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回忆少年的故事范文如何写 少年记叙文800字(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7:20:50 页码:8
回忆少年的故事范文如何写 少年记叙文800字(7篇)
2023-01-10 17:20:50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回忆少年的故事范文如何写一

——题记

炎炎夏日,无风无云。

我抑制住解不出题以及饥肠辘辘的怒火,拧着眉头三步并作两步从补课班冲回家,到家时,我的衬衫已经湿的可以拧出水来。

我二话不说,风风火火,直接冲进卧室,开空调,开电扇……然后又鬼使神差,跌跌撞撞的奔向厨房,准备和冰箱来个亲密接触。

正当我被室内外的热空气蒸的头昏脑涨,只想钻进冰箱的时候,赫然看见红色冰箱门上贴着的绿色便利贴,我赶紧甩了甩头,把它撕了下来。

开头的称呼是:女儿。

我心想,肯定是娘亲大人留得,不会又要我做家务吧……

我继续往下看,不禁鼻头一酸,眼睛发涨,这一刻,我强烈的感受到了心脏的存在,它一阵悸动,暖暖的感觉从心底弥漫到全身,驱逐了燥热的空气。

便帖上详细的记载着蒸米饭的方法,洗米要洗两次以上,加水注意不要没过手指,大概多长时间米饭会熟……老妈一笔一划的字体看的我眼泪啪啪低落,今天早上我因为和她闹别扭所以没吃饭就去补课了,直到现在还饿着肚子,可三伏天的东西就算放进冰箱老妈也不会让我再吃下一顿的,所以没有办法才让我自己煮的吧……

我习惯性的咬住下嘴唇,继续往下看,上面写着:水果已经洗好了,放在冰箱了,下层有新买的雪糕,可乐冰块应该也冻好了,可以直接吃……落款:妈妈。

我胡乱的抹了把眼睛,打开冰箱,果然看到满满一盘子的水果,种类繁多,还带着晶莹的水花……我能想象,母亲洗它们的时候,脸上温柔的表情……

我安静地换上拖鞋,心里似乎不是那么烦躁了。

我把那张便条装进我的密码桶,难过伤心的时候看一看,奶粉感动依旧,是无声的鼓励,让我的唇角每一天都在上扬,让我的甜蜜的热泪静静流淌,让我的心中永远充斥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的回忆如此的美好……

2023年回忆少年的故事范文如何写二

说起小时候的趣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跳皮筋和格子。几个朋友约好了,就在某人家旁边找一块比较宽的地。

橡皮筋跳有很多种风格,一个人跳,两个人跳,三个人跳,或者更多人跳。小时候有很多形状的橡皮筋,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橡皮筋跳的玩法有很多种,从简单到难,再从脚踝到脖子,越高越难,高度不断增加。到时候要考虑腿的韧性。如果你能跳得很高,你就是赢家。如果你跳得不高,你就是个失败者。还有一种玩法,选一根绳子,两头两棵树或者两头站着两个人。但是那样的树很难找到。然后跳的时候把脚抬到橡皮筋上,把两边的绳子交叉成一个图案。

另外,跳格子,跳格子很简单,画一个像机器人一样的图案。轮到在格子上跳的人背对格子或者对着格子往格子里扔石头了。一般很难背对着它,但我们一般会选择背对着它扔石头。然后跳过格子石,跳过格子里的两只脚。回来的时候弯腰捡石头。成功回到起点的,是赢家,也是输家。输的一般会被惩罚,打个脑门什么的。

这就是我的童年,充满童趣。

回忆小学生活作文500字2

回想起以前,大家都有好玩的游戏,我也不例外。在我的脑海中,我最喜欢筷子夹玻璃球,那是我七岁的时候玩的。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来到小桔灯学作文,发现这节课是活动课,老师让我们玩筷子夹玻璃球,我们开心极了,因为夹得球数多的人能获得一个优,大家纷纷举手都热切盼望自己能去一展身手。

先上场的是张海桄,他胸有成竹地拿起筷子,一个劲的夹,夹了半天只夹了三个,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只见他神情紧张,豆大般的汗珠落了下来,仿佛是要把玻璃球全部吞了。看到这里我的心“怦、怦……”地跳,恨不得帮他一把。我不断放轻松,可还是紧张到不行不行的。时间到了,张海桄垂头丧气地坐回了他自己的座位。轮到我了,我忐忑不安地上了场,深呼吸了一口拿起筷子就开始夹。

刚开始,我急得像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可珠子老是不听话似的从我手中溜走,时间就像是被人偷走了。我心想:要是能夹很多就好了,但又有什么用呢?时间快到了,我急得快哭了,这可怎么办我还没夹到呢!突然我我想起了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于是我冷静下来,一个一个地夹,最后夹了五个,真棒!

