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mit开源协议书 mit协议的风险(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1:47:56 页码:13
mit开源协议书 mit协议的风险(6篇)
2023-01-11 01:47:56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mit开源协议书一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背景(课题涉及到的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逆向工程也称反求工程或反向工程,是根据已存在的产品或零件原型构造产品或零件的工程设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产品进行剖析、理解和改进,是对已有设计的再设计。

从广义讲,逆向工程可分以下三类:

(1)实物逆向:它是在已有产品实物的条件下,通过测绘和分折,从而再创造;其中包括功能逆向、性能逆向、方案、结构、材质等多方面的逆向。实物逆向的对象可以是整机、零部件和组件。

(2)软件逆向:产品样本、技术文件、设计书、使用说明书、图纸、有关规范和标准、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手册等均称为技术软件。软件逆向有三类:既有实物,又有全套技术软件;只有实物而无技术软件;没有实物,仅有全套或部分技术软件。

(3)影像逆向:设计者既无产品实物,也无技术软件,仅有产品的图片、广告介绍或参观后的印象等,设计者要通过这些影像资料去构思、设计产品,该种逆向称为影像逆向。

目前,国内外有关逆向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何形状的逆向,即重建产品实物的cad,称为“实物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的数据测量技术是通过特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获取产品表面离散点的几何坐标数据,将产品的几何形状数字化。

现有的数据采集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1)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使用基于力的击发原理的触发式数据采集和连续式扫描数据采集、磁场法、超声波法。

(2)非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非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运用光学原理进行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激光三角形法、激光测距法、结构光法以及图像分析法等。

逆向工程的数据处理技术是逆向工程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决定了后续cad模型重建过程能否方便、准确地进行。根据测量点的数量,测量数据可以分为一般数据点和海量数据点;根据测量数据的规整性,测量数据又可以分为散乱数据点和规矩数据点;不同的测量系统所得到的测量数据的格式是不一致的,且几乎所有的测量方式和测量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在利用测量数据进行cad重建前必须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数据格式的转化、多视点云的拼合、点云过滤、数据精简和点云分块等。

逆向模型重建技术在整个逆向工程中,产品的三位几何模型cad重建是zui关键、zui复杂的环节。

目前使用的造型方法主要有:

(1)曲线拟合造型:用一个多项式的函数通过插值去逼近原始的数据,zui终得到足够光滑的曲面。

(2)曲面片直接拟合造型该方法直接对测量数据点进行曲面片拟合,获得曲面片经过过渡、混合、连接形成zui终的曲面模型。

(3)点数据网格化网络化实体模型通常是将数据点连接成三角面片,形成多面体实体模型。

2、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技术已成为产品设计人员进行研究开发的重要工具,其中的三维造型技术已被制造业广泛应用于产品及模具设计、方案评审、自动化加工制造及管理维护各个方面。在实际开发制造过程中,设计人员接收的技术资料可能是各种数据类型的三维模型,但很多时候,却是从上游厂家得到产品的实物模型。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将这些实物信息转化为cad模型,这就应用到了逆向工程技术(reverse engineering)。

逆向工程技术与传统的正向设计存在很大差别。而逆向工程则是从产品原型出发,进而获取产品的三维数字模型,使得能够进一步利用cad/ace/cam以及cims等先进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不同之处在于设计的起点不同,相应的设计自由度和设计要求也不相同。一般来说,产品逆向工程包括形状反求、工艺反求和材料反求等几个方面,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新零件的设计,主要用于产品的改型或彷型设计。

(2)已有零件的复制,再现原产品的设计意图。

(3)损坏或磨损零件的还原。

(4)数字化模型的检测,例如检验产品的变形分析、焊接质量等,以及进行模型的比较。

逆向工程技术为快速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它已经成为制造业信息传递的重要而简洁途径之一。

二、本课题的文献综述

1、逆向工程

1980年始欧美国家许多学校及工业界开始注意逆向工程这块领域。1990年初期包括中国台湾在内,各国学术界团队大量投入逆向工程的研究并发表成果。 逆向工程的硬件zui早是运用仿制加工设备,制作出来的成品品质粗糙。后来有接触式扫瞄设备,运用探针接触工件取得产品外型。再来进一步开发非接触式设备,运用照相或激光技术,计算光线反射回来的时间取得距离。

逆向工程软件部分品牌包括surfacer(imageware)、icem、copycad、rapid form等。逆向软件的演进约略可区分为三个阶段。十一年前在逆向工程上,只能运用catia等cad/cam高阶曲面系统。市场后来发展出两套主流产品约在七、八年前技术成熟,广为业界引用。到zui近四年来,发展出不同以往的逆向工程数学逻辑运算,速度快。

目前,逆向工程,逆向工程的应用已从单纯的技巧性手工操作,发展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测量设备,进行设计、分析、制造等活动,如获取修模后的模具形状、分析实物模型、基于现有产品的创新设计、快速仿形制造等。软件的逆向工程是分析程序,力图在比源代码更高抽象层次上建立程序的表示过程,逆向工程是设计的恢复过程。逆向工程工具可以从已存在的程序中抽取数据结构、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信息。

2、三维造型:

三维造型: cad的三维造型有三种层次的建立方法,即线框、曲面和实体,也就是分别对应于用一维的线,二维的面和三维的体来构造形体。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的立体的、有光的、有色的生动画面,虚拟逼真地表达大脑中的产品设计效果,比传统的二维设计更符合人的思维习惯与视觉习惯。三维造型技术从zui初的三维cad已发展到目前专用的基于特征造型的三维软件,常用软件有ug、solidworks、solidedge、mdt、pro/e、3ds max等。

3、快速成型:

快速成型(rp)技术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是为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服务的一项关键共性技术, 对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自该技术问世以来,已经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由此产生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

rp技术是在现代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发展起来的。不同种类的快速成型系统因所用成形材料不同,成形原理和系统特点也各有不同。但是,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 类似于数学上的积分过程。形象地讲,快速成形系统就像是一台"立体打印机"。

参考文献:

[1] 陈雪芳,孙村华主编.逆向成型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2] 陈志杨.逆向工程技术——应用及软件【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xx(7)

[3] 金涛,童水光主编.逆向工程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4] 张伟泽.虚拟制造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75-90

[5]夏德伟, nx 4.0中文版机械设计典型范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xx:25-64

[6]安杰,后处理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30-80

[7]赵彦玲,王从军等.逆向工程三维点云数据后处理与模型的重建【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33(5):32-37

[8]王秀峰,罗宏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26.43

[9]weiyin ma and peiren he. b-spline surface local updating with unorganized er-aided design,30(11),pp 853-862,1998

[10]ming-chih huang and ching- chih pre-processing of data points for

curve fitting in reverse engineering【j】.int j adv manuf technol(20xx)16,635-642

[11] rial pneumatic york.1986,56-78

[12]盛忠起,蔡光起.逆向工程及曲面重置技术【j】.机械设计与制造,20xx,28(4):35-38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本课题是逆向工程在鼠标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本设计选用ug软件根据鼠标的点云数据进行鼠标的模型重建并用fdm对其进行快速成型加工的过程,在根据点云逆向设计中,结合设计需要进行了必要的正向设计修正,以得到理想的设计结果。

设计内容贯彻数据采集、数据项预处理、文件读取、边界提取、曲面重构、实体生成、stl模型重构、快速成型机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并对建模过程及stl文件处理做了系统的论述。选用ug nx4.0软件的unigraphics cad/cam/cae系统提供了一个基于过程的产品设计环境,使产品开发从设计到加工真正实现了数据的无缝集成,从而优化了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由insight软件进行的数据切片处理可直接传送快速成型机,无需进行其他处理。

