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温州祠堂调研报告范文范本 祠堂调查报告(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6:19:22 页码:14
温州祠堂调研报告范文范本 祠堂调查报告(四篇)
2023-01-11 06:19:22    小编:ZTFB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温州祠堂调研报告范文范本一

一、采购内容(以招标文件为准)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预算

1电瓶车34辆200万元

二、投标供应商资格要求

1、符合《温州市国有企业采购管理办法(试行)》投标人参加采购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

2、投标时间截止前必须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证明资料(附件)。

3、有效的营业执照上需有相对应的经营范围

三、报名时须提交以下资格文件(须装订成册):

1、报名单位介绍信;

2、供应商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复件加盖公章);

3、供应商简介;

4、供应商报名表;

5、投标时间截止前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证明资料(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之日前2个月内,各级各地检察机关的行贿犯罪查询结果均有效)(复件加盖公章)

6、投标人提供的其他资料(如温州地区售后证明、业绩等)

四、报名时间及地点

报名时间:20xx年10月28日-11月5日(09时00分-11时30分,14时00分-16时30分;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除外)报名截止时间之前报名均有效,未报名的潜在投标人拒绝参加投标。

报名地点:温州大学茶山南校区行政楼516b

集中报名时间:20xx年 11 月 3 日(9时-11时,14时30分-16时30分)。

集中报名地点:温州市行政审批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中心一楼服务区(温州市民航路170号)。

其他时间报名请至采购代理处(温州大学南校区行政楼516b)

报名申请表自行从附件下载打印填写。

五、标书发售及开标

采购文件售价:人民币300元整;

采购文件发售时间:20xx年 10 月 28 日(具体以采购文件为准)

开标地点:温州市行政审批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中心开标室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xx年11月20日14时30分(具体以采购文件为准)

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采购单位:温州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采购代理机构:杭州求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址:温州大学茶山南校区行政楼516b

联系人:王小姐联系电话:-注册或登录后可见

传真:-注册或登录后可见

报名邮箱:注册或登录后可见

七、缴纳投标保证金开户银行及帐号

投标保证金:贰万元整。

户名:温州市行政审批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中心

账号:注册或登录后可见注册或登录后可见538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州马鞍池支行

温州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求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10 月 28 日

精选温州祠堂调研报告范文范本二

数数日子,从2月18号到今天的4月21号,已经历了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回想当我第一次来到宾阳支行时,尽管周围是陌生的人和物,但是心里却充满着很多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经历了引导员,柜员的工作,每一个岗位带给我的感触真的非常深刻,也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能明白。

从刚开始的引导员,每天站在大堂里,那个时候宾阳支行还没有设低柜,每天来来回回不间断的人们,我的工作就是引导客户,可忙碌的人们总是迫不及待,总是希望我能把他们的事情最先解决,一个人在大堂里措手不及,何况还只一个新来的实习生,对各项业务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想起可刚来的那会儿,经常要请教保安和老伯,直到后来渐渐地,自己越来越熟悉了各种单子的填写,也简单地了解一些业务的流程,可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在银行实习学到不该仅只于此!

而枯燥烦乱的大堂引导员生活也并没有让我有任何的放松与泄气,空暇时间,我就练会儿点钞,我明白点钞这项技能是作为银行员工最基本的入行条件,我也时刻告诉自己做为一名金融学院的学子,在众人眼里专业是最对口的,我的表现应该是最好的。

3月13号,由于装修,行里搬迁到楼上设立了一个临时场所,同时设立了三名低柜人员,又增添了一台网上银行,4月1号,办网银贷记卡有礼活动开始,4月10号,自助机开始异地收费,这一切的措施无异于一次疯狂的办网银,贷记卡活动,人们竞相办理网银,温州商人卡,我的工作场地从“单子柜台”迁到了“网上银行”,下载证书,解释网银的操作,尽量做一笔金融性交易,而这些事情带给我的是在混乱中冷静,让客户等待的时间转化为无形,做为一家业务十分繁忙的银行,每天的客户流量之高,是我们必须要应对的,如何让客户满意不仅要学会扎实的技能,也应该懂得一些方法,把握客户等待的时间与客户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反之则不然。

在柜台的学习直接接触了我的日后的工作,想起第一次上柜时,大脑一片空白,似乎总是丢三落四,无法理清思路,不知道如何让这一切的动作顺序连贯起来,第一天的上柜对自己的打击很大,可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要独立面对这一切,之后的几天,我一直在旁边观看老师的操作顺序,也将平常用得到的交易码记在笔记本上,随时翻看,老师十分信任我,闲暇时间并让我上柜,遇到不懂的时候并在旁边告诉我如何正确操作,之前宾阳支行一直没有设立的低柜,所以高柜人员也要处理一些对公业务,对于电汇票据之类的业务,我一直很难理解它的流程,虽然在课堂里也学到过之类的知识,可脱离了书本才发现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老话说,书本和实际是有距离的,到那时,我才明白这两者之间有一段非常大的距离,如何跨越,如何联结是我要做的当务之急。

