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 池州自驾游人少景美(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8:55:53 页码:12
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 池州自驾游人少景美(九篇)
2023-01-09 08:55:53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各位游客朋友,九华山以奇丽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被称为九子山。唐代李白曾三上九华,他在游山时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并改九子名为九华。

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受构造、岩性及外力等影响,形成了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的雄奇秀丽的地貌景观。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景区内清溪萦绕,山西五条溪流汇于六泉口,经五溪河、九华河汇入长江;山南三溪和山东两溪分别流经三溪河、陵阳河汇入太平湖。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润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

各位游客朋友,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

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早在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僧杯渡在九华创建茅庵,佛教开始传入九华山。公元7世纪,在中国唐朝与其他国家频繁交往的大背景下,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独钟九华,苦修数十载,圆寂后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因其俗姓金,故称金地藏,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

唐时九华山有寺院20余座,宋朝发展到40余座,至明代更有长足的发展。经过历代的增建与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的景象,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

各位游客朋友,游九华山,首先要去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九华街上的化城寺,它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大家跟我继续往前走,这座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装,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各位游客朋友,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七八公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各位游客,九华山的瑰丽奇秀就带您领略到这。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最新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来参加此次九华山的旅行。我是中国太和旅行社的导游员李强,大家叫我小李就好了!今天大家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的喜悦,同时呢,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可以让大家感到满意。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这次旅游活动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十几年的驾龄。驾驶技术非常的娴熟。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把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师傅,把开心交给我,让我们一起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团友,我们的旅游车正行驶在进山的佛光大道上。由于此地到九华街还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在这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九华山。九华山主要位于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安徽两山一湖的北部的重要景区。风景区的面积120平方千米。九华山保护范围内174平方千米,现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的旅游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誉为国际性的佛教道场。

安徽九华山风景秀丽南朝时因此山高出云表,且其数有九,人们称之为九子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浏览九华山,观九峰出莲花,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九华山为花岗岩名山。其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是九华山几景十分美丽的地方。

安徽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这一,与海天佛国普陀山,光明佛国峨嵋山,青莲佛国五台山一起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公元7世纪新罗国王子航海东来,访遍名山最后选择了九华山,苦修数十载,其死后,肉身不腐,“灵迹事现”人们认为金乔觉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九华山从此被认为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地藏王也从此被称为金地藏。

好的,现在呢,我们的旅游车已经到达了九华街的入口处,请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进入景区。

各位游客,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高9米,跨高8.5米的九华圣境门坊,大家知道横额上“九华圣境”四字是谁题写的吗?不错,这是康熙皇帝御书的。穿过门坊,是不是有一种进入圣地的非凡之感呢?

朋友们,现在呢,我们来到的就是九华山最早的宫殿式寺庙——祗园寺。祗园寺现为国家重点寺院、九华山唯一的子孙丛林寺院,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这外置的山门可不是建造时的大意,而是有讲究的。据说呀,这样一是为了避邪;二是门向要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并且,在祗园寺前院墙上还有一条时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十分醒目,据说也是为了避邪镇妖,这也是祗园寺独有的。

祗园寺法相庄严、完整,是全闪之最。寺中供有大肚弥勒、四大天王、韦陀菩萨、十八罗汉等尊像。其中最为庄严的要属大雄宝殿中供奉的12米高的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三尊大幅。寺内佛、菩萨、罗汉塑像排列规范,工艺精湛,形象逼真。

祗园寺始建于明代,规模居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九华山佛教协会在此多次举办大型传戒、讲经法会和祈祷和平、息灾法会,现每年举行水路法会和举办焰口等佛事活动千余台,为全山佛事活动中心之一。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化城寺,化城寺是九华山开山始寺,现为全国重点寺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辟为历史文物馆。展览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展出金地藏生平事迹;第二部分展出珍贵历史文物。部分经书可谓是镇寺之宝。

寺前有放生池,据传是金地藏率众徒弟修建化城寺时挖的。池前是化城广场,广场上建有纪念金地藏母亲的娘娘塔。

接下来我们将要去的就是上禅堂。上禅堂位于神光岭南的半山腰,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上禅堂有三最:香火最平、风景最佳、寺院最丽。电视剧《西游记》曾在此拍摄。

游览过了上禅寺,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家最好奇的肉身宝殿。肉身宝殿又名“地藏坟”,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原来是一座三层石塔,安葬的是金地藏肉身,所以俗称肉身塔。因为塔基之地曾现金光,后人便将此地取名为神光岭。肉身宝殿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大家请跟着我进入大殿,请看那边的横额上写的十六个金字,“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为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萨誓愿。其实,地藏菩萨本来可以成佛的,但是他愿意到六道轮回中最苦难的地狱去广度众生,地狱一日不空,他就一日不成佛。在未来佛弥勒佛出生之前承担普度众生的重任。肉身宝殿是九华山的象征。每逢地藏法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大家注意了,马上我们将要乘坐缆车前往百岁宫,请各位注意安全,有序排队。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百岁宫。百岁宫又名百岁庵,现为国家重点寺庙,供奉海玉和尚肉身。建筑上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形成了五层走马通道。寺与周围峰、石、洞融为一体,殿宇与山体有机结合,巧夺天工。百岁宫建筑是九华山古寺建筑的代表,深受中外游人好评。各位游客,今天的九华街景区的游览活动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有服务不周到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最新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観光客の皆様: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杏花村の古井文化園を見学することを歓迎します。観光スポットガイド__です。

池州杏花村は杜牧の「清明」の詩で有名で、昔は杏花村の十二景があり、杏花村を再建するのは池州の何代かの人の夢で、この鳥居は杏花村の再建の重要なシンボルで、鳥居の上の「杏花村」の三文字は我が国の現代有名な詩人の艾青が書いたものです。

大門の両側には対聯があります。「旭日照池州から壁の赤い杏が春風を誘って四時に緑の雨が降っています。暁鐘は世界のまぶしい寒天の花の香りと碧宇の千里を驚かします。」栄さんが投資して建てたのです。私と一緒に園を見学して、杜牧の書いた杏花村を探してください。