四、研究方案的具体设计

1、实体三维数据的获得——扫描;

2、点云处理;

3、曲面重构;

4、实体建模:

(1)模型分析

(2)曲面造型

(3)实体外形修改

(4)各部件建模

(5)部件的装配与干涉检验

5、基于insight快速成型切片的数据处理;

6、快速成型加工操作。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1-2周

调研、查阅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3-7周 进行鼠标模型点数据的采集和模型的初步构建

8周

中期检查与整改

9-13周

在初步构建的鼠标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完成快速成型加工,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14-15周 打印、装订、评阅、答辩资格审查

16周 毕业答辩

2023年mit开源协议书二

护患沟通方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包括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相关概念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传递和反馈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护患沟通:就是护士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护理工作:是以维护和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服务的工作。

研究背景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行,人性化的的护患沟通制度成为护理工作的一 项重要内容。国内有资料表明,99.45%的患者希望护理人员与其进行交流沟通,然而88.30%临床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对沟通目的内容方法等也知之甚少。颜霞等[1],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有研究发现,77.78%的患者希望每天与护士交谈1次。这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患者的价值观念﹑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患矛盾日趋

趋突出,加剧,护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2],这种现象众所周知,有目共睹,这不仅使患者(家属)感到不满意,也严重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阻碍医学进一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走进患者,走进他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沟通,沟通既可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与亲密[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微乎甚微。

因此,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护患沟通的目的

目前,我国护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热点和难点[4].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微乎其微,许多纠纷发生与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20xx年1月~20xx年1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进行了多项选择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医患沟通不畅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98.4%,在“医院内部因素”选项中,选择“由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纠纷的占49.5%[5].由此可见,加强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是国内外共同的目的。

2 人员配备:

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护理人力不够时,护理人员对于基本的治疗和护理,都需要一种高节奏工作流程才能完成,没有时间与病人进行充分交流、沟通。目前,我国护士队伍严重缺编,供不应求,皮

平均千人护士比例为1,而世界大多数国家千人护士比例为5以上,世界大多数国家,一个医生配2~3名护士,而我国医护比例为1∶0.6[6]1.而在爱尔兰,每个病区内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为(1.0~1.5)∶1,在icu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为(3~4)∶1.护士由注册护士、执照护士及护士助理组成,遇有紧急情况则需要调动流动护士,这一部分护士主要来自于中介机构[7].我国护理人员缺乏的现状,导致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病人进行沟通。3知识系统

有调查显示[8]:护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沟通知识缺乏占45%,专业知识缺乏占30%,病人方面占25%.同时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听懂方言的能力,也是导致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护士长排班,必须考虑各民族的护士混排上班,即每一个班总有华人护士、印度护士、马来西亚护士上班,其目的就是满足各民族病人与护士交流的语言需要。有些发达国家在医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入“角色训练”,加强沟通能力[9].由于目前我国护士缺乏完善的疾病知识、护理伦理、心理及其他相关的理论知识,使沟通无法有效地进行。

3护患沟通的目标

在我国,病人被动的依从医生和护士的决策,医护人员对病人也仅限于基本的治疗和护理,与病人沟通时仅限于满足医学需求的医学交流,较少考虑其心理和社会、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在国外,护士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运用护理程序系统地护理病人,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方面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帮助病人最大程度

地达到生理与心理、社会的平衡和适应;护士的角色已不仅是病人的照顾者,更是病人的教育者、咨询者和健康管理者;病人有权参与对其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决策等。

综上所述,我国的护患沟通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护患沟通方式比较陈旧,忽略了患者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护患沟通研究的现状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护患沟通方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减少医疗纠纷,培养全面的护理人才。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关系的作用,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2 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无言服务”的旧护理模式,重新认识临床护士的责任,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符合病人的心理,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识和对护患沟通的需求

3 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依据。

4 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评价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

研究内容

1研究护患沟通的方式并对其做出筛选

2护患沟通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3护患沟通流程与护患纠纷的关系

4护患沟通方式在临床的试验并对其检测﹑筛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护患沟通方式的确立

2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工作中的试验

3收集患者对护患关系方式应用的态度

(二)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回顾法:使用internet、cbm数据库和medline光盘检索国内外关于护患沟通方式的资料

2理论分析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前人的经验,初步确立护患沟通的新方式

3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写问卷内容在汾阳医院对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问答,并收回。

问卷内容:

a.入院前沟通,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b.常规沟通,护理人员一周进行几次

c.术前沟通,患者的心理情况

d.术后沟通,患者的反应

4调查表法:调查表中使用护患沟通方式沟通的病人与满意度的关系的相关数据,护患沟通方式沟通的患者与护患纠纷的关系的相关数据

5统计法:利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计算其相关系数

技术路线

可行性分析

(1)国内外护患关系的研究和大量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线资料

(2)护患沟通技巧发展的研究,以及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 为本研究提 供了重要的依据

(3)汾阳医院的问卷调查可以为促进本研究的实施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综合分析国内外护患沟通现状,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收集最新的资料,结合前人的工作经验和借鉴外国的护患沟通模式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护患沟通方式,并进行实证研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套新的有效的护患沟通模式。

研究计划及预测进展

查阅文献

撰写综述及开题报告

问卷调查及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20xx.3-20xx.4 撰写论文

预期研究成果

1.建立新的护患沟通方式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应用

2.提交科研论文2~3篇,并按时完成学位论文

与本课题有关的,前期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1 已查阅了大量的文献

2归纳分析了国内外护患沟通方式及内容

3已与汾阳医院做好了沟通并同意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

4 预调查问卷已形成

5会用基本方法进行统计

[1] 吴玉霞,张士化,吴宏霞,等。从护理管理上防范护患纠纷[j].实用护理杂志,20xx,9:74.

[2] 卢仲毅。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必要性[j].重庆医学,20xx,3(4):385386.

[3] 赵长云,范宇莹。谈非语言性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xx,18(6):73

[4] 张秀云,王庆珍。 参照法律法规实施护理管理[j]. 护理学杂志,20xx, 15(9): 551.

[5] 李承水,安秀玲, 马素贞。 加强护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的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xx,11(1): 7576.

[6] 黄人健。 温故知新--展望20xx年的护理事业[j].中华护理杂志, 20xx, 42(1): 5.

[7] 吴爱丽, 车爱红。 爱尔兰医院护理见闻[j]. 护理研究,20xx, 21(1): 89.

[8] 胡国萍。 护理人员护患沟通方法调查及对策[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xx, 17: 238239.

[9] debra nestel and tanya tierney, roleplay for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about communication: guidelines for maximising benefits [j]. bmc med educ, 20xx,7: 3.