之后,低柜分离出来后,高柜人员仅有4人,逢二,三,四,五并只有3人,而双休日只有2人,这无疑加具了高柜了的业务量,排队的队伍从一条直线蜿蜒得如条山路,在这段时间里,我上柜时脑子里的思想从一片空白变成一片混乱,仅管这些声音都隔着一层玻璃传进来,可我听得无比烦躁,老师在旁边告诉我一定要镇定,思路不能被这些声音破坏,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伟人说“有压力就有动力”,我尽得真传。

在实习中我不仅仅只是对银行的业务有了个了解,我接触到的老师与客户,也让我明白得了许多。银行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企业,营业场所即是一个公共场所,身在其中,才能明白许多老师的无奈也体谅客户的难处。从最简单地排队说起,为何队伍会如此之长,客户把所有的不满意都抛向银行,他们又何曾想过其实许多金融交易并非一定要在柜台上解决,并不是所有生意都要见现钱为真,银行有多种电子渠道,安全,方便,省时,节约。这么多的优点在客户眼里变成了不安全,不信任,不会用。是的,在我为客户下载网银时的确碰到许多问题,电脑这个载体虽已经一个普及大众的电器,可还是有许多人不会用,那么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呢,人们的心理总是怕麻烦,也害怕学习,就连普遍得如同空气一样的取款机,依旧还是有人为了取千百来块的钱排个半个小时的队,银行的人要如何处理,排了这么久的队伍,直接回绝也不免于心不忍。可见,银行的排队现象,是要等国人素质集体上升的那天才能得于圆满解决!

当然银行也一直在努力,在我做引导员的时候,曾听过好几个人说过,现在农行服务变得好了啊,因为他们不识字,辩别自己的业务是哪种单子又要完整地填写实在一是件困难的事,在我刚进行里的时候,有人曾教我,不要帮客户按卡号,填写单子如果有误,风险就在你的身上,我的想法是,尽可能避免风险可取,但不能为千万分的风险而让客户自己挠头皮,即使是自助机的转帐,其风险也是微小的,系统在输入卡号会自动弹出持卡人的姓名,直到最后一个确实都是可以帮客户输入的,第一,自助机的队伍如今越来越长,我们帮助的不仅是当时的一名客户,还包括后面排除的客户,能让他们减少排队的时间。第二,就是风险可避免。为何不帮?

在这次实习期间,我对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对未来的工作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这一切都是个过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尽管现在的实习还有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但是只要把它们当成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一次考验,一种磨练,我想自己可以谱写出属于我的那片天空!

精选温州祠堂调研报告范文范本三

温州,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东南部,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瓯江下游南岸,为中国浙江省辖市,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全市陆域面积1178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xx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12.21万,居浙江省各市第一位。20xx年3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是浙南经济、文化中心。温州山水甲东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号称“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以及湖美瀑绝的飞云湖——百丈漈3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名列“中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南麂列岛,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7个省级风景区,8个市级风景区。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

【地名由来】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意思是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不酷热,气候温润,所以称为温州。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瓯语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自然资源】

温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是江南“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160余种。

海洋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贝类有430余种。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虾、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

非金属矿产资源有明矾石、花岗石、石英石等,始终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

温州港现有生产性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洞头、乐清湾等天然深水良港开发前景很好,可建2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

温州以东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泰顺县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绿色宝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自20xx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全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区划人口】

截止20xx年底,温州市辖3个市辖区(鹿城、龙湾、瓯海)、6个县(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代管2个县级市(瑞安、乐清),共有60个街道、64个镇(其中2个民族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324个社区、208个居民区、789个农村新社区。

温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温州市20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912.2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79.74万人,占52.59%;女性人口为432.47万人,占47.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0.93;0-14岁人口为130.53万人,占14.31%;15-59岁人口为680.92万人,占74.6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0.76万人,占11.0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54万人,占7.62%;具有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5.04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4.44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7.9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02.20万人,占66.0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10.01万人,占33.98%。

【民族风俗】

根据20xx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温州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有30.17万,占我市常住人口的3.3%。全市有少数民族52个,超万人的少数民族有6个,分别是畲族、上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回族。

畲族是我市主体少数民族,也是在温州居住生活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有8万多人口,主要居住在南部的文成、平阳、泰顺、苍南等地,有2个畲族民族镇和5个畲族民族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多彩的民俗,为温州地方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温州通行普通话。温州方言以瓯语最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温州各地的温州话。民间一般公认温州鹿城区通行方言为温州话。温州方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温州民间比较隆重的节日民俗有正月拜年、元宵灯会、端午龙舟、中秋赏月等。在温州传统节日民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莫过于近年来逐渐恢复兴旺起来的“拦街福”民间祈福活动。现在,一些西方著名的节日民俗也在温州流行起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

