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千山美景范文怎么写 千山风景作文(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21:34:18 页码:7
千山美景范文怎么写 千山风景作文(7篇)
2023-01-10 21:34:18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千山美景范文怎么写一

千山的地域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州北域;春秋战国之辽东郡和汉魏之新昌、安市、辽队、仙乡、鹤野、铁州……,然而,这时期之千山,是以横山、白岩山、室韦山、千峰等名之。据《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xx年10月版)中“千山”词条其释义为①“辽宁省东南部。辽东半岛主干山峰。东北接长白山,西南止于大连市老铁山。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和石灰岩构成,因受长期侵蚀,大部成为波状丘陵地。海拔500米左右,高峰有老秃顶山(1325米)、步云山(1130米)、绵羊顶子山(1045米)等”。②辽宁省鞍山市东南。全称千华山,为千山、华表山的合称,简称千山。又称积翠山、千朵莲花山。属千山山脉。海拔708米。重峦绝壁,风景秀丽,名胜古迹颇多,其中以祖越、龙泉、大安、中会、香岩等五大禅林最负盛名。现存庙宇20座。构成山石寺庙园林融为一体的风景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两宋及辽、金、元之际,是以千峰、千顶山、室韦山、华表山,乃至明清之后以积翠山、千朵莲花山名之。统称千山或千华山。

千山,不但是风景名胜之地,而且也是人文荟萃之地。其佛教、道教从汉魏渐入千山,千山佛教主要是密宗与华严、净土等诸宗的融汇形成之毗卢派,禅宗之曹洞、临济两派,唐以后进入鼎盛时期;道教主要是四大派系即:龙门、华山、蓬莱、金山派,至元明之际进入鼎盛时期。所以,千山是融佛、道两教共处一山,因此,千山乃是全国最具特色的名山之一。

千山,也是辽东文化发祥之地。商周有箕子在辽东传播中原文化、文明和礼仪;汉魏有管宁、邴原、华歆、太史慈、国渊、王烈诸人,管宁、邴原、王烈素以辽东三杰而著称。这些人避战乱在千山地区,办学授徒,传播文化和礼仪、文明。辽金之际,有辽东三杰之一王烈的后人王庭筠,高德裔、王寂等人也都为千山文化做出杰出的贡献。明清之际有程启充、陈梦雷、曹寅、曹雪芹等都是从千山地区走出的文人学者和风流名士。尤其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誉满天下,开中国古代小说之先河,并成为传世佳构而誉海内外。还有诸如函可、刘广涛、王尔烈、孙昭、裕瑞、袁镇南、陈景元、宋作宾,乃至张学良、张海天、黄显声、邓铁梅、苗可秀等等,这些人都在为千山添光增色。

千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风景名胜、风情风物,响誉海内外,并以独特的风姿,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招来了四面八方大批游人,来这里观光旅游。《千山导游词》一书的出版,弥补了千山多年来没有《千山导游词》的缺憾。无疑这本书也为来千山的游人带来更多的方便。游人会从这本书得到理念上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千山导游词》的引导、介绍,加之身入其境的实地游览观光,走进千山,了解千山,认识千山,并会产生新的境界,新的思绪。

当然,《千山导游词》一书的,运用散文的笔法,结合千山风情生动、简洁、明了地概述千山全貌,为游人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遐思。《千山导游词》以真实的文献史料,生动形象的文学色采,引导游人,未入千山先暏千山的那种勾魂摄魄的想象空间和审美理念,更增加了对千山的感染力。

毋庸置疑,进入千山的人文世界,自然形象带有明显地域色彩,千山以山水景物为中心,同时又包括依附于山水而存活的各种动植物,并涵盖季节气候,既可以是游人的眼中之物,亦属于游人想象理念之产物,也可以运用游人的想象、联想手法而创造的心中之物。真是“游遍千朵莲花山,归来满眼带芳鲜”。

概而述之,《千山导游词》一书既具其文献价值、文学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所以,《千山导游词》是一部散文作品,同时也为千山文化增色。

推荐千山美景范文怎么写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鞍山千山旅游!

