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数字建模论文范文(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5:23:18 页码:8
最新数字建模论文范文(大全14篇)
2023-11-12 15:23:18    小编:ZTFB

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难题。总结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不要只是机械地堆砌素材。在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总结的名言警句,希望能激励大家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收获。

数字建模论文篇一

音频技术在当前广播电视工程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处理方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全程的监控,而且能够保留以往的模拟音频信号,有利于节目品质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使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感觉。当前广播电视工程发展过程中加快了向数字化方向的延伸,通过应用数字音频技术,在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对音频技术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也进一步提高了广播电视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广播电视工程应用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

1.1能够进一步对音频轨道进行拓展节目管理音频、数字播出音频及录制音频是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三种主要类型。其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保证了语言和音乐类节目的音效和音质,更好的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对音频技术的要求。在具体应用时,可以借助64轨数字硬盘进行录音和补录,能够有效的满足用户对音频轨道拓展的要求,对保障电视节目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利用数字化来对信息进行管理和储存由于数字音频技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有效的弥补了传统音频技术中存在的弊端,而且在管理过程中,能够保留大量的音频资源,有利于音频资源共享的实现。同时对于使用者而言,通过数字化音频技术的应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对提高音频信息的管理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广播电视管理的质量,为广播电视行业数字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3精准进行音频剪辑音频剪辑中应用数字化音频技术,实现了精密的编辑操作高数字音频,而且能够直接将相关文件中的声音转化为波形,并在相应的屏幕中展现出来,这为音频剪辑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为了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为广大视听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利用波形来进行音频剪辑,能够更准确表现音频。1.4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相较于其他音频技术,数字音频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数字音频技术依托于数字技术改善了传统音频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能够直接实现信息资源的存储和共享,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分类整理相关音频资料,全面提升了广播电视工程的管理效率。而且在应用数字音频过程中,利用容错和备份设计有效的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数字建模论文篇二

首先,由于数据挖掘技术是立足于数据库进行发展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已经从理论转换为实践应用,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另外,软件工程是工程化的学科,能够根据项目任务的差异、资金及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的研发。由于原有的工程软件开发较为复杂,但经过发展迅速壮大,实际的应用性较强,会更多的被应用于项目当中,与此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主要就是对软件工程的数据库信息进行挖局,对于软件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2.2挖掘信息。

其次,软件工程能够对信息的挖掘进行掌控,实际的应用范围较广,软件工程能够将软件开发时的信息进行统一,进而保证在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能够将数据进行及时更新,进而从根本上保证开发的质量,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实施。就目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数据挖掘中还包含着软件开发更改的数据信息,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出软件内部的差异,还能够利用这一特点及时发现运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作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项目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2.3挖掘软件漏洞。

再次,数据挖掘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软件漏洞进行检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软件开发中产生的错误,并进行修整与优化,及时找到处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软件工程的安全等级与质量。另外,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漏洞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要明确检测的内容,还要立足于客户基本需求,进一步找到相对应的测试内容,利用合理的方式对软件进行测试,进而得到各方面都完美的方案。与此同时,由软件工程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在找到漏洞信息后,对多余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数据信息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根据科学化的方案,合理的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软件工程中,利用合理化的方式对于软件工程中的漏洞问题进行分析,及时找出错误根源,使操作者能够更加容易进进行漏洞的挖掘与修复工作。就目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数据库挖掘技术主要就是将数据信息进行转化,并进行整合存到信息库中,再由相关的工作人员结合实际需求,对于软件进行测试,查看是否存在漏洞,利用这种方式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软件工程的健康发展。

2.4挖掘软件执行记录。

在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软件执行记录尤为重要,在进行数据挖掘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要对数量进行合理分析,对于不同代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软件系统的行踪进行管理与探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软件工程的稳步发展。

2.5挖掘开源软件代码。

最后,对于开源软件代码进行挖掘,能够将其规划到软件工程中挖掘技术要运用的对象挖掘类型房中,由于开源软件代码技术通常都被应用到代码克隆的检测过程中,能够更加简单的对于代码漏洞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高效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软件工程项目中,合理化的运营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有效促进软件工程的发展,结合实际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数据挖局技术的发展空间广阔,相关的技术人员要认识到其重要程度,并进行不断改进,将内在的理论与外在价值进行充分挖掘。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本上强化专业素质,将数据挖掘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促进软件工程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龙艳.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02):83.

[2]梅拥军.软件工程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1):141.

[3]王应邦,孔春丽.论软件工程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j].农家参谋,(18):226.

数字建模论文篇三

电视前后期处理中的应用现阶段,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节目前期与后期处理之中,主要有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两种形式[4]。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模式处理结果之间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前后期处理中需要采用两种传输形式,以便于在其中一种方式存在误差时,可以采用另一种形式来进行传输及处理。在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处理广播电视音频节目时,多采用数字分量串行接口,该接口能够明确定位传输中的数字化音频资料,从而确保音频在资料转化及传输过程中的音质及效果,有效避免音频因数字化传输而造成的失真情况。在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接口与数字传输间的问题,确保音频音质不会受到传输的影响,细致调整音频处理器,根据音频处理器实际的功能情况来加以调整,从而提升音频数字化传输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广播电视节目数字音频传输与处理效果。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水平随之提高,同时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有所扩大,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及储存工作中,均需要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的支持,从而实现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高效处理。因此,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应加强对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的应用,根据电台与电视台的实际需求加以分析,继而了解不同形式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的特点,选择更为有效的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模式,并形成技术标准化制度,从而约束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电台及电视台的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水平。另外,电台和电视台还应正确认识节目后期处理与传输的重要性,同时加强数字音频检测工作,了解当前电视广播节目的音频处理质量,并根据实际检测结果调整未来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从而确保电视广播节目质量。除此之外,针对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干扰问题[5],可建立完善的数字音频实时监测系统,一旦播出的数字音频发生外界信号干扰现象,监测系统会立即向工作人员报警,以便于工作人员开展紧急处理工作,确保播出节目效果。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数字音频嵌入技术来进行音频传输与切换,可以有效提升传输切换效率。因此,应重视数字音频嵌入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切换中的应用,结合电台与电视台的客观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音频嵌入系统,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需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节目的实际情况,改进现有的数字音频嵌入系统功能。一般情况下,电视及电脑台音频信号转换是根据模拟信号而选择的,将经过数字拾取后的音频传输通过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等方式,从而形成现代化数字音频传输系统。这一过程中,音频数字信号会出现水平消隐现象,消隐后剩余的音频空间同样存在数字信息,应充分利用水平消隐空间,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数字音频有效传输。为了确保障数字音频的同步传输,应重视sdi信号的数字化嵌入技术的应用,避免音频在处理过程中出现水平消隐及垂直消隐问题[6],采用音频数据产生的空隙辅助数字音频传输。

4结语。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各行各业的变化,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合理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当前广播电视音频处理效率,促使广播电视节目带给受众更好的听觉体验。

参考文献:

[1]金妍,苗阳.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3):83,76.

