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化学实验药品购买申请书汇总 化学药品购买申请表(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4:21:11 页码:8
化学实验药品购买申请书汇总 化学药品购买申请表(七篇)
2023-01-10 14:21:11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化学实验药品购买申请书汇总一

尽力安排好实验课,防止冲突,每一组实验仪器都要亲自调试后,方可交于学生使用,上实验课时,要配合教师做好督促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及时得到纠正。

对新进的实验器材,自已先查阅说明书,弄清实验原理,对仪器试用完好后再交于师生使用,指导教师如何正确使用,达到实验目的。

对部分器材定期上油,除锈,部分器材及时维修,对有毒物品入专柜,双锁保管。

进入实验室,师生都要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对某些学生在课外开设化学实验室,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器材,各显身手。

坚持每天一小扫,一星期一大扫,尽量不让仪器沾灰尘,让学生和教师有一个宽敞整洁的教室上课。

作为一名实验教师,我会不断努力,钻研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贯彻素质教育方针。

关于化学实验药品购买申请书汇总二

化学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常规的死记硬背转变为研究性学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所包含的化学意义。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从本质上去了解,既能让学生巩固既得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强化实验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基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这个学期中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做个总结:

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开齐教材所规定的所有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并针对实际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演示实验作一些改进和增设一定的实验,以便在教学上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本学期共完成全校5个班级的化学实验教学任务的准备工作,努力协助各任课教师完成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水平和能力。学生分组实验率100%,教师演示实验率100%。

实验室的特点是教学仪器、药品、材料种类繁多,设备复杂。为此我做到如下几点:

1、新调入的器材药品,先检查验收,没问题后再登记入帐,记明规格、数量、金额。

2、标定橱目标签,每层所放教学仪器、药品、材料都编卡登记,做到教学仪器、药品存放定位,排列有序,取用方便安全。

3、任课教师领取实验教学仪器、药品先填写实验通知单,根据实验通知单提供仪器、药品,任课教师用完归还时检查核对,如有损坏或丢失,查明情况,按规定要求报废或赔偿。

4、任课教师领取危险药品时除填好通知单外,还要由主管领导批准签字,我根据实验通知单提供危险品,并严格控制危险品的领取量,剩余危险品做到妥善的回收和保管。

5、在期末认真清点仪器药品,履行报废手续,及时处理报废的仪器,做到帐物相符,帐物一致。

6、学期开始及时制订所需仪器、药品的采购计划并及时采购。

实验室的管理与使用必须严格遵照规章制度,才能使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得以实现,才能保障实验室教学的正常进行。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各种实验事故的发生,上化学实验学生必须戴眼镜,对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反复强调实验操作规范,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实验注意用电安全,杜绝人身伤害事故。

1、在组织学生上第一节分组实验之前,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

2、学生在实验中损坏了仪器,依据责任大小,严格执行《关于学生损坏教学仪器赔偿的规定》,大大增强学生爱护仪器的意识。

3、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生实验守则》、《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4、一些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分类放入危险品库内,严格执行双人双锁管理。

实验室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讲科学,用科学,做到科学化管理,仪器药品存放本着上轻、下重、防潮、防压、防晒、防霉、防锈蚀、防虫蛀、整洁美观的原则。要保管好各种仪器、药品,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1、将药品分类入橱,对化学试剂的标签及时进行防腐处理。

2、仪器和药品分开存放,金属仪器远离药品。

3、在怕潮湿的药品橱内放置干燥剂。

4、带磨口的玻璃仪器洗净凉干,在磨口处垫上纸片存放。

5、胶塞、胶管用后洗净阴干,撒上滑石粉、防晒及防止与有机试剂接触。

6、铁制器材使用后保持干燥,及时除锈,图上黄油或少量机油。并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做到“五查”:上班后首先检查实验室、准备室的水电是否关闭,门窗是否上锁,确保三室的安全;要经常检查灭火器、防火沙包是否齐备完好;经常检查实验室药品库通风设备是否完好使用;经常检查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是否存放好。

2、做到“四勤一备一及时”即玻璃仪器勤清洗;实验仪器勤保养;仪器、药品摆放勤整理;室内卫生勤打扫;急救药品材料要常备;发现仪器有损坏及时修理。强化“一个意识”。我对每个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考虑周全,在教师、学生实验之前,把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加以强调,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防突发事件发生,时刻把安全意识放到首位。

3、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平时每星期打扫一次,并及时做好仪器的清理归类工作,对仪器上的灰尘也要一星期擦一次。

