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心得体会随笔杂谈范文(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20:00:17 页码:8
最新心得体会随笔杂谈范文(汇总8篇)
2023-11-19 20:00:17    小编:ZTFB

我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许多的成长与进步。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不同人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

心得体会随笔杂谈篇一

人生百味都打一个情字中来,情味儿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情不是上天对你的奖惩,是每个人的个人感受,换言之,你就是自己的酿造师,酸甜苦辣全由自己调配。每个人都想按照情感的正统标准来调配,却由于个人的差异而调配出不同的情味儿。

要说世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儿女的情。不断地汲取父母的滋养,成就了渐渐长大的你我,却枯萎了双亲的芳华。此时唯愿椿萱并茂,安享应得的回馈。但父母无怨无悔的付出却有人说是溺爱。其实天下本无不是的父母,殊不知是儿女的贪婪本性导致了对父母的无理无度的索求,却让无私无辜的父母背锅。因此溺爱需要重新定义。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性由天成。即人的性格是与生具备的,虽然会受到后天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骨子里的东西是无法抹去的。懂事的孩子不会被溺爱,未来也大多是可造之材。而无限索爱的孩子大多是懒馋沾贪之辈,将来甚至会贻害社会。

在面对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时,这两种类型的孩子也就出现了温馨甜美的芳香与悲惨凄婉的苦涩两种情味儿。一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人生高度。懂得感恩的人,必定会得到世人的慷慨。看看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家们的生平,那个不是贤孝之人。成就一番辉煌固然需要具备很多因素,但与父母的情谊互动是决定性因素。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他们都是帮扶你的力量,需要你用心经营。

兄弟情、朋友情是人生最宝贵的情谊,同时也是极具微妙意味儿的情谊。因为他对你的帮助虽然像父母一样坚强有力,但却不像父母那样无私无怨。兄弟情、朋友情是需要你以一定的代价维系的。这种情谊就体现在一个共字,同甘共苦。他会广泛地参与到你的生活当中,有困苦共承担,有欢乐同分享,有名利齐消受。如果能充分理解这种情谊的内涵,就能很好地处理这种微妙的关系,并稳固地保持这种珍贵的情谊。如果有一方不理解这种内涵,那将痛失友谊。如果双方都不明白这种情谊背后的根谛,那么必定会反目成仇。

人们都说情义无价,何尝不是在说轻财重义,有时是需要舍弃一些东西的。当你在危难之时,如果有人愿意和你休戚与共,患难同担,本身就说明了他人格的可贵,是值得你去用心经营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会把你的事情当作他自己的事情,就算你身在他乡,一旦家中有事,他会代为料理,并使处理结果最优化,而不会想着先和你联系,商议后再料理。

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说明了你的弱小。当你因获得了帮助而强大起来以后,你是否愿意割舍一部分强大,以帮助曾经帮助你的人同步强大,这是你能否长久维系患难时期建立起来的友谊的关键所在,也是丈量你人格高下的标尺。

共棠棣同辉之荣,谱琴瑟和鸣之曲。人生在世除了需要获取帮助,强大以后还需要你有所担当。对待妻子的态度就是你人生能力的写照。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不是笔者故作感慨,在女人眼中,男人的形象就代表了他的社会能力。真正的男儿他会把妻子当作社会的缩影,对妻子的态度就是他获取社会财富及资源的方法。

做为妻子,你可能会看到,他对你如父如兄般的呵护、疼惜,知冷知热,永远考虑你的感受,处理你们之间的问题知性而智慧,从不蛮横。而且会让你对他充满了崇拜之情。你在他的身边时常会感到温暖可靠而安全,烦心的事情他都给你承担起来,从来对你说的都是喜讯。而他对你的要求你是那么得心甘情愿。你觉得为他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对他的回报。这样的人不成功都难,他所获取的社会财富是用他的人品做等价抵押的。你或许觉得太理想化了,但却是每个想成功的男人永远努力的方向。

做为妻子,你或许还可能看到,他从来不和你交流,一味的只是命令,你只有服从,没有抗争的权力,他对你只是强取豪夺,甚至野蛮暴力,毫无惜香怜玉的温情。他也许会暂时获得一些社会财富和资源,但最终一定会败光。