虽然我不是第一,但我学会了做认何事都要冷静,不要冲动。

回忆小学生活作文500字3

余余落辉,我爱一抹最美;涓涓潺水,我掬一捧最清;回顾走过的森林,我独恋枫叶最红;回眸成长的足迹——我不忘毅者无疆的坚强。

7岁时,我爱看《西游记》,而孙悟空便是我的信念。纵然可以千变万化,也要忍受五指山下嘲讽,一压就是五百年,一忍就是风吹雨打,谁能顶天立地,坚强,被一只猴神化的如此悲壮,这便是开始,即使寂寞也精彩,大丈夫能伸能屈,猴哥就一个这样。

10岁时,我迷上了《三国演义》,原先只是喜欢打打杀杀,敬佩关羽而怨恨曹操,那一夜,考试失利才恍然大悟,原来曹操才是英雄。这位大将军在宛城丧子折兵的痛定思痛;这位汉丞相败走华容道时的嘲笑诸葛亮、周瑜;这位魏王在割须弃跑后巧施反间计,连遭挫折到始终不忘统一天下的抱负。

那一夜,我醒了,困难打不败,挫折打不倒,我学会了坚强。

11岁,我长大了,回眸成长之间,我懂得了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既然上天已降大任于你我,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坚强出发吧!去奋斗,去拼搏,去履行生命的诺言!

回忆小学生活作文500字4

记得小时候,每当夜色降临,吃完晚饭后,我总会独自走去沙田文化广场的滑梯上嬉戏、玩耍。凡是去那儿玩的小朋友都有九成是我认识的。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我的年龄增长,我跨入四年级后,去玩的次数越来越少,又渐渐的,渐渐的,不去了。

而今天,我突然感受到饱含着回忆幼年的涌泉在不断的往上冒。我决定,今天无论如何我也要去广场玩一下。我好像很着急,从家到广场一路小跑。啊!终于到了,突然,我不知道是恰巧还是天意,从前跟我玩在一起的那十几个小朋友都来了,真是奇迹。我这下可有伙伴了。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玩捉迷藏,玩木头人。累了就坐下休息,渴了就去买杯水,饿了就去买面包,困了就躺在小草上睡会儿。

突然,我忘记和“朋友”打招呼了。“你好!笔直的铁杆,你支撑着我们,别累着!你好,细小的沙子,我小时侯常把你乱洒,没跌着吧!你好,弯弯的滑梯,我小时侯常常在你身上踢来踢去,没伤着吧!”

也不知怎的,我把耳朵贴在朋友的嘴上,仿佛听到了一种声音。啊!我知道了。那是我小时候的欢笑声。

回忆小学生活作文500字5

四年级,一次数学课。数学老师布置了本节课要做的作业,告诉我们要抄一本书上的题,这本书只有老师有,因为老师很忙有事情要做,没时间抄在黑板上,需要一名同学帮忙。老师布置了作业之后没有指明谁去抄写,就离开了教室。当时班上有两位数学课代表,其中一个是我。但是我不想去抄,因为对当时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量要抄在黑板上是很费时间的,这样会浪费我很多的时间,我也是比较要强,不愿意比别人完成得晚。而且当时的分工内容里,我只负责收发作业,其他一切和老师进行接洽的工作都是另一位同学负责。所以我处于各种原因,只是自己沉默地坐在位置上,不愿意上台去抄题。但是,不幸的是,另一位同学不知道出于各种原因,也没有上台去抄。最后整个教室安静的度过了半节课的时间。然后老师回来了,发现这种情况,当时就气的说不出话来,眼睛一下就红了。没有同学愿意背这个锅,最后还是班长去安慰了老师,抄完了题。事后我的感受是非常愧疚。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锻炼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自信心、责任感、宽容心等等社会性能力、人格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到学生除了学习的其他方面的发展。

