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1:55:08 页码:14
最新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实用8篇)
2023-11-12 11:55:08    小编:ZTFB

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它有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希望大家在编写教案时能尽量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篇一

初中二年级八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能进行简单的欣赏。

2、技能目标:让学生尝试着山水画的画法,掌握一定的笔墨技巧。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中国山水画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观赏作品时体会作品的内涵。

2、学生在审美和造型方面有一定的能力,思维上有一定的逻辑性,有利于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并通过自我实践感受山水画。

四、教学时间。

一节课(40分钟)。

五、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1)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现实的景物与图片对比分析,感悟山水画家的内心思想。

(3)通过不同画家的画面,学会画家的绘画技巧。

2、重点:如何分析山水画的构图、笔墨技巧、体会意境。

3难点:如何进行树的画法。

六、教学学具。

山水画作品。

七、教学过程。

课前,在教室前面展示出山水画。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观赏书上的山水画图片,对画家简单的介绍,体会画家感情。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好山水画先学会画树。

(1)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2)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作画步骤:

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

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

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3)画树叶。

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沟法。点叶。

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

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以体现前后关系。3归纳总结课堂的内容,同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八、教学策略及设计思路。

1、教学策略: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充分地进行图画展示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好奇心,通过集作品、树的图片和现场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画树的技巧。

九、教学总结反思:

本课通过讲解,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其对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并体会树的塑造。考虑到中国山水画并不是一下就能学会,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不能着急,对于学生意象思维的开发重在培养,过度的干涉、强迫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轻松的课堂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通过作品图片引导,老师示范会更容易接受。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有耐心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篇二

1、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现在的我。2、发现自己与同伴的变化,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愿望。

幼儿小时候、现在的照片,幼儿用书《今天的我》,彩笔等。

1、教师:小朋友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好朋友去说说吧。2、讨论:自己小时候和现在比有了哪些大的变化?(幼儿拿着自己的照片与同伴交流)。

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篇三

1、在观察、欣赏图片的基础上,感受画面色彩和意境之美。2、尝试运用中锋点出树叶,进一步巩固调色和舔笔的基本操作方法。3、敢于大胆表达自己对面面的理解和感受。

1、在活动前幼儿到户外看过多种树木,知道树叶颜色的多样性。2、课件:彩色的树林。3、画好树干的作业纸人手一张。4、国画工具材料。

2、师幼共同欣赏课件,感受树叶丰富的色彩,体会画面的意境。(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树林的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树的树叶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哪一幅?这幅树林的树叶看起来怎么样?如果你走进这片树林,会有什么感觉?(2)教师小结:树叶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即使是绿色也有深浅差别。远远地看上去,树林里的树叶就像一个个的小点点。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1)教师:我这里有一片光秃秃的树林,请你们给它们添上漂亮的树叶吧!(2)教师指导幼儿使用中号笔,运用中锋点画出树叶(顺锋用笔,由左向右按)。(3)提醒幼儿要将毛笔上的颜色洗干净以后再换另外一种颜色。

4、集体欣赏、评价。教师:你最喜欢哪一片树林?为什么?

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的用途和学电脑的乐趣,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感情。

2.理解清晰神通广大一丝不苟依依不舍的意思。

3.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叙述方法。

4.朗读课文,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电脑的用途,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有顺序有重点地叙述的方法。

课前准备。

参观微机室。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揭题。

二、自读课文。

(出示)思考:

1.我的新朋友-电脑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本领?

2.作者为什么称电脑是好朋友?(学生阅读回答)。

三、练习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

2.讨论:分为四段。

一段(1)我怀着好奇心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娃娃电脑培训班。

二段(2~7)我在电脑培训班学习,和电脑成了好朋友。

三段(8~10)我参加电子计算机智力竞赛,获得了好成绩。

四段(11)总起来讲我和电脑交朋友得到的好处。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

文档为doc格式。

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篇五

1.通过欣赏,尝试用海绵印章在宣纸上印出泡泡。

2.进一步了解国画材料及特性。

3.积极参与集体讨论,愿意大胆尝试。

1.幼儿已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宣纸,颜料(黄、咖啡、绿),颜料盘,棉签,海绵印章。

