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平行记账心得体会实用 平行记账例子(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4:44:55 页码:14
平行记账心得体会实用 平行记账例子(三篇)
2023-01-08 14:44:5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平行记账心得体会实用一

1、知识目标: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能力目标:在剪一剪、拼一拼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想一想、看一看中初步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数学活动,体会转化等数学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 https:/// 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及电脑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猪八戒和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回到高老庄种起地来,可是孙悟空的地在猪八戒家的旁边,猪八戒的地却在孙悟空家的旁边,它们都觉得干活时很不方便。于是它们商量把地换一下。可是孙悟空的菜地是长方形的,猪八戒的菜地是平行四边形的,它们都在想这样交换公平吗?同学们,你们说这样交换公平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样交换是否公平呢?

生:算出这两块地的面积,比比就知道了。

师:那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算呢?

生摇摇头。

师:那你们想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齐读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数一数,然后填写下表。(一个方格代表1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小组讨论:

(1)仔细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

(2)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1)小组讨论:能不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该怎样转化?(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必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剪拼。

(3)指学生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并观看电脑演示过程。

(4)讨论:

a、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面积变了吗?为什么?(没有,因为它的大小没变),(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b、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转化成的长方形的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

(6)交流汇报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也可以写成s=ah或s=ah(师板书)

四、当堂检测

1、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现在你们会利用公式解决问题了吗?

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学生作业。

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面积,列式正确的是:()

a:8×3b:8×6c:4×6d:4×3

通过做此题,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五、拓展提升

下面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1、4cm

2、5cm

通过做此题,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对于平行记账心得体会实用二

师:同学们看老师还会变魔术呢,这是什么?(铅笔),变!又来一枝,呦,掉到地上了,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两枝铅笔掉到地上后,它可能形成那些图形呢?下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用小棒代替铅笔试一试,摆一摆,看看你们小组有几种摆法,然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你们小组摆出的图形贴到这个展示板上,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很多小组的同学都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1、 展示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摆出的图形展示给大家。

师:除了展示摆放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找两名陆续在这个板上贴)

师:(找两个相似的图)只要我们把这两根小棒稍微的变化一下位置他们就成了不同的图形,那我们能摆完吗?

生:摆不完

师:对,因为情况有很多种,我们把这些用小棒摆的图形换下来,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图形,我们一起来研究。(5分)

1、分类

师:(幻)你能给这四个图形进行分类吗?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如出现交叉说法应强调是相交并板书相交,它们相交后有一个点叫交点)先别急,请每个同学先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归纳出你们小组的意见好不好?开始吧!(师参与)

师:老师发现小组的同学都能大胆的和伙伴交流啊,这一点很难得,都有结果了吗?知道怎样分了,知道为什么这样分了?好的,我们请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说说你们小组的观点。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他们的分法和你们的一样吗?

生:生说 (师选两个在屏幕上把结论总结下,如:(12 、34)、(23、14))

师:刚才同学说三号图形是交叉的,谁能告诉我“交叉“我们用数学语言怎么说吗?

生:相交(师板书)

师:三号图形是相交的,那他们就有一个相交的点,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名字吗?

生:交点 (四号图形有交吗?)

师:四号图形也是相交的,其他小组还有不同分法吗?

师:他说的有道理吗?同学们不光能说出怎样分,还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分,这点非常好。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表示的是线段,像刚才我们研究的一枝铅笔,或者一根小棒,所表示的都是一条线段,如果我们把这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的话,这条线段就成了一条直线,我们知道线段是他所在直线的一部分,大家看这条兰色的线段就是这条红色直线的一部分,而直线是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大家对直线的特征已经非常了解了,那如果说我们刚才的这些线都无限延长,想象成直线的话,现在你认为又应该怎样分呢?还要修改刚才的观点吗?先讨论交流一下好不好?(师参与)

师:好的,都有结论了?(生口答强调2号图形延长后会相交,1号图形不相交,怎么验证它们不会相交呢?)

师:一起来看,2号图形当我们延长以后,它会怎么样?(相交)有一个交点,而1号图形呢?无论怎么样延长都不能相交,看来我们在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候,不能光看表面,而且要看它的实质,同学们当我们再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时候,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按照我们今天这节课的需要,如果把这两条直线按照相交和不相交来分的话,你认为应该怎样分,你同意哪个观点?(第3个)

师:也就是说我们把1号图形分为一类,把它单独分为一类是因为它无论怎样延长也不会相交,而下面三个图形呢?(相交)

2、认识平行

师:是啊,根据我们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或者不相交,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如果像这样(黑板画)两条直线,无论怎么延长,它都怎么样(不相交),我们数学上是怎样描述这样一种位置关系的呢?(课件:我们数学上说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 你是怎样理解“互相”这一词)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板书:平行线)

