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申请书才能有质量(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2:34:10 页码:11
2023年申请书才能有质量(优质10篇)
2023-11-22 02:34:10    小编:ZTFB

情感表达是人们用语言或文学艺术手段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总结应该突出重点,突破大众思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一

质量监督站:

工程于年月日已按施工合同和设计文。

件要求全部建成;竣工文件第三、四部分全部编制完成;施工单位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评定合格;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已完成工作。

总结。

工程技术控制点保护完好,特申请贵站给予该工程进行质量鉴定。

申请单位:(盖章)。

日期:

联系人:

电话:

附件一:施工单位自检及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分表。

附件二:施工工作总结。

附件三:监理工作总结。

附件四:设计工作总结。

附件五: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机关、批准文号和批准时间(可用表格形式)。

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初步设计3.施工图设计4.土地征用5.施工。

监理招标(重点是程序性监督的内容、评标专家名单)6.施工许可。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二

一、申请人(单位)。

申请人(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人身份证。

二、被鉴定房屋基本情况。

房屋名称房屋地址。

原设计用途建筑面积建造年代。

结构类型层数产权所有人。

产权证编号备注。

三、申请鉴定内容。

与房屋实际情况不符,导致鉴定结论与实际不符,本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申请人(鉴章):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三

这也许是你一生中写的最重要的文章,因此千万别交上你的第一次草稿。大声读它,让朋友看看,然后修改,修改再修改,尽管有一些学校进行面试,但起主要作用的是你的个人陈述和阅读你的材料的人。说服他(她)来录取你。保证你的文章整体风格一致,笔触,语调能正确传递你想表达的信息。

逐步逐句修改你的文章,考虑是否每一行句子都与其它行文有关联,相匹配,它是否简洁、有效,删掉过于广泛的主题或论断支持语句,若有一些绝对不能确定之处,那么那些对你一无所知的人更无法明白。

删除拖沓冗长之处。

通读每个段落,确定每个段落确实有单一特定的主题或中心内容,就同一主题重复几遍会让读者厌恶,而且这种形式的文章会让人丧失专业水准。

将整篇文章视为一个整体通读。有没有遗漏一些有助于表达的部分。

证明所有论点。

找到所有事例,事件或其他描写性材料辅助说明的观点。每行都必须有逻辑,每个事实都必须有助于表现主题。

校对。

最后让两个或更多的人读你的文章,其中至少有一个应相当熟悉你的背景和特征,这样如果文章有所遗漏,一定会得到及时的指点。另外,最好有个人对你了解不深,或只有一面之交,这样可使你知道文章给陌生人留下如何的印象,并发现其中的问题。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有人检查你的清洁与拼写错误,你必须对此有绝对的把握,毕竟你所试图传达的是你个人的专业水准,可能你含惊异一个小小的清洁错误竟会给读者留下极端恶劣的印象。

完成文章。

u写出自己的风格。

一旦找齐个人信息,找到一个框架,说明可以动手写了,在此过程的'一个要点是选择特定的观点角度来进行陈述,最好选择多来年所养成的特殊写作风格。

u各类形式利弊分析。

第三人称叙事。

就草拟个人陈述而言,此种叙事是与众不同的,如果能处理得恰当有效的话,在描述个人成长和演变过程中,该方法特别有效,通常是以老师或朋友的口令来讲述故事。

第一人称叙事。

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式,“我”字频频使用,对大部分体裁,它都可能用专业学校和研究生院经常使用此方法,因其直接切入主题,这种方法最大的危险在于如果不改变句型就极易使读者厌烦,别在通篇文章中给描述语前面加上主语,改变它们的词序,注意词语句子长度,改变文章的面貌和笔感。

第二人称叙事。

使用“你”字,这种方法极少见但可以起到者之间建立心灵交流却有关键作用,通常在讲述故事的体裁中使用,其不足之处在于读者会觉得过于私人性质,交浅言深。

正确运用总括性句子。

运用好的总括性段落是捉住读者注意的很好的机会,吸引他们关注地阅读文章,可以尝试各种展示你优点的其它方式,比如说,可以来个开场引言,逸闻一则或是其它形式写就的叙事段落,别用上“这是我的个人故事”这种。

好的开场白吸引读者使他们投入你的文章,驱动他们细细地阅读故事,总括性段落的末了需要有个小结承上启下,但是记得不要只写一个小结,要戏剧化地带出你的下文,原则上,你的简介必须是所述内容的激动人心的梗概。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四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了我一个机会。当然,强者如云,贤能者居之,但我依然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机遇。