数字建模论文篇四

广电工程建设是为了扩大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能力,增加业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提高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建造、购置相关设备和对原有广播电视网络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形成新的固定资产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在广电工程建设中,无论是传输工程、卫星接收工程,还是管道、杆路、接入工程,无论是在工程建设项目的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阶段,还是竣工、验收阶段,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工作,投入多、时间长、效率低。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传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实现应用创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2无人机技术的发展。

无人机是一种无线遥控的无人驾驶飞机,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无人机大放异彩,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开启了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之路。21世纪初,机型更加小巧、性能更加稳定的迷你无人机问世,并在民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影响世界民用无人机格局的大疆无人机公司成立,先后推出的phantom系列无人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大疆研制的phantom2vision+还被《时代》周刊评为“十大科技产品”。截至,全球已经有32个国家研制出了50多种无人机,市场日趋火爆。除了众所周知的军事用途,无人机还在农牧业耕作、新闻影视纪录片摄制、救灾现场勘察和空中搜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尤其在完成各类相对繁琐或危险的海陆空作业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广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在广电工程建设领域,利用无人机搭载不同的遥感设备,可以快速勘察现场情况,大范围高效采集现场数据,并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进行量化,可以提供精准的地理信息和空间物体的几何数据,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安全便捷等优势。

3.1发射铁塔建设。

在广播电视发射铁塔的招标文件和合同中,对塔高、材质、焊接方式、基础顶面水平度、塔身主体中心轴线的垂直度、塔身横截面的对角线或边的长度及偏差、螺栓安装紧固情况等指标都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在建设施工过程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对这些指标的检验复核需要施工和监理方实地利用水平尺、钢尺、经纬仪、水平仪等设备手动测量,耗时长、精度差,并且难以做到对塔身的全覆盖。使用无人机对发射铁塔基础及塔身进行全面航拍,以大疆无人机phantom4pro为例,可以拍摄近焦距下万有效像素5472×3648的超高清照片,持续巡航时间可达半小时,最大遥控距离7km,最大飞行高度500m,支持四面避障。测通过区域网平差计算与像素匹配确定空间位置坐标,精度最高可达毫米级,大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航拍完成后针对获取的可见光航摄数据,使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原始影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三维模型、地形图和正射影像图,形成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等一系列数字化成果。bim建模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优势特点,通过相关联的bim信息模型,可实现工程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及运营管理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发射铁塔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精确管控。

3.2空中监控系统。

广播电视工程设施的维护中,无论是传输线路、配电系统、发射铁塔,还是无人值守的高山机房,都需要派人到现场或者安装固定摄像头进行监控。利用无人机对目标区域和物体进行多角度超低空飞行,获取超高清实时影像,可以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实现预警、管理、巡查等空中监控功能。图1展示了一种无人机空中监控系统结构,通过融合4g高清图传设备,借用4g高速无线网络进行传输,实现对目标区域和物体快速实时监控。系统既可以接入企业内部网络,兼容已有的监控网络设备,提供720p高清视频图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电脑或手机实时观看无人机拍摄的高清视频,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了解现场动态的需求;并且具备可扩展性,可以支持多台无人机视频同时采集和播放。

3.3灾害损失评估。

在台风或地震等灾害多发地区,受灾后广播电视工程设施的损毁需要及时评估和修复,才能保证救灾的应急需求,确保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灾民手中。而灾后道路和建筑的破坏使善后工作变得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无人机是一种廉价又高效的方式。通过远程操控无人机快速勘察,提供关键数据,评估损失,确定受损设施,组织人力物力抢修抢通,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分秒必争的灾害善后工作中意义巨大。

传统的广电工程建设,主要依靠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携带测量仪器进行实地量测,人力物力投入多、时间长、效率低、精度差。相比传统方式,无人机数字建模在高效性、精准性和便捷性等方面优势明显。

(1)效率高使用无人机对目标进行航测,成果丰富直观,作业时间短,作业效率高,可有效减少勘察测绘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投入。

(2)精度高通过无人机采集超高清影像数据,并使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可生成三维模型、地形图和高分辨率正射影像,精度可达厘米级甚至毫米级,有效减少人为误差。

(3)实施便捷使用旋翼无人机搭载超高清相机进行影像数据采集,飞行前准备工作少,对起降场地要求不高,超低空飞行,受天气影响小,适应性强。

5结束语。

除了上文提及的应用,无人机数字化建模技术在广播电视土方工程、台站选址、征地补偿评估等很多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无人机在广电工程建设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广电事业和无人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人机数字化建模将在广电工程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建模论文篇五

[论文摘要]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中教学媒体的理论为基础,充分分析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阐明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科学化、系统化教材管理的必要性,充分分析了教材管理的业务流程,运用软件工程理论,结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理论,通过有效地分析和设计,平台、三层c/s模式下的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媒体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教材这种最常用的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很大,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能承载的信息量也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内化过程,因此在选择和管理教材过程需要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材种类和数量也迅速增加,教材管理工作给教材购买和管理部门人员带来了很多困难,任务繁重,重复性工作较多,且容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效率较低。因此需要设计出一套适用于高校教材科的教材管理系统,以实现教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本文基于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设计思想,平台上,运用c/s三层模式,利用sqlserver数据库和c#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

2系统设计思想。

教材管理系统运用了软件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开发的各个时期的任务给予详细地分析和设计,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可用性、易用性、先进性、扩展性、及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将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sqlserver数据库和c#平台上进行开发,并将系统设计为在三层c/s模式下,用户需要在局域网范围内且安装相应软件才能进行相关操作,将应用处理逻辑、复杂的统计检索等工作集中到服务器上实现,客户端主要负责与用户交互、事物处理等工作,同时系统开发和维护工作量也小。通过这种方式,使新开发的系统发挥其安全、科学、高效的特点。

3系统数据流程。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通过院系审查后将订购教材的通知单交给教材科,由教材科根据库存进行教材的订购,进行相应教材的入库,根据教材销售情况记录出库情况,销售分为零售和班级领书,教师可通过领书单领取教师用书。同时在教材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库存管理、报废处理等,所有的出库信息都将由财务处进行结算。

4教材管理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按照模块设计的原则,以功能聚合作为模块划分的最高标准得出教材管理的'模块结构,共需9个模块,即基本信息设置模块,教材订购模块,销售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退书管理模块,出入库统计模块,结算管理模块,报废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

设计基本信息设置模块的目的是能够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录入相关信息,使需要的数据更新及时、快捷且简单,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主要完成:维护学院、专业、班级、出版社、供书单位、教材基本信息;可进行教材信息浏览,通过查询方式查看某个教材或某类教材的信息;可以导入外部excel文件。