2023年mit开源协议书三

1 引言

在 internet 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了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 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 internet 应用上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 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倍受人们重视。 该设计正是互联网与社会生活之间紧密关系的体现。万峻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十多年以来, 网站不够完善,至今未开发招聘信息发布、客户留言管理这两大块功能。该设计完善了公司原有的 网站功能,可展示公司简介、公司业务、新闻动态、解决方案、成功案例、招聘信息、客户留言、 管理员工作等系列内容的介绍。其它公司可以通过公司简介、公司业务、新闻动态、解决方案、成 功案例等了解公司的实力,寻求合信意向和合作机会;应聘者可以通过招聘信息及时了解公司对人 才的需求,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工作的选择;用户可以利用客户留言经济而又快捷地与其它用户及公 司负责人交流、沟通,了解各自的意向和需求以及为公司积极地提供合理化建议。

2 系统分析

2.1 用户需求分析

要建设一个公司网站,不仅仅是实现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满足公司意向和各类用户的需求, 通过悉心的听取公司领导的建议以及对公司全体员工、各企业和找工作的群体等的调查,将这些意 见和建议归结为以下分析:首先,考虑到这个网站的建立是为了方便大多数用户,要求网站的内容

尽量全面,所以设计本网站首页时尽量就将公司的亮点体现出来;其次,考虑到面对的用户是大多 数企业和应聘者,就要求网站要做的新颖,能吸他们的目光;zui后,本网站要接受用户的提问、交 留及意见,所以设计过程中特意设计了“客户留言”这一栏,达到公司和用户的互动,体现网站的 整体效果。

2.2 2.2 本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本系统应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需求 公司简介:介绍公司的成立时间、规模、机构设置等。 公司业务:介绍公司目前所做的业务以及发展中的业务。 新闻动态:发布zui近新闻,主要是公司的业务拓展方面、公司zui近取得的成就,公司整体的发 展方向等。 解决方案:对各行业,各类问题做出先进的解决方案。 成功案例:对外展示公司做过的成功项目,从而展示公司的先进技术和实力。 招聘信息:介绍公司目前缺乏的人才,空缺的岗位。 客户留言:客户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客户与客户之间,客户和公司管理员之间 进行互相交流。 管理员工作:招聘信息的发布;公司业务、新闻动态、解决方案、成功案例,这几部分的发布、 修改、删除;留言及回复里部分内容的删除,对这些内容进行管理。

2.3 2.3 可行性分析

(1) 技术性可行性 就目前的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来看,对于中、小型数据库系统, 与 sql server 20xx 的结合使用更有利于数据库将来的扩展 。它们为用户提供了操作方便、简单的友好用户界面和强 大的数据库操作功能和简洁明了的数据库接口,适合于目前普遍的微机上使用。 sql server 20xx 是一个用来进行数据管理与数据设计实现的工具。在 sql server 20xx 中,用 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需要,创建一个包含有各种数据信息的数据库,并且在该数据库中保存各种 所需的数据 。 是统一的 web 应用程序平台,它提供了为建立和部署企业级 web 应用程序所必需 的服务,完全基于模块与组件,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与可定制性,提供给 web 开发人员更好的灵活 性, 有效缩短了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周期,为能够面向任何浏览器或设备的更安全的、更强的可 升级性和更稳定的应用程序提供了新的编程模型和基础结构。

visual studio 20xx 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引入了 250 多个新特性,整合了对象、关系型数据、xml 的访问方式语言更加简洁, 其中设计器中可以实时反映变更,xaml 中智能感知功能可以提高开发 效率。同时 visual studio 20xx 支持项目模板、调试器和部署程序。它可以高效开发 web 应用, 集 成了 ajax 1.0,包含 ajax 项目模板,它还可以高效开发 office 应用和 mobile 应用。

(2) 操作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了人机交互界面, 操作简便, 易于使用。 快速开发、 调试和数据转换。 sql server 20xx 带有交互式调节和调试查询、从任何数据源快速移动和转化数据 、以及按 transact-sql 方式定义 和使用函数等功能。可以从任意 visual studio 工具以可视化方式设计和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 。

使用 sql server 20xx,可以很容易地在企业资源旁边集中管理数据库。可以在保持联机的同时 轻松地在计算机间或实例间移动和复制数据库

3 系统设计

3.1 网站总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该网站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模块: ◇权限的设置 该网站的后台数据库的维护只有管理员有访问权限。管理员可以登录到后台实现对数据库中数 据的修改。 ◇客户留言管理 该部分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及反馈的平台,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需求写在这部分里面,其它 用户及管理员可以通过回复留言达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管理员之间的交流。同时,管理员可以根 据需要查看和删除某些留言及回复。 ◇信息的更新 由于这个网站主要是方便用户浏览zui新的信息动态,所以在每个页面的设置中,将zui新信息设 置到首条,主要体现在新闻动态、公司业务、解决方案、成功案例里。 ◇信息的编辑 这部分主要体现在招聘信息里,是通过后台实现的,主要是对数据库里面记录的添加、删除、 修改, 从后台直接将zui新的数据添加到招聘信息栏的数据库里, 在前台的招聘信息里就会得到更新, 显示zui新内容。

3.2 网站总体功能模块图 3.2 网站 总体功能模块图

根据网站总体设计,本网站的设计主要由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构成。前台设计主要功能是提供 给用户一个直观、明了的信息浏览页面,后台主要实现信息的管理。总体功能模块图如图 1 所示: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网站

前台

后台

公 首 页 司 简 介

公 司 业 务

新 闻 动 态

解 决 方 案

成 功 案 例

招 聘 信 息

客 户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信 息 查 询

信 息 添 加

信 息 修 改

信 息 删 除

网站整体功能模块图

3.3 数据库分析 3.3 数据库 分析 本网站主要涉及到的 3.3.1 本网站主要涉及到 的 若干个实体在这里建了 5 张表,具体如下:

管理员信息列表(wj_user 表) :{用户编号,用户名,密码,昵称,联系电话} 用于记录管理员用户信息,其中用户编号为主键,作为标识。 新闻列表(wj_article 表) :{文章编号,标题,创建日期索引列查询块,作者,来源,内容, 栏目分类 id} 用于记录公司业务、新闻动态、解决方案、成功案例里的内容,因为这四页都是动态的,模式 相同,所以可以放在一张表中。其中文章编号为主键,作为标识。用 atype(栏目分类 id)区 别放入的是哪一类内容。atype1 对应公司业务,atype2 对应动态新闻,atype3 对应解决方案, atype4 对应成功案例。 留言信息表(wj_mess 表) :{留言人编号,留言人姓名,标题,时间,内容} 用于记录留言人及留言内容等信息,其中留言人编号为主键,作为标识。 单篇固定文章表(wj_news 表) :{单篇文章编号,标题,内容} 用于记录公司简介、招聘信息、页面底部里的内容,因为这三项是静态的,直接在编辑框里对 内容进行修改、删除,模式相同,所以可以放在一张表里。其中单篇文章编号为主键,作为标 识。 留言回复表(wj_mess2 表) :{回复人编号,回复人姓名,日期,内容,留言外键(确定回复 是属于哪条留言的) } 其中回复人编号为主键,作为标识。之所以不可以和留言表合在一块,是因为一条留言可 以有多条回复,不能放在一张表中。在留言回复表中用留言外键(mid)对应着留言信息表留言人 编号(mid) ,这样,可以记录一条回复是为哪一条留言所回复的。

3.3.2 各实体的物理结构

(1) 管理员信息表如表 1 所示: 表 1 管理员信息表(wj_user 表) 列名 uid username passwd nickname tele 数据类型(精度范 围) int(4) varchar(20) varchar(20) nvarchar(10) varchar(20) 空/非 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允许空 允许空 主键 用户编号 用户名 密码 昵称 联系电话 约束条件 备注

(2) 新闻列表如表 2 所示: (3) 留言信息表如表 3 所示: (4) 单篇固定文章表如表 4 所示: (5) 留言回复表如表 5 所示:

表 2 新闻列表(wj_article 表) 列名 aid atitle adata aauth asource abody atype 数据类型(精度范 围) int(4) nvarchar(50) nvarchar(30) nvarchar(20) nvarchar(50) ntext(16) int(4) 空/非 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允许空 允许空 非空 非空 主键 文章编号 标题 创建日期索 引列查询块 作者 来源 内容 栏目分类 id 约束条件 备注

表 3 留言信息表(wj_mess 表) 列名 mid username mtitle mdata mbody 数据类型(精度范 围) int(4) varchar(20) nvarchar (50) varchar (30) ntext(16) 空/非 空 非空 非空 允许空 非空 非空 主键 留言人编号 留言人姓名 标题 时间 内容 约束条件 备注

