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出家道教申请书范文汇总 佛教出家申请范文(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8:58:38 页码:9
出家道教申请书范文汇总 佛教出家申请范文(五篇)
2023-01-10 08:58:38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出家道教申请书范文汇总一

——书中的初三,无非就是学生埋没于书海之间“为伊消得人憔悴”时间是干燥海绵里挤出来的水,我们如同青春洪荒里丢弃盔甲的蜗牛,远离喧闹的时尚大街,远离川流不息的繁华都市,只为了中考的回眸一笑,宁愿卑微到尘土里。事实上生活是充满味道的。

甜酒·清晨

春天的清晨被微风轻拂得稍稍有点醉了。

我慌忙地梳头洗脸,一把抓起桌上的书全部喂给书包,然后小跑着冲出家门。阴暗缓缓撤去,天空被染上最明净的蓝色,像个未经世俗洗濯的小孩子一般看着大地。暖风走过,理解着书上鸟儿的欢迎词,听它们演唱着大自然的丛林交响曲,我飞奔过一片草丛,几十只鸟从中惊起扑棱着翅膀,留下一长串省略号。

早上先于太阳,夜晚伴着繁星。大自然赏给我一杯甜酒,我不醉不归!

咖啡·学习

那时打瞌睡都想的是还有多少作业,那时发呆的时候眼睛却盯着单词,那时做梦都是考试金榜题名独占鳌头,那时空气中氤氲的是六月火海前的压力气氛,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无所畏惧,躲可是时光横扫的镰刀,逃可是中考的姗然而至。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磨练着我们,我们无奈,我们彷徨,却无能为力,任时光练就我们穿越兵荒马乱的盔甲,冲过一道道荆棘与暗流。

一次小考后我望着书桌上新发下的数学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又退了一个名次”,我心里默叹,计算题上的叉嘲笑我的不仔细,讥笑我的失败。失望与自责溢满了原本平静的内心,“下次仔细,下次必须要仔细”。

随后,一次冷静的答题为我赢得了班级中的好名次。尽管初三考试不断,失误失败是常事,但仅有摔倒了,才明白自我站在哪儿,就像提神醒脑的咖啡——

先苦而后甜。

暖茶·关心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小城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父母曾笑着打趣地说:“为你的学习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但他们的确做到了。

我学习的时候其它的事像被“屏幕”了,初三总复习时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父母很担心我的身体,就常常捧一杯茶轻轻地进来,细心翼翼地放在书桌上,叮嘱几句“快睡吧,不早了”、“记得补充营养”。捧起茶杯,温度染上我的指尖,暖流一般席卷我的全身。有时晚上我躺在床上的时候还听到他们蹑手蹑脚地进门,然后再轻轻把门掩上,仿佛是个偷东西吃的孩子。他们舍不得吃的水果全部留给我,舍不得用的东西也给我,甚至把所有所有拥有的都给我。日日,月月,年年,我不明白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最深沉的爱,莫过于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的陪伴。

盐是咸的,糖是甜的,醋是酸的,生活是苦乐交加的。

所以,我比较喜欢书外的初三生活。哈佛校训说“请享受你无法躲避的苦难”。而生活啊,你要先懂得它的苦,明白它的残酷,才能够享受它的温柔,欣然理解它的馈赠。

关于出家道教申请书范文汇总二

据调查,红寺堡镇回民小学有1200余人,“留守学生”近300余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学生养成习惯差,性格孤僻,心理品质与其他学生相比相对脆弱,在学习、生活、成长等各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老师教育难度大。

红寺堡区是一个移民开发区,建区时间短,移民来自南部贫困山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缺乏父母这样的直接监护人,隔代之爱他们不能完全接受,他们对父母的爱只能是期待。另外,教师关注度低。学校现在几乎都是超大大班额,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能非常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这导致了教师对所有学生都是同一程度的关注,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水平,行为表现和其他同学相比,也有很多差异。有的不喜欢讲话,下课的时候常常是一个人呆着,有的经常违反纪律,行为习惯较差。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造成他们对亲情的感受比较淡薄,心灵也比较孤独。另外,隔代教育对这些同学的学习、生活、成长也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1、建议在外的家长多多和孩子联系沟通,加强情感交流,如写信、打电话、网络聊天或视频等,尤其要记住一些重要的纪念日等。

