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 陕西省教学能手文件(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6:06:23 页码:13
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 陕西省教学能手文件(九篇)
2023-01-10 16:06:23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写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一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去兵马俑的路上,我先来给大家讲讲它的历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只是位于秦始皇陵墓东侧1.5公里处的一处兵马俑。那里展出的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0个,它们各式各样,排队列阵,气势壮观,十分震撼。

好了,目的地到了。请大家随我下车,这里共有三个坑,我们就按顺序观看一号坑吧!

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一号坑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兵马俑有6000多个。大家往下走,看,这个是武士俑,他有1.8至1.97米高,它身穿战袍,披着铠甲,相当于当年的“防弹衣”。他脚上穿的鞋很独特,前端还向上翘起。手里还拿着长矛!大家发现没有,这里的武士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长着八字胡。瞧它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地屁滚尿流!

看,这边就是二号坑了。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站第一个的就是将军俑。您瞧,他的身材是多么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甲,手里还拿着宝剑,可以想象当年这宝剑金光闪闪,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退敌的策略。那边跪在地上的兵马俑是跪射俑,看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盯紧猎物的的老鹰。

大家再跟我向左走,这个就是骑兵俑,他骑在马上,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出去与敌人做殊死搏斗。

好,我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行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现在我们的司机陈师傅送大家回宾馆休息。以后您再来西安游玩,我乐意再次为你服务,我的电话1234567,期待再次与您重逢!

如何写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二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佑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如何写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三

据说回民街过去是商业繁华之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全国。据说有108家粮行,有宰牛、宰鸭、宰驴的数10位,无论是不是赶集,都热闹非凡。现在,矮矮的民居屋顶,如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却又那么触手可及:触到的是木板里遗留的草根气质,但那种人声鼎沸的鼎盛场面,早就无法企及。

这条街的历史也已经很久了,据说,原来国外的使节和来长安做生意的商家们聚居在这里,不断地繁衍生息,现在的坊上人大都是这些古老移民的后裔。他们用自己的宗教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在汉人占主流的社会中,顽强地坚持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子,他们的血液中还保留着精明商人和贵族的遗传因子,一直到了今天。

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这里就曾经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回民的先民--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今天,这里成为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

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之地,这一区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门、明代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庙、佛教西五台、喇嘛教广元寺等众多文化遗迹。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回民街在鼓楼的边上,街的北头是一座厚重的城墙和它斑驳的拱门。大块大块城砖似乎暗示着西北人的豪放不羁,总是使人联想到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侠气。来回民街就是吃的。

回民街不常,短短的也就500米左右,两旁开满了正宗的回民饭店。大多数的店家门口总是能见到几个带着回民白帽的小伙子在扇着烤着的牛羊肉串,阵阵的烤肉香味足以令你迟步留连,然后决定进去大爽一把,以饱口福。

回民街上的店门面都不大,外边看起来总使人联想到上海吴江路上的小餐店,可是当你一踏进店门就会知道自己估算错了,窄窄的两扇门面之后竟然有着礼堂般的大堂,两个字:大气。

经营这些餐馆店铺的几乎都是回民朋友。清真小吃可以说是西安小吃的代表。比如平娃烤肉、贾三灌汤包子、红红炒米、特别特、西北楼、金家砂锅等有名的餐馆。到过西安北院门的朋友都有胃口太好但胃太小的感觉。有人说,陕西的小吃不小,可以和八大菜系的大餐媲美。

从公元十世纪,也就是北宋时期,回民开始在这里不断聚居、繁衍、扩展,他们环清真寺而居,逐渐形成了以回民生活为主,具有独特建筑、环境、文化、社会和经济特点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著名的"贾三灌汤包子店就在其中。40余棵古树点缀其间,再加上不远处的钟、鼓楼,令人仿佛步入了历史的深处。

钟楼向西走100米左右、穿过鼓楼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这里曾经是隋唐皇城所在地,唐朝末年以后成为普通市民的生活区域。汉、唐时代以来西域商人、学者、使节及其后民留下的诸多文化遗产,成为改造工程的重点保护对象。回民街区是一块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区域。

