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老板给员工补偿申请书模板通用 员工要求赔偿协议书怎么写(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3:06:27 页码:10
老板给员工补偿申请书模板通用 员工要求赔偿协议书怎么写(4篇)
2023-01-11 03:06:27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老板给员工补偿申请书模板通用一

相比起一般的人,人们更愿意听取朋友的意见。而有两个有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拉进双方距离:相似性和赞美。

有的美容院管理者为了在下属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采取指令性的语言,把自己跟下属区分开。但是,请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人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跟你说话,你会发现对方这种讲话方式会让你不愿意认真听,同时内心产生一种抗拒感。聪明的领导人会运用宽松的语言,找到与下属的共同点,拉进心理上的距离。共同意识的提出,能使激烈反对领导的人,也不再和领导者意见相反了,而且会平心静气地听从领导者的劝说,这样,领导者就有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机会,进而攻入下属的心。

另外,赞美也是一个能够拉进距离的好方法。作为美容院领导,应适时地给予鼓励慰勉,褒扬下属的某些能力,引导他们顺水行舟,更加卖力地工作。数据表明,对他人品格、态度或表现的积极评价可使被赞美者对赞美者产生好感,并心甘情愿地遵照后者的意愿做事。

二、在你讲话的时候,你什么都听不到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美容院领导人在下属还没汇报完就开始自己滔滔不绝。细想一下,当一个人话说到一半被别人打断,心中记着还没讲完的话,他又怎么能好好地听你的话呢?领导倾听不是只听自己想听到的内容,而是要做到敞开心胸,毫无偏见,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理解他的处境。把“自我中心”抛在一边。当领导认真倾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员工的反应会更积极,觉得自己的意见受到领导的重视。其实,聚精会神地倾听是让员工觉得自己有存在价值的方式之一。

三、推心置腹,替员工讲出顾虑

作为一个领导,在工作当中有时会把一些相对困难的任务交给下属。下属面对领导的要求,只能勉强答应,心中难免会有怨言。此时领导不妨站在员工的角度上,替他把顾虑讲出来,比如:“我知道你最近月末有点忙,你可以把手头事情做完后再完成这个任务。”或者:“我知道短期内要联系这么多家企业有难度…”如此一来,员工便会觉得老板在安排工作之前有考虑实际的情况,而不是随意地分配任务。这样,老板随后说的话也就更容易被员工听进去。

四、运用你的“认同权利”

领导者可以在员工中建立自己的专家权威。员工在做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此时领导能提供对员工业务有帮助的指导,比如提供自己过去积累的销售经验、对企业产品的把握、对市场的理解等方面的知识,员工会慢慢信赖你的水平。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管理者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或者一些优秀的性格特征、人格魅力,让员工发自内心地钦佩。这在现代管理学中被称为“认同权力”。当领导成为员工的“仰慕对象”,领导的影响力会大大提升。

精选老板给员工补偿申请书模板通用二

尊敬的经理:

您好

由于学习的原因,我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向您提出辞职。

来了xxx快两个月了,如果说对这里没有感情的话,那是骗人的。因为这里给了我的,不仅仅是薪水,还有初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对人处事的态度,谦卑,宽容以及责任!

学而不思则罔,所以,我写下了这段时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能在我离职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总结,也希望在最后再给xxx一点点帮助。

进入社会,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交际,交际成功的必然结果就是人脉的广博。正如侯经理所说的,人脉很重要,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帮的,尽量帮,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对方。现在就把友情储备好,不管有没有友情利息,也不管将来会不会把这些储备的友情取出来用掉,但是总没什么坏处!正因为理解透了侯经理的话,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尽量去帮助别人,遇到与同事意见不合,也会三思而后行,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三省吾身以后,才会用以宽容和原则的态度,解决问题。尽量做到让每位同事都对我满意。

