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救灾协议书 救灾物资储备协议书(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7:23:54 页码:8
救灾协议书 救灾物资储备协议书(6篇)
2023-01-10 17:23:54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救灾协议书(精)一

xx,男,汉族,19xx年x月x日出生,19xx年x月入党,任xx县xx服务站站长。2017年3月,县交通运输局选派其到x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汛情就是命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大于一切!在防汛救灾的战场上,xx牢记党组织的嘱托,把xx百姓的生命放在第一位,24小时坚守岗位,不怕苦不怕累,冲锋在最前,与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一起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谱写了一曲感人的英雄赞歌,在鏖战洪魔中彰显了党员本色,树立了第一书记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

自防汛工作启动以来,xx就开始了防汛巡查,每处必到,对可能发生的房屋进水、旧房倒塌、水库溢洪、排水通畅等问题积极开展应对准备。有时候一大早,天刚亮,就跑到水库中查看水位;遍访xx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每户做好防汛应对预案;深夜,即使未下雨,也在村委会值班值守,以防突发情况。

7月x日起,连降大到暴雨,河流水位持续上升,险情不断,xx24小时不间断冒雨查看村内水情,对积水严重区域及时进行疏通,对路面、桥梁的垃圾、淤泥进行清理。7月x日中午,xx村中街组突然涨水,一片汪洋,为保障群众安全,xx不顾险情,以腿为“船”、以背为“桥”,全力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村民的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了人员零伤亡,救人后简单的换了衣服,xx又投入到防汛工作中。

洪魔当前,xx已连续工作多天,每天十多个小时,始终站在险处、冲在一线。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却说:“水灾当前,xx村就是我的家,洪水不退,我不退。”

7月x日,天晴水退后,xx立即组织村“两委”干部,抢抓防涝减灾关键时刻,第一时间到田间地头查看受灾情况,协助民政、应急等部门开展受灾核查,逐户走访稳定受灾群众情绪,积极协调开展卫生整治,帮助百姓开展灾后自救……用一件件小事兑现着自己的初心承诺,用自己的坚守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在防汛过程中,xx查汛情、忙转移、做保障,风雨兼程奋战在防汛第一线,为保障群众利益提供了坚强后盾,筑牢了群众的“安全堤”。

救灾协议书(精)二

20xx年x月x日,我省房山区普降特大暴雨,引发了重大的灾害,房屋倒塌,农作物,及车,房,桥梁,人,受到严重的损失,这次的暴雨将这一切化为乌有。虽然暴雨,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是却冲不垮我们的心态。

由于,20xx年x月x日,暴雨的降临,我院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全房山区大部分乡镇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雨水灾,许多村庄和农田被淹没,房屋倒塌,损失惨重,灾民无家可归。随后,我院立即组织成立救灾医疗队奔赴房山区大石窝镇受灾的各个村庄,开展防疫治病救灾工作。由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这次暴雨的降临,立即抽调本院素质强,思想好的医护人员组成救灾医疗队,进行动员部署后,分成几个小组立即奔赴灾区第一线开展防病救灾工作。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将近一周的艰苦奋斗,目前,灾区各方面的情况已基本稳定,现场防疫工作已基本将近尾声,灾民的防疫工作已转入下一阶段。

在整个现场防病救灾工作,我们认真负责,采取措施得当,坚守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也详细问诊受灾的群众,是否饮用被污染的水,是否食用不洁饮食,是否有死亡动物接触史等,关怀备至。大灾过后,灾区还没有出现一例任何流行性传染病,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院的救灾医疗队为灾区诊治人员达xx人,消毒饮用水xx处,消毒房屋xx间,为了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提供了健康饮水,免费发药等,同时我院救灾医疗队工作非常认真努力,医护人员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开展救灾工作,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一心服务灾区群众,取得了老百姓的好评,赢得了广大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和高尚得到的情操。

我院的防病救灾工作之所以取得明显的成绩,首先离不开上级领导部门的及时正确部署,其次,得益于我院救灾医疗的得力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

2.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广泛密切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工作。

3.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防病救灾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群众,充分发挥医风医德。

在这次防病救灾活动中,由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及医护工作者率先垂范,始终坚守在条件最艰苦的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守如一,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先行性,和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为整个救灾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现在,防疫救灾工作已转入新的阶段,我们将给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的高反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我们坚信,这次的灾难会过去,一切都会雨过天晴。

4、切实加强科学决策,是抗洪救灾工作的科学之路。抗洪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与闪失,我镇的区域位置特点是地势低洼,地理位置落差悬殊,田块高低不一,这就需要早关闸,早排水,在抓好大圩排水的同时,重视抓好二级排涝,加大组织力度,提高自救的组织化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审时度势,加强决策,对抗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分关键。