做为妻子。你还有可能看到,他外表温文尔雅,足智多谋,每次都在给你描绘宏伟的蓝图,但却始终不能实现。他的智谋只是用来耍小聪明,算计一些事情,占一些小便宜,也会对你瞒哄耍奸。

做为妻子,你或许还会见到,他对你充满着深深的眷恋,每天粘在你身边,像个大男孩,生活的巨婴,对你是毕恭毕敬,附小做低。阴阳倒置的结果让你很累。

凡此种种www.,对妻子的态度彰显了一个人的能力,决定可攫取财富资源的多寡。因此,女人在择偶时着重考虑的应该是位正。所谓位正就是男人就要有男儿本色,刚而不极,柔而不阴。即阳刚但不极端,温柔而不阴柔。而不应该首先考虑财富。要知道,你当下看到的财富是暂时的,你所选择的男人如果德不配位,迟早生变。什么样的德才配什么样的财富。

观财富而不识真君,重德才方知财之丰隆。

在社会生活中,情商远比智商重要得多,但相应的情商高的人智商必定也高,智商高的人情商却不一定高。情商高综合能力必定强,它代表一个人的整体修养,它和成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智商只代表人的心计轻重和城府深浅,它是一个单一指标。做为任人和择偶标准,情商是首选。

心得体会随笔杂谈篇二

浮生尘世,聚也匆匆,散也匆匆,似乎越美好的东西留下的遗憾也愈多。

来安庆的公交车上,突然上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十七八岁,穿着时尚,一身的青春朝气,虽同为男性,我不知怎的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车厢里空座较多,他选择我左侧的一个座位坐了下来,离我不到一米的距离。看着他白皙的皮肤,满头健康的头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充满着年轻人特有的气质。那一时刻,我的内心不知为何泛起了一丝悲凉。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少年,对未来满怀憧憬和希望。可在似水流年中,久经岁月打磨,曾有的朝气渐渐蜕去,许多的幻想亦归于现实,不免轻叹,如风的岁月中我已来到了中年。

人到中年,内心便少了太多的悸动和轻狂,就像湍急的溪流融入江河,从此变得波澜不惊。或许是身上承载的责任太多,不知不觉中,也就安于这样一种平淡无奇的生活,不想有着太多的改变。

人到中年,对许多曾令自己痴迷的东西逐渐淡忘,内心或许尚存几分冲动,但往往心有余却力不足。年轻时为等一场欧洲杯球赛,可以熬到零晨三四点,第二天照常上班,可现在不敢,不仅身体一时扛不住,甚至一个星期人都缓不过神来。年轻时可以与狐朋狗友四处游荡,毫无顾虑,但现在似设置钟点的闹钟,到点便准时回家,甘心做一个老婆眼中的好丈夫。

人到中年,开始对许多新潮的东西持有矛盾心理,常常疑惑是自己真的看不惯,还是自己已变得有些落伍,但往往自己给出的结论是: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像样,哪像我们当年!可时间一长,看得多了,又不免感叹,原来自己已不再年轻,真的有些落伍了。

人到中年,对身边的人事物喜欢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少了年轻时的迷恋和崇拜。就像在大街上遇到美女,往往也是装着不经意的偷瞄几眼,以饱眼福,但可以对着天地发誓:心中绝没有想入非非,仅是看看,看看而已。

人到中年,渐渐喜欢上了独处。一个人的时候,大多喜欢梳理一下自己的记忆,脸上的表情很丰富,时而略带陶醉轻泛一丝笑意,时而双眉紧锁似悲上心头。偶尔也会展望一下未来,只不过都在脑中一闪而过,因为自己深知,想和不想差不多还是那个样。

人到中年,不仅感觉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似越来越少,而且与自己亦渐行渐远,青春记忆中,那些纯真的童年身影,那次雨中美丽的邂逅,那回故作聪明的英雄救美,定格于记忆中所有的人和往事,逐渐地变得沉寂而模糊,方才感知原来生命中竟留有如此多的遗憾。

