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春秋左传心得体会报告 春秋左传感悟(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6:35:14 页码:11
春秋左传心得体会报告 春秋左传感悟(2篇)
2023-01-09 06:35:14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春秋左传心得体会报告一

春秋乐园是依托淹城遗址而建。而淹城是一处距今约2800多年的春秋古城遗址,以其独特的三城三河形制享誉海内外,可与古希腊、古罗马的遗址相媲美。整个乐园取材于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是我国首家以春秋文化为主题的梦幻乐园。

眼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巍峨壮观、气势雄伟的大门,是采用春秋青铜文化艺术建造的。大门高23.8米,宽88米,中央装饰的是青铜饕餮神兽。饕餮(tāo tiè),传说是龙的第五个儿子,外形似狼,头大、嘴巴大,生性贪吃。古代青铜礼器上常用它来作装饰,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两边的主题雕塑分别表现了春秋时期战火纷飞的列国争雄和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两大特征。下面就请大家一起随我穿过这座大门,去领略浓郁的春秋文化意蕴。

春秋战国属于我国历史上的东周时期,距今约2700多年到2200多年。那春秋的名称由何而来呢?它主要得名于孔子编撰的鲁史《春秋》,所谓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在短短的242年里共发生大小战争480多起,大家所熟知的“春秋五霸”便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位于广场一旁霸王狩猎群雕,凸显了春秋文化的政治背景是诸侯争霸。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霸王行猎”的足迹,回到那个风雷激荡的时代。

(春秋乐园分为五大功能区,分别是:入口服务区、诸子百家园、春秋文化演艺区、春秋民俗文化区和春秋文化体验主题区。)前方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呈现春秋文化的诸子百家园。由于周王室在春秋时期已走向衰微,失去了中央集权控制,这反而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出现了诸如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庄子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以色列的犹太先知,与我们的先秦诸子出自于同一时代,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们不得而知。诸子百家园主要展现的是著名的春秋十二家的思想和成就,请各位随我一同来品味春秋文化的饕餮盛宴。

春秋时代属青铜文化时代,现在大家看到前方祭台中心摆放的是青铜文化的代表——鼎。鼎原本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祭祀礼器,成了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传说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各地官员所贡的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在我国还有九鼎之尊、问鼎中原的说法。在祭台周围每天定时会有盛大的春秋祈福表演。

请各位跟随我的脚步继续参观。从春秋开始,中国大部分的哲学流派就此形成,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也从此产生。如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商人的祖师爷范蠡、教师的祖师爷孔子、厨师的祖师爷庖丁等。另外各家各派的思想还以寓意深刻的成语形式流传至今。这里大家看到的雕塑群便是成语典故区,它栩栩如生的再现了诸如掩耳盗铃、高山流水、滥竽充数等故事。话说春秋时期有一个笨贼,他想要偷走富人家的一口钟,可是就在他用锤子想去把钟敲碎的时候,那口钟发出了很大的声音。于是,笨贼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说到这里各位肯定已经猜到,门下这个人演绎的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这也算是一个典型的自欺欺人的代表。

“高山流水”讲述的是“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这个典故发生在常州武进一个叫奔牛的地方。据常州志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乘船返乡。八月十五那天,船行到奔牛便靠岸停泊,美丽的中秋夜色激起了俞伯牙的琴兴,他迎窗而坐弹奏起来,出神之时竟然将琴弦拨断。忽然,听到岸上有人拍手叫好,不觉惊奇。岸上的人说,自己是个樵夫,名叫钟子期,是被这动人的琴声吸引而来。钟子期能深刻领会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令伯牙欣喜若狂,如遇知音,两人相约来年中秋再会。后来伯牙再来寻访钟子期时,子期已死,伯牙痛失知音,于是摔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高山流水”也因此成了中国十大古曲之一。这背靠假山,正在弹琴的是俞伯牙,而在一旁仔细聆听的是樵夫钟子期。

成语用短短几个字涵盖一个寓意深刻的典故,这不禁让人感叹中华文化的魅力!汉字起源于图画,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相传汉字的创始人是上古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上天为表彰他的功绩,以下谷雨的形式作为奖励,这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的由来。从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开始,汉字经历了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形态。春秋时期的文字是大篆体, 所以园内的文字大多为篆体书写。

