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范文(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4:45:12 页码:14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范文(实用8篇)
2023-11-20 14:45:12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总结要注重客观、具体、有理有据地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幸福秘诀,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篇一

摘要: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质量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为班级直接负责人和领导者,班主任的责任之重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行使好班主任职责,管理好班级呢?以下是本文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关心爱护好学生们。

作为班级的直接负责人,班主任就是学生在外最亲的亲人,能否让学生体会到大家庭带来的温暖直接取决于班主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

只有班主任真心付出,学生才会听之信之,这也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基础。

所以,我们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就是在外最关心自己的那个人,让班级充满爱意和温暖,从而成为团结向上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那我们就是“一棒子打死”,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理想效果,更不利于学生感情之花的健康开放,从而使学生走上班主任的对立面。

所以,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征服”学生,我们要注意双管齐下、软硬兼施,说理蕴含威严,训斥带有真情,将师生之间的情感之网拉开,维系师生关系,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

二、规范管理各项工作。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班级管理制度既可以有成文的规定,也可以有不成文的规则,成文规定是指班级所实施的常规管理制度,而不成文的规则是指班风、班貌、习惯、传统等约定俗成的管理内容。

为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性,要规范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用纪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最后,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让班干部各司其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我们的班集体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三、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没有班主任和教师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此,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同时还能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但是为了保证活动的效率,我们要确保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班主任要结合实际,在活动中制定完整的计划方案和活动措施;。

第四,加强活动后续管理。

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告诉学生活动的意义所在,指导学生在竞争的同时也要互相帮助,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让学生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优势,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方案的制定中来,师生集思广益,一起为活动出谋划策,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一举两得。

四、构建家校合作桥梁。

教师和家长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构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新途径。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想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只能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而且无法取得较高的效率。

在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与家长的网络联系平台,例如建立qq群,在群中与家长沟通交流,对学生在校情况和在家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件繁琐的工程,应循序渐进,同时耐心、诚心、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去做每一件班级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我们的班级工作一定会高效率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长江.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亚太教育,,(04).

[2]张培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小议[j].学周刊,2011,(31).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篇二

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对所负责的班级进行管理,管理的内容不光是学生还有班级中的物品。班主任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对自己的就业以及以后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其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对此应该予以重视。在专科学校中有许多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好,或者是自身的能力不足,因此只能到专科学校继续学习,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精致化,才能让学生们继续认真地学习,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专科院校班主任工作开展精致化管理的首要内容。

“德智体美劳”中,最首位的不是智力,而是德育。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当中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简单来说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在音乐的教学上,可以多多的接触一些有关爱国,或者是比较励志以及一些与幼儿师范专业有关的歌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们可以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的神圣与重要性。其次是班主任多接触与就业有关的知识,并且定期的同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让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就业状态,同时也作为自己努力学习的不竭动力。最后,班主任可以找已经毕业并且有稳定工作的学生让他们讲述自己的一些亲身的经验,让学生能够更加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专科院校班主任开展精致化管理中的具体措施。

1、让自己的爱被学生感受到。

爱是一种神奇的事物,它可以让学生有安全感和满足感,非常有益于专科学生的心理以及身体的发展。正因为专科院校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没有血缘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班主任对于他们的爱,才能让孩子接受管理和教育。一般来说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教师应该真心迎接每一个到来的学生。例如可以每天早上面带微笑的对学生们说早上好并拥抱他们一下,让他们可以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对他们的爱。其次,在同学生们交谈的过程中尽量的与专科的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可以更容易安抚情绪焦躁或者心理自卑的的学生,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最后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能过于严厉的责骂,而是应该先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意识到错在哪,以后不能犯同样的错。同时也保证了师生间的融洽的关系。

2、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当学生们正式地开展了专科的学习生活后,班主任应该经常观察学生们的生活以及学习的习惯,了解学生们的基本需要。例如,可以帮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的助学金等等。

3、注重班级干部的作用以及影响。

班主任班级的精致化管理之后就要求学生们有一套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益于班级的'管理同时也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这时班主任应该意识到两点问题。首先,意识到榜样的力量。例如,在孩子们中用不记名的方式选取学生心目中的优秀的、有责任心的学生作为班级干部,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班级之间的凝聚力有所提升。

三、专科院校班主任在放学后对学生的精致化管理。

班主任的精致化管理不仅要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而对于不在校期间,班主任也应该帮助家长进行学生们的精致化管理。首先,就应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对班主任取得信任,例如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微信或者qq群来实现家长和教师的及时交流,对于学生在学校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家长,而对于学生们在家的表现则需要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实行精致化的管理。其次,因为学生们有时会面临家庭的问题,有的学生又不擅长和自己的父母交流,这就更需要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因此也就显得家长和班主任的交流多重要。最后,专科院校的班主任不仅要实现学生的精致化管理,更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教师可以定期的去其他的专科院校的幼师专业进行学习,综合不同学校的管理方式进而得到一套最适合自身的班主任精致化管理方案。

四、结束语。

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班主任班级精致化管理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我国专科院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则需要众多幼儿师范专业的班主任工作者集体努力进行改正,全面的提升精致化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熊艳艳.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0).