表 4 单篇固定文章表(wj_news 表) 列名 nid ntitle nbody 数据类型(精度范 围) int(4) nvarchar(50) ntext(16) 空/非 空 非空 允许空 允许空 主键 单篇文章编号 标题 内容 约束条件 备注

表 5 留言回复表(wj_mess2 表) 列名 mid2 username mdata2 mbody2 mid 数据类型(精度范 围) int(4) varchar(20) varchar(30) ntext(16) int(4) 空/非 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非空 主键 回复人编号 回复人姓名 日期 内容 留言外键 约束条件 备注

4 系统实施

4.1 4.1 运行要求的硬件配置

◆ 内存:512mb 以上。 ◆ 硬盘:20g 以上硬盘空间。 ◆ 系统的运行分辨率为 1024×768。

4.2 4.2 运行要求的软件配置

◆ 操作系统:windows 20xx 以上 ◆ 服务器:iis 5.0 以上 ◆ 数据库系统: microsoft ◆ 浏览器:ie 6.0 以上 sql server 20xx 以上

4.3 4.3 主要功能实现 前台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4.3.1 前台 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1)主界面,如图 2 所示: 用户直接点开网站就可以进入到主界面,即网站首页。在页面上方有公司简介、公司业务、新 闻动态、解决方案、成功案例、招聘信息、客户留言这几大块,分别点击各个按钮可进入相应的分 页。在左下方为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解决方案是为同行业的疑难问题提出合理的方案,成功案例 是公司有突破性成就的案例,这两部分做为公司的核心,所以放在首页。右下方为新闻动态和公司 业务,方便用户及时了解公司动态和zui近新增的业务。

图 2 网站首页 (2)公司简介页面,如图 3 所示: 点击公司简介按钮即进入公司简介页面,该页面主要介绍公司的成立时间、规模、注册资金、 机构设置等内容,帮助用户了解公司。

图 3 公司简介页面图 (3)公司业务页面,如图 4 所示: 点击公司业务按钮即进入公司业务页面, 该页面主要介绍公司目前所做的业务以及发展中的业 务。其中所列出的所有业务按时间降序排列,前面的为zui近新增的业务,方便用户浏览。 在该页面点击解决方案按钮即进入解决方案页面,是对各行业,各类疑难问题作出合理性的解 答。 在该页面点击成功案例按钮即进入成功案例页面, 对外展示公司做过的成功项目, 从而展示公司 的先进技术和实力。

图 4 公司业务页面图

(4)新闻动态页面,如图 5 所示: 点击新闻动态按钮即进入新闻动态页面,在本页面发布zui近新闻,主要是公司的业务拓展方 面、公司zui近取得的成就,公司整体的发展方向等。其中所列出的所有新闻按时间降序排列,前 面的为zui近的新闻。

图 5 新闻动态页面图

(5)招聘信息页面,如图6所示: 点击招聘信息按钮即进入招聘信息页面,该页面主要介绍公司目前缺乏的人才、空缺的岗位、每 个岗位需要的人数、对应聘者的要求、公司人事部的联系方式、联系人、应聘的具体流程等。

图 6 招聘信息页面图 (6)客户留言页面,如图7所示: 点击客户留言按钮即进入客户留言页面, 客户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客户与客户之

间,客户和公司管理员之间进行互相交流。 如果用户想要留言可以分别在图7中留言人、标题、内容后面的框中写入内容,然后点击留言按 钮进行留言。 而管理员对留言板的管理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里的客户留言管理, 从而实现对留言的 管理。

图7 客户留言页面图

后台管理功能介绍 4.3.2 后台 管理功能介绍

后台界面的设计主要利用了一个框架页,在设计好框架页后,其它页面只要修改每个里面的内 容即可。 框架页是一个主页面承载若干个子页面,页面间相对独立,而且互相之间也可以操作,比如父页 面刷新子页面等等,它可以实现单独页面刷新,我们看起来就是整个页面的部分刷新,这样就减轻了 服务器的计算量,降低了服务器负担。 其具体设计如下: (1)管理员登录页面,如图 8 所示: 这个界面主要是用于管理员登录到后台的主要界面,它的权限仅仅局限于管理员,此模块主要 运用 技术和 c#语言实现,并且利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xx 作为数据库,管理员只需 在主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登录到后台系统。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存放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xx 数据库当中,当管理员在登录窗口(如图 8 所示)中正确的输入“用户名”和“密 码”时就会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窗口界面

图8 管理员登录页面

(2)后台管理系统窗口界面,如图 9 所示:

图9

后台管理系统窗口界面

在这里,我有针对性的设置了一个查询控件,用于公司业务、新闻动态、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 里。在数据多的情况下,快速的找到所需要的数据,以方便管理员做出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3)在后台管理系统窗口界面中点击公司简介按钮即进入公司简介管理页面,如图 10 所示: 描述后面的框是对公司简介的编辑,单击保存,在前台的公司简介中就可以看到相应的内容。 在此面页中点击招聘信息按钮就进入招聘信息管理页面,在描述后面的框中对招聘信息进行添加、 修改、删除等操作,在前台的招聘信息里就得到即时的更新。

图 10 公司简介页面 (4)在后台管理系统窗口界面中点击页面底部按钮即进入页面底部管理页面,如图 11 所示:

图 11 页面底部页面 在描述后面的框里就可以直接对页面底部内容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从而在前台的每 个页面的底部都得到相应的更新。 (5)在后台管理系统窗口界面中点击公司业务按钮即进入公司业务管理页面,如图 12 所示:

图 12 公司业务页面 在查找前面的方框中输入标题里的部分内容,点击查找,就可以快快速找出相应的那一条;点 击添加按钮,就可以添加一条新的记录;选中要删除的记录,点击删除,则删除了相应的记录;在 每一条记录后面点击编辑按钮,可以对已有记录进行修改。 在此页面中点击新闻动态、解决方案、成功案例分别进入相应的管理页面,同理进行以上的操 作。 (6)在后台管理系统窗口界面中点击客户留言按钮即进入客户留言管理页面,如图 13 所示:

图 13 客户留言管理页面 在此页面里,选中某条留言,点击删除,可以对这条留言信息进行删除;点击某条留言后面的 查看回复,可以看到这条留言的回复内容,并且可以对回复信息进行删除。 (7)在后台管理系统窗口界面中点击用户管理按钮即进入用户管理页面,如图 14 所示: 在此页面里, 可以对后台的管理员用户进行管理, 添加和新的管理员用户和删除已有的管理员 用户。

图 14 用户管理页面 (8)在后台管理系统窗口界面中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即进入修改密码页面,如图 15 所示:

图 15 修改密码页面 在此页面里,每个管理员用户可以输入原密码、新密码,点击修改来修改自己的密码。

4.4 系统测试

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及相应的调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

4.4.1 测试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20xx 以上; 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xx 以上。 服务器:iis 5.0 以上。

4.4.2 模块测试

测试本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子功能,把每个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来测试。保证每个模块作为 一个单独的单元能正确运行。在测试中发现编码和详细设计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如在测试客户留 言管理时,没有输入留言人姓名,就会留言不成功,出现请输入留言人姓名这样的信息。

4.4.3 子系统测试

子系统测试是把经过模块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以一个子系统来测试。模块相互间的协调和 通性是这个测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此,这个步骤着重测试模块的接口。

4.4.4 4.4.4 系统测试实施

系统测试是把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发现设计 和编码的错误,还能验证系统是否能提供需求分析中指定的功能。在这个步骤中发现设计中的错误 和需求分析中的错误。 对输入错误的,能进行排错,如在管理员登录页面中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错误,则在下方出现 “您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错误”的提示。数据库中的的已有数据可以进行修改、删除,数据具有可 维护性。