滥竽充数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内储说》。话说战国时,齐国的国君齐宣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他手下有300个吹竽的乐师。有个不会吹竽的音盲南郭先生,看准时机混进了这三百人的乐队之中,装模作样地捧着不出声的竽,摇头晃脑起来。这懵吃懵喝的好日子一晃就是三年多,齐宣王死后,齐湣王即位,而他喜欢听独奏。这下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他连夜逃出了皇宫。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早晚会露馅。

春秋游乐主题体验区是春秋乐园最富动感和活力的区域。这里的每个项目都和一段历史故事有关,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春秋时期的战争实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广场的一旁是春秋特色嘉年华营地,您可以去体验鬼斧营紧张的斗智斗勇;中军帐有趣的古代蹴鞠、投壶游戏和神弓营激烈的竞技射箭。在体验欢乐的同时,还可以赢得精美的礼品,有兴趣的话不妨试试。

前方这个由假山堆叠而成的城堡,就是高科技的“4d动感影院”。由国际著名导演何平执导,将淹城内的实地拍摄与动漫技术相结合的4d动感电影《淹城传奇》,每天都会循环播放数次,180度环幕立体高清技术将带给大家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和娱乐享受。

这个八角亭其实是一个娱乐设施叫做迷旋。来到这里,你一定要挑战一下旋转极限。

左边的那个是“孙武点将台”。这是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游乐项目。取材于春秋时期孙武点将的故事。有“兵圣”之称的孙武每次出征前都会声势浩大地点将布兵,尽显大将豪气。整个“孙武点将台”由高55米的空中飞行岛构成,一次性可容纳80人,而且可以公转、自转360度,其高度与臂长挑战国内乐园之极限,游客能够从高空领略淹城遗址三城三河全貌。

在孙武点将台的一边将会建设一些水上项目,包括传说中的水上梅花桩,云中漫步,等待着大家一起来探险。位于右边这条古色古香的街市是春秋九坊。是一条美食街。“九”是指多的意思,可见,美食街小吃品种之多。旁边的湖中小岛上还有春秋王宫,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春秋时期的宫廷文化。

过了桥,大家首先看到的核心建筑,也是整个游乐区的地标——“九龙问鼎”。这是一个48米的高空飞翔项目,充满惊险感受,其高度与动感飞翔弧度堪称亚洲第一。相传西周末年,各诸侯为了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纷纷攻城略池,争夺九鼎。坐上九龙问鼎,大家就可以感受到问鼎中原的霸主气魄。

眼前这个游乐项目就是“伍子胥过昭关”。它是以春秋时期大将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为蓝本,经过加工演变而成的大型水上漂流项目。其漂流总长度为国内第一(400)米,游客在山洞峡谷中激流勇进,过关斩将,体验别样的艰险与刺激。

这个铜墙铁壁一般的巨大城堡,就是大型动感室内仿真乘骑项目“铁血春秋”。它集动感运动车、灾难仿真、特技表演等国际主流娱乐技术于一身,再现了春秋列国争霸战争场景。穿行其中能够感受到古代战场激烈的厮杀。

“歌舞升平”项目的娱乐方式等同于“旋转木马”。

前方的蓝色球体是穹幕电影,播放的是专题影片《梦回春秋》。它是中国原创、国内首家,以春秋文化为主题的空中飞行影院。可容纳100名游客的座位悬浮在18米的高空,通过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春秋时期灿烂文化和列国争霸历史背景。其中如雄鹰般飞跃喜马拉雅山,穿过奔腾的黄河等场景都可以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临场效果极其震撼。这些项目都由淹城春秋乐园自行设计,好莱坞合成和编辑。

“吴楚决战”是一个高空波浪翻滚项目,配以烽火台、擂鼓、战车、攻城器,不断挑战你的神经极限。

“水军训练营”来源于伍子胥训练吴国水军战胜楚军的故事。其实是多维旋转的激情体验。

春秋乐园的参观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春秋左传心得体会报告二

孔颖达是隋唐时期的经学大儒,他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曾任隋补太学助教、唐国子祭酒等官职,为经学研究作出了极大贡献,《春秋左传正义》便是其一。孔颖达在杜注的基础上为其作疏,使其取得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并获得了高度评价。

但是《春秋左传正义》对于初学文献学的我来说,阅读比较困难。甚至于对上文所提及的“注”、“疏”的含义,我也不甚了解。幸运的是,文献老师前段时间刚好提及“注”、“疏”并讲述了其含义,我方知:对古书的注解叫“注”,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解释就叫作“疏”。