教材订购模块主要是通过预定和计划方式将教材订购信息进行各类汇总,并生成对外订购计划,主要完成教师预定和对外订购计划,生成计划或读取以往的订购计划,形成对外订购计划单。

教材管理过程中的库存管理主要涉及教材的库存量、库位等信息,直接和教材对外订购相关,库存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和盘点管理,每一个功能都能进行查询。

销售管理模块主要完成班级领书,教师领书,零售,教师领书、班级领书和零售查询和零售统计,通过选择日期来对零售进行日查询和月查询。

退书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班级退书,教师退书,零售退书:通过选择条件来查找要退回教材的情况,形成零售退书单,供货商退书以及各类退书管理的查询。出入库统计模块主要功能有出入库日统计和出入库月统计,通过设置起止时间可以查询到响应的出入库信息。

结算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班级领书结算和教师领书结算,从备选中选择想要结算的班级或书情况进行详情查询,进行结算,并可打印报表。

报废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有报废管理,即输入报废原因,在查询框中可以输入报废书籍的信息,快速查找到相应书籍的信息,从备选教材中选择出要报废的书籍,输入报废数量,进行报废处理,得出报废表,并会自动修改统计报表。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用户管理和据库备份,方便管理系统和用户。

5据库设计。

系统总的设计思想是通过访问数据库来进行读写查询等操作,在设计数据库的具体过程中,分别对各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设置,最后进行数据库实施、运行和维护。

根据功能模块的划分结果可知,系统的用户基本上以管理员和教师为主。由于管理员和教师的权限和操作功能大不相同,系统中需要的数据实体有以下5个:。

(1)管理员数据实体:只需要记录管理员的登录名、姓名和密码。(2)教师数据实体:包括教师姓名、学院等信息。(3)班级数据实体:用于记录班级的基本信息,方便管理和查询。(4)教材数据实体:用于记录教材的基本信息。(5)供货商数据实体:用于记录教材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以便订购教材时联系方便。

6系统特点。

(1)协调性的提升。充分运用了人机工程学原理,使系统具有人性化、方便性、安全性、控制性和界面友好性。(2)可维护性与可扩充性较强。系统中各模块是相互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实体,易于维护和扩充,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3)可移植性高。技术基础上完成的,而c#语言本身与平台无关,具有可移植性,所以本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操作平台。

7结语。

本文在研究了教材管理的重要性后,将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数据库理论、软件工程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系统开发中,提出了基于三层c/s模型、.net平台,用c#语言和sqlserver编写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为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科学的系统环境。该系统经过实际运行,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和目的,满足了高校教材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雷体南,金林.教育技术学导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林健,冯芷,杨新华等.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nsfc管理科学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第十一期.

[3]胡燕,和sqlserver2000数据交换方式的研究[j].微机发展.,vol.15(5):53~58.

[4]田燕琴,系统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j].福建电脑.,11:60~61.

[5]王慧芳,reengineering软件工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4,123~124.

[6]李奇.三层c/s结构技术与商业应用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4:81.

[7]董源泉.基于uml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建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

数字建模论文篇六

在开展房屋建筑施工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在此种方案中要包含能够满足支撑建设工程搭设的具体要求以及要设计出详细的施工图纸。在制定好工程施工方案以后,要进行详细地审核,根据相关专家的建议进行修订,只有经过房屋建筑监理工程师以及其他相关的监管部门联合签字以后才能够进行施工。在房屋建筑施工的相关管理部门对施工的组织设计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工程的特点,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措施。另外相关的管理人员还要根据现浇模板的实际施工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并组织专业的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进行编制,同时所编制的计划中还应当具备计算书,只有通过后期的审核以后,再将现浇模板的施工方案上报给管理人员。

二、对于现浇模板项目施工技术研究。

(一)测量。

在开展房屋建筑现浇模板施工以前,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与质量要求,并要适当开展放线与测量施工。对于需要放线的位置要设置水平控制线、位置线与轴线等,这样才能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施工。

(二)安装。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安装梁模板前要先调整梁支柱的标准高度,然后安装梁底模板。但是还应当明确安装梁底模板的过程中注意拉线找平工作,然后以梁的位置为基础点安装侧模板与压脚板等。如果梁高度超过7厘米,要及时对梁进行加固处理。此外在整个梁模板的安装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装原则进行安装,保证安装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三)房屋板支柱与结构梁的安装。

在安装房屋主板与结构梁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模板的设计要求,根据楼层的标准高度与顶板厚度等要求进行安装,同时要遵守安装顺序。如在安装过程中,要从房屋中的梁与支柱部位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跨边与第一排、靠近跨边的楼板支柱间的间距小于300mm。一般来讲房屋建筑支柱之间的距离要根据设计的要求与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确定,对于水平拉杆之间的'长度也要根据房屋中支柱的高度来进行确定。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梁支柱之间的距离普遍为6厘米×8厘米。而楼板中支柱间的距离应当为8厘米×10厘米。

(四)模板安装的检查。

在进行房屋建筑的现浇模板施工中,对楼板之间的施工缝部位进行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需要采用木方这样的建筑材料对施工缝进行填补,填补完成以后,要进行加固处理,但是仍然需要留出部分的木条,且木条的宽度为0.13厘米-0.25厘米之间为宜。在进行后续的网钢筋固定工序时,要将与钢筋直径相同的木条固定在缝隙处,来对钢筋间距进行固定,在固定完工后仍然需要安装厚度为0.16厘米-0.25厘米的木条。

三、提升模板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一)做好梁板模板工程质量的检查。

对现浇模板施工质量与安全要及时检查,并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提前预防。在现浇模板的施工中会涉及到诸多环节,如对楼梯中的模板进行安装等,如果没有及时对现浇模板进行定期的检查,就难以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另外对现浇筑梁模板施工进行安全检查的过程中,要将所发生的问题进行记录,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再次发生该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二)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在房屋建筑中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就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提高房屋施工的安全性,将安全施工落实到整个施工中。但是在目前的房屋建筑施工中,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开始铤而走险,不仅违规施工,还要求施工人员连夜进行施工,这样不仅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还增大了施工的危险性。另外由于大部分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在从事施工作业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安全意识,这样也给房屋建筑施工作业留下了安全隐患。基于此就要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真正做到安全施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模板安装的保护措施。

对于模板安装中,其保护措施十分重要,首先要对模板的施工进行安全检查,避免一些隐患事故的发生,在检查中对于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以此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做好对安装过程的检查,对一些事故进行预防分析,制定出完善的措施。其次就是要对模板施工工作进行宣传,对安全技术人员加强教育,也要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使其能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施工管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就是要加强技术监督管理,明确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此来充分的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以此来提升模板施工的质量。

