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台湾幼儿园支教申请书范文汇总 幼儿园老师支教申请书(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4:05:50 页码:12
台湾幼儿园支教申请书范文汇总 幼儿园老师支教申请书(五篇)
2023-01-11 04:05:50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台湾幼儿园支教申请书范文汇总一

1、(18岁或以上)持有自由行城市户籍的居民。

2、18岁以下者不能单独申请赴台个人游。

1、申请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2、户口簿复印件(现场办理还需出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供查验)

3、2寸蓝底彩照(证件照)1张

4、填写《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申请审批表》

★ 入台证:

台湾通行证1、含有台湾个人旅游签注(g签)2、证件和签注均在有效期之内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原件扫描3、通行证制证费用自理申请表格1、 自由行申请书 1份 (点击下载)2、 大陆人民紧急联络人资料表 1份(点击下载)(紧急联络人资料务必详细填写)3、 大陆人民个人旅游行程表 1份(目前可只提供具体往返台湾日期)4、 大陆地区随同亲属名册1份(点击下载)身份证明1、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1份(正反面清晰印于一张a4纸上)2、户口簿整本复印件(到第一页空白页)紧急联络人的`身份证明1、大陆紧急联系人必须与出行者有亲属关系(如用结婚证、出生证或派出所证明作为亲属关系文件需提供原件的彩色扫描件)。2、大陆紧急联络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清晰印于一张a4纸上)及整本户口簿复印件。年满20周岁或以上必须提供财力证明(3选1)1、公司开具的年收入证明,年收入必须在13万元人民币以上,加盖公司公章。2、银行开具的至少5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证明原件(需在提交入台证申请前一个月存入,且证明书为提交申请近日由银行开具)。存款证明必须注明已冻结,冻结期到旅行回来后。3、银行信用卡的金卡或白金卡正反两面扫描件。年满18岁至20岁的在校学生1、不用提供财力证明,仅需提供目前就读学校的学生证或在校证明。2、需要父母同意书。18岁以下儿童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单独申请台湾个人游,必须由直系亲属:只限父或母陪同前往。与父母通行的,如户口簿能体现与同行的父母亲关系的,只需提供整本户口簿复印件;如户口簿不能体现与同行的父母亲关系的,则需提供出生证明复印件。照片本人2寸白底彩色照片2张(半年近照,要求露耳)规格请见上图

最新台湾幼儿园支教申请书范文汇总二

【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关键词】台湾政策统一和平发展

【正文】: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以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分离的状态之中,至今已有62年。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是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台湾问题可以说是自1949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一块心病。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几经讨论,两岸关系忽冷忽热,海峡形势有时迷雾一团,有时又晨光初露。但总的来说,还是在波折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尤其是邓小平1982年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真正为两岸发展指出一条明路。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一直以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是一贯的。但解决问题的方针几十年中也有所变化。

大陆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台湾民众利益的措施,诸如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出入境手续、放宽台胞来大陆就业限制、宣布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对原产台湾的15种水果给予零关税、为大陆台商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性贷款等,想台湾同胞之所想,急台湾同胞之所急,受到热烈欢迎。这些政策作为,充分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新思维,主要表现在:

一是原则坚定、目标务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方向不动摇。十六大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本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加拿大期间强调,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表明,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是现阶段大陆对台工作的重点。

二是以法遏“独”、以法促和:形成以《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四点意见”为纲领的对台工作法律、政策框架。

三是以民为本、惠利台胞: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充分尊重、信赖、依靠台湾同胞,千方百计解决台胞关心的问题,照顾和维护台胞的正当权益,这是大陆对台工作的核心。

四是扩大交流、深化经贸:积极落实两岸党际交流共识,加强与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与交流,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与往来,致力于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培植与夯实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与经济基础。

五是主动灵活、全面推进:“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务实灵活,掌握主动;操之在我的部分,主动拿出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大陆对台政策涉及两岸关系的方方面面,兼顾岛内不同的地域、党派、族群、阶层、行业等,全盘规划,整体推进。

目前,两岸间存在的政治争议现阶段很难解决。岛内绝大多数人包括统派人士都认同“中华民国”,而大陆认为“中华民国”已在1949年为中国人民推翻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取代。这是两岸关系中一个高度敏感的棘手问题。

那么,台湾问题最终将如何解决?其实无外乎三种情况:

