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20:46:17 页码:10
2023年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精选10篇)
2023-11-21 20:46:17    小编:ZTFB

报告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工具,更是我们思考和思维的输出,通过书写报告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使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来收集数据和信息,以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写报告时常见的错误和注意事项,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一

近年来,中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还是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扶贫案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本文将介绍四个扶贫案例,并总结出我个人对扶贫工作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积极探索多元化扶贫模式。

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扶贫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成功因素。例如,零散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因地制宜的一种方法。浙江省村官创业基地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基地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家乡实现就业和增加收入。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和地方政府致力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多元化扶贫模式的重要性。

第二段:注重教育投入,改变贫困面貌。

教育是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注重教育投入,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云南省的一所贫困村小学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校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培训水平,并为学生提供免费的食宿条件。这些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通过注重教育投入,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可以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好的未来。

第三段:产业扶贫,推动农民增收。

产业扶贫是持续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一种重要方式。广东某村的龙虾养殖项目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该项目引导当地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开始养殖龙虾,通过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逐渐实现农民增收。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产业扶贫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独立创业,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质量。

第四段: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扶贫工作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非常重要。福建省某县成功实施的“扶志、扶智、扶技、扶商”的综合扶贫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县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帮助建立合作社、支持创业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信心,提高技能,开展创业。通过自力更生的努力,他们逐渐实现了自己的脱贫梦想。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只有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学习以上四个扶贫案例,我深切体会到贫困的根源在于缺乏机会和资源。只有通过积极创新的扶贫模式,注重教育投入,发展产业,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同时,扶贫工作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在未来的扶贫工作中,我愿意积极参与,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中国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功的扶贫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个更加富裕和美好的中国。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二

市纪委:。

曲靖市扶贫办20xx年度严格按照《曲靖市市级部门(单位)20xx年度社会评价办法(试行)》(曲委〔20xx〕10号)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满意度测评,通过测评,扶贫办综合满意率为98.07%,综合满意率排名第七。结合测评情况,扶贫办党组召开会议认真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满意度测评基本情况。

扶贫办满意度测评各项内容中服务态度和质量满意票238票,基本满意票86票,不满意票3票,满意率为99.08%;办事效率满意票211票,基本满意票107票,不满意票5票,满意率为98.45%;工作绩效满意票199票;基本满意票117;不满意票7票;满意率为97.83%;廉政建设满意票196票,基本满意票117票,不满意票10票,满意率为96.90%;综合评价满意率98.07%,不满意率1.93%。

二、结合实际制定有效措施。

扶贫办党组针对测评中存在的工作绩效和廉政建设不满意票较多等情况,认真分析研究扶贫办当前工作现状,查缺补漏,制定了切合扶贫工作实际的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培训。一是对学习持之以恒,始终坚持好每周一学习制度,确保机关干部、职工职工学习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在提升办事效率,强化服务态度和质量,廉政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为20xx年社会评价测评取得更大成绩筑牢思想基础。二是加强对基层扶贫部门的学习培训工作,增加每年集中培训次数和培训课时,把增强勤政廉政意识,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辐射到扶贫系统每一个干部、职工。

2、勤调查,多研究。结合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度,积极组织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积极找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密切联系今年面临的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的复杂形势,紧密结合全市仅至3月底就有45万人因灾返贫的巨大难题,提出实事求是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在完成抗旱救灾任务的同时力争解决易地搬迁8000人,安居工程5000户,发放小额信贷5亿元,落实扶贫贴息贷款2亿元,确保到年底30万人脱贫。

3、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树立勤政廉政形象。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实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明确岗位职责,切实做到有规可依、行为规范,进一步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办文办事制。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对项目、资金安排及扶贫办日常工作动态及时通过网页、电视、报刊、工作信息、96128等多渠道进行公开,增加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三

第一段:介绍扶贫的背景(150字)。

扶贫是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旨在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扶贫过程中,各地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具体案例,深入探讨扶贫工作的实施和取得的成果。

第二段:案例分析(300字)。

在贵州省某山区,一位姓田的农民因家境贫困生活拮据,实施了一项扶贫计划。这个计划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培训技能,以及提供市场渠道等方式,帮助农民克服了贫困。田先生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民,他先后申请到政府提供的扶贫贷款,并利用这笔钱购买了土地、农具和种子。此外,他还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新的农业技术,通过合作社找到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在政府的支持和自身努力的共同作用下,田先生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再受贫困困扰。

