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护理论文投稿范文通用 护理学杂志投稿须知(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4:28:40 页码:14
护理论文投稿范文通用 护理学杂志投稿须知(五篇)
2023-01-10 14:28:40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护理论文投稿范文通用一

选取实施门诊优质护理前后两个月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3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活动至今,待优质服务状态进入平稳以后。选取的患者条件为,二十岁上且自愿接受调查,意识正常,对服务质量能够进行客观评价,选取六百例,然后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一组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依然进行平常的医治流程,实验组进行优质服务治疗流程,两组患者的各种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评价情况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改善护理工作方式

对每日门诊患者人流量进行统计便于了解每日人流量,让护理人员不间断轮班,保证每时每刻患者都能够找到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每时每刻都能为患者解答问题,同时轮班便于对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医务人员多可以保证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少。根据患者人数、就诊情况,实行弹性工作制,门诊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参与工作,保证在门诊高峰期门诊护士依然可以为门诊患者提供专业、细心的护理服务。医院实行首问负责制,保证护理人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从门诊护士接诊到患者开始,护理人员就要负责对患者进行指导、建议,解决患者心中的疑问,安抚其焦虑的心理。门诊护理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护士上,使每个部门、每个门诊护士都可以明确了解和履行自己岗位职责,掌握工作重点、了解患者就诊流程,为门诊患者提供优质、细心、温馨的服务。门诊护士既要对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和病情观察、记录,也要实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知道和告知患者病情,解答其不解之处,保证其心理、身体都恢复健康,为其提供便民服务。

1.2.2建设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改进、增加标识:在各个入口、出口设置醒目、明确的标识,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同时要贴出保证患者安全的标识,例如安全出口、禁止吸烟的标识。实施预约挂号:在网上、电话、现场都设置挂号处,方便患者及时、有效挂号;宣传指导挂号形式,推出各种政策促进预约质量,通过方便的方法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提高预约数量。改变工作站设置,每个专科门诊部都设置、配备一些常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便于对候诊患者的血压、体温、心率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进行优先救治,若候诊患者病情严重可以优先就诊,为患者提供更多便民服务。其他人性化服务,在各个采血点备一些糖果便于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时食用,放些轻松愉快的音乐,用以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

1.2.3建设优质化护理服务

优化门诊就诊“绿色通道”,确保特需病员优先诊疗、优先住院、优先安排床位等六优先服务。优化网上、电话挂号服务,这样可以对就诊患者进行有效的分流,避免患者排长队等候时间过长,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改变以往的排班模式:应用apn排班模式,使交接班次数减少,包干到组,责任到人。

1.3效果评价

开展门诊优质服务以来,患者对医院的服务十分满意,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随着优质服务的开展而不断提高,因为优质服务的开展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而且对工作的热情也在不断增长。同时为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最新护理论文投稿范文通用二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治内科患者856例,其中男599例,女257例,年龄21~70岁,平均52.6岁。患者病症主要为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心脑血管及风湿免疫疾病等。本科现有床位65张,其中重症床位5张,病床的利用率可达到98.57%。本科室目前共有护理人员31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0~42岁,平均年龄为31.4岁。其中,助理护士4名,护士15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6名;学历分布为:大专21名,本科10名。

1.2方法

1.2.1规范护理服务过程,做到人性化、主动性、细致体贴

在患者入院的时候,要注重“六个一”原则的遵守,帮助患者做好第一餐的定制工作,做好第一次的详细记录,以通俗简明的语言介绍一次住院环境,提供服务需求卡一张,为患者递一杯热水,对患者致以一声亲切的问候。对晨晚间的护理措施要严格执行,做好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住院环境。认真落实等级护理服务措施。

1.2.2认真开展健康教育

因为内科病房病种比较繁杂,所以就对护理人员的疾病认识要求较高。护理人员要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患者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1.2.3推行奖励制度

把临床护理及基础护理的项目都纳入到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来。推行由组长、护士长等级考核制,将患者满意度、病情观察情况、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基础护理实施等都纳入到考核中来,并对考核结果做好及时反馈,将考核结果同工资挂钩,分析本科室的问题及相关不安全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1.2.4转变护理理念

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推行apn模式排班制度,并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及临床工作制等护理模式,保证护理工作的患者中心模式,对护理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深化护理制度的理解和学习,保证护理过程规范化和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将优质护理开展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满意度、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医生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健康知识普及率有明显的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内科有老年患者比较多、慢性患者比较多等特点,所以在患者住院期间,他们对基础护理剂生活护理的需求比较高。通过实施责任包干制,开展优质护理,能够强化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要按照患者的特点、及需要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药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所以是整体化的护理系统。优质护理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促进护理人员整体思维的培养,帮助护理人员以患者为家人,作为朋友,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化和安全感,提高医院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完善开展优化护理,深化护理观念,可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激发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护理人员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开展护理工作,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总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但能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还能提高院方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能力,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最新护理论文投稿范文通用三

[1]张波。桂莉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第三版:246-247

[2]刘翠华。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9-11

[3]罗德生。王慧。方敏。袁晓飞。icu患者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59-461