5 结语

通过几个月的设计,我才明白怎样将学校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怎样在一个真正的客户面 前展示自己的理论知识,更让我感受至深的是不论作什么都需要合作和别人的帮忙,一个人的力量 是微不足道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遇到很多问题,查阅了很多书籍,并且有很多疑难问题是在 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另外,通过这次设计,我才明白,如何真正将学校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 践中是一个大学生迈入社会zui重要的一部。尽管这次设计已经初步完成了客户的需求,但是不论从 界面还是整体功能的实现上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这也将是我后期的工作的 重点。

感谢

感谢这么多天马联辉、靳燕老师的精心辅导和悉心批改,无论是设计的功能实现还是论文的内 容格式,辅导老师都认真检查,真心的感谢他们和各位系领导对我的关心,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上我 将继续努力,将我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江广顺.2.0+sql server 网络应用开发详解[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2] server 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3] 陈冠军.2.0 企业级项目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4] 陆锡聪.基于 web 的学位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0(2) [5] 架构的 web 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xx [6] 张立科,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7] 技术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xx [8] 戴婉荣, server 数据同步机制的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5(19) [9] 龙马工作室.+sql server 网络开发实例精讲[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10] server 20xx 数据库应用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design development of the wan jun software development company’s web site

abstract the internet has developed very rapidly has become the rapid access to publish

disseminate infmation. it is an imptant channels f people to wk life plays an imptant role. therefe, the web site’s construction in the internet application's position is clearly evident, it has become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institutions infmation construction, are an imptant part of the value. this web site is developed based on sql server 20xx database by using 2.0,c# infmation publish platfm is developed using .the infmation is sted in database can be refreshed by inputing new infmation in background infmation management module. the web site’s interface design is very simple, users can operate it very whole web site is devided into the feground background infmation management can browse web contents, other users f infmation exchange,using the background management module can classify, add,modify delete the infmation. keywds infmation publish visits’book management c#

2023年mit开源协议书四

:基于android微博整合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微博(英文名为micro-blog),即微型博客,是随着web 2.0而兴起的一类开放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它允许用户以简短文字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状态,每条信息的长度都在140字以内,支持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出版,每个用户既是微内容的创造者也是微内容的传播者和分享者。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具有如下特点:

1) 准入门槛低。

传统博客强调版本的布置与语言的组织,因此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性,也就是说,在blog上写文章的门槛还是很高的;哪怕是一个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只要会发短信,他就能使用微博。闲得无事,更新一下签名,就被记录了。

2) 即时通讯的原创性。

对于每篇微博140个字符的信息量特别适合手机上网用户使用,无论你是在咖啡厅还是在地铁站,都很容易通过手机完成自己的微博。因此,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很多微博网站,即便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一些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如果有微博,就能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上发表,其真实性以及快捷性给人带来的现场感,甚至超过所有媒体。

3) 更强的互动性。

与博客上面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 follow(跟随),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既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在web浏览器中实现好友管理是非常方便的,如果你想在手机中进行管理的话同样是非常方便的,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型博客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型博客具有更好的及时性、开放性和随意性,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和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即时通讯软件的客户端、桌面客户端、外部api接口等多种途径使用微博功能。对单条信息长度的限制是微博服务形式的核心特征,其信息短、直观、简洁的特点便于迅速阅读和传播。

腾讯微博是一个由腾讯公司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用户目前可以通过网页、手机、qq客户端、qq空间以及电子邮箱等途径使用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新浪可以把微博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用户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一起分享、讨论;还可以关注朋友,即时看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

目前在移动市场来说,腾讯微博手机客户端和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为目前主流的两大微博客户端,拥有大量的用户,用户可以在这两个客户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事情,并且新浪跟腾讯均向开发者提供了开放平台,开发者可以根据开放平台提供的sdk和api开发出不同的微博客户端。微博用户可能同时拥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账号,想查看不同的微博只能到不同的微博客户端里去看,这就萌生了一个需求,整合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于一个客户端当中,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获取两种微博平台的数据,并且可以同一个客户端分享自己的微博。这个选题意义在于为研究社交应用客户端的实现方式,微博sdk的使用方法和开放平台给广大开发者所提供的api接口的使用方法提供一个好的应用实例,并且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整合实现多微博帐号登录客户端实现分享身边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研究目标:

1、熟悉oauth2.0授权认证机制流程,实现第三方微博客户端的授权。

2、熟练使用开放平台提供的android sdk和api接口。

3、了解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和腾讯微博开放平台的异同点,实现两种微博平台的整合;

4、熟练使用slidingmenu、pulltorefresh等android开源控件。

5、熟练掌握android高级核心技术的应用。

6、了解用户体验要素,设计出有较好用户体验的界面效果。

7、研究移动平台的广告投放的形式,实现基于应用商店sdk嵌入广告。

2023年mit开源协议书五

一, 选题意义

当今,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个空前的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迅速变化,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社会流动、城市化、妇女就业、经济的繁荣、家务劳动的减少、婚姻的自由及性知识的传播等,这一切以及随着人们追求的多样化,曾经地那个同质化程度很高的早期社会, 日益变得异质化和多元化了。所有这些都在促成当代中国的性道德、性法律以及与性相关的诸多社会规范也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性犯罪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上的性犯罪,是指一切违反性行为的生活准则和社会秩序从而危害社会的行为,简言之,即一切关涉性的犯罪,它包括罪、嫖宿幼女罪、强迫卖淫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组织卖淫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聚众淫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重婚罪、破坏军婚罪、故意传播性病罪、走私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等,以及受到国外刑法规制的乱伦罪、通奸罪、违反自然性交罪等;而狭义上的性犯罪仅指攻击性的性犯罪,即强行侵犯他人性的自由权利的犯罪行为,如罪(包括奸淫幼女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等,简单地说,就是如果有人违背他人的意愿而实施性行为,那么被害人就有权保护自己,让这些行为的施加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刑事的惩罚。

在本文中,笔者是在广义上使用性犯罪的概念的。选择刑法对性犯罪的规制及完善这一题目,是有着现实意义及其理论意义考量的。理论意义而言,法律规制的是行为,行为包括合法与非法之分,所有对他人肉体或者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应受到惩治,而一旦这种行为达到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律时,具有了相当的刑事违法性之后,就要受到刑法的规制和谴责。一种性行为之所以在刑法中被规定为犯罪,而受到刑法的规制,其关键在于它侵犯了两种社会关系,其一是人的权利,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其二是社会秩序,即社会正常的伦理及情感。但对于性犯罪的刑法学研究我国并不成熟,尚有许多有待深入的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刑法对性犯罪的规制研究,可以完善我国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缺失。

在现实意义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领域的快速进步,凸显了我国法律对社会生活调整的缺失,而刑法对于性犯罪的法律规定显得犹为滞后。在权利淡漠、生活失序的社会中是无所谓性犯罪的,所以一个社会中的性犯罪立法的的背后是有人权和法治作为文化和制度支撑的。只要有人存在,有人的繁衍生息,那么任何一个社会的刑事法律中都有有关性犯罪的立法,有关于性行为的规制和引导。中国无论在经济还是法治上都是一个后发型的国家,虽然传统的中华法系中也有发达的“性犯罪”立法,但其根基是生长于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下的产物,它并不能为我们今天的法制现代化提供完全的指引方向,因此面对当前我国粗糙、简单、贫乏的性犯罪立法我们自然又瞄向了现实的社会生活需求。一些以前比较少见的性侵犯形式开始增多,给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有的案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而我国的立法由于各种原因,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比较保守和滞后的状态,结果导致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使得相当一部分罪行严重的性侵犯者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其后果是严重的。在现实上,通过刑法对性犯罪的研究,可以完善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追求更好地打击犯罪、保障人权作用。

