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 读诗歌的体会(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8:57:08 页码:14
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 读诗歌的体会(9篇)
2023-01-09 08:57:08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多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古人对“读”,有经典概括和诠释——“兵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读”是诗歌教学的灵魂。读一首好诗,相当于聆听一首美妙的旋律;读一首好诗,相当于欣赏一幅悦耳的图画;读一首好诗,相当于与一位艺术家促膝谈心。《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此,处理好一个“读”字,可以让学生领悟诗歌美的旋律,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达到审美愉悦的良好境界。

梁实秋先生也说过:“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咏诗歌,不仅可以使人博闻强记,积累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反复吟咏中能受到诗歌的熏陶和感染,与诗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每一个客观事物都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在诵读时,应抓住情境的特点,声音要富于变化,如壮阔的景物要显得慷慨激昂,清新的景物要读得流畅安宁,明媚的景物要表现得平缓自如。总之,诵读要充满感染力,使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的独特魅力。

二、以读帯写

我认为,“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不将文章读懂、读透,贸然动笔,势必写不出,写不好;对于阅读目标,不分解、不分层,势必增加写作活动的困难;课堂活动不遵循由浅入深的阅读规律,势必造成“写”的无序和无效。“写”是“读”的促进与提升。“写”的内容要从“读”中来,但“写”的过程,又是一个对“读”到的信息不断进行加工重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写”能够反作用于“读”。这种反作用,体现在对原文进行回读与深入思考,从而使阅读体验有新的发现与收获。

三、欣赏音乐美,注重学生文化积累

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诵读指导千万不能一个模式,学生是有个性的,每名学生对诗中形象、诗中情味、诗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只要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沟通;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

在古诗词教学中只要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他们学得愉快,学得欢乐,让他们沉浸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就能扎扎实实积累语言、积累文化,促使他们在思想情操上受熏陶,形象思维、创造意识等方面得到锻炼。

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这一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而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的摸索又是刚刚起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于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时光不语,流年寂寂,一笔淡磨,把你的爱嵌在记忆的素笺里。听风漾起秋意,这年秋天,我读懂了你的爱。

秋风击打着窗棂,拉开窗,一股凉风混杂着秋特有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

“叩叩”,听到门的轻叩声,我一把拉上窗。随即探进一个头来,是妈妈。“十点了,作业明天再做吧,反正是周末。”妈妈略带埋怨地命令我。我又埋进作业堆里,头也不抬,说:“嗯,就快做完语文了,写完我就睡。”妈妈沉闷地关上了门。夜色又黯淡了几分,隔着窗我瞥见了树叶在抖落,我甚至感到了风的寒气凌人。

我打着哈欠,打开门。一张黄澄澄的便利贴明晃晃地荡入了我的眼眸。我撕下,嘀咕着:秋天了,晚上总起风,不要再踢被子了。

我心头一酸,握着便利贴的手轻轻颤抖,眼前的画面渐渐模糊。

走到客厅,一个蜷缩的身子憩息在沙发上,明显是妈妈这个“唠叨鬼”嘛。还说我让她劳心劳肺,她也不是。这么凉的天还睡在沙发上等我睡着去检查我有没有踢被子。

我轻踱着步子走到窗边,忽的,一阵秋风,带着两三片落叶,穿过窗台,吹动了妈妈鬓角的几缕银丝,被发丝掩埋的皱纹也一并显现出来了。我竟不知道,妈妈从何时冒出了这么多银丝和皱纹。只是岁月的雕刻吗?还有我无意中的打磨吧。如此一来,那银丝和皱纹都似乎在责怪我的懵懂无知。

那一夜,我酣睡在夜色的怀抱中,我知道不只是那一轮皎洁的月,还有一份爱陪我入睡。

关于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人人都说家里是隔辈亲,但我不明白我姥爷为什么不是这样。

还记得小时,姥爷对我可是充满了宠溺。每当我把自己的画给他看时,无论我画得好与否,他总会十分开心地将我搂入怀中,脸上的笑容像是要咧到后脑勺去,激动地称赞:“哎呦,俺家孩儿真棒啊!”每当我把优秀的成绩单塞入他手中,他都会兴奋地抱抱我,亲亲我的脸。每当我考试失利时,他也总会带我出去玩,告诉我不要伤心。

但是近两年,我发现一切都变了。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画画比赛,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特金奖,我不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姥爷。他的反应却比我想象的冷淡得多。他先是看了看证书,说道:“再接再厉。”语气却是十分平淡,我的心情顿时有些失落。

还有一次,我考试较平日进步了许多,便兴奋地捧着成绩单给姥爷看,收到的却只是:“这题看上去很简单啊,你才考这样,是不是又粗心了?”这样的话,令我哑然。

我考试失利,是想得到安慰,哪怕是一点理解,但是他给我的,却只是一顿训斥:“考试考得不好就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觉得自己多委屈,你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了吗?”

