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法学学术综述范文(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0:38:13 页码:7
法学学术综述范文(优质13篇)
2023-11-20 10:38:13    小编:ZTFB

不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总结都是一种必要的行为。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先回顾过去的工作和学习内容。广泛了解不同领域的总结范文,可以提升我们的综合素养和文化素养。

法学学术综述篇一

2005年9月9日至12日,由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台北鹅湖杂志社、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的主题展开.其间,140位与会学者就当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的思想、当代新儒学与宋明儒学、当代新儒学与西方哲学、当代新儒学与佛学、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及创造性转化、儒学与东亚社会的.现代性、儒学在当代的作用和意义、儒学与文明对话、儒学与当代各种思潮、儒学与启蒙心态、儒学的宗教性与草根性、新儒学的更深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作者:孙奕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刊名:中华文化论坛pku英文刊名:forumonchineseculture年,卷(期):2006“”(1)分类号:b0关键词:

法学学术综述篇二

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2日-10月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以“地方文献收集、整理、研究与利用”为主题,经过热烈的研讨和广泛的交流,总结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了近年来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与学术界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与合作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对话机会,对促进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起到了积极推进效果。

一、会议概述。

1.会议缘起。

以地方志和家谱为主要代表的地方文献,对于地方建设和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图书馆界对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普遍给予认同和重视。国际图联正式成立了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旨在通过开展各类专业活动与各国图书馆学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促进家谱地方文献收集、利用及研究活动在国际图书馆界的广泛开展。国内地方文献研究较之以往更为活跃,研究的论题日趋广泛和深入,有关论文、专著数量也明显增多。各级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馆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根据各自特点开发建设了一批数字化项目,都有很好的思路并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国内外的收藏机构和研究人员,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合作与交流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20底,国家图书馆策划举办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向国际图联亚太地区工作组提出的立项申请得到了批准,成为“国际图联促进发展中国家图书馆事业核心计划”(alp)中的20资助项目。国家图书馆希望通过举办研讨会,在促进地方文献开发、研究与利用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担当起组织联络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个人开展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角色。

2.会议特点。

1)代表的广泛性。

这次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海内外70多所地方文献收藏及研究机构的150多位学者和从业人员出席了会议,其中海外代表11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台湾、香港、以及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或地区。除国家图书馆外,海内外的代表来自32个公共图书馆,9个大学及研究图书馆,2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12个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及专业学会,另外还有各级档案馆和博物馆以及家谱网站、出版社及公司。参会代表中既有图书馆中承担地方文献收集整理、提供服务的专业工作者,又有从事地方文献研究或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策划地方文献整理出版的出版社领导,以及参与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技术人员。

2)研讨的学术性。

这次会议汇聚了一批目前国内外收藏及研究地方文献的各方面有较高水平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参会与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整体提升了这次研讨会的学术性。会议议程全部采取大会发言、现场提问和答辩的形式。在大会发言中,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美国杨柏翰大学教授林天蔚先生和国际图联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主席、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沙其敏先生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不少演讲者制作精美的演示,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场发言结束后,都有代表积极提问,与演讲者共同探讨,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3)形式的多样性。

除了紧张的会议发言与研讨外,代表们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如参观国家图书馆分馆,观看国家图书馆分馆为配合研讨会专门举办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展览”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小型书展,还分别参观了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陈列室、玉牒库和皇史?。会议现场摆放计算机演示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工程项目,会议空隙之间代表可自行上机操作。会下代表们通过广泛交谈,交换信息,结交朋友。

此外,通过组织和参与会议,国家图书馆展示了自身在地方文献开发利用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3.关注热点。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10多篇,论文和现场研讨中普遍引起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收藏与利用的思考。

中国地方文献之多,其史料价值之高、“资政、教化”功能之广泛,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然而,人们对它的重视和积极利用尚有一定差距,加深对地方文献价值的认识和发挥其效用,应是当务之急。“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把地方志由被动提供变为主动参与,要改变地方志的静态存在为信息化的动态配合与服务”。这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来自国内各主要收藏馆的代表发言,有上海图书馆对《中国家谱总目》的回顾与总结,也有甘肃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对当前地方文献建设面临问题及其对策的讨论。同时针对地方文献的概念与分类、地方文献质量建设、地方文献工作的专业化以及资源布局等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2)数字化及资源共享。