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首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要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政策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公司和技术质量部门制定的各项技术质量管理规定。

2协助质量部门完成公司下达给质量部门的各项技术指标。3编制项目的工作方案,协助班组解决技术难题。完成生产现场的日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专业技术质量的培训,参与本专业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对班组进行技术交流。

5及时把已完工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6参与重点设备及材料的验收工作,配合物资部门进行施工材料的核算。

7配合质量检查员做好本专业的质量控制,参与本单位的iso9000质量活动。

其次,作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员,还要做到:

1正确掌握熟料和出厂出磨水泥三者的统计关系。2正确制定混合材掺入量和水泥细度指标,为保证质量以及经济合理的组织生产提出方案。

3经常了解生产工艺和外购原材料的质量变动情况,定期做小磨配比研究试验,掌握规律,指导生产,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的检验方法,努力提高熟料质量。4制定并实施技术业务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试验准确性。

最后,作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员,还要做到:

1服从主任的命令,定期提出质量专题总结,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质量动态,为领导召开质量分析会提供科学准确的材料。

2要经常深入现场,了解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日常质量控制工作,做好出厂水泥的质量管理工作。

3参与走访客户,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解答客户提出的技术问题,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4制止不合格水泥出厂,确保公司的信誉和形象。

当然,这只是我的片面理解,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积累,汲取更多积极有用的精华。综合看来,我的阅历和其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正因为涉世未深,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再加上前辈的经验和总结,我相信,两者相结合的情况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而我,一定会更好的完善自己,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能够更好的激发自己勇于探索,敢于追求的精神,和公司一起成长,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愿公司领导能够给我这个机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刘娟。

20xx年4月20日。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五

我行申请执行_________________欠款纠纷一案已经在___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受理,在本案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不但拒不履行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而且还通过各种手段、方式阻碍法院的正常执行。同时,因本案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系当地政协领导,地方的阻挠和干扰等因素直接造成本案在法定执行期限内仍无法执结,严重损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鉴于本案在当地执行遇到了严重的阻碍,长期执行未果,已超过法定的执行期限,案件在当地实际已无法继续执行。所以,为维护国有金融债权的`实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排除地方干扰,现我行根据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32条的规定,特向贵院申请将本案移送至_______________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以排除地方干扰,便于本案尽快执结。

特此申请,恳请批准。

申请人:______________。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六

房屋建筑质量的管理、检查、技术鉴定、加固改造工作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那你对于房屋质量鉴定。

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基本情况。

请求事项。

请求依法对刘××根据与申请人签订的《建设。

施工合同。

》所承建的位于××市华联路的房屋工程质量是否合格进行鉴定。

事实及理由。

刘××诉申请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因刘××在为申请人修建房屋时偷工减料,用的水泥含量、钢筋粗细及密度均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致使房屋开裂,楼面下陷,工程质量存在重大的问题,根本不能居住。由于该工程并未进行竣工合格验收,需要对该房屋的质量是否合格进行鉴定,鉴于是否对房屋的质量进行鉴定直接影响到本案审理判决结果,为了能准确查明案件事实,确保判决的合法性、公正性,申请人特请求人民法院委托相关部门对上述请求鉴定事项作出公正合法的鉴定。

此致

××州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

申请日期:20××年×月×××日

申请人:张某,女,20xx年11月1日出生,。住所地大兴区。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北京市民政局住宅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李士秀。

合作社联系电话:,具体负责人电话:。

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中纺街28号,在大兴区团河农场首座御园仍有办公室。

申请请求:要求对大兴区首座御园32号楼3单元1111号房屋的质量缺陷进行评定并确定损失及维修方案。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诉被申请人北京市民政局住宅合作社房屋。

买卖合同。

纠纷一案,因被申请人交付的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予以维修并给予以赔偿,现维修方案及赔偿数额无法确定,为更好的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特申请专业房地产评估机构对房屋质量缺陷进行评定并确定损失、出具专业维修方案。

此致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一、申请人(单位)。

申请人(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人身份证。

二、被鉴定房屋基本情况。

房屋名称房屋地址。

原设计用途建筑面积建造年代。

结构类型层数产权所有人。

产权证编号备注。

三、申请鉴定内容。

与房屋实际情况不符,导致鉴定结论与实际不符,本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申请人(鉴章):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七

