、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6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69、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70、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71、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72、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描写离骚诗句心得体会实用五

1、薄暮雷电,归何忧?——屈原《天问》

2、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3、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6、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9、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10、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11、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12、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14、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15、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16、目极千里兮,悲哀悲。——《招魂》

1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18、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19、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渔父》

20、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之后。——《九歌》

21、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能够淹留?——《离骚》

22、魂兮归来!——《招魂》

23、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26、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27、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28、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2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30、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3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