一声长叹,无奈,人到中年……。

心得体会随笔杂谈篇三

小时候,提起笔就是一篇作文,为的是应付老师,即使写得再好也无任何感想。

长大了些,写作文成了人生中一大乐趣,为的是舒展心灵,找到最真实的自我。

现在呢?是为了回味,回味人生种种美好的瞬间,回味自己错过的,失去的。

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种种画面,会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偶尔也会有种想撞墙的冲动,结局只是一笑了之。

走进学校,是最真实的我,不会刻意去掩饰什么。困了,那就睡吧,虽然知道会被老师叫醒。不喜欢某个老师,没关系,凡是都和她对着干,让她输得心服口服,首先你得有实力。

对着书本发呆,偶尔会无意识的哼几句小曲,傻笑起来。

回到家我会先做作业,脑子里总想着要用功学习,下笔时又想起未通过的游戏,于是潦草的填完,跑去打游戏。

喜欢躺在床上做白日梦,所以发烧对我来说特享受。

永远不会满足,再好吃的蛋糕也会吃腻,再好玩的游戏也会,事物会永无止境的更新,而人的一生只有那么一点点。

老师家长都这样说:学习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找到了好工作就可以享受生活,可我不这么认为,现在铆劲学习,等到能玩的时候你只是一个书呆子。

不要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等到老了,年轻时曾做过的一件件事已被时间冲淡……从现在开始,做真实的自己,相信自己是第一无二的,在短暂的人生中,不要留下遗憾。.。.。.

心得体会随笔杂谈篇四

时光太匆匆,太匆匆。既可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又可枯了老藤、杀了百草。一切都在轮回里生长、壮大、消失。任何事物都逃不脱时间的干将莫邪,都是时间左右下的一团虚无。说永恒与永远,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已。

都说时间是把杀猪刀,抹杀着青春,肢解着人生;都说生命是一场旅程,来不及返观,便已老态龙钟。这个世界原本没有主人,只有归客。潮起潮落,花谢花开,都是按照一种内在轨迹运行着。任何的灵丹妙药与盲修瞎炼,只是空空大道里的泡沫,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奢望长生不老是一种无谓的贪恋,没有了生命质量,三十年与一百年一样,在时间的长河里同样是微不足道的,都是露水烟花、泡沫幻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正如人生终有落幕时分,这似乎是一场注定的悲剧。可在这场悲剧中,有的人活出了韵味与光华;有人活出了憋屈与无望。不是生活太诡异,而足我们太“奢靡”。原本只有喝稀饭的实力,却总想吃面条。过多的'欲望是生命的枷锁;不平的怨恨是人生毒瘤。光彩有光彩的阴影,辉煌有辉煌的无奈,仅看别人的荣耀,最后迷失的是自己。

有多少欢乐,就可能有多少忧伤;有多少兴奋,便有多少落漠。不要寄托他人给你疗伤,也不要把希望都靠在他人身上。他人永远给不了你要的全部。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播种的龙种常常收获的是跳蚤。这个世界给我们的惊喜太少太少,给我们的叹惜却太多太多。原来碧空如洗,风平浪静,霎时完全可以晴天霹雳,巨浪淘天。这个世界变化快,人心比这变化更快。

时髦的一句话: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如今农村的已不是一方净土了,你回去照样把你套牵。你已逃不出如来掌心,一定逃不出三界的束缚。别以为你是谁,你不是皇帝老子,也不是大神大仙,你还食着人间烟火,你还在这个世界出没。该下水时自己慢慢得下水,别让人家在后面猛推一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理想,是目标;但我更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一定的襟怀大气,没有一定金钱支撑,没有一定英雄联盟,你想不染由不得你,染得少了也由不得你,你已误入江湖,江湖的套路你应适应。

站在时光的年未岁尾,有几多惆怅,有几多坦然,亦有几多憧憬。不愿老去却要老去,不愿走的人还是走了,不愿一事无成还是一事无成。不想面对还要面对,不想参与还得参与,不想诡谲得还得诡谲。谁说生活是万花筒?可明摆在我们面前的仿佛就是阴暗多于阳光,悲伤多于高兴,淡漠多于激情,是我们站错了位?还是我们思维偏激?————完全不是,是我们这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在作怪,在躁动,其他附属的表象便也如多米诺骨牌,哗啦啦倒下一片。