由于街区处于西安市中心地带,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近年来,街区内的传统建筑不断被拆毁,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传统民居大多也年久失修。许多院落没有上下水系统,生活十分不便。再加上许多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增加营业面积,自建房屋活动频繁,这些自建房屋多为2--5层楼房,施工简单粗糙,不仅没有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反而严重破坏了历史街区的环境和景观。

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便回族群众的宗教、日常生活,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政府从1991年就开始对历史街区内的部分街道进行改造。1997年,挪威首相和当时的江同志签定了一个中、挪合作的协议,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保护。由挪威出资500万元,国家科委和西安市、省上给一定的配套资助和支持,共同启动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

荣获20xx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化觉巷125号院落就是这次中、挪合作保护、维修的成果。这是一座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标准的小四合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街区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后经宋、元、明、清的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将是一个能够体现我们西安的文化特色、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区,里边有传统的伊斯兰的小食品、还有他们传统工艺的餐厅、旅游产品、有旅游景点。大清真寺经过整修护、周围的环境经过改善以后,将会更好的起到旅游示范作用。传统的四合院将更加体现回、汉交融的建筑特色。它的绿地面积、它的公用面积、它的宗教活动面积将得到扩充,要满足每一个当地居民的生活、宗教活动和他的工作、出行的要求,以及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要求。但又保留了古老传统街区的面貌。经过改善的宗教活动(场所)就更具完善性。使这个区域从生活质量、从城市总体功能的配合、基础设施的容量都能得到满足,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又体现出我们古城的古老风貌。

如何写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四

西安碑林座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从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如从陕西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是我国唐代和尼泊尔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国的经历和密宗传入日本的师承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史的珍贵资料。

《明德受纪碑》上刻有“大顺”、“永昌”字样。这是明未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遗物,记载着当时陕西大旱,粮价昂贵,“小麦每斗二两四钱,米每斗二两六钱”和“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惨景象;清刻《张化龙碑》,颂扬了当时领导陕西扶风、歧山一带农民反抗官府的张化龙;清刻《荒负歌》等,也记录了一些遭受官僚、地主压迫剥削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元刻《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碑》、《刘尚神道碑》和清刻《平利教案碑》等,均从不同方面记录了元末红巾军起义和清末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外来侵略的事实。

碑林中还记载了诸多历代爱国主义人物,如被誉万世师表的孔子,统一中国文字的李斯,对蜀汉忠贞不渝的关羽,两袖清风的郑板桥,慷慨就义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虎门销烟震惊中外的林则徐,历代书法大师王羲之、颜真卿、于右任,以及励精图治的邓廷桢,推行新法的康有为等。他们那忧国忧民,为事业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大量的石经,是碑林中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亲自以隶书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他也孔子的问答辞,主要内容讲孝、悌二字),此碑由四块色如黑玉,光可鉴人,高590厘米的细石合成,碑上加方额,额上刻浮雕瑞兽、涌云;额上盖石,盖石边缘刻优美的卷云,顶上作山岳状;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三层石台四面都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茂盛的蔓草和雄浑的狮形怪兽,两种不相协调的动植物被刻画得融洽无间,整个构图给人以威武、活泼的感觉,为盛唐的艺术精华。《开成石经》,是唐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接受国子监郑覃的建议,由艾居晦、陈珍等用楷书分写,花费了大约七年时间到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成一部石经。其中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