四、结语。

数字建模论文篇七

依托强大的核心处理器,伺服控制系统可根据地面工程各个系统对控制参数的不同要求来编制闭环自动控制逻辑关系,以掺水系统闭环自动控制为例,如图2所示,伺服控制系统以掺水出站压力恒定为目标制定逻辑关系图[2]。伺服控制柜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编码器和输入/输出模块组成,其中控制系统是伺服控制柜的核心。以掺水系统伺服控制柜为例,如图3所示,柜内dsp控制系统负责目标基准值的设定,并接收和处理采集设备提供的运行参数,绘制机泵的闭环自动化控制程序,在由驱动单元对电动机转矩和转速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掺水系统出站压力恒定的控制目标。根据现场运行要求,在关键工艺管理位置安装控制参数反馈设备,对于不同的地面工程系统需配套安装不同的设备,例如:外输系统根据控制液量的要求需安装流量计;掺水系统根据出站压力恒定的控制要求需安装压力变送器。在电动机风扇侧的转子上安装编码器,实时采集电动机转速参数,安装方式采用电动机后轴中心孔攻丝加装延长轴方式,同时延长风扇罩,如图4。

伺服控制技术有闭环自动控制、数据远传、远程控制、稳定性好、安全性高、节能效果好等特点。依托功能完备的控制单元(dsp),实现了高速的运算能力,可根据现场运行需要,编制复杂的电动机运行流程,岗位员工只需设定目标基准值,剩余的调控操作由伺服控制系统根据编写的程序流程自动完成。另外,dsp集成了大容量的程序存储器、数字/模拟信号的处理和转换器,可实时刷新、显示、保存和备份大量的运行参数。伺服控制系统的通讯接口单元支持多种通讯接口,如usb、rs232、rs485、ethernet/ip、cano-pen等,方便数据的备份、打印、传输,根据用户要求,可轻松实现远程监视和控制。1伺服控制器有完善的监控功能,可以实时的显示电动机的电流、频率和转速;同时,还可根据现场需要显示采集的系统参数,如压力、流量等。伺服控制系统可承受3倍过载能力,可达到300%~350%之间的额定转矩,能在10s以内完成电动机的启动。1.3.5无谐波污染问题伺服控制系统自研发之初便内置了滤波单元,解决多次谐波产生的.危害,此外伺服系统信号传输均采用差分方式,即减少谐波的产生又避免了外界的干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伺服控制技术试验情况:

1试验站点建设现状。

朝23#转油站于1992年建成投产,安装掺水机泵4套,运行模式为冬季运二备二、夏季运一备三,1#、2#、4#掺水泵型号jzsb60-50×5,3#掺水泵型号gi65-50×5,额定排量60m3/h,扬程250m,电动机型号yb2-280m-2,功率90kw,额定电流160/92.4a,掺水系统冬季排量55m3/h,夏季排量47m3/h,工频模式下平均泵压约为2.5mpa,管压1.4mpa,电动机电流103a,冬季日耗电3420kwh(运行2台),夏季日耗电1720kwh(运行1台)。朝24#转油站于1992年建成投产,安装掺水机泵4套,运行模式为冬季运二备二、夏季运一备三,1#、2#、3#掺水泵型号jzsb60-50×5,4#掺水泵型号100zsd-67×4,额定排量60m3/h,扬程250m,电动机型号yb2-280m-2,额定功率90kw,额定电流160.7/92.5a,掺水系统冬季排量60m3/h,夏季排量50m3/h,工频模式下平均泵压约为2.6mpa,管压1.5mpa,电动机电流120a,冬季日耗电4650kwh(运行2台),夏季日耗电2270kwh(运行1台)。

2伺服控制柜运行情况。

目前2座站安装的伺服控制器和其驱动的掺水电动机运转安全、稳定,伺服模式运行的掺水电动机为闭环自动化运行,实现了该站掺水系统出站压力恒定的调控目标,朝23#、朝24#转油站掺水系统出站压力分别恒定在1.4mpa和1.5mpa。另外,伺服模式下运行的掺水泵出口阀门为全开状态,从而消除了截流损失,降低了掺水系统运行能耗,提高了机泵运行效率。

3伺服控制技术应用效果。

通过朝23#转油站进行现场能耗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伺服模式驱动的2#、4#掺水电动机较试验前的工频模式节约了大量电能,2#掺水电动机日节约电量623.5kwh,4#掺水电动机日节约电量653.1kwh,节电率分别达到37.1%和37.8%,按照伺服控制器运行300d计算,年可减少耗电18.7×104kwh,节约电费11.11万元,节能效果较好。电动机运行情况见表2,节能效果见表3。

4朝24#转油站伺服控制技术应用效果。

通过对2#、4#掺水电动机进行现场能耗情况测试,得出2台掺水电动机节电率分别为39.7%和40.6%。测试结果显示,伺服模式运行的2#、4#掺水电动机较试验前的工频模式日减少耗电分别为895.93kwh和918.05kwh,按照伺服控制器年运行300天计算,年可节约电量26.87×104kwh,节约电费15.97万元。电动机运行情况见表4,节电效果见表5。

伺服控制器驱动的电动机,其出力调节快速、精确,可消除截流损失,提高集输系统运行效率,节约大量电能。同时,该设备可记录、保存大量机泵运行参数,并具有电动机软启动功能,电动机启动电流和机械冲击小,实现了机泵的全寿命运行。伺服控制器是一种集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于一体的高端节能控制设备,可以满足油田联合站、转油站各型电动机的闭环自动化控制要求。适合在联合站进行合岗改造时,对外输、掺水、供水等系统机泵的闭环自动控制,通过其功能强大的通讯接口单元,在中控岗即可实现机泵的远程控制和监视。

数字建模论文篇八

所谓plc技术,指的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作用在于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关计划,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其工作范圍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1)开展有关的逻辑运算。

(2)开展有关的顺序控制工作。

(3)对相关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与单片机控制技术以及继电器控制技术相比,plc技术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知道,单片机控制技术的配置往往很简单,对于电器控制技术,在进行工作时,往往是通过硬接线逻辑,最后由继电器来进行整个工作。而plc技术则更加全面,其通过内部的存储器,很好的将控制逻辑存储到了内存中,最终,通过半导体电路实现整个控制工作。相比于单片机控制技术、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在工业产品制造上要更具有优势,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都要更高一些。