————唠叨是唠叨,生活是生活;倾诉是倾诉,人生是人生。不要因为别人的无稽之谈,影响了原本平静的心情。一只羊一圈圈草,一个人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活出特色,活出自己的追求,于国于家是有益的,便是成功。

新年,新起点,新征程;

新年,新气象,新梦想;

新年,新高度,新跨越。

在新年里,愿我们穿新鞋走新路;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无所谓成败,无所谓得失。

心得体会随笔杂谈篇五

《洗澡杂谈》能够把生活中的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写得这么有声有色,充满情趣,值得我们阅读。

刚才在洗澡的时候,突然觉得要写篇洗澡的文章,于是头发湿漉漉的我就坐在电脑前了。

小时候对洗澡是很不喜欢的,觉得像是受罪,现在对洗澡倒是很有兴趣,觉得是个很放松的事情,就是有天大的事情,在蓬头下面都是可以暂时抛置的。我洗澡速度很快,一般三个步骤,用洗发水洗头发,冲干净,用洗面奶洗脸,冲干净,再用沐浴露洗身体,最后再冲干净,就这么洗完了,要是快的话大概五分钟不到。这个洗澡的三个步骤一直没变过,也是一件坚持很久的事情了。想来真是奇怪,很多事情我都没坚持下来,比如对衣服的喜好,走路的姿态,饮食都或多或少有些变化,就是爱一个人也无法爱那么久,但偏偏洗澡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曾经有个人建议我去买个搓澡巾,她是北方人,洗澡都要用这个,她嘲笑我说南方人真不讲卫生,每次洗澡都不搓澡,我说南方空气好,空气中没什么灰尘。

她给我说要把水开热点,最好有点烫,然后多冲一下,等身上发红了,然后就开始用搓澡巾搓,千万不能先打沐浴露什么的,那样身体会滑,就什么也搓不下来了。我买了搓澡巾,当天晚上兴冲冲地去搓,但是快搓出血了也没搓下什么来,皮肤还火辣辣地疼了几天,她说我的方法不对,让我再去搓,于是又去搓,照旧没搓下来,于是我说我天生干净就不再搓了。

我大学时的澡堂是公共的,也没隔间,一排蓬头,大家赤裸裸地在里面洗澡,很热闹的样子。那时网络上刚兴起南北两地的人洗澡习惯的区别,于是我就注意观察,发现果不其然,北方人都拿着搓澡巾在那里搓,搓得身体红通通的,南方人就悠闲得多,闭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其实也知道是该要搓澡的,不然洗了很久身上还是有些粘粘的,可是习惯了,买个搓澡巾也觉得是很麻烦的事情,自然别说搓澡了,只能洗勤快点吧。

古人说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这在那时算是符合礼仪的.了,但是要是放在今天,这绝对要被说成邋遢了。我父亲其实是很爱洗澡的,但是依旧被我母亲挑刺,说我父亲老了以后肯定邋遢。母亲这么说时我一般都是会躲开的,因为她肯定会顺便拉上我,说我和父亲一个德行。其实我和父亲只是偶尔会偷个懒不洗澡罢了。

洗澡似乎会上瘾,像是我大学室友幸君就是洗澡上瘾的人,每天下午三四点,他就会拾掇东西,然后挨个人问,洗澡去吗?有时天冷,下雪,没人去,他就踽踽一人去了。更有时候他打游戏打到很晚,忘了洗澡,便整晚都心心念念没洗澡的事。不过他虽然很爱洗澡,不过也是一副很邋遢的样子。为什么不说幸君爱洗澡只是有洗澡瘾,而不是爱卫生呢?因为他的确不爱卫生,只是爱洗澡罢了。这篇文章幸君估计能看到,不过他只能苦笑认了吧。