我不解,但随后,倒也不由反思自己是否尽力了。

上个月的一天早晨,我被说话的声音吵醒,循声望去,见姥爷跟母亲在后院聊天。我好奇,便打开了窗户,只听姥爷对母亲说:“昨天看外孙女在房间里哭,没去安慰她。她长大了,不能每天都生活在称赞之中了,要不然就会满于现状,止步不前了。哎……怕她骄傲,连夸她都不敢,但是她现在压力这么大,快上高中了,我……就算心疼也松懈不得啊……”听到这里,我的双眼立刻蒙上了一层雾气,回想起那个在风雨中伫立着等我回家的老人,那个在收到我生日贺卡后笑得像孩子一样的老人,那个因为我考上了好初中而激动地喝得酩酊大醉的老人,那个为了陪我复习熬夜熬到眼皮子直往下掉的老人……我的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姥爷已经满头白发了,几年前的他还是满头乌丝。他变了,的确,他老了。岁月的痕迹早已在他脸上布满,但他对我的上心、关怀与爱,从未改变。

他不是不爱我,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爱我。他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莫测,却永恒且澎湃。他的爱亦像洋葱,层层剥开后,便让我潸然泪下。

姥爷,我终于读懂了你。

关于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我的祖国

长江、黄河横越的山川

神洲处处呈现出灿烂

辉煌的征程

如金色的灯盏

光芒照亮了远航的船帆

我的祖国

您用睿智的灵魂

带领普天大众

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使祖国鲜花般娇艳

描绘出东方的璀璨

我的祖国

鲜花般美丽的祖国

从你的精神里

从你的蓝图中

读懂了燃烧的灵魂

开拓辉煌明天的艰辛

我的祖国

从边疆到海岸

有你的娇娆美丽

我怀揣质朴的情感

将满腔的深情遥寄

愿祖国更加繁荣璀璨

关于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得分技法】第一步,简要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点;第二步,联系诗歌中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第三步,分析诗歌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或意义,如抒发了作者何种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等。

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王历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从题目来看,诗人是嘲笑王历阳不肯饮酒。大雪纷飞,正是饮酒的天气,王历阳“不饮杯中酒”的行为,让陶渊明也会笑死。陶两明喜欢饮酒,常戴头巾,抚琴自乐,宅边有五棵柳树。诗歌借陶渊明来嘲笑王历阳“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刻画了王历阳追慕陶渊明却徒有虚名的形象。

【答案】王历阳是一个追慕陶渊明却徒有虚名的人,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抚琴、栽柳、戴头巾,可是喝酒不痛快。“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

【得分技法】第一步,概括事物形象的总体特点;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说明;第三步,分析事物形象体现的人物品格或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诗歌描写了“花影”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变化。“重重叠叠”写花影之多,“上瑶台”写花影移动;“扫不开”写花影难除,表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答案】花影重重叠叠,不能消除,虽随同太阳落山而消失,却又因月亮升起而重现。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得分技法】第一步,抓住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第二步,概括诗歌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言之有据,切忌脱离诗歌内容,凭空想象。

〔越调〕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全曲描绘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这首元曲全曲都在描写景物,作品题目点出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前两句通过“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等凄清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孤寂萧瑟的图景,大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意境和格调;“一点飞鸿”给图景增添了灵动的色彩,但描写的只是飞鸿的影子,又增添了寥落之感;后面两句,笔锋陡转,通过“青”“绿”“白”“红”“黄”一组具有鲜明色彩的词语,描绘出景物的明丽,使画面充满生机。答题时,可先概括景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答案】前三句着力渲染秋天凄凉萧瑟的氛围,后两句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落日残霞”点出时间为秋日傍晚,与“孤村”相配,透出萧瑟与凄清之感;“老树寒鸦”已带有暮寒意味,加以“轻烟”环绕,就更有一种惆怅之感;“一点飞鸿”给冷寂的静景增添了生命力,但又只是依稀难辨的影子,增添了寂寥之感。而后作者笔锋一转,写“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些带有明丽色彩的景物,为这肃杀的气氛平添了生机与活力,一扫前人写秋景一悲到底的俗套。