(1)、说一说(出示课件:红蓝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师:蓝线和红线是互相平行的,红线是蓝线的平行线,蓝线是红线的平行线。(找生说完整)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每天都和平行线打交道,在生活中哪有平行的现象?同学们说的真不少,老师这有一个长方体的模型,你能找到那些边是互相平行的吗?老师也想指两条线可以吗?请大家看这个面上的这两条红线平行吗?为什么?(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大家仔细看(旋转长方体),现在他们相交吗?平行吗?哪出问题了?为什么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呢?也就是我们在研究平行的时候要强调一个什么问题呢?(板书:同一平面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2)、判断

师:(幻)判断哪组平行,独立思考。

3、认识垂直

师:(幻)下面我们研究什么了?对啊,这里还有三个相交的图形在这等着呢,打算怎么研究,分类是吗?如果我们对这三个图形做进一步分类,你认为可以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呢?要不要和小组的伙伴商量商量?互相说说吧!(师参与询问)

生:说分法,理由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线都是什么线?(直线)都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请大家注意看,这两条直线相交后都形成了(角)几个角(4个),这些角有特点吗?(23都是锐角和钝角4都是直角,直角我们怎样验证呢?)好的我们可以用工具来验证下(老师请出三角板),这个角是直角,那其他三个角都是直角。那数学上对这种(边说边画)两条直线不仅相交而且相交成直角,对于这样一种位置关系,数学上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大家看书65页默读,数学上对这种两条直线不光相交了而且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幻)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红线和蓝线是什么位置关系吗?这时候它们的交点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垂足。

1、找一找、说一说

师:同学们看这是哪啊,(操场)有没有垂直和平行的现象?(两名上黑板找)这么多同学都想说,这样吧,大家打开书64页,小组内看着图找一找,看看哪有垂直和平行的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垂直与平行。

师:刚才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平行和垂直的例子,在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也有许多互相平行的线和互相垂直的线,你愿不愿意找一找?打开练习纸看清楚题目的要求,独立完成。(习题1)

师(幻)订正

2、折一折

师:刚才我们在学过的图形中找到了垂线和平行线,那如果给你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折出垂线和平线吗?那大家试试看,折完以后和小伙伴说一说,那些折痕是互相平行的,那些折痕是互相垂直的。

3、摆一摆

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看这两根小棒的位置关系怎样?(生动手摆后口答,师同时演示课件)

把两根小棒当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看这两根小棒的位置关系怎样?(生动手摆后口答,师同时演示课件)

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垂直和平行,我们今天呢只是初步的认识这两种现象,其实啊,在这两种现象当中还蕴藏着非常多的数学知识,让我们在今后的数学课中继续研究吧!

对于平行记账心得体会实用三

一、内容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关于几何初步知识的安排特点是:从一年级第一册教材起逐步安排学生能够接受的几何初步知识,其中第六册教材中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第八册教材中安排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而本册(第九册)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所以若想使学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基础,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另外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一内容学习得如何,直接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具学具:

1.用flash对照教材上的插图制成复合课件为教师的演示教具;

2.剪成一个长为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长方形和底为40厘米,高为3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硬纸片为教师演示教具;

3、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和一把剪刀。

五、教学环节:

根据新课程理念,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从而妥善的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完成好,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 复习迁移

由已知到未知,即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类推,掌握新概念。这是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适合用这一途径进行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

1.出示长方形教具:一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30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出示平行四边形纸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谁能指出它的底和高?(底40厘米,高30厘米)

3.比较黑板上长方形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大谁小?

在这里通过第1、2两道题的复习,使学生清楚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清楚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底和高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第3题的练习,产生悬念,引起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动机与欲望,教师由此引出新课。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仅靠肉眼观察是不够的,必须科学地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才能正确比较。长方形的面积我们会求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 引导发现

在这里,我化抽象为具体,将书中的插图整合到一起制成课件,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首先通过数方格引导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具体做法如下:

1、出示复合flash课件,从中取出一个小正方形,使学生明确,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图中出示长方形,让学生数一数,长、宽及面积各是多少?

3、在图中出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数一数,它的底、高及面积各是多少?(出现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4、观察数出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然后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具体做法如下:

1、引言: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面积很不方便,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2、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从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向对边做一条高,然后沿这条高线用剪刀剪开,将剪开后的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

3、出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过程,加强学生印象,辅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分组观察思考:把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比较。提问:①面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书)

5、公式用字母表示。这一步骤需要使学生清楚每个字母的含义,并且知道s=a·h也可以写成s=ah。(板书)

6、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让学生看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回答:若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然后让学生比较新课开始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解除悬念。再让学生独立思考书中的例题,在教师的扶持下,让学生在黑板前和黑板下齐做,教师巡视指导,共同订正。

(三)、巩固深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为学生设计了梯度练习,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习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增删。

1、 求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cm)(给出几个平行四边形图形。)

2、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出两个平行四边形试判断甲和乙谁的面积大?谈谈你有什么发现?

3、铺一块底20米,高15米的平行四边形草坪,每平方米草坪售价15元,铺这块草坪总共用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我总结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清楚: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略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或s=ah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求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所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实现发现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