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圣经诵读心得体会及收获 圣经读书感悟(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4:14:25 页码:10
圣经诵读心得体会及收获 圣经读书感悟(3篇)
2023-01-09 14:14:25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圣经诵读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甲(沈):点击班队生活,感受校园精彩;

乙(宗):放飞童年梦想,打造阳光生活。

合:七——彩——童——音。

甲(沈):在这熟悉而又温暖的音乐声中,泗阳双语实验学校开发区校区七彩童音广播站又和您见面了。

乙(宗):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2月25日,星期四。

甲: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 。

【甲】本期节目是这样为您安排:首先是《八面来风》、其次是《佳文共赏》,

【乙】接着是《生活小窍门》,最后是《哆来咪点歌台》。

【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详细内容:

栏目1:八面来风

圣诞节的由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就是圣诞节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喜欢过圣诞节.圣诞文化越来越浓郁!对于圣诞节的来历,你又知道多少呢?在这,我给大家详细讲解下.不知道的话好好听,丰富下知识哦!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是西方国家最大、人们最喜爱的节日。据《圣经》记载,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开始教会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2019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栏目2:佳文共赏

【甲】一片美丽动听的文章,能把我们带往蔚蓝色的大海,也能让我们驰骋辽阔的草原。

【乙】在《佳文共赏》栏目里,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文章是《歌唱你,我的祖国!》。由宗义,沈小萌为您朗诵,请您静静地聆听。

栏目3:生活小窍门

【甲】听完了优美的文章,我们是否要请生活百事通告诉我们一些小窍门了呢?

【乙】今天我教大家一招与健康有关的:

冬季一定要关注鼻子健康!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为了预防伤风感冒时打喷嚏、鼻痒等症状,可以经常按摩鼻部。方法是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时,用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迎香穴在鼻唇沟中,鼻翼外侧缘旁0.5厘米)。手法由轻到重,但不要损伤皮肤。在早晨起床前,晚间睡觉前各按摩一次,其他空闲时间也可进行。此法可疏通经络,增强局部气血流通,大大加强鼻的耐寒能力,可有效预防感冒和鼻病,亦能治疗伤风,鼻塞不通。

栏目4:哆来咪点歌台

【甲】踏着圣诞欢快的钟声,2019年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让歌声为你送上深情的祝福.

【乙】让歌声传递我们美好的心声,

(播放歌曲《 圣诞节快乐 》)

尾声

【甲】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该说再见了。

【乙】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衷心地祝愿七彩童音广播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愿它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随你度过金色的童年。

【甲】我们星期四不见不散!!

播放结束曲目

对于圣经诵读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圣诞节一个恣意狂欢的理由

圣诞节成为普天同庆、肆意狂欢的世俗节日,是一个意外,也是创立这个节日的基督教会所始料未及的。

基督教创立圣诞节,原本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耶稣的诞辰。《圣经·马太福音》记载,在犹太国的小城拉撒勒(今巴勒斯坦北部),住着一个叫约瑟的木匠,他和一位名叫玛利亚的姑娘相爱定婚。奇怪的是,他们还未成婚,玛利亚就怀孕了。约瑟按上帝的旨意给这孩子取名为“耶稣”。耶稣长大后果然不同凡响,他一边巡游,一边训众,还做了许多神奇的事,如治愈了麻疯病人,命令海浪平息,将拦路之鬼赶入猪群,让瘫子走路、瞎子复明、哑巴说话等等。于是,众人都视他为救世主,敬称他为“基督”(“救世主”、“上帝之子”之意)。

可惜,“救世主”最终不能拯救自己,竟被自己的门徒出卖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了纪念耶稣的出生,信徒们创立了圣诞节(也称“主降生节”)。同时,为了纪念耶稣之死,又创立了“耶稣受难节”。但“受难节”毕竟不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至今其纪念活动仅局限于基督教和天主教内部,并且,其纪念活动的规模和受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如圣诞节。