2、建议学校或相应的主管部门为“留守儿童”配一名亲情指导教师或德育辅导员,让这些同学能及时得到关心和温暖。

3、学校为“留守儿童”建立亲情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组织节假日兴趣活动等。

4、举办爷爷奶奶培训班。向“留守学生”爷爷奶奶们传授相关家庭教育的观念、知识、方法,帮助“留守学生”爷爷奶奶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再成的不良影响,有效解决了“隔代亲”中存在的教育问题。

5、政府成立专门的组织,让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如在社区设立“爱心小家”,请志愿者跟“留守儿童”结对活动。

6、定期家访。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针对学生表现及时家访,交流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学校外的情况,掌握学生发展动态,有效进行教育。

关于出家道教申请书范文汇总三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这种以血缘、亲情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的爱心不仅是个人道德的根本,而且是社会公德的根基。所以,孝,小可以帮助家庭保持和睦,大可以促使社会走向和谐。然而,这种传统美德在当代青少年中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传统的孝道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正在逐渐遗失,加强小学生的孝心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关注细节,从小事入手

播种行为才能收获习惯。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细节人手,从小引导学生学会做到:起床问声早、进门忙报到、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感激表谢意;还有就是:就餐让座位、吃菜让佳肴、看电视让频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递药等等。道德情感需要积累,规范行为需要培养。孝心教育就是要从这些细节人手,教育他们怎样孝敬父母长辈。只要我们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引导,很多学生都是愿意按照家长和教师的指点去做的。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就会在他们心中开花结果。

(二)前提是学会感动

学生要萌发孝心,首先要体验爱心,学会感动。而情感体验是引发学生感动的渠道之一。情感体验强调人的内心感受,它具有主体性、个体性、真实性、情景性的特征,是学习者本人自己的体验,是本人亲历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开展各式各样的孝心体验活动,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把自己摆进去,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感动、学会孝敬。 例如,为了让学生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让学生怀里系着约3千克的沙袋在课堂上课或处理生活事务,坚持一天、两天,真实感受妈妈孕育自己的不容易,感受妈妈的伟大。又如:组织学生观看“我的成长经历”的课件短片,或交流各自家庭保存的自己孩儿时代的照片、录像,让学生从一个生活侧面知道从他们出生到蹒跚学步,从他们会玩耍到会做事,从他们会学习到会做人,每一个人成长的脚印,都刻印着爸爸妈妈无穷无尽的爱。再如,在学生中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家庭收支情况,以节俭为出发点,拟出家庭一天的生活开支。通过实践,体验爸爸妈妈持家的不容易,学会体谅和体贴家长,帮助父母料理家务。

组织学生收集、介绍古今中外有关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也是一种自我教育、体验感悟的好形式。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感受普通人、名人、伟人孝敬父母长辈的动人事迹,能够深化和巩固对孝敬父母长辈意义的认识。

(三)重点在家校配合

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首任和终身的教师。应该看到,许多家长在家教方面存在着爱而不当、养而无边、管而无法、教而无方的问题。就孝心教育而言,一些家长往往忽视了从小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引导,等到孩子长大了,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养成了自以为是、为所欲为的恶习,才来抱怨孩子不服管教,不懂得关心孝敬父母,后悔莫及。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学校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多渠道开展孝心教育活动,引发和培育孩子的孝心。

例如,通过家长学校,通报学校开展孝心教育的计划,请家长配合,并传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供家长们学习参考。同时,也请家长注意自己在孝心方面的言行表现。让家长明白:父母以身作则,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榜样,就会对孩子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又如,开展“五个一”活动。即: “承包一项家务劳动,为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制作一件礼物,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帮助父母做一顿饭菜”。让学生在特定的日子里(如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妇女节等),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一片孝心。在学生中倡导“六个心”活动。即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争佳绩,让父母开心;遇难事,善沟通,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举办“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围绕“我崇拜的爸爸妈妈”主题写一篇作文,让学生讲讲自己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和对自己关爱的无私奉献及内心的感受,进一步明白自己的责任。还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卡”,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对父爱母爱的感受和践行孝心的打算,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督促践行。