这也许是你一生中写的最重要的文章,因此千万别交上你的第一次草稿。大声读它,让朋友看看,然后修改,修改再修改,尽管有一些学校进行面试,但起主要作用的是你的个人陈述和阅读你的材料的人。说服他(她)来录取你。保证你的文章整体风格一致,笔触,语调能正确传递你想表达的信息。

逐步逐句修改你的文章,考虑是否每一行句子都与其它行文有关联,相匹配,它是否简洁、有效,删掉过于广泛的主题或论断支持语句,若有一些绝对不能确定之处,那么那些对你一无所知的人更无法明白。

删除拖沓冗长之处。

通读每个段落,确定每个段落确实有单一特定的主题或中心内容,就同一主题重复几遍会让读者厌恶,而且这种形式的文章会让人丧失专业水准。

将整篇文章视为一个整体通读。有没有遗漏一些有助于表达的部分。

证明所有论点。

找到所有事例,事件或其他描写性材料辅助说明的观点。每行都必须有逻辑,每个事实都必须有助于表现主题。

校对。

最后让两个或更多的人读你的'文章,其中至少有一个应相当熟悉你的背景和特征,这样如果文章有所遗漏,一定会得到及时的指点。另外,最好有个人对你了解不深,或只有一面之交,这样可使你知道文章给陌生人留下如何的印象,并发现其中的问题。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有人检查你的清洁与拼写错误,你必须对此有绝对的把握,毕竟你所试图传达的是你个人的专业水准,可能你含惊异一个小小的清洁错误竟会给读者留下极端恶劣的印象。

完成文章。

u写出自己的风格。

一旦找齐个人信息,找到一个框架,说明可以动手写了,在此过程的一个要点是选择特定的观点角度来进行陈述,最好选择多来年所养成的特殊写作风格。

u各类形式利弊分析。

第三人称叙事。

就草拟个人陈述而言,此种叙事是与众不同的,如果能处理得恰当有效的话,在描述个人成长和演变过程中,该方法特别有效,通常是以老师或朋友的口令来讲述故事。

第一人称叙事。

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式,“我”字频频使用,对大部分体裁,它都可能用专业学校和研究生院经常使用此方法,因其直接切入主题,这种方法最大的危险在于如果不改变句型就极易使读者厌烦,别在通篇文章中给描述语前面加上主语,改变它们的词序,注意词语句子长度,改变文章的面貌和笔感。

第二人称叙事。

使用“你”字,这种方法极少见但可以起到者之间建立心灵交流却有关键作用,通常在讲述故事的体裁中使用,其不足之处在于读者会觉得过于私人性质,交浅言深。

正确运用总括性句子。

运用好的总括性段落是捉住读者注意的很好的机会,吸引他们关注地阅读文章,可以尝试各种展示你优点的其它方式,比如说,可以来个开场引言,逸闻一则或是其它形式写就的叙事段落,别用上“这是我的个人故事”这种。

好的开场白吸引读者使他们投入你的文章,驱动他们细细地阅读故事,总括性段落的末了需要有个小结承上启下,但是记得不要只写一个小结,要戏剧化地带出你的下文,原则上,你的简介必须是所述内容的激动人心的梗概。

把握主体文章。

必须包含按照年代顺序或重要程度排列的事件、经历和活动,可以自由发挥认为值得重视的成就,可以写得特定而详细,告诉读者你值得被录取,让他们知道在申请入学的一班人马中,你在某一方面不仅合格而且大大高于其他人的水准,但不要显得拖沓,每个段落必须包含一个单独的主题,并加以评述。

结束语段落。

个人陈述,同其它有说服性的文章一样,是“头重”的文件格式,在这些文书的一开头便强调你的观点,因此,你文章的结束部分不应有戏剧性的部分,如果你文章的主体末尾已经很具说服力,则不用写上结束段落。若你打算写个结束语,确信不要重复你的介绍性部分,重申你的目标和动机是可取的,你必须以某种方式给读者留下持续的印象,不要写这样的话,“我在贵校作助教,我相信我能在你的学校干得很好。”而用这样的“我的平均绩点,经验以及无可比拟的个性使我脱颖而出,正是你们学校要找寻的有前途,有成就的候选人。”清晰,直截了当,给人一大冲击。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八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认真贯彻iso9000族标准,积极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也有很多企业认为,取得了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在质量管理上已经做完了.似乎企业通过了认证就具备了挑战市场的.能力.