私達のまっすぐな前のこの山、上は杜牧の《清明》の詩が刻まれていて、大きい書家の啓功の手跡で、私達を間近に見てみます。この詩は普通の四つの詩によって書かれ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ということに気づかれましたか?実は昔の人は字を書くことが多かったです。昔、書道家という詩がありました。扇子を持っている人は、扇子の上に杜牧の詩があるかどうか分かりません。酒屋さんはどこですか?牧童がいて、杏花村を指しています。このように読むと素晴らしい言葉になります。偶然かそれとも芸術家の共通の霊感か分かりません。啓功先生がこの詩を書いたのも同じです。「清明」の詩に関する面白い話題が多く、清代の大文人紀暁嵐と伝えられています。ドラマ「鉄歯銅牙紀暁嵐」の中の紀暁嵐です。この詩はあまり洗練されていないと思います。居酒屋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杏花村のことを指しています。その後も多くの人がこの詩を変えましたが、本当に流れてきたのはやはり杜牧のこの「清明」の詩です。(「清明」の詩の伝説についてはまだたくさんの話があります。私たちの会社が編んだ「旅行ガイド」を買ってみてもいいです。)

次に山の反対側を見ます。公園の園記と杜牧の生涯案内です。以下は杜牧の生涯を簡単に紹介します。

杜牧、陝西人、現在の西安市に近く、晩唐の有名な詩人で、後代の人は杜甫を区別して「杜ちゃん」と呼んでいます。紀元844年から杜牧は池州で2年間州官をしました。当時は刺史といい、池州の美しい山水に足跡を残しています。詩を40曲以上残していますが、その中で一番有名なのは「清明」の詩です。杜牧は池州で民衆のために多くの良い事をしました。例えば税金の賦課を軽減したり、社会の治安をつかんだり、タイマーをつくったり、影響力のある建物を建てたりしました。しかし、本当に旅行と関係があるのは九華山を保護するお寺です。当時845年に大規模な「仏滅」が発生しました。杜牧は九華山の興ったばかりのお寺を有効に保護しました。その後九華山観光の発展のために基礎を作りました。さもなければ、今日見た九華山は二つのようです。だから、池州の庶民は永遠に彼を覚えています。今池州市の多くの地名も彼と関係があります。例えば、杜湖や杜渠大橋などです。私達は計画の中で公園の東側に杜公祠(杏花村は昔から杜公祠があり、杜氏の子孫が建てたもので、清代知府李暲が『杜公祠記を建てる』と書いて、現在は遺跡は早く廃墟となっています。)

今私達は前に向かって歩いて、私の指の方向に沿って古い木です。これは何の木か分かりますか?樟の木で、樟の木は私達の池州市の市木です。池州市の市花は何の花ですか?杏花です。

ここに来たのは杏花村の千年古井遺跡の所在地です。この唐風の建物は黄公井院です。今はこの井戸を見てみましょう。この井戸は省級の文化財保護部門で、井戸の内壁の周りは全部青いれんがで作られています。深いところは9メートルあります。文化財部門の考証によると、唐代の古井戸で、1000年以上の歴史があります。井戸端の「杜刺史行春処」という碑を見て、明代の大文人李岐陽が書いたのです。(彫像を指して)これは黄公の彫像で、隣の対聯です。「幸い仙人に逸技を伝えられました。欣将の名酒は素晴らしいものに酔ってしまいました。」伝説によると、黄公は良いお酒を作って、供給が需要に追いつかないで、仙人の鉄は李を曲がってここを通って、黄公夫婦が誠実でまじめなことを見て、ひそかに井戸水を点けて彼を助けて、それからお酒が供給できない時井戸水はすべて酒が売ることができて、黄広潤の夫人は言います。

今は後ろから歩いて、お酒はどうやって作られたのかを見に行きます。(指の酒壇)この空き地の上の大酒壇は、4メートル以上の高さがあります。黄公酒を貯蔵するためのものです。黄公酒は私達の会社が登録した商標です。その小井様のマークは私達の会社のロゴです。今はお酒の香りがします。これは黄公の後裔である黄親方です。これは発酵池です。これは炊飯です。お酒は米と糠を使います。100斤のお米は20斤の糠に両替します。今は工芸の流れを紹介します。まずお米を鍋をあけて蒸して、熟成したご飯を40℃ぐらい冷やしてから酒の麹などの発酵材料を入れて、発酵池に入れます。0日後に池からまた鍋にかけて蒸し、循環水で温めて酒を出します。

この黄公の美酒をみんなで味わってみませんか?その年の杜牧は黄公の酒を飲んでやっと詩意が大いに出してあの《清明》の詩のを書いたので、今私達の近代的な杏花の女性に杜牧の第1次品の黄公の酒のストーリをみんなと一回言ってもらって、味わうことができるのは着手します。(杏花女がこの故事を語ります)清明の日に、杜牧は一人で歴史府を離れました。彼は久しく黄公酒の名を聞きました。そこで有名になりました。黄公酒屋に来ました。お客さんはあまりいませんでした。杏花女だけがそこにいます。杜牧は杏花女に酒を持ってもらいました。はい、あります。でも、私は上の句を出したいです。上に向かって飲んであげます。アンズの花の女性は上の句を出しました。「白スズ壺の腰の中から舌を出します」。杜牧は対して来なかったことを後悔しています。アンズの花の錠を見たら、突然ひらめいて、対聯が出てきました。記念して、でも杜牧は題名の時直接彼の名前を書いていないで、“半分ムーの山林の半分ムーの地を使って、1曲の牛の歌の1巻の文”を使って、アンズの花の女性は見てみて、びっくりして、慌ててひざまずいて言います:“杜大人がここに来ることを知らないで、多く恨みを得て、また大人の海容を望みます。”その中の“半分ムーの山林の半分ムーの土地、1曲の牛の歌の1巻の文”は杜牧を指して、今、この銅の鎖、杜牧の酒を飲む徳利があって、すべて杏花村の志館の中で保存します。

(まっすぐ行ってください。)これは黄公酒を貯蔵するための穴蔵です。この中の黄公酒は何十年の歴史があります。皆さん、こちらへどうぞ。私たちは今詩壇に来たのです。昔村には小さなあずま屋があって、文人のために詩を吟じて作っていました。当時の杜牧が「清明」の詩を残してから、杏花村は名声が高く、文人墨客が続々とやってきて、詩を吟じて賦し、花見をして酒を買います。「杏花村志」によると、300人以上の詩人が詩を残し、1000曲以上の詩を残したため、杏花村は「天下第一詩村」とも呼ばれています。今の詩歌台は定期的に詩会を催しているだけではなく、様々な文芸公演も行われています。主に私たちの故郷の黄梅劇、儷劇、儷舞、民謡を特色としています。