计114石,文刻两面,228面,字列八层,共六十五万零二百五十二字。刻成后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同时也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此经是我国古代七次刻经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部,它俨然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这在我国印刷术发明以前,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石台孝经》、《开成台经》等名碑,原来竖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今西安市南门外)的国子监内,唐末韩建(大尉许国韩公)缩小长安城后,这些碑连同其它一些名碑都散落到了城外。唐昭宗以及后粱时期,陆续将这些石碑移到原唐代尚书省西隅。到宋哲宗元佑年间(公元1086-1093年),又将全部碑石搬到学府之北,就是今天的碑林所在地。此外,明清两代的《兴学碑》、《修渠记》、《修栈道记》、《修城记》、《修庙记》等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西安碑林不仅是东方石质历史文化的宝库,更重要的是书法艺术的宝库,享有“书法艺术故乡”的美誉,令海外人士向往。碑林中早期石刻有宋代摹刻的秦峰山刻石,原碑为秦国丞相李斯所书。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是用秀美的隶书写的,这是全国汉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碑刻,为汉碑中的精品。“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它保存了我国最早的《周易》文句,相传是当时著名学者、大书法家蔡邕以隶书书写,方挺严整,为汉隶之典范。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在唐代书法艺苑中,名家辈出,时有杰作,真、草、隶、篆,百花争妍,犹如璀灿的群星,放射出永不泯灭的光辉。欧阳洵、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创一体,欧阳通、徐浩、史维则、怀素等也都是一代名家。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与其父欧阳询的《皇甫诞碑》很相近,结构严谨,书法险劲,是值得珍视的书法名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多宝塔感应碑》等,气势雄浑,苍劲有力,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笔力遒美瘦挺,劲如削竹,结构峻整,神足韵胜,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则更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流利洒脱,为世所珍。此外,宋起佶的《大观圣作之碑》(瘦金体)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阁帖》等,也是稀有的珍品。

除了书法,在北魏、唐、宋等碑志上,还保存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精美图案花纹。如唐刻《大智禅师碑》的两侧,以线刻和减地两种手法并用的图案作为装饰,将蔓草、凤凰和人物穿插布置,使人感到繁丽、活泼、美妙而有生气;《石台孝经》碑头上的浮雕卷云和狮子,碑座上线刻的精致蔓草、瑞兽等,也都表现了唐代雕刻所特有的富丽作风;唐刻《道因法师碑》座垢两侧,用流利的线条,刻出两组人物,共有十多个卷发深目的异国装束的人,牵马携犬,作准备出行状,是不可多得的线刻佳作;北魏的《元晕墓志》四侧,分别刻着有表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形象,空隙中满填流动的云彩,呈现出飘逸而和谐的奇特意境。它们象绿林一样陪衬着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使碑林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更加瑰丽异常。

碑林能较完整地保存到现在,是与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的贡献分不开的。宋代时,由于无人管理,珍贵的汉唐碑碣有的被人用做砖甓,有的用于修桥,遭到人为的破坏。元代时,碑林的碑石曾两次全部跌倒。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陕西发生8级大地震,碑林里的大量碑石因摔碰而断裂。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毕沅率同僚到碑林视察,只见房屋倒塌,碑石横卧于荆榛瓦砾之间,环顾四周,满目荒凉,这使他十分震惊和痛心。他与同僚合义,采取修整房屋,整理石,编目著录,组织石刻陈列,建立管理机构和保管制度等措施,重修和保护碑林。在他所著《关中金石记》中说:“前后堂庑,皆鼎新焉,旋于土中,搜得旧刻数十片,遂取《石经》及宋元以前都,编排甲乙,周以栏盾。明代及近人所,则汰存其佳者,别建三楹以存置。其锁钥则有司掌之,设法保护,以冀垂永久。”毕沅对金石文字有浓厚兴趣,整修碑林在于“庶考古者,得以观览也”。(《毕沅在保护关中古迹上的贡献》,文物天地,1983年第二期)他为保护珍贵文物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值得赞赏。

如何写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五

西安清真大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鼓楼西北隅的化觉巷内。由于它与大学习巷的清真寺东西遥遥相对,而且规模较大,故又被称为东大寺或清真大寺。

西安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清真大寺创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五十余年的历史。历经宋、元,特别是明、清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现在规模宏大、壮观,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 庄严肃穆的一组古建筑群。

西安清真大寺特色

寺院占地面积一万三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全寺院沿东西走向呈长方形,共分四进院落。院内树木成荫,花圃对称排列,石刻牌坊矗立其间。

*进院内,古建木质大牌坊耸立在砖雕大照壁的对面,异角飞檐,斗拱层叠,楼顶琉璃覆盖,蔚为壮观。该牌坊约建于十七世纪初,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其南北两侧各有厢房三间,现陈列着明清古式家具等。

经过五间楼,进入二进院落,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为三间四柱式,中楣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昭事”,东西有踏道,绕以石雕栏杆,约建于明代。