千山,古称千朵莲花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南临渤海,北祖长白,总面积72平方公里,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虽无五岳的雄伟,却有千峰之壮美,以峰秀、石俏、谷幽、庙古、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千山属于‘园林寺庙型风景区’,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齐、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北部景区庙宇成群,名声繁多,风景优美,是千山景观的精华所在。

站在千山正门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两根‘千华宝杵chu’。“千华”是取其千年华夏之意,“杵”是佛教的一种兵器,能降妖伏魔,驱邪安邦,所以,千华宝杵又具有镇山之意。宝杵分左右两根,左为道教,右为佛教。

千山大门是一座大型仿古山门,正中匾额上书‘千山‘两个大字。千山历史悠久,曾引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来游览观赏,他们留下了许多诗词、游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千山都以其秀丽多姿的景色款待八方来客。

这是鞍山道观之首的无量观,是道教徒在千山建立起的第一座道院。始建于1667年。无量观为千山道教最大庙宇,共分6个建筑群,19幢建筑。从山下至山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明清开发的摩崖,有前人开凿的古洞,还有众多的庙碑和塔体。特别是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的殿宇,或耸立于山巅,或相倚于崖下,或半悬于山涧之上,或嵌于峭壁之中。这里现有西阁、罗汉洞、三官殿、老君殿等建筑,景点繁多,素有这样的说法:走进无量观,景点连成片,石、塔、松、洞、天处处惹人恋,欲要细观赏,至少一天半。

西阁是无量观最优美的建筑,石墙的门额上刻有‘小蓬莱’三字,内又有一碑楼式小门楼,上额刻‘紫气东来’四字。

祖越寺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殿宇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初建于唐代,相传祖越从寺前经过,故名祖越寺。游览祖越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门”。山门又称“三门”,即数字的3,“三”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这里是龙泉寺。龙泉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坐北朝南,居于群山环抱之中,是千山僧庙之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但随着历朝历代的山火焚烧、山洪冲洗都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早期建筑都是明朝的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黄山有迎客松,千山有迎宾石。俗语说:松迎客,文质彬彬;石迎客,实心实意。

沿石径而上,东西两山欲合处是一道石砌山门。古刹龙泉寺的第二道山门,走进此门也就走进了中国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的外景拍摄地。

后世盛传这里是王尔烈借馆读书之所,据此现已将其辟为“王尔烈书房”。王尔烈是遐迩闻名的辽东才子。进入书房,会看到王尔烈70大寿文武百官送给他的百寿书画,其中有大学士纪晓岚画的鹤和礼部尚书刘墉写的“寿”字。

五佛顶是北部景区最高点,为千山风景区的第二高峰。这里流传着“登不上五佛顶,看不尽千山景”和“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的说法。五佛顶开发于明万历年间,由于山顶时光秃秃的山峰,其上多沙而少土,无草无木,如僧人光秃的头,故名‘佛山头’。

在五佛顶群山簇拥中,有一座上阔下窄的山峰,有古城遗址,真是“山上有城,山中有峰”。山峰于古城浑然一体,这就是千山著名的古城峰。这古城的独特魅力,会使游人沉入到那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追溯那中华民族的沧桑岁月,寻求那美丽的传说和史实,更加激励我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千山风景名胜区共有名胜景点380多处,我们不可能一天内游完。为了不虚此行,其他的著名景点以及一些神奇的美丽传说,我会在下山的路上再细细道来,以便各位对千山风景名胜区有更多的了解!

推荐千山美景范文怎么写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鞍山千山旅游!

千山,古称千朵莲花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南临渤海,北祖长白,总面积72平方公里,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虽无五岳的雄伟,却有千峰之壮美,以峰秀、石俏、谷幽、庙古、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千山属于‘园林寺庙型风景区’,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齐、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北部景区庙宇成群,名声繁多,风景优美,是千山景观的精华所在。

站在千山正门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两根‘千华宝杵chu’。“千华”是取其千年华夏之意,“杵”是佛教的一种兵器,能降妖伏魔,驱邪安邦,所以,千华宝杵又具有镇山之意。宝杵分左右两根,左为道教,右为佛教。

千山大门是一座大型仿古山门,正中匾额上书‘千山‘两个大字。千山历史悠久,曾引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来游览观赏,他们留下了许多诗词、游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千山都以其秀丽多姿的景色款待八方来客。