この石馬伝説は鉄の曲がり李の乗り物で、その年酒仙の鉄の曲がり物と伝えられています。一日酔いで、馬に乗って杏花村に来ました。三日間飲んで、やっと小池のそばに酔って倒れました。後はこの池を「酔仙池」と呼んでいます。みんなはこの池を見て、酒葫芦に似ていません。

前のこのあずまやは「杏花亭」と呼ばれています。このあずまやは当時文人墨客のためにここに来て景色を見て特別に作ったものです。このあずまやは嘉靖四年(1525年)に山西蒲州人張邦教によって建てられました。その後、この亭は崇禎年間に池州知府の顧元鏡によって再建されました。あずまやには杜牧の「清明」という詩の石碑があり、杏花村の象徴となっています。

最新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来参加此次九华山的旅行。我是中国太和旅行社的导游员李强,大家叫我小李就好了!今天大家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的喜悦,而且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可以让大家感到满意。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这次旅游活动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十几年的驾龄。驾驶技术非常的娴熟。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把放心交给我们的王师傅,把开心交给我,让我们一起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团友,我们的旅游车正行驶在进山的佛光大道上。由于此地到九华街还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在这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九华山。九华山主要位于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安徽两山一湖的北部的重要景区。风景区的面积120平方千米。九华山保护范围内174平方千米,现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的旅游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誉为国际性的佛教道场。

安徽九华山风景秀丽南朝时因此山高出云表,且其数有九,人们称之为九子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浏览九华山,观九峰出莲花,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九华山为花岗岩名山。其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是九华山几景十分美丽的地方。

安徽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这一,与海天佛国普陀山,光明佛国峨嵋山,青莲佛国五台山一起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公元7世纪新罗国王子航海东来,访遍名山最后选择了九华山,苦修数十载,其死后,肉身不腐,"灵迹事现"人们认为金乔觉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九华山从此被认为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地藏王也从此被称为金地藏。

好的,现在呢,我们的旅游车已经到达了九华街的入口处,请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进入景区。各位游客,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高9米,跨高8。5米的九华圣境门坊,大家知道横额上"九华圣境"四字是谁题写的吗?不错,这是康熙皇帝御书的。穿过门坊,是不是有一种进入圣地的非凡之感呢?

朋友们,现在呢,我们来到的就是九华山最早的宫殿式寺庙——祗园寺。祗园寺现为国家重点寺院、九华山唯一的子孙丛林寺院,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这外置的山门可不是建造时的大意,而是有讲究的。据说呀,这样一是为了避邪;二是门向要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并且,在祗园寺前院墙上还有一条时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十分醒目,据说也是为了避邪镇妖,这也是祗园寺独有的。

祗园寺法相庄严、完整,是全闪之最。寺中供有大肚弥勒、四大天王、韦陀菩萨、十八罗汉等尊像。其中最为庄严的要属大雄宝殿中供奉的12米高的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三尊大幅。寺内佛、菩萨、罗汉塑像排列规范,工艺精湛,形象逼真。

祗园寺始建于明代,规模居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九华山佛教协会在此多次举办大型传戒、讲经法会和祈祷和平、息灾法会,现每年举行水路法会和举办焰口等佛事活动千余台,为全山佛事活动中心之一。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化城寺,化城寺是九华山开山始寺,现为全国重点寺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辟为历史文物馆。展览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展出金地藏生平事迹;第二部分展出珍贵历史文物。部分经书可谓是镇寺之宝。寺前有放生池,据传是金地藏率众徒弟修建化城寺时挖的。池前是化城广场,广场上建有纪念金地藏母亲的娘娘塔。接下来我们将要去的就是上禅堂。上禅堂位于神光岭南的半山腰,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上禅堂有三最:香火最平、风景最佳、寺院最丽。电视剧《西游记》曾在此拍摄。

游览过了上禅寺,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家最好奇的肉身宝殿。肉身宝殿又名"地藏坟",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原来是一座三层石塔,安葬的是金地藏肉身,所以俗称肉身塔。因为塔基之地曾现金光,后人便将此地取名为神光岭。肉身宝殿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大家请跟着我进入大殿,请看那边的横额上写的十六个金字,"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为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萨誓愿。其实,地藏菩萨本来可以成佛的,然而他愿意到六道轮回中最苦难的地狱去广度众生,地狱一日不空,他就一日不成佛。在未来佛弥勒佛出生之前承担普度众生的重任。肉身宝殿是九华山的象征。每逢地藏法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大家注意了,马上我们将要乘坐缆车前往百岁宫,请各位注意安全,有序排队。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百岁宫。百岁宫又名百岁庵,现为国家重点寺庙,供奉海玉和尚肉身。建筑上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形成了五层走马通道。寺与周围峰、石、洞融为一体,殿宇与山体有机结合,巧夺天工。百岁宫建筑是九华山古寺建筑的代表,深受中外游人好评。各位游客,今天的九华街景区的游览活动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有服务不周到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最新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早在东晋年间(420xx年),山上就开始建寺庙,以后历代都增建、扩建,形成“三里一小庙,五里一大庙”,庙宇遍布全山,据说兴盛时期多达300余座,僧众四五千人。现在保存完整的寺庙尚有五六十座。

游九华山,首先到九华街,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xx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20xx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

九华山是令人神往的莲花佛国。它以灿烂的佛教文化和奇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游览、观赏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阳,新姿焕发,活力再现,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九华山坐落在池州市东南境,她是池州旅游业的品牌,是池州人民的骄傲,是安徽”两山一湖”风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使名山披锦绣,更快地跻身于国际旅游先进行列,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指导、组织有关部门编写了这本九华山导游词。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尤其是几位老同志退而不休,辛勤笔耕,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编撰任务。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我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这本书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图文并茂,以模拟导游撰文,准确、鲜明、生动,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颇适合导游人员学习和使用,也可供广大游客阅读和欣赏。我相信,这本书的问世将会把你带进九华山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美妙神奇的境界。我在池州工作多年,深深热爱九华山。我衷心祝贺此书的出版,并乐之为序。

“九华天下神”,这是当代诗人严阵今年7月重游九华山时留下的感慨,悠久的佛教历史,秀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肉身现象,奇特的地域文化,使千秋名山异彩纷呈,独具魅力。