性犯罪作为一种人格异化的社会现象,在当今的社会中日益显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愈加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然而在我国相对粗浅及贫乏的相关立法的前提下,这些现象要么为法律所没有规定,要么有所规定但不完善。虽然在学理上,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但在笔者看来,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上的片面性且尚有相当地完善空间。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并借鉴理论界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而提出相关立法建构的主张,以期对刑法在性犯罪领域有所贡献。

性犯罪不仅使被害人身体受到创伤、精神受到摧残、导致被害人家庭关系破裂、甚至出现被害人自杀的恶果,而且污浊了人们的心灵、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和秩序、有害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应引起社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鉴于我国刑事立法上对性犯罪规制的滞后,我们应在立足我国国情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追求完善。本文追求在理清性犯罪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古代社会对性犯罪的规范机制及借鉴现在西方社会性犯罪的立法特点和趋向,在认真考量我们目前的刑法立法对性犯罪的规制缺陷的前提上,以期提出刑法对性犯罪的一种更为完善的规制。

二,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性犯罪,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相关的概念。对此,我国刑法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以下四种不同的观点:(1)性犯罪通常是指男女两性关系方面的犯罪;(2)性犯罪是指直接涉及男女两性关系的性行为、直接涉及未成年人的性行为及直接展示人的性感部位的行为的犯罪;(3)性犯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性交,或者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猥亵儿童的行为,是犯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犯罪及猥亵儿童犯罪的类称;(4)性犯罪是指由于出于故意侵犯他人的性权利、性健康或妨害与“性”有关的社会风化而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并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可以纳入性犯罪的罪名主要有:罪、嫖宿幼女罪、强迫卖淫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组织卖淫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聚众淫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重婚罪、破坏军婚罪、故意传播性病罪、走私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等。但我国刑事立法对性犯罪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包括:

(一) 性犯罪的犯罪主体不完整

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这一章中对性犯罪的规定可以看出,性犯罪的主体和对象并不是普通罪名中的“一切人”对“一切人”,而是以性别和年龄为标准的,以罪为例来加以说明。当前的一般通说认为,罪的犯罪者只能是男性,是男性特有的一种犯罪,妇女不可能成为直接实施犯罪的主体。即便是在共同犯罪中,妇女可以成为男子的帮助犯、教唆犯或间接正犯,也只是取得一个可以成为主体的“名份”而已。

人类历乃至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性侵犯都是由男性对女性实施的,女性侵犯男性的事件虽然有,但由于数量少而不被人重视。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原先被人们视为异端的同性恋逐渐被默许和容忍,同性恋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女同性恋者对其他不愿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女性进行性攻击的情形,这些都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而新出现的一些新型犯罪,我国的刑事立法必须对此做出回应。

(二) 性侵犯的犯罪对象范围过窄

按照国际公约的通行标准,未满18 周岁的自然人都在“儿童”的范围内,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刑法》则更精确地将儿童的年龄界定在14 周岁以下。刑法规定的性侵犯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或者儿童,作为14 周岁以上的男性,包括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则被排除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外。但

实际上,男性被侵犯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男性受到男同性恋者的攻击。对于男性,包括未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社会强加给他们的强者角色,无论是受到了怎样严重的性侵犯,都无法得到法律的公正救济,这是我们在建立健全法治社会过程中应当亟待改变的现实。

(三) 性犯罪立法中的具体罪名缺陷严重

在我国的刑法典中,性犯罪立法中的具体罪名缺陷严重,其中包括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以及其他罪名等。例如组织卖淫罪,我国《刑法》第358条第1款、第2款规定,组织卖淫罪是指以招募、雇佣、强迫、引诱、容留等手段控制多人从事卖淫的行为。从组织卖淫罪来看,它的主体是自然人,法律没有对其作出限制;它的对象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然而考量“卖淫”一词在刑法中的含义发现它有两大特点:一、卖淫的主体是妇女或男子;二、卖淫的对象是异性,因为只有异性才能与之为性交行为。所以撇开已经为法律所固定下来的对“卖淫”主体的突破,即从妇女扩大为两性皆可,卖淫行为只能发生在异性之间。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男子向男子以及女子向女子提供卖淫服务的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洞开,泥沙俱下,出现了黄毒泛滥的情况,其中之一就是男妓出现,组织男子卖淫与传统我们所认识的卖淫有显著的区别,为了打击这类犯罪,刑法已将组织的对象从妇女扩大至他人。同理可推,既然同性之间的“卖淫”情况也是与传统的卖淫有所区别的,也是我们常人所不能接受的,而立法并没有作出规定,这是我国《刑法》的一大空白。

在我国的性犯罪立法中,涉及到此类的还有很多,诸如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引诱幼女卖淫罪、嫖宿幼女罪等等,都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制定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已发生了巨变,男强女弱的现象已大为改观,妇女获得了在各个领域平等的地位。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外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在我国也开始大量涌现,并已为国人所司空见惯,如女性强制猥亵侮辱男性(包括男童),同性之间的强制猥亵侮辱行为,以及同性卖淫等其它一些卖淫现象。这类现象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我国法律的空白,司法机关对此也无从适手,无法律依据可寻,或者突破罪刑法定的刑法基本原则去进行类推以归罪。

三,研究方法

对于“论我国刑法对性犯罪规制的完善”这篇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根本指导,具体而言,笔者拟以下列研究方法进行写作。

(一)社会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实包含着逻辑实证分析和经验实证分析两个基本层面。实证分析法是属于描述性方法的范畴。所谓描述性方法即对现实存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活动作经验性的表述和说明,即归于实然(is)的范畴。实证分析法属于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与之相对应,在具体方法上主要注重社会调查,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的揭示。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人们所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古今对比和中外比较。

(三)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

波斯纳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科学(the science of rational choice);经济学的任务就在于探究以下假设的含义:人在生活目的、满足方面是一个理性化者(rational maximizer)——我们将称他为“自利的(self-interest)”。“人是其自利的理性化者”这一概念暗示,人们会对激励(incentive)作出反应,即如果一个人环境发生变化,而他通过改变其行为就能增加他的满足,那他就会这样去做。

四,论文框架结构

序言

一,性犯罪的刑法规制概述

(一)性的概述

1,性与性文化

2,性的规范

(二)性犯罪的内涵

1,性犯罪的概念

2,性犯罪的特征

(三)性犯罪的分类

1,“有受害者的性犯罪”和“无受害者的性犯罪”

2,“自愿的性犯罪”和“侵犯的性犯罪”

3,“法定的性犯罪”和“自然的性犯罪”

4,“聚众的性犯罪”和“单独的性犯罪”

二,古代社会对性犯罪规制概述

(一)男权主义的社会统治模式

(二)刑法对性犯罪的规制模式

三,我国性犯罪法律规定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性犯罪法律设置存在的问题

1, 性侵犯的主体不甚完整

2, 性犯罪对象的范围过于狭窄

3, 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划分困难

(二)产生性犯罪法律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2,思想意识中的男性本位主义的观念影响

3,刑法立法谦抑性的考量

4,传统价值观念的局限

四,现代西方性犯罪的立法趋向

(一)社会背景

1,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

2,传统性文化的影响

(二)现代西方性犯罪立法趋向

1,性犯罪的定位发生了质的变化

2,性犯罪的主体和对象范围的扩大

3,性犯罪中“性交”定义的新内涵

4,更加重视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保护

5,通奸行为的无罪化倾向日趋明显

6,始终坚持“乱伦为罪”的传统

7,强调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选择机制

五,完善我国性犯罪立法的建议

(一)扩大性犯罪中犯罪主体及受害人的范围

(二)扩大性犯罪的犯罪对象的范围

(三)加重对一些严重性犯罪行为的惩治

(四)增强对未成年人权利的刑法保护

(五)增设乱伦罪或乱伦法律规定

(六)增加“婚内为罪”的相关条款

(七)对同性恋中的犯罪问题作明确规定

(八)对“性贿赂”行为要有专门立法.

