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子课题协议书范本 课题项目合作协议模板(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3:32:55 页码:13
子课题协议书范本 课题项目合作协议模板(四篇)
2023-01-11 03:32:55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写子课题协议书范本一

1、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

早在20xx年5月,本课题组顾问特级教师林惠生老师在带领本课题主持陶波老师去江门参加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期间,陶波比较具体的了解了林惠生老师所主持的省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在林惠生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陶波老师决定开始着手“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

征得林惠生老师同意后,陶波、陈振华、黄咏志、黄广萍四位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协商筹划,准备将“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作为林惠生老师“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这一省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并准备将此课题作为一个单独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至此,“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成立。

2008年8月,课题组在林惠生老师的指导下,为“教语文与学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这一教学科研课题撰写了“汕尾市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评审书”,正式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并很快有了回应,课题组就积极投入了该课题的研究。

2、确定研究计划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2008年8月——2008年9月)

(1)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请课题立项

(2)准备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

(3)确定参加课题研究的有关人员

(4)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确立各项研究的主要承担人,落实各项研究的研究计划。

第二、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xx年8月)

(1)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内容按计划开展研究。

(2)深入开展行动研究、理论研究。

(3)组织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4)20xx年3月对各项研究进行中期检查,各项研究的负责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0月)

(1)各项研究先后各自进行总结,并将总结上报课题组。

(2)课题组进入总结阶段,并完成总结报告。

(3)申请教研室领导对课题组进行评估验收。

(4)将验收后的结果上报课题组。

3、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

本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所以课题组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力求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教师能充分的理解“教语文”与“学语文”这两种不同教学思维。

为此,课题组召开了多次会议,通过讲解,交流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学习,并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先后学习了林惠生老师撰写的《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三大转型》等重要文章,还阅读了《语文教改20年的科学价值》,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等等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大量的著作。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很多网络信息。课题组还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要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5、积极进行课题的研讨和管理

在近半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每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课题组成员都各自开了一节公开课,实施开放性教学,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平时管理,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商议后,拟定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约定,对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6、阶段性成果明显,教师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均有提高。

经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教师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陶波老师已撰写三篇课题研究的论文:《“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其中《“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已投稿至《中学语文》杂志社,杂志社编辑发来用稿通知书,将于20xx年2月第二期发表此文。《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一文和由陶波老师、陈振华老师分别执教的两个学语文教学的课例也送交林惠生老师,作为省级课题母题的结题资料。

如何写子课题协议书范本二

1.确定课题名称。

2.填写课题申报表及课题方案,时间一般会在每年的1、2月份左右

3.教育部门审核后发于立项通知书

4.有了立项通知书这张通行证后从此工作重点就放在课题研究过程,往往有很多老师,取到通知书后认为事情就该告一段落了,然后到了结题的时候才到处拼个结题报告出来,说句不好意思的话这样的事情我也曾经做过。其实这样做完全不对,应该说拿到立项通知书才是好戏才刚刚开始。我们要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其间要做好课题记载册工作,真实记录课题研究过的痕迹。

(立项通知书、课题记载册)

记载册包括如下几大块内容:a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表b课题开题论证记录表c课题研究参阅资料一览表d研究活动概况记录e研究阶段性小结f研究报告摘要g课题成果鉴定意见表h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i外出学习活动及体会

5.结题时间到后,大概会在每年的7、8月左右。连同记载册及课题结题报告上交教育部分参加评审。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要素一般由标题(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组成。

6、运气好获奖还要进行课题推广。大概的程序就是这样。

现在我们要言归正传,因为我今天要讲得重点是落在如何撰写课题方案。撰写课题方案首先要确定课题名称:

教育研究开始于问题,爱因斯坦曾有一段精辟的言论,他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新性、有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将提出问题或选择问题看作研究过程最重要、最复杂、最关键的一环,看作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步。

选择课题依据价值原则、创新原则、可行原则三条进行。选择课题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初步确定课题的范围