值得一提的是,圣诞节到底是何时创立的?耶稣是何年何月何日出生,又是何年何月何日死亡的?没有史书记载,在《圣经》中也没有只言片语。把12月25日确定为圣诞节,完全是教会的人为加工。公元354年,罗马帝国西部拉丁教会在年历中首次写明: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诞生日。由此算来,圣诞节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无须再为耶稣何时出生而争论,因为,基督耶稣早已化作一个精神偶像。

圣诞节在悠悠162019年的历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圣诞文化。构成这一文化体系的是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颂歌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俗及理念。如果说圣诞节是一场戏,那么,圣诞树、圣诞老人就是戏台中不可或缺的道具和角色,而圣诞颂歌就是这场戏的主题歌了,

☆☆圣诞树一个常青不老的希望

一进入12月,西方人总要在自己的庭院或屋里立上一株松、杉、柏之类的塔形常青树,树上挂满了糖果、巧克力、彩灯、彩带,琳琅满目。这就是圣诞树。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圣诞树具有宗教和世俗的双重性。它最早源自人们对常青树的崇拜,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相信常青树有驱魔避邪之效。把常青树与圣诞联系起来并赋予其宗教意义,是公元8世纪的事,那时,由于德国传教士尼古拉斯常在圣诞节时用纵树供奉圣婴,所以,人们便把常青树称为圣诞树。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里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并在树枝上挂着小甜饼,点上蜡烛,也许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的原因。

不过,大多数西方人更愿意接受关于圣诞树的另一种说法。在古代德国的东部山区,住着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农民,一个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平安夜,农民一家正围炉烤火,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闯进屋来哀求说:“让我烤烤火吧!”农民把他拉到火炉旁坐下,让他把衣服烘干,又招待他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圣诞餐。这孩子告别时,随手折了根树枝插在门外的雪地里,祈祷说:“树常青,人长寿,年年此日,礼物满树。”说完便无影无踪了。第二天,那株插在雪地里的树枝长成了一棵枝叶繁茂的杉树,树枝上挂满了金光闪闪的金币。农民意识到,他昨晚招待的那个孩子是“主”的使者,是来给他赐福的。

这桩神奇之事不胫而走。后来,德国及周边国家的人们都在自家的屋前种上常青树,并在圣诞节来临时将树装饰一新,有的家庭还在树根旁布置一个马槽,以再现当年圣母玛丽亚生耶稣的情景。布置和装饰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人们的愿望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期盼上帝光临、赐福。

17世纪,德国移民把圣诞树风俗带到北美大陆,到18世纪末便风行整个北美。19世纪,随着英国全球性的势力扩张,圣诞树很快在英国的殖民地流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圣诞树又被美国传教士带到中国和日本。不过,这时候的圣诞树已经没有多少宗教的成分了,如果说在基督教内部它象征耶稣生命永恒,那么在教外,人们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吉祥的圣诞装饰物,代表人们对丰收和平安的期盼。这样的变化即使在基督教盛行的欧洲,也是非常明显的。现在的欧洲人在装饰圣诞树时,大多会在树枝上挂上写有亲人名字的圣诞礼物,以便到圣诞子夜时分给相聚的亲人带来一份惊喜。大家盼望的就是那一时刻的团圆和伴随而来的阵阵欢呼。

☆☆圣诞老人一个美丽的谎言

在西方,圣诞老人是圣诞节一个标志性角色,圣诞树可有可无,圣诞大餐可以不吃,但怎么可以没有圣诞老人呢?