【历史沿革】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

公元320xx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远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520xx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温州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0余处,出土有石犁、石镰、石斧、石锛、石刀、石凿、石镞、石网坠、石矛及纺轮等劳动工具。尚有夹炭陶片和夹粗沙陶片。先民从事渔猎和耕作。前475-前220xx年战国时代),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楚威王破越国,杀越王无疆。越部分族迁东瓯定居。

公元前220xx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温州属闽中郡。

公元前192年(西汉惠帝三年)惠帝刘盈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138年(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之东瓯乡置永宁县,西犹兼处州地,户不满万。县始于瓯江北岸。是为温州建县之始。

320xx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治所设于永宁,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建郡城于瓯江南岸,相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后名鹿城。是为永嘉建郡之始。

420xx年(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贬宁永嘉,遍历诸县,多有题咏,成为山水诗鼻祖。前此数年,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方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合并,称永嘉县,属处州。后三年,处州改名为括州。州治设于括苍(今丽水市)。

620xx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改括州为永嘉郡,郡治仍于括苍。辖永嘉、括苍、松阳、临海四县,计10542户。

620xx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永嘉郡为括州。次年,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辖永宁、安固、乐成、横阳四县。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

675年始称温州。

720xx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改温州为永嘉郡,辖四县,共计42814户,241690口。

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

1920xx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11月29日,温州组成军政分府,徐定超任临时都督。翌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

1920xx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

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

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温州市气候概况

温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

冷热适中·热量丰富: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这是人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3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5%。全年0℃活动积温约525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雨水充沛·空气湿润: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资源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

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精选温州祠堂调研报告范文范本四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和洞头、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总面积11783平方公里,总人口800万人。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0xx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则诚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全市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作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外同时挂温州市文物局牌子)。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监察室、计财产业处、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处、文物管理处、文化艺术处、市场管理处、广播电视管理处、新闻出版管理处和机关党委等12个处室。局属单位分别为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市博物馆、市艺术研究所、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温州书画院、市越剧团、市瓯剧团、温州大剧院、温州大戏院、市电影公司、东南剧院、新时代电影大世界、新中国影都等21个。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46人,其中高级职称88人,中级职称297人,初级职称661人。

近年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系列工程,紧扣重点,突出特色,全面抓好建设、繁荣、发展、管理、保护、改革等各项工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各项事业得到平稳和较快发展。

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全市达标文化馆、图书馆达12个,达标综合文化馆达223个,总建筑面积21.67万平方米。20xx年以来,投入近12多亿元,新建在建文化设施面积13万多平方米,温州博物馆、温州图书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投资6亿多元的温州大剧院已经投入使用。建成省级东海明珠、市级金海岸文化明珠乡镇162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分中心179个,初步形成市、县、乡三级文化网络。

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全市有国办艺术表演团体九个,剧种包括瓯剧、越剧、昆剧、木偶等,九个国办剧团年演出超1000场,观众近200万人次,戏剧事业呈现出创作、演出两旺的局面。近年来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文艺作品,特别是1998年以来,充分挖掘、继承、利用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启动了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创作了一批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南戏新编剧目,受到专家的推崇和群众的欢迎。南戏新编剧目《荆钗记》、《张协状元》、《洗马桥》和新编现代越剧《温州女人》应邀晋京或赴港台和各市巡回演出,参加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曹禺剧本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等国家级奖项。近十年来,我市每年都有歌舞、戏剧小品、美术等作品入选全国“群星奖”,累计获得“群星奖”四金八银六铜的成绩。书法作品近年来获国家级奖项10个,美术作品获国家级奖项13个。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加强。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5处,省级文保单位50处,县(市、区)级文保单位496处,馆藏文物近4万件,其中一级文物368件。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保护。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3个。黄杨木雕、剪纸、瓯绣、发绣、瓯塑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乐清市象阳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工艺之乡。

文化产业不断繁荣。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共有18955多家(含个体经营户),其中法人单位近6000家,从业人员16万多人,全年经营收入313多亿元。印刷业形成规模,企业达2795家,产值220亿元,年产值5000万以上企业31家、亿元以上企业15家。出版物发行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图书发行网点1661处,出版物批发单位29家。电影业通过狠抓改革和大力开拓市场,温州雁荡电影院线发展福建宁德、宁波象山影院等加盟,成为跨省跨地区的全国院线,20xx年票房总收入达到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繁荣。目前已建成覆盖市区通向全市8个县市的与省接轨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用户143万。全市建有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台10座,自办12套电视节目和12套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8.50%和98.38%。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

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围绕文化大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打造温州戏曲故里、歌舞之都、书画名城、百工之乡四大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文化综合实力,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为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