首先形成一个初步的、粗略的课题,它可以来源于个人的经验和兴趣,也可以来源于理论或对文献的查阅。如研究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或在阅读有关文献中得到某种启发,产生某种联想,从而认定可以进行某一项研究。这时的课题通常是朦胧模糊的,只是确定了研究的方向或范围。

第二:课题聚集

课题聚集就是对初定的课题进行分解,逐步缩小课题的范围,使宽泛模糊的问题变得清晰、明确。有时可能还需将所选课题进一步具体化,再进一步“聚焦”,直到研究者满意为止。

第三:确定课题名称

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是不错的,但作为课题的名称,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3.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课题名称确定好后,接下来就要填写课题申报表

课题申报须电脑填写。例成表格式就是如下,此表也就是教育部门给我们填写的表格

封面上应填写“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只填写1位即可)、“完成时间”(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或1-2年“完成时间”应填到某年某月)(注:课题期限一般要求为一年)、“成果形式”(写一种即可,一般为“报告”,可用“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论文”等作为成果名称)、“单位及职务、职称”,实在没有职务的,须填单位“邮编、详细地址”(应填准确、完整)、“联系电话”(一般填写单位自己办公室电话和本人手机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

第二页“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有关情况”中的“课题内分工”,应填明确;尤其是谁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谁承担课题结题报告的执笔撰写任务应予明确;课题组成员以4-6人为宜(注:课题组人数以≤5人为宜)。“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单位公章和单位分管领导的签字,都不能少。否则你的研究得不到单位及领导的支持。这里还表示,学校对教师们申报的课题,也须审核论证,择优申报。“县(区)教科规划办意见”,是指各县(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签署的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就是说,申报市规划课题,还要根据县(区)的要求来申报,先送县(区);县(区)须审核论证,择优申报。“市评审组意见”,指市里须进行评审论证。

此表要连同方案统一上交区教师发展中心审查,根据情况发给区级立项通知书。区发展中心审查后认为课题方案具有较深研究价值,会将其上报上一级教育部门如市级、省级。上级部门审查后相应会给已立项通知书。

1、研究的问题及其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以及本课题的初期研究成果、深化研究方向;

3、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4、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5、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如何写“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关键是“现实背景”。

所谓“背景”,即对本课题研究起重要影响的情况。“现实背景”,即要求着重反映本人、本校、本区,甚至本市的背景情况、及实际中碰到的、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况。

这里介绍例子:

①课题名称:《开展还爱于父母活动,对幼儿进行孝敬教育的研究》。

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常常听不少家长抱怨,平时自己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病了,心急火燎地为其四处求医。而自己病了,孩子竞连倒上一杯水都想不到,实在令人伤心。是我们的父母不可敬、不可爱、不可孝吗?显然不是。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三代人的“四二一”倒金字塔结构比比皆是,孩子处于最底端,承受着几代长辈顺势倾泻,享之不尽的服侍和呵护。在这种“太无私”的爱中,封闭了幼儿的回报意识,束缚了幼儿的回报手脚,剥夺了幼儿的回报权利,从而使他们习惯地、理所当然地尽情享受爱,而不懂回报爱。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这种伦理的丧失将给社会带来隐患。而社会、学校对伦理教育和家庭德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和幼儿父母,应该承担起对幼儿进行孝敬教育这一历史履于我们的任务。培养幼儿从小就对父母、对家庭怀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懂得孝敬父母。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基的实验学校里,一进校门学生就读到一行大字:“要爱你的妈妈!”可见国外的学校已经把家庭伦理亲情教育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我们这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都更应重视亲情教育和孝敬教育。

(二)关于如何写“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这主要是为了考察课题申报者平时所掌握的有关理论研究情况,也要求课题申报者以本次课题申报为契机,多方面了解掌握有关研究信息,以确定本课题研究从新的角度出发。在综合阐述时,要防止仅仅把从网上浏览到的许多东西洋洋洒洒地写上,而不是拿来作为对本课题的指导,不考虑本课题将要在综述基础上研究什么,忽视我们本县区、本市、本省研究到什么程度,等等。

(三)关于如何写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①“课题研究的内容”:这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具体设计。

这里介绍阐述得比较好的例子:

课题名称:《构建特色折纸教育,开发幼儿多元智能的实践与研究》。

a研究内容

1、研究幼儿折纸与其他美工技能整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幼儿折纸与领域课程融合的教学方式。

3、研究幼儿在折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波动与教师的引导方法。

上面对“课题研究的内容”的设计,可以看出课题设计者从“内容安排”、“培养途径”、“培养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条理清晰,层次感强。并将“内容”与“研究”结合在一起,而且将“研究”作为中心词,这就是课题研究了,区别于一般的工作计划了。

b“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目标”的设计,要求从几个方面去着眼,要具有可行性。

1、探索良好的教育方式,让幼儿主动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激发幼儿对折纸的的兴趣,提高幼儿智能的多元发展。

2、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园幼儿实际的特色折纸教学活动形式。

3、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指导折纸教学的策略及评价能力。

4、在活动中引导家长领悟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活动与家长的互动。

上面对“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的阐述,很有层次感:一是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序列、设计,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可仿照采用;二是对幼儿有哪些帮助,使幼儿掌握知识,增强意识,形成能力;三是理论突破,如规律性的揭示和探讨。

c、研究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的过程。包括对前人或同时代的有关教育研究成果的收集。

调查法:教师围绕幼儿折纸活动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谈话等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指出存在问题,提高幼儿折纸能力。

观察法: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折纸活动,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分析。

经验总结法: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对幼儿折纸活动的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这主要是对研究实施的设计,对研究中措施、策略的设计,是解决做些什么的问题。

(四)关于如何写“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研究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阶段时间和阶段任务。至少是三个大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实施阶段,三是结题阶段。其中“实施阶段”,又可以具体分出几个来。课题组人员分工也要具体、明确,不能全由主持人一人来做。有的课题较大,需要确立子课题,那么,由谁,承担什么样的子课题,应该明确。

(五)关于如何写“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以上所说就是有关方案撰写方面的问题,可能听过以后从大家还是模糊一片,没有关系我还准备了一份完整的课题方案给大家分享,但是除了这次分享以后我还是要请在座各位自己实际去试着做做课题这样你才会对课题是怎么一回事越来越清析越来越明了。

讲这个讲座之前我还特意查阅了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有关资料了解对课题方案撰写有关知识,书中撰写课题方案包括如下10项内容比我们前面讲得还多了4点: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缘由及其意义

3.课题的具体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4.主要研究人员及其分工

5.研究对象及选择方法

6.研究方法及实施要点

7.研究资料的处理方法

8.预期研究成果

9.研究进程及安排

10.参与文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教育研究过程是有系统的,任何一项研究在大的框架中基本上都遵循以上10项,但是研究过程不是机械的、呆板的、有是步骤可以跳跃、交叉、有的步骤可能被省略或合并。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这些步骤的实施上存在一定的灵活性,需要依据研究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讲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在座各位多提宝贵意见多多交流,请大家多申报,只要有机会就要申报,只有申报了才有命中的机会。最后跟大家共勉,一个好的研究方案+优秀的执行=有效的研究。预祝各位选择好课题、申报课题成功!谢谢各位!(张雅)

如何写子课题协议书范本三

一、任教学科:

语文

二、研究的课题:

小学语数学科教学中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研究

三、个人子课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交流与合作习惯的养成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

(1)探索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激发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欲望与热情,让学生要交流要合作,从而养成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习惯。

(2)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交流与合作习惯的养成的研究

六、研究措施:

1、转变观念,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

2、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建立自己的课题博客专栏。尽可能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3、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踏实细致地调查分析。

4、实事求是,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学校研究计划安排下,每学期上好课题研讨课、“一人一节课”,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七、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总结。

(2)学习课题组课题总方案。

(3)学习课题组子课题计划,明确研究内容。

(4)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三月份:

(1)参加开题仪式。

(2)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

(3)在语文课题组内听课。

(4)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开通课题研究个人博客。

四月份:

(1)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专题研讨课。

(2)积极参与专题研讨课的评课及讨论。写好听课感言。

(3)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4)撰写学生交流与合作习惯养成专题文章,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五月份:

(1)学习课题理论专题讲座,做好笔记。

(2)通过课堂教学,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3)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与同伴交流,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教训。

(4)上一堂课题研讨课。

(5)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六月份:

(1)撰写个人子课题总结,并及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

(2)撰写心得体会和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3)整理个人子课题研究资料。

如何写子课题协议书范本四

1、信息时代呼唤新型的人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我国传统教育以学校为主要教育场所,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记忆和理解为主要要求,以知识再现为主要目标,迫使学生接受既定的间接知识,通过记忆应付考试。从当今的工作方式和信息环境看,最关键的已不再是信息的拥有量,而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人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已越来越不需要记忆各种过期的信息,因为知识不仅有大量的积累,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大量产生,任何人无法记忆当前海量的知识和信息。

因此,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需要人们具备基本的素质,而且要求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课程改革离不开信息技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许多地方得到了推广与实施。新课程教学特别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特点,是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也是创新意识的基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能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得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能大大丰富表现力。教学中充分合理使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技术的加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新课程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开辟了新的途经。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校园网的建成,使教师能很方便地调用网上的信息进行教学,学生利用网上信息进行学习。学生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面对网络和计算机,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提出问题,这种可参与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自主,诚实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将彻底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引起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课程改革需要信息技术作支撑。

3、学校发展需要课题的研究。

我校在"九五"期间,积极开展了市级课题"学习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和省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这两项课题已顺利结题。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总结出:⑴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设施有很大的改善。学校现有学生电脑用房两个,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与硬件设施,教师每个办公室都安装了电脑。⑵教师掌握了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部分教师能较熟练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⑶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明显的改进,科研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大大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鉴于以上情况,我校申报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这一课题,旨在通过信息技术建设学校信息资源库,创设交互平台,使学生善于利用畅通的信息渠道获得信息。运用信息技术探讨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综合分析信息,管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1、实施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的深层关注。

关注个体的自主学习,着眼于人的主体性发展,这是当代教育永恒的主题。随着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其信息渠道的多样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学习情境的模拟性以及教学反馈的互动性,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技术层面乃至理论层面的保障,并顺利成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基于此,我们选择本课题,致力于探索信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实施对学生个性的深层关注。

2、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课程改革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信息时代和课程改革,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做到:

⑴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教学活动是一种环境的营造,教学模式就是营造这种环境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目前仍是主要形式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以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转变。

⑵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多项互动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分析事物特征,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思考诱因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发挥创造潜能。

⑶变学生被动学习式的教学为内在诱导思维式的教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创新思维的契机,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本,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推进素质教育既要使学校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使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的统一。素质教育,应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遵循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采用有效手段,创设有利环境,促进学生素质主动,积极,自主,健康地发展。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在校园信息化条件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首先确立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自主发展主体地位,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利用网络教育的公平性,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创造性和资源共享性的教育环境,构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积极互动,主动探究的自主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主体通过学习和运用前人知识经验能动地获取知识与技能,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今后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产生,加工,传递,利用的方法和技术。随着人类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信息技术有了根本性的革新。在本课题中,信息技术特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即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

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信息资源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教师只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主动去探索,自主地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分析,讨论,交流,进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展。总之,自主学习首先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发展的能力。其次,是尊重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去,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促进"自我发展"。

1、信息时代的教育观: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每个人除了在受教育年龄时,接受学校的学历教育外;在工作年龄时,为了更新知识,迎接新的工作挑战,还要接受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做到老,学到老。

信息时代的学校观:除了学校教育,即传统学校的教室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外,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将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所;也许学校应该成为终生学习的社区资源中心,也许还会变成家长教育中心和健康教育中心;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将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

信息时代的教师观:教师角色应该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信息时代的学生观:学生地位应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知识探究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信息时代的媒体观:教学媒体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即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的手段。

信息时代的教材观:除了文字教材外,还有电子教材(如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与网上教材,教材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对象。