圣诞老人的故事,在欧洲民间流传的版本很多,但被世界大多数人认可的,还是来自北欧芬兰的圣·尼古拉斯的故事。传说在公元3世纪,也就是圣诞节刚刚形成的时候,有一位生活在芬兰北部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他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又乐善好施,他喜欢乘坐鹿拉雪撬漫游各地,遇到穷困人家总要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有一个圣诞节前夕,他听说有户穷人家的女儿要出嫁,但因为没有嫁妆和漂亮衣服,新娘为此愁容满面。老人在夜深人静时悄悄从姑娘的窗户投进一袋金币,作为自己的贺礼。由于天黑,又投之匆匆,这袋金币正好落在姑娘挂在壁炉旁的长筒袜里。姑娘第二天起床穿袜时发现金币,颇觉蹊跷又喜出望外。在老人的帮助下,姑娘体体面面地出嫁了。

尼古拉斯不仅给穷人送金币,还乐于在平安夜给孩子们送糖果、玩具之类的礼物。不过,他的礼物并不公开地送,每每在夜深人静时,把礼物从烟囱投入,这样孩子们总能在圣诞节的清早得到一个惊喜。时间一长,人们便发现这些礼物是一位慈眉善目、满脸银髯,身穿镶着白绒的红袍,头戴白边红帽,手持拐杖,乘坐雪撬的老人送的。于是,人们便称尼古拉斯为圣诞老人。

当然,圣诞老人不只是给孩子们送来礼物。对于调皮的孩子,他不仅不给你礼物,反而会扬起拐杖在你的屁股上来两下。

后来,人们为了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圣诞梦和对明天的向往,开始习惯于在圣诞节前打扫通向壁炉的烟囱,并告诉孩子在睡觉前将长筒袜挂在壁炉旁,以迎接圣诞老人的礼物。对于调皮的孩子,大人们总会以“你想要圣诞老人礼物还是想要圣诞老人打屁股”来规劝。于是,听话的或不听话的小孩儿,都会带着热切的期盼乖乖地进入梦乡,第二天醒来,当他们发现长筒袜里装满了盼望已久的圣诞礼物时,还以为真是圣诞老人的恩赐。

久而久之,这个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礼物的雪撬,挨家挨户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圣诞老人也因此成为圣诞节最重要的象征和传统。

“圣诞老人”只是一个无从考证的传说,但美丽传说带给人们的,总是无限的快乐和希望。善良的人们宁愿相信这一切确确实实真如传说,没有人愿意用理性去戳穿这个美丽的谎言。

☆☆《平安夜》一首永不过时的名曲

当《平安夜》平和、悠扬的美妙旋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响起时,我们这个星球上数以亿计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吟唱起这首古老而又永不过时的圣诞颂歌。虽然圣诞颂歌不只是《平安夜》一首,但《平安夜》却是所有圣诞颂歌中最著名的。英国近代音乐史专家爱德华博士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时间证明,《平安夜》是一首给无数人带来温馨快乐、最受人喜爱的歌曲,也是一首在全世界仅次于《祝你生日快乐》的流行歌曲。”

然而,许多年来,没有人知道《平安夜》的作者是谁。一个叫莫莱尔的修琴师意外拥有词曲手稿,并添加了《平安夜》的歌名,人们便一直认为他就是《平安夜》的创作者。直到1996年,奥地利音乐学院的专家运用电脑,对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的相关乐坛档案进行分析论证,才最终确认:《平安夜》的真正创作者是奥地利人格鲁柏和莫尔。

格鲁柏和莫尔都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小村庄。182019年圣诞节的前一天,格鲁柏一大早来到教堂练琴,以备当夜举行子夜弥撒,不料风琴被老鼠咬坏。莫尔神甫是个音乐家,又是这个地区有名的诗人,看到格鲁柏急得抓耳挠腮,就试着拿出自己写的一首诗对格鲁柏说:“我们把这首诗谱上曲,以口唱代风琴,或许可以应付今夜的子夜弥撒。”格鲁柏觉得主意不错,两人立刻投入到歌曲的创作之中。子夜弥撒终于开始了,格鲁柏领着12名衣着整洁的孩子走上圣坛。格鲁柏向大家颔首行礼后,便用吉他弹起了《平安夜》的序曲,接着,莫尔神甫那浑厚的男低音和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一起,在大厅中回响起来———