山中香后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描绘的画面,要求鉴赏诗歌前两句描绘的画面。这两句诗,交代了清晨开门所见到的景象:大雪封山,雪停之后,天气放晴,云彩淡淡,日光清冷。据此,考生不难概括出作者描绘的画面,概括时一定要结合诗句描写的景象。

【答案】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大雪封山、天气初晴、云彩淡淡、日光清冷的冬日山居雪景图。

【得分技法】第一步,给出字句的意思,即“某字在句中的意思是……”或“某句的含意是……”;第二步,分析表达技巧,即“运用了……的手法”;第三步,描述景象,即“写出了……的景象”;第四步,分析情感,即“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应氏二首(其一)

曹植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类赏析。曹植生活在战乱频发的年代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荒畴不复田”“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等诗句写出多年战乱造成的宫室被毁、田地野草丛生的破败情景。“尽”是“全部、完全”的意思,也就是说,洛阳城内所有的宫殿都被大火烧毁了。“侧足无行径……不识陌与阡”等诗句写出了田野荒芜、游子因久不归家而不识阡陌的情况。“侧足”极言田野荒芜到行人已无法正常行走的程度,从侧面写出了战争过后的惨败景象。

【答案】(1)“尽”是“全部、完全”的意思,写出了洛阳城的残破景象,既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又交代了“何寂寞”的原因。(2)“侧足”是“侧着脚”的意思,“侧足无行径”写出道路的狭窄,诗人把行人在草丛中步履艰难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诗歌末尾两句“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炼句类赏析。从标题看,本词写的是百花凋谢之后西湖上的美好景象。词的前六句写的是宜外西湖上的美好景色,“垂下帘栊”一句交代描写由室外转向室内,但“双燕归来”一句说双燕在“细雨”之中,这不免令人生疑,但这恰恰是作者语言运用绝妙的地方。这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栊”。着意写燕子的活动,反衬出室内的清寂气氛,体现出一种静观自适的情调。理解了这一层,就能把握住这两句的妙处了。

【答案】“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室内景,将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归来营造出轻灵、欢快的意境,表达出作者静观自适的情调。

【得分技法】第一步,明特色,即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简

练传神、凝练沉郁、语近情遥等);第二步,列例证,即结合诗?歌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析感情,即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中吕〕山波羊.闽思

【元】张可久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注】①小琼姬:美丽的小丫头。

这首元曲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对“谁,不做美?呸,却是你!”做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考生要想准确揣摩诗歌中加引号的句子的语言特点,必须结合整篇元曲内容来分析。这首元曲描写一个闺中少妇对离人的思念,构思十分巧妙。春暖花开时节,闺中少妇寂寞伤春,昏然入睡,做起了甜美的梦。屋外柳絮飞舞,犹如雪花飘飞。小丫头见了,不禁高声惊叹:“雪下呈祥瑞。”不料把少妇惊醒了,她嗔怪地说:“谁,不做美?呸,却是你!_”短短八个字,极富生活气息和口语化,使女主人公含娇带怒的神情跃然纸上,从她的埋怨中可看出她对离人深切的思念。组织答案时既要说明语言特点,同时也要阐述表达效果或作用。

【答案】引口语人曲,通俗而传神,将女主人公被惊醒那一瞬间的懊恼之情表现得极为生动。

【得分技法】第一步,点明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诗歌五、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鉴赏。题干要求就诗歌五、六句

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从语句本身来看,这两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另外,“色”与“歌人脸”,“香”与“舞衣风”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据此可以断定此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确定了这一点,然后对诗句内容加以分析,概括出表达效果即可。

【答案】诗歌五、六句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荷花秀丽的颜色仿佛歌女的容貌,馥郁的香气如舞衣下的微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荷花的颜色和味道。

【得分技法】第一步,点出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渲染、烘托、衬托、象征、联想、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等);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具体表现;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