1:和平统一。这也是我们都期望看到的结局。可以这样设想,未来的几十年,大陆秉持一国两制方针,台海两岸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出现大的波动,中国经济、军事等实力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届时,我们完全有能力和任何一种反统一势力叫板,等于说为统一扫清了障碍。而对台湾来说,回归大陆不仅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更将得到一个强大的靠山和无数新的发展机遇,犹如当年的香港。那么,两岸统一将是大势所趋,顺理成章,不会再有反动势力阻碍。两岸真正实现和平统一,中华民族重获完整。之后,没有后顾之忧的中国发展将不可估量,南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等多个问题都可能得到解决。

2:武力统一。中国人民统一两岸的决心绝不会动摇!如果台湾真的做出大陆所不能容忍的事,两岸关系出现不可挽回的破裂,大陆将考虑武力收复台湾。一旦两岸开战,美国必将以某种方式介入,并且拉动其他盟国参与。到时,台湾激战不可避免。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不惜代价,解放军必能登陆台湾,收复台湾志在必得!但是,这将造成两岸共同的损失,不仅是经济军事的损失,更有人民生命的付出。战后,中国将花费大量时间休整。所以,这是万不得已的方法。

3:长期维持现状,不统一,不独立,最终发展为主权共享。台湾某些独立分子认识到台独的不可实现,便转而寻求互不干扰的相处模式。他们名义上不独立,实际上却和独立没多大区别。到时,台湾和大陆相当于现在一个联盟,同属于中国,但是一位大陆,一位台湾,彼此没有领土关系。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却是美国等幕后黑手极力推动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手段扭转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一国两制。抓住历史机遇巩固发展两岸和平发展的好势头并使之不可逆转。

【结束语】:

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但却永远是一个难以完全实现的梦想,不然,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就两岸和平发展而言,大陆强调和平发展,国民党主张和平发展,陈水扁也曾呼吁两岸和平发展,为何两岸无法实现和平发展?关键是没有建立起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如今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曙光,是因为两岸尤其是国共两党有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基础。一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三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四是两岸相互信任的初步建立。五是主张两岸共同繁荣与发展。如今两岸和平发展出现了历史机会之窗,如何把握与建构,是一个两岸共同需要做出战略考虑的重大问题与需要共同努力的历史使命。过去多次出现改变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机会,但在对时局把握与形势判断的失误,两岸错过了多次难得的历史机会,两岸应吸取教训,把握历史机遇,共创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继续强化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好势头,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台湾也不是任何外国的“保护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祖国统一之日也是祖国强盛之时,但这一美好的结局要求中华民族子孙付出智慧和汗水。发展经济、抓紧备战,是中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也是和平统一唯一的希望。眼下正需要全民同心协力,以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矢志复国的锐进精神来激励自己,“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要我们努力,“台独”不会成功,中国将走向富强。两者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告台湾同胞书》

2.《中国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

3.《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5.《国家统一纲领》

最新台湾幼儿园支教申请书范文汇总三

摘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在台湾岛内的都是中国人。这是一个不可争论的事实,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

关键词:海峡两岸;两岸民众;两岸差异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实现国家的统一,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处理台湾的问题时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贯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原则,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从不损坏别国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同样,中国政府也要求各国政府不做损坏中国的利益,干涉中国内政的事情,正确处理和台湾的关系问题。

上面简单阐述了台湾问题主权性的毋庸置疑,但是台湾问题的发展一波三折。众所周知,不同阶段的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不一样的。1949年,国民党势力退居大陆,两岸分离的局面就这样造成了,这就是台湾问题的起源,后来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高调介入,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阻挠我国解放台湾,干涉我国内政。后来中美建交后,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美国又在后来诞生了一部《与台湾关系法》,所以美国始终是台湾问题发展过程中的外国干涉因素。只是在两蒋时期过后,台湾问题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双方由法统之争转到了统独之争,也就是现在的局面。蒋经国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李登辉开始逐渐抛弃国民党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并逐渐实行台独政策。李登辉当选后,便迅速开始走所谓台湾主体路线,强调所谓台湾本土化,所以,李登辉就是台独的教父和鼻祖。在担任总统期间,李登辉大力支持并帮助台湾本土政党也是台独党民进党的发展,并确定了由陈水扁来继承自己的台独路线。陈水扁任职八年来频繁制造台独言行,较之李登辉更为猖狂,使得台独分裂行动不断升级,挑战大陆的底线,造成两岸关系严重紧张,严重影响到了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8年,国民党重返台湾政坛,马英九担任新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到目前为止,马英九的两岸政策的确可圈可点,他赞同九二共识,实行“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积极与大陆改善关系,并极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总体而言,目前的两岸关系还算比较缓和。