既然要洗澡,就要有澡堂了吧,其实澡堂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学校澡堂除了看那些新鲜的肉体外就没什么好玩的地方,不过小街巷里的澡堂却很有意思。我去的澡堂较少,自然说不上来什么,就来说说我去过的吧。我曾经住的地方附近有个澡堂,十块钱一个人,那段时间我就经常去洗,一般进门后都有一排按摩床,有几个人躺在上面,然后有人在给他们按摩,也有只是躺着休息的,按摩的话价钱也便宜,不过我从来没试过,一来嫌那按摩床脏,二来让男人碰自己的身体算什么回事。进去后,有个淋浴区和泡澡区,我从来都是去淋浴的,从来不去泡澡,泡澡的话觉得隔应。有一次我在那里洗澡,旁边有对父子,父亲边给他儿子洗澡边让他儿子背诗词,我记得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是儿子怎么都背不下来,说了前句立马忘后句,说了后句立马忘前句,这么弄了差不多十分钟,父亲火了,拿了毛巾就走,儿子赶紧哭着追过去。虽然没什么有趣的,但是我觉得澡堂里生活气很足,也看过别人写澡堂的文章,都有很强的生活气,可惜我小时候没有受过澡堂文化的熏陶,也就只能干巴巴地写了。

宋朝人把澡堂称为香水行,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所在浴处,必挂壶于门。所以在宋朝游荡时,见到门前挂着壶的可以进去洗澡了。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时候就曾见过很多澡堂,在杭州更是夸张地说有三千多所,而且有些澡堂还特别大,可以容纳一百人同时洗澡。不过那时大多数都是冷水浴,热水浴是比较少的,那时的人也习惯于冷水浴,常是不分季节的。宋元时的澡堂就有别的服务了(这里千万别想歪)。《朴通事谚解》记载元朝时的澡堂除了可以洗澡外,还可以挠背、梳头、剃头、修脚等,价钱自然也是不一样的,但都很便宜,全套做下来也不过十九个钱,比现在便宜多了。而且明清的时候,在富庶的扬州,洗完澡后还能吃茶吃水果点心,也是很悠闲自得的。

洗澡前后是最烦人的两个时间段,特别是冬天,脱掉衣服时冷得很,穿上衣服前也冷得很。常常是匆匆地脱掉然后再匆匆地穿上。不过有时也会观察下别人是怎么擦身体的,这主要得益于在学校澡堂的经历。有些人是在蓬头旁边就把身体上的水擦干净,然后再出去穿衣服的,这样有好处就是擦干净身体后还能把毛巾洗一下,似乎刚擦过身体的毛巾很脏似的,不过这样有可能刚擦干净的身体又被溅水了。有些则湿淋淋地跑到更衣室再用毛巾擦身体,这样必然不会再溅到水,可是毛巾就不能洗了,在我看来这是难以接受的,擦完身体毛巾还是要洗一下的。我自然是前者,而且我发现前者一般是用毛巾擦身体,后者浴巾和毛巾共用,当然也是用毛巾的多。比如前面说的幸君就是用浴巾的,我前面之所以说他爱洗澡不是因为讲卫生,这里也可以提供一个佐证,因为他用浴巾擦干净身体后就又放在澡盆里了,回去也不会晾起来,直接湿哒哒地放在澡盆里等着下次用,这样每次擦身体的都是这张湿浴巾了。不过他有两张,可以换着用,只是换得不勤,脏得不行时,就在洗衣服的时候顺手丢进去一并洗了。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人们擦身体时都是从上往下擦的,极少有人从下往上擦,似乎人们心里都觉得上身要比下身干净些,不过洗澡的时候洗下身的时间要比上身多得多,照理来说下身应该要比上身干净,大概只是心理原因吧。

我一般洗完澡后一条毛巾就擦干了,这是从我父亲那里学来的,一条毛巾既擦头发也擦脸也擦身体,我初始很看不惯父亲这样的做法,最后倒也跟着学了,不过父亲洗澡的和洗脸的都是一条,我则是洗脸的用另一条,不过和父亲也差不多了,想来母亲说我们邋遢就是这个原因吧。我现在是越来越简单了,毛巾多了也麻烦。不过我和父亲这点的确要被批驳的,因为这还赶不上古人了,古人洗完澡,都是要用两条毛巾的,一条大的,一条小的,大的擦下身,小的擦上身,看到此处,我决意要再去买条浴巾,不过用不用就说不准了。