这是鞍山道观之首的无量观,是道教徒在千山建立起的第一座道院。始建于1667年。无量观为千山道教最大庙宇,共分6个建筑群,19幢建筑。从山下至山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明清开发的摩崖,有前人开凿的古洞,还有众多的庙碑和塔体。特别是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的殿宇,或耸立于山巅,或相倚于崖下,或半悬于山涧之上,或嵌于峭壁之中。这里现有西阁、罗汉洞、三官殿、老君殿等建筑,景点繁多,素有这样的说法:走进无量观,景点连成片,石、塔、松、洞、天处处惹人恋,欲要细观赏,至少一天半。

西阁是无量观最优美的建筑,石墙的门额上刻有‘小蓬莱’三字,内又有一碑楼式小门楼,上额刻‘紫气东来’四字。

祖越寺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殿宇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初建于唐代,相传祖越从寺前经过,故名祖越寺。游览祖越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门”。山门又称“三门”,即数字的3,“三”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这里是龙泉寺。龙泉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坐北朝南,居于群山环抱之中,是千山僧庙之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但随着历朝历代的山火焚烧、山洪冲洗都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早期建筑都是明朝的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黄山有迎客松,千山有迎宾石。俗语说:松迎客,文质彬彬;石迎客,实心实意。

沿石径而上,东西两山欲合处是一道石砌山门。古刹龙泉寺的第二道山门,走进此门也就走进了中国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的外景拍摄地。

后世盛传这里是王尔烈借馆读书之所,据此现已将其辟为“王尔烈书房”。王尔烈是遐迩闻名的辽东才子。进入书房,会看到王尔烈70大寿文武百官送给他的百寿书画,其中有大学士纪晓岚画的鹤和礼部尚书刘墉写的“寿”字。

五佛顶是北部景区最高点,为千山风景区的第二高峰。这里流传着“登不上五佛顶,看不尽千山景”和“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的说法。五佛顶开发于明万历年间,由于山顶时光秃秃的山峰,其上多沙而少土,无草无木,如僧人光秃的头,故名‘佛山头’。

在五佛顶群山簇拥中,有一座上阔下窄的山峰,有古城遗址,真是“山上有城,山中有峰”。山峰于古城浑然一体,这就是千山著名的古城峰。这古城的独特魅力,会使游人沉入到那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追溯那中华民族的沧桑岁月,寻求那美丽的传说和史实,更加激励我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千山风景名胜区共有名胜景点380多处,我们不可能一天内游完。为了不虚此行,其他的著名景点以及一些神奇的美丽传说,我会在下山的路上再细细道来,以便各位对千山风景名胜区有更多的了解!

推荐千山美景范文怎么写四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鞍山千山旅游!

千山,古称千朵莲花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南临渤海,北祖长白,总面积72平方公里,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虽无五岳的雄伟,却有千峰之壮美,以峰秀、石俏、谷幽、庙古、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千山属于‘园林寺庙型风景区’,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齐、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北部景区庙宇成群,名声繁多,风景优美,是千山景观的精华所在。

站在千山正门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两根‘千华宝杵chu’。“千华”是取其千年华夏之意,“杵”是佛教的一种兵器,能降妖伏魔,驱邪安邦,所以,千华宝杵又具有镇山之意。宝杵分左右两根,左为道教,右为佛教。

千山大门是一座大型仿古山门,正中匾额上书‘千山‘两个大字。千山历史悠久,曾引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来游览观赏,他们留下了许多诗词、游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千山都以其秀丽多姿的景色款待八方来客。

这是鞍山道观之首的无量观,是道教徒在千山建立起的第一座道院。始建于1667年。无量观为千山道教最大庙宇,共分6个建筑群,19幢建筑。从山下至山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明清开发的摩崖,有前人开凿的古洞,还有众多的庙碑和塔体。特别是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的殿宇,或耸立于山巅,或相倚于崖下,或半悬于山涧之上,或嵌于峭壁之中。这里现有西阁、罗汉洞、三官殿、老君殿等建筑,景点繁多,素有这样的说法:走进无量观,景点连成片,石、塔、松、洞、天处处惹人恋,欲要细观赏,至少一天半。