研讨会上,对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利用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论分析及实践探讨。如宁波大学提出的“中国方志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构想”,天津图书馆的“试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中专题数据库之建设”,还有福建省图书馆对“知识产权与‘共享工程’的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论述。同时,又有多家图书馆将在建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数字化项目进行了展示介绍。其中有国家图书馆年启动的“数字方志”工程,有首都图书馆9月试开通的“北京记忆”网站,还有台湾汉学研究中心2002年开始策划实施的“台湾地区地方文献典藏数字化计划”,等等。这些项目根据地方文献自身特点,从不同角度对文献数字化、深入挖掘地方文献独特价值、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提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3)地方文献专题研究。

由于大学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参与,地方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数量相对较多。学者们结合平时的研究工作,对各种地方文献的成书过程、版本流传、编者作者以及内容价值,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说明,体现了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如福建师大陈庆元的《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曹学?的《〈石仓全集〉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的《〈隋图经〉辑考》、新疆师大朱玉麒的《〈新疆识略〉成书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剑的《宋代澶州晁氏著作考述》等。而南开大学常建华的《朝鲜族谱研究综述》、厦门大学李祖基的《大陆馆藏台湾早期方志的发掘与整理》、南京大学图书馆史梅的《江苏方志与清代妇女文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刘延华的《日本统治时期大连经济概况的地方文献分析》、暨南大学邹?的《旧版潮州歌册研究述略》等,则不仅介绍了他们自己的研究心得,也为大会带来了相关文献研究的更广泛信息。这些或具体或概括的文献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意义。

二、两点思考。

1.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与研究单位、编纂机构及出版社的横向联合是发展趋势。

这种联合发展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实体机构以不同形式的联合,促进地方文献综合收集与利用。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理论探讨与实践,已初露端倪。20ifla家谱地方文献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就选定“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为议题。2002年10月加拿大遗产部宣布将把其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合并重组为“加拿大图书馆档案馆”(libraryandarchivescanadalac),目的就是为了使使用者更简便、“一站式”获取所有加拿大各种类型、各种载体文献。二是地方文献编纂、收藏、研究及使用等相关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项目合作,总体提升地方文献的收藏、研究与利用水平。地方文献的研究者实际上就是文献的直接利用者。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陆林先生谈到,他在作古典文学研究时,围绕一个小小的“金圣叹史实研究”的课题,已查阅了五六十部家谱,还有数十部家谱待查。同时,文献的收藏整理者也是文献的开发与研究者。二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沟通、加强合作的需求正日益增加。正如会后不少代表所反映的那样,国家图书馆举办的'这次国际研讨会,打破了历来图书馆界、学术研究界各自开会研讨的界限束缚,使得地方文献的收藏者、研究者和利用者聚集一堂,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跃进先生在会上提出的“汉唐地方文献整理及研究”的设想,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重视,不久将形成正式的合作项目。

2国家图书馆利用已有优势,在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开发与利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把握好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为主体的地方文献收藏定位。

地方志家谱文献是国家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分馆,目前共收藏历代编修新旧地方志文献13000余种,约140000册;收藏家谱3000余种,近40000册,已形成藏量大、成系统的特色馆藏,在国内外皆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今后更强调全面、系统地收藏地方志文献,保证文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成为我国地方志文献收藏中心及查询的最终基地。

其次,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揭示与数字化,促进对国家图书馆地方志文献有效利用。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志书二次文献的编纂工作”,包括“方志目录、方志提要、方志索引和地方志分类资料等”。在进一步研讨的基础上,对在建的“数字方志”项目全面规划,加大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与科研支持,不断汲取最新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理念与技术,真正做成“保存遗产,传承文明”的数字化精品工程。