导游词与名山胜景,犹如画龙的点睛之笔,面对九华山这样一座千古名山,一篇好的导游词可以帮助你倾听它历史的回音,追寻它文化的源流,聆听它美妙的传说;可以引领你寻访名士的踪迹,体味佛门的幽深,感受肉身的传奇……总之,好的 导游词就像窗口和桥梁,通过它,可以增强你的游兴,引导你走进九华山去观光、探胜。

然而,长期以来,九华山的导游词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有时关于同一个景点的介绍出现几种不同的“版本”,弄得游人、香客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对九华山的历史掌故信手拈来,随意“发挥”,以讹传误,以致于影响了九华山的形象。为正本清源,两年前,在我上九华山工作之初,省旅游局高蔚青局长嘱我组织编写一本规范化的导游词。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的几位同志,特别是退休的老同志不辞辛劳,笔耕不笔耕不辍,终于使《九华山导游词》得以问世。在此,我谨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九华山导游词》约14万字,旁征博引,史料翔实,既阐幽发微,又浅显易懂,同时模拟导游,琅琅上口,引人入胜,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一篇创新之作。相信此书的出版,可以正本清源,去芜存菁,将会推动九华山导游讲解的统一和规范,为九华山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影响力发挥作用。

九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是一篇导游词所能概括的,有待于世人共同发掘整理。组织编写导游词,是我们在景区文化建设上的一次尝试,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大家指教。

最新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各位游客:

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到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参观游览,我是景点导游__×。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古有杏花村十二景,复建杏花村是池州几代人的梦想,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复建的一个重要标志,牌坊上的“杏花村”三个字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题写的。

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旭日照池州出墙红杏引春风四时飘绿雨,晓钟惊世界耀眼琼花香碧宇千里醉丹霞”,寓意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池州优美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外商来池州投资兴业,也才有了杏花村复建的开始,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古井文化园就是旅欧华侨詹晓荣先生投资兴建的,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园参观,一起探寻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我们正前方这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诗,是大书法家启功的手迹,让我们走近看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书写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诗进行排列的,其实古时候人写字很多都是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个书法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一读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好词,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艺术家的共同灵感,我们启功老先生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的。有关《清明》诗的有趣话题很多,相传清代大文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觉得该诗不够精炼,便每句删去两字,成了五绝:“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后来也有不少人改过此诗,但真正流传到现在的还是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关于《清明》诗的传说还有很多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一本我们公司编的《旅游指南》看看。)

接下来我们看山的另一侧,是公园的园记和杜牧的生平简介。下面我就把杜牧的生平作一下简单介绍:

杜牧,陕西人,靠近现在的西安市,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后人为区别杜甫称其为“小杜”。公元844年开始杜牧在池州做了两年的州官,当时叫刺史,足迹遍布池州美丽的山水。留下诗歌4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诗。杜牧在池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减轻赋税、抓社会治安、造计时器、修建一些颇有影响的建筑等等。但真正和旅游有关的还是保护九华山的寺庙,当时在84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杜牧对九华山刚兴起的寺庙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为后来九华山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九华山可能就是两样的,所以池州老百姓永远地记着他,现在池州市的很多地名也和他有关,如杜湖、杜坞大桥等。我们在规划中准备在公园的东侧建一座杜公祠(杏花村过去就有杜公祠,是杜氏后人所建,清代知府李暲撰写《建杜公祠记》,现在遗址早废。)

现在我们向前走,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是一颗古老的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是樟树,樟树是我们池州市的市树,那你们知道我们池州市的市花是什么花吗?是杏花(池州市树市花是20__年3月29日池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项会议通过的)。

大家请随我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杏花村千年古井遗址所在地,这座颇具唐朝风格的建筑就是黄公井院,(指着对联)“红杏花开泉香一井,黄垆酒熟诗醉千秋”,很有气势吧。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口井吧,这口井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的内壁四周都是青砖砌成的,深有9米,据文物部门考证确是唐代古井,有1000多年的历史。大家再看一下井边“杜刺史行春处”这块碑,是由明代大文人李歧阳题写的。(指着雕像)这是黄公的雕像,旁边一副对联:“幸得仙人传绝技,欣将名酒醉奇葩。”传说当年黄公酿得一手好酒,供不应求,仙人铁拐李路过此处,看到黄公夫妇忠诚勤恳,就暗中点化井水帮助他,后来在酒供不应求时井水都可以当酒卖,黄广润的夫人说:“酒虽好,猪无糟。”

现在我们从后边走,去实地看看酒是怎样酿出来的,酒糟又是什么样的。(手指酒坛)这块空地上的大酒坛,有4米多高,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黄公酒是我们公司注册的商标,那个小井样的标志是我们公司的徽标。现在我们可以闻到酒香了,(走进酿酒坊)这位就是黄公的后代黄师傅,这是发酵池,这是煮熟的饭,酿酒要用米和糠,100斤大米要兑20斤糠呢,现在我把工艺流程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将大米隔锅蒸熟,待熟饭冷却至40℃左右放入酒麯等发酵材料,再入发酵池发酵,10天后起池再上锅蒸,利用循环水加热后出酒。

这黄公美酒大家要不要品尝一下,当年杜牧就是喝了黄公酒才诗意大发写下那首《清明》诗的,现在请我们现代杏花女把杜牧第一次品黄公酒的故事和大家说一遍,愿意品尝的就动手吧。(杏花女叙说这个典故)在清明这一天,杜牧一人私离刺史府,他久闻黄公酒的名气,于是慕名而来,到了黄公酒垆,当时没有什么客人,只有杏花女一人在那,杜牧让杏花女拿酒,但杜牧喝了之后觉得酒不好,不够香醇,说:“有没有好酒呀”,杏花女说:“好酒是有,但我要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上来,就给你喝”然后,杏花女出了一个上联:“白锡壶腰中出咀”,杜牧没对上来非常后悔,当看到杏花女锁门,突然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黄铜锁腹内生须”,杏花女就给他喝了黄公酒,杏花女要杜牧把这幅对联写下来纪念,不过杜牧在题名的时候没有直接把他的名字题上去,而是用了“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杏花女一看,大吃一惊,慌忙跪下,说到:“不知杜大人到此,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其中“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指的就是杜牧,而如今,这铜锁,还有杜牧喝酒的酒壶,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