暮秋山行

岑参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注]①飒飒:风声。②旻: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③鶗鴂:杜鹃鸟。诗歌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前四句均描写景物,虽然没有人物出现,但从诗歌标题来看,是写诗人暮秋时分在山间行走所见到的景象。一个“疲”字奠定了景物的基调,也交代了诗人的心情。山林空寂,山风吹起,飒飒作响,好像有人在这里,其实根本就没有人,以“空林”和“飒飒”的风声衬托诗人心中的寂寞无聊。

【答案】衬托。诗歌开头就写马疲卧在长坡上,以马疲于山行及渡口西沉的斜阳衬托了诗人倦于奔波的心情。“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疲于奔波、寂寞无聊的心境。

【得分技法】无论是写景、叙事的诗歌,还是揭示生活哲理的诗歌,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情感或态度,或借景抒情,或叙事言情,或托物言志。评价诗歌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要读懂诗歌,了解作者的经历和诗歌的创作背景,然后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或蕴含的情感态度。答题模式为:这首诗歌运用了……手法,描写

了……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①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情怀。②蘋花:一种在夏秋开小白花的水草。③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④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全词通过描写“雨收云断”的情景,表达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通过对“双燕”的“念”和对“归航”的“空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常年漂泊的无奈之情。

【答案】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寓意与友人欲通音讯却无人可托,将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动人;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词人从对方着笔,写出因不能与思念中的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也折射出自己常年漂泊的怅惘与无奈。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旨趣?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赠从弟”,但全诗却没有一句表兄弟之情的话,也没有出现“从弟”一词,而是描述以“松”为主的景物。本诗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开头四句写山上松在瑟瑟风中亭亭直立的状态,“一何”意为“多么”,“一何盛”极写风声之大、风力之猛,“一何劲”极写松枝傲然不屈的生命状态;五、六句写冰霜来临,天气更加恶劣,但松树依然“端正”,表现了松树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最后两句在问答中写出松树因拥有自己的本性,所以才不畏严寒。答题时,可以先概括作品旨趣,然后逐句分析。

【答案】作品歌颂松树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诗人以此自勉并勉励从弟要不畏险恶环境,保持坚定、端正的高贵品格。起首四句,写松树在猛烈的寒风中坚强挺立的生命状态,反映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品格;五、六句,写环境恶劣,但松树“常端正”;最后两句以问答作结,揭示了松树不畏严寒的原因。

【得分技法】解答比较鉴赏类诗歌题目,首先,要从总体上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找出两首诗歌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其次,认真分析题干,看题目要求从哪一个或哪几个角度进行比较鉴赏;再次,围绕某一个或某些角度对每首诗歌从具体语句到用词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按要求整合答案。

题周喻将军庙

胡曾

共说生前国步难,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帝旌旃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赤璧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 “交锋魏帝旌旅退”“烈火西焚魏帝旗”两句所写的场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解析】两首诗均出自同一作者,所写的主要人物都是三国东吴名将周瑜。本题要求分析两首诗中含意相关的两句诗所描写的场景的不同,答题时应从分析两句诗的含意入手。“交锋魏帝旌旃退”写的是两军交锋之后,魏帝(曹操)一方军队撤退的情景;“烈火西焚魏帝旗”则描绘的是在战争中,魏帝的旗帜被烈火焚烧的情景。

【答案】“交锋魏帝旌旃退”写出了赤壁之战期间周瑜带领大军击退曹军的豪壮场面烈火西焚魏帝旗”写岀了赤壁之战时曹军旗帜被焚烧的惨烈场景。

2.周瑜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鉴赏周瑜这一人物形象。从第一首诗来看,刻画周瑜形象的诗句主要是三、四、七句,三、四句通过写周瑜率大军击退曹军和周瑜被委以重任后社稷安定的情况,突出了周瑜指挥有方、受到君王重用的特点;第七句通过写其功勋碑碣的零落从侧面交代他曾建立了不朽功勋。第二首诗前两句写周瑜作为开国元勋在指挥战斗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这一点与第一首诗的三、四句内容相近。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做到言之有据。

【答案】受到君王重用、有军事才能、功绩卓著。“交锋魏帝旌旃退,委任君王社稷安”“烈火西焚魏帝旗”写他在战场上指挥有方,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并受到君王重用,能保社稷平安;“功勋碑碣今何在”则从侧面表现了他的功绩卓著。

关于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比较简单,这里不作研究)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色彩的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

关于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我要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读懂爱的心。当那一幕深深的打动我的心灵时,才发现:父爱就在身边。