[2]蒋云.你的班主任工作动情了吗——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05).

[3]张建英.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16).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篇三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推进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实践中,从学生特点出发,确定建构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的班级文化作为高职班级文化建设基本目标。从饱涵爱心、建设制度、支持校园文化活动、关心特殊学生四个方面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路径。同时基于实践反思: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影响因素需要不断构建,实践导向需要把握好尺度,实践主体需要逐步转换,深入实践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班级文化;高职;辅导员;学生。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抓手。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2]。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将在学生人格的塑造、认知的转变、情感的升华、交往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引导学生共同建设班级文化,是辅导员加强班级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自起担任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辅导员,始终以班级文化为核心持续推进高职班级建设。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用来阐释学生的发展以推进教学。班级文化建设同样适合于这样的思路:从班级现有的水平出发,确定通过引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以此推动班级健康发展。在班级建设中,高职大学生呈现如下基本特点:拥有主体意识而主体能力不足。与80后、70后相比,90后的学生更加强调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自己做主或参与其中,在集体中有话语权,有选择做与选择不做权利。但是与主体地位相应的主体能力并不是能够及时跟进,能否客观地作出评价与抉择,能否把自我利益与集体利益挂钩,能否对班集体负起责任……在班级建设中会出现要求权利而忽视义务如此不相匹配的现象。“班集体”观念相对淡薄。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的管理模式是上课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学习,下课后自己安排生活。课余时间多数学生选择打工或者参加社团活动。班级成员集中的时间较少,加之同班不同宿,没有固定教室等因素,增加了班级内部的疏远感。大学的自由、开放式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班集体”意识。由此在学生中出现非常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对班级荣誉冷漠,归属与爱的需要难以满足等现象。渴望“肯定”却自信心不足。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渴望成功,高职大学生也是一样。但是对于“追求成功”,他们怀揣着“渴望”但又常常“怀疑自我”的态度。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多数是高考的落榜者。在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下,带着中小学曾有的教师的忽视感,带着高考失败的阴影走入高职院校。于是在专业学习上,在各项活动上,往往表现出“怀疑”“不坚定”的特质,甚至出现挫折后“自暴自弃”的现象。自觉性较差,缺少动力。大学教育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环节。学习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性,即改变中小学教师手把手教的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但在转变过程中,由于长期形成的过度依赖心理、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方法缺乏,毅力不足等因素,在高职学生中出现了不少放任自我的现象,如不准时上课、不上课、不自习甚至不考试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学业的顺利完成。从“最近发展区”的思路出发,在高职班级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不统一、班级凝聚力较差、班级成员自信心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够等现状,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现有水平”,即班级情感与行为相对分散、涣散。基于德育的需要,基于班级建设中的不理想状态,建构班级文化将指向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情感与责任的增进、积极向上风气的确立,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可能发展水平”。所以,建构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的班级文化将成为高职辅导员引导学生建设的基本目标。

二、着眼基本目标,探索高职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1.将“饱涵爱心”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3]。用爱心温暖学生,用饱涵爱心的情怀教育学生是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作为辅导员,首先要爱学生。当然,这里的“爱心”也不是简单的说教,至少应包含这样的几层内涵:第一,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在教育与管理学生中,通过教师的合理期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第二,倡导多样化的“好学生”标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自身与班级成员;第三,思学生之所需,明学生之所困。经常性地深入学生的栖息地班级、宿舍,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为学生解决心中的“大问题”;第四,尊重学生,助力成长。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创造一切可能的锻炼机会,任何时候做好学生自我超越的坚实后盾。

2.将“建设制度”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保障。建设班级的第一步是制度文化的建设:从遵守到创建,从服从到自主。在学习习惯尚未养成时,在班级意识尚未形成时,坚定不移推进课堂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班级例会制度,用“强制”来推动“自主”;当自主学习与管理的意识与能力逐步形成时,当班级情感逐步建立时,从日常管理到协调性事务,甚至决策性工作逐步放手,由班委带领班级成员不断补充与完善制度。在班级制度建设中辅导员的角色将由“主持与推行者”逐渐转向“支持者”,而学生则由“制度的遵守者”走向“制度的创建与捍卫者”。这样来自多数学生意愿的制度,更容易被接纳与落实,更容易引导班级的舆论导向,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对班级的主人翁精神与团体责任意识,最终实现班级成员要求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切实相统一。