作为一个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让我感到很欣慰的是,我的上司杨经理就是这样一位人才。我也从杨经理身上学会了很多,很好的管理才能!比如,杨经理的铁面无私。私下里,大家都是好朋友,杨经理也像大姐一样,照顾每一位员工。但是上班就是上班,上班后不管你是什么职位,或者关系怎么的好。对于工作,绝对不能含糊。犯小错,就要改,犯大错,就要罚,绝对不徇私,不容忍。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团队才能进步,才能形成一个蒸蒸日上的体制!而我的另外一位上司,迎宾部的部长,正是缺乏这样的才能,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某些迎宾犯错,最终导致某些迎宾不把错误放在眼里,以至于习以为常。所以,我希望杨经理能够多把这些才能教于迎宾部的部长。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千里马,也总会有伯乐的。“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领导都看在眼里了!”这是我部的部长告诉我的一句话。这也是我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做好了,别人才会看到你,如果自己只是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的话,起初可能会有效果,但是长期下来,一定会原形毕露的。我相信,也就是这样的信念才让迎宾部的部长工作非常出色吧!

一个老板需要选的不是千里马,而是伯乐,杨经理就是伯乐!因为我从别人那里听说郭殿宇仅仅一个月就能当部长,是因为他平时就认真工作,干活勤奋!这个酒店里千里马有,只是少而已,我也相信杨经理能够慧眼识英雄,发掘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好的说话方式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前厅里,这方面最出色的要数冯小清了。从她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其他人只会在需要你的时候,才会和你混的很熟,她却能和每个人都打成一片,在任何情况下都很熟。而且每次带客人,一路上几乎只有冯小清会和客人问好,而且面带笑容。这是一个礼貌问题,也是我想她学习到的第二点!

我在这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接下来,说说对酒店的意见以及建议!

作为一位迎宾,首要的任务就是带客人。可是,渐渐的,我发现,我都不知道往哪带了。因为目前为止的状况是,带a厅,a厅不想接待,怕麻烦,带b厅,b厅也怕自己累。而且,每次带过去,部长们都不是很欢迎的样子。有时候会因为多带了一桌客人生气。我想的办法是,部长们可以沟通一下,制定的方针,看怎么带合适!可是部长们又不去商量,反正怎么带都不对。有时候我想,干脆把桌子摆迎宾部算了,让迎宾来服务。很多人的心态就不对,作为一个想要去做大事的人,渴望成功的人,我的想法是,如果现在连这点苦都吃不了的话,以后面对的挑战千千万万,如何去应对。

也许是我学识还不够,很多时候,我很不理解一些事情,比如,很多同事总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或者是斤斤计较一些蝇头小利。其实,何必这样呢!如果在这里计较的话,只能证明你在乎现在状态,那么你的成就也只能在这里。一辈子都完了。

万事都要看的清楚明白!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能跳出来,真正的看一下自己,看一下自己周围的世界。想想自己这么做对吗,会对自己以后的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明知是坏的,还要去做,那我真的很想进去对方的心里,看看到底对方是怎么想的。

对于工作,我有一些建议。

首先是效率问题。我想问一个问题,谁知道用洗手间第一个水龙头接一盆水用的时间是多少秒。我知道,大约需要60秒!这是我一个人边拖地,边换鱼水得出的结果。迎宾部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在接水的时候跑出去拖地,然后心中默数40多秒的时候,回去端水出来换。这样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还有上厕所问题。很多人老是在忙的时候,正要需要她的时候去上厕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那种专门躲工作的人,我都懒的指责什么。我要说的是,上厕所的时间,都是由人体生物钟管的了。每个人都可以调节自己上厕所的时间和时刻。我以前的上厕所时间是每天中午吃完饭12点多的时候,可是这时候正是饭店忙的时候,所以我慢慢的把时间改成每天上班的前15分钟。这样也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新人学习,以及老员工教学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是有标准的。我认为,好的教学方法是,给新人一个有标准的结果,让新人自己去工作,如果他能做到标准,而且时间和效率上也达到标准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可取的。而且这样也能发现新的,更好的工作方法。如果这种新人不达标,那么老员工可以去帮助他,告诉他怎么做才能完成任务。举个例子,比如迎宾部拖地,我开始很难拖干净,后来发现原因有三,第一是水不干净,第二是拖布上水少,第三是,竖着拖正好对着阳光,会显示出很多道道。经过我改进后,拖出来的地就会很干净!还有很多工作可以改进,比如擦假树的叶子,我发现从根部擦的话,即可以擦干净,又可以不漏掉每一片叶子!