第三,充分发挥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的联络与学术服务作用。1990年成立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十几年来经过不断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其文献中心的整体地位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要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和作用,还需要在几个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建立地方文献收藏整理机构间相互经常性联系,加强文献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及数字化等问题交流与协商,联合各方力量共同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成为地方文献工作的联络中心;与地方文献研究与教学机构以及国内外有关学者开展密切合作,为从事地方文献研究的学者提供高水平的文献及信息服务,联合相关机构,适时举办各种规模学术会议,搭建交流平台,以成为地方文献研究的学术服务与交流中心”。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来新夏。

2.《由文献中心到交流中心》张廷银。

(王珊副研究馆员国家图书馆分馆副馆长)。

〔出处〕国家图书馆学刊第1期。

法学学术综述篇三

文献综述的写法与格式一、何谓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1.综合性综述要xxx纵横交错xxx,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1)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2)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

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

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三、综述的内容要求1)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

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xxx撞车xxx,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法学学术综述篇四

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2日-10月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以“地方文献收集、整理、研究与利用”为主题,经过热烈的研讨和广泛的交流,总结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了近年来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与学术界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与合作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对话机会,对促进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起到了积极推进效果。

一、会议概述。

1.会议缘起。

以地方志和家谱为主要代表的地方文献,对于地方建设和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图书馆界对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普遍给予认同和重视。国际图联正式成立了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旨在通过开展各类专业活动与各国图书馆学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促进家谱地方文献收集、利用及研究活动在国际图书馆界的广泛开展。国内地方文献研究较之以往更为活跃,研究的论题日趋广泛和深入,有关论文、专著数量也明显增多。各级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馆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根据各自特点开发建设了一批数字化项目,都有很好的思路并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国内外的收藏机构和研究人员,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合作与交流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20底,国家图书馆策划举办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向国际图联亚太地区工作组提出的立项申请得到了批准,成为“国际图联促进发展中国家图书馆事业核心计划”(alp)中的2004年资助项目。国家图书馆希望通过举办研讨会,在促进地方文献开发、研究与利用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担当起组织联络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个人开展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角色。

2.会议特点。

1)代表的广泛性。

这次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海内外70多所地方文献收藏及研究机构的150多位学者和从业人员出席了会议,其中海外代表11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台湾、香港、以及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或地区。除国家图书馆外,海内外的代表来自32个公共图书馆,9个大学及研究图书馆,2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12个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及专业学会,另外还有各级档案馆和博物馆以及家谱网站、出版社及公司。参会代表中既有图书馆中承担地方文献收集整理、提供服务的专业工作者,又有从事地方文献研究或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策划地方文献整理出版的出版社领导,以及参与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技术人员。

2)研讨的学术性。

这次会议汇聚了一批目前国内外收藏及研究地方文献的各方面有较高水平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参会与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整体提升了这次研讨会的学术性。会议议程全部采取大会发言、现场提问和答辩的形式。在大会发言中,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美国杨柏翰大学教授林天蔚先生和国际图联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主席、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沙其敏先生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不少演讲者制作精美的演示,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场发言结束后,都有代表积极提问,与演讲者共同探讨,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3)形式的多样性。

除了紧张的会议发言与研讨外,代表们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如参观国家图书馆分馆,观看国家图书馆分馆为配合研讨会专门举办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展览”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小型书展,还分别参观了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陈列室、玉牒库和皇史?。会议现场摆放计算机演示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工程项目,会议空隙之间代表可自行上机操作。会下代表们通过广泛交谈,交换信息,结交朋友。

此外,通过组织和参与会议,国家图书馆展示了自身在地方文献开发利用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3.关注热点。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10多篇,论文和现场研讨中普遍引起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收藏与利用的思考。

中国地方文献之多,其史料价值之高、“资政、教化”功能之广泛,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然而,人们对它的重视和积极利用尚有一定差距,加深对地方文献价值的认识和发挥其效用,应是当务之急。“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把地方志由被动提供变为主动参与,要改变地方志的静态存在为信息化的动态配合与服务”。这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来自国内各主要收藏馆的代表发言,有上海图书馆对《中国家谱总目》的回顾与总结,也有甘肃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对当前地方文献建设面临问题及其对策的讨论。同时针对地方文献的概念与分类、地方文献质量建设、地方文献工作的专业化以及资源布局等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2)数字化及资源共享。