2、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应用的优势。

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可以充分体现出它在功能上的重要性,电气工程自动化对设备、产品储存量及计算机速度均提出了较高要求,plc技术和电气工程自动化结合起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其发展方向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plc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非常关注人机关系的完善,注重plc技术的可行性与全面性,合理应用plc技术可以充分满足电气工程自动化需求。plc技术不仅智能化程度较高,其运行速度也非常快、集成密度大,这些优势的发挥可以很好的满足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需求,也正是这些特点与优势的存在,使得当前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3。1plc技术在控制顺序方面的应用。

plc技术收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应用,多数企业都是用plc技术当做顺序控制器来使用,因为,现代社会中这种技术能够实现生活中的很多环节。举例说明,就拿活力发电厂来讲,在火力发电厂中plc技术可以用来清理炉渣以及处理灰尘。在相应的基础之下,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确保自身的经济利益,如果自动控制系统难以发挥相应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的效率就会特别低。为了促进生产中控制顺序系统能够正常的运用,就应当提前将自动系统的组合进行合理的设计方案。

3。2plc技术在开关控制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中,开关控制系统较为重要,技术人员需要科学应用此类技术,通过数码编程方式,提升计算控制工作的可靠性。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传统开关控制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无法达到自我保护的效果。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对开关断电系统进行控制,通过plc技术的应用,减少机器的损耗现象,同时,还要利用定义虚拟继电器代替传统的机械化继电器,发挥虚拟继电器的应用作用,缩短开关控制的反应时间,减少对于电力工程各类机械设备的损害。其次,技术人员在应用plc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技术发展问题,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故障现象,提升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带动电力企业的长远进步。

4、提升plc技术应用效率的措施。

将plc技术应用在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工作环节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我国电气工程的控制工作开始进入到智能化控制以及管理的新时期发展阶段。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如果想要将plc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管理工作的环节当中,还需要在控制需求、技术人员培养以及技术应用规范的制定等方面进行更为严格的完善以及改进工作。首先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在深入了解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研发plc的技术应用。与此同时相关企业高层领导人员还要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前提下,为企业内部负责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开展不定期有针对性的plc技术应用技能主题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内部技术操作人员的整体业务工作能力。在最后,企业相关领导人还要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plc技术应用管理体制,为plc技术应用水平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环境中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前提保障。

5、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展望。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plc技术可以促进电气工程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当前的电气产业发展要求下,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也越来越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无疑促进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plc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引领之下,plc技术快速发展进步,凭借其先进的技术能力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控制领域中。随着plc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设备产品的进一步完善,plc技术与实际应用更加贴近,在程序设计与产品种类上更具有现实价值。随着plc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不久的将来将会与不同环境、不同工作条件要求相适应,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能力得到提升。从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plc技术的应用来看,我们必须充分注重程序运行的稳定性,这就要求plc技术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只有在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下才能与不同生产环境相适应,从而保证不同环境条件下,plc技术的功能可以得到稳定发挥,这对于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

plc技术在电气工程的整个建设工作中,有着其他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plc技术将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地完善,相关部门应该对plc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在plc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plc技术,推动两者的结合,进而推动电气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国。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数字建模论文篇九

由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算功能较强,常规的数据信息系统在实际的运算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时间,甚至由于数据庞大会对运算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在数据挖掘技术的作用下,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还能节省运算时间。另外,在对数据进行运算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在大规模数据中,有些数据的应用价值不大,属于垃圾数据,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效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保留精准的数据,摒除垃圾数据,为数据质量提供相应的保证。

1.2缩减数据处理时间。

利用挖掘数据技术能够进行数据的转换,将杂乱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处理,转变为试用形式。从这些数据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进行科学化的调用,在进行数据的挖掘过程中,会对于不清楚的数据进行清理,保证得到数据的科学性。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于数据的真实性进行考核,并将数据进行整合。也就是说,将分析的结果提供给管理人员,合理的运用到软件工程中,进而缩减数据处理时间。

数字建模论文篇十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指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勘察手段和勘察方式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等地理条件进行实地地调查、测量和分析,确保建筑物地基的强度,防止建筑物出现沉降变形等质量问题,可以说,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一项综合性非常高的实地地质调查工作。

1.面对各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岩土特点不同,需要加强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运用。

对在岩土勘察行业内勘察工作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备受忽视的的不合理行为,我们要采取措施增强勘察重要性的意识,创造勘察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避免甚至杜绝不利条件。

降低工程后期处理的成本。

提高岩土工程质量。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属于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产物即岩土体。

它受地质环自然条件和人工活动影响较大。

存在许多复杂性、多变性对各个工程项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勘察难度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勘察人员要认真思考、仔细分析。

要想办法了解并熟悉勘察场地的地质状况,准确客观的评价工程地质条件。

记录精确的设计参数,提出科学合理的工作建议。

gps技术是由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并用于军事方面,其在我国岩土工程勘探测量的应用发展较晚。

gps的组成包括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及用户设备三部分,但随着其在岩土工程勘探测量中的较好表现,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广。

在gps全球定位技术中,主要借助于空间卫星群和地面接收监控系统的支撑,利用gps接收机、以及其他接收终端来实现对检测对象的详细检测勘探数据的过程。

选择快速静态定位模式来完成测量要求。

由于工程点位于半山腰,山地地形复杂,树木茂盛,不仅对施工作业造成困难,也对岩土工程勘探带来了难度。

对工程勘探的准备事项,对整个工程进行拟定作业计划,准备相关仪器设备,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工程资料,编写工程技术设计书,开展前期的选点、埋石工作,合理布置测控等级点,依照规范要求做好点标志。

对通信、交通、后勤保障问题进行事前安排,以实现对整个检测项目的合理调度。

再次是进入测量过程,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对观测时段,设置的卫星截止角,以及几何精度因子等信息进行周密计划,并对相应的采集设备及软件进行必要的测试,通过对采集器的相应要求来设置,如采集间隔时间、卫星高度截止角、时段号等信息,完成采集并关闭接收机,最后形成观测记录。

gis技术具有完整的数据库,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制作图片,并且将制作出来的图片与原先的过程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最大范围地找出数据和信息中出现的错误。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卫星与地面接收站系统的有机结合,使得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运用gis技术时,可以对获取的地质信息进行动态、及时地处理,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其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工程规划等优势也使其运用的深度也会更加深入。

不过,虽然地理信息系统的优点非常多,但是现如今还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因为基础数据的获得还是离不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的野外实地考察与室内具体分析。

3.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主要是钻探。

其信息的准确性比较难保证,由于钻探采取的是以点带面的方式,使得地质的界面是不连续的。

因此,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逐渐落后,取之的是一些新型的技术。

这里要讲的是工程物探技术。

所谓工程物探技术是指根据地下岩层的物体差异性,利用相关仪器来检测地质体的大小、形状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它是一种物理勘察的方法,在使用时不用考虑工程场地和地形的具体情况,可以极大地节约勘察的时间和费用。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技术。

3.1地震勘察技术。

这种方法包括了浅层折射波法、发射波法和瑞雷波法这三类。

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根据地震波层成像的原理来分析获得的数据。

地震勘察技术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运用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的,其应用的范围和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地开发。