西阁是无量观最优美的建筑,石墙的门额上刻有‘小蓬莱’三字,内又有一碑楼式小门楼,上额刻‘紫气东来’四字。

祖越寺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殿宇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初建于唐代,相传祖越从寺前经过,故名祖越寺。游览祖越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门”。山门又称“三门”,即数字的3,“三”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这里是龙泉寺。龙泉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坐北朝南,居于群山环抱之中,是千山僧庙之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但随着历朝历代的山火焚烧、山洪冲洗都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早期建筑都是明朝的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黄山有迎客松,千山有迎宾石。俗语说:松迎客,文质彬彬;石迎客,实心实意。

沿石径而上,东西两山欲合处是一道石砌山门。古刹龙泉寺的第二道山门,走进此门也就走进了中国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的外景拍摄地。

后世盛传这里是王尔烈借馆读书之所,据此现已将其辟为“王尔烈书房”。王尔烈是遐迩闻名的辽东才子。进入书房,会看到王尔烈70大寿文武百官送给他的百寿书画,其中有大学士纪晓岚画的鹤和礼部尚书刘墉写的“寿”字。

五佛顶是北部景区最高点,为千山风景区的第二高峰。这里流传着“登不上五佛顶,看不尽千山景”和“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的说法。五佛顶开发于明万历年间,由于山顶时光秃秃的山峰,其上多沙而少土,无草无木,如僧人光秃的头,故名‘佛山头’。

在五佛顶群山簇拥中,有一座上阔下窄的山峰,有古城遗址,真是“山上有城,山中有峰”。山峰于古城浑然一体,这就是千山著名的古城峰。这古城的独特魅力,会使游人沉入到那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追溯那中华民族的沧桑岁月,寻求那美丽的传说和史实,更加激励我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千山风景名胜区共有名胜景点380多处,我们不可能一天内游完。为了不虚此行,其他的著名景点以及一些神奇的美丽传说,我会在下山的路上再细细道来,以便各位对千山风景名胜区有更多的了解!

推荐千山美景范文怎么写五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鞍山千山旅游!

千山,古称千朵莲花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南临渤海,北祖长白,总面积72平方公里,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虽无五岳的雄伟,却有千峰之壮美,以峰秀、石俏、谷幽、庙古、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千山属于‘园林寺庙型风景区’,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齐、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北部景区庙宇成群,名声繁多,风景优美,是千山景观的精华所在。

站在千山正门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两根‘千华宝杵chu’。“千华”是取其千年华夏之意,“杵”是佛教的一种兵器,能降妖伏魔,驱邪安邦,所以,千华宝杵又具有镇山之意。宝杵分左右两根,左为道教,右为佛教。

千山大门是一座大型仿古山门,正中匾额上书‘千山‘两个大字。千山历史悠久,曾引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来游览观赏,他们留下了许多诗词、游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千山都以其秀丽多姿的景色款待八方来客。

这是鞍山道观之首的无量观,是道教徒在千山建立起的第一座道院。始建于1667年。无量观为千山道教最大庙宇,共分6个建筑群,19幢建筑。从山下至山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明清开发的摩崖,有前人开凿的古洞,还有众多的庙碑和塔体。特别是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的殿宇,或耸立于山巅,或相倚于崖下,或半悬于山涧之上,或嵌于峭壁之中。这里现有西阁、罗汉洞、三官殿、老君殿等建筑,景点繁多,素有这样的说法:走进无量观,景点连成片,石、塔、松、洞、天处处惹人恋,欲要细观赏,至少一天半。

西阁是无量观最优美的建筑,石墙的门额上刻有‘小蓬莱’三字,内又有一碑楼式小门楼,上额刻‘紫气东来’四字。

祖越寺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殿宇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初建于唐代,相传祖越从寺前经过,故名祖越寺。游览祖越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门”。山门又称“三门”,即数字的3,“三”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这里是龙泉寺。龙泉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坐北朝南,居于群山环抱之中,是千山僧庙之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但随着历朝历代的山火焚烧、山洪冲洗都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早期建筑都是明朝的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黄山有迎客松,千山有迎宾石。俗语说:松迎客,文质彬彬;石迎客,实心实意。