“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华光射/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悠扬、肃穆而又充满温馨的歌声,在教堂内流动。人们陶醉了,他们没想到,这首用嘴唱出的歌比管风琴弹出的乐曲更为动听,也更能表达对“主”的敬爱之情。之后,《平安夜》便在欧洲的教堂流传开来。

180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呼吸着节日渐近渐浓的醇香时,当人们在平安夜枕着这优美的乐曲沉入梦乡时,是否会记起格鲁柏和莫尔这两位已远离我们近两个世纪的乐坛天才?甚至,是否会感激那只调皮捣皮捣蛋的老鼠?

对于圣经诵读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祷告:主耶稣,我们感谢赞美你!你知道我们的软弱,知道我们的败坏,知道我们的苦难,知道我们的无能!所以你顺服天父旨意,甘愿道成肉身,为我们的罪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把我们从灭亡中拯救出来!亲爱的主,为了你舍命的爱,我们向你感恩赞美;为了你赐予属天的福分,我们向你感恩赞美!主啊,因着你宝血的洁净,我们才能坦然无惧地来到父的施恩宝座前,来学习你宝贵的话语,得到你真理的浇灌!主啊,你既然救我们脱离了罪恶,就求你开我们的眼睛和心窍,让我们的价值观有一个彻底的翻转;让我们明白我们得着了耶稣基督这个至宝,世间一切的金钱、地位、名誉、享受都是可抛弃的!亲爱的主,求你亲自带领和祝福下面的时光,使我们都在你里面得供应、得坚固、得造就,并得到你赐予的喜乐、平安!祷告奉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阿门!

读经:马太福音二十三章16-26节

证道:弟兄姊妹,主内平安!我们信主前,认为金钱、地位、享受是宝贵的,欺骗是“智慧”,霸道是“本事”!信主后还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分享的题目是:价值观的改变。

一个人对任何事物价值的衡量,常是看他对那件事物的认识有多少。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十六至二十六节的这段话里,我们能看见,有的人看见一个非常大的圣殿,大部分是用金子建成的,就把这殿当作非常贵重的。有的人看见一个祭坛,和献在其上的牛、羊、鸽子,就以祭坛为没有价值的,而以牛、羊、鸽子为贵重的。有人照着律法,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但对律法上那更重要的事,就如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实行。有人对什么都很小心,就连蠓虫也都滤出来,但却把骆驼吞下去。有人急用杯盘时,只抹净杯盘的外面,杯盘的里面却满了污秽。你可以问问一个初信的人:他如果遇到如上面所说的那种人,应当怎样衡量、定规他的价值?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十六至二十六节,主耶稣称以上那些人为无知的、瞎眼的、假冒为善的。因为那些人完全不认识真实的价值,他们所有的价值观全数是错误的。

一个人在还没有信主之前,他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巅倒的。但是每一个信主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必定有一种价值观的改变:从前所认为宝贝的,现在都不宝贝了;从前所不宝贝的,现在都宝贝了。这就叫作价值观的改观。凡是价值的判断没有改变的,都不是真基督徒。基督福音网讲章精选。

全本圣经大半都是记载关于价值观的改变。这些价值观的改变能够给初信的弟兄姊妹亮光,叫他们看见一个基督人的价值观是什么。以下我们举几个例子,给弟兄姊妹看见价值观的改变。

首先,圣经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118:22)这是说到价值观的改变。在匠人的看法里,有这么一块石头是不可用的,所以丢掉它。这就是说,在犹太首领的眼里,基督乃是多余的,因此就除灭他。然而另有人在建造救恩的时候,就拿这被弃的石头,来安作房角的头块石头。角石的本身,必须至少有二面或三面显出光平,实际上它必须是六面都要光平。这样的角石竟是犹太匠人所弃绝不用的,却是神在它救恩的建造里所宝贵的;这两种价值的认定,是何等的不同。因此,我们也必须把初信的弟兄姊妹,摆在一个价值观的改变里面,问他从前看基督如何,今天看基督又如何。我们总要让他们看见,从前他所认为不值钱的,现在反倒该看为值钱了。从前我们看他不可靠,今天看他可靠了。别人弃绝基督,但我们宝贝他。