(四)得益于持之以恒

孝心教育要取得实效,贵在形成制度,持之以恒。

小学各学科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孝心教育内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有关孝心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坚持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班队会、晨会、德育实践活动及各学科教学,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孝心渗透教育。学校要组织相应的孝心教学观摩课,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孝心教育的校本课程资料,便于教师参考操作,克服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除了平时坚持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引导外,还可以集中开展一些践孝心比孝敬的活动,并结合平时的相关节日和纪念日,把孝心教育从家校延伸到社会,如组织学生分批到社区的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等。此外,要加强制度建设,如将“孝敬父母”纳入周评和期未操行评定内容,班级每月开展一次“孝敬星”评选表彰活动,学期末学校召开孝心教育交流会,等等。

通过形成制度、督促践行、表彰先进、持之以恒,把孝心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必能让孝道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关于出家道教申请书范文汇总四

经文:《路加福音》1章38节,2章13至14节、《马太福音》2章11节

圣诞节是普天同庆、举世欢腾的佳节,是纪念耶稣基督的降生,向天父献上感恩和赞美。今年的圣诞节,我们当献上什么呢?

新约圣经中提到多位“马利亚”。在这里说的是拿撒勒的马利亚,就是住在加利利拿撒勒城里的马利亚。她是一个童女,已经许配给了大卫家一个叫约瑟的人。有一天,天使加百列奉上帝的差遣来到她面前向她问安,并且告诉她在上帝面前蒙恩了,就是要怀孕生子,可以给这个孩子起名叫耶稣。马利亚当时对这个消息难以置信,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后来,经过天使的解释,马利亚欣然答应了,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马利亚就这样将自己的身体献给主使用,结果成就了上帝的计划。

马利亚之所以将自己的身体献给主用,就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主的使女。她摆正了自己与上帝的关系,上帝是她的主人,她是上帝使用的人,唯有上帝有主权,她只有顺服的本分,服侍的义务。多少时候我们口口声声自称是主的仆人,可当主要用我们时,我们却推三阻四,甚至把主仆的关系给颠倒了。

马利亚为主献上的是她童贞的身体。这也可以说是奉献所要求的原则。一方面要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主。主所要亚伯拉罕的奉献不单是他所爱的儿子,也是他年轻的儿子。正如撒母耳、提摩太年轻时献给主使用一样。另一方面所献给主的应该是圣洁的身体。这也是保罗所要求的:“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参罗12∶1)保罗在写信给提摩太时也说:“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2∶21)

马利亚献身是为主使用的,使她成为“妇女中有福的”(参路1∶42),可当时的奉献却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未婚女子怀孕生子是极大的耻辱,在律法的时代,要被逐出家门,甚至被人用石头活活打死。可马利亚为成就上帝的计划,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她知道上帝的旨意,她相信上帝的大能,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她甘愿献上了自己。

如果留心读《路加福音》,你会发现与耶稣降生有关的有四首歌。它们是马利亚的《尊主颂歌》(参路1∶46-55),撒迦利亚的《救恩欢歌》(参路1∶67-79),天使天兵的《荣耀赞歌》(参路2∶13-14)和西面的《安慰乐歌》(参路2∶28-32)。这四首歌都是那么优美。

当基督降生的那天晚上,在伯利恒的野地里有牧羊人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正是这些忠心耿耿的牧人,时刻警醒的牧人,他们不仅听到了大喜的信息,也听到了赞美的歌声。信息说出了基督降生的记号,歌声唱出了基督降生的意义。

赞美的歌声不是来自地上,乃是来自天上,不是来自人类,乃是来自天使天兵。这应该是一首由天使和天兵合唱的歌曲了。上帝是万王之王,他坐在至高之处的宝座上,在他面前有许多使者,他们按身份来说都是使者,可按分工又有不同。有的称为天使,有的称为天兵,他们在基督降生时合唱了一首荣耀的赞歌。这首歌的歌词只有两句,可意义深远。耶稣降生不但是上帝荣耀的彰显,也是人类平安的根源。耶稣就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参来1∶3),“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基督降生对人类来说是平安的福音,因为他是和平之君,他所赐的平安是生命的平安,凡接受耶稣为救主,相信耶稣是道成肉身的,都从主那里得享平安。这平安超越时空,不受限制,是从上帝而来的真平安。因为耶稣的降生架起了上帝与人之间和平的桥梁,化解了上帝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上帝将平安赐给我们。上帝既然藉着耶稣基督将平安赐给我们,我们就该藉着与蒙召的恩相称的行为将荣耀归给上帝(参太5∶16)。