信息时代的教学观: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观:教学方法应该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究","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2、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是当代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提出了"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模式。他认为,在操作性活动发生后,随即呈现强化刺激物,反应就会加强;否则,反应就会减弱。强化在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可以使行为发生变化,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他提出的学习模式对人的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学习者要想获得有意义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强化",为了实现这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知道最好的学习效果,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肯定,错误的学习行为得到纠正。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网络信息,社会实践等获得的各种教学信息等等),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运用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建构主义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强调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获得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培养学习能力。

4、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核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这就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最一般的定义。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要求将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正确的教学原则几方面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定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并在实际中坚决而灵活地施行之,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运用信息技术,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探讨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畅通的信息渠道获得信息,提高对信息的搜索及跟踪能力,强化信息接受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2、积累大量的典型案例,为今后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提供可利用的素材。

3、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1、教育实验法。设立各子课题,进行专题攻关,不断充实完善课题内涵。

2、调查研究法。我们将采用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

3、经验总结法。课题全面实施后,我们将要求每一个实验教师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案例及时地记录下来,写成教后记。及时总结,定期交流,以实现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研究如何建设信息资源库,向学生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教学材料。

信息资源库是学习环境中最主要的信息资源,它负责向学生提供要学习的领域知识和教学材料,学习者可从中查询大量的信息。资源库包括多媒体素材库(文本,音视频,动画),课件库,案例库,题库,游戏库等等。它有鲜明的特点:能存储巨大的信息量;教学资源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本,图像,影像,动画,声音和游戏等;可以提供快速查询,实时存取和多路并发,满足教学的需求。它需要由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持。

建设信息资源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开发,制作。在保证学科信息资源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由本校教师自行进行开发,研制。

2、收集,整理。可以通过交流,协作,复制或购买等方式从其他学校或音像制作,管理部门处收集并编辑加工成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照相机,收录机,录像机等设备,收集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加以选择,分类,编辑。还可以对长期积累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收集,筛选,整理,转换或者从网络上搜集所需的信息资源。

(二)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本课题侧重于研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优势,努力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使之多样化。

"游戏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该模式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游戏方式开展的自主学习模式。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门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在游戏环境中,他们能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信息的获取和生成,为营造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但由于小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很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该模式的特点是课前教师必须先做好课件的编制和组织工作。我们可以从网上收集一些益智类的游戏,语文学习游戏,数学学习游戏,英语学习游戏,或棋类游戏等等。

2、"任务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任务式"自主学习方式是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从信息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设计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任务――自主学习――效果评价。

(1)创设情境。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求,社会热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名人典故等创设情境。

(2)提出任务。我们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学习目标;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现成的学习网站的内容和结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设想,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个人单独学习,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师首先指导学习,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程序表(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知识点,学习顺序)。其次展开自学(此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线索)。最后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效果评价。由教师或专家组织评定,这可以通过传统的测验方式进行评价;也可以自我评价,检查学习中的得失,总结学习经验。

3、"协作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之一,学习者与环境的作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作是指多个学习者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交互作用。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像等各种符号,以此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传递信息,加强资源共享,互相交流的目的协作的形式可分同步式协作和异步式协作。同步式协作首先要登录注册,获得帐号,然后自由地与他人交流信息;异步式协作可以通过bbs,电子邮箱,在线交谈来实现,学习者可以先申请自己的电子邮箱。

4、"个别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我们认为,个别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常用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其特点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这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采用"个别式"自主学习方式须做好以下三点:

(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前准备主要做三项工作:第一,对学生分层编组。分层编组不能单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将学生的经历,行为,性格,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作为确定学生层次的依据,然后根据学生分组情况安排电脑座位。第二,网络课件的制作。网络课件类似于网页制作,应包含以下几项功能:发布资料,网上讨论,答疑,在线作业或检测,个别指导,超级链接,监控等。第三,教师对大量有关学习资料进行筛选,将有用的存放在服务器上,并针对某些内容收集一些网址,以供学生查找。