它主要是先选择恰当的激发位置和接收位置,依据其弹性波的速度来计算地质的分布情况,同时从地震波的走势形成相应的成像,有利于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场地的地质结构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这里所说的弹性波技术是指由于地底下物质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可以通过弹性波将物体的.各种信息传递到地面。

3.2探地雷达技术。

这种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应用较为成熟,它是根据地底下物质的不连续性来勘察。

这种方法可以分为剖面法、单孔法、环形法等等。

探地雷达技术相比于地震勘察技术来说,具有操作便捷、效率高、损坏程度低、成像的分辨率高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施工工程中。

3.3电法勘探。

所谓电法勘探是指根据地底下不同岩石的导电性、导磁性等的差异性来查明地质结构。

电法勘探可以分为电剖面法、自然电场法、高密度电法等,其中高密度电法的应用使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观测的内容和要素比较多、信息丰富、成本低。

4.利用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注意事项。

4.1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探技术实施时,做好良好沟通。

为勘察工作提供方便,如果勘察部门与设计部门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就会导致合作不利、工作分散、困难重重再加上勘察技术落后和岩土工程自身的原因。

使得勘察部门与设计部门脱离,勘察报告不能如实反映工程地质状况。

最终导致设计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岩土工程的信息,无法有效设计。

在勘探前要充分分析拟建工程的特性和要求,对勘探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以促进整个勘探工作合理、便捷、准确、有效,避免误判和项目返工。

4.2选择合理的勘察技术方案。

一要收集岩土工程技术数据,在使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之前,要广泛地收集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等具体数据,结合设计施工的技术资料对岩土工程勘察进行正确合理地评价,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二要布置勘探点,在结合施工所在地的地理条件之后,就要科学地布置勘探点。

勘探点的布置要坚持均匀的原则,同时要满足后期基坑边坡支护的设计要求。

具体来说,勘探点要分布在建筑物的周边线上,如果在同一范围内出现受力层起伏比较大的情况,可以加密勘探点,从而获取更加准确的勘察数据。

4.3加强新的勘探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岩土工程对勘察技术与勘察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的勘察技术与勘察设备不断被人们开发利用。

采用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不仅可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且可以提高勘察单位在勘察工程中的竞争实力。

合理应用新的勘探技术,可以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可以有效解决岩土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对岩土勘察进行科学的管理,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岩土工程的工作效率。

新的勘探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勘探技术,它综合了各学科的知识,无论在操作方法上还是实现效果上都有较大的优越性。

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新的勘探技术,大力培养岩土工程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大岩土技术研究的力度,促进勘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结束语: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勘探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快新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探的应用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信在我国未来的勘探领域将会涌现出更多便捷操作、勘探准确的技术。

数字建模论文篇十一

从南京大学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来看,他们在开发“南大之星档案网络管理系统(6.0版)”的基础上,又开发“南京大学教授成果管理系统”、“南京大学研究生论文电子版上传与管理系统”、“南京大学毕业生电子和学位电子照片管理系统”等数字管理系统,建立了多层次云服务平台。随着高校各类档案管理系统的普遍应用,建立档案智能管理的新模式,为高校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本文结合高校陶瓷艺术档案工作的实际,以技术并综合陶瓷艺术档案的业务需求,采用visualstudio作为开发平台,在sqlserver为后台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存贮、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等技术,集合陶瓷艺术档案信息资源,构建系统的uml的基本模型,着重系统功能设计,开发一套基于web的管理系统,为陶瓷艺术档案管理提供高效和便捷的云服务平台。

陶瓷艺术档案业务流程: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查询、利用等环节,在收集陶瓷艺术档案材料时,为保证材料的完整、真实、齐全,应遵守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材料内在的有机联系,按综合类,艺术创作类、艺术教学类、艺术研究类、艺术活动类、名人类等大类整理归档,便于保管和有效利用。借鉴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设计的标准,对应的业务需求是采集与整理、归档与管理、查询与利用、维护与帮助等。陶瓷艺术档案是以纸质和电子档案为载体,从形成到归档的全过程,均由高校各职能(分院)部门负责,数字管理系统应与各(分院)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从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传输电子档案并实时归档。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对上传电子档案的校验,同时负责馆藏存量陶瓷艺术档案数字化。数字管理系统应实现多种方式电子档案的输入,用户在界面登录后,借助检索工具快速查找所需对象。一是目录检索的构成,把全宗目录与案卷目录相结合,录入word或版wps表格中转换成电子目录。电子案卷编制内容为:序号、档号、案卷题名、起止时间、保管期限、密级、发文部门、发文号等。二是全文检索的构成,对上传已归档的电子档案,分别用来源或年份区分,或者用类别-年代建立文件夹至子文件夹,并标注保管期限和密级,设永久、长期、短期和绝密、机密、密级等,档号的编制为年份-类别-档号,从而实现对陶瓷艺术档案全文检索、下载、上传、打印等管理。三是根据关键词或(分类号自动标引)检索,按类别建立数据库,分综合类数据库,艺术创作类数据库,如陶瓷设计作品、陶艺创作作品、雕塑作品、工业设计作品等;艺术教学类数据库,如艺术专业教师的教案(包括文字、数码照片、多媒体课件、网页等)、本科生或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等;艺术研究数据库,如艺术科研课题整套材料、学术论文、出版的作品集等;实物档案数据库,如知名(已故)教授、陶瓷艺术大师等陶瓷艺术作品,书画艺术作品等,各种陶瓷绘画颜料和高(低)温颜色釉及绘制工具等分类管理。多媒体数据库,对扫描图像、声像、视频等多媒体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可以远程上传照片、多媒体文件并能在线点播。四是设立虚拟库房的排列。分声像区、专题区、综合区、教学区、科研区、学术交流区、陶瓷艺术作品展示区(数字照片)、名人档案区等。