总之,实验室的工作千头万绪,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永无止境,作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我尽职尽力,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阅读相关杂志,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使自己的管理更科学、更规范,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于化学实验药品购买申请书汇总三

(一)掌握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二)掌握卤素的歧化反应

(三)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四)了解氯化氢hcl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五)了解卤素的鉴定及混合物分离方法

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1、区别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2、卤素的歧化反应

3、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区别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卤素的歧化反应;次氯酸盐、氯酸盐的强氧化性

卤素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砹,其价电子构型ns2np5,因此元素的氧化数通常是—1,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氧化数为+1、+3、+5、+7的化合物。卤素单质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氧化性,其氧化性顺序为:f2 cl2 br2 i2。所以,br-能被cl2氧化为br2,在ccl4中呈棕黄色。i2能被cl2、br2氧化为i2,在ccl4中呈紫色。

卤素单质溶于水,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x2 + h2o === hx + hxo

这就是卤素单质的歧化反应。卤素的歧化反应易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且反应产物随着温度和碱液浓度的不同而变化。

卤素的含氧酸有多种形式:hxo、hxo2、hxo3、hxo4。随着卤素氧化数的升高,

其热稳定性增大,酸性增强,氧化性减弱。如氯酸盐在中性溶液中没有明显的强氧化性,但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强氧化性,其次序为:bro3- clo3- io3-。次氯酸及其盐具有强氧化性。

hcl的还原性较弱,制备cl2,必须使用氧化性强的kmno4、mno2来氧化cl-。若使用mno2,则需要加热才能使反应进行,且可控制反应的速度。

试管及试管夹、量筒(1ml)、酒精灯、滴瓶(125ml)、试剂瓶(500ml)、烧杯(250ml)

kbr、kcl、ki、ccl4、h2so4(浓)、naoh、naclo、mnso4、hcl(浓)、kclo3、agno3、溴水、品红、酒精、浓氨水、碘伏水、ph试纸、ki-淀粉试纸、醋酸铅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① 取几滴kbr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② 取几滴ki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③ 取几滴ki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溴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 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cl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沾到瓶口处),微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并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试管放出的气体。

② 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br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

沾到瓶口处),微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并用ki-淀粉试纸检验试管口。

③ 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i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沾到瓶口处),微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并用醋酸铅试纸检验试管口。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 溴的歧化反应取少量溴水和ccl4于是试管中,滴加2mol/lnaoh溶液使其呈强碱性,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再滴加3mol/lh2so4溶液使其呈强酸性,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用电极电势加以说明。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说明

② 碘的歧化反应 取少量碘水和ccl4于是试管中,滴加2mol/lnaoh溶液使其呈强碱性,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再滴加3mol/lh2so4溶液使其呈强酸性,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写出反应方程式,并用电极电势加以说明。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说明

(1) 次氯酸钠的氧化性

取四支管,均加入0.5mlnaclo溶液,其中1号试管中滴加4 ~ 5滴0.2mol/l的ki溶液,2号试管中滴加4 ~ 5滴0.2mol/lmnso4溶液,3号试管中滴加4 ~ 5滴浓盐酸,4号试管中滴加2滴品红溶液。

观察各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3、说明

(2)kclo3的氧化性

① 取两支管,均加入少量kclo3晶体,其中1号试管中滴加4 ~ 5滴0.2mol/lmnso4溶液,2号试管中滴加2滴品红溶液。搅拌,观察现象,比较次氯酸盐和氯酸盐氧化性的强弱。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3、次氯酸盐和氯酸盐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kclo3晶体,加水溶解,再加入0.5ml0.2mol/lki溶液和ccl4,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少量3mol/l的h2so4溶液,观察ccl4层现象变化;继续加入kclo3晶体,观察现象变化。用电极电势说明ccl4层颜色变化的原因。 结 论: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① hcl的制备取15 ~ 20g食盐,放入500ml圆底烧瓶中,按图1-1将仪器装配好(在通风橱中进行)。从分液漏斗中逐次注入30 ~ 40ml浓硫酸。微热,就有气体发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氯化氢气体。

② hcl的水溶性 用手指堵住收集hcl气体的试管口,并将试管倒插入盛水的水槽中,轻轻地把堵住试管口的手指掀开一道小缝,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再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自水中取出,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管中的溶液的酸碱性,并用ph试纸测试hcl的ph。