(2)课堂运作阶段。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学生按小组坐在电脑前,一人一台电脑。网络课堂的自由度比较大,根据内容灵活确定学习方式。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①激发兴趣,引入课题。②,浏览网站,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有关网站,如:新浪网,搜狐,中文雅虎等,利用这些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搜寻有关内容。找到有关内容后,认真阅读,并结合课本和课外书籍上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学生认为有价值的就将资料下载到本机电脑的硬盘中,储存在公共读写文件夹里。③网上交流,共享资源。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其他学生电脑的公共读写文件夹,浏览他人从网上找到的资料。学生也可将自己感兴趣的,理解的有关信息通过局域网向同学,教师介绍。课本,课外书籍上的知识也可用视频展示台向大家展示。④在线练习,检查成果。启动"在线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然后教师再打开事前准备好了的考试软件,进行网上测试学习情况,不同的小组用不同的试题,每小组可用十道题,分别是五个选择题和五个判断题,如果回答正确,奖励一颗星。

(3)课后网络知识拓展。在网络教室上了一节课,学生了解到了很多的知识,但有不少学生的心中还不满意,因为他们还有许多问题要问,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这在一堂课上不可能解决得了的于是教师再向学生推荐几个比较好的网站,请学生课后自行上网到这些网站中去进一步查询。如果课后探索中有什么困难或想法可通过电子邮件与老师联系,到时教师再进一步个别指导,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这四种学习方式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互为补充,互为借鉴,互为利用。作为组织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教育信息进行了重组和高效率地传输,处理。它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这也意味着电子教材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需而异。现代教育中学习将成为一种各取所需的过程。因此,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感应,人际交流和大众传媒,并且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人们能够利用信息的最基本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接受能力,即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信息知识。信息搜索能力,指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的方法,运用基础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即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从众多的信息资料中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能力。信息索取能力,即在检索的基础上,获得原始文献,了解掌握主要信息源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善于利用畅通的信息渠道获得信息,提高对信息追踪的能力,强化信息接受,利用能力,注意信息检索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加强信息检索技巧的提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首先教会学生如何搜索网站,如何下载网页文字或图片,在学生掌握了这些技术之后,教师要结合教材,预先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只有带着这些问题,学生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登录相应的网站,搜集有价值的资料,并加以保存。当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是网络教学中帮助学生"信息定向"的关键。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常抓不懈,才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信息分析综合能力是指在人们把握已获信息的实质基础上,分析信息资料的细节,并将信息资料重新组合起来的能力。信息分析是将已获得的信息资料的内容进行分析,解释,深入每个信息层次。信息综合则是将其综合起来,对信息资料进行重新组合,寻找共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扩大学生对信息的接触面,大量地占有信息,使学生能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广学博览;使学生掌握信息知识,尤其是信息类型的区别,培养学生信息活动中的目的性,实践性;在教学中,积极开发利用信息资料,经常指导学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类的方法,定期对学习资料进行交流,评比,展览等。

3、培养学生对信息管理的能力。信息管理是指为达到预定的目的,合理地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与规划的行为。可以培养学生以系统学习为基础,形成自己完整的信息管理知识体系。以信息知识为先导,掌握交叉学科,管理学科的知识,注意多学科的相互融合,并善于利用已有的系统知识进行信息资源管理。

4、培养学生信息交流的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是指人们将自己拥有信

息,通过各种形式纳入统一的,正规的信息交流渠道的能力。在教育中培养学生信息交流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搜寻到的资料用个人主页的形式展示出来;或者运用网络教学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在小组内部进行小规模交流,然后再在小组之间展开大规模交流。还可以通过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2月——7月)

1、成立课题组,形成研究工作网络。

2、实验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3、撰写主课题报告和子课题研究方案。

4、相关人员培训。

5、召开开题论证会。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xx年9月——xx年8月)

1、各实验教师根据研究方案展开研究。

2、定期召开实验教师会议,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3、聘请专家作专题讲座。

4、收集各种案例,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9月——12月)

1、各实验成员提交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实验总结。

2、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情况。

3、汇编本课题论文集,结题报告集。

十一、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制度,保证实验例会的正常进行。注重实验过程的管理,加强学习,深入研究。

2、由校长亲自领导,选拔科研意识强,有一定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子课题负责人,保证各子课题能正常开展研究。

3、提供参研人员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将自学与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4、为实验研究提供充分的财力保证,提供研究经费,奖励研究人员,提高参研人员的积极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