2023年回忆少年的故事范文如何写三

教学目的

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设想

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四、主要教法是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如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绘制在软片上,运用投影机,采用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掌握。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的1—7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记叙的人物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及写作年月。

二、指导预习

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做到:

1.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做好下列字、词练习。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1)佃农(diàn)

(2)祖籍(jí)

(3)妯娌(zhóu lǐ)

(4)勉强(qiǎng)

(5)迁徙(xǐ)

(6)慰勉(wèi miǎn)

(7)溺死(nì)

(8)衙门(yá)

(9)私塾(sī shú)

(10)调料(tiáo)

(11)血溅(jiàn)

(12)瞒着(mán zhe)

(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rèn 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rén 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é ifù):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⑤节衣缩食(suō 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⑥支撑门户(zhī 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⑦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⑧聊叙(liáo xù):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2.了解全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概括出母亲一生美德的几个方面;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的丰富感情。

3.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和段落层次的划分。

三、研习课文

1.什么叫回忆录?

学生分别查阅写作工具书,讨论。

明确: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2.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这些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3.文章可分几个部分?全文共有17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从第2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15结束。这是文章第二部分。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有些同学对这样的划分可能有异议,主要在14、15段上。暂时搁下,待深入分析到具体段落层次时再研究讨论解决。)

4.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请学生朗读或齐读这一部分。提问、思考、讨论:这一段写了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写了两句。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从而点明了题旨。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二字总领全文。

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联系前面回忆录的定义)

板书: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5.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思考回答: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段);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段)。第14、15段,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第一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一大层次。这里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第2、3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3)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如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板书第一层意思(2—7段):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4)第二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二大层次。主要是写母亲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的?

教师提示:主要写了四件事。请同学课后预习第8到第15段,考虑这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分析”一和“揣摩·运用”四、五。

2.熟读课文的后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复习;研习课文第8—17段,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继续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8—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

(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

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2.写了上述四件事后,作者又进一步回忆了自己离开母亲、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后母亲的一些事。请同学们阅读第11、12段。思考:还写了些什么事?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精神品质?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第11段写作者1919年将母亲接出来,可因为她“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歌颂了母亲热爱劳动的崇高品质。第12段写母亲积极支持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当1927年大革命受到挫折和困难时,为了支持儿子革命,她“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当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时,她“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儿子革命,鼓舞儿子的革命斗志,“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这充分体现了母亲支持革命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对此,作者是深怀敬意,永不忘记的。两个“永远想念”,母子之情感人肺腑。当听到母亲想见作者一面,未能如愿时,作者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深情地写道:“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个“竟”字,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党、革命、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

3.请学生朗读第13段。思考这一段追叙强调什么?说明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强调“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直到晚年(1944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真可谓“勤劳一生”。母亲身上的这种勤苦耐劳的美德,正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的'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作者对母亲的歌颂,也就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歌颂。这样写的作用,既照应了前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请细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

板书第二层次意思(8—13段):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反抗压迫、支持革命的精神。

4.这一层次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895—1944年近半个世纪),可内容并不松散。以时间为顺序,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品德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一主线和中心,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研析,细心体会这种记叙方法和写作技巧。

5.学生个别朗读或大家齐读第14、15段(即第二部分第三层次)。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段落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从两个方面来写:

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对此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感谢母亲的深刻理由。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段。

板书第三层次意思(14、15段):由衷地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6.有的同学对14、15段这种划分归类认为不妥,多数同学同意。让同学们讨论,分别说说各自的理由。(提示:可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考虑)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补充: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感谢母亲的内容,正是对第2到第13段所叙述内容的概括。从文章结构上看,这两段对文章第二部分有总括收束作用,而与第一部分照应并不紧凑。但第16、17段(第三部分)则与第1段(第一部分)前后照应,联系紧密,气脉相承。若把这两段归在第三部分,就会使结构上显得松散,气脉不畅。

从写法上看,这两段的议论和抒情正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与前面记叙的事例内容割裂,记和议的相辅相成作用就会削弱,影响文章内容的准确表达。

板书第二部分的意思(2—15段):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崇高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三、研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思考:

(1)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2)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2)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

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以此对上述这方面的意义进行强调。(3)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这一段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部分。

板书第三部分意思(16、17段):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四、回顾全文。

1.指导学生根据段落层次的意思,归纳整理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2.进一步体会本文选材精当,安排得体和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两段。