圣经说:“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1:18)十字架原来是那灭亡的人所藐视,并且看为愚拙的;却是得救的人所看重,并且当作神的大能来接受的。这说出人在信主之前与信主之后,对十字架之价值的判定有何等的不同。人信主之前,看十字架是不中用的;但人信主之后,却看十字架是神的大能,是可喜爱、可宝贝的。一个人一信主,价值观定规立刻改变,他看十字架的救恩乃是宝贵的。

马太福音6:32-33说:“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一个人(特别是贫穷的人)信主之前,为着每天的日用之物,总是念念不忘。衣食的事,在世人之中总是最大的事,他自然也不例外;但他一信主之后,却能转而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我们信徒总要认识:人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比神的国更宝贝。马太福音十三章四十四节说,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去变卖一切所有的来买这地。这是指主发现天国的宝贝,就舍了自己和所有的,去买这宝贝。主看见天国是宝贝的,但人看不见它是宝贝的。只有信主的人才有主的眼光,能认识天国的宝贝。

人还没有信主以前,即使生活艰难时,得着衣食之物还算容易,因为他的生活不与神的国发生关系,他可以撒谎,可以用不义的方法来得着生活的需用。但是他信了主之后,就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若是他还为着衣食撒谎,虽然仍能得着饭碗,却会丢了神的国与神的义。另一面,他如果不撒谎,就他虽然能得着神的国与神的义,却得丢掉饭碗。这应当如何拣选呢?不信的人撒谎无所谓,因为他认为衣食重要;但信的人就不是这样,我们信的人,乃是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所以我们作为神的儿女,总要郑重的帮助初信的人,让他们清楚在这种景况中当如何拣选贵重的。我们要叫人清楚的认识,衣食是为着身体的;但我们的身体活着,乃是为着神的国和神的义。所以作为信主的人,我们总归是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

马太福音10:37-38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父母、妻子、儿女都是人所最爱的,也是人认为最重要的。在不与主比较时,都是人应当爱的。但是,如果我们临到一个环境,是需要在这二者之间有拣选时,我们该如何呢?不必说,人定规是拣选宝贵的。那么请问:那一样是宝贵的呢?我们必须帮助弟兄姊妹认识那宝贵的。你可以问初信的人:“你拣选谁呢?”他们若不弄清楚,将来遇到试探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带领的责任是在我们身上。我们必须告诉初信的人说,“如果为着信主的缘故,需要与父母、妻子、儿女分开,你如何拣选呢?为着替我们受死的主,你当拣选作他的门徒,跟随他。”亲人固然是人所宝贵的,但比起我们的主,就没得比了,我们的主乃是比亲人更宝贝的。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灵魂),有什么益处呢?”(太16:26)这里是拿人的灵魂和全世界来比较。到底是灵魂宝贵,还是世界宝贵呢?人常常看重世界的宝贵,而不认识灵魂的宝贵。今天撒但想要人的灵魂,许多人不必它出价都愿意卖,因为人不信自己的灵魂有什么价值。路加福音十五章的浪子离家,不是人用筵席将他请去的,乃是猪的豆荚将他拉下去的,灵魂在不信的人身上,是何等的不值钱!然而主说,纵然是全世界,都不能买到人的灵魂。只有一次撒但是出高价的,那就是当撒但把主带到山上,指着万国与万国的荣华给主看,要是拜它一下,就把一切都给主。全本圣经就这么一次,记载撒但出这极高的价,要买人的灵魂。当然撒但没有成功。假定有这么一次,撒但也要将全世界给一个拜它一下的人,你想这人怎么拣选呢?这里完全是价值观的问题。要是舍灵魂来得世界呢,还是得灵魂而舍世界?今天撒但没有拿全世界来和我们换灵魂,它看我们的生命不值那么多;它只用小利益、小便宜来引诱我们。许多神的儿女为着少纳五斤大米就撒谎,可以因为五斤大米就不跟随主的道;这就如巴兰为利自甘堕落,咒诅神的百姓。所以我们初信的人必须要看见,诚实是比金子、比世界、比大米都值钱的。为着保守灵魂的清洁,我们是可以牺牲任何东西的。

