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更换高压断路器申请书 更换高压断路器申请书怎样写(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7:00:56 页码:9
更换高压断路器申请书 更换高压断路器申请书怎样写(三篇)
2023-01-10 17:00:56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更换高压断路器申请书一

篇1:皮肤压疮不良事件质量持续改进案例分析

20xx年4月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

患者陈述初,男,72岁,住院号376019,因胆囊坏疽、感染性休克、mods于4月20日由外院转入icu治疗,入院时神志模糊,双下肢及背部皮肤呈花斑样改变,全身皮肤黄染,脑梗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等治疗。4月21日4:55急诊胆探术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回icu,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4月25日脱机拔管,4月28日22:00发现臀裂靠左侧5cm处有1.5×1cm大小水泡,立即予以水胶体敷料保护下抽取水泡等处理,5月1日患者出院,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出院后更换水胶体敷料等护理方法,家属表示理解无异议。

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经过近一个月来的压疮高危防范措施的具体执行,落实了岗位职责和核心制度;实行icu床旁交接班流程,细化了交接班程序,对于压疮的防范意识增强,责任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大大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凝聚,无压疮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于危重病人皮肤破损的高危因素,大小便潮湿的刺激,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五)持续改进

危重症患者大小便失禁,刺激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引起臀部下面潮湿、不透气,造成皮肤皱褶容易破损,形成压疮。

②腹泻患者未及时与医生沟通应用肠道止泻治疗;

③大小便失禁护理时,护士操作不熟练,动作不轻柔;

④缺乏评判性思维,未及时提高皮肤破损及压疮高危风险防

范意识;

②加强医护沟通共同促进患者健康;

③保持大小便失禁患者的皮肤完整性。

解患者情况,主动与管床医生沟通,共同研究患者的治疗

护理方案;

②针对大便失禁患者,采用肛门造口袋加小负压持续吸引

大便,保持肛周皮肤的干燥,减少污染和刺激;

③研究制定了大便失禁患者接肛门造口袋的护理操作流

程,培训全科护士,要求人人掌握。

应用“pdca”对4月份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不断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我们完善了压疮高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报程序;制定了icu压疮管理小组职责,icu床旁交接班流程,icu病人翻身时间段,失禁病人的皮肤护理,大便失禁患者接肛门造口袋的护理操作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方便了工作流程,简化了工作程序,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压疮高危上报程序

重视对肥胖、消瘦或恶病质,水肿,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心衰,活动障碍的病人的皮肤评估。

2、主班填写《压疮危险评估表》:危险:15分;高度危险:20分;非常危险:25 分。

如:患者压疮高危评分20分,给予睡气垫床,局部减压贴保护;勤翻身,避免局部皮肤持续

受压及摩擦;及时清理大小便、汗液,保持皮肤、衣物干洁;保证营养支持等预防压疮的措施。并密切观察皮肤情况。

如:xxx 353201 ,于8-20转xx科(或出院),予以解除压疮高危。

压疮上报程序

如发现皮肤异常,如压红,压之不褪色或皮肤破损、伤口等,(尤其是一期压疮不容忽视)。应及时上报压疮或伤口评估表。

如:患者骶尾部可见5x2cm皮肤压红,压之不褪色,考虑一期压疮,予以??等压疮护理措施。或患者骶尾部可见5x2cm皮肤破损,创面为红色,伴局部渗血(或脓性分泌物等)考虑二 期压疮,予以??等压疮护理措施。

如:xxx 353201 ,于8-20转xx科(或出院),予以解除压疮。

篇2:20xx年度压疮防范汇总分析及持续改进

20xx年度压疮防范汇总分析及持续改进报告

我院要求每一位新入院病人都要进行入院评估,对压疮高危患者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压疮的的发生。经几年来的规范运行,护士对压疮高危患者能及时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减少了院内压疮的发生。我院20xx年1-12月上报带入压疮共72例,在本院发生压疮3例,2例发生压疮评分均小于9分,事先均进行了难免压疮申报,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压疮防范措施,但仍然发生了压疮。1例骨科发生的压疮未进行申报,为便盆使用不当,护士未按时给患者翻身造成的。

20xx年度带入及发生压疮患者年龄分布占比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不论是带入压疮还是院内发生压疮,

患者绝大部分是高龄老年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14人(全年带入压疮72例,院内发生3例)占比为19%,80-89岁年龄段有33人占比为44%,70-79岁年龄段有13人,占比17%,60-69岁年龄有13人,占比为17%,其中有2人为60岁以下,占比为3%。从原始上报资料统计可以看出,高龄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长期卧床,行动不便者易发生压疮,需重点预防。

20xx年度带入及发生压疮分期情况

20xx年度带入及发生压疮转归情况

其中根据原始上报资料i期压疮共24起,其中愈合18起,占比75%,好转3起占比12.5%,无好转3起占比12.5%。ii期压疮共28起,其中愈合12起,占比42.8%,好转9起,占比32.1%,无好转4起,占比14.2%,自动出院3起,占比10.7%。iii期压疮共20起,其中愈合2起,占比10%,好转5起,占比25%,无好转6起,占比30%,自动出院或转院7起,占比35%。iv期压疮均无好转。