作者:秦士珍楼洪才作者单位:中石化集团公司质量部刊名:中国质量英文刊名:chinaquality年,卷(期):2002“”(5)分类号:f2关键词: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九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xxx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x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立的`一家药品批发企业,公司注册资金xxx万元人民币,现有员工x余人。公司《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xx年11月15日,《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有效期至20xx年6月30日。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局的相关精神,公司应该在11月前提交换证和认证资料,至少应该在20xx年12月31日完成新版gsp的认证工作。

自20xx年6月新版gsp实施以来,公司积极按照新版gsp要求逐步改造软硬件设施。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计划,现已在xx经济开发区购置土地xx亩,新仓库全部按照现代物流设施条件进行建造,预计于x月x日封顶,首期仓储面积30000平米,能够满足年销售30亿元的吞吐量。由于前期办施工手续等耽误工期,再加上xx冬天不能施工的自然条件限制,新仓库投入使用时间可能延后。现在公司租赁xx药业的仓库和办公场所,在目前仓库条件下通过新版gsp认证,需要投入改造资金大约100余万元。而且,即使在老仓库改造并通过新版gsp认证,公司新仓库投入使用仍然还要重新认证。这样就会给企业增加很大的经济负担和不必要的浪费。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把“xxxxxx”作为质量方针,严格按照gsp标准严把药品质量关。公司率先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实行药品监管码与现代物流结合,顺利与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随时接受药监部门的监督管理。公司积极开拓xx周边地区医疗机构的销售业务,力争做医药健康产业最佳服务商,为xx地区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贡献力量。

参照其他省市认证精神,我们现在向xx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延期认证申请。公司仍然按照新版gsp认证要求,在《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前6个月内提出换证和认证申请,自治区局给予延期6个月现场检查,请自治区领导酌情考虑,给予延期认证为盼,特此申请,谢谢。

xxx医药有限公司。

xx年x月x日。

申请书才能有质量篇十

尊敬的xx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司内审小组(组长:xxx,组员:xxx)认真对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条款,从以下方面开展自查:

1.机构与人员。

2.厂房与设施。

3.设备。

4.文件管理。

5.产品设计开发。

6.物料采购。

7.产品生产管理。

8.产品质量控制。

9.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

10.不合格品控制。

11.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

于20xx年xx月xx日完成体系自查,自查结果及不适用条款详见附件1。

经自查,我司已达到适用条款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有限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盖章)。

附件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查表。

章节。

条款。

内容。

自查结果。

机构和人员。

1.1.1。

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备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质量手册》(编号:xxx)包括组织机构图,明确了各部门关系。

1.1.2。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质量手册》(编号:xxx)已对各部门职责权限作出规定;品管部能独立行使对产品质量的决策权力。

1.1.3。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生产部负责人和品管部负责人分别履行各自授权职责。

生产负责人是:xxx。

质量负责人是:xxx。

1.2.1。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xxx是我司产品质量的主要负责人。

1.2.2。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

制定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程序详见《质量手册》(编号:xxx)。质量方针、质量手册批准人为总经理。

1.2.3。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目前公司配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足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1.2.4。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正常情况下,以每年一次的频率组织开展管理评审并保持记录。

最近一次:x月xx日进行管理评审。

1.2.5。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确保企业一切生产活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要求执行。

1.3.1。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

管理者代表:

1.3.2。

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查看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录。

明确管理者代表职责,每年管代汇报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编号:xxx)。

1.4.1。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规定;查看考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岗位说明书》(编号:xxx)对各部门负责人任职要求进行了规定。经过培训和考核评价公司人员均符合任职要求。

1.5.1。

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岗位说明书》(编号:xxx)对各部门负责人任职要求进行了规定。公司人员均符合任职要求。

1.5.2。

应当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职检验人员。

查看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要求、岗位人员任命等文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设置了专门的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有任命文件。目前检验人员为:xxx、xxx。

1.6.1。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应当确定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定这些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要求)、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查看培训内容、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岗位说明书》(编号:xxx)对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任职要求进行了规定。同时每年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保持记录。

1.7.1。

应当对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影响人员的健康进行管理,建立健康档案。

相关人员均办理了健康检查,建立了健康档案。

厂房与设施。

2.1.1。

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产品的生产要求。

我司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厂房及设施符合产品要求。

2.1.2。

生产、行政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生产、行政和辅助区布局合理,互不妨碍。

2.2.1。

厂房与设施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的洁净级别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

我司医疗器械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厂房及设施符合产品生产特性要求。

2.2.2。

生产环境应当整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生产环境符合质量需要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2.2.3。

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厂房的外部环境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时应当进行验证。