3.将“支持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基础。校园文化活动按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分为:班级活动、系级活动、校级活动。班级活动是以班级为中心开展的文化活动。辅导员的支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开发资源。从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需要,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班级建设的困境出发,适时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另一方面体现在培养能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挖掘活动资源、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评价活动的效果、反思活动的过程等。而系级活动、校级活动由系部或学校组织的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增进班级之间、系部之间的交流,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激情与活力。在这类文化活动中,辅导员至少扮演着三种角色:第一种角色是成长理念的灌输者。引导学生珍惜锻炼的机会,将努力的过程视为自己成长中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二种角色是校园活动的支持者。用辅导员坚定的态度与专业的指导增加学生超越自我的决心与勇气。第三种是班集体概念的强调者。任何时候强调参赛选手作为班级代表的身份,促成班级成员互助的行动,突出个人荣誉与班级荣誉的关系,以此不断增进班级内在的联系。

4.将“关心特殊学生”作为构建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必要补充。“特殊学生”是每个班级或多或少存在的一类群体。在高职班级中主要表现为四种:第一种是单亲家庭学生。多因情感缺失,表现出冷漠与封闭的交往态度。第二种是经济困难学生。多因经济压力巨大呈现自卑、独处的状态。第三种是厌学的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表现出难以自制的逃避状态,甚至同宿舍具有传染性。第四种是身体残疾的学生。由于身体缺陷往往自我孤立,缺乏自信。作为辅导员,一方面需要在关注的程度上努力,做到多沟通,多关心,多帮助,多鼓励,加强特殊学生与自己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需要为他们搭建与其他班级成员互动的桥梁,引导班级成员学会接纳自我,尊重差异,并发挥班委在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中的示范作用。

在着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可以看到经过共同努力后团结的态度,创新的勇气,用心的担当,自主的习惯等,同时也不断经历着“思考—调整—再思考———再调整”的过程,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在不断加深。

1.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影响因素需要不断建构。在辅导员全面负责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是班级文化的共同构建者。他们的素养和相互关系成为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影响因素。他们的知识、态度、能力、经历关系到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他们彼此的关系影响着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后现代教育学者认为,没有真善美化身的人,没有柏拉图式的哲学王的形象,没有高大全;只有多层面的、复杂的、活生生的、自相矛盾的'、自由的特殊个体,他没有任何限定性,不断的自我构建,创造出自己的本质[4]。所以从内部因素来看,要实现班级文化良性的创造性的建设,需要辅导员与学生不断地突破自我,建构自我,调整双方关系,在和谐与冲突中不断升华班级内部关系。

2.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导向需要把握好尺度。培养积极上进、团结有爱的班级文化在意识层面为辅导员所认可,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呈现出两种班级文化建设的导向:一种是以制度为中心严格管理。强调严格按照班级制度运行,拒绝沟通,要求服从。从高职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的角度考虑,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习惯,实现班级的整齐有序。但是过于严格、单向度的管理,会在一定程度扼杀了学生身上的创造因子,甚至造成严重逆反心理。另一种是以自由为中心宽松管理。主张学习与管理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应附加太多要求。从成人的角度出发定位学生,要求学生独立与自治,有利于间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但过于放任,对于处于向成熟过渡的学生来讲,教育的力量略显薄弱。所以从成分上讲,班级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制度,又不能完全依靠制度;既要给予自由,又不能完全放任自由。从过程来讲,“制度”与“自由”不是绝对的,根据学生与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所侧重。总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把握住好“尺度”,处理好“阶段性矛盾”。

3.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需要逐步转换。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初期,基于学生管理经验、成人的经历等因素,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的优势突出。离开了辅导员的管理与教育,班级将不能成为真正的集体。此时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更多地呈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一方的要求,强调另一方的服从。这样的关系在短暂的时间内有利于管理班集体,但是从长远角度看,缺少“相互激发的因子”。哲学家哈贝马斯曾说,只有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称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则是被动的、单向的关系[5]。要激发班级无限的发展潜能,需要逐步构建“双主体”的文化氛围,逐步确定师生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相互启发,共同成长。当然,实现“单主体”向“双主体”的转换也是需要条件的:学生的持续成长。辅导员要有“成长”的理念,以学生成长为目的,在学生成长中不断创造或给予作为主体的机会。

4.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入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认为的:“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有若干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的变化,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层系统[6]。所以作为学生发展的微系统班级文化,它的建设还需要思考外在的环境因素。从社会层面来看,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支持。能否给予学校了解企业文化的机会,为师生创造一线实践机会,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水平,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度。从家庭层面来看,家长的文化程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观念与行为,间接地影响着班级的内在素质结构。高职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忽视家庭文化的影响力。

从学校层面来看,是否持续扩展校企合作的范围,是否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空间及专业提升的机会,是否培养专业教师教书与育人双向的责任意识,是否形成管理人员“以生为本”的信念,都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直接的外部影响因素。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篇四

