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听力康复心得体会和感想 听力康复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3:49:51 页码:7
听力康复心得体会和感想 听力康复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2篇)
2023-01-09 13:49:51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听力康复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现在国内有很多很棒的英语听力训练网站,我们要学会善用这些学习资源,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英语。

二、听英语歌取代中文歌

如果你有听音乐的习惯,不妨听英语歌曲取代中文歌曲,这是为了让自己置身于一个英语听力环境。

三、做填空练习

什么是填空练习?就是一篇文章有不少比较难的词汇都是空的,在利用英听教材做填写练习。另外填空练习其实也可以自己做,配合线上教材摘录文章,自己挖出较难的单字做听力训练。

四、看英语影片不要看字幕

看英语影片一定要把中文字幕关掉,看字幕对英语听力的训练没什么帮助。但若听不懂怎么办?办法便是再从头听一遍,当你听越多遍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懂它在讲什么!

五、背诵大量词汇

背诵大量词汇是快速提升英语听力的必备条件,有大量的词汇量才能够听得懂越多,但是词汇的来源并不是单字本,而是你利用线上英语听力教材所听不懂的那些词汇,那才是你要背的词汇。

六、查英语词汇要查国外英语词典网站

查英语词汇意思的时候要查国外英语网站,查百度翻译或有道翻译虽然可以让你马上知道意思,但是中文无法完全表达英语的意思,查国外英语词典网站才表达得出全部的意思,这也是为了要让自己置身于全英语环境。

七、善用通勤时间

要快速训练好听文听力不外乎就是大量的听,知道了方法还得身体力行才行,例如搭捷运、公车等等时间都可以拿ipod或mp3起来听英语有声书教材。

当你开始让自己置身一个全英语环境,一开始会觉得有点痛苦,但是如果撑过去了,便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听懂越来越多了。

在短短时间内训练好英语听力的诀窍就是:让自己置身一个全英语的环境。

没有学不会的英语,只有用不对方法,只要方法正确,人人都可以学好英语。

2022听力康复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为切实抓好我村残疾人康复工作,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就近、就地得到康复服务,现将今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和服务面,确保20xx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通过开展创建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村工作,完善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协同推进”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扩大残疾人康复受益面。到20xx年九月底,全面实现全省康复示范村创建目标。

(一)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组织网络、技术指导网络和康复服务网络建设。村委会成立相应领导组织,设立康复办公室。村配备残疾人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协调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市有关部门成立相应专家组技术指导中心,我村依托卫生资源,设立康复室,配备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负责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知识普及、咨询转介等康复服务。

(二)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建立康复档案,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康复协调员、康复员要入户进行残疾筛查、摸清底数、登记造册,进行功能评定并制定康复训练方案(残疾人康复需求筛查不低于辖区人口总数的2%);为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建档率不低于85%),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开展康复服务,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三)做好残疾人康复管理人员和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根据康复办公室制定培训内容,对基层康复管理人员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培训;对康复技术人员、康复指导员每年不少于70学时的培训;对康复员每年不少于50学时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四)康复服务质量控制。对各类残疾人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提供康复服务;白内障致盲患者手术率达90%;低视力者助视验配率达到30%;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率达80%;协助聋儿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聋儿康复训练率达到70%;智力残疾儿童训练率达到80%;成人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率达到50%;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率80%;需装配假肢的肢体残疾人假肢装配率达到80%;精神病患者服药率达到90%,监护率达到90%;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参与社会率达到50%;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率达到90%;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配置达到90%;为残疾人及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和康复训练方法,残疾人及亲友知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社区不能提供康复服务的残疾人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根据残疾人在功能训练、无障碍环境改造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残疾人及亲属对康复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0%。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康复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台、今日宁国报社、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社区康复的重要性;深入基层、深入残疾人宣传康复知识,传授训练方法;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参与。

(六)落实康复经费。按照辖区人口人均0.20元标准安排社区康复工作经费,并全部用于社区康复相关工作。

(七)制定各项康复救助政策。制定优惠政策,保障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扶助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并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