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甘肃申论范文简短 甘肃省申论(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3:01:11 页码:9
甘肃申论范文简短 甘肃省申论(六篇)
2023-01-10 03:01:11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写甘肃申论范文简短一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麦积山。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希望我们一行游览快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智慧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非常罕见的。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现在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一定注意安全,不要拥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最壮丽的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

现在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殊的一个洞窟。洞中不仅有许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127号窟更为精彩,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中,都是稀有珍品。

麦积山的主景区我们先观赏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小潘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甘肃、光临麦积山!

谢谢大家!

如何写甘肃申论范文简短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如何写甘肃申论范文简短三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肃风景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 治州,是藏、回、东乡、保 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就出土于此(武威)。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粮食实现了省内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教育、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属的科研机构22个。文化事业不断进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饮誉全球,《读者》杂志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020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大口径财政收入933.6亿元,增长25.3%;地方财政收入450.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8.7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9.4元,增长14.2%。

当前,甘肃正处在负重爬坡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别是为甘肃量身定制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机遇,使甘肃面临着难得的政策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步入了奋力赶超、转型跨越的历史阶段。20xx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提出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xx年1月3日,甘肃省林业部门表示,甘肃两处有大熊猫分布的省级保护区,通过专家评审后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此举将有利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连片保护。

如何写甘肃申论范文简短四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嘉峪关关城讲解员张敏,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征战的历史话剧;这里,流传过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巍巍雄关耀中华,古老的嘉峪关,就象一位历史老人,六百多年来,离合悲欢的往事,沧海桑田的巨变,映在它古老的青砖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墙里。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关西的大草滩,黄草平沙,地域开阔,素为古战场,关东是丝路重镇酒泉,紧靠关东南坡下,有著名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可供人马饮用,并可灌溉良田。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险要的地理位置,是这里建关的主要原因。早在汉代,就在距关城北七里的石关峡口设有玉石障,依山凭险,设共防守,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据历史记载,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嘉峪关从建关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经历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首筑土城,周长220丈,高2丈许,就是现在的内城夯筑部分,当时只是有关无楼。明弘冶八年(公元148年),肃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罗城嘉峪关正门项修建嘉峪关关楼,也就是说,嘉峪关关楼是关城建成一百多年之后方修建的,史书上记载说:"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又过了20xx年,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1520xx年)八月至次年二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建关的样式、规格修建了内城光化楼和柔远楼,同时,还修建了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尚书翟銮视察河西防务,认为这里必须加强防务,于是大兴土木加固关城,在关城上增修敌楼、角楼等,并在关南关北修筑两翼长城和烽火台等。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古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它像一队威武雄壮的战士,屹立在两山之间、伸出双臂,牢牢地守卫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1873年当时的陕西直隶总督左宗堂在收复新疆伊犁时速经嘉峪关,面对雄伟壮观、气势磅榜的关城,提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匾悬挂于嘉峪关楼上,为雄关又添了几分威严、几分雄壮。清末因禁烟而被贬赴伊犁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于 1842年10月11日途经嘉峪关时,面对巍巍雄关和大漠风光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出嘉峪关感赋)其中一首写道: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入驻马蹄。

飞阁造连秦树直,综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 瀚海苍茫人望迷。

谁道堵函千古险,目看只见一九泥。

一生酷爱古诗词和书法艺术的毛泽东同志曾手书过这首著名的诗篇。

雄关关城布局十分合理,建筑也很得法,适合战争防御的需要,关城有三重城廊,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如果敌兵来犯,可确保万无一夫。

嘉峪关建关六百多年以来,由于风雨侵蚀,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尤其是在1986年,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响应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伟大号召,倡导各界人士捐款集资,恢复关城。当时,嘉峪关按照国家文物局杨烈等同志指示"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经过多方努力,嘉峪关楼终于又屹立于雄伟的关城之上,站在嘉峪关楼上看着关外,由于岁月侵蚀而变的沧桑的丝路古道,诸多感慨涌上。回头,曾有这样一幅对联记载关楼的沧桑历史:

历明清经民国毁于风雨岁月空留遗址、静观世事沧桑:

爱中华修长城建在升平年代恢复原貌、再睹华夏春色。

更值得一提的是长城学专家罗哲文老先生也诗兴大发;口占七绝一首:

嘉峪山前起煤城,墙台高峙气萧森

雄关天下今谁主,游客登楼话古今。

是的,雄关本身的防御意义早已成为了过去,而今登上这座气宇轩昂的关城,人们不仅为它的气势、它的雄壮、为祖辈们的智慧所折服,更多的是在思索和寻找。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使这座关城焕发出无比的生命力,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谁说春风不度玉门关?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己吹绿了关城内外。大开发的春风为关城的建设推波助澜。使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是固守着祖辈留给我们的这笔财富而满足于现状,还是积极探索、寻找差距、开拓进取?事实是最好的口答;关城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地被授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六年被授予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天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雄关又在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中找差距、定措施,这些都意味着关城人正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赋予关城以新的意义。