1.对酒店个性化服务的理解。酒店个性化服务能让顾客更舒适的享受,根据不同的人你提供不同的服务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例如,专门开设女子楼层,现在有很多的女性单独出差,这样她们在想要住得舒服的同时更在意的是安全,我们提供这样一层楼,连保安都是女的会让她们感到很放心。

2.个性化服务的意义。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客人的需求,因为客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那肯定会和酒店的规范有所不同,这样的状况下就要求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够不被束缚,满足客人的需求。你给客人惊喜的同时客人也会给你惊喜。这样久而久之,我们酒店的客人就会增加,相对于其他酒店,我们酒店的竞争力也会强一些,同时,一种友好的,周到的酒店形象也会深入人心。

二、酒店个性化服务的形成。

在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趋势下,顾客对酒店服务要求的提高,酒店的个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我国酒店的个性化服务正在逐渐完善,很多酒店对个性化的服务理解不透彻,或者说,有很多酒店不太愿意去尝试,因为以前的标准化服务是一套逐渐完善的系统理论知识,想要个性化服务很好的实施,就要勇于探索。个性化服务不是要推翻以前的标准化,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自己的特色,能给顾客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和很强烈的满足感。这样才能增加竞争优势,更有利于酒店以后的发展。酒店个性化服务的提出来自于海外的发达国家,这个响亮的口号的提出,是在酒店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下不能满足顾客形形色色的需要而对顾客实行有针对性的服务的创新思想,是以顾客为服务中心,而不再是以酒店利益为中心的服务。国内的个性化服务是伴随着世界酒店的发展一起发展成熟的,随着提供有特色的服务,满足特殊群体的不同要求发展出来的一种服务。一直到21世纪初,个性化服务这一思想在我国酒店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熟起来,在酒店内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服务体系。我国酒店业的服务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一连串的变化,从服务的整体水平看,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酒店就是简单的招待所模式,处于比较被动的服务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后就是处于相对规范化的服务阶段,一直到现在的21世纪初才逐渐处于个性化服务的阶段。也就是说,个性化服务是根据社会发展,人们的个性需求而逐渐形成的。以前就一直应该有这种服务,只不过是我国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人们的需求,所以人们的需求不明显。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服务的要求渐渐地也就有所提高,从单一的物质追求提高到了物质和精神共追求的层面,所以才会形成这种根据不同需求而形成的个性化服务。

随着酒店业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为:一个酒店的实力和优势就在于酒店的服务,酒店的服务是最基础的也是最能显示一个酒店的等级和档次的,你的服务越好,你的顾客才会越多,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道理。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酒店里的服务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顾客的心中就是我既然花钱了就要享受到与之相应的同样价值的服务。所以想要在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取得长期的优势,单单依靠优质的菜肴和舒适的客房是远远不够的,酒店必须要更深入了解到客人的习惯和爱好及公众的心理和需求,针对市场的需求提供有着本酒店特色的服务,让酒店在顾客心中留下深刻、独特的印象,让顾客在这里能够感受到满足感,建立、保持并发展与顾客的长期互惠互利关系。因此,现如今,一个酒店能不能在如此林立的酒店中稳稳立足就要依靠于酒店内最基础的服务。

1.有利于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酒店通过个性化服务可以更早的通过顾客的需求而探索到市场的需求,从而能够提早的准确的制定出战略计划应对市场需求,进而扩大市场。也能创造更高的效益,提高企业的利润。如果酒店的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也就能够提高酒店在顾客心中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用良好的形象来增强酒店的知名度,这样的效果就是能够吸引更多的新顾客和回头客,也让他们能够更忠诚的长期来此消费,最后达到增强酒店的最大利润的目标。

2.有利于增强酒店的竞争力。现如今的社会,企业间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为了在市场中占有相对较大的竞争力,管理者在酒店的各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所以,要想提高酒店的竞争力,就要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不能盲目地跟进,不能同样化。能够根据顾客的需求而提供不同的服务,显示出差异化,才能使顾客心理上得到满足,与顾客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顾客对酒店的依赖。试问,如果你打开客房的门,里面的颜色是你喜欢的,摆设是你喜欢的,需求是你熟悉的,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这家酒店呢?所以。这样就达到了顾客对酒店的忠诚,使得酒店在其他酒店中取得竞争优势。

3.有利于树立酒店的良好形象。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这是酒店树立良好形象的基础。很好的个性化服务能够使顾客感受到温暖。假如,在你生日那天早上,你收到了来自酒店的生日祝福,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样的服务其实对于酒店来说很简单,但是在顾客心里却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酒店是以顾客的利益为上的,是把客人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一样,这样的关怀友好的形象就渐渐地深入人心了。

