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隔离点工作人员聘用协议书 隔离点工作人员承诺书(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3:58:23 页码:10
隔离点工作人员聘用协议书 隔离点工作人员承诺书(5篇)
2023-01-10 13:58:23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隔离点工作人员聘用协议书(精)一

一、工作方法

(一)告知书、承诺书、监督提示卡送达到户。实施居家隔离时,按规定向居家隔离人员发放《居家医学观察承诺书》《温馨提示告知书》及《监督提示卡》,由镇包保干部或村(社区)干部发放。明确告知隔离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以及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二)两次测体温密切关注。所在村(社区)村医对居家隔离人员测量体温(每天测量2次,上午下午各1次),并建立相应台账,村(居)委会也需留有备份。

(三)落实“五保一”保包工作专班。专班人员由各村(社区)第一书记、镇驻村干部、1名村(社区)干部、1名辅警、1名村医组成。镇驻村干部为包保专班负责人。第一书记、镇驻村干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辅警负责外部环境安全秩序,村(社区)干部负责跟踪管理和信息上报,村医负责体温测量及症状监测,村(社区)要建好管控组落实情况及管理情况台账留存备查。

(四)四项硬举措监督服务。一是包保专班应每3天上门核实1次观察对象的自行监测情况,按相关要求做好登记。二是密切关注身心健康。居家隔离期间,得知居家隔离人员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后,立即向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并采集标本开展检测与排查工作;对于有家庭成员接受隔离治疗的家庭,督促其他家庭成员同样做好居家隔离。三是建立互邻监督机制。重点构建以家庭防控为基础,自报与举报、自我监督与邻里监督相结合的互邻监督机制,大力实施有奖举报,激发群众监督的“主动意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四是强化政策支撑力度。观察对象要自觉地在医学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身体有异常症状要及时向管控人员报告,否则按有关违法法纪处置。

二、工作要求

(一)实施居家隔离工作要求。实行单间隔离,日常生活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接触;居家隔离人员之间交流必须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戴口罩,且实行分餐制,使用的碗筷餐后高温煮30分钟;观察期间不得外出,村(社区)对其所需必要生活用品给予帮助代购,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的必要生活物资获取;观察期间,一旦出现任何症状,要立即向管控人员报告,若出现症状被集中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被确认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隔离场所须开展终末消毒。

(二)期满解除居家隔离流程

1、居家隔离人员起止时间。对重点关注对象居家隔离起止时间应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回乡当日起到14天为止。被居家隔离观察对象回乡的时间由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摸排后确定,具体时间应有充分的证据佐证,如实名制飞机票、火车票等,如无法准确确定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回到达州时间,应将排查到的人员的当天作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第一天。

2、居家隔离人员观察期满解除隔离流程

重点关注对象(境外返乡已集中隔离完毕、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由“五保一”包保工作专班对其隔离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所在地村医负责对其进行每天两次体温检测,并建立台账;在14天观察期结束后,无异常症状的居家隔离观察对象,由村(居)委会毎日汇总名单后,向镇指挥部后解除居家隔离。同时,村(居)委会做好动态管理,并保留好观察对象的监测台账记录。

三、注意事项

(一)隔离房间注意通风,并保持与其他房间相通的门随时关闭。

(二)做好居家隔离场所特别是厕所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三)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信息保密,未经许可,不得随意以任何渠道、任何方式外泄。

(四)无居家隔离条件的,或不配个管控人员管控的,被认定后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最新隔离点工作人员聘用协议书(精)二

为进一步加强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街实际情况,特制定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方案,确保我街隔离医学观察工作规范、有序。

成立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

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农庄。

防控消毒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指导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全面消毒工作。

健康观察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核对接收人员基本信息,建立《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负责询问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状况(每日至少2次),并测量体温,填写《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负责集中观察健康异常人员转诊交接工作;负责集中观察人员解除观察认定工作。

信息联络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与疾控中心沟通,确定集中观察对应的病例或疫情形势,初步确定解除集中观察时间;负责联系疾控中心做好转诊工作,负责汇总每日集中观察人员健康动态上报区防控指挥部。

安全保卫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安全保卫、交通疏导工作;负责解除集中观察人员身份核查工作。

后勤保障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防控物资保障工作;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所有人员日常生活用品和饮食保障工作;负责车辆保障工作。

健康观察组人员使用统一调度的车辆接转医学观察对象健康观察组人员安排隔离观察房间,防控消毒组人员对其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在健康观察组人员引导下,医学观察对象进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进入隔离观察房间健康观察组人员向医学观察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护人员对医学观察对象进行必要体检和信息登记,建立《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并发放日常生活用品(毛巾、肥皂、洗漱用品等)在医学观察期间,健康观察组人员每天对医学观察对象进行体温测量和其他必要的医学指征询问、观察;同时,相关工作组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餐饮安排、清洁卫生与消毒、安全保卫等工作医学观察期满解除对医学观察对象的隔离,健康观察组人员出具“医学观察对象健康证明”,防控消毒组人员对其场所开展终末消毒。