研讨会上,对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利用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论分析及实践探讨。如宁波大学提出的“中国方志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构想”,天津图书馆的“试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中专题数据库之建设”,还有福建省图书馆对“知识产权与‘共享工程’的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论述。同时,又有多家图书馆将在建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数字化项目进行了展示介绍。其中有国家图书馆年启动的“数字方志”工程,有首都图书馆9月试开通的“北京记忆”网站,还有台湾汉学研究中心2002年开始策划实施的“台湾地区地方文献典藏数字化计划”,等等。这些项目根据地方文献自身特点,从不同角度对文献数字化、深入挖掘地方文献独特价值、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提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3)地方文献专题研究。

由于大学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参与,地方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数量相对较多。学者们结合平时的研究工作,对各种地方文献的成书过程、版本流传、编者作者以及内容价值,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说明,体现了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如福建师大陈庆元的《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曹学?的《〈石仓全集〉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的《〈隋图经〉辑考》、新疆师大朱玉麒的《〈新疆识略〉成书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剑的《宋代澶州晁氏著作考述》等。而南开大学常建华的《朝鲜族谱研究综述》、厦门大学李祖基的《大陆馆藏台湾早期方志的发掘与整理》、南京大学图书馆史梅的《江苏方志与清代妇女文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刘延华的《日本统治时期大连经济概况的地方文献分析》、暨南大学邹?的《旧版潮州歌册研究述略》等,则不仅介绍了他们自己的研究心得,也为大会带来了相关文献研究的更广泛信息。这些或具体或概括的文献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意义。

二、两点思考。

1.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与研究单位、编纂机构及出版社的横向联合是发展趋势。

这种联合发展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实体机构以不同形式的联合,促进地方文献综合收集与利用。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理论探讨与实践,已初露端倪。20ifla家谱地方文献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就选定“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为议题。2002年10月加拿大遗产部宣布将把其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合并重组为“加拿大图书馆档案馆”(libraryandarchivescanadalac),目的就是为了使使用者更简便、“一站式”获取所有加拿大各种类型、各种载体文献。二是地方文献编纂、收藏、研究及使用等相关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项目合作,总体提升地方文献的收藏、研究与利用水平。地方文献的研究者实际上就是文献的直接利用者。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陆林先生谈到,他在作古典文学研究时,围绕一个小小的“金圣叹史实研究”的课题,已查阅了五六十部家谱,还有数十部家谱待查。同时,文献的收藏整理者也是文献的开发与研究者。二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沟通、加强合作的需求正日益增加。正如会后不少代表所反映的那样,国家图书馆举办的'这次国际研讨会,打破了历来图书馆界、学术研究界各自开会研讨的界限束缚,使得地方文献的收藏者、研究者和利用者聚集一堂,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跃进先生在会上提出的“汉唐地方文献整理及研究”的设想,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重视,不久将形成正式的合作项目。

2国家图书馆利用已有优势,在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开发与利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把握好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为主体的地方文献收藏定位。

地方志家谱文献是国家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分馆,目前共收藏历代编修新旧地方志文献13000余种,约140000册;收藏家谱3000余种,近40000册,已形成藏量大、成系统的特色馆藏,在国内外皆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今后更强调全面、系统地收藏地方志文献,保证文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成为我国地方志文献收藏中心及查询的最终基地。

其次,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揭示与数字化,促进对国家图书馆地方志文献有效利用。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志书二次文献的编纂工作”,包括“方志目录、方志提要、方志索引和地方志分类资料等”。在进一步研讨的基础上,对在建的“数字方志”项目全面规划,加大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与科研支持,不断汲取最新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理念与技术,真正做成“保存遗产,传承文明”的数字化精品工程。