四、实现酒店个性化服务的措施。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提高酒店的利润,怎样实现个性化服务对酒店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完善的顾客信息数据档案。现在的很多人包括我也是一样,在外即使不相识,但是也会希望被别人记住关于自己的小细节,如果我们拥有顾客的信息,然后再服务,这样我们给顾客的就不只是服务,还有温暖。有的顾客希望从他已进入我们酒店我们的员工就能很自然的喊出他们的名字,有的顾客喜欢在洗澡时喝咖啡,我们就根据时间提前准备,有的顾客不喜欢粉色,那安排房间时就尽量安排粉色少的房间,一次也许他们不会在意,可是时间久了就会感觉到我们的用心。我们要的不是一次,而是回头客。

2.服务要有针对性。不同的人需求是不一样的,就好像普通旅游的顾客和商务人员,国家领导人和普通的上班族,生活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需求就会不同,单纯的旅游他可能想要的是舒适温馨,但商务人士需要的就会是简单庄重。这样就说明有针对性的服务会增加顾客对你的喜欢。也许外面下雨时你的一把伞就会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成本相对于高些,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这是一种隐形投资。

3.不只是员工参与。酒店个性化服务实现的过程不只是要员工参与进来,更要酒店全民参与,不管你是经理还是保洁阿姨都要参与。要熟练掌握酒店的整体规范,高管更是要熟练,这样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打破陈规,全酒店统一协调起来一起服务,为顾客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例如,客人在酒店内突发生病,如果熟练掌握酒店规则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不用一级一级地处理,灵活性强。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篇五

“小鬼当家”是指让幼儿成为班级日常管理的参与者,当班级各类活动的小当家。在实施“小鬼当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策略调动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一、明确小当家的含义和职责。

为了帮助幼儿认识小当家的含义和职责,我们组织全体幼儿进行了主题为“小当家”的系列问题讨论,如小当家是什么,小当家要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好小当家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集体讨论,幼儿知道了小当家就像小老师,是班级的小小管理员,并把班级小当家分为三类:小管家、小老师和小娘舅,还规定了每类小当家的管理职责和当选条件。

1.小管家――班级公约的维护者。我们班有师幼共同拟订的班级公约,其中具体规定了为大家接受和赞赏的行为以及为大家所反对和禁止的行为。比如:上下楼梯要脚步轻;在室内不奔跑、不喧哗;做事时人多要排队、耐心等待或做先其他事情;物品使用后要归回原处,等等。但是,在日常活动中,许多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常出现违反公约的言行。这时,“小当家”要做班级公约的维护者,执行“小当家”的管理权,提醒违规者停止违规的言行。我们把维护班级公约的小当家命名为小管家。例如,由于幼儿喝水时不注意,摆放饮水机的地面上总是湿湿的,很容易滑倒,并且教室里到处都是黑黑的脚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保证地面的干燥与干净,班级公约里规定:用杯子取水时要小心,不能将水洒出杯外,接好水后远离饮水机再喝水,杯中的水要喝干净后再放进茶杯箱。但是,总是有幼儿不按公约的要求做,地面也总是湿湿的。有了饮水小管家后,不守公约要求的现象大为改观。因为小管家一旦发现同伴出现违规行为,如没有排队,取水时洒水,或杯中的`水未喝干净就把杯子甩来甩去等,就会主动提醒同伴。小管家的当选要求是:有较强的自律意识,能自觉遵守班级公约,并愿意劝阻同伴的不良言行。

2.小老师――同伴学习的指导者。在班级的教学和游戏活动中,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遇到学习或操作方面的困难,当他们寻求帮助时,能力较强的小当家就成为其指导者,帮助同伴共同进步。我们把指导和帮助同伴学习或操作的小当家命名为小老师。例如,陶陶是一位折纸达人,尤其善于折叠各种小动物,在折纸活动中,她常常当选为小老师。活动中,她主动与折纸能力较差的同伴一组,折叠作品时面对同伴,边演示边讲解,指导同伴进行折叠,帮助同伴成功地完成作品。小老师的当选要求是:在某项领域的活动中有较强的能力(如绘画能力、手工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等),并且乐于帮助同伴。

3.小娘舅――同伴纠纷的调解者。在园一日生活中,幼儿之间会出现各种纠纷,师幼商定,在自由活动和等待活动中的同伴纠纷,由小当家负责协调处理。我们将负责调解、解决同伴纠纷的小当家命名为小娘舅(在上海方言里,“娘舅”表示是家庭成员纠纷的调解者)。例如,一天餐后自由活动时,阅读区里两位幼儿都想看同一绘本,由此发生了争执,这时阅读区的小娘舅来到他们身边进行调解。小娘舅先阻止了他俩的争吵,然后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协商,一位先看,看好了再换另一位看;二是两人一起看。最后,这两位幼儿选择了共同看绘本的建议。小娘舅的当选要求是:具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愿意认真倾听双方的申诉,并能就纠纷的解决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为了帮助小当家更好地完成任务,每当出现一种新型小当家时,我们都组织幼儿集体讨论这种小当家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如第一次出现折纸小老师时,幼儿讨论明确了折纸小老师的任务是: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立即指导同伴折纸,指导时要示范和说明折纸的步骤和方法等。这一做法使得一段时间后幼儿当家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二、生生当家,共同发展。