陶瓷艺术档案数字管理系统包括陶瓷艺术档案管理模块、系统用户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公告通知管理模块四大板块,涉及管理员、陶瓷艺术作品档案类型、公告类型等添加、删除、修改的功能模块,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1.登录:用户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系统判别登录管理员的级别以及角色然后显示相应的可操作菜单和可操作的数据范围。2.数据信息浏览:用户的登录系统会根据其权限判定其操作功能,对陶瓷艺术档案信息的查询,公告的浏览等属于用户最基本的功能。3.陶瓷艺术档案的采集与整理:管理员可以进行数据的更新,如添加艺术档案、修改艺术档案等,修改完后刷新前台页面,界面会出新添加的内容。4.陶瓷艺术档案分类归档与管理:管理员可以将艺术档案进行分类处理,对综合类、艺术创作类、艺术教学类、艺术研究类、名人类等注上分类说明,提交分类级别。管理员为新添加的档案选择档案类型,并修改和删除档案分类,对系统中的所有陶瓷艺术档案进行分类检索。陶瓷艺术作品(实物档案)类型管理:主要有陶瓷设计作品、陶艺创作作品、雕塑作品、工业设计作品,通过档案的类型实行精确化、高效化管理。5.用户角色管理:分为超级管理员、系统用户、普通用户,各自的权限设置都不一样,总管理员可以浏览各级别的用户信息,通过用户名模糊查询,提供对用户基本信息的修改、密码重置和删除操作,还提供用户添加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动态添加角色,并为添加的角色赋予一定的系统权限,超级管理员可以使用添加、删除、修改功能,而普通用户只有信息查询和检索功能。6.公告信息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添加、删除、修改系统内各大板块的信息,并且通过前台显示操作的结果,实现信息的便捷快速更新。超级管理员可以发布一些有关档案系统的一些公告和通知方便所有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了解陶瓷艺术档案的最新动态。7.个人信息修改:个人信息修改部分分为两个模块:个人信息和密码修改,对于密码都统一采用md5加密,对于其他信息的修改都在总管理员的'用户信息管理的编辑操作中实现。8.系统设立陶瓷名人艺术档案专题模块。陶瓷名人艺术档案包含高校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大师个人的简历、照片、代表作品、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出版的作品集、视频等,获得各类荣誉证书(影印件),职称评审表、各级媒体对其作品的介绍和评论文章,在艺术实践中创作的作品照片、承担的科研成果等等。教授、大师向省级以上博物馆或档案馆赠送的作品照片,收藏作品、藏品证书、出版作品集(中外文版)等。个人举办艺术展览的作品照片、创作说明等。分别对其陶瓷艺术作品风格介绍,另设“数字xxx纪念馆”是为高校已故教授专门设立的,包括作者生平介绍、照片和文字资料、传记、回忆录及主要艺术活动的有关资料、陶瓷艺术作品或书画作品照片等。

建模系统在用户角色管理功能上,分为超级管理员、系统用户、普通用户,三者的联系用活动图来描述活动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当一个操作必须完成一系列事情,而又无法确定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完成这些事情时,活动图可以更清晰地描述这些事情。1.在档案管理模块中,主要是管理员的活动。2.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是一切系统设计的基础,通俗地说,数据库设计就像高楼大厦的根基一样,如果设计的不合理、不完善,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甚至到后期的系统维护、功能变更和功能扩充时,引起较多问题,严重时甚至要重新设计,重做大量已完成工作。2.1系统类设计3.概念结构设计根据功能模块划分的结果,具体分析了本系统具有的实体,建立实体属性类图。3.1定义实体类及属性1)档案实体类:具有档案编号(id),档案来源(sourcename),档案分类(archiveclass),档案全文(content),添加时间(ad-dtime),建立时间(publishtime),存放地址(address),电子档案(url),档案名称(name)等属性。2)档案分类实体类:具有档案分类编号(id),档案分类名称(name),分类所属父类(parentid),档案分类说明(title),档案排序字段(num)属性。3)档案类型实体类:具有档案类型编号(id),档案类型说明(title),档案类型名称(name),所属档案分类(archiveclass),排序字段(num)属性。4)公告实体类:具有编号(id),标题(title),作者(author),所属分类(bclass),添加时间(addtime),来源(form),公告内容(con-tent),浏览次数(click)属性,5)用户实体类:具有编号(id),用户姓名(name),所属角色(role),用户密码(pwd),用户邮箱(email)属性。6)档案来源实体类:具有档案来源编号(id),档案来源名称(name),档案分类说明(title),所属档案分类(archiveclass),文件排序字段(num)属性。7)作品集实体类:具有编号(id),作品集大图(big_img),作品集缩略图(small_img),所属档案(file)。4.数据库逻辑设计根据高校陶瓷艺术档案数字管理系统的实体类转换为关系模型如下。将每一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关系就是给出关系名,属性就是实体属性)。用户角色:(用户角色编号、所属角色、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邮箱)档案:(档案编号、档案名称、档案分类、档案建立时间、档案全文、档案来源=添加时间、纸质档案存放地址、电子档案地址、文件大小、档案备注)档案分类:(档案分类编号、档案分类名称、档案分类说明、档案排序字段、档案所属父类)公告:(公告编号、公告分类、公告标题、公告作者、添加时间、公告来源、公告内容、浏览次数)公告分类:(公告分类编号、公告分类名、公告排序字段、公告所属父类)文件来源:(文件来源编号、档案来源名称、文件所属档案分类、文件分类说明、文件排序字段)图1管理员管理档案的活动图图2普通用户的活动图图3实体类之间的关系图的业务需要和整个站点的风格,实现界面美观、操作简单,背景颜色清新、淡雅的色调,色彩搭配主次分明,使用户长时间使用过程不至于产生视觉疲劳,功能简单明了,引导用户顺利完成下一步操作。总之,该数字管理系统整体架构实用、设计方法合理、服务功能强大、界面操作简单,通过档案站面向校内外用户,提供了的全方位的服务,在高校陶瓷艺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的作用。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联系高校陶瓷艺术档案工作实际和参考了一些成熟技术的设计方法,进行有效地富有创新的探索,但是数字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电子档案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以及信息技术更新快和建设的工作量大、周期长、投入高等特点,因此,是一项不断完善和升级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数字建模论文篇十二

摘要:本文从广播电视工程数字音频概述及特征入手,通过阐述数字音频转换的基本原理,简要介绍当前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的运用方法,旨在提升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水平,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发展。

关键词:数字音频;嵌入技术;广播电视。

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主要储存及处理模式。

1广播电视工程数字音频及其特征。

数字音频是将音频文件转化成为电平信号,采用数字化二进制数据保存,数字音频通过0和1的形式存取。数字音频早期经过晶体管音频和集成电路音频阶段,上述阶段对音频的音质造成极大影响。随着科学技术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数字音频已经具备极高的处理效率与精确度,有效降低音频处理的成本,其精确度已经高达1/64000[1]。数字音频的优势在于储存成本较低、便捷性较高、储存和传输中音频保真水平较高、音频编辑直观化等方面。尤其在mp3播放器普及之后,数字音频技术实现高速发展,成为当前音频处理技术最为重要的方法。在数字音频技术与设备相对完善的今天,通过数字音频及其嵌入技术能够极大满足广播电视节目批量化处理需求,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前、后期制作效率。当前数字音频技术与设备和传统模拟音频技术与设备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化特征,传统模拟音频技术与设备仅仅能够进行音频信号的传输,采用传入和传出的方式实现有音频数据信息的传输。而数字音频技术与设备不仅满足传输音频信号的需求,同时也能使其功能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促使音频数据信号在传播中减少损失,同时达到音频音质保真的目标,极大满足广播电视受众的听觉实际需求。另外,数字音频在编辑、合成、储存、传输等方面的便捷化程度较高[2],因此,电台及电视台应重视数字音频的重要作用。