以上是我关于台湾问题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的一个简单的阐述,下面我谈一谈台湾问题未来会以什么方式解决以及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台湾问题最终解决肯定是实现国家的统一,但为什么长时间保持一种不统不独,难以在近阶段解决呢?大概有这几个方面吧。

1、人均收入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436元,大陆与台湾人民平均月收入比为1:3.3,考虑到年度差异,目前台湾人均收入水平是大陆的3.4倍。2、物价方面,台湾经济发达,上世纪80年代就已从一个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被称为东南亚的“四小龙”之一,台湾劳动力价格高,农副产品价格也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资料也都是大陆的2倍以上。综上表明,台湾比大陆的人均月收入高4倍,物价水平高2倍,按实际购买能力,台湾的实际生活水平当是大陆的二倍。3、台湾的福利方面。其中教育、医保、社保都比较完善,我们大陆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在这些方面与台湾确实存在一些差距。从这些方面来看,台湾的生活水平较大陆好,所以台湾大多数民众走进了一个误区:不愿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愿与大陆的经济模式合并,希望保持现在的经济运行模式,不愿与大陆统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交融性更加频繁,在大陆“西化”现象严重,文化侵略在大陆表现明显。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陆的文化系统中渐渐褪色,而台湾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中华传统文化不变,至今使用的文字仍是传统的繁体字。我们知道大陆和台湾在文化方面是一脉相承的,两地的文化有共同性,表面上文化认同感是相同的,有益于祖国的统一,但实质上由于大陆西化现象严重,台湾文化对中国文化更具有代表性,让台湾文化回归祖国大陆似乎存在着矛盾。

虽然台湾回归祖国困难重重,但台湾统一是必然的,台湾未来的发展一定需要大陆做其强大的后盾。统一是趋势。表现在如下方面:

1、共同的目标。当大陆和台湾面临共同的灾难时,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外国势力的阻挠,两岸的凝聚力便会发挥作用。假如真的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大陆和台湾必然会合作,共同捍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这便是台湾回归的一个契机。2、假如真的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对它的发展极为不利。台湾力量微弱,领土面积,资源,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不占优势。想要求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附一大国,美国一直是台湾的支持者,台湾可以寻求美国的庇佑,但中国大陆与美国相比,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发展等,在各方面的援助和发展都要优先于美国,而且美国表面上支持台湾,但实质上是借助台湾问题阻碍中国的改革进程,扰乱我国社会的安定。假如台湾真的独立了,一定会受制于美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3、台湾民众之所以归属感下降,在于目前中国大陆民众的平均生活水平不如台湾。只要大陆经济水平足够高,社会状况足够好,人民生活足够幸福,并且可以与外界力量抗衡,不受制于外部,台湾为什么不愿回来呢?4、台湾当前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很大一部分需要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倾斜。举例来说,我们知道台湾产品在大陆比比皆是,而在台湾几乎看不到大陆产品的影子。台湾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大陆。如果台湾真的与大陆分离,不利于台湾的发展,所以统一永远是潮流。

台湾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需要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统一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让我们共同期待吧。(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台湾问题概要》2001年版

[2]《台湾历史回顾―――50年看台湾》2009年版

最新台湾幼儿园支教申请书范文汇总四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道出了无限的愁绪,也引出了一个中华民族亟待解决的问题——台湾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一名大学生,台湾问题一直都是我关注的问题。对于台湾问题,我想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出来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中国政府一直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近年两岸关系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1988年台湾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亲,到1997年两岸启动直航,再到2005年两党领导人举行首次会晤,最后到08年两岸实行海、空运直航,都标志着两岸关系跨越性的进步。而近期发生的,关于两岸关系的大事当属台湾大选。国民党籍的马英九继续连任,在政治方面,马英九承认“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无疑是有利于两岸关系在和平的氛围中逐步解决。对于未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于台湾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台湾政府是否存在?很多大陆人都认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一个省,他们对台湾政府采取的态度是“不承认,不存在”,我认为这样是不理智的。如果台湾政府不存在,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们谈“三通”问题是跟谁谈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台湾与大陆政权分离的这个事实,承认台湾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政治、经济等体制的事实,承认台湾政府。我们不能够回避这个问题,况且承认台湾政府并不等于承认台独,因为这里面的关键是你对于这个政府性质的看法和态度,而不是是否承认台湾政府。我之所以强调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台湾政府,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明白两岸关系的现状,和它问题的根源,明白到与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的究竟是谁,怎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大多数台湾民众希望“不统、不和、不独”,维持现状的心态给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台湾和大陆目前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多数台湾同胞希望两岸暂时维持现状。笔者认为,除了因为两岸隔绝的时间太长,以及台湾当局长期对大陆刻意的歪曲宣传,使得 台湾民众对大陆了解不深,心存疑虑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历史因素。在历史上,台湾人民有过两次痛苦的殖民回忆。一次是甲午战败,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使他们受到50年殖民统治的屈辱。另一次是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满怀希望和欣喜,但迎来的却是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的高压统治,令人大失所望。终于在1947 年爆发了“二·二八”起义,最后遭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由于这