基督降生之后,有几个博士在东方看见了大星的出现,就知道犹太人的王降生了。他们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远渡荒漠、寻找那新生的王。在历尽艰辛之后,他们终于在伯利恒见到了那位降生的基督,他们不但俯伏敬拜,而且献上了宝贵的礼物。

礼物的贵重与否,不仅要看它的价值,也要看它适合不适合接受者的身份。圣经没说博士所献的礼物有多贵重,只说所献的礼物有三样,就是黄金、乳香、没药。这三样礼物正好表明对主身份的认识。黄金表明:耶稣为荣耀的君王。因为黄金是古代君王常用的金属和颜色,也只有君王配受黄金的礼物。耶稣不只是犹太人的王,也是万王之王(参赛9∶6-7)。乳香表明:耶稣为代求的祭司。因为乳香是制作香坛上所烧之香的主要原料,替人献香又是大祭司的工作,耶稣就是为人在上帝面前代求的大祭司(参来7∶25)。博士将没药献给耶稣,表明耶稣为受苦的先知。因为没药不仅味苦,而且也是止痛的良药(参可15∶23)。凡是先知都是受苦的先知。耶稣也是上帝差派的使者(参来3∶1)。耶稣是基督,即“受膏者”的意思,旧约有三种职分是受膏者,博士所献的礼物正好表明耶稣先知、祭司、君王的职分。

此外,所送的礼物也当是送礼之人所具备的。博士献黄金也表明信徒的信心,这信心是经过试炼的信心,“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前1∶7)。博士献乳香也表明信徒的盼望,这盼望是祈祷的盼望,“另有一位天使拿着金香炉来站在祭坛旁边,有许多香赐给他,要和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那香的烟和众圣徒的祈祷从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上帝面前”(启8∶3-4)。博士献没药也表明信徒的爱心,是与主同在的爱心,“我以我的良人为一袋没药,常在我怀中”(歌1∶13)。博士所献的三样礼物正好表明信徒的信心、盼望与爱心。这在上帝的眼中是真正贵重的礼物,比物质的东西更宝贵,正如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林前13∶13)

在圣诞之前有马利亚献身,在圣诞之时有天使献歌,在圣诞之后有博士献宝。我们在这圣诞节前后,该为主献上什么呢?

关于出家道教申请书范文汇总五

经文:《路加福音》1章38节,2章13至14节、《马太福音》2章11节

圣诞节是普天同庆、举世欢腾的佳节,是纪念耶稣基督的降生,向天父献上感恩和赞美。今年的圣诞节,我们当献上什么呢?

新约圣经中提到多位“马利亚”。在这里说的是拿撒勒的马利亚,就是住在加利利拿撒勒城里的马利亚。她是一个童女,已经许配给了大卫家一个叫约瑟的人。有一天,天使加百列奉上帝的差遣来到她面前向她问安,并且告诉她在上帝面前蒙恩了,就是要怀孕生子,可以给这个孩子起名叫耶稣。马利亚当时对这个消息难以置信,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后来,经过天使的解释,马利亚欣然答应了,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马利亚就这样将自己的身体献给主使用,结果成就了上帝的计划。

马利亚之所以将自己的身体献给主用,就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主的使女。她摆正了自己与上帝的关系,上帝是她的主人,她是上帝使用的人,唯有上帝有主权,她只有顺服的本分,服侍的义务。多少时候我们口口声声自称是主的仆人,可当主要用我们时,我们却推三阻四,甚至把主仆的关系给颠倒了。

马利亚为主献上的是她童贞的身体。这也可以说是奉献所要求的原则。一方面要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主。主所要亚伯拉罕的奉献不单是他所爱的儿子,也是他年轻的儿子。正如撒母耳、提摩太年轻时献给主使用一样。另一方面所献给主的应该是圣洁的身体。这也是保罗所要求的:“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参罗12∶1)保罗在写信给提摩太时也说:“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2∶21)