马太福音18:8-9说:“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去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水火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去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在这里我们又看见价值的变更。一个人能够不宝贝世界,却不能不宝贝他的身体。约伯记二章三节、十节说,撒但头一次试探约伯后,约伯仍然持守纯正。但撒但第二次试探约伯时,乃是伤他的身体;结果后来,约伯就开始咒诅自己的生日。他失败了。这给我们看见,人看自己的身体是极宝贝的。但在马太福音十八章这里,对于身体,主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我们认识,若保全身体就是保全罪恶时,为了除掉罪,就宁可舍掉身体。这就是说,跌倒是比丢掉身体更为严重的。一个信主的人,必须改变价值,必须看清跌倒的严重。人没有信主前,许多罪恶的事可以作,许多污秽的东西可以看。但人信主以后,他的手、他的眼就要受限制。人一信了主,从起头就要他们看见,犯罪是何等严重的事。砍手、剜眼不过是引喻,乃是指除去罪的痛苦,就如同砍掉手脚、剜出眼晴那样的痛苦。一个基督徒总要看见犯罪的严重;基督徒对付罪,总要厉害到甚至宁可弃掉肢体的地步,好保守自己的清洁无罪。这靠我们自己是做不到的;只有靠着主,治死我们在地上的肢体和邪情私欲,完全让耶稣作我们的主,我们才能胜过罪恶。所以主说:你们要天天背起十字架来跟从我;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3:3)

圣经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20:25-27)外邦人有君王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这是在不信主的人中间的事;只是在信徒中间却不可这样。在信徒中间,乃是谁愿为大的,就要作用人;谁愿为首的,就要作仆人。这是价值观的变更,就是对地位看法的改变。一个人没有信主以前,乃是看作君王是有价值的,作治理的是很尊贵的。但是信了主之后,他就必须以用人为大,以仆人为首;而看作大臣、居操权的地位是可轻视的。我们是改变了地位的价值观;我们宝贵作仆人,宝贵作用人。主所给我们的价值观乃是:一个人服事人越多,他的地位就越高,也越大。教会中许多争论谁为大的事,都是因为将社会的价值观带进教会里。在教会中,若是人人以作仆人、作用人为大,教会中许多的难处就没有了,教会也就会蒙福。并不是说,我们要初信的人去作仆人、作用人;这乃是说,人一得救,他的价值观就当改变,必须情愿作仆人、作用人;总要给他有清楚的认识,看见作仆人、作用人,才是为大为首。基督徒信仰的中心思想,乃是价值观的变更。如果每个初信者,都能有这样一种价值观的改变,教会就有路可走了。基督圣经讲道讲章100个。