种任人宰割的痛苦经历,台湾人民一直盼望当家作主。而现在台湾实行的“总统”直选满足了他们多年的愿 望,所以大部分台湾民众不希望改变现状。其次,现实原因。台湾的一些“台独分子”,在感觉到“政治台独”是死胡同后,就试图走“文化台独 ”这条路,采取以“台语”取代汉语,削减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内容等手段,影响岛内二、三代青年台胞,以割断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联系的纽带,进而削弱和淡化青年台胞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历史认同。从大陆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而来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等所造成的一些台商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等问题,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使台胞对统一后的前景心存疑虑、持观望态度。

对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在大陆的台商及其家属、技术人员达40 多万人,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500 多名,在大陆定居的台胞有3 万多人。两岸日益密 切的广泛交流为我们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台湾与大陆有着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两岸文 化同根、同宗、同源、同脉,其根深蒂固的影响维系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继续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 团体、什么人,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拥护祖国统一,我们都坚持同他们的联系,达到瓦解“台独”势 力、争取“观望”民众、扩大“统一”力量,实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

我们要坚定贯彻落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是指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我之所以强调要坚定贯彻落实这个方针,是因为我时常能在网络上、同学中间看到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少部分人希望中国政府能动用武力尽早收复台湾。纵观现在的局势,两岸关系走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大陆和台湾都在为两岸的发展不断努力着,如果现在中国政府贸贸然对台动武,肯定会引起国内、外社会的不满,更重要的是引起台湾人们的不满,显然武力解决问题是最不得人心的。另外也有不少人不太同意“一国两制”,他们认为只要台湾回归就应该改变社会制度,和大陆一样实行社会主义。正如上一段我所阐述的一样,我们首先得承认台湾作为一个与大陆分离的独立体已经很多年了,而且一直发展良好。在将来回归后,台湾只有保持自己的社会制度,才是对台湾最有好处的,香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知识分子,我们一定要坚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维护两岸人们的利益。同时要深刻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清楚一旦日后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应该给予台湾怎样的待遇,怎样更好地维持两岸关系。

虽然两岸和平统一的道路还会有坎坷和曲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把握总的方向和原则,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提出灵活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把握、引导、创造导向事业成功的有利因素,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最终实现两岸统一是完全可能的。我相信,只要全国人民和台湾人民共同努力,台湾问题迟早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实现中华的统一。

最新台湾幼儿园支教申请书范文汇总五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调查发现,在课堂上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时,教师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机械化的状态,即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为了培育学生的高阶阅读思考能力,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邀请一线教师编写《问思教学手册》及《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手册》等研习作品,并说明如何将阅读策略融入教学环节中。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作为当前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评价项目之一,曾两次将阅读素养作为测试的主要领域,pisa2018基本构建了全面而系统的阅读策略体系,重视阅读策略教学俨然成为一种趋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策略的教学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

阅读策略教学是一个体系,可以分为阅读教学策略、阅读理解策略教学。阅读教学策略,即为如何教学生阅读的策略,是一种教的策略,以教师为主体,包括合作阅读、任务阅读等教学形式。而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即为学生具体运用的阅读策略,是一种学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分为摘要/主旨、推论、自我提问等单一策略。学生结合具体阅读情境运用和调控策略,从而更好地掌握阅读进程。在本文中,笔者将对阅读理解策略中的摘要策略作详细介绍。

1.摘要阅读策略的概述

摘要阅读策略是一种新信息联结与整合下的产物。台湾教育部门于2003年在九年一贯制课程纲要中将“能了解大意”或“能摘取大意”列入各年段的阅读能力指标。摘要阅读策略分为四个步骤——删除、归纳、找出主题句和润饰,通过运用这些程序即可用简短、连贯、流畅的文字形成文章大意。阅读者通过对文章的检索判断,提取出重要的信息,再经过内化整合,形成对整篇文章的理解。研究发现,能很好运用摘要策略的大多是优读者。