还记得小时候,我在老师家学习,父亲总会不厌其烦地在老师家楼下楼下等我,每每见到我,父亲总会为我接过书包,为我挤出笑容。可是那个无知的我却一点也不懂得珍惜,总以为父亲对我的好都是理所当然的,把书包丢给父亲后,便无视父亲的存在,对于父亲关心的问候,总是随随便便的应付。甚至有时还会讨厌他的存在。

有次,父亲来晚了,生性暴躁的我还没等上10分钟就开始不耐烦了。等到您来时,便大声呵斥您,那一句句抱怨与责备犹如一场大雨,把您淋得狼狈不堪,而您却只是低着头,开着车,这一刻好像我是父亲,而您是那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低着头,开着车,在内疚,在自责……

“下雨天,在窗前,我闭上双眼……”一首武艺的《下雨天》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夜晚,感谢那场雨,让那个无知的孩子第一次成熟,第一次读懂父爱。

那晚,大雨倾盆,我早早的来到楼下,才发现父亲更早的来了。我顶着大雨奔到父亲的车边。正当我于开车门时,看到副驾驶座的车窗半开着,大雨从窗中淋入,湿了座位。

路灯的微弱光亮照在倒车镜上,通过反射,照在了父亲的脸上,映入眼帘的不再是父亲那一贯保持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那张衰老而陌生的脸孔。父亲的白发显得格外耀眼、刺目,它们放肆地侵略着黑发的领域。而那一道道皱纹呢,则是怕爬满了父亲黝黑的脸庞。这一幕仿佛一下触动了我心底的最深处,平日里父亲为我、为家操劳的身影顷刻间在我的脑海浮现,苍老的脸上爬着丝丝皱纹,微微佝偻的背以及那黑发丛中藏着的白发。这些都是父爱的证据,可是我又何曾读懂过呢。这时的我才明白,父亲不是永远的“蒙娜丽莎”,不会永远对我微笑,他会累、会痛,他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父亲把自己的不快都藏得好好的,,不让我发现,这个雨夜,我第一次读懂父爱其实就在身边。

此刻,雨水与泪水在我的脸上共同流淌,心中的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传遍身体的每个角落……

生活处处都有爱,每一种爱都值得被读懂,不是每一份爱都惊天动地,但每一份爱必定都感人肺腑。幸福开始——读懂身边的爱!

关于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不知不觉,已过去了很多年,但在不经意间,我读懂了你的爱。

小时侯,我会怨你

在城里上学的时候,都是一周才能回一次家,而每次回家时,你与我在一起的时间都不到半天,每次你都要去装火车,我生日的那天,我硬拉住你,不让你走,边哭边拉着你的衣服,蜡烛慢慢点燃,蜡烛光从屋子里照出来,映在你那慈祥的脸上,我哭着说"妈妈,你不要走,我要你陪我过生日。"你回过头,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然后皱起眉头,推开我的手,你的背影也带走了那微弱的烛光。那一天,我哭的好伤心,可孩子吧哭过也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懂事些,我会怪你

那时,在你身边,却感觉不到幸福,自从你干活病倒,住进了那个处处有消毒水的地方,你平躺在床上,与我说话,我的眼泪仿佛都快流下来了,但我强忍着不哭,我坐在你的面前说"你怎么这么傻呀!不能干就不要再干么。"而你却慈祥地说"为了你上学,为了让你更好的学习呀!"我的眼泪止也止不住的向外流,我责怪你说"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还怎么能照顾你的宝贝儿子呀!"

而现在,我会爱你

现在,我读懂了爱,而且满满的都是爱,如果没有你,我会变成多么可怜的孩子呀!我要像你爱我一样地爱你,温暖的阳光爬上窗台,恍然你又在我的身旁,用你那慈祥的面孔看着我,我感觉我现在好幸福,但看你那几根白发,我又哭了,你的面孔像星星一样明亮,有你在身边真好。

妈妈,你知道吗?其实我一直想对你说"你抚养了我,但你并不问代价,我一直都感谢你,感谢你教我知识,感谢你一直都在给我力量,让我不惧怕,不胆怯。

妈妈,其实我很爱你,但一直都没有认真说过"妈妈,我爱你。"