5、切实履行职责,体现先进性,是抗洪工作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抗洪的过程是一个战时的过程,战时是广大党员干部平时工作作风、意志品质、工作能力、决策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考验干部的过程,更是锻炼干部的过程,抗洪的过程,既能体现先进性,更能提高先进性。

救灾协议书(精)三

各有关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

根据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关于下达x年自治区财政扶贫救灾资金指标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开办发[]124号)文件精神,现将x年自治区财政扶贫救灾资金项目计划下达给你们(详见附件),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此次下达的自治区财政扶贫救灾资金项目计划,是你们根据《关于下达x年自治区财政扶贫救灾资金指标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开办发[]124号)文件精神编报,并经市扶贫办、财政局审定。你们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安排的建设项目内容组织实施,不得随意更改。如因客观原因需调整计划和资金,必须按原审批程序报批后方可进行调整。

二、x年自治区财政扶贫救灾资金的105万元,下达项目计划为:(1)屯级道路,新建砂石路5条,7.9公里,新建硬化道路1条,0.5公里,升级硬化路23条5.28公里;(2)修建独立桥2座7延米;(3)修建人饮工程1处。

三、各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接此通知后,将项目计划按自治区财政厅、扶贫办、发改委、民委、统计局《关于推行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系统的通知》(桂财农[]55号)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计划录入“扶贫资金监测信息系统”。

四、各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做好项目的公告公示工作,把具体项目计划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所在的乡、村以及帮扶单位。扶贫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项目计划,既要保证项目建设进度,也要注重质量和施工安全。项目竣工后要有明显的标志,同时,要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对已完工的村屯道路、桥梁、人饮工程、小水利等项目要引导受益群众制定管护制度,使其长期发挥作用。

五、各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项目区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和激发他们在国家的支持下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努力把项目建设好。需要工程队施工的,必须公开择优选择,任何部门和个人不能擅自确定。

六、各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要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4号要求,进一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大扶贫项目投入力度,确保建设一项,完成一项,发挥效益一项。

七、各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要严格按照自治区财政厅、扶贫办、发改委《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桂财农[]43号)精神,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严格实行报账制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挪用、挤占、浪费、贪污项目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纪进行查处。

八、各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要做好项目实施情况进度的统计工作,要求x年10月起,每月25日前将项目实施进度情况统计汇总上报市扶贫办,以便汇总上报自治区扶贫办。

九、各县(市、区)扶贫办、财政局要在x年6月前完成所有项目,并组织好竣工验收,规范和完善好档案资料,将验收报告上报市扶贫办,市扶贫办将组织抽查。

附件: x年自治区财政扶贫救灾项目计划表

x年九月十五日

救灾协议书(精)四

盟行署:

去年,我旗部分地区遭受了洪水、冰雹灾害。全旗农田受灾面积49838亩,其中成灾面积29223亩,绝收面积16991亩。受灾人口4082户、13630人,其中成灾人口2475户、7546人;重灾人口1769户、6143人;因灾死亡6人,受伤2人。洪水造成危房181间,涉及64户、171人;塌房55间,涉及31户、70人,临时转移安置18户、45人。因灾死亡牲畜286头只,其中牛6头,羊280只。洪水冲毁机电井5眼,因雷击损坏变压器3台,电视46台,电冰箱42台,电话5部。冲毁公路1.5公里,人工种草70亩。全旗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32.20万元,其中农牧业经济损失921.97万元,其他损失110.23万元。

灾情发生后,我旗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抗灾自救,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努力解决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截止目前,我旗在20xx年冬令期间共发放救灾面粉24.03万斤,燃料593.5吨,发放衣物5万件,解决了五保户、特困户及重灾户的基本生活问题,维护了我旗灾区社会稳定。

但是,由于我旗需常年救济的特困户、五保户基数较大,加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较重,今年春荒期间,特困户、五保户、重灾户的生活困难仍很突出。据调查,春荒期间共有特困户6862户、9611人,其中一类救助对象5419户、7161人;二类救助对象1124户、1920人;三类救助对象319户、530人,在春荒期间需要救助。

一、需救济口粮

在春荒期间(20xx年3月至7月,共5个月)共有缺口粮户6862户、9611人,其中一类救助对象5419户、7161人,需救济口粮1074150斤,折款107.4万元;二类救助对象1124户、1920人,需救济口粮172800斤,折款17.3万元;三类救助对象319户、530人,需救济口粮31800斤,折款3.2万元;春荒期间共需口粮1278750斤,折款127.9万元。