2.摘要阅读策略的内容

一、二年级:重述故事重点。低年级学生手写能力有限,所以主要让他们用重述故事重点的形式练习说大意,获得运用阅读策略的初阶能力。

三、四年级:删除、归纳主题句(四年级尚未使用“以文章结构写大意”策略,但必须“认识文章结构”)。通过具体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来整理出课文大意,形成一段能够代表文章重点的简要陈述。

五、六年级:以文章结构写大意。刚开始根据文章的标题进行初步阅读,读出段落与段落间的关系以判断文章结构;再运用中年级所学的,删除、归纳主题句,抽取文章的主要概念,再形成通篇文章的大意。文章结构包含两个部分:故事结构和说明文结构,故事结构包括故事的背景、主角、经过(问题及解决办法)、结果,每个事件由各自的问题组成;说明文结构则包括主题/列举、时间序列、比较对照、问题解决,通过结构更容易掌握段落大意,进而统整全文大意。

3.摘要阅读策略的意义

阅读理解分为低层次理解和高层次理解。低层次理解大多与词汇的掌握度有关,而高层次理解则涉及推论、各种知识的结合对文章的理解以及阅读策略的运用。在高层次理解中,摘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手册》中提到,自我提问、教师提问一学生回应、故事结构分析、原型组织绘制、摘要与交互教学等策略,皆对于一般中小学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阅读理解教学成效。其中,摘要策略具有最高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当下网络资源的发达造成了信息的碎片化和信息量的巨幅增长。如果能掌握摘要阅读策略,就能够在众多信息中快速检索出自己想要的部分,就如同检索文献时的关键词输入一样,目标精确化才能更快速地获取相关文献。

《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手册》中提出,有效的摘要教学采用的是“明示的教导策略模式”。“明示”就是教师将自己所要教授的学习策略目标以及内容作详细介绍,通过放声示范执行策略,避免学生陷入懵懵懂懂的状态,再由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体验运用该阅读策略的具体操作过程。但与常见做法不同的是,在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该策略时,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行运用策略,直至可以独立完成为止。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只会依赖教师给的线索摘取大意,也让学习策略这个过程显得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台湾小学现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且有特色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将根据台湾学者以及一线老师整合的信息,对摘要阅读策略进行详细介绍。

1.删除不必要的信息

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删除段落中无关主题的信息;第二部分是删除段落中赘述的信息,从而提取文章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句子的删除”开始练习,再到“段落的删除”,也可以先由小组合作再到个人独立完成。删除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找重点的过程,学生在这个环节学会去除多余的信息,剩下的就是紧扣主题的部分。

以台湾翰林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迈向低碳生活》为例:

近年来,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暖化与气候异常的情形日益严重,你知道地球暖化、气候异常会带来什么影响吗?一是火山、冰河逐渐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部分低海拔的陆地将被淹没;二是气候忽冷忽热,水旱灾频率增加,地球的气候与自然生态之间会失去原有的平衡。

这段话的结构鲜明,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近年来,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暖化与气候异常的情形日益严重,你知道地球暖化气候异常会带来什么影响吗”,用疑问句的形式直接点出问题;第二部分“导致海平面上升,部分低海拔的陆地将被淹没”是为了进一步阐释“火山、冰河逐渐融化”的内容,属于可以删除的细节部分;第三部分“水旱灾频率增加,地球的气候与自然生态之间会失去原有的平衡”解释气候忽冷忽热的影响,也属于可以删除的細节部分。

通过初步的删除过程,得到的摘要为:

近年来,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暖化与气候异常的情形日益严重,你知道地球暖化气候异常会带来什么影响吗?一是火山、冰河逐渐融化;二是气候忽冷忽热。

2.词语归纳

把段落中同一性质、同一类别的部分用概括性词语进行归纳整合,精简文章重点。归纳包含语词归纳、子句归纳、句子归纳,其中语词归纳又包含名词归纳和动词归纳。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跟学生解释归纳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归纳的过程,让学生对句子或段落的可归纳性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如果在文章中出现具体解释的内容,就可以用简短的语句进行概括,概括时注意精确性和简练程度。例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为同一性质的名词,可归纳为“资源”;“在操场上玩沙包、踢毽子、打弹珠”中的“玩沙包、踢毽子、打弹珠”为同种性质的活动,可归纳为“在操场上玩游戏”。 3.选择或撰写主题句