1.一岗多人和轮值当家。我们采取多种方法,使班里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小当家,主要的方法是“一岗多人”,如小娘舅的岗位又分为阅读区小娘舅、表演区小娘舅、建构区小娘舅等多个小娘舅。另一种方法是实行小当家轮岗制,即幼儿轮流做小当家。到目前为止,全班34位幼儿个个当过小当家,其中当过小管家的有28人,当过小老师的有30人,当过小娘舅的有12人。

2.用评价发展当家能力。我们十分关注幼儿在当家的过程提升当家的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策略是对小当家的管理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用评价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管理工作的优点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面,并激发再次当小当家的愿望和信心。幼儿讨论后,班上建立了小当家当日点评制度,即每天离园前全班幼儿集中,让本日服务岗位的所有小当家述职,述职者要讲述自己当家的内容和过程,并做出自我评价,全班幼儿根据其管理的实绩做出集体的评价。针对小当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幼儿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小当家自己提出改正的方法。评价结束后教师进行记录。最后,集体评价为四颗星的小当家,可获得一颗五角星;集体评价为五颗星的小当家,可获得一朵小红花。每做一次小当家,幼儿可以获得一个印章,集满一定数量的印章可以换取一样奖品。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小鬼当家”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同时还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1).增强幼儿的上进心。幼儿对自己有了更高要求,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了,才有资格去竞选小当家,也才有可能被同伴选为小当家。

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在“小鬼当家”活动中,他们既要当管理者,又要当被管理者,从中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愿望,学习了与同伴良好互动的方法,养成了与同伴协商的行为与习惯。

3).强化幼儿的自律意识。有了小当家经历后,幼儿在潜意识里就会以管理者的眼光来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地控制和纠正自己不良的言行。

4).发挥幼儿的特长。幼儿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擅长讲故事,有的擅长做手工,有的擅长绘画等。“小鬼当家”活动可以发挥每位幼儿的特长,并且,在做小当家的过程中,幼儿有成就感、快乐感和满足感,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特长。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篇六

中学阶段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学校的嘱托。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如何实现魏书生所说“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呢?笔者依托我校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的实施,在进行班级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一指导思想,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自主发展、符合学生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能力,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陋文浅知,旨在抛砖引玉,期望更多的指导使班级管理更臻完善。

一、以情感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因此,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始终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对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同时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从不偏信偏爱。在我的感染和倡导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为我班文化氛围中最响亮的口号;“不论成绩多高,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英雄!”成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管理平台创建提供了宽厚的空间。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法典,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指导学生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法典》,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2][3]。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篇七