(继续向前走)这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酒窖,这里面的黄公酒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家请这边走,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吟诗台,过去村里有个小亭子,专为文人吟诗作赋用的,自从当年杜牧留下《清明》诗后,杏花村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赋,赏花沽酒。据《杏花村志》记载,共有300多位诗人留下诗词1000多首,所以杏花村又被称为“天下第一诗村”。现在的吟诗台不但定期举办诗会,还举行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主要以我们家乡黄梅戏、傩戏、傩舞、民歌为特色。

这匹石马传说是铁拐李的座骑,相传当年酒仙铁拐李,一天酒瘾大发,于是便骑马来到杏花村,大过酒瘾,喝了三天三夜,终于醉倒在一个小池边,后人称这个池子为“醉仙池”,大家看这个池子象不象个酒葫芦。

前面的这个亭,我们称它为“杏花亭”,这个亭子呢,就是当年为一些文人墨客来这里会友观景而特别建造的,此亭最早在嘉靖四年(1525年)由山西蒲州人张邦教兴建的,并撰联“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后来此亭又于崇祯年间由时任池州知府的顾元镜重修。亭内书有杜牧《清明》诗中的石碑而成为杏花村的象征。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粉墙青瓦的建筑呢,就是陆舫,据历史记载最初是一座小桥,由于风景优美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来此赏景叙情,到明朝时贵池县令成都人张灿垣修建了一下,取名“陆舫”。

相传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经常带着他的官妓程氏到这一带饮酒作诗,程氏能歌善舞,懂诗作词,深得杜牧的喜爱。在唐代,县令、县尉都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不能带家属,杜牧当时四十多岁,许多生活料理都是官妓程氏长期服侍,这样,就成了他的次妾,当时唐代明文规定,所有地方官不能取民间的女子作妻妾,杜牧只好将已怀孕的`程氏嫁给了石埭县长林乡乡绅杜筠,生下了杜牧的儿子杜荀鹤,后来人们改称程氏为鹤娘。

现在在我们池州市石台县长林乡和贵池茅坦生活的杜氏的家族便是杜牧的后裔。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古建筑呢是村志馆,大家请看这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村在池阳杜诗物候能为证”,下联是“志存馆内赵客图文足释疑”。这里的“村”指的就是我们的“杏花村”,“池阳”就是贵池的别名,“杜诗”指的就是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物候”指的就是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致。“志存馆内”的“志”指的就是“杏花村志”这本书,“赵客”指的就是《杏花村志》的作者郎遂,“图文”指的就是我们《杏花村志》里的图文介绍,《杏花村志》是唯一被收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现在就让我们进去看看,这里有一块石碑刻的是古杏花村全景图,另外我们准备把杏花村志共12万多字,全部刻在墙上。虽然杏花村的争论由来以久,其中以山西的汾阳和安徽贵池为最,多数人也认为“酒是山西的好,村是贵池的真”,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史料让更多的人知道真正的杏花村在我们贵池。

各位游客,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焕园,据记载,宋朝末年有位大官郎文韶因不愿入元朝为官,到杏花村隐居,建数间房屋,郎氏家族逐渐成为杏花村望族。到了清代,郎遂为纪念先祖在遗址上复建了焕园,今天我们又重新修建了这座名宅。大家请看这门上的对联“焕珠还异彩,盛世扩名园。”焕园又名“郎遂故居”。郎遂是贵池杏花村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康熙时上过太学,从20岁开始起稿撰修《杏花村志》前后共十一年。现在就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介绍屋内陈设、郎遂的挂像、对联等)

各位游客,杏花村古井文化园的游览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欢迎下次有机会再来杏花村。

最新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各位游客:

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到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参观游览,我是景点导游__×。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古有杏花村十二景,复建杏花村是池州几代人的梦想,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复建的一个重要标志,牌坊上的“杏花村”三个字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题写的。

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旭日照池州出墙红杏引春风四时飘绿雨,晓钟惊世界耀眼琼花香碧宇千里醉丹霞”,寓意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池州优美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外商来池州投资兴业,也才有了杏花村复建的开始,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古井文化园就是旅欧华侨詹晓荣先生投资兴建的,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园参观,一起探寻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我们正前方这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诗,是大书法家启功的手迹,让我们走近看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书写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诗进行排列的,其实古时候人写字很多都是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个书法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一读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好词,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艺术家的共同灵感,我们启功老先生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的。有关《清明》诗的有趣话题很多,相传清代大文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觉得该诗不够精炼,便每句删去两字,成了五绝:“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后来也有不少人改过此诗,但真正流传到现在的还是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关于《清明》诗的传说还有很多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一本我们公司编的《旅游指南》看看。)

接下来我们看山的另一侧,是公园的园记和杜牧的生平简介。下面我就把杜牧的生平作一下简单介绍:

杜牧,陕西人,靠近现在的西安市,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后人为区别杜甫称其为“小杜”。公元844年开始杜牧在池州做了两年的州官,当时叫刺史,足迹遍布池州美丽的山水。留下诗歌4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诗。杜牧在池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减轻赋税、抓社会治安、造计时器、修建一些颇有影响的建筑等等。但真正和旅游有关的还是保护九华山的寺庙,当时在84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杜牧对九华山刚兴起的寺庙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为后来九华山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九华山可能就是两样的,所以池州老百姓永远地记着他,现在池州市的很多地名也和他有关,如杜湖、杜坞大桥等。我们在规划中准备在公园的东侧建一座杜公祠(杏花村过去就有杜公祠,是杜氏后人所建,清代知府李暲撰写《建杜公祠记》,现在遗址早废。)

现在我们向前走,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是一颗古老的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是樟树,樟树是我们池州市的市树,那你们知道我们池州市的市花是什么花吗?是杏花(池州市树市花是20__年3月29日池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项会议通过的)。

大家请随我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杏花村千年古井遗址所在地,这座颇具唐朝风格的建筑就是黄公井院,(指着对联)“红杏花开泉香一井,黄垆酒熟诗醉千秋”,很有气势吧。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口井吧,这口井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的内壁四周都是青砖砌成的,深有9米,据文物部门考证确是唐代古井,有1000多年的历史。大家再看一下井边“杜刺史行春处”这块碑,是由明代大文人李歧阳题写的。(指着雕像)这是黄公的雕像,旁边一副对联:“幸得仙人传绝技,欣将名酒醉奇葩。”传说当年黄公酿得一手好酒,供不应求,仙人铁拐李路过此处,看到黄公夫妇忠诚勤恳,就暗中点化井水帮助他,后来在酒供不应求时井水都可以当酒卖,黄广润的夫人说:“酒虽好,猪无糟。”