圣经说:“你若归向全能者,从你帐棚中远除不义,就必得建立。要将你的珍宝丢在尘土里,将俄斐的黄金丢在溪河石头之间;全能者就必为你的珍宝,作你的宝银。你就要以全能者为喜乐,向神仰起脸来。你要祷告他,他就听你;你也要还你的愿。你定意要作何事,必然给你成就;亮光也必照耀你的路。”(伯22:23-28)从24节以下,都是根据23节所说的。珍宝、黄金、宝银,都与23节的不义有关。人将珍宝、黄金、宝银丢在尘土里,丢在溪河的石头间,是为什么缘故呢?乃是为了对付不义,为了要以耶和华为他的喜乐。这又是价值观的改变。如果你站在一个试炼的关口,你是拣选珍宝、黄金、宝银,还是拣选耶和华?这要分别出你是属神的人,还是不属神的人。凡属耶和华的,定规拣选耶和华为他的喜乐。因这缘故,他就能向神仰起脸来,并且也要蒙神三样的祝福。首先,他的祷告必蒙垂听;但拣选珍宝、黄金、宝银的,神就不听他的祷告。其次,他定意要作什么事,耶和华必给他成就,因为主耶和华喜悦他的定案与拣选。第三,亮光也必照耀他的路,在他所行的每一步上都有亮光。这就是属神之人价值观改变的结果。我们初信的人,都要从原有的环境中出来,从原有的价值观中拔出来;当有环境临到时,我们要问自己一句话:“你是如何拣选的?”大家要帮助他们拣选神的义,丢弃珍宝、黄金和宝银。义的价值乃是远超一切珍宝的价值。

希伯来书11章24-26节说出苦乐价值的改变。摩西在这里看见另一个东西,就是所有在埃及的享乐,都是罪中之乐。他看与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乃是最宝贵的。摩西能享受罪中之乐,因为他是法老女儿的儿子,是全地上最有财有势的人。但他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因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对于价值的改变,他看得最清楚。任何的苦害、凌辱,他都愿意受,因为他看见那不能看见之赏赐的重大。牧师最感人的讲道视频。

圣经说:“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7-8)在这里我们看见,保罗改变了他的价值观;他先前以为与他有益的,现在因基督的缘故,他都当作有损的了。保罗为什么能丢弃有益的东西,他为什么能以属世的一切为有损的?这乃是因为他以认识基督耶稣为至宝。他以神所立为主为王的基督为至宝,因此他丢弃万事,并且看如粪土。这乃是标准基督徒价值的改变。我们以前认为吃喝玩乐是享受,名誉地位是荣耀;但我们现在看为粪土,因为我们得着了耶稣基督这个至宝,因着他我们成了上帝的儿女,这个地位是何等的尊贵!虽然跟随主的道路上,有很多的艰难和危险,但有主耶稣的同在,我们还怕什么呢?感谢神!

结论:要分别宝贵的与下贱的才能作神的口

最末了,我们引耶利米书十五章19节的话作结论,那里的话告诉我们:“你若将宝贵的和下贱的分别出来,你就可以当作我(神)的口”。今天你我如果不会分别价值的问题,神就会弃而不用我们了。神要求我们能分别尊卑贵贱,好作他的口。所以我们必须认识价值观改变的重要。求神给我们亮光,叫我们的价值观有彻底的改变,叫我们知道如何拣选上好的福分!阿门!哈利路亚!基督讲道视频怎样祷告。

祷告:我的主、我的神!我们感谢赞美你!我们都是一群不配的人,都是悖逆的罪人!但你没有丢弃我们、撇下我们,还把我们当作宝贝,让我们成为你的儿女!主啊!你的恩典是何等的长阔高深,我们用千言万语都述说不了对你的感恩和赞美。今天,通过分享你的宝贵话语,让我们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污秽、罪恶,认识了自己的渺小、可恨!主你对我们说:你们不属于这个世界,正如我不属这个世界一样!主啊,求你时刻与我们同在,保守我们常在耶稣基督里得供应、得满足;让我们不再看重这世上的名誉、地位、得失,而将耶稣作为至宝藏在我们的心里;哪怕骨肉分离、失掉生命,也在所不惜!主啊,我们现在活着,不再是我们自己,乃是你在我们里面活着;我们现在活着,是为了传福音,为了让更多的人得着你这个宝贝,和我们一样得着你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成就的救恩!亲爱的阿爸父,求你祝福你在地上的儿女,也愿你在儿女的身上得着你当得的荣耀!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愿你的国降临!谢谢主,听我们的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门!基督教讲道讲章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