最后再说一个酒店的弊端。我感觉酒店里没有定很多制度,或者说制度不严格。熟语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标准在,很多时候很难管理。记得侯经理说过,很多酒店是工资高,罚的也多,最后真正到服务员手里的钱没多少。其实,我感觉这样才是一种正确的管理方式。因为高工资可以吸引很多人来应聘,这样就不会出现缺人的窘境了。员工多了以后,有能力的人,犯错误少的人就可以多挣钱,这样既可以选出优秀的人来,而且优秀的人在高工资的吸引下也不会跳槽。能力低的人,被罚的多了,不用辞退,他就会感到压力自动离职的。而我们现在的管理方式是,很难吸引人来工作,来的人的素质都不是很高,来了又怕走,所以不敢罚,有了错误,没有好好的遏制,最后整体都在倒退。

当然,我没有学过管理,这只是这段时间自己想到的一些愚见,拿出来分享一下,有什么不对的,还希望经理们多指点。这也算是一点点小的建议,说的不对的,就当我没说!

精选老板给员工补偿申请书模板通用三

song先生:你好!

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提笔给你回复这封辞职信,可能这封信比你洋洋洒洒的辞职信要简短得多。

首先非常感谢你阶段性加盟我们的公司,我也代表公司的全体职工及家人对你这段时间的贡献表示感谢。当你坚持离开这片不适合你发展的“土壤”时,我很遗憾,也很痛心。我并不否认你信上所说的企业的这些问题,而这也正是我竭力邀请你加盟的原因。下面我逐一答复你提出的问题:

这看似是管理角色的界定,实质上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抗争。

你知道,这个企业在风风雨雨中打拼了19个年头,才终于走到了今天。周围的企业一个个在我面前倒下了,我们自己也经历了几次死而复生,如果没有这些九死一生的经历,根本无法体会到个中的滋味。这迫使我不得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同司机开车越久,就越懂得谨慎。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负债。

其实你说的这些问题,不仅仅你我,包括企业的那些高管,大多心里也清楚。前几年,企业也曾积极学习某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为此政府部门还把我们树为典型,但公司为这种激进的措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个企业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折腾?所以我不得不压着变革的步伐,而你却把它看成了阻力。

我内心也希望企业发展得越快越好,但我知道,弯拐太急容易跌倒,螺丝过紧容易拧断,这才是你我在授权问题上争议的关键所在。经验告诉我,企业重发展,更要注重安全,平稳的发展比忽上忽下要明智得多。今天我不敢奢望企业的涅槃重生,就企业的现状看,发展的速度慢一些,至少倒掉的几率要小很多。

说心里话,我不是不信任你,你的人品我也非常赞赏,包括对你背景调查的业绩我也认可,从二十多个候选人中选定你,也说明了我对你莫大的信任。但你实施的方法,我总需要权衡,因为成功的经验必然基于不同的企业环境,否则广为诟病的家族企业,就不可能有国内外那么多成功的先例。

实质上你我分歧的焦点在于“企业安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认识不同,立场不同。我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安全性发展,而你注重的是推动企业业绩的快速增长,其他一切可以摧枯拉朽。如果推进的“改革与创新”给企业带来危险和不确定性,那我宁可选择缓慢的完善。企业毕竟还没大乱到需要大治的时候。

你可以认为我思想保守或心理准备不够,但当一个人由身边的喧嚣变成了突然的空寂,由清晰地了解每一点动态演变成只知道企业的大概,这种悬空的感觉,让我一次次从噩梦中惊醒。让我完全放得下,谈何容易,我毕竟是人,不是神。尤其是当我无法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革结果的时候。

说得不客气一点,你可以把企业当成自己某个发展阶段的平台,但我不能,这个企业不是你所说的“当成自己的孩子”,而是我生命的全部!企业一旦经营失败,你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再继续找一个下家,而我呢?跳楼的是我,不是你!