不适用。

产品无特殊要求,外部环境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2.3.1。

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确保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及存储质量,以及生产设备不会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

2.3.2。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

厂房拥有适宜的照明、温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

2.4.1。

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进入。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

根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特性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厂区有灭蚊灯、捕鼠笼。

2.4.2。

对厂房与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不应影响产品质量。

厂房与设施的维护维修不影响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质量。

2.5.1。

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空间,并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相适应。

生产区满足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

2.6.1。

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品、产品等贮存条件和要求。

库房满足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原材料、包装材料、成品的存储条件和要求。

2.6.2。

仓储区应当按照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等进行有序、分区存放各类材料和产品,便于检查和监控。

现场查看是否设置了相关区域并进行了标识,对各类物料是否按规定区域存放,应当有各类物品的贮存记录。

对库房进行了三色五区划分,各材料产品实现分类有序存放。待检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

2.7.1。

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和设施。

对照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条件。

已划分专门用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检验的区域和检验设备。

设备。

3.1.1。

应当配备与所生产产品和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当确保有效运行。

对照生产工艺流程图,查看设备清单,所列设备是否满足生产需要;核查现场设备是否与设备清单相关内容一致;应当制定设备管理制度。

已配置适宜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生产设备。

3.2.1。

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应当符合预定用途,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确认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生产设备已配备,操作简便,易于维护清洁。

3.2.2。

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

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

生产设备均有状态标识,排除非预期使用的可能。

3.2.3。

应当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设备操作记录。

建立了生产设备管理规程,并保存相关维护、维修记录。

3.3.1。

应当配备与产品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主要检验仪器和设备应当具有明确的操作规程。

对照产品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设备。主要检测设备是否制定了操作规程。

已配置用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检验的设备工具。

3.4.1。

应当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应当包括使用、校准、维护和维修等情况。

已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

3.5.1。

应当配备适当的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应当满足使用要求,计量器具应当标明其校准有效期,保存相应记录。

查看计量器具的校准记录,确定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

生产与检测过程的计量器具已配备齐全,且标明校准有效期,保留了相关记录。

文件管理。

4.1.1。

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以及法规要求的其他文件。

质量方针应当在企业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应当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质量目标应当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应当根据总的质量目标,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进行分解,建立各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应当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应当可测量、可评估;应当有具体的方法和程序来保障。

建立并逐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每年评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分解细化到各部门,实现可测量,可评估。

4.1.2。

质量手册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规定。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应当包括企业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质量手册包括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4.1.3。

程序文件应当根据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各种工作程序而制定,包含本规范所规定的各项程序文件。

根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特性和质量管理过程制定了??个程序文件,包含了本规范所规定的所有程序。

4.1.4。

技术文件应当包括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关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和试验操作规程、安装和服务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

技术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产品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安装手册等相关文件,详见产品主文档。

4.2.1。

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系统地设计、制定、审核、批准和发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已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编号:xxx)。

4.2.2。

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控制程序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撤销、复制和销毁记录。

文件按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并保持记录。

4.2.3。

文件更新或修订时应当按规定评审和批准,能够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

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文件的更新或修订是否经过评审和批准;其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能够得到识别。

文件按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并保持相关记录——由新法规颁布引起的文件修改保持了更改记录。

4.2.4。

分发和使用的文件应当为适宜的文本,已撤销或作废的文件应当进行标识,防止误用。

到工作现场抽查现场使用的文件,确认是否是有效版本。作废文件是否明确标识。

对已撤销和作废的文件,加盖作废章识别。

4.3.1。

应当确定作废的技术文件等必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存期限,满足产品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等需要。

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寿命期。

作废的技术文件保存期限为2年。

4.4.1。

应当建立记录控制程序,包括记录的标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要求等。

已建立《记录控制程序》(编号:xxx)。

4.4.2。

记录应当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活动可追溯性。

记录可保证产品质量控制活动的可追溯性。

4.4.3。

记录应当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防止破损和丢失。

记录按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4.4.4。

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销毁,更改记录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

记录按照要求进行更改。

4.4.5。

记录的保存期限至少相当于生产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期,但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或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可追溯。

记录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

设计开发。

5.1.1。

应当建立设计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

查看设计控制程序文件,应当清晰、可操作,能控制设计开发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划分;

2.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人员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沟通;

4.风险管理要求。

建立了《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编号:xxx),内容包括:

1.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划分;

3.对开发人员和部门的职责要求、权限设置等;

4.风险管理过程。

5.2.1。

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应当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及对各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等活动,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职责和分工。