3.事先绘制小动物吹泡泡为背景的作业纸,人手一份。

1.教师以回忆吹泡泡游戏导入活动,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

(1)引导幼儿回忆玩吹泡泡的游戏。

教师: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都有哪些颜色?(圆圆的,有红色、蓝色、绿色……)

(2)出示画有小动物吹泡泡的作业纸。

教师:小动物也想吹泡泡,但它们不是用泡泡器,而是用海绵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师幼岁同探索、讨论泡泡的画法。

(1)教师出示海绵印章,介绍作画工具。

(2)引导幼儿用海绵印章印泡泡,并利用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海绵印章的用法。

教师:海绵宝宝圆又圆,颜料盒里蘸一蘸,放在纸上不要动,吹出的泡泡真好看!

儿歌策略的运动对帮助小班幼儿理解操作方法以及培养作画常规都有很好的效果。

3.教师交代作画常规,指导幼儿创作。

(1)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提醒幼儿用完后放回原处。

(2)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可念儿歌帮助幼儿强化海绵印章的用法。

4.集体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教师:你画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

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篇六

1、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能进行简单的欣赏。

2、技能目标:让学生尝试着山水画的画法,掌握一定的笔墨技巧。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中国山水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2、重点:如何分析山水画的构图、笔墨技巧、体会意境。

3难点:如何进行树的画法。

三、教学过程。

课前,在教室前面展示出山水画。

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观赏书上的山水画图片,对画家简单的介绍,体会画家感情。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画好山水画先学会画树。

(1)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2)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作画步骤:

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

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

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3)画树叶。

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沟法。点叶。

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

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以体现前后关系。3归纳总结课堂的内容,同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篇七

1、参照大师的作品,临摹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2、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画、书、诗、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使学生认识画、书、诗、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笔墨技法和用水用墨的方法。

幻灯、图片、毛笔、墨汁、生宣纸、调色碟。

一、欣赏:

以齐白石的《白菜辣椒》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写意国画。先介绍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分析笔墨技法,讲解画面布局,然后说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锋、侧锋笔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欣赏时,结合上一节基本技法练习入教材分析进行。

二、教师示范以青菜为题材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

(教师边讲边示范):

1、先想好画什么,画面怎样安排,然后用指甲轻轻刮出大体轮廓。初学者可用铅笔、炭素铅笔或森炭条起稿。

2、中锋蘸淡墨勾出菜帮,先从中间一块着手。

3、用大笔的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浓墨,以侧锋法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落笔要生动,大胆肯定,注意墨团要有大小浓淡的变化。

4、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5、中锋蘸浓墨(稍干),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些飞白效果,更为理想。

6、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选择大师作品中的主要物体,重新组织画面,下笔前要先想好用笔方法:水墨应如何调合?浓的还是淡的?运笔采用铡锋还是中锋?运笔方向如何确定?总之应“意在笔先”。

练习时,教师要特意说明,练习水墨画法,因经验不足,往往要画上好几次才能画好一幅画,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满意,只有多练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讲评: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与大师的作品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七、板书:

国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范本篇八

国画展导入,小结这些画在绢、宣纸、帛上的画,是水墨画,他们不同于油画等外国绘画,因而成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1、观察感知,认识国画的工具材料提问:画国画需要哪些工具材料?(毛笔、宣纸)这些与小朋友画画用的材料有什么不同?小结:画国画要用毛笔、水墨、颜料、宣纸,过去没有纸的时候,人在很薄的丝绸上画,这种很薄的丝绸叫“帛”“绢”。

2、重点欣赏,认识国画大师。

(1)展示齐白石、徐悲鸿作品(虾、奔马)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觉得好看吗?小结:国画虽然很少用浓艳的色彩,却照样画出好看的山水房舍、花鸟鱼虫好和人物。

4、尝试作画(1)教师讲解拿毛笔的姿势(2)请个别幼儿尝试一下。

看幼儿用书,继续欣赏国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