第三段:案例启示(300字)。

田先生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首先,政府的积极支持是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这个案例中,政府不仅提供了贷款支持,还帮助农民进行培训,并为他们提供了市场渠道。其次,个人努力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因素。尽管政府提供了支持,但农民自己的积极性和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田先生的故事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工作克服了贫困。最后,合作与交流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合作社的参与为农民提供了销售渠道,可以稳定地出售农产品,提高收入。

第四段:问题和挑战(300字)。

在扶贫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首先,政府在扶贫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性。扶贫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短期援助阶段,还需要在长期发展方面提供支持。其次,扶贫计划的实施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需求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扶贫计划。最后,扶贫工作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和共同努力。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形成合力。

第五段:结论(150字)。

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任务,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田先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积极支持和个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然而,在实施扶贫计划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够真正解决贫困问题,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机会和改善的生活质量。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四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意见,我局紧紧围绕帮扶附城镇南郡村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紧密团结,责任落实,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措施得力,切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有力促进了“双到”扶贫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的贫困户有76户,并对76户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建档,做到户户有卡,村村有表,镇有册,并实行电脑管理,明确了局长为扶贫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挂扶的干部职工为具体责任人,并在南郡村委张榜公布。公开栏还公布了《雷州市物价局帮扶南郡村贫困户任务分配表》。确保了扶贫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我局领导先后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双到”工作会议14次,强调“双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扶贫工作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同时,对发展农业生产的贫困户提出了具体奖励措施。我局23名挂扶干部职工开展与贫困户“结对认亲”活动。对帮扶资金建立台帐,督促跟踪帮扶项目资金及物资的落实。做到如实填写《帮扶记录卡》,并签名确认。我局领导认识到真正使南郡村脱贫致富,必须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建设,提高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村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因此,我局为南郡村委订了一份党刊,一份农科知识刊物,组织村干部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帮助村委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改变落后面貌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项目,完成时间。今年以来,我局领导累计到南郡村委指导和检查督促帮扶项目资金落实和实施工作6次,帮扶责任人到挂扶村、户指导和落实帮扶措施累计4个月。

(二)重点突出,提高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

贫困户中居住沥青棚有3户,无房户1户,砖瓦危房5户。根据实际情况,我局领导积极与市扶贫办联系,争取住房改造政策性补贴。另外,我局还补贴每户500元。如陈家村陈德贤等4户已完成住房改建,住上新楼房。在解决读书难问题,我局通过努力筹集资金4000多元,资助贫困户子女读书,使贫困户适龄子女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且没有发生因贫困被迫辍学,考上高中和高等院校的贫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解决就业难问题。我局帮助联系培训单位,然后推荐到相关企业就业,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原则,将技能培训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到目前为止,已经转移31名劳力外出务工。有意愿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免费进入雷州市职业学校学习。我局已安排5000元,用于农技部门对贫困户进行农技培训,参加人数已达50多人,邀请有关农业种植和农产品营销技术人员出谋献策。确定以种植芋头为主要经济作物。通过培训,使种植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达到85%以上,确保收入稳定。据统计,贫困户在多个方面帮扶后,人均收入已经有了明显增长,增长水平超过同村人均纯收入水平。达到了第一年40%贫困户脱贫户脱贫目标。

安全卫生的自来水。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通过多方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完成附城镇至南郡村的水泥硬底化建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计划安排资金2.5万元,用于打5眼灌溉水井,争取供电部门支持,解决电灌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益。为实现村集体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南郡村计划利用省、市扶贫资金25万元,自筹10万元,在雷州市工业大道八路建设物资仓库,用于出租,此项可为村集体增加4-5万元∕年收入。现在,南郡村已经完成了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广播。教育、医疗、公共卫生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同时,我局在逢年过节还专门送上慰问金,食用油等一大批。

虽然我局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好了头,起好了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如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办法还不够多;二是贫困家庭成员的素质较低,加强农技知识培训不够有力。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局“一把手”要负总责,要经常深入定点帮扶村调研,定期研究解决“双到”工作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局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进驻(每季度至少要到定点帮扶村一次),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扶贫和党建工作帮扶小组要做到每周下村一次以上,每月参加一次村党支部生活会,每季度与定点帮扶村共同研究一次扶贫开发工作和党建工作。同时,要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巩固村集体经济。拟于明年投入资金24万元,落实仓储项目,力求通过仓储项目,使该村集体年收入达6万元以上。