1、各工作组人员工作期间一律穿戴口罩、手套、眼罩、防护服等防护装备,所有操作规范按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设置标准及管理技术指引(试行)》执行。

2、除工作人员外,严格限制人员进出,统一进行管理。所有密切接触者要单独居住,在房间内单独就餐,避免与其他集中观察人员接触。

最新隔离点工作人员聘用协议书(精)三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做好重点人员防控工作,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九华乡重点人员隔离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分设定点隔离防控组、居家隔离防控组。

定点隔离防控组组长:姜瑜晖

定点隔离防控组组员:赵杰、陈宏明、姜红星、邵俏敏

居家隔离防控组组长:裴春风

居家隔离防控组组员:各涉村组团联村团长

(一)严格执行疫情监测上报工作制度。由各组制定巡查监控名单,对防控对象进行24小时监控;协调卫生院配合做好防控人员体温检测工作,一旦发现体温异常情况,按照程序流程及时上报、送医。

(二)积极做好防控人员配合工作。对重点防控对象由各组成员和卫生部门工作人员、村干部做好思想工作,引导防控对象自觉配合病情监测和隔离防治,对拒不配合的相关人员,由组长负责协调卫生、执法、公安等部门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三)严格落实执行乡村干部责任落实制。定点隔离组要采取24小时值班制度和“日报告”制度;居家隔离组要建立“一人一策”防控工作机制和“六个一”防控工作队。各组成员要结合防控对象实际情况细化责任分工,既要保障隔离防控不留隐患,也要保障防控对象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最新隔离点工作人员聘用协议书(精)四

摘要目的:总结消毒供应室中消毒隔离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细化工作流程,不断组织学习和总结改进工作,使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思想意识和知识水平,控制了污染的扩散和传播机会,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结论:重视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制定完善的、细化的防范措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和安全使用,实现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消毒隔离;意识;制度;质量;消毒供应室 

文章编号:1009-5519(2009)09-1347-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消毒供应中心是全院医疗护理用品消毒灭菌的场所,也是全院污染器械集中的地方,不论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还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以及保护工作人员本身,消毒隔离工作都显得非常重要。我院自2006年开始从各科分散消毒处理转变为将全院手术器械、诊疗护理中的可复用器械集中到消毒供应室统一处理。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复用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发放工作,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点部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就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加以论述。 

1.1消毒隔离知识不足:工作模式的改变。工作范围的扩展,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已向着专业方向发展。原有的思维方式已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所涉及的消毒隔离的知识掌握不够。 

1.2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下收人员从取污器械、搬运、关门均戴同一双手套操作。未注意车门把手的保护、在病区清点器械、污染器械盛装过满、搬运时蔽开、污水从车内溢漏;污染区工作期间穿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完未及时消毒清洗,未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未直接接触病人的槽、盅与污染的器械混放,分类台上污水滴落地上等。 

1.3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1.4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1.5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再用消毒毛巾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2.1优化流程,严格4区划分,并做好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的严格界定,各区域间建立实际隔离屏障。保证流程从污到洁不逆行,各区物品专用不跨区。并设置洗手干手设施,安装感应水龙头,保证各类必配防护用品。进入污染区、无菌区必须在缓冲间洗手、更鞋、更衣,通过卫生处理使缓冲间起到隔离污染的屏障作用。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人行各通道明确并严格分开。 

2.2按照消毒供应室的评审验收要求以及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各室间操作流程和消毒隔离要求,并将流程细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加强重点环节。 

2.2.1取消在病区清点交接污染器械,细化回收流程。病区医护人员用过器械应作初步冲洗后置人防水胶袋或有盖塑料箱中密闭保存。供应室工作人员到病区,先接收污染程度轻的盛装无菌物品的贮槽、盅、盒、持物品盅及过期物品等,确认交接单上登记种类及数量准确后签名;徒手打开回收车的上层门,戴上薄膜手套将这些物品收入上层中,脱手套关门并开下层柜门,取科室标识牌,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将牌置于病区盛装用过器械的密闭胶袋或箱中,将密闭袋或箱放入下层柜的大塑料箱中放好,脱去手套弃于感染性废物中,消毒双手关柜门,推车至下科室。 

2.2.2污物御载流程与回收要求相同。对污染程度轻的物品与污染器械严格分开放置在分类台上。 

2.2.3器械分类及清洗时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穿防护衣、口罩、帽子、防水胶鞋、面罩,戴乳胶手套后外戴厚质的长口黄色橡胶手套,准备好器械分类需要的相关用具。先将污染程度轻的物品等直接清洗;再进行污染器械分类,此时用大方盆盛托,防污水流往他处,逐袋、逐箱按科清点分类,注意锐器和精细器械的保护和防自身伤害。用具一经接触污染物品后只能在污染区域放置,或随器械浸泡消毒,或分类完毕与黄色胶手套等统一用消毒液浸泡或抹拭处理,分类人员亦在指定范围内活动。分类清点各科室器械数量时另一人记录,分类完毕,及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抹分类台、冲洗池,浸泡消毒盛具、大方盆及用过的黄色胶手套,自捞起浸泡消毒好的器械和清洗器械用红色橡胶手套。浸泡消毒时用定时报警器及时提醒,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以免时间不足影响效果或时间过长损坏器械。戴黄色橡胶手套的手不得触及浸泡消毒池盖及其他清洁物品与清洁区域。 

