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5:22:16 页码:12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优秀13篇)
2023-11-20 15:22:16    小编:ZTFB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的力量。总结需要回顾所学知识和经验,对于巩固学习成果和提高工作能力有很大帮助。总结范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适合的范本。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一

(女)。

1、看着清澈的河水,听着风中,瑟瑟的落叶,我们听见鸟鸣,听见蛙声,我们抚摸青草,感受着河岸旁泥土的芳香,周围一片祥和与宁静,可是突然之间,似乎这些美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注意要读得缓慢、轻松)。

(男)。

2、美丽的地球拥有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女)。

3、有人说------我们不会对地球造成什么不可弥补的破坏然而,事实上。。她已经伤痕累累(突出伤痕累累)。

(男)。

4、这是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前后对比照,若干年后,乞力马扎罗山上,将不再有冰雪。(女)。

(男)。

6、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与温度是有联系的:二氧化碳越多气温越高,因为它会将更多的太阳热量困在地表上,我们来看一组数据:65万年以来二氧化碳从未超过300,可是现在它的值远远超过我们所能统计到的历史水平,不过请各位注意!50年以内,真的!50年以内!曲线还会继续爬升,会超出这个表格。(语气转折)恐怕有人会说:“这又如何?看起来不错嘛。”我再重申一遍,这已经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道德行为。我们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将会逐渐消失!

(女)。

7、地球有两大警钟,一个是北极,说它是警钟,因为北极是世界上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1970年开始冰层的宽度和厚度出现急剧下降40年内减少了40%,目前的两项主要研究表明,未来50到70年内,这里夏季将不再结冰!

(男)。

8、“以格陵兰目前的状况,我们不得不重绘世界地图”

(注意由于ppt数量多,停顿4秒)。

(女)。

9、人们首次发现了淹死的北极熊,它们漂游超过60英里以寻找冰面,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景象。

(男)。

10、2009年12月,一只雄性北极熊叼着一只小北极熊的头部。气候变化已致使一些北极熊同类相残:全球逐渐变暖的气候使北极熊在北极冰区的狩猎场融化,致使北极熊的数量日益减少(女)。

11、地球的另一警钟是南极——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冰层(男)。

12、冰层融化,整个冰架就像一块瑞士奶酪或是白蚁洞一样。

(女)。

13、我们来看这几幅图片,如果格陵兰融化瓦解,或者格陵兰和南极洲西部各融化一半„„将会出现哪些现象。

(男)。

14、美丽的福罗里达州面积将会减少一半;电子工业的传奇硅谷所在地,旧金山淹没前与淹没后的对比;鲜花王国荷兰将不复存在,还有还有!(强调,重读!)我们的首都北京危在旦夕,我们来看看中国最繁华的地方上海,她将面目全非。

(女)。

15、可是世界它们惨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图瓦卢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男)。

(女)。

17、一些令人不堪的传染病也会传播的越来越快!(男)。

18、一些疾病将死灰复燃!

(女)。

19、乘船将会成为我们唯一的交通方式!

(男)20、看到这些我害怕了!心痛了!叹息了!难道我们真能像青蛙一样慢慢烫死才肯罢休吗?(女)。

到时候,声音大些,胆大语气读出来,放开!加油加油!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二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造成了极端的天气现象、海平面上升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影响,也直接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和安全。作为一个人类社会,我们应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全球气候心得体会,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并采取行动。

第一段,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其中的重要性。温室气体的排放、煤炭的燃烧以及森林砍伐等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重。在我的观察中,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我们需要加强全球气候变化教育,以期启发更多人行动起来。

第二段,气温的上升导致了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现象。极端的天气现象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人们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除此之外,气温升高也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造成对岸线的威胁。对此,我们应该关注并采取相应的行动限制气温的上升,以减轻这些影响。

第三段,森林的毁灭会使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一步增加。森林是吸收CO2并转化成氧气的重要生态系统,但由于森林砍伐和土地变迁等原因,全球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常常有人认为,在农业、建设和其他方面可以代替森林,但实际上,这种代替是不可行的。开发替代品将使全球气温上升,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第四段,作为一个全球公民,我们有责任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可以通过每个人自己的力量、环保组织、政府协作等渠道,减少碳排放并促进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能够进行某些小而有益的贡献,如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开车、购买环保产品等。

第五段,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于未来的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抗这个问题。我们要对环境负责,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碳排放,以便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星球和未来的生命。我们需要行动,教育更多人,鼓励他们获得更多的资源与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积极地抵抗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和行动对我们所有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所作所为不仅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还会影响我们的后代和未来的世界。若我们能够合力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就可以为来自地球美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创造更好的未来。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三