查看设计和开发策划资料,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对设计开发活动进行策划,并将策划结果形成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和开发项目的目标和意义的描述,技术指标分析;

4.主要任务和阶段性任务的策划安排与整个项目的一致;

5.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验证、确认和生产活动所需的测量装置;

6.风险管理活动。

应当按照策划实施设计和开发。当偏离计划而需要修改计划时,应当对计划重新评审和批准。

1.设计开发项目的技术指标分析;

3.明确各阶段的人员或组织的职责、评审人员的组成;

4.主要任务和阶段性任务的策划安排与整个项目的一致;

5.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验证、确认和生产活动所需的测量装置;

6.风险管理活动。

5.3.1。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

设计和开发输入体现了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要求的内容。

5.3.2。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

已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评审获批准。

5.4.1。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包括采购、生产和服务所需的相关信息、产品技术要求等。

查看设计和开发输出资料,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采购信息,如原材料、包装材料、组件和部件技术要求;

3.产品技术要求;

4.产品检验规程或指导书;

6.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8.样机或样品;

9.生物学评价结果和记录,包括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

根据产品特性明确设计开发输出信息:

1.原辅材料及包装物的采购要求;

2.产品工艺流程图。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作业指导书。

4.产品说明书、产品技术要求。

5.产品检验内容及作业指导书。

6.产品包装形式,标签内容。

7.样品。

8.生物学评价。

9.注册申报文件。

5.4.2。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

设计开发输出内容均得到总经理批准,并保持相关记录。

5.5.1。

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和开发到生产的转换活动,以使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以验证,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适用于生产。

查看相关文件,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4.应当对特殊过程的转换进行确认,确保其结果适用于生产,并保留确认记录。

产品转化活动完成,并取得注册检验报告。

5.6.1。

应当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宜阶段安排评审,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按设计开发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评审;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包括评审结果和评审所采取必要措施的记录。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在设计开发各阶段有评审结果和内容。

5.7.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3.若设计和开发验证采用的是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或经证实的设计进行比较的方法,应当评审所用的方法的适宜性,确认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进行了验证,并保留了验证报告。

5.8.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者预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2.设计和开发确认活动应当在产品交付和实施之前进行;

3.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确认记录,包括临床评价或临床试验的记录,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产品通过与已上市同类型产品进行临床评价对比进行确认。

5.9.1。

确认可采用临床评价或者性能评价。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法规的要求。

查看临床评价报告及其支持材料。若开展临床试验的,其临床试验应当符合法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对于需要进行临床评价或性能评价的医疗器械,应当能够提供评价报告和(或)材料。

产品通过与已上市同类型产品进行临床评价对比进行确认。

5.10.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

暂无设计开发变更。

5.10.2。

必要时,应当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查看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包括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2.设计和开发更改的实施应符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有关规定;

3.设计更改的内容和结果涉及到改变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备案凭证)所载明的内容时,企业应当进行风险分析,并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申请变更注册(备案),以满足法规的要求。

暂无设计开发变更。

5.10.3。

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者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进行了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分析报告》(编号:xxx)。

5.11.1。

应当在包括设计和开发在内的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制定风险管理的要求并形成文件,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风险管理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风险管理应当覆盖企业开发的产品实现的全过程;

2.应当建立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的文件,保持相关记录,以确定实施的证据;

3.应当将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实施风险管理活动,形成相应的风险管理文件,并保持相关记录,将所有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采购。

6.1.1。

应当建立采购控制程序。

采购程序内容至少包括:采购流程、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再评价规定、采购物品检验或验证的要求、采购记录的要求。

《采购控制程序》(编号:xxx),程序内容包括:采购流程、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与管理、采购物品检验、对采购记录的要求。

6.1.2。

应当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且不低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

采购物品符合我公司采购要求。

6.2.1。

应当根据采购物品对产品的影响,确定对采购物品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

查看对采购物品实施控制方式和程度的规定,核实控制方式和程度能够满足产品要求。

采购物品会影响产品质量我们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根据《采购控制程序》(编号:xxx)对采购物品实施控制。

6.3.1。

应当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必要时,应当进行现场审核。

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要求。

建立了《采购控制程序》(编号:xxx)。

6.3.2。

应当保留供方评价的结果和评价过程的记录。

已保留供方评价结果及记录。

6.4.1。

应当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质量责任。

已与主要供应商签署质量协议。

6.5.1。

采购时应当明确采购信息,清晰表述采购要求,包括采购物品类别、验收准则、规格型号、规程、图样等内容。

从采购清单中抽查相关采购物品的采购要求,确认是否符合本条要求。

对采购物品均有明确的采购要求信息及验收准则。

6.5.2。

应当建立采购记录,包括采购合同、原材料清单、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质量标准、检验报告及验收标准等。