经过了那天真的童年,现在我终于读懂了爱,读懂了你那善良,无私的爱。

关于读懂诗歌心得体会及收获九

我的父亲,虽不像闻一多先生一样,为了国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我的父亲却有和闻一多先生一样的品质,“做了不说”与“且说且做”。他在我眼里就是最最伟大的人。

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由于他工作的关系,父亲总是一丝不苟的。在工作上,他是病人眼里的好大夫,这时候父亲总是“只做不说”型的。有一个寒假,我和父亲一起去了医院。父亲从八点开始,进入诊室,我在对面的玻璃房中写作业,过了四个小时,十二点了,父亲还没有出来。我偷偷打开诊室的门,看到父亲仍在接诊,他面前的水杯仍是满满的,一口也没喝。他认真地听着病人的叙述,耐心地回答着病人的问题。他几乎忙得无法抬头,忙得忘了时间,我鼻头一酸,父亲每天都这么忙,因为怕我和妈妈担心,回家后却从不说起,装作不累的样子,而我却还在一周前因为他不带去欢乐谷与他闹不愉快。到了一点多,父亲送走了最后一位病人,带我到食堂吃饭,看到他走路时的背都挺不起来,还不时用手揉揉腰,我心疼极了。我以前从不知道父亲为了我能过幸福的生活而付出的一切。吃饭的时候,我问父亲:“您为什么要当医生呢?医生多辛苦呀!”父亲说:“小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生了很严重的病,吃了很多的苦,所以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当一名医术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听了父亲的话,我真为我有一个这样的“白衣天使”父亲而骄傲。

在家庭中,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每天除了上班还要辅导我的功课。这时,他就变成“且说且做”型。有一次,我在课上关于光的直线传播没听懂,父亲为了能让我能懂,熬夜查找资料。半夜我起来喝水,看见父亲还坐在电脑前查着资料,他轻轻地点着鼠标,生怕吵醒我。在台灯微弱的光晕下,父亲的背似乎又驼了一些……第二天上学的路上,父亲兴致勃勃、深入浅出地给我讲了许多光线传播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豁然领悟了。看到我听懂了,父亲比我还高兴,连连说:“还有什么不会的,一定要问啊,咱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这就是我的父亲,在单位,他是一位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家里,他是和蔼可亲、无微不至的老爸。您的言行,让我渐渐读懂了您的严谨、您的体贴、您的坚韧、您的深情。

我读懂了父亲。

初一作文我读懂了父亲2

如千古的人们所赞颂的一般,父亲节的爱如大山那般沉重。深沉却不易发现。也许是的吧不然我昨日为啥,数着爸爸的皱纹玩,却数着数着哭了呢。

两年前,爸爸下岗了。似乎原本快乐的家庭气氛也随之渐渐沉郁起来。爸爸也没顾得他的面子,在我学校对街摆起了地摊。往时“高级”的“双喜”也变成了“红塔山”。脾气也越来越怪,动不动就给你来顿大骂或者请你吃“竹笋炒肉”。

可我却发现了一个他的秘密:他偷看我的日记!我刚开始很气愤,后来便对此事越来越淡漠了,对他也越来越疏远了。前些天下大雨,我才知道,他的职业有所改变,习性也有所改变,可对我的爱却始终没有变……

那天,一道划破天际的闪电“呼”的照亮了我的脚,它准确无误的告诉我,一场倾盆大雨即将来到。果不其然,一颗颗豆粒大小的雨滴由疏变密,阵势由小变大。妈妈就叫我去为没带伞的爸爸送伞。我极其不情愿地从伞筒里抽出两把伞步入雨帘……

我看到了,一个偻佝着背的中年人,我的直觉告诉我,他,是我的爸爸。他直挺挺的腰哪去了?我忽然感到一阵鼻酸。他在干什么呢?我凑近去,他手里攥着一把硬币,向书店里的售货小姐要了一本汉英字典。汉英字典?我记得我在我的日记上说过,我想要一本汉英字典,原来……

我两手挽着手,在雨帘中仅留下一大一小的背影。

爸爸,我知道你下岗了心情一直不好,但我知道,不论如何,你爱我,像从前一样。你如山的爱,女儿懂了!