从上面二图可以看出,对压疮的早期预防,及时翻身、保持床单元干洁、加强营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减少压疮发生的有效措施。对带入的压疮早期进行护理干预,使用气垫床、q2h翻身、及时更换尿不湿、保持皮肤清洁、根据压疮不同分期及有无分泌物、坏死组织,分别给予对症的护理措施:比如外科换药、清创、生理盐水清洗、汇涵术泰外喷、红外线光子理疗,溃疡贴、透明贴保护、八爪鱼外贴,红霉素软膏外涂等。根据一年追踪情况,内五病区上报的带入压疮治疗、护理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病区,基本上内五病区带入的i、ii 期压疮均能愈合,iii期压疮也较多好转,内一病区带入的压疮愈合和好转的较少,可能和内一多采用溃疡贴和透明贴保护,使压疮部位未处于暴露和干燥状态,长期不透气,不利于压疮的愈合。内五病区对压疮基本采用的是暴露疗法,绝对保持皮肤干燥,q2h翻身、气垫床使用,有脓性分泌物的都进行生理盐水清洗,汇涵术泰外喷,光子理疗仪每日照射2次,红霉素软膏薄薄的外涂一层保护,不使用溃疡贴和透明贴保护,压疮部位无遮挡。根据全年对全院所有病区发生的压疮追踪情况,内五病区对带入压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明显优于其他病区。

内五病区压疮转归情况

内五病区全院共上报带入压疮22起,其中愈合14起,占比64%(明显优于全院压疮愈合 篇3:压疮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

压疮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

科室名称:icu

制订日期:20xx.12完成期限:20xx.6 注:原因分析栏目中存在的原因尽可能量化,以便于对照分析。 请描述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并附上原始资料收集表。

2把、垫

手套,揭开伤口外层敷料,用血管钳取下内层敷料

根据渗液多少决定换药间隔时间

取适合、舒适的体位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记录

关于更换高压断路器申请书二

关于更换中国砂石协会公章的公告

中砂协函[20xx]第34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社会团体印章管理规定》相关要求,我会将原公章更换为防伪公章。

新公章从20xx年11月17日起使用,原公章同时作废。

特此公告。

中国砂石协会

20xx年11月17日

关于更换高压断路器申请书三

手术病人发生压疮、灼伤、烧伤或坠床的应急预案

手术病人在手术室期间存在压疮、灼伤、烧伤或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安全隐患。压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位摆放不当引起,还与体位垫的质量和硬度、手术时间的长短、受力点和受力面积、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皮肤弹性、外周血液循环等诸多因素有关。手术室的电外科仪器设备使用不当时可发生灼伤或烧伤。手术病人无人照护或约束不当时可发生坠床。这些意外事件不仅威胁病人的安全、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手术室护士应按照规范正确放置手术体位、适当约束、安全使用电外科设备,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一旦发生意外,工作人员应积极、正确处理,尽可能将风险和危害降到最低。

1.手术前 病人进入手术室,在麻醉和手术开始前,应仔细询问并全面检查病人的皮肤状况,如有破损、红、肿、炎症、化脓等异常情况,巡回护士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描述部位、个数、大小、色泽、性状、程度和等级,并评估手术中可能受压的部位及防护措施。

2.手术中

(1)压疮:①保护皮肤受压处 对于手术时间长、年老、瘦弱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摆放体位应充分保护皮肤受压部位,加强观察。②发现压疮后,应尽可能去除压力源。③遵医嘱妥善处理压疮局部创面,必要时请皮肤科医师会诊,遵医嘱采取有效措施。

(2)电灼伤或烧伤:①一旦发生应立即告知主刀医师和护士长。②检查电刀笔、主机,排除故障,必要时及时更换。③轻度烧伤时可遵医嘱涂烧伤膏等药物治疗。④必要时请烧伤科或皮肤科医师会诊。

(3)客观记录:①发生压疮和灼伤后,巡回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客观记录事件发生的原因、皮肤损伤情况及处理措施,巡回护士和主刀医师应签全名。②填写压疮或皮肤损伤情况登记表,按规定上报护理部等部门。③与主管医师、复苏护士、病房护士交接班。④在手术室差错事故记录本上客观记录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受伤情况和处理措施,留存手术室备查。

3.手术后 术后应随访,追踪病人压疮或皮肤损伤的转归情况。 (二)手术病人坠床的应急预案

1.预防坠床 病人进入手术间后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保证至少有一个工作人员在手术间内,不允许病人独自留在手术间。小儿、昏迷病人、麻醉后病人必须采取妥善的固定措施,防止坠床。

2.发生坠床后应急措施

(1)迅速判断伤势,取合适体位。立即通知医师及护士长。

(2)经医师检查后再搬动病人,必要时请专科医师会诊或行x线检查,及时治疗。

(3)术后随访,追踪病人转归情况。

(4)在手术室差错事故记录本上客观记录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病人受伤情况和处理措施,留手术室备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