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品德自育心得体会及收获 育德体验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9:07:58 页码:10
品德自育心得体会及收获 育德体验心得体会(2篇)
2023-01-08 19:07:58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品德自育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年级共有学生93人,其中女生57人,男生36人。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通过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品德与生活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一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因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这一门课程,能积极投入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放眼看世界、珍爱和平生活、只

有一个地球。每个单元下设3个学习主题。本册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视野的全球化,主要涉及到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一)放眼看世界。1、世界有多大;2、多彩的世界;3、与世界同行。

(二)珍爱和平生活。1、战争的记忆;2、和平卫士; 3、放飞和平鸽。

(三)只有一个地球。1、地球哺育了我们;2、地球的伤心事;

3、为了地球的明天。

2、教材的设计思路及特点

a、教学内容视角的全球性

本册教学内容将看似距离学生遥远、实际上已与学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当今世界,通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进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家乡、文化、思考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近感,愿意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的中国人。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进入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b、以认识世界为主线,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地理、世界的发展史,把握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

c、注重把握世界发展的热点问题,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本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分析审视历史的同时,关注世界(人类)热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能纵向看待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d、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现主题学习的综合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e、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和提高本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亲历亲为中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学生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事件,亲历了情感的波动,使学习内容与情感互动、与道德教育互动,情感的提升的效果真实有效,

(一)、学会合作

1、知道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做好。

2、懂得战胜困难、获得荣誉等都需要合作,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放眼看世界

1、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的地形等基本常识。

2、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3、知道一些国家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

4、知道我国已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三)、放飞和平鸽

1、和平,我们共同的愿望

⑴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表达向往和平的方式,懂得和平的含义。

⑵了解为和平服务的组织,掌握为和平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物事迹。

⑶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情感。

2、战争,人类的灾难

⑴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与灾难,进一步体会和平的美好。⑵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居安思危,增强优患意识。

(四)、只有一个地球

1、地球,生命的摇篮

⑴认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⑵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球妈妈深深的爱。

2、大自然的诉说

⑴了解由于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温室效应、沙尘暴、珍惜物种濒临灭绝等问题挑战着人类,使学生感 受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⑵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状况,并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地球累了

⑴知道人中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人口膨胀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

最新品德自育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以《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活用教材,凭借教材中的范例、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引领学生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知识。

本班共51人,男生23人,女生28人。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对劳动行为有所了解,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的实践活动中来,但个别学生需要加强锻炼和培养。

1、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进行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 “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

2、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

(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而课文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红领巾的节日等则是根据非日常生活事件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近,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

(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 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

(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第一单元“生日快乐”,4个主题活动以“生日”为线索,引导儿童通过分享同伴生日的快乐、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喜悦、回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庆祝少先队的诞生日,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第二单元“走进秋天”,4个主题活动带着儿童一起走进金秋,去感受景色之美,分享收获之乐。孩子们在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尝一尝中,与秋天“零距离”地去认识自然、探究自然和科学的奥秘,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是美丽的秋天留在儿童的手指间和心窝里。

第三单元“成长乐园”,4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习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第四单元“金点子行动”,4个主题活动带着学生走进聪明屋,打开思维的天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指导学生亲历一些初步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创造、美化生活。本单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帮助儿童享受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带来的欢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养成。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1、加强活动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加强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沟通的过程。

3、加强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结合班队活动进行教学。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4、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机等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