2.做“揣摩·运用”题六中的部分题目。

2023年回忆少年的故事范文如何写四

告别青春的懵懂与茫然,告别曾经的过往与岁月,我们迎来关院的崭新生活,从高中走向大学,从年少走上成熟,从简单走向复杂,一切的变化都是那么的不经意,不惹人注意。

20xx年10月8日与你的第一次相遇,就是在华夏西路xx号的关院之中,你怀揣着理想与抱负悄然而至,我却在这满怀希望的迎接你的到来。

管八的小萌新们,你们在20xx年书写了人生中最壮丽的诗篇,用快乐,用汗水铸就属于管八的20xx记忆与辉煌!

军训的劳累冲破你们疲倦的侵袭,但你们仍然能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合唱比赛以及会操比赛中取得佳绩。

运动会上、足球场上、篮球场上……你们的身影无处不在,第一期职业规划班会、第二期学习全国学联班会、第三期准军事化学习班会、第四期导生见面会、第五期元旦晚会、破冰晚会、一幕幕的精彩都在你们的欢笑中上演,你们将青春的光芒绽放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之上,你们将对于海关事业的一片热忱之心播散在这充满阳光的田野之上。

新征程已经拉开帷幕,我们渴望与你们继续前行,去见证更多属于我们的辉煌,我们与管八的故事未完待续,相信我们的热爱,相信我们的期待!

智者们说:真正的寒窗,催生着真正的希望。对于意气风发的管八学子而言,漫天风雪,不过是青春潇洒的诗情;数九寒天,又怎能封冻住你们连绵不尽的思绪,和青春岁月里那五彩缤纷的梦境?愿我们能够继续谱写灿烂的诗篇!永远不要放弃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等待虽难,但是后悔更难,高别20xx管八的回忆,让我们一同展开新的20xx管八之旅!

我从来都不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是要在自我的不断完善与彰显中实现的,反而我更加相信一个人成长的绝对价值就在于自己的不断完善与不断更新,我们都是一个个体,我们都享受着这个世界所带给我们的美好的感受,希望我们都能够一起成长,去看到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与事物,去用心去聆听我们心底内心真正的呼唤,希望我们的美好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的感动,希望我们都能够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希望未来如此,我们也能够如此,去享受,去看见世界的美好!

2023年回忆少年的故事范文如何写五

童年,是每个孩子都拥有的。有欢乐,有悲伤,还有童年的天真。

自打我懂当时的那天起,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新奇的。我那时十分喜欢和哥哥姐姐玩游戏,她们也喜欢跟我玩。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那次和哥哥姐姐玩“捉迷藏”的游戏。

那时我才五岁,那天,哥哥姐姐来找我玩“捉迷藏”,我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分成两组,哥哥姐姐一组,我一个人一组。哥哥姐姐让我先藏起来,他们再来“抓”我。

我跑到客厅,看了看,藏在哪里好呢?有了!我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冰箱”,对,就是它了!我赶紧打开冰箱的门,钻了进去,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把门关上。我半蹲在冰箱里,手捂着嘴巴窃喜,心想:这回你们肯定找不到我,哈哈!

我把耳朵贴在冰箱门上,听着外面的声音,心想着他们找不到我的样子,忍不住差点要笑出声来。突然,一阵声音传了过来。“妹妹,别躲了,快出来吧,我们都看到你了,嘻嘻!”哥哥在外面大喊。我大吃一惊,心想:怎么就被他们察觉到了呢?

我刚要走出来,却又听到了姐姐在问哥哥:“在哪里,我怎么就没看到呢?”“嘿嘿,俗话说得好,兵不厌诈嘛,我诈一诈她,如果她在这里,听到我这一喊,不就自己走出来啦。我们出去找找看吧。”哥哥回答道。

好险呀!差点就中了他们的计,还好我聪明盖世,不可一世,没有出去,要不我就输了。我心里的那个美呀!

过了好久好久,他们好像还没有找到我,我心里那个叫高兴呀,都可以吃八碗饭了。可是,我不知道的是,他们四下都找不到我,早就撇下我一边玩去了,而我还在傻傻地等他们来抓我。

后来,我想着想着,等着等着,不知不觉便睡着了。从早晨睡到中午,幸亏舅妈做饭时发现了我,要不明天早晨报纸上就写着:“五岁女童在冰箱里闷死”,那我可就上报纸头条了!