对于此书的注,大多数我不是特别明了,因此我均是借助疏,即《正义》,来弄清文章的大概意思的。但我在书中却看见一个奇怪的现象:书中大多数采用杜预的注,而极少看见其他人所著的注,这个给了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感觉。之所以会认为这个现象很奇怪,是因为在文选课上,老师通常会用毛传、郑笺、集传等作为比较,然后取最佳解释,而该书却反其道而行。并且据文选老师所讲,对《左传》做过注的大有人在,如西汉刘歆、东汉贾逵、服虔以及隋朝刘炫等,并且也大有可取之处。但为什么孔颖达却极少用其他人所著的注呢?于是我便去图书馆寻找答案,并从一堆书籍中找到了一个我认为说得过去的解释。清人焦循的《春秋左传补疏序》是这样解释的:“唐高祖之于隋亦踵魏晋之余习,故用预说作《正义》,而贾、服诸家由是而废”。大概是因为唐高祖沿袭了魏晋旧习,所以孔颖达独尊杜注,舍弃了其他人的注解。

众所周知,“疏不破注”是著疏的原则。华中师范大学安敏博士曾对其做过解释:“‘疏不破注’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疏必须维护注的观点,以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解释发挥,但不得对注进行纠正反驳”。文献老师也曾说过“疏不破注”这个原则及其含义,而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的疏证过程中也始终坚守这个原则,这也是此书最大的特点之一。

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则,使得孔颖达独尊杜注,而独尊杜注又使许多前人的有价值的注疏消失、亡佚,使白璧微瑕。

为了坚持原则,所以在知道各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选择了支持杜注。如:“《左传---隠公三年》:‘庚戌,郑伯之车僨于济。’”《正义》曰:“案:‘检水流之道,今古或殊。杜既考校元由,据当时所见,载于《释例》,今一皆依杜。虽与《水经》乖异,亦不复根寻也。’”明知与《水经》的说法不相同,却用“今古或殊”这个简单的理由简单地带过,并且不再找寻资料查证、找出正确的解释,实在是有失偏颇。“不复寻根”的态度也不利于我们读者继续探索、寻求正确合理的注解,此瑕疵之一。

为了坚持原则,所以在知道杜注存在错误的情况下,还是选择避而不谈。如:“《左传---僖22年》: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矣。’”《杜注》:“大司马固,庄公之孙公孙固也。”根据后文,可知“固”乃是“固执、坚持”意,并不是杜注所解释的庄公之孙公孙固;大司马乃官名,这里指作大司马的那个人。但孔颖达却未对其进行修改,甚至未指出杜注的错误。这样使得正义不够严谨,此瑕疵之二。

为了坚持原则,所以在知道杜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依旧言辞隐晦缓和。如:“《左传---庄公三十年》:‘斗射师谏,则执而梏之。’”《正义》曰:“杜此注与《谱》并以射师与鬭廉为一人,不知何据也。”“不知何据”说明孔颖达也认为杜注此言缺乏依据,没有材料支撑,但他也只是随便一提,并没有明确反对杜注。这样做显然有失偏颇,缺少客观性,此瑕疵之三。

但又是因为坚持这个原则,使得注释庞杂、内容混乱的局面被避免了。孔颖达当然不是不懂变通之辈,在杜预没有为其作注时,孔颖达也直接采用了前人的有价值的注作疏。这非但没有违背“疏不破注”原则,而且也使得《正义》更加完备、具体、准确、客观。

如:“《左传---桓公九年》:‘享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施夫曰:‘曹大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正义曰:“服虔云:‘古之为享食,所以观威仪、省祸福,无丧而戚忧必仇焉。今大子临乐而叹,是父将死而兆先见也。’”他把曹大子的哀叹看作是其父将死的先兆,我认为此处孔颖达取服虔注疏是极好的。因为第二年曹大子的父亲曹桓公便过世,曹大子即位,为曹庄公,刚好应了那句“是父将死而兆先见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此书虽然有一些缺点,但在我看来此书的的确确是一部佳作。该书始终坚持贯彻“疏不破注”的原则,完全达到了著疏的标准。虽然在这个原则下存在着一些小缺陷,但那也是各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不管怎样,总体上也是极其好的。并且孔颖达对《左传》中一些杜预未著注处采用了服虔等人的注作疏,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补充说明,既未违背原则,又取其精华,也算弥补了一些缺陷。

阅读完该书,我对文献学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等也更加的了解,对著疏的原则、方法等也有所涉猎,实在是受益颇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