三是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同时,加大培训及富余劳力输出的力度,切实提高贫困户家庭成员的素质,确保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四是要抓好督促检查。局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督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确保到20xx年,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和22个扶贫专项方案,按照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安排,为切实做好我县工业扶贫专项工作,通过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和延伸产业链,逐步扩大贫困村贫困人口就业,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现将我县工业扶贫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按照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实际,明确以产业扶持为主,通过加大对企业的技改升级力度,扩大企业规模和产量,增加群众就业和务工收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入驻绿色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引进深加工企业和生产方式,延伸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帮助本地农(牧)民群众通过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务工等途径增收致富。

三是年内园区和企业新增本地就业人数100余人,其中贫困人数占企业务工人员的5%以上;四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副产品销售贫困人员增收120元/年。

(一)推动县绿色产业经济园区建设。2家企业已开始进行园区新厂建设;园区污水处理管网扩容项目已在本月开始建设。

(二)鼓励全县工业企业吸纳贫困村贫困人口就业。由于地理位置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上半年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开工,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1人。牦牛乳业将在本月招收临时性季节用工150人。

(三)20xx年5月中旬,中电投光伏电站正式运营,按照国家发改等部门给予光伏扶贫的相关文件要求、相关的扶贫方案,将贫困村的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人口按每年每人次不低于1000元的补助标准给与补贴。

(一)由于县地理位置特殊,加上企业生产主要为当地牦牛乳、肉产品,生产加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季节性很强,导致上半年扶贫工作开展较为缓慢。

(二)我县企业均为中小微企业,本身资金实力有限,再加上我县发展时间较短,财政力量薄弱,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所能够提供的帮助、支持极为有限,致使我县企业发展缓慢。

三是支持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村级经营收入。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吸纳本地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强村集体对农牧户增收的服务和带动功能。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六

扶贫事业一直是我国的优先发展事业,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扶贫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更是为了消除贫富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我对扶贫的体会,就是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

我曾经作为知识青年被派到贵州的一个小山村支教和扶贫。当地的贫困状况让我印象深刻,村民们几乎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生活常年处于缺乏物资和食品的状态。我们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修缮旧屋、办起小规模工厂等方式解决贫民们的收入和生活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深刻认识到扶贫事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乡村教育扶贫案例。

之后,我在调研访问中发现,乡村教育问题也是导致贫困特别是青年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些贫困山区,基础教育条件的落后使得孩子们失去了获得更多知识的机会,无形中加重了他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负担。我在这个问题上萌发了新的扶贫想法,因此,我带领着一支教育志愿者队伍,前往偏远、贫困的教育落后地区进行义务支教。

第四段:教育扶贫结合“精准扶贫”新思路。

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市县“精准扶贫”思路,我们先通过入户调查,确定出这个村子的贫困程度和贫困原因。随后,我们按照每个贫困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制定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服务方案,例如有针对性的语言集训、阅读和写作训练、数学补习班、艺术课程等。针对贫困原因,我们还会在教育当中穿插生活技能、心理健康等方案,力图让学生们获得更广泛且深度的教育和培养。这种扶贫方式不仅注重短期效果,更重视长远发展,助力着当地贫民集体脱贫致富之路。

第五段:个人体会及总结。

通过前几年的扶贫工作,我始终相信,扶贫是做最有意义的社会事业之一。要进行有效的扶贫,持之以恒的支持和信念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贫民的心理、需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团队和群众力量就更为重要。我坚信,只要持续不断地思考发掘,扶贫事业一定会得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推进,促进社会和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七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给受困于贫困之中的人们带去了温暖与希望。参与扶贫工作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带去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从中汲取了许多珍贵的经验与体会。在此,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在参与扶贫案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扶贫工作的关键在于精准定位。贫困人口众多,每个家庭的情况各异,因此,我们在进行扶贫工作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贫困的原因、地域、层次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识别,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帮扶措施。例如,在我参与的一个扶贫案例中,当地的贫困户主要是因为缺乏技术和就业机会导致,所以我们通过引进一些农业技术和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其次,扶贫工作需要改变思维方式。贫困地区距离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往往较大,很多人习惯性地将先进的技术、理论直接应用于扶贫工作,但却忽视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我深感这样的做法是无效的,因为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对新事物不太了解,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宣传和教育上,让他们真正明白并接受我们的帮助。通过与贫困户的交流,我发现他们更需要我们传授他们如何养殖、种植、管理并顺利销售产品的技能,并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长期稳定地脱贫。