嘉峪关人更是信心百倍,在市委、市政府的超常发展战略指引下,为关城未来的发展设计了新的蓝图,在这个新的定位中,创新是灵魂、墨守成规意味着被淘汰,关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吸引海内外人士的磁石,要让这颗磁石闪烁出耀眼的光芒,让关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更加雄伟的风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巍巍雄关耀中华。登临长城,凭吊嘉峪关曾经的繁华,我们将继承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向上的优秀传统,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开拓未来,创造明天。

如何写甘肃申论范文简短五

黄河三峡位于甘肃省永靖县中部,东经102度58分-103度23分,北纬35度47分-36度07分,面积195平方公里。本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海拔在1563-2300米之间。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生态环境。区内黄河段自西南向北呈“s”形横穿全县,形成独特的“黄河向西流”景观。沿河有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均建有电站,形成3个高原人造平湖,水域面积达153平方公里。本区野生动物较为丰富,有兽类10种,鸟类50余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4种,鱼类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有林麝、羊城羊、猞猁及黑颈鹤、大天鹅、苍鹰、鸢、猫头鹰、红腹锦鸡等。

因永靖境内黄河之上的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而得名“黄河二峡”。

黄河从积石峡奔涌而出,进入炳灵峡。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所处的小积石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飞霞流火般的丹霞地貌,形成了雄奇壮美的炳灵石林,如同一座天然雕塑馆。

走出炳灵峡,就会看到炳灵湖。炳灵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原人造湖之一,兼有江南的秀丽和高原的雄浑之感,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同时,这里也是国家皮划艇队和甘肃省体工二大队的水上训练基地。

湖区北岸的白塔寺,是久负盛名的佛门圣地。具浓郁藏文化神韵的白塔,耸立在碧水蓝天的环抱中,风姿绰约,引人注日。沿洮河而上约5公里处的吧咪山是避暑、旅游的理想之地。这里有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吧咪山金花仙姑神庙和有关金花姑娘的美丽传说。相邻的松树岘上,傲然矗立着金花姑娘“烧火棍”化成的百尺青松,与曲径通幽、楼阁林立的抱龙山构成了又一处步移景换的旅游胜地。

过了洮河口.雄伟壮观的刘家峡大坝使出现在眼前。它由于有着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的傲人身份,大河高坝、高峡平湖的独特工业景观,以及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而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1995年5月,刘家峡水电站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

龙汇山无疑是黄河二峡风景区的又一亮点。四周群山相携,黄河洮水交汇,水电站大坝相依,炳灵湖碧波连天。游人至此,无不赞叹。待登上耸立于山峰之上的“黄河楼”,县城、刘家峡尽收眼底。

黄河三峡,不但有无限的风光,而且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三峡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遍布于黄河两岸;境内的汉唐古城名载史册;长城、烽火台、古渡口仍辉映着黄河浪涛。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舞,在西部高原独树一帜的民歌“花儿”,以及盛行的秧歌曲、贤孝等民间曲艺艺术,更是绽放在这片土地的·朵朵艺术奇葩,20xx年3月,这里被列为联合国民歌考察基地。在巾原农业文化、高原牧业文化,以及西域佛教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f,这里出现了多彩的文化形态,以及极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风情。

如何写甘肃申论范文简短六

兰州位于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峰对峙,滔滔黄河穿城东流,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带状盆地城市。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繁荣兴旺的商贸城,欣欣向荣的科技城,饮誉全国的瓜果城。市辖皋兰、榆中、永登三县和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总面积13085.6平方公里;20xx年人口普查,全市户籍人口292.95万人。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 四区构成兰州市区、城市面积1112.20平方公里,总人口314万人。城市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截上20xx年底,建成区面积153.7平方公里。

西固是兰州市的西大门,总面积385平方公里,总人口30.9万人,黄河横贯全境,是古丝绸之路著名的商埠重镇。

交通通讯便利—境内兰新、兰青、包兰、陇海铁路,西兰、兰新、甘青、兰包公路交汇为商品大集散的理想之地。有高速公路直达机场,航空线路已开辟50余条。邮电通讯设备齐全,总装机量3.7万门,可直拨国内20xx多个城市和世界230多个国家、地区。

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水能富集,设施配套。区内火电厂、水电厂总装机容量48万千瓦,还有待开发河口峡、柴家峡电站。已建成粮食、蔬菜、瓜果、蛋奶、药材、渔业等十大基地。有近4万亩的十大坪台,均通电上水。

区内产驰名国内外的软儿梨、百合、红枣、山楂、草莓、洋葱等,种植面积达7000亩。传统的甜醅、酿皮、灰豆、牛肉拉面等饮食文化令人回味无穷。

工业发达——西固是个大型石化工业基地,素有“西北高原化工城”美誉,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电力、化学、冶炼、建材、仪表、轻纺、建材、制药、核能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区内有中央和省、市属大、中型企业146家。

兰化、兰炼为国家大型企业,高品位产品和先进技术已辐射到全国各省市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力量雄厚。西固为全国2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之一,有10多个科研机构,拥有科技人才2万多名。全区科技意识浓厚,地企合作密切,科研成果转化快。

西固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这里作客,搞投资开发,把西固建成繁荣、富裕、文明、开放的新型现代化城市。西固,必将像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大西北升起。

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1-38之间。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比较理想的人居和创业之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