西安清真大寺院落布局

院落正中央矗立着一座二层三檐八角攒顶的“省心楼”。高耸稳固,巍然挺立,极为壮观,为宣礼者呼唤教徒礼拜的至高点。省心楼下栏杆内的二龙戏珠石刻,相传是唐代遗物。南侧有官殿,北侧有讲经堂,经堂内珍藏着明代手抄本《古兰经》和清代绘制的天方麦加图。官殿东邻有穆斯林教徒礼拜前沐浴的水房。

跨过饰有雕镂精美的砖刻的连三门,就是寺院的*后一进院落。首先看到的“一真”亭是一座集碑楼和亭阁于一体的独特建筑。中央主亭呈六角形,飞檐尖顶,两侧三角形似牌楼,左右翘翼,三亭相连,貌似凤凰展翅,栩栩如生,又称凤凰亭。亭中檐下悬“一真”雕龙小匾一块,系明建文元年兵部尚书铁铉手书。

“一真”亭南北各有面宽七间的厢房,南厅原为接待历代朝廷文武官员宣谕皇帝圣旨而修建,现陈设有鱼骨镶嵌的黄杨屏风十二扇,工艺精湛、造型美观。厅内展示明清两代的桌椅、瓷器,字画等文物。北厅存放着唐天宝元年敕赐进士、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王鉷所撰《创建清真寺碑记》、明嘉靖年重修清真寺碑各一通以及清官石、日晷等。

走出南北厅、跨上广阔的月台,便是巍峨壮观的礼拜大殿。殿宽七间,进深九间,屋顶覆以蓝色琉璃瓦,飞檐斗拱宏大,殿内天棚藻井彩绘蔓草花纹套刻经文六百余幅,四周镶嵌着大型木板雕刻中、阿文《古兰经》各三十幅,是目前世界伊斯兰教寺院极为罕见的巨型《古兰经》雕刻艺术。大殿可容纳一千多人同时做礼拜。

如何写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六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倡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佑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何写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七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祐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如何写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八

甲方: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住所: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乙方")

住址: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 户口类别:____________□农业 □非农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劳动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

第一条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1.1根据工作需要,乙方到用工单位工作,具体单位将根据《派遣协议书》确定。

1.2乙方理解并同意:____________乙方在用工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由乙方与用工单位自行约定。

1.3乙方应履行用工单位制定的岗位职责,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其本职工作。

1.4乙方理解并承诺:____________愿服从用工单位根据其经营需要、乙方工作能力及其表现而安排或者调动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劳动定额等。

第二条 合同期限

2.1本合同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其中[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为试用期。

2.2本合同期满即行终止;但期满时,甲、乙双方和用工单位均无异议的,本合同的终止可自动续延[ ]年,并依此类推。

第三条 劳动纪律

3.1乙方应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自觉维护甲方及用工单位的声誉和利益。

3.2乙方应严格遵守甲方制定的和修改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

第四条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4.1乙方理解并同意,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____________具体工时制度由用工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用工单位如果经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工时制的,乙方承诺愿意服从用工单位工作时间上的安排。

4.2乙方理解并同意,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____________用工单位可以根据国家规定按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加班。

4.3乙方有享受各类国家规定的休息休假的权利,具体时间由用工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劳动报酬

5.1在本合同期内,乙方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具体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根据《派遣协议书》确定。

5.2乙方理解并同意:____________用工单位可以根据乙方工作岗位的变更而相应的提高或降低乙方在用工单位的劳动报酬待遇,乙方理解并承诺愿服从用工单位的决定。

第六条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6.1乙方享有用工单位提供的相应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6.2乙方享有用工单位执行的国家劳动标准和用工单位提供的职业危害防护。

第七条 社会保险

甲方按照国家和陕西省的有关规定,为乙方参加社会保险,具体确定在《派遣协议书》。

第八条 教育与培训

8.1用工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乙方进行所必须的培训。

8.2甲方或者用工单位可经常对乙方进行法律、法规和纪律教育。

第九条 保密约定

9.1本合同期内以及本合同终止或解除后,未经用工单位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甲方)泄露用工单位的商业秘密或利用该商业秘密获利。

