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关全国数字治理协议书通用(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9:05:12 页码:12
有关全国数字治理协议书通用(二篇)
2023-01-10 09:05:12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全国数字治理协议书通用一

区残联接到通知后及时召开了“全国xx”专题会议,制定方案并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全面部署,及时向区政府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积极向全区6个乡镇残联下发了《关于开展晋源区第二十五次全国xx活动的通知》,对我区开展第二十五次“全国xx”系列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

1.扶贫助残,为贫困残疾人发放轮椅30辆,单拐、坐便器各20个。

经区残联理事会研究决定,区残联自筹资金购进残疾人轮椅车30辆,单拐、坐便器各20个,优先对贫困(低保户)重度肢体残疾人免费发放,体现了对贫困残疾人的关心与支持。

2.弘扬社会助残风尚,为敬老院残疾人组织一场文艺会演。

区肢残人协会经过精心准备,全部由轻度残疾人组成的残疾人合唱团为区敬老院的重度残疾人、老年朋友奉献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会演。

3.关爱残疾人健康,邀请医护人员入户为10名特困残疾人进行义诊。

区残联联合卫生部门,选派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务人员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义诊,通过心理辅导及针对性的检查为他们康复提出了诊断建议和诊疗方案,让他们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

4.关爱慰问残疾儿童。

上午,区残联党员干部到晋源区实验小学和晋源三中慰问了残疾儿童,并送去了书包、铅笔盒等学习用品,为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

5.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组织一次残疾人专职委员技能提升培训。

区残联聘请心理学专业人员、高级讲师等对全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一次工作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培训,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残疾人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关爱。残疾人工作岗位平凡、意义重大、使命崇高,我们将以xx为契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切切实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谋福利。

有关全国数字治理协议书通用二

我有幸参加了在临沂举办的“小学数学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指导活动”的学习。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听了全国的4节示范课,4个学术报告。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下面结合我这次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以前觉得自己教小学生还能应付的来,每天都能认真备课,有时观看的录像课,并把精华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但上过课后也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同样一篇教案,们在课堂上是那么的挥洒自如,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高采烈,而到了我的课堂上却是一塌糊涂呢?听了的示范课以后,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中赵震老师的课和讲座给我的感触最深:赵老师老师说了一个自己‘嘚啵嘚’、‘嘚啵嘚’典故,由此也引起了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深深思考,借赵震老师的话说:为什么自己平日的辛苦付出学生却不买账?原因很简单,学生喜欢的是给自己更多空间的教师,学生需要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要想创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就必须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空间,从自己的灵魂深处尊重学生的需要。

首先,数学课堂要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如赵老师在教学笔算乘法的算理片段:

师:所学过的乘法口诀最多是九九八十一,这个12×4没有现成的口诀可算。(要求学生拿出白菜图,课件用小圈代表白菜,一行有12个圈,有4行)把自己的想法结合这个图,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用算式的形式写下来。(学生独立试算后反馈)

材料二:每行分别圈出10个与2个,分别圈出4组。

生:先把4个10乘起来是40,再把剩下的4个2乘起来是8,加上去。

板书:10×4=402×4=840+8=48

师:面对12×4时,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圈啊?算啊?×

生:10比较好算,再把个位上的数乘起来比较简单了。

生:没学过12的乘法口诀,最多只学过九九八十一,可以先把它的十位乘起来。

师:以前的口诀不太好用了,想到用整十数去乘,把12拆成10和2,你们的方法就叫拆,拆的有没有道理?每个12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0,一部分是2,有4个10,有4个2(引导学生看图)10×4算的是这部分,2×4算的是这部分,明明12×4是一道乘法,为什么后来是40+8,这是什么意思?

生:不加不行,它让我们算总和,没让我们拆散了再算。

生:拆是它的方法,最后还要合起来,这才是它的总数。

师:把12拆成两个部分,把2部分计算后再加起来,这一分一合把12×4给解决了,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故事。

材料三:6个6个圈

师:一共有几个6呢?怎么列式?(6×8=48)在面对12×4不太好算时,他也在拆,拆成6个6个的,就有8个6,结果也得到48。这两种拆法,你更喜欢哪一种拆法?

(课件出示计数器,动态演示:左边图示2颗珠重复4次,右边计数器个位落下8颗珠;左边图示10颗珠重复4次,右边计数器十位落下4颗珠)

师:借助图圈一圈、画一画,拆成整十数后再算,老师还介绍了计数器,如果没有现成的图示,没有计数器,还能计算12×4的问题。

生:笔算乘法;竖式。

赵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圈一圈,想一想,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

其次,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闪耀着智慧的过程

赵老师的课堂与学生的对话,是平等的、真诚的、创造的,我们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运用智慧去面对很多事先无法预料的新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持续的智力操作。在赵老师的课堂中,赵老师如一位大哥哥,又如一位温和的智者在和孩子们真诚地交流着彼此对数学的理解。

总之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聆听的示范课,一节数学课看似几个简单问题,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代数思想的渗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需要学习的。我从中领略到每个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让我的教学生活化、细节化、智慧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