[4]赵晶。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13,11(1 中旬版):172-175

[5]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6]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13,28(3):219-221

[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

[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

[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

[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

[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

[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16]毕娜。王建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需吸痰现状调查。护士进修杂志。

最新护理论文投稿范文通用四

终于要为我的博士论文画上句号了,曾经无数次在彷徨困惑、才思枯竭时幻想着写到这一页时的喜悦,然而,此时,当这一时刻真的来临时,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而谈。

回顾三年读书期间的点点滴滴,曾经彷徨、迷惘,却又充实而快乐。作为长期从事护理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自身也曾经作为护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身份经历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对护理教育问题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但随着护理教育实践的深入,对很多护理教育问题的思考逐渐增多,才发现很多教育问题貌似简单,但实际却错综复杂。

在此,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仙园教授的启发和引导,感谢您的谆谆教诲,您的学识和修养令我终身难忘,您的勤奋、默默付出和淡泊名利更是我学习的榜样。经常回想起您对我的肯定、劝导和鼓励,更忘不了您对我的无限宽容、信任和帮助,您的言传身教,必将使我受益终身!

衷心感谢护理管理学教研室周娟副教授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因为您的无私帮助和鼓励,使我求学之路艰辛中充满欣慰。回想每次遇到问题,总是首先想到向您求助,您也总是能在百忙之中尽力帮助我,每次遇到情绪低谷,您也总是给予我无限的`理解和安慰。您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衷心谢谢您。

感谢护理管理学教研室的罗羽教授、陈萍副教授和何孝崇讲师,读书期间,你们分担了教研室的大量工作,是你们的理解和分担,使得我可以潜心于课题研究。时常庆幸自己可以在这样一个坦诚、和谐的环境中工作。虽然工作中也时常会有小的冲突发生,但这些经历都是我成长的财富,谢谢你们!希望未来我们可以一起进步,共创辉煌!

感谢护理学院领导给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在读博期间,学院领导为我提供了参加世界卫生组织暨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举办的“青少年健康与发展工作坊”,以及赴日本圣隶克里斯托弗大学短期进修的机会,这对我领悟护理教育的艺术,提高教学能力大有裨益。在此,衷心感谢护理学院的任辉院长、袁怀东政委、张艳副院长、唐义和副政委为我成长提供的机会!

感谢和我一起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护理学教研室的张翠华、远在美国的魏星、基础部的张坤、重庆医高专的祁俊菊……,感谢你们陪伴我走过这段美好而又难忘的人生之旅。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不能在此一一列举姓名的给予我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的人们,请允许我在此向你们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谢意。

最新护理论文投稿范文通用五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母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研究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两组母婴保健知识、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对母婴保健知识、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护理;效果观察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孕妇产后住院期间由母婴专科护士24h在产妇床旁进行护理的模式,护理人员通过演示和宣讲等手段,帮助产妇和家属快速掌握母婴护理技能和保健知识,帮助产妇及家属尽快适应角色转变[1]。我们分析产后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产妇年龄20~33岁,平均(25.3±3.4)岁,体重45~70kg,平均(53.7±5.46)kg,孕周30~42周,平均(38.42±0.35)周,其中自然分娩168例,剖宫产72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研究组:由临床经验丰富、有责任心、专业技能强的母婴专科护士对母婴进行24h的护理。

(1)要求家属和产妇共同参与常规护理,预防接种、胎便排除、换尿布、疾病筛查、面部清洁、按摩抚触、听力筛查等都在产妇床前完成;

(2)母婴专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会对产妇的产后护理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产妇的饮食、运动、身形恢复等进行指导;还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的好处、婴儿的洗澡方法、婴儿常见生理变化、婴儿早期教育方法、免疫计划等知识普及;

(3)在涉及到洗澡、换尿布等可操作性知识时,母婴专科护士会进行具体演示,并要求产妇和家属亲自动手操作,护士会对产妇及家属的动作进行指导与强化,帮助其牢固掌握护理技巧和保健知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士每天按规定时间到产房接新生婴儿去沐浴室和治疗室进行沐浴、预防接种、抚触、听力筛查等活动,在保健知识和母婴护理技能培训上由产妇或家人每天到大房间接受集中培训。

1.3观察指标

采用母婴专科护士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母婴保健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表对产妇及家属在出院前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母婴护理技能熟练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组熟悉母婴保健知识109例,占90.83%,对照组熟悉母婴保健知识87例,占72.5%,研究组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及家属对婴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

研究组婴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6.67%,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0.83%,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优质的产后护理服务,充分满足了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心理,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母婴专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手把手的教学,向产妇及家属传授母婴保健知识、婴儿护理技巧,有助于产妇及家属实现与婴儿的良好沟通,有利于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自身角色[2]。

(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母婴床旁护理工作都是由母婴专科护士负责,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沟通并、责任心强,能够帮助家属及产妇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产科护理的质量得到了保障。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岚。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95-396.

[2]王婷婷,薛飞扬,万玉梅。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267-26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