(九)对网络色情要作专门立法

(十)对性犯罪量刑方面的完善

五,写作计划

硕士生至少要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的选题、开题工作,第五学期末应完成论文初稿。论文字数不少于4万。

六,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xx年8月第3版。

2、高明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xx年4月第3版。

3、苏力:《波斯纳及其他》,法律出版社xx年3月版。

4、赵秉志:《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吉林人民出版社xx年1月版。

5、魏健馨、张学林:《犯罪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xx年2月版。

6、欧阳涛:《当代中外性犯罪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5月版。

7、李邦友、王德育、邓超:《性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xx年5月版。

8、[英]约翰•斯图加特•密尔:《论自由》,于庆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xx年4月版。

9、[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年5月版。

10、[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版。

11、贺洪超:“对我国性犯罪立法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年第1期。

12、苏力:“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中外法学》xx年第1期。

13、李拥军:“现代西方国家性犯罪立法的特点与趋向——关于完善我国当前性犯罪立法的一点思考”,《河北法学》 xx年第7期。

14、魏东,倪永红:“罪的文化学分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xx年第3期。

15、苏方元:“论性犯罪黑数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法制与经济(下半月)》xx年12期。

16、杨筱柏、于彩辉:“德法合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对策”,《党史博采》xx年第5期。

17、张晓云:“丈母娘“”女婿如何论处”,合肥晚报xx年12月12日第3版。

18、刘辉:“对我国性骚扰立法的法律思考”,《宿州学院学报》xx年第4期。

19、王留彦、雷安军:“构建我国反性骚扰法律体系”,《兰州学刊》xx年第7期。

20、魏莹:“我国有关性犯罪的立法建议”,《法治论丛》xx年第7期。

21、彭文华:“性权利的国际保护及我国刑法立法之完善”,《法学论坛》xx年第5期。

22,李银河:《性的问题》,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3月版。

2023年mit开源协议书六

一, 选题意义

当今,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个空前的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迅速变化,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社会流动、城市化、妇女就业、经济的繁荣、家务劳动的减少、婚姻的自由及性知识的传播等,这一切以及随着人们追求的多样化,曾经地那个同质化程度很高的早期社会, 日益变得异质化和多元化了。所有这些都在促成当代中国的性道德、性法律以及与性相关的诸多社会规范也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性犯罪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上的性犯罪,是指一切违反性行为的生活准则和社会秩序从而危害社会的行为,简言之,即一切关涉性的犯罪,它包括罪、嫖宿幼女罪、强迫卖淫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组织卖淫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聚众淫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重婚罪、破坏军婚罪、故意传播性病罪、走私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等,以及受到国外刑法规制的乱伦罪、通奸罪、违反自然性交罪等;而狭义上的性犯罪仅指攻击性的性犯罪,即强行侵犯他人性的自由权利的犯罪行为,如罪(包括奸淫幼女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等,简单地说,就是如果有人违背他人的意愿而实施性行为,那么被害人就有权保护自己,让这些行为的施加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刑事的惩罚。

在本文中,笔者是在广义上使用性犯罪的概念的。选择刑法对性犯罪的规制及完善这一题目,是有着现实意义及其理论意义考量的。理论意义而言,法律规制的是行为,行为包括合法与非法之分,所有对他人肉体或者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应受到惩治,而一旦这种行为达到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律时,具有了相当的刑事违法性之后,就要受到刑法的规制和谴责。一种性行为之所以在刑法中被规定为犯罪,而受到刑法的规制,其关键在于它侵犯了两种社会关系,其一是人的权利,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其二是社会秩序,即社会正常的伦理及情感。但对于性犯罪的刑法学研究我国并不成熟,尚有许多有待深入的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刑法对性犯罪的规制研究,可以完善我国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缺失。

在现实意义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领域的快速进步,凸显了我国法律对社会生活调整的缺失,而刑法对于性犯罪的法律规定显得犹为滞后。在权利淡漠、生活失序的社会中是无所谓性犯罪的,所以一个社会中的性犯罪立法的的背后是有人权和法治作为文化和制度支撑的。只要有人存在,有人的繁衍生息,那么任何一个社会的刑事法律中都有有关性犯罪的立法,有关于性行为的规制和引导。中国无论在经济还是法治上都是一个后发型的国家,虽然传统的中华法系中也有发达的“性犯罪”立法,但其根基是生长于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下的产物,它并不能为我们今天的法制现代化提供完全的指引方向,因此面对当前我国粗糙、简单、贫乏的性犯罪立法我们自然又瞄向了现实的社会生活需求。一些以前比较少见的性侵犯形式开始增多,给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有的案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而我国的立法由于各种原因,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比较保守和滞后的状态,结果导致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使得相当一部分罪行严重的性侵犯者得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其后果是严重的。在现实上,通过刑法对性犯罪的研究,可以完善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追求更好地打击犯罪、保障人权作用。

性犯罪作为一种人格异化的社会现象,在当今的社会中日益显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愈加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然而在我国相对粗浅及贫乏的相关立法的前提下,这些现象要么为法律所没有规定,要么有所规定但不完善。虽然在学理上,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但在笔者看来,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上的片面性且尚有相当地完善空间。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并借鉴理论界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而提出相关立法建构的主张,以期对刑法在性犯罪领域有所贡献。

性犯罪不仅使被害人身体受到创伤、精神受到摧残、导致被害人家庭关系破裂、甚至出现被害人自杀的恶果,而且污浊了人们的心灵、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和秩序、有害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应引起社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鉴于我国刑事立法上对性犯罪规制的滞后,我们应在立足我国国情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追求完善。本文追求在理清性犯罪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古代社会对性犯罪的规范机制及借鉴现在西方社会性犯罪的立法特点和趋向,在认真考量我们目前的刑法立法对性犯罪的规制缺陷的前提上,以期提出刑法对性犯罪的一种更为完善的规制。

二,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性犯罪,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相关的概念。对此,我国刑法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以下四种不同的观点:(1)性犯罪通常是指男女两性关系方面的犯罪;(2)性犯罪是指直接涉及男女两性关系的性行为、直接涉及未成年人的性行为及直接展示人的性感部位的行为的犯罪;(3)性犯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性交,或者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猥亵儿童的行为,是犯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犯罪及猥亵儿童犯罪的类称;(4)性犯罪是指由于出于故意侵犯他人的性权利、性健康或妨害与“性”有关的社会风化而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并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可以纳入性犯罪的罪名主要有:罪、嫖宿幼女罪、强迫卖淫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组织卖淫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聚众淫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重婚罪、破坏军婚罪、故意传播性病罪、走私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等。但我国刑事立法对性犯罪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包括:

(一) 性犯罪的犯罪主体不完整

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这一章中对性犯罪的规定可以看出,性犯罪的主体和对象并不是普通罪名中的“一切人”对“一切人”,而是以性别和年龄为标准的,以罪为例来加以说明。当前的一般通说认为,罪的犯罪者只能是男性,是男性特有的一种犯罪,妇女不可能成为直接实施犯罪的主体。即便是在共同犯罪中,妇女可以成为男子的帮助犯、教唆犯或间接正犯,也只是取得一个可以成为主体的“名份”而已。