沿石径而上,东西两山欲合处是一道石砌山门。古刹龙泉寺的第二道山门,走进此门也就走进了中国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的外景拍摄地。

后世盛传这里是王尔烈借馆读书之所,据此现已将其辟为“王尔烈书房”。王尔烈是遐迩闻名的辽东才子。进入书房,会看到王尔烈70大寿文武百官送给他的百寿书画,其中有大学士纪晓岚画的鹤和礼部尚书刘墉写的“寿”字。

五佛顶是北部景区最高点,为千山风景区的第二高峰。这里流传着“登不上五佛顶,看不尽千山景”和“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的说法。五佛顶开发于明万历年间,由于山顶时光秃秃的山峰,其上多沙而少土,无草无木,如僧人光秃的头,故名‘佛山头’。

在五佛顶群山簇拥中,有一座上阔下窄的山峰,有古城遗址,真是“山上有城,山中有峰”。山峰于古城浑然一体,这就是千山著名的古城峰。这古城的独特魅力,会使游人沉入到那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追溯那中华民族的沧桑岁月,寻求那美丽的传说和史实,更加激励我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千山风景名胜区共有名胜景点380多处,我们不可能一天内游完。为了不虚此行,其他的著名景点以及一些神奇的美丽传说,我会在下山的路上再细细道来,以便各位对千山风景名胜区有更多的了解!

推荐千山美景范文怎么写六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要代表___旅行社欢迎各位的到来!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叫_,可以叫我_。我右手边的这位是司机赵师傅。今天将由我们为大家服务,这一路上,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或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会竭尽所能的帮您解决,愿我们的服务能过让你们渡过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话说历史上有刘邓挺进大别山,在大别山谱写了血与火的壮丽史诗。那今天就让我带领各位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抒发我们对这片土壤的情怀。说到大别山,我就想问问大家,知不知道它为什么叫大别山呢?其实呀这里面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在洪荒之世,天地浑然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他的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撑起,万物生灵也得以获得光明。由于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别,便取名为大别山。当然它只是一个传说,其实从地理位置上看是因为它分开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隔开了吴国、楚国两地,使南北两地的气候环境和民俗风情有别,所以才叫做大别山。

大别山除了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发源地和根据地外,其实它还是一个旅游、避暑、度假的胜地。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已经被开发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在这里不仅可以让你饱赏奇峰、怪石、云海之神奇,还可以让你尽情领略天堂秀水的风韵。1996年5月大别山被正式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分设天堂寨大别雄风自然风光游览区、青台关古关名刹游览区、薄刀峰避暑休闲游览区、九资河田园风光游览区和天堂湖水上乐园五个景区。这些景区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尽显大别山的独特神韵。

天堂湖山水环绕,风景秀丽,并随风云变幻而各得其妙,深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青苔关风景区地处大别山主峰之北的鄂皖交界处,占地10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访古览胜、观光休闲为主的风景区。薄刀峰风景区位于天堂寨西侧,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植被蓊郁,并且历史文化悠久。九资河田园风光游览区则是以古国遗风和农艺景观为主。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天堂寨大别雄风自然风光游览区。景区内最神奇的景观便是山!行于天堂山中,层峦叠嶂,仿佛溶于万山怀抱之中。或见孤峰独秀,拔地而起;或见双峰对峙,一争高下;或见群峰林立,遮天蔽日。攀援而上,遥见群山争雄竞秀。有的如同猛虎长啸,有的神似雄狮怒吼,有的仿似静坐弥勒,有的如卧佛天堂。形态逼真,令人叹为观止。天堂睡佛、哲人观海(徐公崖)、大别神龟被人们誉为“天堂三绝”,更是蔚为奇观。天堂寨沟壑纵横,曲折幽长,涧中泉石错落。溪畔林木耸翠,鸟语花香,尽显自然本色。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神仙谷,神仙谷长约1500米,宽30—40米,以壑幽、水秀为主要特点。它美景如画,充满了神奇色彩。神仙谷传说是太上老君所钟爱的地方。大家看这块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似平台,叫做天台。巨石下有以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个两级相连的瀑布,相传池中有一对鲤鱼被太上老君的仙气所感染,游入不远处的双龙潭,听老君诵经传道。双龙潭实为天堂九井中最大的两口井,且两井相连,两潭之间有一巨大平台,即”诵经台”.此即太上老君诵经布道之道台。每当老君潜心布道时,两鲤鱼也潜心聆听,日久皆羽化成龙。修成正果,所以后人称此二井为“双龙潭’。