我对洗发水啊,沐浴露啊是没什么要求的,能洗就行,反正也差不多,不过古代就不一样,他们的选择太少,一般人家就用淘米水、皂角了,而有钱人家就好得多,有澡豆啊,肥珠子啊之类的。澡豆在孙思邈的《千金方》里有配方,其中有一种澡豆是以白豆粉为主料,再加入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麝香、丁香这五种香料,自然是很香了,加了香料后还要加些药,比如白僵蚕、白术啊,这样对皮肤好,甚至还会加鸡蛋清和猪胰。这真是比现在的肥皂更为复杂啊。而肥珠子是一种生长在浙江的树木,荚果比皂荚更多油,所以被称为“肥皂”,或者“肥珠子”,但具体是什么树我也不知道。

想来现在的人真是幸福得很,各种东西都有,且洗得更为干净,生在现在也是很好的。

……。

写到此处,不觉快两点了,夜深人静,已然困极,但似乎还有很多没说的,关于洗澡的记忆也有很多没写出来,关于洗澡的诗词也没有提到,与洗澡有关的著名人物也没提及,真是匆匆结束的文章啊,不过头发已经干了,可以入睡了,也就不写了,杂谈嘛,就是杂杂乱乱,哪里能十全十美呢。

心得体会随笔杂谈篇六

20xx年8月15日,这一天,其实什么事也没发生,只是,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所有以前的日记和写在网上的日志都看了一遍;只是,突然觉得应该总结一下自己...

从刚上大学到今天,算是整整四年了吧!那么多人,那么多事,还有自己做过的那么多决定...看看过去,比比现在,似乎一点没看到自己成长的迹象。对别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食言的人。对自己,承诺过的.,却似乎都没有做到。那么多想要忘记的人和事,现在依然清晰;那么多想要努力争取的东西,现在依然犹豫。现在,已经开始害怕和自己说要“重新开始”,更害怕和自己说“要努力”,因为,越是这样和自己说,结果往往越是做不到。就像网络,我说要“戒网”,坚持了3天,今天还是又上了!下一次,我不知还能坚持几天...

面对自己,面对过去,很难说清心里的感受,似乎很多话要说,似乎又不知从何说起。

那么多东西,不得不思考为何而失去;那么多事情,应该要理出一个头绪。

努力挣来的,不见得是最好的;一直在手里的,也不见得就没有意义。

23岁,还想着、做着20岁的事情,那已不再叫幼稚,更不叫天真,而是一种傻气吧!

其实很想,和自己再说一次“重新开始”,很想,和自己再说一次“要努力”,可是,我不敢,不敢再相信我自己...

心得体会随笔杂谈篇七

我很喜欢站在阳台的落地窗前,细数太阳撒下来的光,静听风吹叶落作响。暖心向阳,无畏悲伤——真的,每天的午时三刻,太阳是最亲睐我的时候,阳光不燥,微风正好。

养的家猫最近吃得是越来越肥了,又像是怀了猫baby,大摇大摆,迈着高挑的步伐。转眼又见它跃上阳台一角的摇椅,摇椅轻晃起来,吱呀呀的响,它找好立脚处,眯着眼,阳光下,越发懒得动弹。我可没有闲情逸致去挑衅它,我只顾着脱下风干的外衣,就那么随处一扔好了,暂且放下心头的顾虑,在这顷刻间就要与太阳“约会”了,想必也是极好的。然后当阳光泼洒,直到自己被照得“闪闪发光”的时候,猫叫了,闹钟响了,我知足了。

因为是大晴天,挂在凉台上的是闺蜜昨夜洗的衣物,也都晒干了。我刚沏的下午茶,光晕里看到热气一个劲儿的往上窜,一个人的下午,还好有闲书看有歌放,有暖风有阳光。

我喜欢热闹的大街,喜欢有人陪,可是,我见过最熟悉的人不爱了就对我只字不提,我逐渐习惯了一个人坐公交,一路望着远方,孤寂到深渊里也不畏惧。时过境迁,一些不能说的话渐渐成为了心中的秘密,我被迫学着说谎,掩盖心酸的事实。

我终于明白了妈妈说过得那句,人总要长大。

那些曾经的理想和远大抱负,在宁静的岁月里不再惊起波澜;曾经内心的狂热,和一身傲气也都被打磨掉,消失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而那些生活中的喜与悲,苦与甜也都伴随着早晨的日出,傍晚的日落被带回了记忆里。年少时,曲琪阳骑单车载着代依依,他们曾一起许下的诺言,也都被吹散在风里错让雨听,之后他们天各一方。