第三,扶贫工作需要注重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往往相对落后,无法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因此,我们需要将扶贫工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提供良好的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例如,在一个山区的扶贫案例中,我们为当地修建了一条经济效益显著的道路,方便居民出行和产品运输,促进了当地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第四,扶贫工作需要注重培养人才。许多贫困地区缺乏专业人才,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当地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派遣专家等方式,我们可以帮助贫困人口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在扶贫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扶贫工作需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短期的帮助虽然可以缓解当前的困境,但要实现真正的脱贫,必须建立起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扶贫工作中注重培养当地居民的意识,引导他们自力更生,通过发展农业和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注重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力,实现扶贫工作的长远目标。

总之,参与扶贫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十分有意义的事业。通过与贫困地区的居民交流,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他们的困境和需求,并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为贫困地区带去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助力他们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扶贫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八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实施扶贫既是国家责任,也是社会责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果,将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扶贫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扶贫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段:案例一(大约250字)。

一个典型的扶贫案例是位于贵州省的X村。该村曾是一个贫困山村,居民主要靠种地和采草为生。当地政府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带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他们引进了一种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稻米品种,并组织村民学习种植和加工技术。同时,政府还修建了道路和游客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村民的收入增长,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法,可以改变贫困地区的命运。

第三段:案例二(大约250字)。

另一个令人鼓舞的扶贫案例发生在河南省的Y市。该市拥有大量的贫困家庭,其中许多是单亲家庭或残疾人家庭。为了帮助这些家庭摆脱贫困,当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他们为贫困家庭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自主创业或通过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政府还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医疗服务。通过这些措施,许多贫困家庭成功摆脱了贫困,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政府的扶贫政策应该注重帮助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自立更生。

第四段:案例三(大约250字)。

福建省的Z县是一个山区县,山多水少,农业资源匮乏。在扶贫的过程中,政府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扶贫思路——发展电子商务。他们鼓励当地村民通过互联网开展农产品销售和加工,为他们提供市场渠道和一些培训资源。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贫困地区资源匮乏的问题,还打破了地理隔离,连接了山区和城市。通过电子商务,村民不必外出务工,就能在家门口赚取收入。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发展电子商务是一个有前途的扶贫方法,可以为贫困地区创造更多的机会。

第五段:总结(大约250字)。

以上三个扶贫案例都展示了不同的扶贫方法和实践经验。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一种常见的扶贫手段,可以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其次,社会政策需要注重帮助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自主脱贫。最后,创新的扶贫思路可以为贫困地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希望。这些经验和体会对于我们今后的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减少贫困。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九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云扶贫搬迁办发〔20xx〕13号文件精神,我街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青龙街道位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城乡结合的街道,属城市建设规划区域。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1.12万人,建卡贫困户195户604人)。

截止20xx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47.3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25.8公里。耕地面积8796.9亩,其中撂荒土地787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往返一趟集镇需要步行3个小时以上。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对于贫困户教育负担重的现状。一是着力抓好雨露计划等贫困户学生读书优惠政策。建议加大对高级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的补助,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衔接,合理组织安排贫困学生在校勤工俭学,大力推进贫困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二是制定相关灾害救助政策,着力减小农户遭遇自然灾害时的损失。同时积极借鉴合作医疗、保险等较成熟的措施,与社保、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农业生产保险,以帮助农户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同时利用专业合作社、集体与企业协议生产等形式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积极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医疗政策。同时加大贫困户就医看病时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以外费用报销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农户看的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扶贫报告案例范文汇总篇十

20xx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定点扶贫工作的整体部署,大力加强对我局定点扶贫对象屏山县清平彝族乡星星村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扶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了年度扶贫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局20xx年定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把手”担任局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局办公室负责承办定点扶贫工作,并指定了具体办事人员,形成一把手亲抓主管、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分管领导负责督促、全局干部共同参与、承办部门与办事人员落实到位的定点扶贫工作格局。

(二)狠抓工作落实。坚持把定点扶贫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局长办公会不定期听取扶贫工作汇报,研究下一步帮扶措施和工作重心,充分保障扶贫工作经费,坚持把扶贫工作与全局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年初有意见、年中有督促、年末有总结。

(三)确保责任到位。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我局印发了《深入开展“干部走基层、真情五为民”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双岗双责”活动的实施方案》,《局党组成员联系服务基层制度》,《局党组成员深入基层调研工作制度》、《局党组成员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建议制度》,制定了“双联”活动联系点帮扶工作计划。局领导与科室负责人层层签订定点扶贫责任书,积极落实帮扶责任制,实行单位领导、职工结对帮扶、联系到户,与屏山县清平彝族乡星星村56户贫困户签订了双向帮扶责任书,发放“为民连心卡”45张,给每一位干部职工发放了对应帮扶贫困户花名册。