老师们、同学们:

学校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绿色环保进入校园是学校文明的重要表现,是师生健康的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此制定如下公约:

1、不乱丢垃圾、乱吐痰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

2、爱惜学习用品,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3、种植花草清新空气,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4、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合理使用能源;

5、提倡生活垃圾分类,废旧物品不乱堆放;

6、学习生活减少噪音污染;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学习绿色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共同创建绿色家园。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四

本节为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本课利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特别注重分析近一两百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利用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找出适应性的对策,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利用图文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其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在于其影响,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涉及当前热点和前沿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全班计划分成四个小组(代表团),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图瓦卢-西非代表团,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2015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为一条线条串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与探讨,使之变得有趣!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资料,能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并能简要说明什么是气候变化、有何特点;

2.通过图表,能简要说明引起近现代气候变化的主要可能原因和温室效应原理;

3.通过生活和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4.通过原因分析,运用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2.提供比较丰实的材料,含国别组本身的材料和共有的材料,供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条件允许,可以为学生提供平板电脑,在里面下载必要的材料)。

3.设置三个探究活动即“大会”议题,分别是:(1)全球气候变化是什么,请各代表团用简报1分钟向民众说明;(2)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是什么,请各代表团从本国国情出发谈谈认识并加以分析;(3)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是什么,请各代表团组内商讨,最后各代表团达成共识,发表“联合宣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并在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行为;

2.树立全球环境观和国际合作的意识。

2.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原理分析。

启发式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资料分析法。

多媒体设备、课件、空白纸、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关资料。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在美丽“剑桥”召开,召开模拟世界气候大会共同学习、探讨《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我是本次大会的主席兼主持人,本次参会的主要有四大代表团,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图瓦卢-西非代表团。接下来,我们开会!

【新课】。

过渡:各代表团的同学们,在气候峰会召开之前,你们需要向本国民众简要普及下什么是全国气候变化、特点和成因?让民众对气候变化基本认识,更多地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来。

各组学生汇报向民众普及的气候变化相关知识。

教师加以总结、整理:(ppt:展示教科书图2.28、2.29、2.30;温室效应)。

补充知识:天气与气候。

板书:

过渡:各代表团的同学,刚才我们已经明确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存在,特别是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了解了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特点及原因。接下来,我们谈到的全球气候变化特指全球变暖。联合会气候大会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直到1992年达成《联合气候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签订《京都议定书》、2009年起草《哥本哈根协议》。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召开世界气候大会,说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已经特别严重,那么对人类活动而言,到底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有哪些呢?那我们现场来看一个微课视频《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的影响》,结合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和地区,说说气候变化的影响。(课内翻转)。

请各代表团同学结合材料学习、讨论、总结,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气候对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的影响。(除任务单问题外,开放式表达,注重学生的生成。)。

教师总结、整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探究活动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是什么?(议题3)。

过渡:通过以上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介绍,可以看出全球变暖长远而巨大的,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就目前而言,不利影响比较突出。联合国气候大会致力于对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协议,来延缓气候变化,减轻气候变化的危害。那么,采取什么措施积极应对呢?也请代表团就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达成共识。

要求:查阅联合国气候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材料,来谈我们应当采取的措施。(思考角度:从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合作、国家和个人等方面入手考虑。)。

各代表团整理表达本代表观点,并于其他代表团合作探究达成“共识”,发布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的“共同宣言”。

教师总结: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如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如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等)。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海岸堤坝等)。

4.政府可以采取政策等手段、发展绿色经济;(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如世界气候大会等)。

6.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

【课堂小结】本次大会各项议题已经完成。通过各代表团的努力向各自国家或地区普及了气候变化的有关知识,加深了民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鼓舞了更多民众参与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来;通过各代表的认真学习和讨论,弄清了一些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并就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达成共识,各代表团一致表示采取措施延缓气候变化,减轻气候变化的危害!