建立了包括采购合同、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检验标准及验收报告的采购记录。

6.5.3。

采购记录应当满足可追溯要求。

记录可追溯。

6.6.1。

应当对采购物品进行检验或验证,确保满足生产要求。

查看采购物品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对采购的原材料有检验记录。

生产管理。

7.1.1。

应当按照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生产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执行。

7.2.1。

应当编制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查看相关文件;是否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重要参数是否做验证或确认的规定。

特殊工序:热压复合(焊接),内包装封口。编制了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对应生产工艺的作业指导书。

7.3.1。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中间品等进行清洁处理的,应当明确清洁方法和要求,并对清洁效果进行验证。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过程无清洁处理要求。

7.4.1。

应当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对环境进行监测,并保存记录。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环境为清洁环境。

7.5.1。

应当对生产的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保存记录,包括确认方案,确认方法、操作人员、结果评价、再确认等内容。

已确认。

7.5.2。

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应当进行验证或确认。

不适用。

7.6.1。

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生产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通过生产批号实现可追溯。

7.6.2。

生产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原材料批号、生产批号或产品编号、生产日期、数量、主要设备、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内容。

产品生产及检验记录均体现在生产流程记录单中。

7.7.1。

应当建立产品标识控制程序,用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以便识别,防止混用和错用。

建立了《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编号:xxx)。

7.8.1。

应当在生产过程中标识产品的检验状态,防止不合格中间产品流向下道工序。

查看是否对检验状态标识方法作出规定,现场查看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状态标识,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用胶框颜色区分,检验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

最终合格成品送至库房合格品区。不合格品送至库房不合格品区。

7.9.1。

应当建立产品的可追溯性程序,规定产品追溯范围、程度、标识和必要的记录。

用生产流程记录单实现可追溯。

7.10.1。

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产品说明书、标签的拟定与编制均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6号)》执行。

7.11.1。

应当建立产品防护程序,规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防护要求,包括污染防护、静电防护、粉尘防护、腐蚀防护、运输防护等要求。防护应当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

现场查看产品防护程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现场查看并抽查相关记录,确认产品防护符合要求。

建立了《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编号:xxx),产品防护由存储防护和运输防护组成。

质量控制。

8.1.1。

应当建立质量控制程序,规定产品检验部门、人员、操作等要求。

查看质量控制程序,是否对产品的检验部门职责、人员资质、检验操作规程等作出规定。

建立了《质量控制程序》(编号:xxx),规定了所有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部门、人员、方法等的要求。

8.1.2。

应当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校准等要求,以及产品放行的程序。

查看质量控制程序,是否对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校准作出规定。

建立了《质量控制程序》(编号:xxx)、《产品放行控制程序》(编号:xxx)。

8.2.1。

应当定期对检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并予以标识。

查看检验仪器和设备是否按规定实施了校准或检定,是否进行了标识。

校准或检定由第三方公司完成。

8.2.2。

应当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在搬运、维护、贮存期间的防护要求,防止检验结果失准。

已做好规定,校准或检定由第三方公司完成。

8.2.3。

当发现检验仪器和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当对以往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并保存验证记录。

查看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当检验仪器设备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是否对以往检测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并保存相关记录。

查看相关记录,暂无相关情况。

8.2.4。

对用于检验的计算机软件,应当进行确认。

不适用。

8.3.1。

应当根据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制定产品的检验规程,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证书。

查看产品检验规程是否涵盖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性能指标;确认检验记录是否能够证实产品符合要求;查看是否根据检验规程及检验结果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证书。

产品技术要求中规定了对产品的检验方法,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来检验,产品检验结果为检验报告。

8.3.2。

需要常规控制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项目原则上不得进行委托检验。对于检验条件和设备要求较高,确需委托检验的项目,可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以证明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自检;