现在我们从后边走,去实地看看酒是怎样酿出来的,酒糟又是什么样的。(手指酒坛)这块空地上的大酒坛,有4米多高,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黄公酒是我们公司注册的商标,那个小井样的标志是我们公司的徽标。现在我们可以闻到酒香了,(走进酿酒坊)这位就是黄公的后代黄师傅,这是发酵池,这是煮熟的饭,酿酒要用米和糠,100斤大米要兑20斤糠呢,现在我把工艺流程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将大米隔锅蒸熟,待熟饭冷却至40℃左右放入酒麯等发酵材料,再入发酵池发酵,10天后起池再上锅蒸,利用循环水加热后出酒。

这黄公美酒大家要不要品尝一下,当年杜牧就是喝了黄公酒才诗意大发写下那首《清明》诗的,现在请我们现代杏花女把杜牧第一次品黄公酒的故事和大家说一遍,愿意品尝的就动手吧。(杏花女叙说这个典故)在清明这一天,杜牧一人私离刺史府,他久闻黄公酒的名气,于是慕名而来,到了黄公酒垆,当时没有什么客人,只有杏花女一人在那,杜牧让杏花女拿酒,但杜牧喝了之后觉得酒不好,不够香醇,说:“有没有好酒呀”,杏花女说:“好酒是有,但我要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上来,就给你喝”然后,杏花女出了一个上联:“白锡壶腰中出咀”,杜牧没对上来非常后悔,当看到杏花女锁门,突然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黄铜锁腹内生须”,杏花女就给他喝了黄公酒,杏花女要杜牧把这幅对联写下来纪念,不过杜牧在题名的时候没有直接把他的名字题上去,而是用了“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杏花女一看,大吃一惊,慌忙跪下,说到:“不知杜大人到此,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其中“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指的就是杜牧,而如今,这铜锁,还有杜牧喝酒的酒壶,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

(继续向前走)这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酒窖,这里面的黄公酒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家请这边走,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吟诗台,过去村里有个小亭子,专为文人吟诗作赋用的,自从当年杜牧留下《清明》诗后,杏花村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赋,赏花沽酒。据《杏花村志》记载,共有300多位诗人留下诗词1000多首,所以杏花村又被称为“天下第一诗村”。现在的吟诗台不但定期举办诗会,还举行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主要以我们家乡黄梅戏、傩戏、傩舞、民歌为特色。

这匹石马传说是铁拐李的座骑,相传当年酒仙铁拐李,一天酒瘾大发,于是便骑马来到杏花村,大过酒瘾,喝了三天三夜,终于醉倒在一个小池边,后人称这个池子为“醉仙池”,大家看这个池子象不象个酒葫芦。

前面的这个亭,我们称它为“杏花亭”,这个亭子呢,就是当年为一些文人墨客来这里会友观景而特别建造的,此亭最早在嘉靖四年(1525年)由山西蒲州人张邦教兴建的,并撰联“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后来此亭又于崇祯年间由时任池州知府的顾元镜重修。亭内书有杜牧《清明》诗中的石碑而成为杏花村的象征。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粉墙青瓦的建筑呢,就是陆舫,据历史记载最初是一座小桥,由于风景优美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来此赏景叙情,到明朝时贵池县令成都人张灿垣修建了一下,取名“陆舫”。

相传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经常带着他的官妓程氏到这一带饮酒作诗,程氏能歌善舞,懂诗作词,深得杜牧的喜爱。在唐代,县令、县尉都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不能带家属,杜牧当时四十多岁,许多生活料理都是官妓程氏长期服侍,这样,就成了他的次妾,当时唐代明文规定,所有地方官不能取民间的女子作妻妾,杜牧只好将已怀孕的`程氏嫁给了石埭县长林乡乡绅杜筠,生下了杜牧的儿子杜荀鹤,后来人们改称程氏为鹤娘。

现在在我们池州市石台县长林乡和贵池茅坦生活的杜氏的家族便是杜牧的后裔。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古建筑呢是村志馆,大家请看这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村在池阳杜诗物候能为证”,下联是“志存馆内赵客图文足释疑”。这里的“村”指的就是我们的“杏花村”,“池阳”就是贵池的别名,“杜诗”指的就是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物候”指的就是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致。“志存馆内”的“志”指的就是“杏花村志”这本书,“赵客”指的就是《杏花村志》的作者郎遂,“图文”指的就是我们《杏花村志》里的图文介绍,《杏花村志》是唯一被收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现在就让我们进去看看,这里有一块石碑刻的是古杏花村全景图,另外我们准备把杏花村志共12万多字,全部刻在墙上。虽然杏花村的争论由来以久,其中以山西的汾阳和安徽贵池为最,多数人也认为“酒是山西的好,村是贵池的真”,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史料让更多的人知道真正的杏花村在我们贵池。

各位游客,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焕园,据记载,宋朝末年有位大官郎文韶因不愿入元朝为官,到杏花村隐居,建数间房屋,郎氏家族逐渐成为杏花村望族。到了清代,郎遂为纪念先祖在遗址上复建了焕园,今天我们又重新修建了这座名宅。大家请看这门上的对联“焕珠还异彩,盛世扩名园。”焕园又名“郎遂故居”。郎遂是贵池杏花村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康熙时上过太学,从20岁开始起稿撰修《杏花村志》前后共十一年。现在就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介绍屋内陈设、郎遂的挂像、对联等)

各位游客,杏花村古井文化园的游览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欢迎下次有机会再来杏花村。

最新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八

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莲花佛国九华山风景区。有一句说得好,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今天大家能欢聚在一起,估计大家的前世都在不停地回头。我也很珍惜这一次难得的相遇,你们能到九华山一游,这是与佛有缘,与山有缘,也是与我有缘。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导游,愿我的真诚,能换来您满意的微笑。

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南朝时,因此山峰峦异状,酷似童子,其数有九,被成为九子山。唐代李白游山时,观九峰状如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从此人们便称这座山叫九华山了。它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公元7世纪,也就是唐朝时,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在九华山驻扎下来,辛苦修行数十载,99岁圆寂,据说三年后开缸时,他是“颜面如生,肉身不腐”。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九华街景区,大家首先就看到一座石门坊,门坊是端庄典雅,它是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高9米,大家可以看到横额上镌刻着的“九华圣境”四个大字是康熙皇帝亲笔御书,过了门坊呢,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桥了,这座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迎仙桥、迎仙桥。顾名思义,过了这座桥呢,咱们就从凡界到了仙境,在这里呢,大家就随我一起踏上这座古桥,我们一起步入仙境吧。