希望同学们放眼国际、胸怀国家,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家园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组织访问敬老院,看望老人,听听当地老人们对气候的感受,并与他们交流所学知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存在)。

2.据专家称,今年冬季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是暖冬,它的成因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吗?(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的影响)。

本课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先学后教、先学后问,共同探讨建构知识系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基础知识学习扎实、课堂高效,充分留时间给学生讨论学习。学生既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又锻炼了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合作精神,又聚焦个人行为,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相互教育、相互影响。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五

在这个全球变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一些不良气候现象的出现,不仅让我们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更是对我们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究竟全球气候的现状是什么,我们能够从全球气候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人类活动迅速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化,地球的气候正在急剧变化。全球平均温度上升,全球降雨量日益增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一系列的极端气象事件,如洪水、旱灾、风暴和海平面上升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不加以控制和治理,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的趋势,将给地球带来加速老化的危机。

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复杂,但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人类过度的能源消耗和极个别国家的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加上极端采挖矿物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因素导致这个进程的加速,为控制变化已经难于上青天。而这些行为也将极大地危及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全球产生持续、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考虑适当的措施,调整生活和能源消耗的方式,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三段:改变人类行为的必要性。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从人类自身出发,减少碳排放和减少能源消耗。这些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增加能效设备的使用,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改变火车和公共交通,进行有控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等等。我们还需要向公众普及知识,并通过合理的教育和法律制度来推动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支持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和行动,这样才能达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四段: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要性。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剧,如果我们不积极地采取行动,就会面临更加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灾难和极端气候事件将不可避免。因此,全球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和使用,加强环境管理,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些都是必须的步骤。

人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仅需要我们积极地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而且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切实的行动。然而,人类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仍面临很大的挑战: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对等、国际合作和国际共识的缺失、企业风险和压力的不确定性、资源匮乏和贫困的问题等等。通过合理的政策制度、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以及加强国际务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并克服全球气候变化。

总而言之,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其中。我们应该从保护环境的观念开始,切实推广环保知识和行动。通过合理的教育和法制度,促进公众保护环境的认识和贡献,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星球。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六

这些人工作的时间到了,工作意味着悬挂在10,000英尺高的悬崖上。在奥地利境内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这些人试图拯救一个历史性的气象站免于天气破坏。

“大约两年前,我们看到了这个裂缝,整个支持结构由5根柱子支撑。而这一根下降了四五毫米。这说明山体移动了。”

100多年来,sonnblick气象台一直记录阿尔卑斯山的气温。

“所以20世纪所有能够观察到的气候变化都是在这里观测到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气温缓慢但是稳步上升。luerasser在sonnblick观测气象数据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

“多项事实表明,气候确实在急剧变化,而且是灾难性的变化。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平均气温上升了1摄氏度以上。”

在这里lue可以进行实时观测。“这是流星数据系统,你可以在这里读取到所有的测量结果。例如,我们可以进行预测,冰川雪线,风温,全球和前空辐射,所有的预测都可以进行。”

但是现在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直接威胁到气象学家居住的地方。由于永久冰冻,sonnblick顶峰一向是聚集成一个整体,但是由于气温升高,永久冰冻融化,气象站的岩石逐渐分裂。

“从1980年我到这里开始,预报结果一般是降雪或者冰雹,但是从前开始,由于气温升高,每年至少有一个月能够预测到降雨。”

“雨水引起裂缝中产生冰冻,重复冰冻和融化,你知道,这样会加大裂缝。”

所以工人们们在山顶向山体钻孔,希望寻找到没有开裂的岩石。他们建造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网络,希望重新把山体连接在一起,或许,只是有可能,保持气象站稳定。

“在这里气候瞬息万变,这就是sonnblick气象站能够比其他观测站观测更好的原因。”

这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高山气象站,位于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从1886年开始收集数据。

数据表明,气候变暖没有任何变缓的迹象,并不只是在sonnblick,而是整个阿尔卑斯山。即使是强有力的高山也承受不了一点点升温。所以,现在,对sonnblick的人们来说,抵抗气候变暖的影响的战争悦来越艰巨。

阿尔卑斯山旅游。

是欧洲中南部大山脉,覆盖了意大利北部边界,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该山系自北非阿特拉斯延伸,穿过南欧和南亚,直到喜马拉雅山脉,从亚热带地中海海岸法国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内瓦湖,然後再向东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维也纳。欧洲许多大河都发源于此,水力资源丰富,为旅游、度假、疗养胜地。阿尔卑斯山的春天——积雪开始融化,百花齐放的草地、山间的清泉成了健行者的天堂,是登山的好去处。夏季——阿尔卑斯山的夏季自6月至9月初,大部分的滑雪胜地都会在10月以及11月开张。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七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渴望美丽的地球,绿色的家园,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逐渐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在我的家乡陆川,一条九州江贯穿县城。听老人说,以前九州江的水清澈见底,河畔的沙滩上还不断地涌出温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夏天,人们还常常到江里游泳。而现在,九州江变成了“排污江”。河水混浊,还夹带着恶臭,各种垃圾漂浮在江面上,温泉大大减少,需要用抽水机才能抽上来,人们再也不敢到江里游泳了。难道这不是人们破坏环境的恶果吗?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好好保护环境、清洁环境、美化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地球,为了人类的将来,也为了让我们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真诚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大开水龙头,提倡用脸盆洗手、洗脸;节约用电,电器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节约用纸,多用手绢、抹布,尽量两面使用纸张。