这个社会,老板永远不会有那么多的机会拍拍屁股换个地方当老板,就是屁股拍肿了都没用!毕竟中国没有几个史玉柱,可以换个地方东山再起。当你什么时候做老板,也许就明白了。这无关你是否进入企业。

你走入企业,是我们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

我承认,我们在战略思路的配合上,由于沟通的深度远远不够,导致存在了一些误区。当一个人拥有10万元的时候是自己的,100万的时候还是自己的,当拥有1000万的时候,就不再是自己的,而是社会的。

我不否认你超前思路的正确性,但当大家都说你对的时候,错也是对;当大家都说你错的时候,对也是错。

你把业绩指标或公司的效益放到了第一位,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的排序是:首先让企业尽可能的延续下去,其次才是企业的发展。尽管我对业绩指标有所要求,其实是在次要位置。

也许你会问,既然不是为了业绩,为什么还要高薪聘你进来?因为我心里很清楚,再让原来这帮家伙折腾下去,企业很快就要完蛋,正如你100多页的诊断报告所分析的,三年业绩的徘徊也是佐证。我对他们是爱恨有加,但爱甚于恨。

下面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排序。我也时常在反思,一个老板挣钱的目的究竟为了什么,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富裕也无非一日三餐,一衣遮体。虽说百年企业人人向往,但一个企业能生存30年、50年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的企业又能走多远?

每当我走进企业的每一个角落,看到的点点滴滴无不浸透了老臣们当年的汗水,包括车间、门卫室都是他们在三九严寒中一砖一瓦垒起的,上面还印有他们冻裂手脸的血迹??千名员工中近1/4是夫妻关系,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他们的身家性命都已经跟这个企业血肉交融了。企业一旦倒闭,他们将无家可归。所以我必须将这个饭碗捧好,已经没有了退路。我没有什么高尚的目的,这既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目的。退一步说,即使儿子未来接手这点家业,也需要这些最基本的基石。

到此,也许我的很多行为你就有些理解了。

但这些我又怎么去告诉你?不是为了业绩,你会拂袖而去。因为创造效益是你们职业经理能力的证明或者生存的意义,而养活这帮员工则是我朴素的想法,无论你把它叫做小农意识还是狭隘的个人情结。

你一味的要求老板去改变,要围绕新的方向和政策,并希望其他人也围绕新高管去适应,可这现实吗?你认为,只换一个包工头,想领着原来一帮盖草房的泥瓦匠建起高楼大厦几无可能。

其实,任何一种管理思路,都能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能把你们外聘人员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我们这些老臣们积累的丰富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拳头即可,但你们双方都过分坚持了自我,让我如同面对自己的左右手,左右为难,无法割舍。

也许我们出发点不同,自然行为迥异。从职业经理的角度,你会毫不留情的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所有老臣一股脑清理掉,从业绩的角度无可厚非,但你我身处的环境不同,在这方面我需要的更多是感性,而非理性。正如面对自己一点点拉扯大的孩子,突然发现得了绝症,怎么办?从人类发展和人性关怀的角度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无需辩论,你的措施已经被优胜劣汰的自然界所证明。

但是,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当某一天,他们被淘汰了,让我如何去面对这帮父老乡亲?有些人已经两鬓斑白,他们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留给了企业。纵使我可以身背骂名,又让我如何每天都去面对起居一院的眼神?难道仅仅是那点金钱的补偿吗?

再说把功臣一个个的杀掉,将来还有谁肯信任我?

也许某一天,当你感觉不爽的时候,你会拍屁股走人,正如你今天的离职。但他们永远不会抛弃我,他们会与企业生死不离,直至终老。因此,在老板的眼里,忠诚大于能力。下面用你培训时常给大家讲的“自行车的故事”来解释工作推动上的困惑:“据说中国最早引进自行车的是一个富家子弟的留学生,他看到国外自行车盛行,就不惜高价买回一辆,家里人一致反对这洋玩意:几千年来我们一直靠双脚走过来的,不是很好吗?想快就快,要慢就慢,而且无需什么平衡不平衡!