(四)加强工作联系。一是切实加强与市扶贫移民局的工作联系,积极接受工作指导,切实做到年初按时填报计划表,年终按时填报自查考核表、统计报表和申报文件。二是按时参加有关定点扶贫工作会议及培训,并及时传达落实有关会议精神,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和精神及时调整思路、强化措施、落实帮扶,把行动统一到全市扶贫工作总体部署上来。

(一)深入开展基层走访和慰问帮扶工作。局领导带队,先后4次深入屏山县清平彝族乡星星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检查2013年度帮扶项目的实施情况,与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共同研究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定点帮扶力度。全年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0余户,贫困户数35户,为帮扶贫困户送去了化肥,并在春节及高温酷暑天气组织干部职工踊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困难户送去慰问物资折合1.48万元。全年共帮助该村12户家庭脱贫,脱贫人口54人。

(二)大力协调落实项目资金。为进一步提升星星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更好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我局加大工作力度,为星星村发展850亩砂仁协调项目资金20万元,协调落实关爱妇女儿童发展文化广场建设资金5万元(宜财教〔20xx〕28号——清平乡星星村新村建设专项资金),积极帮助联系村协调发展项目,协调落实4公里乡村道路硬化项目建设等资金200余万元。

(三)着力构建对口帮扶工作大格局。坚持把定点扶贫与新农村建设、“挂包帮”、“双岗双责”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进一步加大对星星村的定点扶贫力度的同时,为翠屏区明威乡明威村残疾孤儿孙龙新建住房,组织单位职工捐款2万元,协调解决资金1万元,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该乡精准扶贫和农业、林业、水利、村阵地建设等项目资金100余万元。结合“双岗双责”活动,到西城街道仁和社区召开座谈会2次,开展集中走访2次,慰问困难群众2户,帮助解决社区办公电脑2台,解决社区阵地建设工作经费2000元,组织党员服务队开展活动2次。

(一)狠抓百姓安居工程审计工作。一是开展4.25灾后重建跟踪审计。对长宁县、珙县、兴文县灾后恢复重建的109个建设类项目进行跟踪督查,印发《双河“4.25”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方案》,有力保障了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实施。二是开展屏山移民迁建项目跟踪审计。出具38份跟踪审计意见书,审核送审产值9.10亿元,审减拨款3.20亿元。三是开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审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43个,延伸调查相关企业和单位45家,走访20个街道办(乡镇)、16个居(村)委会、128户家庭,有力于促进了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二)狠抓民生基础设施工程审计工作。完成西区主干道南一、二段工程项目第三阶段跟踪审计暨竣工决算审计、宜南快速通道公路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竣工决算、原xx机械厂灾后中间职工安置用房装修及附属工程竣工结算等项目,审减投资4543.48万元体现了对公共资金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经济安全。

(三)狠抓生态环境工程审计工作。完成整顿关闭煤矿补助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从全市抽调98名审计业务骨干参与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全国土地出让和耕地保护审计;南广河流域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调查得到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和中国环境网、凤凰网等7家媒体报道,审计结果被列入政协提案。

(四)狠抓医疗卫生工程审计工作。开展对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013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通过对公共卫生服务、疫苗管理等的审计监督,不断推动我公共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利民惠民。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扶贫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县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办发〔2014〕19号)和《关于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x扶办〔2015〕32号)精神,不断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内容,强化包村单位责任,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着力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实施整村推进工程、“雨露计划”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村民互助资金等重点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方式。对43个重点村和1.58万户、4.05万贫困人口实行精准管理,对2015年度6100贫困人口实行预脱贫管理,采取精准帮扶。建立2015年-2017年精准扶贫项目库,较好地完成了精准扶贫重点工作要求的各项目标任务。

青龙街道位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城乡结合的街道,属城市建设规划区域。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1.12万人,建卡贫困户195户604人)。

截止2013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47.3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25.8公里。耕地面积8796.9亩,其中撂荒土地787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往返一趟集镇需要步行3个小时以上。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对于贫困户教育负担重的现状。一是着力抓好“雨露计划”等贫困户学生读书优惠政策。建议加大对高级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的补助,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衔接,合理组织安排贫困学生在校勤工俭学,大力推进贫困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二是制定相关灾害救助政策,着力减小农户遭遇自然灾害时的损失。同时积极借鉴合作医疗、保险等较成熟的措施,与社保、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农业生产保险,以帮助农户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同时利用专业合作社、集体与企业协议生产等形式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积极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医疗政策。同时加大贫困户就医看病时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以外费用报销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农户看的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