原来,身边的一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一些事看着看着就淡了。所以,以后的我,留一些记忆可回首,择一城以终老,就好了。

心得体会随笔杂谈篇八

在抑曹扬刘的三国演义里,刘备忠厚仁慈的形象经罗贯中的妙笔袒护中,深入人心且历经两千年依然如故。敦厚的相貌:双手过膝,两耳垂肩,目能视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不难想象的一个忠厚的长者。与献帝论家谱,皇叔的称谓使其具备汉室正宗血统,所有的杀伐都冠以清君侧、为汉室卫道的美名。

罗贯中安排的许多故事让刘备形象高大,桃园结义,刘关张合三为一,成为千古忠义的典范,使关张终生走不出桃园情节,在刘备的光环里金戈铁马浴血疆场一生。

三让徐州,让刘备的救助行为纯粹是赴汤蹈火为全城百姓,即使最后领徐州牧,大有被陶谦所逼、被全城百姓所逼的无奈。

三顾茅庐,刘备礼贤下士博得满堂彩,也与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的历史事件一起垂名。

寄居荆州,刘备已从隆中对里醍醐灌顶般的明白得荆州者可得天下的道理,即使诸葛亮多次怂恿其夺荆州,刘备均以刘表是其宗亲义正言辞的拒绝。即使刘表临终将荆州要托付给他,也被毫无商量的拒绝了,刘备虽没接管荆州,却获得了同室不操戈的流芳美名。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两把大火烧出了曹操的满腔怒火,率军南下,刘备除了跑别无选择,在逃跑的过程中,面对曹操的铁骑,他不计后果的带领十万荆襄百姓,哪怕杀身成仁也与百姓不离不弃,并疾呼“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这恐怕是“以人为本”的最早出处,不管是作秀还是真心,刘备已得人心是不争事实。

在三国演义为刘备搭建高调演出的舞台的时候,听到了刘备不和谐的声音,看到了刘备不地道的行为,略列一二三:

白门楼吕布被俘,面对曹操吕布竭斯底里“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一番话让曹操动心不已,并聚精会神展望蓝图,但刘备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使曹操顿悟,发布军令对吕布斩立决,因此吕布留下最后的遗言“是儿最无信耳”。当时刘备想到的不是辕门射戟吕布一箭射退袁术十万大军,而是想到了吕布侵占其千辛万苦得来的立锥之地徐州,逼张飞要为自己鲁莽自尽,逼自己说出“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让女人咬牙切齿的名言,也让吕布带着对“大耳朵儿”的满腔仇恨谢幕演出。

投靠荆州,刘备不是安分守己的寄人篱下,而是苦心经营于新野,经营出一片民心所向,还时不时插手刘表家庭纠纷,引起了刘琮集团的恐慌和愤怒,设下“鸿门宴”想让刘备永远闭嘴,当从伊籍口里得知真相后,刘备不做稍微的迟疑打马而去,留下“跃马过檀溪”的惊心动魄,也把赵子龙孤独的留在一群敌视的目光中,任其自保或不保。假如身处杀机四伏之中的不是赵云而是关羽或张飞,刘备还能这么心无旁骛的一走了之吗?纵观三国演义,赵云只不过是刘备的战神,其他的恩宠很少顾及到他。以至于赵云的'不少铮铮谏言,换来的都是刘备的不快和恼怒。

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一番令人回味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让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诸葛亮比谁都明白,刘备糖衣炮弹式的话语里剑光闪闪,只要自己稍有不忠之辞,刘备就可以强撑最后一口气使其先他而去,发重誓,表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诸葛亮当时唯一的选择。刘备用诸葛亮,更多的是防诸葛亮,带庞统入川,让诸葛亮守荆州,并让关羽、张飞两大心腹监视,如不是庞统命殒落凤坡,诸葛亮也许要长期在荆州安家落户。刘备进位汉中王,大封文武时,竟然是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而诸葛亮仅仅排名第三,巧妙分权,大权只能是我刘备紧握。

当然刘备的这些小小的瑕疵,很好的诠释了一句话: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