9.2本合同期内以及本合同终止或解除后,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用工单位)泄露甲方的商业秘密或利用该商业秘密获利。

第十条 利益冲突的约定

10.1本合同期内,乙方不得从事任何与用工单位利益相冲突的活动。

10.2本合同期内,乙方不得从事任何与甲方利益相冲突的活动。

10.3"利益相冲突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投资创业,帮助第三方创业,被第三方雇用等。

第十一条 乙方的保证

11.1乙方保证应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如实说明与劳动合同和用工单位的使用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

11.2乙方保证其与原用人单位已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并且不存在任何与用工单位(或甲方)有关的竞业限制。

11.3乙方保证其将及时向甲方递交办理社会保险等的有效凭证,如因乙方迟延递交而造成的任何后果,乙方应承担相应责任。

11.4乙方保证其向甲方提供的所有个人信息有变化时及时通知甲方,如未及时通知造成的后果由乙方承担责任。

11.5乙方理解并同意,诚信是重要的原则。因此乙方保证,不会作出任何不诚信的行为。

11.6乙方保证在用工单位工作时,以及需离开用工单位时,会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进行工作和财务上的移交。

第十二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甲、乙双方依法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和退工手续。

12.1乙方因在试用期内被用工单位证明不符合其用人标准或录用条件,被用工单位退回的。

12.2乙方严重违反用工单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被用工单位退回的。其中严重违纪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____________

12.2.1乙方因卖淫嫖娼被收容教育的;

12.2.2乙方受公安治安拘留处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12.2.3乙方被查实在应聘时向甲方或用工单位提供的其个人资料是虚假的。

12.3乙方理解并同意,违反本合同第九、十、十一条的约定的,无论情节轻重,均视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甲方可以立即解除本合同。

12.4乙方严重失、营私舞弊给用工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被用工单位退回的。

12.5乙方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用工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工单位提出,拒不改正,被用工单位退回的。

12.6乙方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7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工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用工单位退回的。

12.8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被用工单位退回的。

12.9其他国家规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第十三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解除本合同;甲、乙双方依法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和退工手续。

13.1乙方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和用工单位的。

13.2乙方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甲方和用工单位的。

13.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均应承担相应之一切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十五条 其他约定和说明

15.1释义:____________

15.1.1本合同中所称"法律、法规、规章",若未作特殊说明,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规章。

15.1.2本合同中所称第三方,若未作特殊说明,系指除甲方、乙方和用工单位之外的第三方。

15.1.3本合同中所称《派遣协议书》系本合同附件,是本合同必要的补充。

15.2其他可能发生的事宜

15.2.1甲方可以为符合有关规定与资格的乙方申报和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提供便利,但所发生的费用由乙方自理。

15.2.2甲方可以为符合有关规定与资格的乙方落户提供便利,但所发生的费用由乙方自理。

第十六条 附则

16.1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另有约定的从约定;双方没有约定的,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另行签订协议作为本合同的补充协议。本合同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应以法律法规为准。

16.2乙方可以与用工单位另行签订协议,但甲方不承担该协议任何一方的连带责任。前述协议如与本合同相冲突,应以本合同为准。

16.3争议的解决:____________本合同的签订地和履行地均为西安,双方在履行本合同中发生的争议,应向陕西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向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起诉;对判决不服的可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

16.4甲方与用工单位所签协议的内容,凡与乙方有关的(包括但不限于岗位、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等),均与本合同和《派遣协议书》中约定一致;乙方已全部知悉。

16.5乙方确认甲、乙双方之间的任何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本合同)经由甲方送达以下地址即为送达乙方,在以下地址需要变更时乙方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否则乙方理解并同意甲方送达以下地址即为送达乙方:____________

[ ] 邮编:____________[ ]

16.6甲、乙双方理解并同意:____________如果国家和/或陕西省就《劳动合同法》有规范性文件实施的,本合同和附件应根据前述规范性文件变更。

16.7本合同一式二份,均应由甲方盖章、乙方签字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为凭,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 年 ________月 ________日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 年 ________月 ________日