二、需救济衣被

据调查,春荒期间我旗共有3670户、4530人无力购置换季衣物,平均每人按50元给予救助,共需救灾款22.65万元。

三、取暖煤

从2月底到4月底,我旗还属人工取暖期,有3670户、4530名五保对象及特困户还需取暖煤救助,每户按0.25吨计算,共需救济煤917.5吨,每吨块煤按500元计算,折款45.88万元。

四、医疗救助

据调查,除农牧区患大病人员医疗救助外,全旗仍有1270人常年患病,卧床不起,春荒期间按每人200元给予医疗费救助,需救灾款25.4万元。

五、受灾房屋重建

全旗因灾受损历年失修居民住房仍有1936间急需修缮,按每间500元计算,需救济款96.8万元。

总合计我旗春荒期间共需救济款318.63万元,其中旗地方财政自筹45万元;尚有273.63万元资金缺口,需盟行署给予协调解决为盼。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二○○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救灾协议书(精)五

       1.爱心汇聚力量团结战胜灾害

2.时刻关心群众利益,处处关心灾区人民

3.抗洪救灾,你我同行;重建家园,携手并进

4.风雨同舟,共筑家园

5.参与抗洪救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6.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7.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8.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做好灾后抢种补种工作

9.抢修抢收抢种,不等不靠不赖

10.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生命重如山!

11.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做好灾后抢种补种工作!

12.抗洪救灾立新功,严明纪律树形象

13.抢修复抢耕种,做好灾后生产自救

14.履行新使命,抗洪当先锋

15.加强行洪区防疫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16.严厉打击一切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洪区人民社会安定!

17.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18.凝聚人心,积极行动,不等不靠,抗灾自救

19.加强灾区防疫,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0.行得通的办法用出来,力所能及的事情干起来

21.抓生产抓经济,重建美好绿色家园

22.抗洪救灾你我他,洪水再大也不怕!

23.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24.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镌刻在抗洪救灾战场上

25.大家齐动手,共同建家园!

救灾协议书(精)六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宕昌县,给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原本是国列贫困县的宕昌人民,更是雪上加霜,沉重的灾难使全县人民面临十分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更多的人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申爱平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抗震救灾工作开展以来,他就积极投身于少数民族乡村和各宗教活动场所,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深入地震灾害第一线,了解灾情。申爱平同志作为一名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在地震灾害面前,他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想到的是少数民族受灾群众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危。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地震发生的当时,申爱平同志正陪同市县领导在新城子藏族.乡开展维稳工作。地震发生后,申爱平同志按照市县领导安排,本着高度的责任感,迅速到新城子藏族乡藏族村了解灾情,并及时电话联系全县民族乡村和各宗教活动场所,询问了解地震灾害情况,当得知灾情严重时,他心情很沉重。

地震后第二天上午,申爱平同志在单位召开了短时间的紧急会议,及时安排部署了民族宗教方面的抗震救灾工作,会后,他立即带领单位职工,首先奔赴灾情严重的新城子藏族乡和城关镇乔家藏族村检查灾情,又连续3天深入全县其他民族宗教乡村和宗教活动场所认真细致地查看了灾情。他用最快的时间向市局和县委、县政府汇报了灾情。

二、组织宗教界开展了募捐活动。灾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动员广大信教群众向灾区献爱心,开展了募捐活动,同时自己带头捐款,并组织单位职工捐款,共捐资1.72万元。

三、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按照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申爱平同志组织单位人员在了解少数民族、宗教活动场所地震灾害的基础上,加班加点,编制了宕昌县少数民族、宗教活动场所地震灾害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划,上报了市民族宗教局和县政府。

四、驻村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按照县上安排,申爱平同志作为第一批驻村抗震救灾工作队员、进驻新城子藏族乡老树川村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一是了解上报了灾情.二是制订了灾后重建规划。三是协助乡村为易地搬迁户选址定点,兼备物资,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五、多方争取了救灾物资。申爱平同志心系少数民族受灾群众,他对受灾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及时向市民族宗教局汇报灾情,得到了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马超的高度重视,市局马局长查看了宕昌灾情后,通过国内外友人关系,争取到阿联酋迪拜酋长基金会捐助宕昌县抗震救灾帐蓬500顶,争取到香港乐凯公司捐助宕昌县抗震救灾帐蓬40顶。争取到甘肃省兰州市捐款8万元,面粉2500斤、大米2500斤、青油500斤、衣服和鞋2000件。

在这次“5-12”抗震救灾中,申爱平同志始终和县委、县政府及市局保持一致,时刻想着灾民,时刻参与救灾,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一腔热情,体现了“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反映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感天动地的崇高精神,展示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必须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