大家眼前的这个洞,相传是太上老君的起居饮食的地方,所以人们称之为仙人洞。仙人洞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洞内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处,靠洞内有一床状的巨石,相传是太上老君下榻之处。不远之处有传说太上老君下棋的“仙弈洞”。洞的前面有一壮丽景观——‘双龙出谷’,神仙谷河水自此被一巨石一分为二,从其两侧潺潺流下,似两条银龙欢快地奔出山谷而去,气势格外宏伟。

大别山主峰旅游线一带或孤峰独立,或双峰对峙,气势非凡。主要景点有小华山、哲人峰、佛光崖等。现在我们所到之地就是哲人峰。哲人峰海拔1518米。大家请细看,这个峭壁高约100米,酷似一个大头颅,阔额浓眉,高高隆起的鼻梁,肉质丰厚的嘴唇,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你看它凝思北望,仿佛在思索着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这就是天堂三绝之一的‘哲人观海’。这朋友们,山路崎岖,请大家小心路滑,注意安全。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佛光崖,佛光崖海拔1609米,因偶尔能看到神奇的佛光而得名。这里自古就是佛教圣地,有“老寺庙”、“弥勒佛寺”等遗址。眼前群山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像一个个仙人在这里碰头聚会,因此叫做“群仙聚会”。这里呀,有座山非常特别,形状就是一山三佛,有睡佛、弥勒佛、和尚三个石佛,其中“天堂睡佛”被誉为天堂三绝之一。

我们沿着鄂皖两省边界处的山脊继续爬,就可以到达大别山的主峰,山脊一起一伏,长而平缓,山脊上有一石形如一只龟,遂命名为“大别神龟”,它也是天堂三绝之一。好了,各位游客,经过我们的长途跋涉,我们就来到了大别山的主峰——天堂寨的山顶。天堂寨海拔1729.13米,素有“中原第一峰”的美称。

在这儿,环视天下,则可见十万大山拥拜于下。向北可望吴地安徽的千山万水,南眺荆楚大地的无限风光。凌晨观日出好似置身于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则如在仙宫信步。每当雨过天晴,早晨登峰观云海更是气象万千,可惜呀,我们没有好的时机,不能一同欣赏这种美景了,如果下次您有机会再来大别山,一定不要错过这美景哦!

好了,游客们,时间已经不早了,请大家和我一起下山吧,下山的时候还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我们就要说分手了,大别山之旅就要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这一路对我工作的支持,谢谢你们!大家在带走美好的印象的同时也请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我期盼着我们下一次的相聚,如果还有机会,我愿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再会了各位朋友。

推荐千山美景范文怎么写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著名的千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游览!

千山是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名胜区,整个景区分为“旅游观光区、田园度假区和温泉旅游度假区”三大部分。其中,旅游观光区,由“大佛景区”、“天上天景区”、“五佛顶景区”和“百鸟园”、“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五个游览区构成,有景点400余处。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千山系长白山的余脉,东临鸭绿江,西襟辽河,东南黄海晨雾远眺,西南渤海霞云相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统一,而宗教文化更是千山人文景观的主体。

千山因佛道两教共居一山而形成了“古刹隐山林,道观筑谷间”的奇妙场景,被誉为“天成弥勒地,关东第一山”。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在就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千山,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开始我们的仙境之旅吧。

一、天上天景区

现在我们即将游览的是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的“天上天风景区”。景区全长2762米,海拔450-550米,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景区内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著名景点有天上天、天外天、一线天、一字天、夹扁石等100余处。