③ hcl的鉴定 在上述盛有hcl的试管中,滴加几滴0.1mol/lagno3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④ 白烟实验 把滴入几滴浓氨水的广口瓶与充有hcl气体的广口瓶口对口靠近,抽去瓶口的玻璃片,观察反应现象并加以解释。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3、说明

关于化学实验药品购买申请书汇总四

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功能要充分挖掘,尤其是它的育人潜能如何通过教学实验体现出来仍需研究。从化学教育现代化来看,化学实验是个突破口和生长点,现代化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教材可以在实验中体现和应用,这同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引进和研究。从对化学教育工作者来说,从事实验研究应该是基本功。

在中学基础课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直观性和可靠性。经过无数次重复,人们积累了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按说应该达到“炉火纯青”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实验仍然在不断被完善、改进和补充。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随堂实验或家庭实验。可靠性强,这是作为演示实验非常重要的要求,在课堂上演示的失败,再加上教师不善于科学地说明实验不成功的原因,给教育教学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实验改进中提高成功率是教师非常关心的事。便于操作,直观性强、适应性强、合理节约时间等都是化学实验研究的方向。重视化学实验和对其进行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让化学实验在育人方面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我认为要切实做好下列几点:

一、不能看热闹

有些同学觉得化学实验很神秘,有些同学甚至把做实验看成是耍魔术,很好玩。由于他们只注意看“热闹”,而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这样就难以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其结果就难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二、要全面观察

一些同学在观察化学实验时,只注意明显突出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还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全面观察到实验的现象。

三、要细心比较

观察实验不能只观察一个大概,特别是对相似的实验,更应细心比较。

四、既观察又思考

观察化学实验,不仅要动眼睛和其它感官,还要开动脑筋去分析和判断。

五、弄清概念

有些化学实验的概念容易混淆,若没有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就易出现张冠李戴。如“光”与“火焰”、“烟”与“雾”、“浑浊”与“沉淀”、“溶解”与“熔化”等概念极易混淆,只有注意了它们的区别,才能正确描述这类实验现象。

六、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进行描述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有黑色固体产生”,而不能描述为“有四氧化三铁产生”。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关于化学实验药品购买申请书汇总五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

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 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 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 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2 ==== fe3o4 高温 2cu + o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 金属与酸反应

高温 金属 镁 锌 铁 现象 (a组)稀盐酸属溶解,反应剧烈 有较多气泡产生, 反应较剧烈 有少量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组)稀盐酸 mg + 2hcl ==== mgcl 2 + h2 zn + 2hcl ==== zncl2+ h2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fe + 2hcl ====fecl2+ h2

无明显现象 四位先生的表情: 铜

结论:金属活动性 mg zn fe cu

〔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

应出来

思考: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答:实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铁。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铁 铜 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namgalzn fe sn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思考: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

四、置换反应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置换反应 a +bc ==b +ac

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 a+b+…… == ab……

分解反应 ab…… == a+b+……

置换反应 a+bc == ac+b

判断: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否叫

置换反应?

回答:不是,例如:

s + 2kno3 + 3c == k2s + 3co2 + n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

3、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练习:

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 银和稀盐酸(2) 锌和硫酸铜

(3) 铜和硫酸锌(4) 铝和硝酸银

2、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采用两种方法来鉴别它们吗?

回答:用火烧变黑的为铜,2cu + o2 ===2cuo

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

zn + 2hcl == zncl2 + h2 ↑ 放入硝酸银溶液,能置换出银的为黄铜,

zn+2agno3=== zn(no3)2+2ag

作业:新学案

教后:

高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

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实验室中,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在家里呢?

[学生回答] 水龙头、铁凳、铁窗筐,铁架台??

[引言]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说明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根据书本图片,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反应,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复习] 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投影]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图片。

[设问] 是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都需要加热呢?

关于化学实验药品购买申请书汇总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化学事实,加深对化学概念与化学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学校的实验教学的资源现状

我校是乡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一共有131名学生,编成3个班,每班人数45人左右。实验室建设的比较完善的,有贮藏室、准备室、学生实验室可容纳48名学生;但是没有专职实验员,一直由两位化学教师兼任实验教师。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基本齐全,教材上的实验基本上能够开展。

二、实验目的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8、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9、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10、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1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都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2、能用化学语言描述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

13、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1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15、学会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关于化学实验药品购买申请书汇总七

【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化学反应中往往有热量变化;

2、知道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

【实验过程】实验1

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结论:

实验2

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氯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结论:

【问题讨论】

实验1.2中反应物能量总和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相对大小有什么关系?

四: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名称】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实验过程】

【问题讨论】

分析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