2广播电视工程数字音频的基本原理。

数字音频主要原理就是在模拟音频进行数字化转换,形成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列,实现音频在计算机中记录与储存的目的。在数字音频具体处理过程中,需要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为数字信号,也就是常说的a-d转换[3]。这种转换模式是可逆的,在需要模拟音频时可进行d-a转换,在转换中,能够有效避免信号衰减情况,从而防止音频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失真的情况。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录制中,通过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均为模拟音频,通过数字化转换后,即可在计算机等设备中存储和处理。在整个采集与转换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为控制转换质量,减少模拟音频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对音频音质的损伤,从而保障逆向转换后其模拟音频信号的动态范围。因此,电台和电视台相关人员应采用高质量的数字化音频技术提升音频质量。模拟视频信号向数字化信号转换过程中,通过音频抽样、信号量化和数据编码等环节,实现数字音频转换目标。其中,音频抽样以保障音频质量作为重要的指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音频采样常见频率如下:其一,32khz采样,早期典型数字音频抽样频率,主要作为广播fm发射机线路数字音频采样模式;其二,37.8khz,早期数字音频抽样频率,适用于不超过17.5khz音频采样,一般以调频广播音频采样为主;其三,44.1khz采样,专业磁带型录像机音频信号采样模式,能够达到光盘唱片音频采样基本标准;其四,48khz采样,针对不超过20khz音频采样模式,其音频音质水平较高,储存所占空间较小,是目前最为广泛的音频采样模式。

数字建模论文篇十三

摘要:传统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因学校、指导老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的冲突而效率低下。该文设计并实现了我校基于b/s模式的集用户统一登录、学生网上选题、论文提交,导师评阅论文、发布公告及用户管理、选题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文章重点讨论了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的成功运行为我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毕业论文;b/s模式;选题;在线评阅。

1项目背景。

毕业论文/设计是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校教学规模的增加,每年毕业之际一方面由于学生在校外实习的同时还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从而在论文的选题、设计、指导等各环节,学生与教师在时间、空间上存在较大冲突,另一方面由于每所大学对毕业环节都有其相应的运作流程,我校需要处理的毕业生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传统论文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着手开发一个基于b/s模式的、适合我校毕业论文管理的`系统已是必要。在广东省“大创”项目基金的支持下,项目组设计并实现了我校基于b/s模式的集用户统一登录、学生网上选题、论文提交,导师论文评阅、发布公告及用户管理、选题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成功运行为我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提供了保障,也对学校“数字化校园”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做了需求分析,然后设计了基于b/s模式的三层架构,系统总体功能和后台数据库,并实现了主要模块的设计,同时在姊妹文章对实现本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要点进行了探讨。由于毕业生管理工作衍伸面比较宽,项目下一阶段将增加教师在线论文批阅、毕业答辩、答辩成绩管理及数据的备份功能等。

2需求分析。

对中小型mis,分析阶段就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明确开发环境和工具、熟悉工作流程、充分识别用户和用户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及性能需求,从而设计出明确的需求分析书。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使用b/s三层架构模式:前台工具为microsoftvisualstudio网络开发技术(c#),后台数据库为sqlserver数据访问服务对象模型。

系统有四类使用者,分别是系统管理员、系部管理员、指导教师和进入毕业季的学生。其中,把系统管理员和系部管理员都归类于“管理员”角色,通过权限设置其不同的操作级别。

根据学校对毕业环节的实际管理,论文管理的工作流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下达任务、题目申报、论文选题、审核及开题报告。第二阶段:论文初稿、论文指导及中期检查。第三阶段:论文定稿、评审、答辩及评定成绩。第四阶段:分析总结及论文归档[1]。

经过需求分析,明确本系统应满足以下主要任务:(1)能完成从题目申报、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上传到论文评审等毕业论文管理环节的基本功能。(2)每级用户应该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教师和学生为前台用户,系部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为后台使用者,但都使用统一登录界面。(3)学生用户可以对相关信息查询外,还能留言及查看留言。(4)系部管理员除对学生与教师用户管理、选题管理外,还应提供本系部的信息发布、维护等操作。(5)系统管理员设置系部管理员权限,学生和教师用户权限及网站整体维护等工作。

系统总体性能应满足简单易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对上传文件格式有一定兼容性,用户并发访问数有一定的可扩充性。

3结束语。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基于“大创”项目和我校实际需求而开发的。从工程实践的角度进行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到编码再到测试,系统比较完整地实现了学生网上选题、论文提交,导师论文评阅、发布公告及用户管理、选题管理等功能,基本能实现毕业环节的自动化管理。和文献[2-6]中提出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系统下一阶段将完善和增加部分功能,如与教务管理系统集成,使学生,教师等数据共享、增加教师在线论文批阅、毕业答辩、答辩成绩管理及数据的自动备份等。

数字建模论文篇十四

2.1数字音频嵌入技术当前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普遍都是针对节目实施传输、制作以及处理中时采取数字分量串行接口和嵌入技术。实施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设计、构想以及直播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就是必须要深入了解数字分量串行接口和数字音频嵌入技术。2.2广播电台数字调音台在广播电台系统当中数字调音台起到了对调音台的有效处理作用,和以往传统的调音台相比,数字调音台具备了更加完善的功能。这些功能具体包含了串音、失真噪音等,可直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全局控制,解决多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促使工作人员即便是处在不同环境当中也能采取多种处理方式,使得编辑和制作的过程简便化。2.3“云端”广播电视技术当前广播电视中应用数字音频技术,并充分的利用数字音频技术中的云存储功能,可以将大量的音频信息在云端进行存储,因此用户只需要在联网的情况下,就能够利用任何终端与云平台进行连接,从而随时随时收听云广播。而且在云计算和数据库功能下,存储在云端的音频资料也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当前收听广播节目不仅实现了跨地域、跨平台和跨终端,而且云端广播也将发展成为大众化的广播平台,保存在云端的数据资源将会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精准的'视听服务。2.4社交广播电视技术拥有社交属性的媒体更能够激发用户的主动传播性和主动连接性,用户也更乐衷于内容自创自产。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音频技术丰富了广播电视传播渠道,使传播过程中充满无限变数和新奇,它改变了传统“你说我听”的单向传播路线,更多的是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元化传授模式进行广播服务,它让互联网时代的广播电视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式社交功能,强化内容提供者的相互关联度,有效加强了用户之间的社交联系。

3结束语。

将数字音频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中来,不仅有效的提高前期声音录制和后期声音制作的质量,而且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节目播出的效果,为我国广播电视工程现代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丽.现代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中的数字音频技术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2).

[2]廖毅.解析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j].信息通信,(02).

[3]王文惠.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4,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