(1)祖越寺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祖越寺。祖越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前身为灵岩寺,始于唐代。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进入祖越寺,我们可以看庄严肃穆的法王殿依山向阳。殿内正面供奉弥勒佛,旁边两侧供奉四大天王,据说四大天王可以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弥勒佛背后是保护寺院的韦陀菩萨。法王殿之后是大雄宝殿,里面中间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左侧是药师佛,右侧是阿弥陀佛,旁边的屋子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

(2)无量观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千山最早、最大的一座道观--无量观,始建于康熙六年(1667年),无量观共分为6个建筑群,19幢建筑。

“塔”是历史的见证,是名胜的点缀,无量观内建有玲珑塔、许公塔、八仙塔、葛公塔、祖师塔共5座古塔。

无量观建筑中最美的当属“西阁”,它依山而建,环境幽静,建有观音殿,内供奉慈航道人、眼光娘娘和子孙娘娘,殿内还有“天女散花”和“麻姑献寿”两幅壁画。在慈云殿后面的山路旁还有一处平坦的石面,击之能发出木鱼的声音,故名“木鱼石”,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敲一敲、听一听。

接下来,我们要游览的就是无量观的正殿--三官殿,此殿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殿内供奉上元赐福天官尧,中元赦罪地官舜,下元解厄水禹,在三官前方分别是赤面亡灵官和护坛土地。在三官殿东侧是八仙过海,西侧为瑶池金母,右侧墙壁绘有尧舜和大禹治水两幅壁画。

接下来大家就要亲身体验一下千山“险”的乐趣了。在通往天上天的悬崖峭壁上,凿刻出八个跨度较大的石凳,仅能容足,匍匐攀登,不容稍缓,身后就是悬崖,回首生畏,此处就是以险要著称的“八步紧”。

“八步紧”的顶端有一条向北倾斜的夹缝,长4米,宽0.5米,高3米,这就是千山一绝--“夹扁石”。无论胖人瘦人只能侧身慢慢通过,出了夹扁石就是无量观的著名景点--“一步登天”。此处雄伟险峻,大家手握铁环举步一跨,便可到巨石之顶。

从一步登天登上另一部巨石,便登上了莲花峰的绝顶--天上天,站在天上天,白云在头顶环绕,彷佛伸手可摘,环顾四周,千山风貌历历在目。

二、五佛顶景区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五佛顶景区。五佛顶,海拔554.1米,为千山景区第二高峰。首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距封顶仅百余米的普安观,它的整体建筑坐落在一块东西长20米,南北宽16米的平台山,观东、北、西三面均已石壁为屏,有“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之说,是千山海拔最高的一座道观。

(1)普安观

普安观,原为佛家寺庙,名西明庵,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普安观分为东西两殿。东殿,为关帝庙,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里面供奉忠义财神关羽,关羽两侧是药王孙思邈和当地的保家仙黑妈妈。

西殿为老君楼,建于民国年间,系千山为数不多的二层建筑,里面供奉着道教最高天神太上老君,两侧为吕洞宾和全真教创始人丘处机。

(2)五佛顶

观赏过普安观,沿着台阶向上走,就是五佛顶了。五佛顶开发于明万历年间,由于山顶山峰光秃,其上多沙少土,无草无木,犹如和尚光秃的头,故名佛头山。

五尊佛像是五佛顶的主要标志,但随着岁月流逝,五佛日趋减少。1991年,风景区重新雕镌5尊墨玉石佛立于峰顶,使“五佛”以崭新的面貌再返佛乡。

三、百鸟园景区

现在,我们来到了百鸟园景区,这里四面环上,园内百鸟齐鸣,仙鹤翔于蓝天,孔雀飞于东南,让各位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惬意,卸去都市的嘈杂和人世纷扰的疲惫。

百鸟园,全园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由外园和内园两部分组成。百鸟园内拥有适宜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100多种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金雕和黑天鹅;二级保护鸟类有:白天鹅,秃鹫和鸳鸯等,此外还有珍惜的巴哈马鸟和中美洲的“琉璃金刚”鹦鹉等。

四、大佛景区

现在我们游览的是千山著名的大佛景区。1993年发现的千山天成弥勒大佛对北方乃至中国佛教都具有重大影响,在大佛景区不仅有著名的天成弥勒大佛,还有与秀美自然景色互相交融的仿古建筑群。