初一作文我读懂了父亲3

还是孩童的时候,在我的理解之中,快乐就是人生的真谛。

这时,我才6岁,刚上小学,每天最爱干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对于学习,我是拒绝的,记得有一次,我作业也没写,一放学就和小伙伴玩去了,父亲知道了,气得火冒三丈,找到我,拽着我的耳朵就往家走,还把小伙伴都骂了一顿,说不要让他们再找我玩。我的心里满是郁闷,觉得对不起小伙伴,还埋怨父亲,写着作业,我扒在窗台上向下望,看到小伙伴玩的正高兴,两行泪水似洪水般倾泻而下,不理解父亲,觉得父亲使我的快乐少了几分。心里常常念叨,要是能玩多好啊!真无聊!

长大了些,学校经常考试,回忆那一次,已是几年前的事了,而对发下来的试卷,一个大写的“不及格”占满了大半张试卷,我哭丧着脸,聋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了回家,父亲见到了这试卷,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哎,你先去写作业吧。”

这天晚上,想着这天的考试成绩,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抬头看表,已经十一点了,望着里屋,看到父亲的书房门关着,微微露出一点小缝,柔弱的光芒披散下来,照到地板上,我踮起脚尖,轻轻地扒在门上向里看去,父亲,一个瘦弱的背影,正点着油灯,在我的试卷上圈圈点点,书柜地门开着,桌子上的,正是三年级教科书,他不时揉揉眼睛,缓解疲劳,他那弯弯的背,好似一把拉开的弓,那油灯的光亮照着他那满头银丝,过了一会儿,他竟扒在书桌上,睡着了。

第二天,父亲不在家,母亲告诉我要给我看一个东西,说罢,母亲走入父亲书房,取去了那本沉甸甸,厚厚的笔记本。我翻了又翻,终于发现父亲昨夜的笔记,母亲长叹一口气:“哎,你父亲天天熬夜,上网查阅资料,为的是,你的学习。年纪平平,就已满头银发,你自己也要努力呀!”说罢,两行泪水再次似洪水般倾泻而下,可这次,与上次有着天壤之别。

从此,我发奋读书,为了父亲,更为了自己,一个月后,我考了年级第一,全家人都激动而欢喜,这使我,感到真正的快乐,我才读懂了父亲。

快乐,不仅浮于表面,而更注重于内在,我读懂了父亲。

初一作文我读懂了父亲4

人生的舞台上,形形色色的人匆匆来去,那一个个人,或鲜活,或冷漠,如聚光灯般,来回聚焦、闪耀。

总有那么一个人,严厉而又冷漠,没有丝毫温柔,如一块坚冰一般,不得不说。我怕那个人,仿佛永远进不去他内心的世界。爸爸的面孔永远是严峻的,对妈妈、对我,或许是因为工作的疲惫,或许是因为与奶奶相似的性格,他从小追逐着我,我也从小跟随着他,但是我进不去他的世界,是的,我读不懂他。

青春期的性格总是好奇而又叛逆,不管以前是活泼或是沉默,我对他更多的是恐惧,他就像一个透明的人,总在我松懈时发现我,走神时敲醒我,我开始躲避他,不再答应那些苛刻的要求,拒绝他的一切,直到那一天——

轻轻推开房门,发现他坐在那儿,捧着一张照片,强忍泪水倾诉着,听到木门的“吱呀”声,他立刻收起温柔的面孔,冷冰冰的声音响起,“回来就写作业吧!”那声音还是盖不住微微的哽咽。其实,我看到了,看到了他眼眶的微红,看到那张爷爷奶奶黑白的照片。

晚饭后,坐在夕阳下,我一个月来第一次向他开口:“爷爷喜欢养动物吗?”爸爸的身子微微一颤,垂着头,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能听见他颤抖的声音:“嗯,喜欢养猫,叫大咪。”多了一份温柔,少了一丝冷漠。我轻声咬着每一个字,询问着关于爷爷奶奶的事儿。许久,他抬起头,一行泪悄悄流下。我从未见过他这样,赶忙拿出一张纸让他擦。爸爸愣了愣,急忙擦干眼泪,继续讲述着……

那晚的爸爸就像一个失去父母的小男孩,褪去了严厉,摘下了面具,让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猛得痛起来,是的,他不再是那个冷漠的他,而是一个渴望父母关怀与拥抱的他。

自从那一晚,他变了,我也变了,我变回一件小棉袄,给予爸爸关怀;他变成了避风港,让我和妈妈感到温暖,我试着开导他,他欣然接受,留下一句,“让时光冲淡它”。

我相信,我读懂了爸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