第三,充分发挥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的联络与学术服务作用。1990年成立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十几年来经过不断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其文献中心的整体地位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要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和作用,还需要在几个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建立地方文献收藏整理机构间相互经常性联系,加强文献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及数字化等问题交流与协商,联合各方力量共同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成为地方文献工作的联络中心;与地方文献研究与教学机构以及国内外有关学者开展密切合作,为从事地方文献研究的学者提供高水平的文献及信息服务,联合相关机构,适时举办各种规模学术会议,搭建交流平台,以成为地方文献研究的学术服务与交流中心”。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来新夏。

2.《由文献中心到交流中心》张廷银。

(王珊副研究馆员国家图书馆分馆副馆长)。

〔出处〕国家图书馆学刊第1期。

法学学术综述篇五

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研究,与整个国家的政治形势与发展状况是紧密相关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大约有五年时间,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围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行的,各方面的同志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意见,开展了激烈的争鸣;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学理研究转向了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贯彻实施情况的跟踪研究。,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并提出了“逐步推进司法改革”的任务。这为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更加宽阔的思路。此后,刑事诉讼法学界即对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展开了研究。近几年来,本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

一、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我国过去往往只强调诉讼程序的形式或工具作用这一面,而忽视其独立价值。在“依法治国”被确立为治国方略后,如何看待程序法的价值,遂成为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多数同志认为,程序法具有双重价值。程序法的首要价值是保障实体法的正确实施,体现出程序法的工具作用,或称“外在价值”;同时,程序法还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或称“内在价值”,即保证程序正义和诉讼公正。

程序法的工具价值表现在:通过明确授权实施实体法的.专门机关及其分工,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诉讼制度,以保证专门机关权力行使与权力制约相统一;规定运用证据的准则,规定一系列前后衔接的诉讼阶段,以保证实体法的及时、正确实施。

程序法的独立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程序法规定的程序保障体制,强调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体现了公正、民主和法制观念;2.程序法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实体法的不足,并通过由司法机关审理具体案件不断丰富、补充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创制实体法;3.程序法规定的民主、公正程序使得判决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尊重,也易为当事人从心理和行为上予以接受;4.程序法在特定情形下限制了实体法的实施,譬如:没有起诉就没有审判。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能有主次、轻重之分。程序法的第一价值是保证实体法的正确实施,同时绝不能忽视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当前,我们应当重点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和做法,但也不能矫枉过正。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程序法的双重价值――工具价值和程序正义价值应当是各自独立的。程序正义价值应独立于工具价值而存在,程序正义不应居于工具价值之下,甚至程序正义价值比工具价值还要重要。

总之,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强调重视诉讼法独立于实体法之外的程序正义价值,都强调了应当改变目前“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这对认识程序法的独立价值、强化司法实践中遵守程序法的意识,实现司法公正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关于司法改革。

司法改革是近几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就为什么要改、怎么改和改什么三个方面进行了热烈探讨。

[1][2][3]。

法学学术综述篇六

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洛分校)、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学院、西南石油学院联合主办的“三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28日至6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日本10所大学的20多位学者,与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1所大学、科研机构、博物馆的'20多位专家会聚一堂,对三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是继1991年“三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在四川举行的又一次“三国文化”国际性学术活动。...

作者:方北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刊名:中华文化论坛pku英文刊名:forumonchineseculture年,卷(期):“”(4)分类号:g0关键词:

法学学术综述篇七

为促进佛教研究的深入,加强教界与学界的交流与合作,11月6日至9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和杭州西天目山禅源寺共同主办、禅源寺承办的“中国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在临济宗祖庭--临安禅源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作者:方司蕾李璐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湖北,武汉,430072刊名:五台山研究英文刊名:mtwutairesearches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法学学术综述篇八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1)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它的优点是......,它的缺陷是......(2)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它的优点是......,它的缺陷是......(3)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法学学术综述篇九

所报学校:浙江大学。

所报专业: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

复试情景:

1.浙江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的复试分为笔试与面试。笔试科目为:宪法学、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只要把复试的三本参考书目:《中国宪法》、《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复习好,一般问题不大。

2.面试主要考查本专业综合知识。复试考官们提出的专业问题,大多与他们最近的研究侧重点有关。

现身说法:

考生最好查阅最近法学界涉及宪法与行政法学的'热点问题,并关注近期的学术文章,以便对现阶段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的研究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另外,对国内外著名法学著作还要有重点地进行涉猎,因为复试中导师们提的问题往往与之有关,以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与视野。复试前,最好能与所报考学校的在读研究生联系上,以便打听各位主考导师目前的研究方向,并利用网上资源搜索一下导师的具体情况与研究重点。

法学学术综述篇十

实践意义。

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历史发展: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某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说明目前达到的水平。

(二)现状分析:介绍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对比研究差距,来阐述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还有哪些空白点没有涉及,找到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首先将整理和归纳出来的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其次讲解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并引出论据;

第四,简要的介绍陈旧、过时的或被否定的观点,这样使文章更系统全面,而且这些资料也可以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

法学学术综述篇十一

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

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

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

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

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

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

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解释中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

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1)时间:从1980年到2000年;(2)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3)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4)案例:908工程、909工程、13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1980-2000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

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二、如何做文献综述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description)”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

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

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技巧一:瞄准主流。

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

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

法学学术综述篇十二

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月12日-10月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以“地方文献收集、整理、研究与利用”为主题,经过热烈的研讨和广泛的交流,总结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了近年来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与学术界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与合作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对话机会,对促进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起到了积极推进效果。

一、会议概述。

1.会议缘起。

以地方志和家谱为主要代表的地方文献,对于地方建设和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图书馆界对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普遍给予认同和重视。国际图联正式成立了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旨在通过开展各类专业活动与各国图书馆学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促进家谱地方文献收集、利用及研究活动在国际图书馆界的广泛开展。国内地方文献研究较之以往更为活跃,研究的论题日趋广泛和深入,有关论文、专著数量也明显增多。各级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馆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根据各自特点开发建设了一批数字化项目,都有很好的思路并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国内外的收藏机构和研究人员,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合作与交流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20底,国家图书馆策划举办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向国际图联亚太地区工作组提出的立项申请得到了批准,成为“国际图联促进发展中国家图书馆事业核心计划”(alp)中的年资助项目。国家图书馆希望通过举办研讨会,在促进地方文献开发、研究与利用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担当起组织联络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个人开展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角色。

2.会议特点。

1)代表的广泛性。

这次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海内外70多所地方文献收藏及研究机构的150多位学者和从业人员出席了会议,其中海外代表11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台湾、香港、以及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国家或地区。除国家图书馆外,海内外的代表来自32个公共图书馆,9个大学及研究图书馆,23所大学及研究机构,12个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及专业学会,另外还有各级档案馆和博物馆以及家谱网站、出版社及公司。参会代表中既有图书馆中承担地方文献收集整理、提供服务的专业工作者,又有从事地方文献研究或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策划地方文献整理出版的出版社领导,以及参与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技术人员。

2)研讨的学术性。

这次会议汇聚了一批目前国内外收藏及研究地方文献的各方面有较高水平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参会与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整体提升了这次研讨会的学术性。会议议程全部采取大会发言、现场提问和答辩的形式。在大会发言中,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美国杨柏翰大学教授林天蔚先生和国际图联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主席、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沙其敏先生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不少演讲者制作精美的演示,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场发言结束后,都有代表积极提问,与演讲者共同探讨,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3)形式的多样性。

除了紧张的会议发言与研讨外,代表们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如参观国家图书馆分馆,观看国家图书馆分馆为配合研讨会专门举办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展览”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小型书展,还分别参观了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陈列室、玉牒库和皇史?。会议现场摆放计算机演示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工程项目,会议空隙之间代表可自行上机操作。会下代表们通过广泛交谈,交换信息,结交朋友。

此外,通过组织和参与会议,国家图书馆展示了自身在地方文献开发利用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3.关注热点。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10多篇,论文和现场研讨中普遍引起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收藏与利用的思考。