穿过龙华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千佛阁。因殿内塑造了由魏晋至明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弥勒塑像1446尊,故称千佛弥勒阁。进入阁中,迎面屹立就是庄严高大的佛装弥勒,大家看右上方就是我们熟悉的大肚弥勒佛,左上方是乐山大佛。

千佛阁右侧是著名的古庙--南泉庵。南泉庵地处幽谷,依山而建,正面是一堵高10余米的高墙,牌楼状庙门前是宽阔的40级台阶,庙宇三面环山,一面高墙,共7幢建筑,大雄宝殿阶下并立两株300余年树龄的柏树,东西为配殿、课堂,规整优雅。

前面的广场就是大佛广场,修建于20xx年,大佛广场中间伫立着由雪花石雕刻而成的立体“佛”字,高6.9米,6和9都是佛家的吉祥数字。转过身来,看到的这尊巨大的弥勒铜佛是20xx年农历正月初一弥勒圣诞法会中开光的自在弥勒。

这是一尊我们熟悉的布袋弥勒法相,您看他笑口常开,注视着众生,把快乐和吉祥送给每一个人,这个布袋叫做乾坤袋,里面藏有百宝,取之不尽,您跟他说好了,未来佛祖一定会慷慨解囊。我们常说:“抱抱弥勒脚,诸事全都好;摸摸弥勒手,要啥啥都有;拽拽乾坤袋,升官又发财”。

绕过舍利堂,可以到后院瞻观一下舍利塔。这座宝塔可以称得上是目前东北地区最为精美、最为壮观的石雕宝塔。宝塔为13檐,是宝塔级层最高者,塔基上有八角围栏,围栏上有释迦摩尼的座像,象征着八方净土。

走进气势磅礴、巍峨耸立的弥勒殿,可以看到殿内供奉的四大天王和佛家护法韦陀菩萨和伽蓝菩萨。弥勒殿称得上是佛教寺院殿堂的一绝,没有弥勒的弥勒宝殿在全国仅此一处,您不禁要问了,这弥勒宝殿怎么没有弥勒呢?

推开东面的窗户,远处望去,如果您是一个有佛缘的人,就不需要别人的指点也能看出弥勒的法缘真身,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一个窗,一尊佛,窗容佛,佛入窗,设计之妙,匠心独运。

现在大家期盼已久的天成弥勒大佛已经呈现在您的眼前,这个弥勒大佛完全自然形成,没有一丝人工的雕琢的痕迹。据地质专家鉴定,大佛形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古冰川时期,五官、四肢、体态经岩石风化而成。

欣赏完大佛,我们再来看看历史悠久的龙泉寺。龙泉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中最大的一座佛寺,相传建于唐代,龙泉寺之所以著名,还因此处风景秀丽,整个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建筑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相承,素有“龙泉仙境”之誉。

大雄宝殿是龙泉寺的正殿,建于明代,属于歇山式建筑,大雄宝殿内供奉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横三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摩尼佛,左边是东方琉璃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五、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

我们即将游览的景区就是20xx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的仙人台景区。在我们眼前的是积翠门,它是传统的唐代建筑风格,青砖青瓦,重檐飞翘,气势恢宏。

沿着弯曲的山路,我们即将游览的是五龙宫。千山素有“九宫、八观、十二茅庵、五大禅林”之说,五龙宫则是九宫之首,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为道人彭复光所创,总面积533.6平方米。

现在我们游览的是著名景点--太和宫,创建于嘉庆十年(1820xx年),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采用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风格,简单古朴。太和宫分为中西两院,中间有一个花墙月亮门,两院相映,显得幽静典雅。

最后,我们抵达的就是仙人台,又名观音峰,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仙人台峰石奇翘、地势险峻,峰头似蛇背,东北西南走向,长20余米,宽5米,为高低不平的粗粒花岗岩体。

峰头西端,崛起一巨大的石柱,成四棱状,高7米,直径约25米,向东稍北偏斜,状如鹅头,俗称为鹅头峰,在鹅头峰西侧的峭壁上,有一石砌平台,上有石拱门,有墙垣残迹,为辽金时期观音阁旧址。

各位朋友,千山风景区的游览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秀美的千山随时欢迎大家的光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