“留学生一再解释,连他本人在内,每个人都试了几圈,东倒西歪确实比不了自己习惯的走路方式,那辆自行车随后束之高阁。半年后,这家来了一个半大孩子的亲戚,他很好奇,就将这布满尘土的自行车从角落里拽出来,在庭院里折腾了一上午,饭都顾不上吃,家里人也没往心里去。到了下午,突然发现一群小孩子在那个骑自行车的孩子屁股后面追都追不上,众人大吃一惊,后来自行车就慢慢普及了。”

这个故事没有错,但我一直在想,如果把自行车放到一个没有人会骑的敬老院会怎么样?推动高速变革的往往是一些“新生力量”,而我们毕竟面对的都是一些“老人”。大而言之,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也一直在走出去,引进来,但我们跟先进外企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因为这是文化使然,需要一个融合的过程。

你说我对组织伦理过分随意,事无巨细都要插手,其实这正是因为出现了问题。你们职业经理抓大放小的同时,工作容易浮在面上。当然我也承认,磨合需要个过程,用对人才是关键,但摆在眼前的浪费,于情于理我无法无动于衷啊。也许我的这种方法有待商榷。

这个话题太大,我不敢妄下断论,但国人几千年来观念的影响、文化的积淀、相互的诚信等等,也许让这种纠结不得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我也像所有的老板心理一样,希望这个企业能基业长青,这也是我引进你及其他高管的初衷,只是在实际推动中,与我设想的差距太大,我耳朵里每天塞满了不同的声音,而更多的是抱怨和意见,伴随着干部心态的动荡,我不能不产生疑惑。

这些问题的产生,应该说作为职业经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明在沟通环节上仍存在某些问题。作为类似规模的企业,不照样也有很多通过职业经理的推动,成功地进行了二次创业,成为品牌的么?

对具体事情的评价上,你习惯于只要结果。但我看重结果的同时,也同样注重过程。管理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靠“疏”,一个靠“堵”,也许到最后都能达到同样的结果,但组织付出的代价却天壤之别。我不希望你也像如今的地方政府一样,靠杀鸡取卵、寅吃卯粮、掠夺资源来实现所谓的业绩。

你却说,一个老板的格局和人性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并认为中国富不过三代会是多数国人的宿命,并由此上升到了国民教育;但我知道,一个人不能一日无炊。

你为了说服我,曾讲过“孙武训妃”的故事,而且一再重申孙武的英明果断,正因杀掉了吴王阖闾的两个爱妃,军纲得以重振。我不知道这帮妃子们在战场上表现如何,但我也有一个故事送给你: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大渠,足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候,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将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

等到雨水一多,水位上升,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因而决口事件经常发生。到后来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抓不胜抓,防不胜防。面对这种情形,历代苟陂县的行政官员都无可奈何。

每当渠水暴涨成灾时,便调动部队一面忙着抓人一面去修筑堤坝。后来宋代李若谷出任知县时,也碰到了决堤修堤这个头疼的问题,他便贴出告示:“今后凡是水渠决口,不再调动军队修堤,只抽掉沿渠的百姓,自行修堤。”这布告贴出以后,再也没有人偷偷地去决堤放水了??

这两种方式对我们管理者的评价是否有启示意义?

在你离开后,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个人的看法是,在职业市场还远不够成熟的今天,中小企业如果让职业经理做总经理,老板做总经理助理或许更适合企业的发展。老板从台前退至幕后,执行总经理决策的同时,既了解了进度,又能协调某些关系,这对民营企业也许不失为一种可以参考的模式,当然不能因此形成第二个权力中心。

领导力启示:企业的空降经理人由于没有和企业共同成长,在一定的方面决定了他不可能和企业同生共死,不能了解企业发展艰辛的经理人是不专业的经理人,从企业的根本出发来治疗企业根源问题才是扶持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精选老板给员工补偿申请书模板通用四

尊敬的老板:

您好!

首先,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这封信。

在这里,为我昨天没有及时接听电话而惹您不快的事情,向您诚挚道歉。因为我的工作疏忽,没有听见电话,我感到非常抱歉,在这里再次恳求您的原谅!

另外,在这一个月的工作中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您给予我的很多批评,都是十分中肯的,对我帮助也很大,我会铭记在心,在这里我由衷的向您表示感谢,谢谢您给予我的教导和指引!

xxx

xx年x月x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