中国地方文献之多,其史料价值之高、“资政、教化”功能之广泛,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然而,人们对它的重视和积极利用尚有一定差距,加深对地方文献价值的认识和发挥其效用,应是当务之急。“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把地方志由被动提供变为主动参与,要改变地方志的静态存在为信息化的动态配合与服务”。这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来自国内各主要收藏馆的代表发言,有上海图书馆对《中国家谱总目》的回顾与总结,也有甘肃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对当前地方文献建设面临问题及其对策的讨论。同时针对地方文献的概念与分类、地方文献质量建设、地方文献工作的专业化以及资源布局等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2)数字化及资源共享。

研讨会上,对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利用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论分析及实践探讨。如宁波大学提出的“中国方志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构想”,天津图书馆的“试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中专题数据库之建设”,还有福建省图书馆对“知识产权与‘共享工程’的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论述。同时,又有多家图书馆将在建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数字化项目进行了展示介绍。其中有国家图书馆年启动的“数字方志”工程,有首都图书馆9月试开通的“北京记忆”网站,还有台湾汉学研究中心2002年开始策划实施的“台湾地区地方文献典藏数字化计划”,等等。这些项目根据地方文献自身特点,从不同角度对文献数字化、深入挖掘地方文献独特价值、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提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由于大学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参与,地方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数量相对较多。学者们结合平时的研究工作,对各种地方文献的成书过程、版本流传、编者作者以及内容价值,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说明,体现了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如福建师大陈庆元的《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曹学?的《〈石仓全集〉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的《〈隋图经〉辑考》、新疆师大朱玉麒的《〈新疆识略〉成书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剑的《宋代澶州晁氏著作考述》等。而南开大学常建华的《朝鲜族谱研究综述》、厦门大学李祖基的《大陆馆藏台湾早期方志的发掘与整理》、南京大学图书馆史梅的《江苏方志与清代妇女文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刘延华的《日本统治时期大连经济概况的地方文献分析》、暨南大学邹?的《旧版潮州歌册研究述略》等,则不仅介绍了他们自己的研究心得,也为大会带来了相关文献研究的更广泛信息。这些或具体或概括的文献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意义。

二、两点思考。

1.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与研究单位、编纂机构及出版社的横向联合是发展趋势。

这种联合发展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实体机构以不同形式的联合,促进地方文献综合收集与利用。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理论探讨与实践,已初露端倪。20ifla家谱地方文献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就选定“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为议题。2002年10月加拿大遗产部宣布将把其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合并重组为“加拿大图书馆档案馆”(libraryandarchivescanadalac),目的就是为了使使用者更简便、“一站式”获取所有加拿大各种类型、各种载体文献。二是地方文献编纂、收藏、研究及使用等相关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项目合作,总体提升地方文献的收藏、研究与利用水平。地方文献的研究者实际上就是文献的直接利用者。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陆林先生谈到,他在作古典文学研究时,围绕一个小小的“金圣叹史实研究”的课题,已查阅了五六十部家谱,还有数十部家谱待查。同时,文献的收藏整理者也是文献的开发与研究者。二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沟通、加强合作的需求正日益增加。正如会后不少代表所反映的那样,国家图书馆举办的'这次国际研讨会,打破了历来图书馆界、学术研究界各自开会研讨的界限束缚,使得地方文献的收藏者、研究者和利用者聚集一堂,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跃进先生在会上提出的“汉唐地方文献整理及研究”的设想,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重视,不久将形成正式的合作项目。

2国家图书馆利用已有优势,在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开发与利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把握好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为主体的地方文献收藏定位。

地方志家谱文献是国家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分馆,目前共收藏历代编修新旧地方志文献13000余种,约140000册;收藏家谱3000余种,近40000册,已形成藏量大、成系统的特色馆藏,在国内外皆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今后更强调全面、系统地收藏地方志文献,保证文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成为我国地方志文献收藏中心及查询的最终基地。

其次,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揭示与数字化,促进对国家图书馆地方志文献有效利用。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志书二次文献的编纂工作”,包括“方志目录、方志提要、方志索引和地方志分类资料等”。在进一步研讨的基础上,对在建的“数字方志”项目全面规划,加大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与科研支持,不断汲取最新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理念与技术,真正做成“保存遗产,传承文明”的数字化精品工程。