在学习删除和归纳程序之后,學生对摘要策略有了大致的理解。这时就可以进行全文摘要的教学。先把学生分组,每个人用之前所学的步骤进行段落摘要;然后组员间讨论,整合每段摘要后形成一个大致的全文摘要;最后再仔细检查还有没有可以删除或归纳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读者需要判断在删除不必要信息以及归纳词语之后形成的句子是否能作为主题句。如果能,则可以直接把句子加进摘要中;如果不能,则需要自行撰写主题句。

4.润饰经由前面三个步骤形成的摘要

为了确保摘要的阅读流畅性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得当,需要对原来的文字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形成一段通顺流畅的完整的文章大意。

在进入教材课文摘要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用比较简短的单句对摘要阅读策略进行说明。比如:“爸爸和我骑着自行车来到清澈的湖边看在湖里自由自在嬉戏的大肚鱼。”教师先作示范,将自己在摘要过程中的思考呈现出来:“同学们可以看到,句中‘清澈的’‘自由自在嬉戏的’分别为对湖水以及大肚鱼的具体表述,属于细节部分,在摘要的时候可以删除;‘骑着自行车’具体说明爸爸和‘我’到湖边的方式,也属于细节部分。那么得到的最后摘要为‘爸爸和我来到湖边看大肚鱼’。这样的做法就叫作‘删除’。”从小组练习再到个人练习,从句子的摘要再到段落的摘要,进而完成“以文章结构找大意”,循序渐进。

下面以台湾南一版教材中的《奇莱鼻》一文为例,来演示摘要阅读策略的具体教学过程。

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整建,做好垃圾场旁的海岸保护工程后,奇莱鼻灯塔即将开放为观光景点。周围已辟建滨海自行车道,人们可以边骑车边俯瞰着蔚蓝的大海及美丽的浪花;骑单车到这里时,可以眺望整个七星潭海湾;天气好的时候甚至可以看到苏花公路上的清水断崖。

删除的过程:文中“蔚蓝的”“美丽的”是对大海和浪花的具体说明,可以删除。

归纳的过程:这段话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经过当地政府整建,做好垃圾场旁的海岸保护工程后”这句话在形容同种性质的东西,可以归纳;第二部分中“人们可以边骑车边俯瞰着大海及浪花……清水断崖”属于比较具体的阐述部分,也可以归纳。得到下面的初步摘要:

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整建并做好保护工程后,奇莱鼻灯塔即将开放为观光景点。

周围已辟建滨海自行车道,人们可以边骑车边欣赏美景。

经过润饰,得到最终摘要:

近年来,奇莱鼻灯塔在经过政府整建并做好保护工程后,即将开放成为观光景点。人们可以在滨海自行车道上边骑车边欣赏美景。

1.教学过程不宜过快,遵循“句子的摘要一段落的摘要一文章的摘要”的过程实施教学

学生在还未建构摘要框架的时候对主题的提取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按照教学程序一步步引导学生搭建支架。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具体的例子中清楚地感受到摘要的过程。教学过程可以先从简单的单句开始,让学生开始有“什么是不必要的内容”的概念;再到段落的练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怎么组织语言,怎样润饰句子;最后则是由分析文体结构来完成整篇文章的练习。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最后得出的摘要才能具有逻辑性、完整性和通顺性。

2.对于通篇文章的摘要,教师不应设立统一标准答案,而要让学生发散思维

仍以《奇莱鼻》为例,对于框架的划分有多种,可以垃圾掩埋场的设立为线索(设立垃圾掩埋场前一设立垃圾掩埋场的后果-政府改进措施),也可以景色的变化为线索(原来的景色一垃圾掩埋场出现后的景色-改进后的景色),还可以时间为线索(上一代-八十年代-近年来)。线索不同,侧重点也会不同,最终形成的摘要也就有实质性的区别。

3.在形成最后的摘要内容后,应有一定的评量措施

有了具体的评量方式,学生才知道自己的思考哪里还有不足。评量的设置是对摘要学习的反馈,而且让学生互相评量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过程。以下提供台湾冯心怡老师设计的摘要品质评量表:

摘要阅读策略作为学生从文中找重点、整理重点、理解文意的关键策略,是应得到发展的基础语文能力之一。但一种策略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塑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外,教师必须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有直接的体会,并给予其足够的练习和讨论交流机会。教师自身也应该梳理好每一个具体部分的内容,能够清楚地说明自己在摘要时的内在思考,在学生出现困难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搭建摘要策略学习的支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