摘要小学班级实行自主教育管理,能够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小学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本文从学校、班主任、学生三个层面对小学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自主教育管理主动性班主任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0引言在小学班级教育管理中,长期存在着班主任一手包办、育人等于“管人”等不合理的现象。这样的管理仅把小学生当作被管理对象,不考虑其特性,忽视了小学生自主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班级管理观念由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保姆型管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教育管理”。所谓自主教育管理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管理模式。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老师对班级基层组织(包括学生个人)充分授权、放权,引导学生科学客观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协调成长环境,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充分发挥学生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育管理方式,准确地说是一种教育管理思想、一种教育管理理念。1自主教育管理的策略小学班级自主教育管理涉及三个对象:学校、班主任、学生,下面就从这三个层面探讨实施自主教育管理的策略。1.1学校层面学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班主任的培训管理,营造良好的“以人为本”氛围。学校要立足实际,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具体管理办法。第一,定期培训,择优选择教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龙头”,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龙头”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沟通能力的影响。所以,教师不一定都可担此重任,学校对班主任的人选必须一一甄选,严格把关。此外,还应对甄选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即岗前培训),以提高这些教师的班级管理水平。专业培训(岗前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报告、开设班主任论坛等。第二,班级考核,突出整体与个性。班级考核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管理能力,激发班级的活力和凝聚力。学校对班级体进行考核时,要注重突出自主教育管理的要求,应突出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状况和个体表现情况。第三,树立典型,带动全校班级健康发展。对于考核优秀的班集体,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等形式宣传推广,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这种正强化不仅会让优秀班级做得更好,还会让落后的班集体向典型看齐,找差距,学先进,继而激发各班学生的潜能,在校园中形成班级自主教育管理“遍地开花”的局面。1.2班主任层面班主任工作是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班主任要善于引导,为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创造条件。1.2.1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能力班主任应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方式宣传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思想和意义,让自主教育管理的意识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的事务管理,可以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学习自主教育管理。利用课内引导、课外实践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理能力、竞争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班主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能力。一是情景体验法。班级管理中有教育意义的情景是多样的,班主任要善于抓住这些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如早上放几把扫帚在门口,观察有几位学生来时能把它放回原处。再利用班会进行集体讨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存在感,主人翁意识,再逐步提高自主性。二是组织变革法。在班级管理中增设管理岗位,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如:增设班级窗户管理员,以保护班级环境;增设盆栽养育员,以保护绿色;增设班级心理委员,有利于班级学生的之间的沟通,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从中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翁的积极体验,同时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管理自己。三是角色互换法。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轮流担任不同的管理角色,体会他人工作中的困难,促使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有更全面的认识,学会将心比心,形成理解宽容的态度,从而提高自己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角色互换法使学生在班级中既当管理者,又当被管理者,将以往管制行为变成自律行为,既丰富了学生的管理体验,又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1.2.2构建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人在前进过程中,常常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内部动力,即是自身的进取精神;另一种是外部推力,即周围的鼓励、支持和竞争。在班集体中,阳光而富有朝气的班级文化,随时可以内化为进取精神,形成内在动力;同时亦是外部推力,推动着每个人积极奋进。为学生提供社会性交往环境,共同建构交互、碰撞的氛围,让学生有机会获得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感受,是构建班级文化一个重要内容。如结合实际举办定期活动,每月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课外书籍拿来与大家交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理解、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再如共同搭建建筑模型,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分享收获与欢乐,在活动中获得存在感、成就感和自信心,丰富人际交往能力与情感体验。1.2.3建立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班风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备受父母溺爱,在家庭中说一不二,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再加上儿童本身具有的特点:自我控制差、反复性强、活泼好动的影响,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所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管理,一定不是放任自由,首先要针对学生相应年龄段心理生理特点及个性特征,在班级建设中,从实际出发,运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对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表彰,如建立班级明星评价制度,定期对学生在学习、卫生、礼仪等方面进行评议,采用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相结合评出“计算高手”、“环保卫士”“朗读之星”等,让学生看到自身优点,使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成为班集体的骄傲,形成积极向上良好局面,而在评议班干部时,尽可能让大家发现他在工作中的贡献,对尽职尽责的学生进行表扬;其次,帮助班级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学生查找问题所在,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还可以构建家校交流平台,如班级博客,上传班级“新鲜事儿”和学生“成长足迹”让孩子们在评价中学会赞赏别人与赏识自己,以诚相待,共同发展,懂得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1.3学生层面要成功开展自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学生努力培养自主教育管理意识和自主教育管理能力;其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趣味学习;最后,要处理好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关系,自觉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2实施自主教育管理的思考在引导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时,有两种错误的观点需要特别注意。2.1自主教育管理不是放手管理第一种错误的观点是自主教育管理不完全等于放手管理,学生的自主教育水平不同,则放手程度也不同。本文中学生自主教育水平主要分自觉水平、自理水平、自为水平三个阶段:(1)自觉水平。在此阶段,学生仅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参加集体项目的主动意识,而没有把这种意识付诸行动。此时,班主任应采取主题班会等方式引导学生用行动去实现意识。(2)自理水平。在此阶段,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还会积极行动起来,但是,需要有教师或同学对其约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教育管理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把自主教育管理意识向自主教育管理行为转化作为工作重心。(3)自为水平。此阶段是自我教育水平的最高阶段,学生能够认识自主教育管理的理论,能够根据能力合理选择目标,完成自主教育管理活动。此时,班主任应做到以放为主,放中有扶,扶中有导。由上可知,班主任放手程度由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水平决定,即使在最高阶段,仍然离不开班主任的宏观指导,故把自主教育管理等同于放手管理的观点是不全面的。2.2自主教育管理不等同于班干的自主教育管理也有部分班主任认为,自主教育管理就是让班委去管理班级,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自主教育管理的概念可知,只有人人都参与的管理才是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班主任在开展教育管理活动时,应做到人人有岗,人人定岗,人人爱岗。如图书管理,我们就可以设定岗位――图书清洁岗、图书归位岗和图书借阅登记岗,让学生自主选择岗位,在这种交互的管理活动中学生能真切体验到管理工作的价值、意义,并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3结论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大多时光是在班集体里度过的,班集体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实施班级自主教育管理,就是改进班级管理工作,从学校层面树立正确的导向和切实可行的制度;班主任要敢于探索新的自主教育管理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培养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通过三方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轻松、和谐的班级环境,让每个孩子都品尝成功的快乐。参考文献[1]黄美蓉.班级自主管理中的不等式[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2]王士梅.班级建设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1).[3]朱立新.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4]王剑.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2).[5]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班级管理研究简报篇八

[摘要]毛主席说:“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即矛盾的所在。”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主要就增城区派潭镇第二中学(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发现。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实验探索,在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提出思考和注意。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成效;思考和注意。