人类历乃至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性侵犯都是由男性对女性实施的,女性侵犯男性的事件虽然有,但由于数量少而不被人重视。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原先被人们视为异端的同性恋逐渐被默许和容忍,同性恋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女同性恋者对其他不愿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女性进行性攻击的情形,这些都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而新出现的一些新型犯罪,我国的刑事立法必须对此做出回应。

(二) 性侵犯的犯罪对象范围过窄

按照国际公约的通行标准,未满18 周岁的自然人都在“儿童”的范围内,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刑法》则更精确地将儿童的年龄界定在14 周岁以下。刑法规定的性侵犯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或者儿童,作为14 周岁以上的男性,包括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则被排除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外。但

实际上,男性被侵犯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男性受到男同性恋者的攻击。对于男性,包括未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社会强加给他们的强者角色,无论是受到了怎样严重的性侵犯,都无法得到法律的公正救济,这是我们在建立健全法治社会过程中应当亟待改变的现实。

(三) 性犯罪立法中的具体罪名缺陷严重

在我国的刑法典中,性犯罪立法中的具体罪名缺陷严重,其中包括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以及其他罪名等。例如组织卖淫罪,我国《刑法》第358条第1款、第2款规定,组织卖淫罪是指以招募、雇佣、强迫、引诱、容留等手段控制多人从事卖淫的行为。从组织卖淫罪来看,它的主体是自然人,法律没有对其作出限制;它的对象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然而考量“卖淫”一词在刑法中的含义发现它有两大特点:一、卖淫的主体是妇女或男子;二、卖淫的对象是异性,因为只有异性才能与之为性交行为。所以撇开已经为法律所固定下来的对“卖淫”主体的突破,即从妇女扩大为两性皆可,卖淫行为只能发生在异性之间。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男子向男子以及女子向女子提供卖淫服务的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洞开,泥沙俱下,出现了黄毒泛滥的情况,其中之一就是男妓出现,组织男子卖淫与传统我们所认识的卖淫有显著的区别,为了打击这类犯罪,刑法已将组织的对象从妇女扩大至他人。同理可推,既然同性之间的“卖淫”情况也是与传统的卖淫有所区别的,也是我们常人所不能接受的,而立法并没有作出规定,这是我国《刑法》的一大空白。

在我国的性犯罪立法中,涉及到此类的还有很多,诸如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引诱幼女卖淫罪、嫖宿幼女罪等等,都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制定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已发生了巨变,男强女弱的现象已大为改观,妇女获得了在各个领域平等的地位。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外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在我国也开始大量涌现,并已为国人所司空见惯,如女性强制猥亵侮辱男性(包括男童),同性之间的强制猥亵侮辱行为,以及同性卖淫等其它一些卖淫现象。这类现象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我国法律的空白,司法机关对此也无从适手,无法律依据可寻,或者突破罪刑法定的刑法基本原则去进行类推以归罪。

三,研究方法

对于“论我国刑法对性犯罪规制的完善”这篇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根本指导,具体而言,笔者拟以下列研究方法进行写作。

(一)社会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实包含着逻辑实证分析和经验实证分析两个基本层面。实证分析法是属于描述性方法的范畴。所谓描述性方法即对现实存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活动作经验性的表述和说明,即归于实然(is)的范畴。实证分析法属于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与之相对应,在具体方法上主要注重社会调查,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的揭示。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人们所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古今对比和中外比较。

(三)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

波斯纳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科学(the science of rational choice);经济学的任务就在于探究以下假设的含义:人在生活目的、满足方面是一个理性化者(rational maximizer)——我们将称他为“自利的(self-interest)”。“人是其自利的理性化者”这一概念暗示,人们会对激励(incentive)作出反应,即如果一个人环境发生变化,而他通过改变其行为就能增加他的满足,那他就会这样去做。

四,论文框架结构

序言

一,性犯罪的刑法规制概述

(一)性的概述

1,性与性文化

2,性的规范

(二)性犯罪的内涵

1,性犯罪的概念

2,性犯罪的特征

(三)性犯罪的分类

1,“有受害者的性犯罪”和“无受害者的性犯罪”

2,“自愿的性犯罪”和“侵犯的性犯罪”

3,“法定的性犯罪”和“自然的性犯罪”

4,“聚众的性犯罪”和“单独的性犯罪”

二,古代社会对性犯罪规制概述

(一)男权主义的社会统治模式

(二)刑法对性犯罪的规制模式

三,我国性犯罪法律规定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性犯罪法律设置存在的问题

1, 性侵犯的主体不甚完整

2, 性犯罪对象的范围过于狭窄

3, 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划分困难

(二)产生性犯罪法律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2,思想意识中的男性本位主义的观念影响

3,刑法立法谦抑性的考量

4,传统价值观念的局限

四,现代西方性犯罪的立法趋向

(一)社会背景

1,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

2,传统性文化的影响

(二)现代西方性犯罪立法趋向

1,性犯罪的定位发生了质的变化

2,性犯罪的主体和对象范围的扩大

3,性犯罪中“性交”定义的新内涵

4,更加重视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保护

5,通奸行为的无罪化倾向日趋明显

6,始终坚持“乱伦为罪”的传统

7,强调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选择机制

五,完善我国性犯罪立法的建议

(一)扩大性犯罪中犯罪主体及受害人的范围

(二)扩大性犯罪的犯罪对象的范围

(三)加重对一些严重性犯罪行为的惩治

(四)增强对未成年人权利的刑法保护

(五)增设乱伦罪或乱伦法律规定

(六)增加“婚内为罪”的相关条款

(七)对同性恋中的犯罪问题作明确规定

(八)对“性贿赂”行为要有专门立法.

(九)对网络色情要作专门立法

(十)对性犯罪量刑方面的完善

五,写作计划

硕士生至少要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的选题、开题工作,第五学期末应完成论文初稿。论文字数不少于4万。

六,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xx年8月第3版。

2、高明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xx年4月第3版。

3、苏力:《波斯纳及其他》,法律出版社xx年3月版。

4、赵秉志:《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吉林人民出版社xx年1月版。

5、魏健馨、张学林:《犯罪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xx年2月版。

6、欧阳涛:《当代中外性犯罪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5月版。

7、李邦友、王德育、邓超:《性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xx年5月版。

8、[英]约翰•斯图加特•密尔:《论自由》,于庆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xx年4月版。

9、[美]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年5月版。

10、[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版。

11、贺洪超:“对我国性犯罪立法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年第1期。

12、苏力:“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中外法学》xx年第1期。

13、李拥军:“现代西方国家性犯罪立法的特点与趋向——关于完善我国当前性犯罪立法的一点思考”,《河北法学》 xx年第7期。

14、魏东,倪永红:“罪的文化学分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xx年第3期。

15、苏方元:“论性犯罪黑数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法制与经济(下半月)》xx年12期。

16、杨筱柏、于彩辉:“德法合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对策”,《党史博采》xx年第5期。

17、张晓云:“丈母娘“”女婿如何论处”,合肥晚报xx年12月12日第3版。

18、刘辉:“对我国性骚扰立法的法律思考”,《宿州学院学报》xx年第4期。

19、王留彦、雷安军:“构建我国反性骚扰法律体系”,《兰州学刊》xx年第7期。

20、魏莹:“我国有关性犯罪的立法建议”,《法治论丛》xx年第7期。

21、彭文华:“性权利的国际保护及我国刑法立法之完善”,《法学论坛》xx年第5期。

22,李银河:《性的问题》,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3月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