2.2.4进入清洗间、包装间、灭菌间工作均严格入室洗手,操作完毕洗手。 

2.2.5严格按评审验收要求制定器械、敷料检查、包装,灭菌装载、御载,无菌物品的发放等流,器械清洗、无菌物品验收标准,各室间的工作制度和要求;严格每天使用前的消毒液浓度监测、第一炉bd试验,每周的无菌试验,每月的生物监测、空气培养、手、物表、消毒液的细菌培养。 

2.2.6保证各室间特别是包装间、无菌问的台面、地面、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清洁。详细制定各室台面、地面、物品的清洁内容及时间。制定各室的空气消毒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各项清洁、消毒按时到位,保证室内空气和卫生质量。 

2.3全面、系统组织全科人员专业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的学习、操作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相关操作流程和验收标准及每个环节上应的注意的问题,对新进人员一对一带教,逐项考核。对病区相关的用过器械的处理、存放要求及无菌物品存放、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则通过护理部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将相关消毒隔离观念灌输到各使用科室。 

2.4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学习培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使他们明白消毒供应室的消毒灭菌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严格的、有效的消毒隔离工作在控制院内感染和保护我们自身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5建立健全的质控小组,经常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周进行学习和讨论一次,定出整改措施和不断完相关流程和制度。及时表扬既定工作好的人员,对责任心不够,累出问题的人。员予耐心教育和严肃的批评指正。建立存在问题追踪记录薄,责任到人。 

2.6对每位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进行每位人员的手卫生检查,对严格七步洗手仍手培养结果超标的人员必须再加用快速手消毒剂,特别在灭菌后御载、无菌物品的发放等环节及无菌室工作的人员,以保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 

3.1各类工作人员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质量要求,物品分区定位放置较好。 

3.2每次浸泡消毒前消毒液浓度有监测和登记,浸泡消毒时间有效控制在30分钟,特殊感染器械另行浸泡消毒,器械养护剂定期更换有记录。 

3.3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器械组装检查认真,包内器械抽样检查清洁度合格率由原来的83%上升到95%,包布洁净率由原来的70%上升到86%。装载时保证包与包之间有一掌厚空隙,灭菌包标识清楚。 

3.4无菌物品分类、分科存放有序,每周定期检查有效期制度落实好。 

3.5无菌物品发放车内物品定位定量放置,每天检查补充,大大减少频繁手接触无菌包的机会。 

3.6各项质量监测合格,记录完整。 

3.71年多未发生职业暴露案例。 

回收、清洗环节重点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扩散和保护工作人员本身的安全;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环节,重点是保证器械和物品的清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有正确、细化的操作流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定期全面的检查和监测。才能确保器械的质量、无菌物品不被污染,以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最新隔离点工作人员聘用协议书(精)五

集中隔离点专班由个专班班长直接领导,对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 实现专职办公。 工作专班下设公安组、 消防组、 医疗组、 酒店服务组。

由 xx 区各派出所警力组成。 预防、 制止和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的违法行为;维护隔离点秩序; 对不配合隔离点隔离观察的人员进行制止和劝导工作。隔离点外来人员的管控和登记; 24 小时值班查看监控系统,随时处理突发情况。

由 xx 区各消防中队消防员组成。 组织、 实施消防工作, 实行消防监控; 隔离人员入住前须检查全楼消防设施及消防通道安全情况,对发现的消防隐患及时处理, 对难以及时解决的报隔离点负责人和所在地消防部门; 组织所有人员进行消防设施使用的教学,及人员疏散流程的演练; 对酒店所有消防通道进行管理, 确定消防通道出口钥匙及管理人员, 确保消防通道在可控范围内; 定期对楼内消防设施进行检查。

由 xx 区各社区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组成。 指导、 督促驻点全体工作人的个人防护; 对隔离点相关医疗物资的使用和管理; 对工作区域和公共区域每日消杀; 对入境隔离人员进行身体评估和健康指导,发现异常情况上报并联系疾控转运; 每日两次对入境人员的体温登记; 对全体驻点人员的体温登记; 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督导和处置。

由各隔离酒店服务人员组成。 协助隔离点专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协助专班做好人员信息等统计工作; 提供入境隔离人员每日所需的生活必需品; 隔离期满离店后做好客房的清理消毒工作以便下一批客人的即使安全入住; 每日三餐的发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