班级成长的动力与成功,关键在于班级文化建设。本文结合校情,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就增城区派潭镇第二中学(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跟踪调查研究,谈两方面体会。

一、主要成效。

古诗句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级文化也具有潜在性和隐形性。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绩。1.明确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验研究,学生对理想前途、人生观、思想道德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意识到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要想跳出落后的农村,改变命运,知识是必不可缺的关键要素。所以,短时间内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拼搏进取的氛围,更令人欣慰的是无形中形成了文化的沉积,明确指引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班风。再加上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文体活动,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明确持续地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让学生如鱼得水一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孜孜不倦地吸取新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凝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全天下的班主任都希望自己所带的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是形成精神境界、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的催化剂。开展与时俱进的文体活动,例如,校园田径运动会、诗歌朗读比赛、镇级文艺会演、校园十大歌手等等,定能让班集体空前团结。形式多样、朝气蓬勃的各种文体活动,对学生来说,使他们发挥了特长,展示了才华,学会人际交往,得到鞭策和鼓舞,提高了自信,培养了荣誉感;对整个集体来说,增强了向心力,形成了和谐融洽、团结进取的学习氛围,增强集体的责任感,从而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3.减少了辍学生我们学校的生源绝大部分都是落后农村山区的学生,隔代教育问题普遍存在,因受到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基础差,产生厌学现象,甚至是退学。开展形式多样、朝气蓬勃的各种文体活动,对学生来说,相当于自己憧憬第一个儿童节,空前热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这些文体活动,让学生发挥了特长,展示了才华,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觉,填补了家庭教育的空白,提高了自信,培养了荣誉感。认同学校是乐园,班级是温馨的家,师生情同手足,进而顺其自然地接受知识,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吃得饱,不至于辍学,最终减少了辍学生。4.师生情深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所谓“亲其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具体表现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它是学生能否乐意亲近教师教育的条件。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朝气蓬勃的各种文体活动,使“师道”与“生道”融洽和睦,营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和睦的生生关系,既拉近了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又树立了班主任的威信,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思考和注意。

在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和条件限制,我也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现提出思考和注意的方面。

(一)物质文化方面。

教室环境的布置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班级情况,思考和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与众不同的班级特色特色是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千篇一律,则不能称其为班级文化。要使学生在走进教室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感慨:啊!这就是我们班!与众不同的特色班级!以班级为自豪。使其他人走进教室深切地感受到焕然一新,脱胎换骨。因此,班主任要结合班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学生为主体,愿望为前提,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制定班级理想、目标、情趣和追求,突出体现农村初中班级文化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并以此收到陶冶和教育的效果。2.制定远期理想和近期目标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方向比努力重要,因此,班集体制定远期理想和近期目标是不容置疑的,否则一切行动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东碰西撞,永无出头之日。所以,在教室醒目的位置悬挂、张贴简洁理想和目标,让全体学生能够时刻看到,分秒反省,自勉、自律、鞭策和鼓舞。当然,最好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在公平、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制定有可行性的远期理想和近期目标。对于远期目标,一锤定音,锲而不舍地奋斗;对于近期目标,可分阶段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最终实现远期理想。3.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室环境的布置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所以,在日常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1)体现人性化的设计。例如,设置建议箱、互助栏、荣誉区等等。设置建议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就班级文化建设交换意见和建议,在全体师生的监管下共同交流思想、管理班级。荣誉区,让学生能发挥特长、展现才华、提高自信,丰富班级文化。(2)凸现艺术氛围。教室是学习的场所,必须有能体现农村初中学生特色的艺术氛围。(3)忌铺张、浮华、凌乱。教室环境的布置,讲究和谐简约、雅致整齐、质朴大方,切忌铺张、分散、浮华、庸俗、凌乱,以至于适得其反,使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离心力。

(二)行为文化方面。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体现,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愿望为前提,千方百计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动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形式多样、朝气蓬勃的活动,尽快凝成与时俱进、齐心协力、精诚进取的班级精神。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一定要练就“三头六臂”的功夫,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树立威信,这样班级文化才会游刃有余,活灵活现,丰富多彩。

(三)制度文化方面。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文化建设是否落实与执行,关键在于制度。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统帅,要想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仅凭班主任的一臂之力在阵前挥刀弄剑、摇旗呐喊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愿望为前提,创设适合班情和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班级制度,为营造民主平等的优良班集体奠定基础。

(四)精神文化方面。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处在灵魂和核心的地位。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离开班级精神指导,物质文化建设再出色也是虚有其表,制度文化建设再完美也是纸上谈兵。战国时期的韩非说过:“不明察,不能烛私”。通过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跟踪调查研究,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在成长与成才、教育与学习等方面起到难以估量的决定作用。为提高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水平,发挥班级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