大家看,过了桥正面就是祗园寺的大殿,祗园寺是国家重点寺院,规模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中最大的一座。“丛林”意思是许多僧众志同道合,仿佛许多大树似的,大家同住一处,一齐修行。祇园寺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讲堂、藏经阁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组合式建筑。它的山门偏离了大殿中轴线,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呀歪置山门,是颇有讲究的,一来是为了辟邪,二来是门向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用意也是非常的巧妙,大家再看看,在寺庙的前院墙上,有一条时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十分醒目,大家来猜猜,这又是做什么用的,是的,这也是用来镇妖避邪的。这也是祇园寺所独有的。祇园寺文物珍贵,1933年于右任手书的大雄宝殿匾额现仍悬于大殿之上。寺内厨房里面还有民国时期的7口大铜锅,最大的一口直径173厘米。人称“千僧灶”。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寺庙去,感受这神秘的佛教文化,那进寺庙前,小王先跟大家讲一下,这进寺庙的规矩,这进寺庙也是大有讲究的,进庙门是尽量走两边门,若走右边则先迈右脚,走左边则迈左脚,不要踩门槛,更不可站或坐门槛上,这是对佛的不敬。

好,参观完祇园寺。下面我们要去化城寺看看。佛经有“指地化城”之说。据史料记载,晋朝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杯渡在此建寺,唐开元末年有僧人檀号居于此地寺额题“化城”。后来,青阳县乡老诸葛节上山,发现了在山崖石洞中苦修的金乔觉,深为感动,于是买下了檀公旧地,构筑台殿,建成庙宇,请金乔觉在此居住。后来化成额题被移至此,于是化城寺便成为了九华山地藏道场开山祖寺。现在,这里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馆名是由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馆内现展示的是金乔觉的生平事迹和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看化城寺寺前有放生池,据传这是金地藏率众徒修建化城寺时开挖的,池前广场上有一用石条垒成的娘娘塔基。据传金地藏母亲得知儿子桌锡九华后,万里跋涉来山寻儿回归,长时间思儿心切,加之一路风霜,眼睛快要失明。金地藏用广场边一口井中泉水为母亲洗眼,治好了母亲眼疾。此井后人称明眼泉。金地藏用心侍候母亲,并向她细说佛教因缘。母亲终被感悟,留山助儿护佛,为了纪念金乔觉的母亲,后人在此建了这座娘娘塔。

好了,大家现在随我乘坐缆车,去闵园景区。为什么叫“闵园”呢?据传唐代这里有一户姓闵的,产业丰盈,这方圆百里都是闵员外的。金地藏初来九华山时曾向闵公借地,“一袈裟地”的故事流传至今。后来闵公父子皈依佛门,闵氏没有后代,于是,今天的九华山就没有一户姓闵的人家了,可是闵园这个名字却流传了下来。

这里是闵园竹海。修竹丛生,遍布冈峦。走进竹海,一定会洗净城市的喧嚣,脱尽世俗的烦恼。来到闵园景区,那这棵凤凰古松,你不得不看。它已经有1400年历史了,松高7。8米。主干扁平翘首,如凤凰冠;两股支干一高一低状似凤凰尾。松尾下有一大圆石,人称“凤凰蛋”。国画大师李可染称誉此松为”天下第一松”。与黄山迎客松齐名。

参观完闵园景区,那么我们今天的行程就结束了。今天大家要现在九华山休息一天,明天继续游览天台和花台景区。天台景区是九华山高山游览区,峰峦叠嶂,怪石嶙峋。主要景点有古拜经台、大鹏听经石、地藏禅寺、天台峰、十王峰等百余处,可谓移步换景,异彩纷呈。花台景区地处高山峻岭之中,没有尘烟污染,保持了有原始、古朴、纯净、清新的天然丽质。由于刚刚开发有些玲珑乖巧、奇幻如梦的景物还没有恰当的美名,热忱欢迎大家给他们起名字。也感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支持。有什么建议意见也请向我说,我会及时改进。谢谢。

最新池州风景心得体会如何写九

各位游客:

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来到池州杏花村。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萌,下面为大家介绍池州杏花村。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古有杏花村十二景,复建杏花村是池州几代人的梦想,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复建的一个重要标志,牌坊上的“杏花村”三个字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题写的。

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旭日照池州出墙红杏引春风四时飘绿雨,晓钟惊世界耀眼琼花香碧宇千里醉丹霞”,寓意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池州优美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外商来池州投资兴业,也才有了杏花村复建的开始,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古井文化园就是旅欧华侨詹晓荣先生投资兴建的,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园参观,一起探寻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我们正前方这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诗,是大书法家启功的手迹,让我们走近看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书写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诗进行排列的,其实古时候人写字很多都是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个书法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一读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好词,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艺术家的共同灵感,我们启功老先生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的。有关《清明》诗的有趣话题很多,相传清代大文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觉得该诗不够精炼,便每句删去两字,成了五绝:“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后来也有不少人改过此诗,但真正流传到现在的还是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关于《清明》诗的传说还有很多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一本我们公司编的《旅游指南》看看。)

接下来我们看山的另一侧,是公园的园记和杜牧的生平简介。下面我就把杜牧的生平作一下简单介绍:

杜牧,陕西人,靠近现在的西安市,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后人为区别杜甫称其为“小杜”。公元844年开始杜牧在池州做了两年的州官,当时叫刺史,足迹遍布池州美丽的山水。留下诗歌4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诗。杜牧在池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减轻赋税、抓社会治安、造计时器、修建一些颇有影响的建筑等等。但真正和旅游有关的还是保护九华山的寺庙,当时在84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杜牧对九华山刚兴起的寺庙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为后来九华山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九华山可能就是两样的,所以池州老百姓永远地记着他,现在池州市的很多地名也和他有关,如杜湖、杜坞大桥等。我们在规划中准备在公园的东侧建一座杜公祠(杏花村过去就有杜公祠,是杜氏后人所建,清代知府李?雷?础督ǘ殴?艏恰罚?衷谝胖吩绶稀#

现在我们向前走,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是一颗古老的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是樟树,樟树是我们池州市的市树,那你们知道我们池州市的市花是什么花吗?是杏花(池州市树市花是20__年3月29日池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项会议通过的)。