虽然这件事过了很久,但是,那是哪个很傻,很天真的我让我永生难忘。如果我长大以后,回忆起童年的这件事,应该会觉的很开心,很幸福吧!

2023年回忆少年的故事范文如何写六

“今天去吃豆腐脑怎么样?它啊,刚到嘴就味溜一下进肚了,余味无穷,而且老太葵会不厌其烦地问:‘要不要辣椒?’” “好吧!”我望了望他。 “太好了!”建华像小孩一样跳了起来。“我还准备以老太婆和那几张桌椅为素材写一篇文章呢!”他神秘地补充道。

下午五时,我们坐在桌旁。老太婆果然热情。尝了口,清香沁人。我的思绪不觉又飞回了童年时代。

那时我七岁,我们一家五口住在三间破草屋里。父母以做豆腐为生,借以养活全家。那时还没有粉碎机,磨豆腐要靠手推磨。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总是急着要推,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生产队买了一头毛驴,于是在鞭炮声中用手推磨的时代过去了,我很高兴,但每天晚上的熬夜却是无法可免的。

每天晚上,他们要做到12时左右,妈妈知道我在家里害怕,常把我带到生产队的屋子里去。一次又一次,我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有时在豆腐上包要结束的时候,妈妈会叫醒我,可以吃到一勺子的豆腐脑,自然是无佐料的,但就这我觉得也有说不出的香甜。有一天晚上,当我不经意地抬起头时,借着徽弱的灯光,望见母亲两鬓已悄悄地生起了白发,不属于她年龄的皱纹也添了几道。

第二天中午,我一次又一次地跑到公路上向南望父亲是否归来。如果有可能,中午添上一盘豆腐,那简直是一顿丰盛的午餐。照例是我先吃;夹给父母,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他们总是含笑地看着我。现在看来,那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我感到快乐和骄傲——那时我世得许多许多……

“你到底在想什么?人家都走光了,尽发呆。”建华似乎催促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一看,老太婆正在刷碗。我歉意地笑了笑,用最快的速度吃完了。(收笔从容有度。)

走在大街上,我想:虽然再也吃不到故乡香甜的豆腐脑,但我不会佣怅,因为回忆是永恒的,而现实和未来将会给我以更大的启示。

2023年回忆少年的故事范文如何写七

男孩带女孩到一个小店吃米线,他告诉过她很多次,那里的米线很好吃。女孩问男孩,这么远,你以前怎么会跑这么远来吃米线呢?男孩告诉女孩不要想多了,来这里只是因为这里的米线好吃。

女孩其实知道为什么他以前会到这里来吃米线的原因,那里有他的回忆,和他以前女朋友一起吃米线的地方。

女孩要了跟男孩一样的米线,她说应该还不错,可是当她再吃几口,发现这里的味道真的不怎么样,男孩吃后也对她说现在这里的米线没有以前的好吃了。

是因为米线真变得没以前好吃了,还是自己的味觉发生了变化?当发现没以前好吃了,多少有些失望,因为再也吃不到以前的味道了,或许还有些后悔,如果再也不来吃,那么这种味道就能一直保存在记忆中了。

回忆中,什么东西都是美的。

曾经的美味久久的在脑海中,或许你已经都记不清这美味究竟是什么味道了,但脑海中保存了一个信息就是很好吃。心中一直对它保存着最美的回忆,当有一天,如果再回到这个地方吃它,你会发现它变了,跟曾经的那个信息不符合了,没了从前的味道……

吃东西,有时候也需要配合着一种心情,一种场景!

就如同我们对待某些人,“没钓到的鱼是最大的!”他或她已不再属于自己,听到他或她现在很幸福,或许也会成为你心头的一点痛,分开时才总会记起对方的好。甚至脑海里久久都保存着对方清晰的模样,或许他是那样的高大帅气,她是那样的温柔美丽!

日子在一天天溜走的时候,除了在偷偷改变人的模样,也在偷偷改变着人的回忆。再一次碰到他或她的时候,或许会发现他或她也并没有自己回忆中的那么美好,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将对方的缺点无限扩大,同样在不属于自己的时候,也会将对方美好的东西无限扩大。保存在回忆中,很美,可是拿到现实中来的时候,却让人很失望!

有些东西,保存在记忆之中最好,再次翻开,多少有些变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