2、为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

3、为保护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尽量购买使用再生材料制成的、可多次长期使用的商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木筷和餐盒等。

4、减少使用塑料袋,它是白色污染的元凶。

5、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在同等的位置。

6、加强环保的宣传教育,从小培养环保意识,积极投入到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

7、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绿化美化活动。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因为我们为着眼前的发展和获得微小利益,以肆虐的行为,无“度”的获取,使原本已经脆弱的躯体更加脆弱!记住,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八

中国环保局长:

您好!

终于,地球母亲忍无可忍要惩罚我们:让猖獗的沙尘暴蒙住我们的眼睛;恶臭的地沟油使我们大量呕吐;人类伐木后,泥石流大量的从山上冲刷而下,夺走了许多宝贵的生命。其中,也包括5。12汶川大地震,这些都是人类犯错的代价啊!

朋友们,人类永远是最聪明的,我们已经觉悟了,我们已经对“母亲”的伤害深表歉意。泱泱大中国,浩浩礼仪之邦,怎么能落后于世界环保浪潮呢?我倡议:

1、大家行动起来,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少用一次用品。

3、拒绝食用鲨鱼等食品。

4、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5、少用电子产品。

6、将身边的旧电池收集起来再处理。重视环保,从你我做起!你我能力有限,但是你我心无限!

倡议人:江俊毅。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九

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

让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来了解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重点。

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课时。

多媒体教学。

(1)分组,把相互邻近的4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全班共13组左右。

(2)分发卡片,每小组4张卡片(卡片已编号,卡上的问题用纸条封住)。

[师]介绍旅游景点——楼兰故城,播放楼兰故城的位置图。

然后要求各组同学揭开第一张卡片,问题:“用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来描述古代楼兰和现在楼兰的情况,可加以设想?(课前已布置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

[生]各小组相互讨论、想象,把结果写在卡片上,并派代表描述。

[师]根据各代表的描述(5个左右),归纳楼兰故城由昌盛到消亡,继续问:“这是为什么”。

[生]很轻松的回答:这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

得出消亡的原因:气候变化孔雀河干涸罗布泊湖水萎缩楼兰消失。

[师]要求学生揭开第二张卡片,在屏幕上播出卡片上的问题:“全球气候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根据课文分组思考、讨论,把要点记录在卡片上。

[师]播放表格提示。

[师]问题1、通过上面“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曲线图”来说明地质时期气候的变化特点?

2、据考证,美洲北部的印第安人属黄种人,想一想:亚洲的黄种人是怎样进入北美洲的?

[生]思考、作答。

[师]通过世界地图解释。

[生]举一反三,完成上面表格。

自读部分: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师]要求学生揭开第三张卡片,在屏幕上播出卡片上的问题:“古代气候距今时间很长,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当时的气候状况呢?”

[生]兴趣很浓的阅读课文资料,把相关方法写在卡片上。

[师]叫一位同学朗读这篇资料。(加深学生对这四种方法的记忆)。

[师]打开第四张卡片,播放问题: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生]思考、分析,在卡片上写出主要影响。

[师]播出“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图,提问:“挪威雪线变化与中国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有何不同?”

[生]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

[师]用下图解释什么是雪线,然后根据学生的见解归纳:这两条曲线的高低变化在时间上和程度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彼此的变化趋势却非常近似——雪线升高,气候变暖,雪线下降,气候变冷。

[活动]各组同学用自己收集的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资料进行按时间顺序接龙,看哪一组接得最长。

[生]动手做。

[师]根据学生资料,通过分析“古代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类活动的影响”图得出气候变化对人类古文明和经济的影响。

[师]继续介绍印度哈拉帕文化。

南亚次大陆的青铜时代文明。从公元前2350年或更早,到前1750年。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而得名。由于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又称哈拉帕文化。

起源和衰落有人认为该文化起源于西亚;有人认为主要从前哈拉帕文化发展而来,在发展中受到西亚的影响。后一种说法较为流行。其创造者,一般认为是达罗毗荼人。

印度河文明中心地区约从公元前1800年开始衰落。衰落的原因,较通行的说法是外族的大规模入侵。另一个较有力的说法,是由公元前1700年左右发生的地震和由地震引起的水灾所造成。