8.4.1。

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批检验记录,并满足可追溯要求。

通过生产流程记录单,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8.4.2。

检验记录应当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或证书等。

检验记录包括进货检验记录、过程检验、成品检验记录/报告。

8.5.1。

应当规定产品放行程序、条件和放行批准要求。

查看产品放行程序,是否明确了放行的条件和放行批准的要求。应当规定有权放行产品人员及其职责权限,并应当保持批准的记录。

建立了《产品出厂检验规程》(编号:xxx),对产品检验和放行要求作出了规定。管代批准测试报告批准放行。

8.5.2。

放行的产品应当附有合格证明。

合格证明为出厂检测报告。

8.6.1。

应当根据产品和工艺特点制定留样管理规定,按规定进行留样,并保持留样观察记录。

产品已留样。

销售和售后服务。

9.1.1。

应当建立产品销售记录,并满足可追溯要求。

已建立了《产品销售记录表》(编号:xxx),能实现产品可追溯。

9.1.2。

销售记录至少应当包括:医疗器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销售日期、购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建立了记录表格《产品销售记录表》(编号:xxx),包括以上所有内容。

9.2.1。

直接销售自产产品或者选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

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各法规要求直接销售或选择经营企业。

9.2.2。

发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时,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各法规要求直接销售或选择经营企业。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直接上报药监局。

9.3.1。

应当具备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制度。

已建立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9.3.2。

应当规定售后服务要求并建立售后服务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售后服务相关规定,满足可追溯要求。

9.4.1。

需要由企业安装的医疗器械,应当确定安装要求和安装验证的接收标准,建立安装和验收记录。

不适用。

9.4.2。

由使用单位或其他企业进行安装、维修的,应当提供安装要求、标准和维修零部件、资料、密码等,并进行指导。

不适用。

9.5.1。

应当建立顾客反馈处理程序,对顾客反馈信息进行跟踪分析。

查看程序文件是否对上述活动的实施作出了规定,并对顾客反馈信息进行了跟踪和分析。

建立了相关顾客反馈处理程序,明确对顾客反馈信息的处理和管理。

不合格品控制。

10.1.1。

应当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不合格品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建立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xxx)。

10.2.1。

应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应当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现场查看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抽查不合格品处理记录,是否按文件的规定进行评审。

已在库房设置不合格分区,若发现不合格品则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xxx)执行。

10.3.1。

在产品销售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召回、销毁等措施。现场查看在产品销售后发现不合格时的处置措施,是否召回和销毁等。

已有相关规定。

10.4.1。

不合格品可以返工的,企业应当编制返工控制文件。返工控制文件应当包括作业指导书、重新检验和重新验证等内容。

查看返工控制文件,是否对可以返工的不合格品作出规定;抽查返工活动记录,确认是否符合返工控制文件的要求。

见《返工控制程序》(编号:xxx)。

10.4.2。

不能返工的,应当建立相关处置制度。

建立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xxx)。

不良事件监测。

分析和改进。

11.1.1。

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接收、调查、评价和处理顾客投诉,并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有关职责权限的文件,确定是否对上述活动作出规定。

销售部门负责与顾客的所有联系,建立了《顾客反馈处理控制程序》(编号:xxx),明确对顾客反馈信息的处理和管理。

11.2.1。

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企业建立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制度,是否规定了可疑不良事件管理人员的职责、报告原则、上报程序、上报时限,制定了启动实施医疗器械再评价的程序和文件等,并符合法规要求。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是否存在不良事件,并按规定要求实施。

建立了《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控制程序》(编号:xxx)及相关质量事故和不良事件各阶段报告的记录表。

11.3.1。

应当建立数据分析程序,收集分析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顾客反馈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数据分析的实施记录,是否按程序规定进行,是否应用了统计技术并保留了数据分析结果的记录。

建立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编号:xxx),时刻关注并搜集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顾客反馈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

11.4.1。

应当建立纠正措施程序,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关问题再次发生。

建立了《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编号:xxx)。

11.4.2。

应当建立预防措施程序,确定潜在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问题发生。

建立了《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编号:xxx)。

11.5.1。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要求采取召回等措施,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建立了《忠告性通知、产品召回控制程序》(编号:xxx)。

11.6.1。

应当建立产品信息告知程序,及时将产品变动、使用等补充信息通知使用单位、相关企业或消费者。

建立了信息告知流程。

11.7.1。

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参加人员、方法、记录要求、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评定等内容,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查看内部审核程序是否包括了上述内容。查看内审资料,实施内审的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内审的记录是否符合要求,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建立了《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编号:xxx),并保持了每年的内审记录。

11.8.1。

应当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和审核,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应包括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相关改进措施,管理评审报告中是否包括了对法规符合性的评价。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管理评审,是否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落实具体职责和要求,是否按计划实施。

建立了《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编号:xxx),并保持了每次的管理评审记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