如何写西安市教学能手申请书通用九

据说回民街过去是商业繁华之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全国。据说有108家粮行,有宰牛、宰鸭、宰驴的数10位,无论是不是赶集,都热闹非凡。现在,矮矮的民居屋顶,如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却又那么触手可及:触到的是木板里遗留的草根气质,但那种人声鼎沸的鼎盛场面,早就无法企及。

这条街的历史也已经很久了,据说,原来国外的使节和来长安做生意的商家们聚居在这里,不断地繁衍生息,现在的坊上人大都是这些古老移民的后裔。他们用自己的宗教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在汉人占主流的社会中,顽强地坚持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子,他们的血液中还保留着精明商人和贵族的遗传因子,一直到了今天。

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这里就曾经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回民的先民--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今天,这里成为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

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之地,这一区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门、明代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庙、佛教西五台、喇嘛教广元寺等众多文化遗迹。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回民街在鼓楼的边上,街的北头是一座厚重的城墙和它斑驳的拱门。大块大块城砖似乎暗示着西北人的豪放不羁,总是使人联想到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侠气。来回民街就是吃的。

回民街不常,短短的也就500米左右,两旁开满了正宗的回民饭店。大多数的店家门口总是能见到几个带着回民白帽的小伙子在扇着烤着的牛羊肉串,阵阵的烤肉香味足以令你迟步留连,然后决定进去大爽一把,以饱口福。

回民街上的店门面都不大,外边看起来总使人联想到上海吴江路上的小餐店,可是当你一踏进店门就会知道自己估算错了,窄窄的两扇门面之后竟然有着礼堂般的大堂,两个字:大气。

经营这些餐馆店铺的几乎都是回民朋友。清真小吃可以说是西安小吃的代表。比如平娃烤肉、贾三灌汤包子、红红炒米、特别特、西北楼、金家砂锅等有名的餐馆。到过西安北院门的朋友都有胃口太好但胃太小的感觉。有人说,陕西的小吃不小,可以和八大菜系的大餐媲美。

从公元十世纪,也就是北宋时期,回民开始在这里不断聚居、繁衍、扩展,他们环清真寺而居,逐渐形成了以回民生活为主,具有独特建筑、环境、文化、社会和经济特点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著名的"贾三灌汤包子店就在其中。40余棵古树点缀其间,再加上不远处的钟、鼓楼,令人仿佛步入了历史的深处。

钟楼向西走100米左右、穿过鼓楼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这里曾经是隋唐皇城所在地,唐朝末年以后成为普通市民的生活区域。汉、唐时代以来西域商人、学者、使节及其后民留下的诸多文化遗产,成为改造工程的重点保护对象。回民街区是一块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区域。

由于街区处于西安市中心地带,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近年来,街区内的传统建筑不断被拆毁,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传统民居大多也年久失修。许多院落没有上下水系统,生活十分不便。再加上许多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增加营业面积,自建房屋活动频繁,这些自建房屋多为2--5层楼房,施工简单粗糙,不仅没有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反而严重破坏了历史街区的环境和景观。

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便回族群众的宗教、日常生活,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政府从1991年就开始对历史街区内的部分街道进行改造。1997年,挪威首相和当时的江同志签定了一个中、挪合作的协议,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保护。由挪威出资500万元,国家科委和西安市、省上给一定的配套资助和支持,共同启动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

荣获20xx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化觉巷125号院落就是这次中、挪合作保护、维修的成果。这是一座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标准的小四合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街区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后经宋、元、明、清的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将是一个能够体现我们西安的文化特色、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区,里边有传统的伊斯兰的小食品、还有他们传统工艺的餐厅、旅游产品、有旅游景点。大清真寺经过整修护、周围的环境经过改善以后,将会更好的起到旅游示范作用。传统的四合院将更加体现回、汉交融的建筑特色。它的绿地面积、它的公用面积、它的宗教活动面积将得到扩充,要满足每一个当地居民的生活、宗教活动和他的工作、出行的要求,以及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要求。但又保留了古老传统街区的面貌。经过改善的宗教活动(场所)就更具完善性。使这个区域从生活质量、从城市总体功能的配合、基础设施的容量都能得到满足,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又体现出我们古城的古老风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