[案例研究]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

[生]很有兴趣地研究并回答:迁移方向是自北向南,说明了我国气候从暖湿到冷干的变化。

[师]从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得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课测评1、简述研究古代气候的几种方法。

2、简述自人类诞生以来的气候变化。

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全球变暖对我国农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十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本条标准时,不必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3)利用网络表达、交流在“全球气候变化”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纬度(热带、温带、极地)气候变化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建立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网页,内容包括:资料区;问题讨论区;成果展示区和信息交流区。

资料区:

(2)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

说明:学生分小组将收集资料并及时整理后放在网页上。

问题讨论区:

(2)如何预防和适应近现代气候变暖的形势。

成果展示区:

(1)分小组将收集的资料放在资料区。

(2)可将收集到的资料(资料区及讨论区的内容)通过讨论后制作成图表、小论文、谩画、演示文稿、动画等。

说明:学生分小组选择制作其中一种作品。

信息交流区:将收集到的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其他内容在本区交流。

说明:学生分小组将收集气候资料过程中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其他资料如气象日等放在本区作交流,作为知识的扩展。

上面制作网页是在课前完成,并作为本章开放性考查内容,作品可在课后作修改。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十一

“白云朵朵,绿草如茵。”这不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吗?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活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球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文明。

其实,说起生态文明,说起我以前的做法,我深感愧疚。

以前,我总以为生态文明离我很遥远,所以乱扔垃圾,浪费资源这种事我是经常干,虽然别人多次告诫我,要保护生态环境,可我却总是满不在乎。让我印象最深,也是让我最惭愧地要数那一次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天空还飘起了小雪。可偏偏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我做值日。这么冷的天谁不想早点儿回家?于是我们着急慌忙地做完了室内的值日,最后只剩下垃圾没倒。可谁想在这么冷的天去倒垃圾呀!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我估计我们就是那“三个和尚”了。几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大眼瞪着小眼,瞪了半天,组长才发话:“这垃圾总得有人倒,可你们都不愿意,我看不如这样吧!采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谁去倒。”说罢,从桌子上拿起几张废纸,又拿了一根笔,涂涂画画一阵后,她将纸条递给了我们。我顺手拿了一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它。可偏偏、偏偏我抽中了。无奈,我只得去倒了。我用脚踩了踩装得满满的垃圾,提着它下了楼。

不料,刚一下楼,一阵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雪向我刮来。我连忙闭上眼睛,待风刮完后,我觉得垃圾好像轻了许多。紧接着,我眼前就飘过了几团白色的东西。遭了,垃圾被吹飞了,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人,算了!不管了,倒了垃圾好回家。可正当我走时,我却听到了一个声音:“姐姐,不要走,纸已经不‘飞’了,快把它捡起来好吗?”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刚入学的小女孩,正在望着我。我刚想去捡,可转念一想:不行,如果被人看见了,多丢人!小女孩看我不动,就自己捡了起来,我看着小女孩,心想:人家才是一个刚入学的,就这么知道环保,可我呢?都一个中学生了,真是自愧不如啊!想到这儿,我与小女孩一起捡起了垃圾。这次虽然回家晚了,可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自那以后,我再也不做对生态环境不好的事情了,每当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我会主动上前制止。因为我知道,生态环境是否文明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是的,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也无法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但我们要从小培养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不浪费资源,节约每一滴水,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在学习上少用或不用木制铅笔,学会废物利用,提倡低碳生活……。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也能为生态文明贡献不小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吧!让天空增添一抹蓝,森林增添一抹绿。我呼吁: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文档为doc格式。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十二

一个区域气候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太阳辐射是影响区域气候形成的常见因子,因此气候在地球表面基本呈地带性分布.但是地球局部一些地方由于受到地形起伏、洋流和海陆分布、风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的分布又具有非地带性的表现,使全球的气候分布复杂多样.

作者:陈强查良松作者单位:陈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41003;安徽省芜湖市郎溪中学,242100)。

查良松(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41003)。

刊名:地理教育英文刊名:educationofgeography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全球气候协议书通用篇十三

小区居民们:

你们好!

我是新哲商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以往的社会活动都是“大手牵小手”,这次可不一样,可是“小手牵大手”了,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小区的环境搞得更好。

东西一压,垃圾袋破额,风一吹,把垃圾吹走,导致路上都是。为了让小区居住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我想起初几个建议:

一、希望小区居民不把垃圾随便乱放。

二、请小区里的各个保安加强管理,如果有把垃圾随便放的话,可以罚款,一定要在垃圾桶旁人们容易看到的地方贴或放个告示牌。

以上就是我给小区的各个居民提出的建议,希望能被采纳。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