大家请随我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杏花村千年古井遗址所在地,这座颇具唐朝风格的建筑就是黄公井院,(指着对联)“红杏花开泉香一井,黄垆酒熟诗醉千秋”,很有气势吧。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口井吧,这口井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的内壁四周都是青砖砌成的,深有9米,据文物部门考证确是唐代古井,有1000多年的历史。大家再看一下井边“杜刺史行春处”这块碑,是由明代大文人李歧阳题写的。(指着雕像)这是黄公的雕像,旁边一副对联:“幸得仙人传绝技,欣将名酒醉奇葩。”传说当年黄公酿得一手好酒,供不应求,仙人铁拐李路过此处,看到黄公夫妇忠诚勤恳,就暗中点化井水帮助他,后来在酒供不应求时井水都可以当酒卖,黄广润的夫人说:“酒虽好,猪无糟。”

现在我们从后边走,去实地看看酒是怎样酿出来的,酒糟又是什么样的。(手指酒坛)这块空地上的大酒坛,有4米多高,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黄公酒是我们公司注册的商标,那个小井样的标志是我们公司的徽标。现在我们可以闻到酒香了,(走进酿酒坊)这位就是黄公的后代黄师傅,这是发酵池,这是煮熟的饭,酿酒要用米和糠,100斤大米要兑20斤糠呢,现在我把工艺流程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将大米隔锅蒸熟,待熟饭冷却至40℃左右放入酒?等发酵材料,再入发酵池发酵,10天后起池再上锅蒸,利用循环水加热后出酒。

· · · ·

这黄公美酒大家要不要品尝一下,当年杜牧就是喝了黄公酒才诗意大发写下那首《清明》诗的,现在请我们现代杏花女把杜牧第一次品黄公酒的故事和大家说一遍,愿意品尝的就动手吧。(杏花女叙说这个典故)在清明这一天,杜牧一人私离刺史府,他久闻黄公酒的名气,于是慕名而来,到了黄公酒垆,当时没有什么客人,只有杏花女一人在那,杜牧让杏花女拿酒,但杜牧喝了之后觉得酒不好,不够香醇,说:“有没有好酒呀”,杏花女说:“好酒是有,但我要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上来,就给你喝”然后,杏花女出了一个上联:“白锡壶腰中出咀”,杜牧没对上来非常后悔,当看到杏花女锁门,突然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黄铜锁腹内生须”,杏花女就给他喝了黄公酒,杏花女要杜牧把这幅对联写下来纪念,不过杜牧在题名的时候没有直接把他的名字题上去,而是用了“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杏花女一看,大吃一惊,慌忙跪下,说到:“不知杜大人到此,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其中“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指的就是杜牧,而如今,这铜锁,还有杜牧喝酒的酒壶,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共2页,当前第1页1

(继续向前走)这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酒窖,这里面的黄公酒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家请这边走,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吟诗台,过去村里有个小亭子,专为文人吟诗作赋用的,自从当年杜牧留下《清明》诗后,杏花村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赋,赏花沽酒。据《杏花村志》记载,共有300多位诗人留下诗词1000多首,所以杏花村又被称为“天下第一诗村”。现在的吟诗台不但定期举办诗会,还举行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主要以我们家乡黄梅戏、傩戏、傩舞、民歌为特色。

这匹石马传说是铁拐李的座骑,相传当年酒仙铁拐李,一天酒瘾大发,于是便骑马来到杏花村,大过酒瘾,喝了三天三夜,终于醉倒在一个小池边,后人称这个池子为“醉仙池”,大家看这个池子象不象个酒葫芦。

前面的这个亭,我们称它为“杏花亭”,这个亭子呢,就是当年为一些文人墨客来这里会友观景而特别建造的,此亭最早在嘉靖四年(1525年)由山西蒲州人张邦教兴建的,并撰联“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后来此亭又于崇祯年间由时任池州知府的顾元镜重修。亭内书有杜牧《清明》诗中的石碑而成为杏花村的象征。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粉墙青瓦的建筑呢,就是陆舫,据历史记载最初是一座小桥,由于风景优美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来此赏景叙情,到明朝时贵池县令成都人张灿垣修建了一下,取名“陆舫”。

相传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经常带着他的官妓程氏到这一带饮酒作诗,程氏能歌善舞,懂诗作词,深得杜牧的喜爱。在唐代,县令、县尉都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不能带家属,杜牧当时四十多岁,许多生活料理都是官妓程氏长期服侍,这样,就成了他的次妾,当时唐代明文规定,所有地方官不能取民间的女子作妻妾,杜牧只好将已怀孕的程氏嫁给了石埭县长林乡乡绅杜筠,生下了杜牧的儿子杜荀鹤,后来人们改称程氏为鹤娘。

现在在我们池州市石台县长林乡和贵池茅坦生活的杜氏的家族便是杜牧的后裔。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古建筑呢是村志馆,大家请看这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村在池阳杜诗物候能为证”,下联是“志存馆内赵客图文足释疑”。这里的“村”指的就是我们的“杏花村”,“池阳”就是贵池的别名,“杜诗”指的就是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物候”指的就是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致。“志存馆内”的“志”指的就是“杏花村志”这本书,“赵客”指的就是《杏花村志》的作者郎遂,“图文”指的就是我们《杏花村志》里的图文介绍,《杏花村志》是唯一被收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现在就让我们进去看看,这里有一块石碑刻的是古杏花村全景图,另外我们准备把杏花村志共12万多字,全部刻在墙上。虽然杏花村的争论由来以久,其中以山西的汾阳和安徽贵池为最,多数人也认为“酒是山西的好,村是贵池的真”,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史料让更多的人知道真正的杏花村在我们贵池。

各位游客,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焕园,据记载,宋朝末年有位大官郎文韶因不愿入元朝为官,到杏花村隐居,建数间房屋,郎氏家族逐渐成为杏花村望族。到了清代,郎遂为纪念先祖在遗址上复建了焕园,今天我们又重新修建了这座名宅。大家请看这门上的对联“焕珠还异彩,盛世扩名园。”焕园又名“郎遂故居”。郎遂是贵池杏花村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康熙时上过太学,从20岁开始起稿撰修《杏花村志》前后共十一年。现在就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介绍屋内陈设、郎遂的挂像、对联等)

各位游客,杏花村古井文化园的游览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欢迎下次有机会再来杏花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