马利亚献身是为主使用的,使她成为“妇女中有福的”(参路1∶42),可当时的奉献却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未婚女子怀孕生子是极大的耻辱,在律法的时代,要被逐出家门,甚至被人用石头活活打死。可马利亚为成就上帝的计划,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她知道上帝的旨意,她相信上帝的大能,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她甘愿献上了自己。

如果留心读《路加福音》,你会发现与耶稣降生有关的有四首歌。它们是马利亚的《尊主颂歌》(参路1∶46-55),撒迦利亚的《救恩欢歌》(参路1∶67-79),天使天兵的《荣耀赞歌》(参路2∶13-14)和西面的《安慰乐歌》(参路2∶28-32)。这四首歌都是那么优美。

当基督降生的那天晚上,在伯利恒的野地里有牧羊人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正是这些忠心耿耿的牧人,时刻警醒的牧人,他们不仅听到了大喜的信息,也听到了赞美的歌声。信息说出了基督降生的记号,歌声唱出了基督降生的意义。

赞美的歌声不是来自地上,乃是来自天上,不是来自人类,乃是来自天使天兵。这应该是一首由天使和天兵合唱的歌曲了。上帝是万王之王,他坐在至高之处的宝座上,在他面前有许多使者,他们按身份来说都是使者,可按分工又有不同。有的称为天使,有的称为天兵,他们在基督降生时合唱了一首荣耀的赞歌。这首歌的歌词只有两句,可意义深远。耶稣降生不但是上帝荣耀的彰显,也是人类平安的根源。耶稣就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参来1∶3),“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基督降生对人类来说是平安的福音,因为他是和平之君,他所赐的平安是生命的平安,凡接受耶稣为救主,相信耶稣是道成肉身的,都从主那里得享平安。这平安超越时空,不受限制,是从上帝而来的真平安。因为耶稣的降生架起了上帝与人之间和平的桥梁,化解了上帝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上帝将平安赐给我们。上帝既然藉着耶稣基督将平安赐给我们,我们就该藉着与蒙召的恩相称的行为将荣耀归给上帝(参太5∶16)。

基督降生之后,有几个博士在东方看见了大星的出现,就知道犹太人的王降生了。他们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远渡荒漠、寻找那新生的王。在历尽艰辛之后,他们终于在伯利恒见到了那位降生的基督,他们不但俯伏敬拜,而且献上了宝贵的礼物。

礼物的贵重与否,不仅要看它的价值,也要看它适合不适合接受者的身份。圣经没说博士所献的礼物有多贵重,只说所献的礼物有三样,就是黄金、乳香、没药。这三样礼物正好表明对主身份的认识。黄金表明:耶稣为荣耀的君王。因为黄金是古代君王常用的金属和颜色,也只有君王配受黄金的礼物。耶稣不只是犹太人的王,也是万王之王(参赛9∶6-7)。乳香表明:耶稣为代求的祭司。因为乳香是制作香坛上所烧之香的主要原料,替人献香又是大祭司的工作,耶稣就是为人在上帝面前代求的大祭司(参来7∶25)。博士将没药献给耶稣,表明耶稣为受苦的先知。因为没药不仅味苦,而且也是止痛的良药(参可15∶23)。凡是先知都是受苦的先知。耶稣也是上帝差派的使者(参来3∶1)。耶稣是基督,即“受膏者”的意思,旧约有三种职分是受膏者,博士所献的礼物正好表明耶稣先知、祭司、君王的职分。

此外,所送的礼物也当是送礼之人所具备的。博士献黄金也表明信徒的信心,这信心是经过试炼的信心,“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前1∶7)。博士献乳香也表明信徒的盼望,这盼望是祈祷的盼望,“另有一位天使拿着金香炉来站在祭坛旁边,有许多香赐给他,要和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那香的烟和众圣徒的祈祷从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上帝面前”(启8∶3-4)。博士献没药也表明信徒的爱心,是与主同在的爱心,“我以我的良人为一袋没药,常在我怀中”(歌1∶13)。博士所献的三样礼物正好表明信徒的信心、盼望与爱心。这在上帝的眼中是真正贵重的礼物,比物质的东西更宝贵,正如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林前13∶13)

在圣诞之前有马利亚献身,在圣诞之时有天使献歌,在圣诞之后有博士献宝。我们在这圣诞节前后,该为主献上什么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