第三,充分发挥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的联络与学术服务作用。1990年成立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十几年来经过不断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其文献中心的整体地位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要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和作用,还需要在几个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建立地方文献收藏整理机构间相互经常性联系,加强文献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及数字化等问题交流与协商,联合各方力量共同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成为地方文献工作的联络中心;与地方文献研究与教学机构以及国内外有关学者开展密切合作,为从事地方文献研究的学者提供高水平的文献及信息服务,联合相关机构,适时举办各种规模学术会议,搭建交流平台,以成为地方文献研究的学术服务与交流中心”。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来新夏。

2.《由文献中心到交流中心》张廷银。

(王珊副研究馆员国家图书馆分馆副馆长)。

〔出处〕国家图书馆学刊第1期。

法学学术综述篇十三

1.论文必须使用规范的汉字a4纸打印,不得小于或大于此规格,字迹清晰。

2.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

论文装订顺序如下:

(2)论文评定纸:使用由网络教育学院统一提供的评定纸;。

(3)论文原创声明:论文原创声明的格式参见附件1,须打印后亲笔签名;。

(4)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一般为300字。在内容摘要所在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小四号宋体字,具体格式参见附件2)。

(5)论文目录:要求使用三级目录;。

(6)论文正文:论文正文格式要求参照本要求的第二部分;。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参照本要求的第三部分。

3.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下左右均应大于2cm;。

(2)行间距:20磅(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20磅);。

(3)字间距:加宽1磅(操作:格式字体间距加宽磅值1磅);。

(4)页码居页面底端靠右排列。

二、正文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打印;。

2.正文以及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注释采取小五号字;。

3.标题序号:一级标题为“一”、“二”、“三”;二级标题为“(一)”、“(二)”、“(三)”;三级标题为“1”、“2”、“3”;四级标题为“(1)”、“(2)”、“(3)”。一级标题和三级标题后必须加顿号,二级标题和四级标题之后不许加顿号,即带括号的标题不许加顿号。

例:

一、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一)特殊的过错原则。

1、医疗事故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

(1)我国现行立法概况。

4.论文脚注:论文脚注一律采用word自动添加引注的格式,引注采用脚注方式,脚注位于每页底端,采取连续编号方式。(操作:插入引用脚注尾注)。

(1)论文类:

作者:“文章名称”,刊载出版物及版次,页码。

例:

苏号朋:“论信用权”,载《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第12页。

梁慧星:“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载《人民法院报》7月13日,第5版。

(2)著作类:

作者:《书名》,出版社及版次,页号。

例:

李双元、徐国建主编:《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构建》,武汉大学出版社版,第75页。

(3)网上作品类:

作者:“文章名”,具体网址,最后检索日期。

例:

李扬:“技术措施权及其反思”,载www.p****.,203月24日最后检索。

(4)法律法规类:

《法律法规名称》第x条第x款。(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1条。(即不可使用“第九十一条”)。

(5)法律文书类:

法律文书号。

例: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温经初字第481号民事判决书。

三、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为小四号宋体字。一般应将参考文献区分为期刊类、著作类、法律文书类。

2.具体格式:

(1)期刊类:

作者:“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卷号或期数。

例:

苏号朋:“论信用权”,《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

(2)著作类:

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及版次。

例: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月第2版。

(3)法律文书类:

法律文书号。

例: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温经初字第481号民事判决书。

四、其它事项。

1.认真进行文字校对,论文错别字将直接影响论文得分。

2.正文所有小标题、各段段首必须空两格(即空出两个中文字符的位置),格式错误将直接影响论文得分。

3.论文所有标点必须采用中文标点(除外文文献外,一律不许使用英文标点);所有数字必须采用半角,禁止全角数字。误用标点符号和数字将直接影响论文得分。

4.注意论文的学术规范,杜绝抄袭。

附件1: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附件2:

内容摘要:(小四号宋体字)。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字)。

1.论文格式说明。

2.党课论文格式。

3.中医论文格式。

4.论文格式要求。

5.科技论文格式。

6.小论文格式。

7.新闻论文格式。

8.日语论文格式。

9.本科论文格式。

10.护士专业论文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